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1、目的

通过对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本公司定期参加各站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积极主动和兄弟单位对某一批车辆分别进行检测结果的比对,特别是当检测设备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时,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证据。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工作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及相关的比对计划。

3、职责

3.1质量监督员对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实施监督。

3.2质量监督组对质量体系运行进行日常管理并实施监督。

3.3质量负责人保持质量体系有效持续运行,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和能力验证计划,经理审批计划。

3.4技术负责人负责本程序实施的控制,检测组实施监控计划和能力验证计划。

4、工作程序

4.1监督人员的配置

4.1.1设置二名质量监督员,负责日常检测工作的监督。

4.1.2质量监督员由经理聘用,其任职条件应符合质量手册的规定。

4.2质量监督员日常监督的内容

4.2.1配合质量负责人对检测条件控制(包括检测地点、仪器设备状态、检测用消耗品、环境噪音等)记录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4.2.2对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执行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车辆外观检查、在线检测等方面情况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情况记录进行监督检查。

4.2.3协助质量负责人对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进行复核,保证记录、计算及换算结果的准确无误。

4.2.4协助质量负责人根据本公司检测工作情况与外部组织验证单位,落实质量监控计划和能力验证计划。

4.3 质量监督的实施

4.3.1质量监督员可以在任何时候对检测工作实施监督,有权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检,或要求有关人员重新检测,必要时可以终止检测工作。

4.3.2为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质量监督员按质量监控计划选择检测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易出错环节进行重点监督,以确保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开展工作。

4.3.3质量监督员应在《检测工作监督记录表》原始记录复核栏上签名,以示负责。

4.4 能力验证

4.4.1质量负责人编制能力验证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计划的名称;

2)能力验证和比对的项目内容及方法、依据;

3)样品的准备、保管、运送要求;

4)能力验证和比对参加人员;

5)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的外部实验室;

6)能力验证和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

7)能力验证和比对的时间安排;

8)经费核算。

4.4.2 检测组按能力验证计划落实项目负责人,并按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出具相关检测报告。

4.4.3 技术负责人及时与组织能力验证单位,获得对方能力检测计划结果报告。

4.4.4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提交能力验证比对的评审报告,并填写《能力验证结果报告表》。

能力验证比对技术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题头:报告名称、编号、标志和日期、撰写人。

2)概述:能力验证和比对实验的项目、方案的特点、目的、参加人员、实

验的时间、验证方法的描述。

3)能力验证和比对实施机构(指导实验室)名称。

4)能力验证的技术依据:如:计量检定规程、规范、标准、相关的技术文

献、作业指导书。

5)能力验证的环境条件及设备条件及样品介绍:(样品发送、样品的制备、

稳定性、均匀性、及室温等)。

6)能力验证所使用的计量(测量)设备或标准物质。

7)能力验证比对结果的分析:

a.评定的方法(包括统计参数、指定值的确定或参考值、IQR、Z比数、

不确定度和En值)。

b.比对数据过程处理及结果(必要时列出表格或图样)。

c.标明离群结果(假如有)。

d.实验工作过程的技术评价。

e.对能力验证比对的评判结论(例:人员、环境、装置、设备、数据)。

f.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措施(或注意事项)。

4.4.5当发现超差的原因影响以前已发出的报告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时,质量负责人要及时出面通知以前可能受到影响的所有委托方。

4.5质量负责人收档保存所有的能力验证计划、记录、报告和技术文件。

5、相关记录

质量控制计划表

能力验证结果报告表检测工作监督记录表

机动车检测站管理方案评审.docx

.-X X X 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管 理 评 审 报 告 XXX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xxxx年 x 月 xx 日

管理评审报告目录 序号内容页码1管理评审计划 2管理评审通知 3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4管理评审报告 5管理评审签到表

管理评审计划 编号: 评审日期xxxx 年 x 月 xx日时间09:00-12:00地点公司会议室 评审目的: 对公司的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确保质量体系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 审准则的要求,使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与改进。 评审依据: 《评审准则》、《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等。 评审方式: 会议。 评审内容: 1、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2、目标的可行性; 3、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4、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5、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6、纠正措施; 7、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 8、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或检验检测机构活动范围的变化; 9、客户反馈; 10、投诉; 11、实施改进的有效性; 12、资源配备的合理性; 13、风险识别的可控性; 14、结果质量的保障性; 15、其他相关因素,如监督活动和培训。 参加人员: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资料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质量监 督员、内审员等。 各部门需准备工作要求:各部门根据评审内容的要求准备相应资料,于xxxx 年x月x 日前向综合办公室主任提交以上评审内容书面报告。 评审安排: 1、 xxxx 2、 xxxx 3、 xxxx 4、 xxxx 年 x 月 x 日发布进行管理评审通知年 x 月 x 日前上报评审内容书面报告年 x 月 x 日 9 点进行管理评审 年 x 月 x 日 15 点出具管理评审报告 站长批示: 批准人: 日期: 编制:编制日期: xxxx.8.25审核:审核日期:xxxx.8.27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CDBY-GD/CX-07-2016 A/0 版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无损检测(NDE)责任师资格管理、公司的无损检测外委方的调研、评估,确定、签署外委协议,无损检测过程控制等和底片档案管理等作出规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可靠。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GC2、GC3级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无损检测质量控制。3、职责 本程序由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归口质量部管理。 4、程序 4.1接收任务 4.1.1本公司凡需无损检测的压力管道焊缝均应由检验员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工队提出无损检测要求,由无损检测责任师向公司的无损检测外委方发出无损检测委托单,并提供管道空视图及无损检测技术要求。 4.2无损检测外委方的确认 4.2.1对无损检测机构的调查、评估 公司的无损检测责任师和检验责任师受质量保证工程师的委派到专业无损检测机构进行走访、调查,主要调查、了解以下情况: 1)该机构是否是合法企业,索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该机构是否取得国家的“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证(无损检测)”,其检测项目是否满足公司的无损检测需求。索取其复印件及其他资 质复印件; 3)了解该机构持证的无损检测人员数量及持证情况; 4)了解该机构的装备情况; 5)了解该机构的收费及服务质量。 4.2.2 对无损检测机构的调查、评估要形成调查评估报告,交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查。经审查合格,质量保证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该无损检测机构被认定为我公司

的“合格无损检测机外委方”。 4.2.3 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与“合格无损检测机外委方”签订外委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益。协议经双方签字、加盖公章后生效。 5无损检测的控制 5.1无损检测的委托申请 5.1.1 施工队的压力管道焊缝经持证焊工自检,再经检验员检测合格后,由检验员填写“无损检测委托单”并交焊接责任师。 5.1.2 无损检测责任师依据施工方案、施工图(关注轴测图)审查“无损检测委托单”,认定委托单正确无误后,与公司的无损检测外委方联系、落实检测时间等相关事项。 5.2 无损检测外委方来公司施工现场作业期间,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协调、监督检查工作,使其检测工作完全符合相关标准和委托单的要求。 5.3 检测工作完成后,外委方应尽快提供无损检测的报告和原始记录。 5 4 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审查无损检测的报告,签字并负责。 5.5 如出现无损检测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焊接责任师按“不合格情况控制”程序经行焊缝返修。 5.6 返修焊缝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无损检测责任师按标准规定再次经行无损检测,以满足标准的要求。 6无损检测的档案的保存 6.1 根据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的规定:实施无损检测的检验机构必须认真做好无损检测记录,正确填写检查报告,妥善保存无损检测档案和底片(包括原缺陷的底片)、超声波自动记录资料,无损检测档案、底片和超声波自动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7年。 6.2 无损检测档案和底片(包括原缺陷的底片)、超声波自动记录存放室应通风、干燥,应实施防霉、防虫蛀措施,确保上述资料完好保存7年以上。 7无损检测外委方的动态控制 7.1 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考察无损检测外委方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主要有以下内容: 1)经联系后,检测工作是否及时安排;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016机动车检验机构程序文件资料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 文件编号:QMS/B1-2016 程序文件 (第一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2016年4月25日发布 2016年5月1日实施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布

发布令 本机构依据《质量手册》(第一版),结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了《程序文件》(第一版)于2016年4月25日颁布,2016年4月25日起正式实施。 《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与《质量手册》同是本机构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本机构的一切质量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现予批准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确保本机构“科学、公平、公正、准确、高效”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的实现。 总经理: 日期:二○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程序文件目录 1 保证公正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的程序 2 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 3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4 合同评审程序 5 处理客户申诉和投诉的程序 6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7 改进、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 记录管理程序 9 内部审核程序 10 管理评审程序 11 人员培训程序 12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13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14 新项目评审程序 15 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16 环境保护程序 17 数据保护程序 18 允许偏离程序 19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20 量值溯源程序 21 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22 抽样和样品处置程序 23 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24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25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

1. 目的 确保本机构开展的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切实维护客户利益,对委托方提供的机密信息 和所有权及本机构需要保密的文件、记录和其它事项严格加以控制,确保委托方和本机构的 利益不受损失,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 2.1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适用于本机构开展的所有检测工作及涉及的所有人员; 2.2保密和保护所有权事项包括: a)委托方提供的文件、资料、样品及其质量和水平、商情以及要求保密的信息; b)本机构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式等; c)本机构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包括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内审、管理评审、不合格 及纠正预防措施等; d)检验人员技术档案、仪器设备档案; e)其它需要保密的资料。 3. 职责 本程序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配合。 4. 工作程序 4.1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 4.1.1本机构制定员工守则 a.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事,自觉遵守本单位的检测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 b.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及客户之合约进行各项检测工作,禁止违规操作,不 得伪造数据; c.秉公办事,公正检测,抵抗干扰,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判断的独立性; d.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不利用客户技术和资料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 e.遵守保密规定,保护客户及本机构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 f.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检测水平和工作效率; g.承担因检测事故而造成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 4.1.2公正独立性保障措施 a.办公室负责机构的业务接待和合同签订,其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与客户签订业务 合同、接受客户委托检验业务; b.检测人员须忠实执行标准和规范,如实填写原始记录,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c.检测人员不与受检客户发生单独直接接触,检测人员如与客户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可能影 响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时,本人应如实申报,并采取回避措施; d.所有人员不得接受客户提供的娱乐、吃请活动,拒收客户任何馈赠; e.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副本由办公室存档。存档后的记录和报告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 修改,未经质量负责人批准不得随便调阅; f.各级领导不得以任何形式授意指使检测人员出具虚假数据或篡改检测结果; g.将检测人员的职业行为和质量业绩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违规行为视情节和后果,分别 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和行政处罚,触犯法律者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机动车检测质量控制计划

科左后旗瑞国交通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 量 控 制 计 划

质量控制计划 为保证本公司的检测结果准确合法,真实有效做到持续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制定本计划。 一、技术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本公司制定的培训计划,组织 本公司的检测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并积极参加质监部门组织的有关机动车检测的各类活动。 二、设备管理员要对在用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按计划依法定 期进行检定,杜绝使用超出检定有效期或未经质监部门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机动车检测工作。 三、质量负责人按照《评审准则》要求,组织实施每年度 的内部审核工作,认真落实纠正措施。 四、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的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五、质量负责人负责按计划组织实施在用检测仪器的期间 核查工作。 六、质量负责人应定期运用统计技术多检测结果进行分 析,预先确定质量控制结果是否合格的判定依据,针对不合格的质量控制结果采取纠正措施。 七、质量负责人对申述和投诉中涉及质量结果的因素,要 及时予以纠正。

八、质量负责人要对检测车间的温度、湿度、通风、消防、 照明、防雨、标志标线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检测环境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要求。 九、技术负责人要及时了解、掌握和有关机动车安全技术 检测的最新有效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在用检测标准和方法现行有效。 十、质量监督员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检测车辆的检测结果进 行抽查比对,并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判定。 十一、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GB7258-2012、GB21861-2008、GB18285-2005、GB3837-2005及本公司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技术文件和标准文件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 十二、经理根据《评审准则》要求制定的计划和程序负责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工作,对提出的整改措施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改正。 科左后旗瑞国交通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无损检测实施管理汇总

无损检测实施与管理 1.总则 1.1为了能顺利的、高质量的完成已内酰胺项目,参与本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业 主、监理、施工承包单位、检测机构在实施各项检测项目时,都必须按照设计文件规定和本规定的要求制定出一整套相应的无损探伤和检测方面实施策略。从质保体系上、人员资格上、检测工艺上、检测设备上保证无损探伤和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标准要求。 1.2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独立检测机构应根据项目的委托,制定自己的服务计划, 以满足工程的需要。本管理办法是针对已内酰胺项目整个工程施工建设阶段无损探伤和检测而制定,解释和修改权为项目质量管理委员会。 1.3本项目无损探伤和检测按下列管理模式执行: 1.4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应按现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本项 目HSE有关规定执行。 2.定义 公司:也称“业主” 总包:×××公司已内酰胺项目部,(×××)公司 监理(机构):×××监理公司 施工承包商:与业主和施工承包商共同或单独与业主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的单位或公司,简称“承包商”

检测单位:是指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准,取得《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证》,由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 监督检验单位:指具备“检测单位”资质,作为专业监督检验机构支持业主进行监督抽检和管理的单位 检测人员:指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与其从事检测项目、级别相适应资格证书的人员 设计承包商:与公司签订设计承包合同的设计院或公司,也称“设计院” 质量管理委员会:(简称:质管会)项目现场成立的由业主、总包、监理、承包商代表组成的质量管理委员会 3.引用标准 《常用无损探伤应用导则》GB 5616-85;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国务院(2003)373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程》国质检锅(2002)248号《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国质检锅(2002)249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程》劳动部(1996)140号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 《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200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3323-2005 《复合钢板超声波探伤方法》GB7734-87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GB/T6544-96.ST/T4055-93 《磁粉探伤方法》GB/T15822-95 《钢制承压管道对焊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 《管道、储罐渗透检测方法》SY/T4080-95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检收规范》GB50235-97 《不锈钢、铝制料仓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1-2000

2018版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

2018版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 XX车辆检测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XXXX年09月01日为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诚实性,维护本公司的信誉,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公司公正性措施的制定、宣贯、监督和维护。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起草并发布本公司的公正性声明及措施;3.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数据和检验检测报告真实可信;3.3质量负责人检查公正性措施和行为准则的贯彻实施情况。 4 工作程序 4.1自律行为准则和公正性措施的制定 4.1.1总经理组织制定自律行为准则和公正性措施,贯彻执行并使之不断完善。4.1.2总经理亲自或责成有关负责人在全体人员大会上宣贯行为准则和公正性声明及措施,对新人员则应指定专人对其适时宣贯。4.2公正性和诚实性行为的监督检查 4.2.1管理层在制定年度计划和下达任务指标时应统一认识,明确在检验检测能力许可范围内和确保检验检测质量为前提,严禁以数量压质量。 4.2.2对来自上级部门和关系部门的不正当干预,管理层应按照公正性声明的要求予以抵制,必要时管理层应研究对策以集体名义予以抵制。 4.2.3本公司出具给客户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应从制度上保证不是个人行为结果,确保检验检测、批准签字制度落到实处。

4.2.4诚实是公正的前提,不接受检验检测能力许可范围以外的检验检测任务,对于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检验检测活动以及对检验检测标准方法有效性没有把握的检验检测工作应如实告之客户。 4.2.5本公司所有人员均有权监督制止违反本公司公正性声明和公正性措施的人和事,必要时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4.2.6质量负责人检查公正性措施和行为准则的贯彻实施情况。 XX车辆检测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程序文件主题:客户机密和所有权保护程序1 目的文件编号:CJCJ/CX02 第1页共2页版本:A 修订状态:0 实施日期:XXXX年09月01日为了维护客户(机动车所有人或代理人)的利益,切实保护客户的所有权,对客户的技术、数据和商业信息保密,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适应于本公司开展检验检测服务时涉及到的各相关文件、数据、信息和客户所有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保护。3 职责 3.1全体人员均应遵守本程序的规定。 3.2 业务室对涉及机密信息和专有权负责,并对文件资料进行妥善保管。3.3 质量负责人对本程序的执行进行监督管理。4 工作程序 4.1对客户提供的车辆及资料必须严格保密并妥善保管,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它用。客户所有权和信息包括:

车辆检测线岗位职责

车辆检测线岗位职责 【篇一:机动车检测线岗位职责】 第一条检测工作由主任领导,质量保证人具体协助,各有关科室密切配合, 加强管理。 第二条检测工作管理必须严格按本中心(计量认证申请书)、《质量手册》所 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 第三条本原则上不开展本部门业务范围以外的检测工作,凡未经计量认证的 项目,不对外发检验报告。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确属未经计量认证的项目者,则应事先说明,否则所发出的检验报告不具公正性,本中心不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条本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应严格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 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检测技术工作。 第五条本检测工作要重视质量管理,开展质量控制,各类技术专业人员和检 测人员,都必须认真按照有关程序规范、标准进行检测,并使本中心检测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不断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第六条认真抓好检测工作常规管理,如加强检测队伍素质建设,经常对检测 人员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安排进修学习和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引进技术,更新知识,仪器设备配套、更新,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第七条检测工作技术管理人员应大胆管理,严格要求,检测工作人员要坚守 岗位,积极工作,并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一条、仪器室、实验室门窗应按时关锁。贵重仪器应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第二条、水电在未用前应处于安全关闭状态。 第三条、各种仪器、标本、模型应根据不同性质、性能和要求,分科、分类存

放定位入橱,做到存放整齐,取用方便,用后复原。同时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磁、防腐、闭光等工作。 第四条、对贵重仪器和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设专室、专柜,双人 双锁管理, 防止发生以外事故。 第五条、检测人员如有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必须由 移交双方交 接,教务主任监交,三方签字后生效。 第六条、实验工作人员必须监守岗位,及时提供实验仪器、器材和 标准物质, 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第七条、非工作室成员进入工作室要有证件。 第八条、做好仪器室、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熟知实验中的安 全操作规程 和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措施,经常保持仪器室、实验室的整洁。保持 工作场所的清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九条、定期向设备管理员和综合办公室汇报仪器管理、使用情况 及存在问题, 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实验室和仪器室达的管理水平。 第十条、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为总目标, 为车主提供 优质服务。 检测站用电管理制度 1、安装电器设备,必须有电工人员进行,带电者不准操作。 2、室内外不准私拉乱接电源,职需要经批准后由电工操作。 3、室内外一切电源要有专人负责。 4、电灯泡和电闸下不准存放可燃物,不准用纸做灯罩或用布包灯泡。 5、配电盘和电闸必须有安全装置(室外要防雨设备)配电盘的盘面要用耐火材料或铺设铁皮。 6、根据用电负核大小,选用适当大小的导线,不准超负荷标准运行。 7、室内外电线不准接触可燃物,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8、对室内外一切电线,要经常检查,发现破及赤露,接头松动和老 化电线,要修理和更换。 9、除生产用电炉子经领导批准外,一切单位和各人不准用电炉子, 违者予以罚款。

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制度.doc

06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制度1 文件编号:NPIC-YR-ZD-06 版本:A 页数:共4 页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04-08发布2006-05-10实施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文件编号:NPIC-YR-ZD-06 版本:A 本页版次:0 页码:2/4 1 目的 对无损检测记录进行控制,为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提供相应证据,确保产品

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压力容器制造中无损检测质量记录的控制。 3 职责 3.1质保科负责无损检测报告档案的归口管理。 3.2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负责无损检测系统中相关记录的收集、整理。 4 工作程序 4.1 无损检测记录的分类 4.1.1射线检测记录包括“无损检测委托单”、“检测部位图”、“布片图”、“焊接射线检测工艺卡”、底片、“射线探伤质量评定记录”、“射线探伤质量通知单”、“焊缝射线探伤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和“射线探伤报告”。 4.1.2超声波检测记录包括“无损检测委托单”、“检测部位图”、“焊缝超声检测工艺卡”、“超声波探伤报告”和超声波自动记录资料。 4.1.3磁粉检测记录包括“无损检测委托单”、“检测部位图”、“磁粉检测工艺卡”、照片和“磁粉探伤报告”。 4.1.4渗透检测记录包括“无损检测委托单”、“检测部位图”、“渗透检测工艺卡”、照片和“渗透探伤报告”。 4.2 记录的填写

27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02-509A-00

1.目的 通过对实验室的检测活动及结果进行监控、验证和评价,以持续保持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实验室检测活动及结果所进行的监控验证、评审活动的控制。 3.职责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和方法的选择; 实验室主任负责计划的审批;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和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 4.控制程序 4.1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于年初制定本室的《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计划》,计划应尽可能覆盖所有常规检测项目并满足对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控制要求。国内外组织的水平测试,随时列入本年度计划,经室主任批准实施。质量控制计划一般应包括控制对象、参加人员、实施日期、控制方法等。 4.2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实验室主任负责计划的审批。 4.3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 采取的质量控制方法,应达到对控制对象进行有效监控的目的。选择的质量控制方法应在质量控制计划中给予描述和确认。控制方法通常选择下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3.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4.3.2参加由CNAL等机构组织的国内和国际实验室间比对实验和水平检测,或组织实验室内比对实验。 4.3.3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进行重复性实验,或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或仪器)进行方法(或仪器)间比较实验。 4.3.4对留存样品进行再检测。

4.4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指定人员,参加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指定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应本着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完成,并作好详细记录。 4.5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将质量控制记录汇总,并组成有各技术岗位具有一定技术资格和能力的人员参加的评审小组,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系统地评价必要时,要使用统计技术。通过统计分析与评价,应该给出对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有无影响和影响程度的结论,并记录在《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记录》中,以便于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潜在不合格因素。 4.6预防措施 通过对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当发现存在可能影响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潜在不合格因素时,应按照《预防措施程序》给予及时消除。 5.相关文件 《预防措施程序》 WHHDSPJT/QM02-411A-00 6.记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计划》WHHDSPJT/QM04-7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记录》WHHDSPJT/QM04-67

机动车检测线岗位职责说明

机动车检测线岗位职责 1.经理 1.1对本公司的各类检验业务工作全面负责。 1.2贯彻与产品质量检验有关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条例和制度。 1.3制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主持本公司的管理评审工作。 1.4组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切实保证各类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及检验业务的独立性。 1.5协调本公司部各部门的工作,使检验工作纳入标准化、规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1.6制定本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1.7负责将本公司检测车间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报废向法人代表申请报批。 1.8主持《质量手册》制定、批准、补充和修改,督促检查《质量手册》的执行。 2.技术负责人 2.1在经理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公司的技术工作。 2.2掌握本检验领域中检验技术发展方向,制定检验技术发展计划。 2.3负责拟定、编制、制订本检测公司技术管理文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定周期和安全保护措施,及时解决、处理检测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4负责抓好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期间核查、周期检定的管理工作。 2.5按国家及上级行业管理部门规定采用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标准,审核、签发检测报告,行使检测质量裁决权,确保本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数据公正、准确、科学。 2.6负责向被检单位提供技术咨询,解答疑难问题,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 2.7严格执行国家检测标准,把好检测质量关,做好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和等级评审。

2.8协助经理做好检测事故的处理,查找事故原因,提出补救措施;负责处理检测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9当技术负责人因故外出时,技术负责人的工作由质量负责人代理。 2.10组织检验人员的岗位知识培训和考核。 3 .授权签字人岗位职责 3.1.负责审查授权围是否按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检测方法出具检测报告。 3.2.负责审查检测报告中数据、信息的正确性。 3.3.负责在授权围签发相应的检测报告。 4.质量负责人 4.1.对检验工作质量负全面责任,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定期向经理、技术负责人报告检测工作中的质量情况。 4.2审定《质量手册》的编写和修改。 4.3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的宣传贯彻。 4.4负责《质量手册》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 4.5负责质量体系的审核工作。 4.6组织人员对检测质量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分析处理意见。4.7负责检验质量异议的申诉处理,并向经理、技术负责人报告处理结果。 4.8定期组织全体检测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国家检测标准,把好检测质量关。 4.9探索和积累汽车检测技术、经验,为提高检测质量,当好领导的参谋。 4.10负责检查、指导检验员的检验工作。 4.11技术负责人不在时,可代技术负责人行使职权。 5.检测车间主任 5.1在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好本部门的工作并做好与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做好分管工作,抓好安全检测。 5.2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汽车检测的法规、标准;宣传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无损检测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管理程序适用于项目工程建设、检修的无损检测管理。 2.目的 明确本项目对无损检测的质量管理要求,规范无损检测的实施,并确保其结果的真实、公正。 3.定义 3.1 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由总承包项目部直接委托,并通过业主单位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为按总承包项目部指令对各施工承包商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3.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在本项目特指各施工承包商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委托,并通过项目认可的无损检测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承担委托方承包范围内内的无损检测工作。 4.职责 4.1 公司项目部: 4.1.1 负责制定项目无损检测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 4.1.2 负责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4.1.3 负责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4.1.4 负责向项目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发出工作指令; 4.1.5 负责受理各施工承包商对无损检测单位和人员的投诉,组织仲裁无损检测的技术性争议。 4.1.6 负责组织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准入审查; 4.1.7 负责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审查;

4.1.8 负责敦促施工承包商为无损检测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1.9 负责协调全项目范围内施工与无损检测的交叉作业。4.2 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 4.2.1 建立满足项目要求的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制度、规程,编制无损检测施工方案和相应工艺; 4.2.2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无损检测人员和设备,尽量保证检测与施工进度同步,质量、工期、服务并举; 4.2.3 强化自身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和出具检测报告,并确保其准确性; 4.2.4 积极配合总承包项目部、独立无损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无损检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4.2.5 根据项目要求,妥善保管放射源,严格履行放射作业管理的相应手续; 4.2.6 按项目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交无损检测统计报表。 5.工作程序及要求 5.1 项目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结果质量控制

第章结果质量控制评审准则: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验检测工 作的全过程。 参加实验室比对的能力验证活动,不但能考核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而且还可检查仪器的运 行状态、标准物质的应用、化学试剂的纯度及实验用水是否符合要求,是对其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监督、确认和评价。 实验室还应经常利用内部手段,如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 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 在标准更新、人员交替、设备变化和检测质量波动的情况下,尤其应加强质量控制工作。 (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一般以比对的方式进行,以下简称比对) 一、实验室间比对方式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 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 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1)能力验证:(多个实验室) 利I」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一般能力验证由主持评审 的机构和权威的技术机构组织。 (2)测量审核:(参加实验室与参考实验室) 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由获得测量审核

认可的机构提供)进行比较的活动。 (3)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两个实验室条件(硬件、人员能力、设备能力等等)应当大致相当,如果条件差别很大,比对结果意义不大。 (4)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①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由检测人员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将检测 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以验证检测测量能力。 ②样品复测: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参数进行复 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③人员比对: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某一样品进行相同方法的检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④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同一样品的某些参数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亦可作为判断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方式之一。若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应查找原因,对有疑问的项目进行复测,使相关参数间的关系趋于合理。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 1)比对活动的文件(作业指导书)

2017年(适用于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

XXXX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HACL/CX-2017程序文件 编制: XXX 审核:XXX 批准:XXX √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发放编号: XXXX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发布

发布令 本公司依据《质量手册》,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了《程序文件》(第B版)于2017年颁布,2017年正式实施。 《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与《质量手册》同是本公司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本公司的一切质量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现予批准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确保本公司“公平、公正、严谨、科学”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的实现。

程序文件目录 1 保证公正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的程序 2 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 3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4 合同评审程序 5 处理客户申诉和投诉的程序 6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7 改进、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 记录管理程序 9 内部审核程序 10 管理评审程序 11 人员培训程序 12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13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14 新项目评审程序 15 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16 环境保护程序 17 数据保护程序 18 允许偏离程序 19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20 量值溯源程序 21 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22 抽样和样品处置程序 23 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24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25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

1. 目的 确保本公司开展的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切实维护客户利益,对委托方提供的机密信息 和所有权及本公司需要保密的文件、记录和其它事项严格加以控制,确保委托方和本公司的 利益不受损失,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 2.1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适用于本公司开展的所有检测工作及涉及的所有人员; 2.2保密和保护所有权事项包括: a)委托方提供的文件、资料、样品及其质量和水平、商情以及要求保密的信息; b)本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式等; c)本公司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包括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内审、管理评审、不合格 及纠正预防措施等; d)检验人员技术档案、仪器设备档案; e)其它需要保密的资料。 3. 职责 本程序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配合。 4. 工作程序 4.1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 4.1.1本公司制定员工守则 a.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事,自觉遵守本单位的检测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 b.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及客户之合约进行各项检测工作,禁止违规操作,不 得伪造数据; c.秉公办事,公正检测,抵抗干扰,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判断的独立性; d.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不利用客户技术和资料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 e.遵守保密规定,保护客户及本公司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 f.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检测水平和工作效率; g.承担因检测事故而造成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 4.1.2公正独立性保障措施 a.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的业务接待和合同签订,其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与客户签订 业务合同、接受客户委托检验业务; b.检测人员须忠实执行标准和规范,如实填写原始记录,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c.检测人员不与受检客户发生单独直接接触,检测人员如与客户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可能影 响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时,本人应如实申报,并采取回避措施; d.所有人员不得接受客户提供的娱乐、吃请活动,拒收客户任何馈赠; e.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副本由综合办公室存档。存档后的记录和报告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不得修改,未经质量负责人批准不得随便调阅; f.各级领导不得以任何形式授意指使检测人员出具虚假数据或篡改检测结果; g.将检测人员的职业行为和质量业绩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违规行为视情节和后果,分别 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和行政处罚,触犯法律者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机动车检测质量控制计划

机动车检测质量控制计 划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科左后旗瑞国交通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 量 控 制 计 划 质量控制计划 为保证本公司的检测结果准确合法,真实有效做到持续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制定本计划。 一、技术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本公司制定的培训计划,组织本公司的检测人员进行相关法 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并积极参加质监部门组织的有关机动车检测的各类活动。 二、设备管理员要对在用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按计划依法定期进行检定,杜绝使用超出检 定有效期或未经质监部门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机动车检测工作。 三、质量负责人按照《评审准则》要求,组织实施每年度的内部审核工作,认真落实纠 正措施。 四、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的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五、质量负责人负责按计划组织实施在用检测仪器的期间核查工作。 六、质量负责人应定期运用统计技术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预先确定质量控制结果是否 合格的判定依据,针对不合格的质量控制结果采取纠正措施。 七、质量负责人对申述和投诉中涉及质量结果的因素,要及时予以纠正。 八、质量负责人要对检测车间的温度、湿度、通风、消防、照明、防雨、标志标线等设 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检测环境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要求。 九、技术负责人要及时了解、掌握和有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的最新有效检测标准和方 法,确保在用检测标准和方法现行有效。 十、质量监督员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检测车辆的检测结果进行抽查比对,并对结果数据进 行分析判定。 十一、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GB7258-2012、GB21861-2008、GB18285-2005、GB3837-2005及本公司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技术文件和标准文件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 十二、经理根据《评审准则》要求制定的计划和程序负责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工作,对提出的整改措施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改正。 科左后旗瑞国交通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28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0目的: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和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 3.0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结合各检测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 3.1.2审核批准各检测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和实施计划; 3.1.3负责组织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 3.2.1审核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 3.2.2组织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3.2.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2.4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负责人: 3.3.1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 3.3.2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 3.3.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资料管理员: 3.4.1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3.5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技术负责人应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其得以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应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4.2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技术负责人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公司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公司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1)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2)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3)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4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分析验证和监控的数据,在发现验证和监控的数据超出预定数据时,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必要时向技术负责人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检测过程失控,危及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暂时检测工作。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问题。 4.5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 b)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 c)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评审 d)能否发现检测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 4.6当监控或验证发现检测质量存在问题时,检测室负责人应立即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对较为严重的不符合工作应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对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善后处理。 4.7评审记录和结论应由技术负责人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 4.8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