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规范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卷

1小学规范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卷
1小学规范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卷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卷

姓名: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地方语言和文字

3.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4.下列3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

A.背道而驰风驰电掣慢不经心

B.遗笑大方直截了当如火如荼

C.勾心斗角挑拨离间黄粱一梦

5.下面是在街上发现的广告和标语,请你指出用字不规范的一项()A.绿色——生命之源

B.篮球场严禁闲人入内

C.新鲜带鱼每斤8元

D.茶叶旦五角一只

6.将“路、鲁、吕、栾、刘、梁、罗、龙”这8 个姓氏按笔画由少至多排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龙、吕、刘、罗、梁、栾、鲁、路

B.龙、吕、刘、罗、栾、梁、鲁、路

C.龙、刘、吕、罗、栾、梁、鲁、路

D.龙、刘、罗、吕、栾、梁、鲁、路

7.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 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中说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这位皇帝是()。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9.《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 部分。()A.声调表、隔音符号

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C.声调表、注意事项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10分,选择错误或不完整不得分)

1.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A.文物古迹

B.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C.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D.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2.实现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文字政策和文字应用管理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使社会主要领域的用字符合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要重点规范()用字,堵源截流,标本兼治。

A.广告牌

B.出版物

C.影视屏幕

D.计算机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2.异体字是指与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语言文字规范中专指被《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的异体字。()

3.“布帛”、“布匹”等词语中的“布”不能写做“佈”。()

4.沧海桑田的“沧”,不能写为“苍”。()

5.“该产品款式新颖,质量上乘,享誉神洲。”该条广告词用字没有错误。()

四、将下列句子中不规范的用字划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每题3分,共18分)

1.周总理带着和霭可亲的微笑与在田间劳作的老农聊着家常。()2.现代社会中,保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职业。()

3.与书为伍,少一分浮燥,多一分清纯。()

4.某大报的一幅广告上面赫然写着“慾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5.嫉妬这种恶习对个人、对社会危害无穷。()

6.这次表现不错,希望你下次再接再励。()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规范汉字与汉字有什么不同?

2.行政机关公文中使用数字的规范标准是什么?

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

教师B卷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C 5、D 6、B7.B8B9.B

二、1、全选2、BCD

三、1、对2、对3、对4、对5、错

四、1、霭---蔼2、母---姆3、燥----躁4、慾----欲5、妬----妒6.励改成厉

规范汉字与汉字不是同一个概念。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已有6000 多年历史,现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并存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使用。而规范汉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规范汉字的标准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1993 年11 月2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正式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词语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至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数字使用,与出版物上数字用字的现行规定取得一致。

汉字的形体从甲骨文到小篆、再从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演变的总趋势是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由繁趋简。

最新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试题(教师试卷)

贞丰县者相镇第一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测试题目 教师:总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目后相应的括号内)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 2000年11月1日 B 2000年12月1日 C 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 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 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规范汉字 B 通用汉字 C 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 义务 B 权利 C 责任 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便利 B.条件 C.培训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教育行政部门 C 有关部门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的组织和个人。() 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 B 发展 C 使用和发展 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11.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5.公共服务行为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16.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17.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18.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9.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2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 《汉语拼音方案》 B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22.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 B姓名 C姓氏

A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答卷图文稿

A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 活动答卷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创建东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岭南学校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答卷 (2015-2016学年度) 一、综合测查(不计分) (一)判断正误 1.“乘”的笔画是9画。() 2.按音序排列,“把”应排列在“笔”的后面。() 3.按笔画排列,“天”应排列在“王”的后面。() 4.“尖”字的第一笔是“横”。() (二)给下面的话标注汉语拼音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 (三)问答 你们班有没有同学或老师不会说普通话? 二、汉字识别(20分) (一)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10分) 档案 dǎng àn ( ) 校对jiào duì ( ) 质量 zǐliàng( ) 复杂 fǔzá ( ) 庆祝qìn zhù ( ) 开会 gāi wuì( ) 北京 běi jīng ( ) 酝酿yùn liàng ( ) 广场 guǎng chǎng( ) 办公室 bàn gōng shì( ) (二)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规范(10分) 连系()精僻()再接再厉() 左右逢元()幅射()一股作气() 严俊()防碍()委屈求全()脉博() 三、汉字书写(30分,听写本学期已学过课文中的生词15个) 四、普通话能力考查(50分) (一)朗读本学期语文课文片段(20分) (二)说话:介绍自己的学校或业余爱好(30分) 岭南学校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答卷 (2016-2017学年度)

1.你认为让自己说好普通话、写规范字有好处吗()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知道 2.你在家里说普通话吗( ) A.是 B.偶尔 C.否 3.你家乡的人说普通话吗 () A.是 B.偶尔 C.否 4.有人纠正你的发音、指出你的错误用字吗( ) A.经常 B.偶尔 C.否 5.你有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吗( ) A.有 B.偶尔 C.没有 6.你有阅读的习惯吗 () A.经常 B.偶尔 C.否 7.你愿意与老师、同学或同事一道说好普通话、写规范字吗()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制度(完整资料).doc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河北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和《保定市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提高学校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工作水平,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争创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我校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一)校园内自觉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 1.教学中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 2.各种集会上的发言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会议用语。3.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 4.校园内的各种交流、交际活动必须自觉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交际用语。 5.教师要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必须达到《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6.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交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7.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教务处定期检查和评价师生校园用语。 (二)校园用字要规范,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1.校名、标语、名称牌、标志牌、奖状、奖旗等各种标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2.宣传栏、宣传材料、指示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3.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和通知等,用字必须规 精编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范。 4.公文、黑板报、教案、试卷等用字要规范。 5.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用字必须规范。6.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二、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监督检查制度(一)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监督检查,采取平时监督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办法。(二)语言文字办公室、教务处负责教师的语言文字监督检查,教导处、政教处负责学生规范用语用字情况的监督检查。(三)各科组长和各班主任对其所负责年级、教研组和班级用语用字情况负有监督检查责任。(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除平时加强对各部门用语用字情况的监督检查外,每学期组织一或两次对校园用语用字情况的集中检查,也可根据需要,组织专项检查或抽查。(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检查的结果与文明班级的评选挂钩,与教师评聘、升级、评优和业绩考核挂钩。(七)学校每年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三、学校语言文字学习宣传制度(一)以语文课为主、其他各学科为辅,在课堂上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等教育,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训练。(三)校园内有规范语言文字的墙牌、标语或提示语。(四)学校、年级和班级均设置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员。(五)通过团组织活动、班会、升旗仪式、校园网站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知识、意义及有关政策法规。四、教师语言文字工作规范(一)

语言文字规范测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 一、请读准下面的词语(注音)(15分) 编纂()濒于()摈除()不禁()刹那() 参与()抄袭()称职()乘车()成绩() 处理()揣度()创伤()从容()痤疮() 挫折()逮捕()当作()提防()堵塞() 尽快()档案()酵()梵文()符合() 复杂()勾当()骨髓()骨头()呱呱() 混乱()几乎()给予()间断()教室() 角色()拘泥()矩形()机械()句读() 立即()蓦然()宁愿()毗邻()潜伏() 悄然()请帖()似的()压轴()纤维()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2、手书的招牌凡使用了繁体字的,必须在明显的位置再配放()。 A、标牌; B、宣传标语; C、说明; D、规范字的标牌 3、下列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 A、按步就班 B、不落窠臼 C、苍海桑田 D、陈词烂调 4、下列各组成语字形全部规范的一项是() (1)甘拜下風(2)相形见拙(3)千钧一发(4)漠不关心(5)老奸巨滑 A、⑴⑵⑶ B、⑵⑷⑸ C、⑵⑶⑷ D、⑶⑷⑸ 5、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听了她的深情倾诉,老李也禁不住动了恻隐之心。 B、既使你有出众的才华,也不能这样张狂的炫耀自己。 C、这首诗饱含着真情实感,让那些苍白的口号诗汗颜。 D、快意同舒适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三、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10分,选择错误或不完整不得分) 1、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A、文物古迹 B、姓氏中的异体字 C、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D、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E、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 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 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汉语和汉字 15.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由有关部门处理 16.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 1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级等和最低级等分别为()。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 1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一B.二C.三 20.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2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22.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A.2215B.2235 C.2255 23.简化字的标准依据为: A.1964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 B.1977年颁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C.1986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 24.国家于1977年发布《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20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下列3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A.海里、英两、升B.盎司、公升、哩C.加仑、英寸、千瓦 25.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的标准依据为: A.《现代汉语词典》B.《新华字典》C.《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2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27.《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普通话采用() A.拉丁字母B.注音字母C.国语罗马字 2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石花四中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把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位置,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工作,需要我们深思慎行。为此,特制定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蓬勃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员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 二、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据此,我校师生的培养目标如下: 1. 把推行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对家长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2. 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科教学规范之中。学校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的讲课与提问、实验指导、辅导答疑、考试、考查、监考等场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带头讲好普通话。学生个个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发言、讨论、辩论和演讲。 3. 让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学校领导要带头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常用语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教职工与家长沟通时也必须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也习惯用普通话与学校沟通。 4. 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将对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良好语言文字面貌奠定坚实基础。 5. 学生在各学科各课程教学活动中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如课堂提问、答问问题、课堂讨论以及校园内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等。 (二)使用规范汉字。 汉字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是推广和普及规范汉字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培养学生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抓好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工作。 1. 各学科教师具备正确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其中语文教师熟悉汉字的各项规范标准。教师书写教案、编写教学计划及撰写其他教学文件时均应注意用字规范,教学中直接面对学生的文字使用,如板书、多媒体课件、试卷、作业阅批等方面必须严格要求,不得使用不规范汉字,避免以讹传讹,误导学生,误人子弟。教师在板书、课件、投影、作业批改等面向广大学生的手写字,一律要求使用规 2.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字规范化标准知识教育,加强对学生写字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用字规范意识和书写技能,能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的规范字和不规范字,能正确书写汉字,

凌平小学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

凌平小学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在校园内做好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切实发挥“学校是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坚强阵地”的作用,净化校园语言文字环境,使全体师生能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董永保 副组长:谢会君 成员:邱自卿董文生王爱军李玉玲孟瑞敏吴军莉王爱伟肖庭伟 领导小组职责是:1.制定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2.协调校内各部门,共同做好语言文字工作;3、监督、检查相关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4.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语言文字工作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在校园内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 (一)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教学语言。”学校教职工、全体学生,在校园内、教学中、会议上、广播节目主持和各种教育活动中都应使用普通话。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

作: 1.开展全员培训,努力提高教职工普通话使用水平。 2.把普通话水平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基本标准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的师生活动中都应讲普通话。在校内组织的教学竞赛活动中未使用普通话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不予评奖,不予推荐参加上一级组织的教学竞赛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未使用普通话的教师,在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的师生活动中未使用普通话的教师,在年度考核“业务能力”项目中扣除2分。学校对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各级评优评先进中优先考虑。学校后勤人员在与学生交流和对外交流中应坚持讲普通话,未讲普通话者,参照教师考核执行。 3.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培训。使用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是对当代中专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任课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培训,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提问、回答问题时使用普通话,在校园内、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讲普通话。语文教师要把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列入教学计划,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一要对拼音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进行辅导;二要注意矫正学生不标准的地方发音;三要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四要营造讲普通话的环境和氛围;五要对学生普通话水平进行测试,把普通话水平纳入学科学习成绩中。 4.学校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为师生使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小学生组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教师组) 学校:姓名:成绩: 单项选择题 2% 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B《国家语言文字 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汉语和通用汉字 3、我国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责任 B义务 C权利 4、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是由()颁布的。 A语言学家 B学术机构 C国家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B所有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C生活学习的用语用字 6、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常用汉字 B繁体字 C规范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当地方言 9、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注音字母 B《汉语拼音方案》 C国际音标 10、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有关语言使用的规定是( )。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推广现代汉语 C推广普通话 12、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3周是( )。 A宣传普通话周 B全国推广普通话化宣传周 C宣传普通话、简化字周 13、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1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 )为语法规范。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试题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试 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测试题目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目后相应的括号内)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 2000年11月1日 B 2000年12月1日 C 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 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 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规范汉字 B 通用汉字 C 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 义务 B 权利 C 责任 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便利 B.条件 C.培训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教育行政部门 C 有关部门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的组织和个人。() 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 B 发展 C 使用和发展 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11.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最新学生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培养方案 一、语言文字规范的现实背景 1、小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 2、社会不规范用字屡见不鲜。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小到大每天都在说着、听着、看着。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家招牌、广告宣传、电视媒体却常常是错字百出、繁简不分。小学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不强,这些随处可见的用字不规范的现象给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网络语言也渐渐成为小学生的潮流语言。很多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使用的规范词汇量大幅度减少,多使用网络用语,且很不规范。如,“头要爆炸了”,“很”、“非常”等表程度的副词已悄悄地被“超”所取代。如再不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极可能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最终导致表达交流的混乱。面对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语言文字的规范教育。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 1.是遵法守法的体现。1998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

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1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指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00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2.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对通过写字实现的书面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训练达到“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三学段)“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第四学段)等要求。要正确、端正地书写,就要严格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字形、笔顺等一系列语文法规的规定,写规范汉字。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写字,社会的书面交际才能顺利、高效、快速。 3.是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的需要。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重要部分。语言文字更是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正确、规范地使用母语是每个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同时,规范使用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其内涵也是我们进入新的

第三小学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第三小学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 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重要阵地,把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位置,研究如何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工作等,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为此,特制定我校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二、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普提出,在20世纪内,实现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的目标。据此,我校师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全面提高,毕业班学生95%以上能达到课程标准对听说的朗读要

求,96%以上学生能熟练认读和正确拼写音节,熟悉音序查字法。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他教师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1.把推行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对家长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2.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科教学规范之中。学校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的讲课与提问、实验指导、辅导答疑、考试、考查、监考等场合。特别是在语文教师必须带头讲好普通话,永康路小学的学生个个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辩论、演讲和采访。 3.让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学校领导要带头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常用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与家长沟通时也100%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也习惯用普通话与学校沟通。 4.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以上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以上使用普通话。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能读准常用汉字的字音,能正确地用普通话语音读出学过的词语,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 姓名: 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答题卡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国语和简化汉字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普通话和汉字 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A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方言 C.具有一定方言特点的普通话 5.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 。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7.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26日发布的《现代汉语常

用字表》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共 A 个。 A.3500 B.4500 C.5500 8.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应以 A 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B.简化字和繁体字 C.中文和英文 9.因公共服务的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 B.人名 C.姓氏 11.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C 。 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12.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 C 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 B.2 C.3 13.在普通话中,“赵钱孙李”这四个字的声调排列顺序是 A 。 A.去声、阳平、阴平、上声 B.去声、阴平、阳平、上声 C.上声、阴平、阳平、去声 14.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C 。 A.学生 B.西瓜 C.运气 15.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个字的声母都是翘舌声母的一组是 B 。 A.成长、手术、暂时、展示 B.师生、战术、顺畅、生产 C.神舟、注释、珠算、申诉 16.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中所有字韵母都相同的一组是 B 。 A.进行、亲近、清新、信心 B.风筝、奉承、升腾、逞能 C.轰动、冷冻、生动、工农 17.在普通话中,“发”字在下列三组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A.发生、发现、开发 B.发生、发扬、理发 C.发型、发育、奋发 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A 。 A.前仆(fù)后继 B.砖坯(pī) C.恐吓(hè) 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B 。 A.阿(ā)罗汉 B.挨(ái)近 C.十里堡(pù) 20.在下列词语中, A 中的“恶”读作“ě”。 A.恶心 B.好恶 C.邪恶 21.汉语人名的结构是姓在前,名在后。在外事公务中用汉语拼音拼写运动员“王励勤”的姓名时, B 。 A.按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拼作Liqin Wang B.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

中心小学各学科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化.doc

中心小学各学科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化 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重要阵地,把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位置,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特制定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关 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二、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普及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提出,在20世纪内,实现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的目标。据此,我校师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全面提高,毕业班学生95%以上能达到课程标准对听说的朗读要求,96%以上学生能熟练认读和正确拼写音节,熟悉音序查字法。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1.把推行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对家长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2.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科教学规范之中。学校规定:教师在教学

活动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的讲课与提问、实验指导、辅导答疑、考试、考查、监考等场合。特别是在语文教师必须带头讲好普通话,学生个个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辩论、演讲和谈话。 3.让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学校领导要带头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常用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与家长沟通时也100%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也习惯用普通话与学校沟通。 4.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以上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以上使用普通话。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能读准常用汉字的字音,能正确地用普通话语音读出学过的词语,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5.学生在各学科各课程教学活动中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如课堂提问、答问问题、课堂讨论以及校园内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等。 (二)使用规范汉字:汉字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是推广和普及汉字规范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培养学生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抓好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工 1.各学科教师具备正确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其中语文教师熟悉汉字的各项规范标准。教师书写教案、编写教学计划及撰写其他教学文件时均应注意规范用字,教学中直接面对学生的文字使用,如板书、多媒

语言能力测试综合试卷

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测查试卷(请在30分钟内完成) 单位:姓名:成绩: 一、语言文字法规常识(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2.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B) A.新闻出版部门 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广播电视部门 3.《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A)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4.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以上。(C) 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B)A.十八 B.十九 C.二十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7.经国务院批准,从年开始,每年的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C) A.2008 九 B. 1998 十 C. 1998 九 8.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招牌、告示、标志牌等需要使用外国文字的,应当用标注。(C) A.汉语拼音 B.外文缩写 C.规范汉字 9.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C) A.手书字 B.美术字 C.错别字 10.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 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D.美术字 二、汉语拼音能力测查(共20分) 11.给下列词语标注拼音。(共24分,每个词语2分) 戕害 ( qiānɡhài ) 孝悌 ( xiàotì ) 楔子 ( xiēzi ) 罪愆( zuìqiān ) 悲怆 ( bēichuànɡ ) 笨拙( bènzhuō )

4-1-3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根子中心学校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卷(学生) 班级: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普通话,是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的(C) A.北方话北京语音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北京语音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北方话 C.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2.哪组是常用的汉字检字法(B) A.笔画法四角号码法 B.音序法笔画法C.音序法部首法 3.下列选项中数字“零”的写法正确的是(A) A.二○○八年 B.二00八年C.二oo八年 4.下面三句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C) A.老槐树沙沙地说:“我今年150岁了。” B.小槐树有点不相信:“150岁,您记错了吧?” C.“孩子,我可不会记错。”老槐树回答说:“我的记性可好了。” 5.下面三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惊弓之鸟自告奋勇坚苦朴素 B.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应接不暇 C.全神灌注画蛇添足毫不犹豫 6.下面三个词语,书写不规范的是(A) A.神彩奕奕 B.五彩缤纷 C.精彩无比 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 A.“2008年10月1日”可以改写成“2008-10-1”。 B.“下午3时7分”可以改写成“15:07”。 C.“2008年”可以改写成“08年”。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B) A.中国猿人(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鲸分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C.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 9.下面词语中“叠”字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佳作叠出 B.层峦叠嶂 C.群峰叠翠 10.毛泽东同志的塑真高大。(B) A.相 B.像 C.象 11.意思为旅途劳累的成语,的写法是正确的。(B)A.风尘朴朴 B.风尘仆仆 C.风尘扑扑 12.下列词语中,可以把数字改写成阿拉伯数字的是(B) A.高中三年级 B.十月一日国庆节 C.五月初五端午节 13.将“梁、鲁、路、吕”这4个姓氏按音序排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B)A. 梁、路、鲁、吕 B.梁、鲁、路、吕 C.梁、鲁、吕、路14.下列三句话中,说法正确的一组是(C)A.元是圆的简体字B.园是圆的简体字C.园是園的简体字 15.下面三个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是(C) A.小伙子看上去才十六、七岁。 B.如果哪天下大雨、或者我另有事,我就不参加足球比赛了。 C.南方的越剧、沪剧,北方的京剧、评剧,他都能唱上几段。 16.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指出下列数字使用不正确的一组(A)A.二十七年公元前八世纪 B.45岁八月十五中秋节 C.五四运动十月革命 17.下列三组成语中,用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A.必恭必敬丰富多彩 B.毕恭毕敬丰富多采 C.毕恭毕敬丰富多彩18.下列词语中有别字的一组是(A) A.疲惫蓝球藐视 B.勘测羡慕颤动 C.诡计咀嚼震撼 19.下列词语中,正确的是(A) A.明辨是非 B.辨论 C.辨子 20.下面量词使用不正确的是(C) A.一尾金鱼 B.一弯新月 C.一辆火车 21.下列词语中,“两”字用错的是(B) A.两位老师 B.两楼有电视机 C.两层楼房 22.下列词语中,用字不正确的是(A) A.猩红的胭脂 B.情感的陷井 C.趟过小河

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我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髙全校学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意识,努力提髙每一个学生普通话的水平,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风尚,制定学生普通话培训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普通话培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髙全校学生生对推广普通话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使用普通话的宣传力度,在校园内适当的地方悬挂或粘贴宣传使用普通话的永久性标语。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生活,监督、评测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并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咨询和服务工作,尤其要充分利用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让讲普通话和写规范字深入人心。 学校宣传栏和壁报要开辟永久性“推普园地”,按时更换内容,

使“推普工作”成为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围绕主题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校学生意识到推广普通话,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髙公民素质、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服务。 (二)把普通话日常培训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生日常的课堂学习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运用中吸取新知识,在学习一一实践一一学习中不断提髙自己,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三)加强检查评估、注重资料收集 加强学生在学校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的检查评估。一是将这项工作纳入学生个人评估指标体系和团队活动;二是列入学生素质评估的内容。 进一步规范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求全校学生在校内所有活动中一律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我校的校园语言。 注重过程性资料、文档收集。 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训要求 1.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做好听课笔记。 2.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