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合导线测量

附合导线测量
附合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默认分类2010-05-27 10:39:52 阅读3241 评论7 字号:大中小订阅

你当前的位置】:工程测量→第六章→ 第二节导线测量

第二节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

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标:x1=500.00,y1=500.00

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2) 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可查规范)(图根导线)若:f测≤ f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

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

2)对角度进行重测

本例:fβ= -50″根据表6-5可知,=±120″则fβ

3) 角度闭合差fβ的调整:假定调整前提是:假定所有角的观测误差是相等的,

角度改正数:(n—测角个数)

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余数分给短边构成的角。

检核:

改正后的角度值:

检核:

2、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公式:根据已知边坐标方位角

和改正后的角值推算,

式中,α前、α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β左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β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据此,由第一式求得:

填入表6-5中相应的列中。

3、计算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ΔX、ΔY:

ΔX i=D i cosαiΔY i==D i sinαi

如图:ΔX12=D12cosα12ΔY12==D12sinα12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见表6-5根据闭合导线本身的特点:

理论上:

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

5、导线边长精度的评定(见表6-5)

由于f x f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产生了导线全长闭合差11' ,即f D: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限差:用K容表示,当K≤K容时,导线边长丈量符合要求。K容的大小见表6-2 表6J-1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见表6-5

调整: 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号按边长成正比例进行调整。

坐标增量改正数:检核条件:

【例】

1-2边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5中相应的位置。

7、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见表6-5

检核条件:

8、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见表6-5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

(二)、附合导线的计算

附合导线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计算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如图A.B.C.D是已知点,起始边的方位角αAB(α始)和终止边的方

位角αAB(α终) 为已知。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

(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α'终- α终其中: α'终为终边用观测的水平

角推算的方位角;α终为终边已知的方位角

终边α推算的一般公式:

如图:为以右转折角为例

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终边方位角。

(2)测角精度的评定:

即:检核:(各级导线的限差见规范)

(3)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

式中:n —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数

(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其中:如图始点是B点; 终点是C点.

由于f x,f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和CD连接,存在导线全长闭合差f D: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的检核条件:

检核条件:

(6)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C的坐标,应和C点已知坐标相同。

如图,A、B、C、D是已知点,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见图中标注。

(2)坐标反算(由X、Y,求α、D,)

已知A(x A,y A)、B(x B,y B)求D AB,αAB。

注:计算出的αAB,应根据ΔX 、Δ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

计算器的使用

a.角度加减计算

例: 求26°45'36"+125°30'18"的值。

①输入26.4536后按→DEG ,接着按+ , 再输入125.3018后按→DEG;

②按= 得152.265, 再按2ndF 和→DEG 。此时该键功能是“→D.MSD”),得结果152.1554(152°15'54")。

b.坐标正算

例:已知αAB=60°36'48",d AB=1523m,求Δx AB、Δy AB。

①输入边长125.36后按a,接着输入方位角60.3648,再按→DEG 和b;

②按2ndF ,再按b,显示数值61.52(约数,Δx AB),再按b,显示数值109.23(约数,Δy AB)。

c.坐标反算

例:已知Δx AB=45.68,Δy AB=69.35 求D AB、αAB。

①输入Δx AB的值45.68后按a,接着输入Δy AB的值69.35,再按b;

②按2ndF ,再按a ,显示数值83.04(约数,D AB);

③再按b显示数值56.6275906,接着按2ndF 和→DEG (此时该键功能“→D.MSD”),屏幕显示56.373932(即56°37′39")对所得角值的处理原则是:

若显示值>0,则该值即为所求的αAB。

若显示值<0,则该值加上360°后,才是所求的αAB。

(完整word版)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 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 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 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 标:x1=500.00,y1=500.00 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 观测数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附和导线测量方案

东太湖路道路改造工程 控 制 点 测 量 报 告 编制: 复核: 批准: 编制日期:年月日

东太湖路(吴中片区)道路改造工程导线控制点 闭合导线测量方案 一、工程简介: 东太湖路道路建设工程(吴中片区)东太湖路(苏旺路~苏震桃快速路)位于吴中区,东起苏震桃快速路,西至苏旺路。道路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96公里。本工程主要由排水和道路、桥梁三个单位工程组成。 二、复测依据: 1、东太湖路工程设计图纸。 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三、导线复测 1、导线复测方案设计说明 1.1 起算基点、基线边选定 起始点:1B1、终算点1B3。起始方向边:1B1、1B2、 1.2 导线点布设 原交桩点:1B1、1B2、1B3、2B3计4个点,由于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B2、1B3 不通视,增加 JM1、JM2、JM3、JM4, 共计 8 个点。 1.3 导线形式布置: 闭合合导线:路线 1B1、1B2、JM1、JM2、JM3、JM4、1B3、2B3(见图) 1.4 复测方法 (1)水平角观测:按照《规范》采用一级导线标准测 设两个测回, 各测回互差小于 12〞。 (2)距离观测:每条边往返各观测 2 个测回,取平均 值作为观测边长。 水平角方向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精度 等级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内 2C 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 回较差(″)

.5观测人员、仪器配置、 (1)人员:由具有多年丰富工程测量经验的工程师负 责组织进行,另配多名辅助人员。 (2)仪器:采用MTS-602L全站仪,测角精度 2.0″,测距标称精度2mm+2ppm*D。 2、观测数据成果 观测数据资料统计:共6个测站点,观测8个水 平角,7条导线边,观测边总长1814.85m平均边长 259.26m。 3、平差计算成果 采用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ESDPS 4.0专业版软 件进行精确平差,具体成果见平差成果资料。 4、复测总结 根据平差计算成果,本次地面控制点精密导线复测 其全长相对中误差为1:79000,小于1:15000,满足 第4页,共7页

闭合与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 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 当β为左角时 α前=α后+β左-180° 当β为右角时 α前=α后-β右+180° 2. 角度闭合差计算 fβ=(α始-α终)+∑β左-n*180° fβ=(α始-α终)-∑β右+n*180° 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 Vβ=±fβ/ n 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X=X终-X始 ∑△Y= Y终-Y始 Fx=∑△X测-∑△X FY=∑△Y测-∑△Y 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 VX=- Fx/∑D3Di VY=-FY/∑D3Di2 2 所以:∑VX= - Fx ∑VY= - FY 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F=SQR(FX^2+FY^2) 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F/∑D=1/∑D/F 8. 坐标增量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 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 (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 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 角度闭合差: 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 角度的改正数△β为:

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 BC边的方位角 CD边的方位角 AB边的方位角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校核) 3、坐标增量计算 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表示: 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由图可知: 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附合导线平差教程

附合导线导线平差步骤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种类较多,有GPS网、三角网、边角组合网和导线网,其中导线网按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本文以附合导线的内业数据处理为例,说明控制点坐标平差处理的方法。 导线的内业计算,就是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以及所观测的导线边长和转折角,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计算的目的除了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外,还有就是检核导线外业测量成果的精度。 在转入内业计算之前,应整理并全面检查外业测量的基础资料,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有记录错误和计算错误,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和完整,然后绘制相应导线的平面草图,并将相关数据标示于草图的对应部位。 如图2-21所示的附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为左角,计算的步骤如下: (1)填表。 计算之前,首先将示意图中各观测数据(观测角和边长)和已知数据(起始边和附合边的坐标方位角,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填入相应表格之中,如表2-19所示。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如图2-20所示的附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为左角,根据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可以依次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αA1=αBA+180°+β A α12=αA1+180°+β 1 α2C=α12+180°+β 2 +)α CD ′=α 2C +180°+β C αCD′=αBA+43180°+∑β测左计算终边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 α 终边′=α 始边 +n2180°+∑β测左(2-5) 式中n为导线观测角个数。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f β测 =α终边′-α终边(2-6)

图2-21 附合导线计算示意图 角度闭合差f β的大小,表明测角精度的高低。对于不同等级的导线,有不同的限差(即f β容)要求,例如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 f β容=±60″n (2-7) 式中n 为多边形内角的个数。这一步计算见辅助计算栏,f β测=+41″, f β 容 =±120″。 若f β测≤f β容,说明测角精度符合要求,此时需要进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调整是应注意:当用左角计算α终边 ′时,改正数的符号与f β测符号相反;当用右 角计算α 终边 ′时,改正数的符号与f β测符号相同。可将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 配给各观测角,而得出改正角: β=β测-f β测/n (2-8) 式中n 为多边形内角的个数。按(-f β测/n )式计算的改正数,取位至秒,填入表格第3列。 当f β测>f β容时,则说明测角误差超限,应停止计算,重新检测角度。 (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改正角,用(2-5)式依次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第5列。为了检核,最后应重新推算结束边的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已知数值相等。否则,应重新推算。例如 α CD ′ =α 2C +180°+βC =139°50′18″+180°+49°02′38″=8°52′ 55″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闭合差调整 坐标增量计算,就是根据已经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2-9)、(2-10)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ΔX AB =D AB 2cos αAB (2-9)

测绘中级 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 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 y 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

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 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 m 62.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m 68.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 2.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 2 2AB AB AB y x D ?+?= (6-3) AB AB AB x y ??=arctan α (6-4) 应该注意的是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在0?~360?间,而arctan

附和导线计算

(1)导线边方位角的计算 如图2—1为具有两个连接角的符合导线,已知控制点LF488、LF488A、GLF14、GLF15的坐标及LF488-LF488A、GLF14-GLF15的方位角,现观测了导线各边的长度、转折角、连接角,如表2-2-2所示。按下式计算各边的方位角:α前 = α后 + β左–180°(2—1) 最后推算得到GLF14-GLF15的方位角α′GLF14-GLF15 。 由于在角度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使得α′GLF14-GLF15 与αGLF14-GLF15 不一致,其差值称为角度闭合差。即 ?β = α′GLF14-GLF15 -αGLF14-GLF15 (2—2) 由于各转折角都是按等精度观测的,所以坐标方位角闭合差?β可平均分配到每个角度上,角度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角度闭合差?β以相反的符号平均改正到各角度观测值中,使改正后的角度观测值与理论值一致。这样,每个角的改正数为: V = ?β/n (2—3) n 为观测角数 (2)交点坐标的计算 计算出各导线边的方位角后,用观测的导线边长计算出坐标增量。按坐标增量和路线起点A的坐标可计算出导线各点的坐标,同时推算出路线终点B的坐标: X′B = X A + ∑ΔX Y′B = Y A + ∑ΔY 理论上,(X′B,Y′B)与(X B,Y B)应相等,而实际上,虽然经过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并不等于测角误差都得以消除,同时,由于导线的边长测量也存在误差,因此,产生了坐标增量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表示为: ?x = ∑ΔX - (X B– X A)(2—4) ?y = ∑ΔY - (Y B– Y A) 导线全长闭合差为: ?s = √?2x + ?2y (2—5)导线全长闭合差?s是由角度和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通常是导线越长,导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闭合差: (2)计算限差:(图根级) (3)若在限差内,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有: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 K<1/2000 (图根级),则将、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 例题 ] 如图所示闭合导线,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表格见下图:

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1) 填写观测数据 (2) 计算高差闭合差 h f =∑h ,若h f ≤容h f 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否则,将重新进行观测。 (3) 调整高差闭合差 各段高差改正数: i h i i h i L L f V n n f V ·· ∑-= ∑-= 或 各段改正高差: i i i V h h +=改 (4) 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闭合差(fh ) 水准路线中各点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若不等两者之差称为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支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n 为测站数,适合山地) (L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适合平地) 水准测量中,消除闭合差的原则一般按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地改正各段的观测高差

附合导线计算方法

附合导线计算方法 已知A (X=,Y=),B (X=,Y=),C (X=,Y=),D (X=,Y=)四点坐标,及a AB (起始边), AB =tan -1(XA XB YA YB --)=tan -1(2507.6983.229963.12158.1303--)=-22。59”’ =-22。59”’+180=157000”52’(计算方位 角为负,所以要加上180) 同理求出0”’ 1:用求出 AB ±观测角(左正右负)±180, 依次加减,得出最后的‘CD 方位角,用计算 的方位角‘CD -CD =闭合差值 B1方位角=157000”52’-192 。14,24,,+180=144。46,28,, 12方位角=144。46,28 ,,-236。48,36,,+180=87。57,52,, 23方位角=87。57,52,,-170 。39,36,,,+180=97。38,16,, 34方位角=97。38,16,,-180。

00,48,,+180=97。17,28,, 4C方位角=97。17,28,,-230。32,36,,+180=46。44,52,, ‘ -CD=46。44,52,, CD -46045”23’=-31” 将角度闭合差除与测边数分配到各观测角中即:-31÷5=”(角度闭合差调整中,观测角为左角时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观测角为右角时,则按闭合差同符号分配到测角,如有小数,按长边少分,短边多分原则)即: B1观测角=192。14,24,,-6”=192。14,18,, 12观测角=236。48,36,,-6”=236。48,30,, 23观测角=170。39,36,,-6”=170。39,30,, 34观测角=180。00,48,,-7”=180。00,41,, 4C观测角=230。32,36,,-6”=230。32,30,, 用调整后的观测角计算方位角:

附合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默认分类2010-05-27 10:39:52 阅读3241 评论7 字号:大中小订阅 你当前的位置】:工程测量→第六章→ 第二节导线测量 第二节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 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标:x1=500.00,y1=500.00 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附合导线计算程序设计

5 附合导线计算程序设计#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 #include #define LEN sizeof(struct node) #include struct zuobiao { double x; double y; }; struct angle { int degree; int minute; float second; }; struct node { double x; double y; struct angle ang1; struct angle fwj; double s; double dx; double dy; struct node *next; }; double jtod(struct angle jiao) { double degree; degree=jiao.degree; degree+=(jiao.minute/60.0); degree+=(jiao.second/3600.0); return degree; } struct angle dtoj(double jiaodu) { struct angle fwj; fwj.degree=floor(jiaodu); fwj.minute =floor((jiaodu-floor(jiaodu))*60); fwj.second =((jiaodu-floor(jiaodu))*60-fwj.minute)*60;

return fwj; } double jtoh(struct angle jiaodu) { double hu; hu=jtod(jiaodu); hu=hu*PI/180; return hu; } main() { FILE *fp; struct zuobiao zb0,zbN; struct node *head,*p1,*p2; struct angle angle1,f0,fB,fN; int n,i; double t,fBsecond,jiaodu; double fX=0,fY=0,K=0,S=0; fB.degree=0;fB.minute=0;fB.second=0; if((fp=fopen("d:\\pro\\data2.txt","r"))==NULL) printf("cannot open this file\n"); fscanf(fp,"%d",&n); fscanf(fp,"%lf%lf",&zb0.x,&zb0.y); fscanf(fp,"%d%d%f",&f0.degree,&f0.minute,&f0.second); fscanf(fp,"%lf%lf",&zbN.x,&zbN.y); fscanf(fp,"%d%d%f",&fN.degree,&fN.minute,&fN.second); fB.degree=f0.degree; fB.minute=f0.minute; fB.second=f0.second; fBsecond=jtod(fB); for(i=0;i360) fBsecond-=360; if(fBsecond<0) fBsecond+=360; } fBsecond-=jtod(fN); fBsecond*=3600; printf("%lf\n",fBsecond); fBsecond/=-n; rewind(fp); for(i=0;i<11;i++) fscanf(fp,"%lf",&t);

测量闭合导线计算方法

测量闭合导线计算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如表7-3,已知A点坐标X=5609.26,Y=7130.38,方位角150度48分12秒.第一步:站点在B,后视A点,前视C点,得到B点的观测左角,及AB距离125.82m,转站C,后视B,前视D,得到C点观测左角, 及BC距离162.92m,转站D,后视C,前视A,得到D点观测左角, 及CD距离178.77m,转站A,后视D,前视B,得到A点观测左角, 及AB距离125.82m, 第二步:计算 A:角度闭合与调差 1:观测角总和:98。39,36,,+88。36,08,,+87。25,30,,+85。18,00,, =359。59,14,, 2: 闭合差值: 实测值-(N-2)×180=359。59,14,,-(4-2)×180=-46”(N为测站数) 3:闭合调整-(-46)÷4=+11.5(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如有小数,按长边少分,短边多分原则) 4:改正后角度:B观测角=98。39,36,,+12”=98。39,36” C观测角=88。36,08,,+11”=88。36,19” D观测角=87。25,30,,+11”=87。25,41” A观测角=85。18,00,,+12”=85。18,12” 5:求方位角:A(待求点)=A(前一边方位角)+观测角(左角取得正,右角取负) ±180(实际计算时,如方位角+转角大于是180时应减去180,小于180,应加180,结果为负时应减360) B方位角=(150。48,12,,+98。39,48),,-180。=69。28,00” (方位角+转角大于180所以要减180) C方位角=69。28,00,,+88。36,19”+180。=338。04,19” (方位角+转角大于180所以要加180) D方位角=338。04,19”+87。25,30,,-180。 =245,30,00” (方位角+转角大于180所以要减180) A方位角=245。30,00”+85。18,00,,-180。=150。48,12,, (方位角+转角大于180所以要减180) B:坐标闭合差与调差 1:△X=边长×COS(方位角) △Y=边长×SIN(方位角) AB边长计算值: △X=125.82×COS(150。48,12,,)=-109.83 △Y=125.82×SIN(150。48,12,,)=61.38 BC边长计算值△X=162.92×COS(69。28,00”)=57.14 △Y=162.92×SIN(69。28,00”)=152.57 CD边长计算值: △X=136.85×COS(338。04,19”)=126.95 △Y=136.85×SIN(338。04,19”)=-51.11 DA边长计算值: △X=178.77×COS(245,30,00”)=-74.13 △Y=178.77×SIN(245,30,00”)=-162.67 各边长计算值之和△X=-109.83+57.14+126.95-74.13=+0.13

闭合与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业计算方法 (好东西) 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 当β为左角时 α前=α后+β左-180° 当β为右角时 α前=α后-β右+180° 2. 角度闭合差计算 fβ=(α始-α终)+∑β左-n*180° fβ=(α始-α终)-∑β右+n*180° 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 Vβ=±fβ/ n 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X=X终-X始 ∑△Y= Y终-Y始 Fx=∑△X测-∑△X FY=∑△Y测-∑△Y 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 VX=- Fx/∑D3Di VY=-FY/∑D3Di22 所以:∑VX= - Fx ∑VY= - FY 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F=SQR(FX^2+FY^2) 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F/∑D=1/∑D/F 8. 坐标增量计算

导线测量的业方法 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 (一)闭合导线业计算 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 角度闭合差: 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 角度的改正数△β为:

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 BC边的方位角 CD边的方位角 AB边的方位角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校核) 3、坐标增量计算 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表示: 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由图可知: 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闭合差: (2)计算限差: (图根级) (3)若在限差内,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有: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2000(图根级),则将 、 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 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例题]如图所示闭合导线,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表格见下图: 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1)填写观测数据 ???(2)计算高差闭合差 ?????? h f =∑h ,若h f ≤容h f ?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否则,将 重新进行观测。 ???(3)调整高差闭合差

???????各段高差改正数: ?????? i h i i h i L L f V n n f V ·· ∑-=∑-=或 ??????各段改正高差: ?????? i i i V h h +=改 ????(4)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闭合差(fh ) 水准路线中各点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若不等两者之差称为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支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n 为测站数,适合山地) (L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适合平地) 水准测量中,消除闭合差的原则一般按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地改正各段的观测高差 改正数 每公里改正数 各测段的改正数 每一站改正数 各测段的改正数 计算的基本步骤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完整版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 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 所示,已 y 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

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 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 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 2.坐标反算

附合导线平差步骤

附合导线平差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控制点坐标平差处理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种类较多,有GPS网、三角网、边角组合网和导线网,其中导线网按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本文以附合导线的内业数据处理为例,说明控制点坐标平差处理的方法。 导线的内业计算,就是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以及所观测的导线边长和转折角,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计算的目的除了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外,还有就是检核导线外业测量成果的精度。 在转入内业计算之前,应整理并全面检查外业测量的基础资料,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有记录错误和计算错误,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和完整,然后绘制相应导线的平面草图,并将相关数据标示于草图的对应部位。 如图2-21所示的附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为左角,计算的步骤如下: (1)填表。 计算之前,首先将示意图中各观测数据(观测角和边长)和已知数据(起始边和附合边的坐标方位角,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填入相应表格之中,如表2-19所示。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如图2-20所示的附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为左角,根据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可以依次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α =αBA+180°+βA A1 α =αA1+180°+β1 12 α =α12+180°+β2 2C

+)αCD ′=α2C +180°+βC αCD ′=αBA +4×180°+∑β测左 计算终边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 α终边′=α始边+n ·180°+∑β测左(2-5) 式中n 为导线观测角个数。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f β测=α终边′-α终边(2-6) 图2-21附合导线计算示意图 角度闭合差f β的大小,表明测角精度的高低。对于不同等级的导线,有不同的限差(即f β容)要求,例如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 f β容=±60″n (2-7) 式中n 为多边形内角的个数。这一步计算见辅助计算栏,f β测=+41″,f β容 =±120″。 若f β测≤f β容,说明测角精度符合要求,此时需要进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调整是应注意:当用左角计算α终边′时,改正数的符号与f β测符号相反;当用右角计算α终边′时,改正数的符号与f β测符号相同。可将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给各观测角,而得出改正角: β=β测-f β测/n(2-8) 式中n 为多边形内角的个数。按(-f β测/n )式计算的改正数,取位至秒,填入表格第3列。 当f β测>f β容时,则说明测角误差超限,应停止计算,重新检测角度。 (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改正角,用(2-5)式依次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第5列。为了检核,最后应重新推算结束边的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已知数值相等。否则,应重新推算。例如 αCD ′=α2C +180°+βC =139°50′18″+180°+49°02′38″=8°52′55″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闭合差调整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 (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 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如下表: 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 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

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 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 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

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 三、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 工程名称:等级:城市二级

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 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 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 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 测线:仪器:观测: 天气:地点:记录:

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表格形式如下: 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 测线:仪器:观测: 天气:地点:记录:

计算:校核:日期: 五、碎部测量 在已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观测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平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

附合导线计算方法

附合导线计算方法 已知A (X=2507.69,Y=1215.63),B (X=2299.83,Y=1303.8),C (X=2166.74,Y=1757.27),D (X=2361.71,Y=1964.32)四点坐标,及a AB (起始边),a CD (终止边)计算得出。 ?AB =tan -1( XA XB YA YB --)=tan -1(2507.6983.229963.12158.1303--)=-22。59”08.47’ =-22。59”08.47’+180=157000”52’(计算方位角为负,所以要加上180) 同理求出?CD 方位角坐标为46045”23’ 1:用求出 ?AB ±观测角(左正右负)±180,依次加减,得出最后的? ‘CD 方位角,用计算的方位角?‘CD -?CD =闭合差值 B1方位角=157000”52’-192。14,24,,+180=144。46,28,, 12方位角=144。46,28,,-236。48,36,,+180=87。57,52,, 23方位角=87。57,52,,-170。39,36 ,,,+180=97。38,16,, 34方位角=97。38,16,,-180。00,48,,+180=97。17,28,, 4C 方位角=97。17,28,, -230。32,36,,+180=46。44,52,, ?‘CD -?CD =46。44,52,,-46045”23’ =-31” 将角度闭合差除与测边数分配到各观测角中即:-31÷5=-6.2”(角度闭合差调整中,观测角为左角时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观测角为右角时,则按闭合差同符号分配到测角,如有小数,按长边少分,短边多分原则)即: B1观测角=192。14,24,,-6”=192。14,18,, 12观测角=236。48,36,,-6”=236。48,30,, 23观测角=170。39,36,,-6”=170。39,30,, 34观测角=180。00,48,,-7”=180。00,41,, 4C 观测角=230。32,36,,-6”=230。32,30,, 用调整后的观测角计算方位角: B1方位角=157000”52’-192。14,18,,+180=144。46,34,,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三节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y 图6-10坐标增量计算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 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 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根据式(6-2)得 2.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 2 2AB AB AB y x D ?+?=(6-3)

附合导线平差步骤

控制点坐标平差处理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种类较多,有GPS网、三角网、边角组合网和导线网,其中导线网按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本文以附合导线的内业数据处理为例,说明控制点坐标平差处理的方法。 导线的内业计算,就是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以及所观测的导线边长和转折角,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计算的目的除了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外,还有就是检核导线外业测量成果的精度。 在转入内业计算之前,应整理并全面检查外业测量的基础资料,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有记录错误和计算错误,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和完整,然后绘制相应导线的平面草图,并将相关数据标示于草图的对应部位。 如图2-21所示的附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为左角,计算的步骤如下: (1)填表。 计算之前,首先将示意图中各观测数据(观测角和边长)和已知数据(起始边和附合边的坐标方位角,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填入相应表格之中,如表2-19所示。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如图2-20所示的附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为左角,根据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可以依次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αA1=αBA+180°+β A α12=αA1+180°+β 1 α2C=α12+180°+β 2 +)αCD′=α2C+180°+β C αCD′=αBA+43180°+∑β测左 计算终边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 α终边′=α始边+n2180°+∑β测左(2-5)式中n为导线观测角个数。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fβ测=α终边′-α终边(2-6)

图2-21 附合导线计算示意图 角度闭合差fβ的大小,表明测角精度的高低。对于不同等级的导线,有不同的限差(即fβ容)要求,例如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 fβ容=±60″n(2-7)式中n为多边形内角的个数。这一步计算见辅助计算栏,fβ测=+41″, fβ 容=±120″。 若fβ测≤fβ容,说明测角精度符合要求,此时需要进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调整是应注意:当用左角计算α终边′时,改正数的符号与fβ测符号相反;当用右角计算α终边′时,改正数的符号与fβ测符号相同。可将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给各观测角,而得出改正角: β=β测-fβ测/n (2-8) 式中n为多边形内角的个数。按(-fβ测/n)式计算的改正数,取位至秒,填入表格第3列。 当fβ测>fβ容时,则说明测角误差超限,应停止计算,重新检测角度。 (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改正角,用(2-5)式依次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第5列。为了检核,最后应重新推算结束边的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已知数值相等。否则,应重新推算。例如 αCD′=α2C+180°+βC=139°50′18″+180°+49°02′38″=8°52′55″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闭合差调整 坐标增量计算,就是根据已经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2-9)、(2-10)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ΔX AB=D AB2cosαAB(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