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公式符号汇总表及复习策略2版

《概率统计》公式符号汇总表及复习策略2版
《概率统计》公式符号汇总表及复习策略2版

《概率统计》公式、符号汇总表及各章要点及复习策略 (共4页)

第一章

均独立。

与与与此时独立与B A B A B A B P A P AB P B A B P AB P B A P ,,);()()( )

()()( (1)?=?=

)

()

()()( )()()()()( )3()

(1)( )()( A B )()()( )()()()()( )()()()( )2(11A P B P B A P A B P B P B A P B P B A P A P A P A P B P A P AB P A P B A P A P A B P B P B A P AB P AB P B P A P B A P i i i n n ?=

?++?=-=-?-=-?=?=-+=ΛY

第二、三章

一维随机变量及分布:X , i P , )(x f X , )(x F X 二维随机变量及分布:),(Y X , ij P , ),(y x f , ),(y x F *注意分布的非负性、规范性 (1)边缘分布:如:∑=

j

ij i p P ,?+∞

-=dy y x f x f X ),()(

(2)独立关系:J I IJ P P P Y X =?独立与 或)()()(y f x f y x f Y X =,

),,(11n X X Λ与),,(21n Y Y Λ独立),,(11n X X f Λ?与),,(21n Y Y g Λ独立

(3)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离散型用点点对应法、连续型用分布函数法) 一维问题:已知X 的分布以及)(X g Y =,求Y 的分布

二维问题:已知),(Y X 的分布,求Y X Z +=、{}Y X M ,m ax =、{}Y X N ,m in =的分布- ?

?

+∞

-+∞

--=-=

dy y y z f dx x z x f z f Z ),(),()(

M 、N 的分布--------离散型用点点对应法、连续型用分布函数法 第四章

(1)期望定义:离散:∑=

i

i

i p

x X E )(

连续:?

?

?

+∞∞-+∞

-+∞

-==

dxdy y x xf dx x xf X E ),()()(

方差定义:)()(]))([()(2

2

2

X E X E X E X E X D -=-=

离散:∑-=

i

i i

p X E x

X D 2))(()(

连续:?+∞

--=dx x f X E x X D X )())(()(2

协方差定义:)()()())]())(([(),(Y E X E XY E Y E Y X E X E V X COV -=--= 相关系数定义:)

()(),(Y D X D Y X COV XY =

ρ

K 阶原点矩定义:)( K k X E ?μ K 阶中心矩定义:]))([( K k X E X E -?σ (2)性质:

C C E =)( ;)()(X CE CX E = ;)()()(Y E X E Y X E ±=±;)()( )(Y E X E Y X XY E 独立与 0)(=C

D ;)()(2X D C CX D = ;

)()( 2)(Y D X D Y X Y X COV Y D X D Y X D +±+=±独立与),()()(

)(),()()(,Y bdD Y X COV bc ad X acD dY cX bY aX COV +++=++)(

1≤XY ρ ; {}11=+=?=b aX Y p XY ρ

X 与Y 独立 0=?XY ρ 即X 与Y 线性无关,但反之不然 。

?∑+∞

-==dx

x f x g X g E p x g X g E i

i i )()())(( ; )())((

?

?

∑∑+∞∞-+∞

-==dxdy y x f y x g Y X g E p y x g Y X g E j

i

ij j i ),(),()),(( ; ),()),((

第五章

(1)设μ=)(X E ,2

)(σ=X D ,则:{}221ε

σεμ-≥≤-X p ,亦即:{}22εσεμ≤≥-X p

(2)设n X X ,,1Λ独立同分布则)(n X ?→?

P

)()()(i n X E X E = ; n

n A ?→?P

)(A p (3)若X ~),(p n B 则:当n 足够大时

npq

np X - 近似服从 )1,0(N ;

(4) 设n X X ,,1Λ独立同分布,并设μ=)(i X E ,2

)(σ=i X D

则:当n 足够大时 n

X n σ

μ

-)( 近似服从 )1,0(N

第六章

(1)设n X X ,,1Λ是来自总体X 的样本,μ=)(X E ,2

)(σ=X D 样本均值:∑==n

i i n X n X 1)

(1 ,μ=)()(n X E ,n

X D n 2)()(σ= 样本方差:][11)(111

2)(212

)(2

∑∑==--=--=n i n i n i n i X n X n X X n S ,22)(σ=S E

)(n X ?→?

P μ ,2B ?→?P 2σ ,2S ?→?P 2σ 样本K 阶原点矩∑==n i k i k X n A 1

1?→?P

总体K 阶原点矩)( k k X E =μ

(2)2

212n X X ++=Λχ (i X 是来自)1,0(N 的简单样本)

n

Y X t =

(X ~)1,0(N ,Y ~)(2

n χ,X 与Y 独立)

2

1//n Y n X F =

(X ~)(12n χ,Y ~)(22

n χ,X 与Y 独立) (3)设n X X ,,1Λ是来自),(2

σμN 的简单样本

则 :n X n σμ

-)( ~ )1,0(N ,n

S X n μ-)(~ )1(-n t ,2

2)1(σS n -~)1(2-n χ,)(n X 与2

S 独立 第七章

参数估计的问题:),(θx F X 的形式为已知,θ未知待估 参数θ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概念

参数估计方法:(1)矩估计

(2)最大似然估计

似然函数:离散:{}{}n x X P x X P L ===Λ1)(θ

连续:)()()(1n X X x f x f L Λ=θ

(3)单正态总体μ、2

σ的区间估计(见课本P 137页表7—1)

点估计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相合性 。 ( )(n X 、2S 分别是μ、2

σ的无偏、相合估计量 ) 第八章

参数假设检验的问题:),(θx F X 的形式为已知,θ未知待检 假设检验的 I 类(弃真)错误 、∏类(取伪)错误的概念 显著性水平为α的显著性检验概念

单正态总体μ、2

σ显著性检验方法:(见课本P 151页表8—2,P 154页表8—3) *七个常用分布(见课本P 82页表4—1 补充超几何分布) 正态分布),(2

σμN 的性质: (1)

σ

μ

-X ~ )1,0(N , b aX +~),(2

2σμa b a N + ,3σ原则

(2)i X ~ ),(2

i i N σμ,i X 之间相互独立, 则:i

n

i i X

c ∑=1

~ ),(

21

21

i

n

i i

i

n i i

c c N σ

μ∑∑==

第一章~ 第八章题型总结

(一)计算或应用题

1.概率计算题(如:练习册P3—二2,期中练习一)

概率应用题(如:练习册P8—三1、2,期中练习二、三)

2. 一、二维联合、边缘分布,独立性

一维分布(如:练习册P18—三2、3、4、5、6 )

已知联合求边缘(如:练习册P26—二2、3, 期中练习四,六,十)

已知边缘求联合(如:练习册P25—二1,期中练习九)

3. 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

(如:练习册P31—二1,练习册P34—三2、3, 期中练习五)

4.中心极限定理(如:练习册第五章练习二, 期中练习八)

5.统计学三大分布(如:练习册第五章练习一、二,P46—三1、2)

6.矩估计、似然估计、区间估计

(如:练习册P54—二1、2、3, P45—二1、3、4, )

7.点估计评选标准(如:练习册第七章练习三,P54—4)

8.参数假设检验(如:练习册P57—二1、2、3,P55—二1、2、3 )

(二)证明题

(如:练习册P10—五, P35—四,P40—三,P44—二3 ,P46—四,P47—二1,期中练习十一,综合练习中的证明题)

(三)概念题

认真复习《概率统计》公式、符号汇总表

多做练习册的选择题、填空题

《概率统计》期中练习 (共5页)

))

/((),(),(:,3.0)(2.0)(B A A p B A p B A p B A B p A p ??-==相互独立。试求、事件,一。设

。求该产品的不合格率序的不合格率为,第三道工率为,第二道工序的不合格道工序的不合格率为才是合格品,如果第一道工序都合格的产品情形相互独立,而且三三道工序,它们的工作二。某产品生产要经过%2 %1%5.0

恰有一只新球的概率。

是新球,第一次取出的)已知第二次取出的全(球的概率。

)第二次取出的全是新试求:(只球。机取出处。第二次比赛时再随只球,用后放回原随机取出个新球。第一次比赛时个乒乓球,其中有三。一个盒子装有2 1 2 246

)的分布律如下:,四。设随机变量(Y X

的分布)的独立性;(、)判断的值;()(试求:已知:),min(32,1 3

2

)1/1( Y X Z Y X b a Y X p ==

==

)

(,)

2( , 0

,02),(

Y X X XY y x y x e y x f Y X ++-??

?>>=ρρ求:其余

)的概率密度为:,五。设(

{}Y X p Y X N Y N X 32),3,1(~),2,1(~22>-独立。求:与六。设

的密度函数

,求,(),(相互独立,,七。设Y X Z a U Y e X Y X +=)0~~θ

万台的概率是多少?

使用的电话台数不超过)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台数是多少?

使用的最大可能的电话)在单位时间内,同时问:(。内使用电话的概率为万人,每人在单位时间八。某城市有18.362 1 12.0300

至少应预备多少根钻头的把握使钻头够用,问进行,要求有思考:为保证工程顺利需用两根钻头的概率。只需一根钻头的概率;米的井。求:现要打一口深度为以米为单位)服从止所钻透的地层厚度,(钻头直到磨损报废为九。设钻头的寿命%99*)2()1(2000 )1000(e X

不相关却不独立,

与试验证:其它

)的密度为:,十。设(Y X 0

1

0 ,1

),(??

?><≤=x x y y x f Y X

时成立。

等号当且仅当证明:均存在。

,是常数,是随机变量,十一。设)(},){()( )()(2

2X E c c X E X D X E X E c X =-≤

十二。第23页第21题

十三。 第90页第4题 , 问题改为:求进货量m ,使平均利润E (Q )最大。

*十四。 第102页第6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公式

位值平均数计算公式 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组距式分组下限公式:002 110m m d L M ??+??+= 0m L :代表众数组下限; 1100--=?m m f f :代表众数组频数—众数组前一组频数 0m d :代表组距; 1200+-=?m m f f :代表众数组频数—众数组后一组频数 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 中位数位置2 1+=n 分组向上累计公式:e e e e m m m m e d f S f L M ?-∑+=-12 e m L 代表中位数组下限; 1-e m S :代表中位数所在组之前各组的累计频数; e m f 代表中位数组频数; e m d 代表组距 3、四分位数:也称四分位点,它是通过三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为四部分,其中每部分包含 25%,处在25%和75%分位点上的数值就是四分位数。 其公式为:4 11+=n Q 212+=n Q (中位数) 4)1(33+=n Q 实例 数据总量: 7, 15, 36, 39, 40, 41 一共6项 Q1 的位置=(6+1)/4=1.75 Q2 的位置=(6+1)/2=3.5 Q3的位置=3(6+1)/4=5.25 Q1 = 7+(15-7)×(1.75-1)=13, Q2 = 36+(39-36)×(3.5-3)=37.5, Q3 = 40+(41-40)×(5.25-5)=40.25 数值平均数计算公式 1、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将总体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 其公式为:n x n x x x X n ∑=??++=21 2、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各组组中值及各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即权数f )大小的影响,

心理统计学公式总结

心理统计学公式总结 一、集中量 1.算术平均数:X??X X??fXNNNi ?n1)2fmd? 2.中位数:Md?Lmd?( 3.众数:M??3Md?2X 4.加权算术平均数:XW? 5.几何平均数:Xg? 6.调和平均数:XH? 二、差异量 1.四分差:QD?N?WX ?W X1X2?XN N1?XQ3?Q1 2 2X?X?2.平均差:MD?N3.标准差:?X?? N24.方差:?2X? ?N5.差异系数:CV??XX100% 6.百分等级分数:PR??Fb???f(X?Lb)?100?N i?7.标准分数:Z? X?X?X 三、相关量1.积差相关系数:r??XY?nXY n?x?y6?D2n(n2?1) 2.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rR?1?2?23.肯德尔和谐系数:rW? 式中:SSR??R? 123nK(n?n)12SSR4.点二列相关系数:rpb?Xp?Xq?tpq 5.二列相关系数:

rb?Xp?Xqpq ?tY6.多系列相关系数:rs??[(Y?Y)X] (Y?Y)??pLH2LHt7.四分相关系数:rt?cos(180?bc1?ad) 8.Φ相关系数:r??ad?bc(a?b)(a?c)(b?d)(c?d) 9.列联相关系数:c? 四、推断统计?2 N??2XXn?X1.二项分布概率:P?Cpq n2.二项分布平均数:??np 3.二项分布标准差:??npq Ne12??(X??)22?24.正态分布曲线:Y??2? 5.标准正态分布曲线:Y?e?Z22 6.平均数抽样分布标准误:?X??n??Xn?1 五、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1.?已知:Z?X??? nX??2.?未知但n>30:Z??X n?1 3.?未知但n≤30:t?X???Xn?1 六、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相关大样本:Z?X1?X2?2X1??2X2 ?2r?X1?X2n?1 df?n?1 2.相关小样本:t?X1?X2?2X1??2X2?2r?X1?X2n?13.独立大样本:Z?X1?X2?2X1n14.独立小样本:t???2X2

符号大全 常用符号公式含义

符号大全常用符号公式含义 数学物理里面的公式符号读法: Α α:阿尔法Alpha Β β:贝塔Beta Γ γ:伽玛Gamma Γ δ:德尔塔Delte Δ ε:艾普西龙Epsilon Ε δ :捷塔Zeta Δ ε:依塔Eta Θ ζ:西塔Theta Ι η:艾欧塔Iota Κ θ:喀帕Kappa ∧ι:拉姆达Lambda Μ κ:缪Mu Ν λ:拗Nu Ξ μ:克西Xi Ο ν:欧麦克轮Omicron ∏ π:派Pi Ρ ξ:柔Rho ∑ ζ:西格玛Sigma Τ η:套Tau Υ υ:宇普西龙Upsilon Φ θ:fai Phi Φ χ:器Chi Χ ψ:普赛Psi Ψ ω:欧米伽Omega 符号大全: (1)数量符号:如:i,2+i,a,x,自然对数底e,圆周率∏。

(2)运算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对数(log,lg,ln),比(∶),微分(d),积分(∫)等。 (3)关系符号:如“=”是等号,“≈”或“ ”是近似符号,“≠”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 ”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是垂直符号,“∝”是正比例符号,“∈”是属于符号等。 (4)结合符号:如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括线“—” (5)性质符号:如正号“+”,负号“-”,绝对值符号“‖” (6)省略符号:如三角形(△),正弦(sin),X的函数(f(x)),极限(lim),因为(∵),所以(∴),总和(∑),连乘(∏),从N个元素中每次取出R个元素所有不同的组合数(C ),幂(aM),阶乘(!)等。 符号意义 ∞ 无穷大 PI 圆周率 |x| 函数的绝对值 ∪集合并 ∩ 集合交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恒等于或同余 ln(x) 以e为底的对数 lg(x) 以10为底的对数 floor(x) 上取整函数 ceil(x) 下取整函数 x mod y 求余数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心理统计学公式

第三章集中量数 一、算术平均数 1.原始数据计算公式※ 121 1n n i i X X X X X n n =+++==∑ 2.简捷公式 二、中位数(中数) 1. 原始数据计算法※ a. 无重复数据 b.有重复数据 b1.重复数没有位于数列中间 方法与无重复数一样 b2.重复数位于数列中间 若重复数的个数为奇数 若重复个数为偶数 先将数据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 三、众数 a. 皮尔逊经验公式:分布近似正态※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关系※ 在正态分布中: 在正偏态分布中: 在负偏态分布中: 四、其它集中量数 1. 加权平均数(Mw)※ 2. 几何平均数(Mg)※ 3、调和平均数(MH) 第四章离散量数 一.全距 R (又称极差):※ R =Xmax -Xmin 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Pp 为所求的第P 个百分位数 Lb 为百分位数所在组的精确下限 f 为百分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Fb 为小于Lb 的各组次数的和 N 为总次数 i 为组距 百分等级: 四分位差:a 未分组数据 b 分组数据 二.平均差 1. 原始数据计算公式:※ 2. 次数分布表计算公式: 三.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式:※ 原始数据导出公式 次数分布表计算公式 导出公式 个数为第 则为奇数若2 1 ,+n Md n 2 ,1 22 ++= n n X X Md n 则为偶数若X n X ∑=1' 1x n AM X ∑+=X Md M o 23-≈O M Md X ==O M Md X >>O M Md X <

初二数学公式大全

1、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向式。 2、单向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向式的系数。 3、一个单向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向式的次数。 4、几个单向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向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5、一般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7、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8、吧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即把它们的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而字母部分不变,叫做合并同类项。 9、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10、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同。 1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14、单向式与单向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向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因式。 15、单向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7、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18、两数和(或差)的平方=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积的2倍。这两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19、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20、同底数幂相加,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1、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22、单向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3、多项式除以单向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4、吧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5、ma+mb+mc,它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我们把因式M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由m(a+b+c)=ma+mb+mc,可得ma+mb+mc=m(a+b+c)

统计学公式汇总

统计学公式汇总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统计学公式汇总 (1) αβδμσνπρυt u F X s 2χ (2) 均数(mean ):n X n X X X X n ∑=+???++=21 式中X 表示样本均数,X 1,X 2, X n 为各观察值。 (3) 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G ): )lg (lg )lg lg lg (lg 1211 21n X n X X X X X X G n n n ∑--=+???++=????=式中G 表示 几何均数,X 1,X 2,X n 为各观察值。 (4) 中位数(median, M ) n 为奇数时,)21 (+=n X M n 为偶数时,2/][)12 ()2 (++=n n X X M 式中n 为观察值的总个数。 (5) 百分位数 )%(L x x f x n f i L P ∑-?+ = 式中L为Px 所在组段的下限,f x 为其频数,i 为其组距,L f ∑为小于L各组段的累计频数。 (6) 四分位数(quartile, Q ) 第25百分位数P 25,表示全部观察值中有25%(四分之 一)的观察值比它小,为下四分位数,记作Q L ;第75百分位数P 75,表示全部观察值中有25%(四分之一)的观察值比它大,为上四分位数,记作Q U 。 (7) 四分位数间距 等于上、下四分位数之差。 (8) 总体方差 N X 2 2 )(μσ-∑= (9) 总体标准差 N X 2 )(μσ-∑=

(10)样本标准差 1/)(1)(222-∑-∑= --∑=n n X X n X X s (11)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 %100?= X s CV (12)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理论值n X σ σ= 估计值n s s X = 式中σ为总体标准差,s 为 样本标准差,n 为样本含量。 (13)样本率的标准误 理论值n p ) 1(ππσ-= 估计值n p p s p ) 1(-= 式中π为总体率,p 为样本率,n 为样本含量。 (14)总体率的估计:正态分布法,(n p p u p n p p u p /)1(,/)1(-?+-?-αα) 式中 p 为样本均数,s 为样本标准差,n 为样本含量。 (15)总体均数的估计t 分布法:(n s t X n s t X ? +? -νανα,,,) 式中X 为样本均数,s 为样本标准差,n 为样本含量,ν为自由度。 (16)总体均数的估计u 分布法: 总体标准差σ未知但较大时,(n s u X n s u X ? +? -αα,) 式中X 为样本均 数,s 为样本标准差,n 为样本含量。 总体标准差σ已知时,(n u X n u X σ σ αα? +? -,) 式中X 为样本均数,σ为总 体标准差,n 为样本含量。 (17)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 检验:n s X t /0μ-= 1-=n ν 式中X 为样本均数, 0μ为欲比较的总体均数,s 为样本标准差,n 为样本含量,ν为自由度。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 心理学考研分为:心理学学硕和心理学专硕(又称“应用心理硕士”、“心理专硕”)。心理学学硕和心理学专硕考试科目不同,但是都会考察到心理学统计,(部分自主命题院校不考察心理学统计,考生需要提前了解院校信息。)无论是对本专业还是跨专业心理学考研的同学而言,心理学统计始终是比较难懂的一块。博仁教育老师为考生分章节整理出心理学统计公式,方便考生进行复习与记忆。 第三章集中量数 1、几个集中量数的公式计算一览表

【组中值的计算】 第四章差异量数

第五章相关关系

第六章概率分布 1、几个基本概念 (1)概率:表明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指标。 (2)后验概率(统计概率): 先验概率(古典概率): (3)概率分布:对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分布的情况用数学方法(函数)描述。 2、概率的基本性质: ※概率的公理系统: 任何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都是非负的;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概率为1;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发生的事件,即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概率的加法定理 ※概率的乘法定理 3、概率的分布类型划分

4、几个重要分布 ★正态分布 (1)特征: ①正态分布的形式是对称的,对称轴是经过平均数的垂线。 ②正态分布的中央点即平均数最高,然后逐渐向两侧下降;曲线形式先向内弯,再向外弯,拐点位于正负1个标准差处,曲线两端向基线无线靠近,但不相交。 ③正态曲线下面积为1。 ④正态分布是一族分布。平均数决定其位置,标准差决定其形态。标准差越小,曲线越狭高。 ⑤正态分布中各差异量数值间有固定比率。 ⑥正态曲线下,标准差和概率(面积)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2)正态分布表的利用 ①已知Z分数求概率p,即已知标准分数求面积。 ②已知概率P求Z分数。 ③已知概率或Z求概率密度y,即曲线的高。【直接查表即可。注意已知的y是位于中间部分,还是两尾。】 (3)次数分布是否为正态的检验方法 (4)正态分布理论在测验中的应用 ①化等级评定为测量数据 ②标准测验题目的难易度 ③在能力分组或等级评定时确定人数 ④测验分数的正态化 二项分布(贝努里分布) (1)几个重要概念理解

魔方最简公式+图解

魔方教程 前言 我们常见的魔方是3x3x3的三阶魔方,英文名Rubik's cube。是一个正6 面体,有6种颜色,由26块组成,有8个角块;12个棱块;6个中心块(和中心轴支架相连)见下图: (图1) 学习魔方首先就要搞清它的以上结构,知道角块只能和角块换位,棱块只能和棱块换位,中心块不能移动。 魔方的标准色: 国际魔方标准色为: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见图2)注:(这里以白色为底面,因为以后的教程都将以白色为底面,为了方便教学,请都统一以白色为准)。 (图2)

认识公式 (图3)(图4)公式说明:实际上就是以上下左右前后的英文的单词的头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图5)

(图6) (图7)

(图8) 步骤一、完成一层 首先要做的是区分一层和一面:很多初学者对于“一面”与“一层”缺乏清楚的认识,所以在这里特别解释一下。所谓一层,就是在完成一面(如图2的白色面)的基础上,白色面的四条边,每条边的侧面只有一种颜色,图(2). 如图(1)中心块是蓝色,则它所在面的角和棱全都是蓝色,是图(2)的反方向 图(3)和(4)则是仅仅是一面的状态,而不是一层! (1)(2) (3)(4) 注:图(2)和(4)分别是图(1)和(3)的底面状态 想完成魔方,基础是最重要的,就像建筑一样,魔方也如此,基础是最重要的。 由于上文提到过中心块的固定性,这一性质,在魔方上实质起着定位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中心块的颜色就代表它所在的面的颜色。 一、十字(就是快速法中的CROSS) 第一种情况如图所示:

公式为R2 第二种情况如图所示: (白色下面颜色为橙色,为方便观察,特意翻出颜色) 橙白块要移到上右的位置,现在橙白块在目标位置的下面。但其橙色片没有和橙色的中心块贴在 一起。为此我们先做D’ F’ 即把橙色粘在一起,接着 R 还原到顶层,, F 是把蓝白橙还原到正确的位置(上面的F’ 使蓝白块向左移了九十度)。 公式为D’ F’ R F 图解: 当然,架十字不只只有上面两种情况,现我们在分析下其它的一些情况吧! 如下图: 橙白块的位置己对好,但颜色反了,我就先做R2化成第二种情况,然后用还原第二种情况的公式即可! (橙色下面颜色为白色,为方便观察,特意翻出颜色)

心理统计常用公式总结

心理统计常用公式总结 1 、组数K (总体分布为正态)(N 为数据个数,K 取近似整数) 2 、算术平均数 3 、中数 4 、众数 5 、加权平均数 ,其中W i 为权数 ,其中为各小组的平均数,n i 为各小组人数 6 、几何平均数

,其中n 为数据个数,X i 为数据的值 7 、调和平均数 8 、方差与标准差 , 其中 9 、变异系数,其中S 为标准差,M 为平均数 10 、标准分数,其中X 为原始数据,为平均数,S 为标准差 11 、全距R =最大数-最小数 12 、平均差

13 、四分差 ,其中L b 为该四分点所在组的精确下限, F b 为该四分点所在组以下的累加次数, 和为该四分点所在组的次数,i 为组距,N 为数据个数 14 、积差相关 基本公式:,其中 , ,N 为成对数据的数目,S x 、S y 分别为X 和Y 的标准差 变形: 差法公式:

用估计平均数计算: 用相关表计算: 15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其中 D 为各对偶等级之差 直接用等级序数计算:,其中R X 、R Y 分别为二变量各等级数有相同等级时:

16 、肯德尔等级相关 有相同等级: 17 、点二列相关,其中是两个二分变量对偶的连续变量的平均数,p 、q 是二分变量各自所占的比率,p+q=1 ,S t 是连续变量的标准差 18 、二列相关 ,其中S T 与是连续变量的标准差与平均数,y 为P 的正态曲线的高度 19 、多系列相关

,其中P i 为每系列的次数比率,y 1 为每一名义变量下限的正态曲线高度,y h 为每一名义变量上线的正态曲线高度, 为每一名义变量对偶的连续变量的平均数,S t 为连续变量的标准差 20 、总体为正态,σ 2 已知: 21 、总体为正态,σ 2 未知: 22 、 23 、 24 、

心理统计学重要知识点

《心理统计学》重要知识点 第二章 统计图表 简单次数分布表的编制:Excel 数据透视表 列联表(交叉表):两个类别变量或等级变量的交叉次数分布,Excel 数据透视表 直方图(histogram ):直观描述连续变量分组次数分布情况,可用Excel 图表向导的柱形图来绘制 散点图(Scatter plot ):主要用于直观描述两个连续性变量的关系状况和变化趋向。 条形图(Bar chart ):用于直观描述称名数据、类别数据、等级数据的次数分布情况。 简单条形图:用于描述一个样组的类别(或等级)数据变量次数分布。 复式条形图:用于描述和比较两个或多个样组的类别(或等级)数据的次数分布。 圆形图(circle graph )、饼图(pie graph ):用于直观描述类别数据或等级数据的分布情况。 线形图(line graph ):用于直观描述不同时期的发展成就的变化趋势; 第三章 集中量数 ● 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是数据分布的两个基本特征。 ● 集中趋势:就是数据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个数据点集中的趋势。 ● 集中量数: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 ● 离中趋势:是指数据分布中数据分散的程度。 ● 差异量数:描述数据分布离中趋势(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数 ● 常用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众数(M O )、中位数(M d ) 1.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M 、X 、Y ):n x X i ∑= Excel 统计函数AVERAGE 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 (1)一组数据的离均差(离差)总和为0,即0)(=-∑x x i (2)如果变量X 的平均数为X ,将变量X 按照公式bx a y +=转换为Y 变量后, 那么,变量Y 2.中位数(median ,M d ):在一组有序排列的数据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中位数上下的数据 出现次数各占50%。 3.众数(mode ,M O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4.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之间的关系。 5.加权平均数:i i i n n n w w w x w w w w x w x w x M ∑∑=++++++= ΛΛ212211

常用数学符号大全、关系代数符号

常用数学符号大全、关系代数符号 1、几何符号 ⊥∥∠⌒⊙≡≌△ 2、代数符号 ∝∧∨~∫≠≤≥≈∞∶ 3、运算符号 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对数(log,lg,ln),比(:),微分(dx),积分(∫),曲线积分(∮)等。 4、集合符号 ∪∩∈ 5、特殊符号 ∑π(圆周率) 6、推理符号 |a| ⊥∽△∠∩∪≠≡±≥≤∈← ↑→↓↖↗↘↙∥∧∨ &;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ΓΔΘΛΞΟΠΣΦΧΨΩ αβγδεζηθικλμν ξοπρστυφχψω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 ∴∵∶∷∽≈≌≒≠≡≤≥≦≧≮≯⊕⊙⊥ ⊿⌒℃ 指数0123:o123 7、数量符号 如:i,2+i,a,x,自然对数底e,圆周率π。 8、关系符号 如“=”是等号,“≈”是近似符号,“≠”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是大于或等于符号(也可写作“≮”),“≤”是小于或等于符号(也可写作“≯”),。“→”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是垂直符号,“∝”是成正比符号,(没有成反比符号,但可以用成正比符号配倒数当作成反比)“∈”是属于符号,“??”是“包含”符号等。 9、结合符号 如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横线“—” 10、性质符号 如正号“+”,负号“-”,绝对值符号“| |”正负号“±” 11、省略符号 如三角形(△),直角三角形(Rt△),正弦(sin),余弦(cos),x的函数(f(x)),极限(lim),角(∠), ∵因为,(一个脚站着的,站不住) ∴所以,(两个脚站着的,能站住)总和(∑),连乘(∏),从n个元素中每次取出r个元素所有不同的组合数(C(r)(n) ),幂(A,Ac,Aq,x^n)等。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情况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组距=上限-下限 a) 组中值=(上限+下限)÷2 b)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 c)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例 按完成净产值分组(万元) 10以下 缺下限: 组中值=10—10/2=5 10—20 组中值=(10+20)/2=15 20—30 组中值=(20+30)/2=25 30—40 组中值=(30+40)/2=35 40—70 组中值=(40+70)/2=55 70以上 缺上限:组中值=70+30/2=85 项目四 统计描述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 5.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 象总量指标 6.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K = 计划数 实际数 =%%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实际完成程度 7. 计划完成程度(提高率):K= %10011?++计划提高百分数实际提高百分数 计划完成程度(降低率):K= %10011?--计划提高百分数 实际提高百分数

ii. 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 变异指标 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成数的标准差(1) p p p σ=-3.标准差系数: 项目五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n a a ∑=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在连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日登记):∑ ∑=f af a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月/季度/年等登记):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1 212 11 21-++++=-n a a a a a n n Λ

三阶魔方教程完美打印版

1、魔方常见公式符号说明(重要) 顺时针90度逆时针90度顺时针180度逆时针180度 前层 F(front) 后层 B(back) 右层 R(right) 上层 U(up) 2-1、第一种情况2-2、第二种情况 图2-1 图2-2 公式2-1:(R U R')记忆技巧:白色朝右,第一步就旋转右层公式2-2:(F'U'F)记忆技巧:白色朝前,第一步就旋转前层 2-3、第三种情况 图2-3 用两次公式2-1 (R U R')U' (R U R') 2-4、第四种情况 图2-4 用两次公式2-2 (F'U'F)U(F'U'F) 2-5、第五种情况 图2-5 用三次公式2-1 (R U R')(R U R')U' (R U R')= (R U U R')U' (R U R') 第三步:中棱归位(复原魔方中层四个棱块的步骤) 3-1、第一种情况 图3-1 公式3-1:(U' F' U F )(U R U' R') 3-2、第二种情况 图3-2 公式3-2 :(U R U' R')(U' F' U F) 2、魔方最流行的配色 上黄-下白 前蓝-后绿 左橙-右红 第二步:底角归位(复 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 块) 3、魔方还原方法: 第一步:底棱归位(又 称底部架十字,底层 四个棱块正确复原的 过程) 魔方底层架十字可以无师自通,只是我们这一步要复原的四 个棱块的相对位置顺序要注意,由于我们以白色中心块做底层, 按照现在的主流魔方的贴纸的帖法(上黄下白,前蓝后緑,左橙 右红),如果我们先复原了白蓝这个棱块,那我们在保持白色中心 块在底部的情况下,白红的棱块就一点要放在白蓝棱块的右边, 白橙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左边,白緑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对面, 由于魔方的中心块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复原的过程中,我们是 以中心块为参照物的,第一步我们在复原白蓝、白红、白绿、白 橙这四个棱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把白色面旋转到顶层,和黄色 中心块同一个平面,然后再把他对应的另一个颜色(蓝或红或緑 或橙)经过旋转最上层,使之和对应的中心块的颜色同色,这样 我们再旋转180度,对应的棱块就正确复原到底部了。

心理统计知识点完整版整理

1、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让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2、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 3、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将数据分类: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比率数据(书P16概念、举例)是否具有连续性离散数据、连续性数据。 4、连续数据: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个大小不同的数值。 5、统计量:样本的那些特征值,代表样本的特性。 6、参数: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代表总体特性是一个常数。 7、组限:分组区间即一个组的起点值和终点值之间的距离;组下限:起点值;组下限:终点值。组限分类:表述组限,精确组限 8、散点图: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图。 9、算数平均数的使用原则:同质性原则,平均数与个体数值相结合的原则,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相结合的原则。 10、中数: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 11、众数: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 12、皮尔逊平均数、中数和众数三者间的关系:Mo=3Md-2M0(M平均数Md中数Mo众数) 13、平均差:次数分布中所有原始数据平均数绝对离差的平均值。 14、方差、标准差公式: 15、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 16、差异系数的使用情况:1、标准差的单位不同;2、虽然标注差的单位相同,但两样本的水平不同。 17、标准分数:又称基分数或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优点:标准分数从分数对平均数的相对低位。该分组的离中趋势两个方面来表示原始分数的地位。 18、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果关系,共变关系,相关关系 19、积差相关的公式: 20、肯德尔W系数:适用于两列以上的等级变量;使用情况:A、原始数据资料的获得一半采用等级评定法,让K个被试对N件事物或N种作品进行等级评定,每个评价者都能对N件事物(或作品)的好坏、优劣、喜好、大小、高低登排出一个等级顺序。因此,最小等级序数为1,最大等级数据为N,这样K个评价者便可得到K列从1至N的等级变量资料;B、一个评价者先后K次评价N件事物或N件作品,也是采用等级评定法,这样也可得到K列从1至N的等级变量资料。 21、肯德尔U系数适用:评价者对偶比较的方法,即将N件事物两两配对,可配成……..对,然后对每一对中两事物进行比较,择优选择,优者记1,非优者记0,最后整理所有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公式: 22、点二列相关:多用于评价由是非类测验题目组成的测验的内部一致性等问题。 23、二列相关适用条件:两列数据均属于正太分布,其中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为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二列相关系数的取值在-1.00~1.00之间。绝对值越接近1.00,其相关程度越高。) 24、概率:表明随机事件出现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指标。 25、二项分布:试验仅有两种不同性质结果的概率分布。 26、二项分布(书P179) 27、样本分布:指样本统计量的分布,它是统计推论的重要依据。(重点:Z分布t分布P184) 28、置信区间:指在某一置信度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或区域长度。置信区间的上下二端点值称为置信界限。 29、计算自由度:书P268 30、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1、总体正态分布2、变异的相互独立性3、各试验处理内的方差要一致。 31、事后检验:书P285 32、x2检验的原理:书P292(有大题) 33、X^2检验的假设:1、分类相互排斥,互不包容;2、观测值相互独立;3、期望次数的大小

高一数学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降幂公式 (sin^2)x=1-cos2x/2 (cos^2)x=i=cos2x/2 万能公式 令tan(a/2)=t sina=2t/(1+t^2) cosa=(1-t^2)/(1+t^2) tana=2t/(1-t^2)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72485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第三章) 1 11 1k i i k i i k i k i i i f f f f ====?? ? ???? ? ? ?? ? ? ???? ?? ?∑ ∑ ∑ ∑ ∑ N i i=1i i 一、算术平x 简单x=N x 均数加权x=频数权数x=x 1i i H i i i i m m x m m x x = = ∑∑∑∑二、调和平均数 ? = ?? ? ? =?? G G 简单x 三、几何平均数加权x 11/2/2m e m m e m f S M L i f f S M U i f -+?-=+ ??? ? -?=-???∑∑下限公式四、中位数上限公式 1012 20 12d M L i d d d M U i d d ? =+??+?? ?=-??+? 下限公式五、众数上限公式

() ()x x x x f f AD AD ? -?? ? -??? ∑ ∑∑六、平均差简单=N 加权= σ σ σ σ ??? ???? ??? ??? ????? ??? 七、标准差简单加权 简捷公式 简单 加权 100%100% AD AD V x V x σσ ? ??? ? ???? 平均差系数=八、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第五章) ( )( ) 11n n s s t t n αα α α αα σ σ μμμμμμ--?±±?? ?? ±±?? ? ?±±??22 22 22 一、参数估计(随机抽样)1.总体均值估计-单总体 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x z =x z 正态总体,方差未知=x =x 非正态总体,足够大=x z =x z

心理统计学重点分析

心理统计学重点分析.txt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心理统计学重点分析 一.描述统计 (一)统计图表 1)统计图 次数分布图: ①直方图:用以矩阵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即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 ②次数多边形图:一种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属于次数分布图。 ③累加次数分布图:分为:累加直方图和累加曲线图; 其中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三种:一种是曲线的上枝长于下枝(正偏态),另一种是下枝长于上枝(负偏态),第三种是上枝,下枝长度相当(正态分布)。 其他统计图:条形图:用于离散型数据资料; 圆形图:用于间断性资料; 线形图:更多用于连续性资料,凡预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况,用这种方法比较好。 散点图: 2)统计表 ①简单次数分布表 ②分组次数分布表 ③相对次数分布表: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表示。 ④累加次数分布表 ⑤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来表示其次数分布。 (二)集中量数 1)算术平均数M 优点:反应灵敏;计算严密;计算简单;简明易解;适合于进一步用代数方法演算;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 缺点: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若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 计算和运用平均数的原则:同质性原则;平均数与个体数值相结合的原则;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相结合原则; 性质: ①在一组数据中每个变量与平均数之差的总和等于零 ②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加上一个常数C,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加常数C ③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乘以一个常数C,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乘以常数C 2)中数:Md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这组数据中,一般数据比它大,一般数据比它小。注意计算方法; 3)众数:Mo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三者的关系:正偏态分布中,M>Md>Mo 负偏态分布中,M

数学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 1.正弦定理:A a sin B b sin C c sin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222 2A cos 222 2B cos 222 2C cos bc a c b A 2cos 2 22-+= 3⊿21 a h ?21C sin 21A sin 21B sin R abc 42R 2A sin B sin C sin A C B a sin 2sin sin 2B C A b sin 2sin sin 2C B A c sin 2sin sin 2))()((c p b p a p p --- (其中)(2 1c b a p ++=,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4.诱导公试

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注释:x x tan 1 cot = 5.和差角公式 ①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②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μ=± ③β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④β αβ αβα tan tan 1tan -tan )tan(?+= - 公式七:

6.二倍角公式:(含万能公式) ①θθθcos sin 22sin = ②θθθθθ2 2 2 2 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θ θ 22tan 1tan 1+- ③θ θ θ 2 tan 1tan 22tan -= ④ 2 2cos 1sin 2θ θ-= ⑤ 2 2cos 1cos 2θ θ+= ⑥ 22 1 ⑦ 122x ⑧ 122x 7.半角公式:(符号的选择由2θ 所在的象限确定) ①2 cos 12 sin θ θ -± = ②2cos 12 sin 2θθ -= ③2 cos 12 cos θ θ +± = ④2 cos 12 cos 2θθ += ⑤2 sin 2cos 12 θ θ =- ⑥2 cos 2cos 12 θ θ =+ ⑦2 sin 2 cos )2 sin 2 (cos sin 12θθθθθ±=±=± 8.积化和差公式: [])sin()sin(21 cos sin βαβαβα-++= [])sin()sin(2 1sin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 cos cos βαβαβα-++= ()[]βαβαβα--+-=cos )cos(2 1sin sin 9.和差化积公式: ①2 cos 2 sin 2sin sin β αβ αβ α-+=+ ②2 sin 2 cos 2sin sin β αβ αβ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