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产业地产(特色小镇)PPP模式实践操作解析

房地产产业地产(特色小镇)PPP模式实践操作解析
房地产产业地产(特色小镇)PPP模式实践操作解析

清泉石产业地产江湖3月14日

“零落成泥碾作尘,却有香如故。”

自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并对于PPP项目的“入库”“清库”进行了相关规定。2017年11月17日,一行三会等五部委公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文深刻影响了作为PPP项目的重要融资路径——资管行业,进而对现行PPP项目融资模式产生根本性影响。2017年11月21日,国资委公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对于央企投资PPP业务风险进行了严控,严格规范PPP股权投资。PPP模式操作产业地产模式成为产业地产和特色小镇开发的主路模式,那么PPP模式与产业地产模式关联如何,如何在实践中进行PPP 模式产业地产的应用,结合个人实践开发经验就这个话题进行一些解析。

近三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带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的项目建设,特别是随着43号文的出台,地方政府在面临既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又无法举债的两难局面情况下,PPP模式应运而生逐步发展并完善。自2013年末以来,PPP模式在中国历经了从推出到实施到深入推广三个步骤。这期间国家及部委,特别是发改委和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行业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文件以及两份PPP模式操作流程指南及标准合同文本,分别侧重于基础设施类和公共服务类工程PPP模式申报原则、实施流程、运营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建立了PPP项目库、专家库、PPP信息平台,同时出台了中国的PPP模式基本大法的框架性文件《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2016年9月以来,PPP模式在国内更是引起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的高度关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操作类政策文件、融资类政策文件。特别是2016年12月12日“双十二”这一天,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标着着中国PPP模式规模化可行性融资方式的正式确立,2017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中国证监会债权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有关企业召开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座谈会,推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资产证券化这种融资手段从众多融资方法中脱颖而出,拉动2017年PPP模

式投资高潮,增强了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的信心。2月份以来PPP模式更是成为时下最被追捧的话题。

下面我结合自身在产业地产领域PPP模式的全流程实践和与国内PPP模式实操央企同仁们的交流心得,谈一些个人关于PPP模式的想法和观点。

2006年,当时操盘的项目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为政府与央企合作进行区域合作开发的模式国内尚属首例。由于PPP模式相关流程、法规并未出台,因此项目的前期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很多苦与痛的经验。此项目的竞争性程序是由省里主导面向国内各大央企投资机构展开的,双方的分工是由企业负责园区的规划、土地平整、招商引资、运营、政府负责项目土地的供给、优惠政策的给予。园区面积大约30个平方公里,由企业独立负责建设和运营,企业投资由企业通过园区运营来获取回报。前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财务测算、收益分析、盈亏平衡点测试、敏感性因素测试等环节,同时针对区域特点、进行了详尽的产业调研与产业分析,对于区域的房地产趋势也进行了评估,最终确定了项目建设运营方案。因此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一个PPP项目的确立的前期,第一步必须要进行详尽的调研确立盈利模式,第二步要进行项目全流程的建设以及运营模拟,第三步要根据建设运营模型进行精准的财务测算同时统筹资金安排。

没有以上三步的做保证谈再多的PPP风险管理也没有意义。由于此项目为经营性项目,政府投资为基本为零,投资回报全靠企业独立运营获取,因此风险大多集中于企业身上,对于企业运营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后续我们在运营实践中也发现了PPP项目实施运营才是关键,关于此话题我后续再谈,但依旧要强调PPP 模式的全流程分析的重要意义。

项目确立实施了,下一步就是政府的谈判与协议的签署,政府对于PPP项目的态度大多是持欢迎的态度,当然这也要区分地方政府的财力。目前国内政府对于PPP项目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财力较弱的政府欢迎一切PPP项目的实施,拉动地方投资,保持经济增长活力,但往往对于财政承受能力评价这点重视不足,上马PPP项目量多且行业范围广,去年我看到一个数据是关于国内各省份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进行已储备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测算的报告,如果按照PPP项目平均合同期限为10年计算,实际上国内很多省份已经超过警戒线。财力雄厚的政府对于PPP模式一般将轨道交通、污水处理、黑臭水治理、垃圾焚烧作为重点布局,例如北京、深圳。也有的政府对于PPP模式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原因是物有所值做得太严项目通不过,物有所值做得不严项目成本又会增加,通过分析了不难发现,其实项目高出的成本主要是融资难引起的,当然也有一些施工企业过度追求施工利润导致。本轮PPP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打通了PPP项目全面推广的最后一个关卡就是既不增加政务与企业债务,同时又能够有效获取资金。说白了就是

理顺了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融资的流程与途径,因为在PPP模式中整个项目资产只有项目收益权归属于运营企业,至于项目的其他资产由于涉及公共服务因此无法进行抵押融资。因此考虑都目前国内政府以上三中情绪,PPP模式与政府沟通,大概总结三点实操经验:

第一,明确项目权属范围以及双方义务便于后续资产融资;

第二,政府进行相关的补贴承若、供地时序、优惠政策必须要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考虑,PPP项目政府补贴是企业运营利润的一部分来源,供地时序决定了项目开发的进程与土地二级开发获得收益,优惠政策对于招商引资是重要的法宝;

第三,当我们关注PPP项目操作流程、融资模式、操作方式、风险防范时,更多的我们应该关注于项目本身,是否符合企业背景,是否是企业转型的方向等核心问题。

这里我以某冶金类集团为例谈一下企业参与PPP模式项目的一个逻辑,某冶金类集团更多的主业主要为冶金建设承包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随着国能钢铁、有色冶金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凸显,非钢业务成为中冶集团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非钢业务收入大约占比收入超过50%。这些非钢业务大部分是由原有的冶金建设施工能力中分化出来的,包括地下管廊、海绵城市、主题公园等特色领域,PPP模式中标居国内首位。因此一个企业是否需要参与PPP模式,如何参与PPP模式,还要依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前期做好政府沟通谈判,估量清楚自己的运营能力,然后才是后续的PPP模式流程操作与融资。

在进行了有效的项目调研、收益分析、财务模型评估以及充分的政府沟通后,就进入到项目协议起草与协议签订。在这里我补充一下,实际上此轮PPP模式中所提及的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价,这两个评价都有一个前提基础就是项目的财务测算与敏感性因素分析。因为无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如果对于项目本身把握不足这两个评价就只能流于形式,而如果对于项目财务测算与敏感性因素分析如果踏实准确,后续无论是项目的协议起草、风险分配、合同期限制定还是项目的融资方案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参照。可以说一个全流程的PPP项目全流程财务测算模拟基本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得出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的物有所值以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价。协议的制定当然要围绕着项目的财务测算而展开,协议中的风险分析很多专家学者已经谈过很多次了,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

我们在实际操作PPP项目中,更多的是聘请国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记得2012年在实操广东某产业地产项目时,我们就聘请了中伦的律师团队全程负责项目前期的实施方案制定与协议起草,包括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如何界定我们关于土地操作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同时也包括联合体中各股东的行为约束,同时根据公司实际制定了董事会议事章程,后续的实践证明前期繁杂的法律文

本制定和创新性想法的法律保障论证是必要的,为后续开发运营融资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保障。

产业地产(特色小镇)PPP模式全流程实践思考(中)

清泉石产业地产江湖3月19日

实际上产业地产是由工业地产演变而来。产业地产之于工业地产的区别在于,工业地产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概念。“为了工业生产而进行的厂房、仓库、相关配套而进行的一种有别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的房地产开发。”产业地产是工业地产的升级,现在我们所说的片区开发、园区开发、工业地产都可以纳入到产业地产范畴,所以说产业地产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而衍生出来的综合地产的总称。国内比较典型的企业包括华夏幸福、宏泰发展、隆基泰和、联东、张江高科、中关村发展集团、泛华、武汉光谷、大连亿达等。近三年来产业地产如雨后春笋般兴旺起来,主要原因也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国内前五十名的地产商纷纷积极布局,国内跑马圈地。仅2016年全年我接到的猎头来电就有五十余个,平均一周一到两个。说来也是好事,这也让我比较清晰的了解了国内各大房地产商在产业地产领域的发展态势和布局,非常高兴能够看到产业地产能够如此蓬勃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实体经济的逐步复苏与增长。特别近三年来PPP模式的推广,使得产业地产的发展更是进一步增长。

产业地产如此迅猛发展并与PPP模式密切结合推进的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产业地产包括了住宅地产开发、商业地产开发和工业地产开发三种房地产开发业态(同时也包含了教育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第二产业地产是房地产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传统的住宅和商业地产必然面临转型,单纯依靠土地增值而进行获利的模式已经远去,作为PPP模式一个重要参与力量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产业地产是一个很好的转型方式。第三产业地产可以采用PPP模式进行操作,而普通的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不可以,因为以上两类地产并不属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别,当然保障房建设和“三旧”改造类项目除外。第四产业地产涵盖了城市道路、地下管廊、桥梁、公园、体育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需要广泛

采用PPP模式,企业参与积极性高。可以说只要全流程完成了一个产业地产项目基本对于PPP类项目可以触类旁通。

接下来我们以实操的角度来谈一下产业地产类PPP项目开发中的重点-运营。近三年来PPP模式很火,但是关于PPP模式大家更多是从项目前期获取、项目操作流程、项目融资、项目股权设计、项目公司组建、包括最近很火的资产证券化的角度探讨。对于PPP模式关键的运营环节讨论的少之又少,而PPP模式最为关键的也是运营,运营是一个PPP项目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密切关系政府方、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的环节,如果一个PPP项目没有运营作为保障,将会是一个彻头彻尾失败的PPP项目,很容易导致政府无法履行承诺、社会资本提前退出或者无法退出、金融机构无法获得融资收益等风险。下面我从从近十年的产业地产运营经验谈一下产业地产项目PPP模式运营的一些心得。

一个产业地产项目的好坏取决于前期项目区域的选址,同时一个产业地产公司内在的基因往往决定了区域选址,比如国内某大型产业新城开发公司就是从河北起家,借着京津冀一体化、“四万亿”、资产证券化等东风乘势而上发展至全国各个主要经济增长极区域。如果说区域选择我们无法改变,那么一个园区或者片区的运营就要从土地获取方式、园区的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方法、招商佣金获取方式(也就是资源补偿性PPP模式)四大方面来进行统筹考虑。关于产业地产PPP模式运营中的土地问题,我会另开一篇文章就目前国内的土地政策法规、PPP模式出台的法规、PPP模式自身的精神以及实际运营经验进行分析。今天还是重点来谈一下PPP模式的最关键环节-运营。

产业地产PPP模式运营-土地获取

产地地产PPP模式开发的土地获取都是成片获取,土地开发面积从一平方公里至几十平方公里不等。土地获取的方式都是结合相关的产业开发与基础设施开发而进行。单纯的土地一级开发是不适用于PPP模式的,因为土地一级开发不涉及运营。但是可按照土地财政收支两条线的方式进行,PPP模式运作产业地产可以通过土地一级开发之后土地收储,土地挂牌,土地出让,土地出让金入财政性基金收入,政府正常进行PPP项目的付费支出。在一般的产业地产PPP模式运营中,主要通过划拨方式进行土地获取,获取的土地为裸地,一级开发二级开发都由企业主导投资完成并运营,但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规模有严格界定,对于工业用地的开发也是严格按照产业规划指引进行。如果土地方式不是通过划拨方式获得,那么企业大都是通过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进行,采用的也是土地出让收支两条线进行。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土地出让金不能够直接补贴给PPP运营企业,但是可以按照先

出让,出让金入政府基金收入然后再补贴的方式进行,与此同时各大国内主流企业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开发。央企主导的产业地产类PPP项目大多依托于某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而对周边土地进行开发,从本质来讲这种开发模式与港铁的“轨道+物业”的开发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产业地产PPP模式运营-产业规划

PPP模式最为关键的就是运营,那么我们在产业地产领域进行PPP模式开发运营过程中的核心就是产业规划。一个产业地产项目没有产业规划,这个产业地产项目也注定失败,失败的原因是政府不支持,百姓有意见,社会资本苦苦挣扎无方向,因此产业地产PPP项目的核心在于产业规划。那么什么是产业规划?产业规划是指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相互作用关系、产业本身发展、产业间互动联系以及空间区域中的分布等的一种园区规划方法。目前,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细分市场研究和产业内细分产品研究两方面。同时结合中国产业发展趋势运用产业发展理论(比较典型的里昂惕夫产业关联模型),根据技术趋势导向绘制区域最优发展产业名录和产业发展路径,为地方政府的转型升级贡献企业的力量。这种做法完全符合PPP精神和理念,即发挥了企业在产业发展的优势,同时为政府带来了产业升级在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实惠,同时企业投资又降低了政府的资金压力,所以产业地产类PPP项目是最受地方政府欢迎的一类形式,预计2018年也将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产业地产PPP模式运营-产业招商

产业地产类PPP项目有了良好的产业规划,如何进行产业的落地?通过招商引资。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有益额招商引资?通过产业链招商。通过10年的产业地产运营经验,我们总结出招商引资不能靠关系,不能靠人脉,不能靠以损失地方政府利益和老百姓利益而去招商,也不能以环境、资源、人口代价的损失而进行招商。这种招商引资方式第一损害政府和百姓的利益,同时也是不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例如钢铁产业带来的雾霾、代工产业带来的血汗工厂、冶炼加工产业带来的河流土壤污染。通过产业规划我们定位区域发展理念,靠山就要“吃山”,靠水就要“吃水”,但是这吃要吃得香,吃了上顿还要有下顿,精细化发展,也就是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耕细作产业。通过产业规划合理定位,从产业链发展的角度进行产业匹配招商,补短板,筑巢引凤,产业引进质量,发展模式都是绿色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不能靠拍脑袋、不靠一言堂、不靠跟潮流,完全是通过国际专业团队的大数据和理论结合分析出来的,例如汤森路透、裕廊国际等机构通过自身的经验辅以全球技术发展视角、产业发展视角来进行的技术产业分析布局,招商团队

根据产业发展路线图,进行产业龙头企业跟踪。将我们的产业分析思路讲解给客户,最终得到客户认可,实际上我们只是做了一些产业发展预测和提前量布局,通过“理”来进行产业招商,最终实现园区运营有效益,政府发展有收益,百姓就业有利益的三赢格局。套用农夫山泉的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语,我们从不制造产业,我们只是借力PPP模式进行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布局者!

后续的产业地产十年PPP全流程实践思考我将从资产退出、企业资产增值运营和产业地产金融的角度与大家继续分享产业地产的PPP模式的退出环节。

产业地产与PPP模式实务(下)

清泉石产业地产江湖3月21日

资产证券化与“股权交易池”视角下园区开发PPP模式实操之社会资本退出在产业地产十年PPP模式全流程实践思考的中篇,我对园区PPP模式的运营进行了解读。一个产业园区(城镇综合开发、特色小镇、园区开发等等)运用PPP 模式进行运营主要关键有三点。第一产业园区的土地获取方式,第二产业园区的产业规划,第三就是产业园区的产业招商引资。如果一个采用PPP模式运作的产业园区能够很好的完成以上三点,那么在最后的PPP模式移交与退出环节就会非常的从容。在这里我以实际操盘的经验来讲,现在我们对于PPP模式的相关政策与实施方法讨论很多,然而在实践中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实际利益出发,因此PPP模式的精神和参与三方的利益如何在实践中统一就变得至关重要。

2016年12月江西某市领导和我有过这样一次对话(本次文章主要是为了就事实讨论而非现象报道故隐去城市名称),“你们对于园区开发PPP模式策划、咨询、融资、全流程设计做得确实很好,实践经验也很丰富,PPP模式也是国家力推的模式特别是在城镇综合开发领域,但是这个园区PPP模式开发项目我仍然需要再斟酌。因为就在上个月一条3亿成本的环城公路被修成了4个亿,你让我如何判断该采取何种模式?”听后我也无从回答,从这番对话中不难看出,一条3亿成本的环城公路修成4个亿,明显就是物有所值评价没有做好,但是此时我去和领导解释物有所值评价这个概念恐怕也毫无意义。有人问为什么不去解释呢?第一这条环城路一定

是做过物有所值的,第二,这条路也一定是经过竞争性程序进行了采购并签署了合同,第三,之所以3个亿的路修成了4个亿很明显也是PPP模式参与的三方最终的一个结果妥协(1、政府方需要修路,2、金融机构需要获得融资收益,3、施工方需要工程利润,至于物有所值也就只能先“呵呵”了)。自2015年以来经手咨询的PPP项目,很多融资机构明确提出要自带施工方才能对项目融资,因为PPP 项目融资无担保,因为一定有担保无论对于政府、社会资本(央企、民企)都会增加资产负债率,对于央企来说资产负债率国资委也是有考核要求的,民企对于大型基建项目别说担保,甚至的连资本金都需要从外部融资。

因此一个完整的PPP模式必须对后续运营和退出环节进行仔细统筹和考虑,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从实践的角度来谈一下PPP模式的运营。在实践过程中只有有了运营才会提高整个项目收益,只有通过运营的规划与创新才能提升整个项目的价值,固定资产投资的价值只要投了就是固定的价值,每年会有折旧,只有赋予项目真正的运营才能够从另一个层面提升项目的价值。因此如果有一条环城公路成本3个亿,运营收益充足并且逾期良好,即使政府付费2个亿我也会去投标,因为预期收益好,这个项目作为社会资本的我才能干,运营才是PPP模式实践的硬道理。因此也就是本轮PPP模式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施工与运营进行统一,没有运营就不能算作PPP 模式。良好的PPP模式运营才能够为社会资本后续的退出,金融机构的融资提供坚实的保障,形成“政府有决心,社会资本有信心,融资机构放心的局面”。

近期PPP模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国家为了让PPP模式更好地进行下去,调动了各种宝贵资源,国务院各部委的行业规划中只要涉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领域都强调了PPP模式,国家相关金融机构也都尽全力想法设法解决PPP 模式融资的问题。为什么要下大力气这么做?因为与其让PPP模式参与方在“黑市”融资交易(我把不符合PPP精神和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但在实践中依旧存在的PPP 项目融资统一叫做PPP融资“黑市“,中国的资本市场分为两类一个是符合融资规定和产业政策的官价,一个是不符合融资规定和产业政策的”黑市价“,理论上分析我们看官价,实践操作价格我们看”黑市“,因此就有了理论上3亿的项目修成4个亿的情形。2010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产业地产不幸被列入调控名单,6月-8月之间基金对房地产融资财务成本从16%最高时飙到22%,这就是房地产融资的“黑市”价),莫不如把PPP模式融资难的问题摆到明面上来。因此2016年12月21日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下发的《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和2月17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对各自的市场参与人发布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通知》都很好的促进和完善了PPP项目的融资与退出。资产证券化的热度再一次被提高,自2016年初我就预测最符合PPP模式特点的融资方式就是资产证券化,那么在这里我再来预测也许一年也许几年之内另一个会再次让PPP模式融资沸腾的融资方式,PPP项目SPV公司的股权交易池,这个股权交易池是和新三板结合还是另辟交易板块和市场,这个是操作层面的事宜,但是从PPP项目本身的实质来看,股权交易池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大PPP项目参与方的热情和热度,为社会资本退出和资产移交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有了这两个法宝,PPP模式将如虎添翼,为地方提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社会资本提供参与经济建设的条件,为金融机构脱虚入实提供实体资产。那么关于“PPP项目股权交易池”的结构和典型特征我后续也会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接下来我结合资产证券化来谈一下在产业地产PPP模式实践过程中关于退出与移交的一些实践心得。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原始权益人/发起人不易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是一种以资产信用为支持的,重新包装现金流的投资银行技术。实际上是一个资产重组、优化和隔离的过程,即对基础资产重新配置、组合形成资产池,并通过资产池设立信托(SPT)或真实销售实现基础资产与发起人的风险隔离。可预期的现金流是进行证券化的先决条件。证券化表面上是以资产为支持,但实际上是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由于证券化的是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而不是资产本身,所以基础资产也不一定具有物质形态,只要能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即可,如应收帐款等。

产业地产(城镇综合开发、特色小镇、园区开发)开发的特点是前期投入资金量大、开发周期长、资金回流慢、资产质量和价格逐步提升的一个过程。举个例子,2011年我在汕头操盘的一个产业地产项目8平凡公里,前期投资预计总额500亿元,启动区1平方公里投资总额近96亿元,项目动态回收期大约要8年,因为项目整体开发由我们负责,包括园区内的水电路管网都需要用PPP模式进行操作,资金缺口巨大。经测算项目中标后的的第二年资金使用进入高峰期,虽然安排了股东借款、产业基金和银行贷款,资金压力需求仍然巨大。但是结合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我们筹划将已建成项目预期租金收益,非经营性项目政府付费收益以及相关政府补贴打包进行项目资产证券化,为园区下一步开发募集资金,保证园区滚动可持续开发顺利进行。因为募集的资金也是用于园区的下一步开发,因此下一步项目的陆续建成又可以进行未来现金流收益的打包形成基础资产继续进行资产证券化,这种滚动开发的模式第一可以减少社会资本的资金压力,第二可

以用较小的资金启动较大的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第三随着园区逐步成熟,运营收益逐步改善保证了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可持续实施,同时对资产证券化项目具有很强的增信,当项目资产运营期限期满后,项目资产通过股权和资产转让的方式移交给政府。

在这里我再深入谈一下产业地产(城镇综合开发、特色小镇、园区开发)与PPP 模式在精神层面和操作层面高度的符合,共有三点。大家对于PPP的理解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PPP是一种模式,PPP这种模式必须高度依赖于项目而开展,因此就有了什么项目适用于PPP模式这个问题,“PPP+项目”才构成了完整的PPP项目。第一,产业地产是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产业与地产结合的开发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产业发展打造以人为本的集生活、居住、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微观经济载体。PPP模式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质量的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的一种模式,可以说两者都是以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为出发点。第二,产业地产投资时间长,效益低,更多是为了政府经济发展做贡献,但同时又可以形成大量的优质的地产和产业资产,缺点是没有现金流。PPP模式可以解决政府投资基建与公共服务资金投入过多,财政压力过大的困境。资产证券化可以解决短期现金流的问题。因此产业地产+PPP+资产证券化(不局限与资产证券化,还可以是基金、信托、租赁、夹层、公司债、私募公募资金、资产质押等等花式融资)组合起来就解决了各自问题,形成良性互动。第三随着货币政策的时松时紧,产业地产+PPP+资产证券化是当前中国资产配置的保值增值的最佳途径,容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很多人现在会在知乎上问我关于河北某地产商的成功的关键和可复制性,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逻辑,想通了这个逻辑,这个地产商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产业地产是以产业发展+土地要素而形成的一种开发模式,其特点产业发展拉升土地要素价格,土地要素服务产业发展,因此产业地产商大多体量较大,没有个2平方公里土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产业地产开发商,按照通常投资强度来算一平凡公里“三通一平”加道路绿化的基建也要十几个亿。在国内这个货币环境下,产业地产土地要素的价值取决第一国家货币的政策,第二区域发展的经济环境,第三产业发展带来的附加价值。因此从以上三点考虑,我们不难理解某大型产业地产开发商快速发展的原因。一块1000万的土地,随着货币不断的注入,京津冀区域环境的改善、区域产业发展,资产在保值的同时也有增值,盈利自然就是必然的。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现金流,通过花式融资将资产变为现金保持公司持续的投资与开发,这也就是去年某产业地产开发商不断收购“壳”资源的原因。也就是前几天,

PPP项目另一个退出渠道预测-“股权交易池”,这个想法诞生于2013年,实际上在2011年我们就有过产业地产公司整体上市的想法,后续因集团整体上市的种种原因,想法搁置。PPP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依托于项目建成后的项目价值进行融资和退出,因此这个“股权交易池”可能会依托于“新三板”,实力强的企业可能依托于自身母公司的上市平台,如果PPP模式蓬勃发展,也许也会建立专门的股权交易市场,毕竟PPP模式在2017年将成为中国基建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重要手段进而拉动GDP增长。

那么到今天的产业地产十年PPP全流程实践思考我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本次系列连载我从产业地产的定义、类型、特点、运营、产业规划、资产退出、企业资产增值运营和产业地产金融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产业地产的PPP模式,大型综合城镇开发往往是投资大、收益快、利润丰厚,但现金流风险高的一类PPP项目,国内除了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国五矿、中信集团、中交集团、中粮集团等大型央企,很少有企业有这种实力去投资,当然这几年民营企业华夏幸福、联东U谷凭借自身独特的运营模式和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机遇也做了很多成绩,希望我的实践经验能够给大家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某某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鼎翔风情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鼎翔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某某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鼎翔风情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

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某某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 (一)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生态风情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生态风情特色小镇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编辑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盘锦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 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鼎翔风情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鼎翔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盘锦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鼎翔风情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盘锦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

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 (一)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定(GB/18972-2003)》; 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 (三)相关规划、计划 1、《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七大要求及政策 一、《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7.1) 政策点评:该《通知》属于一般性、纲领性文件。 政策要点: 建设目标:2020年1000个。 原则:“突出特色、市场主导、深化改革”。 领域:“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 培育要求:“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责任主体:县级政府,(镇政府负责实施工作)。 资金支持:发改委支持特色小镇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给予奖励。 二、《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8.3) 发布部门:住建部村镇建设司 政策点评:该《通知》主要阐述特色小镇推荐流程及选拔标准 政策要点: 推荐数量:根据经济规模、建制镇数量、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及升级支持政策确定。 推荐材料(4样):1.基本信息表 2.工作情况报告及PPT(还可以提供视频材料) 3.总体规划 4.政策支持文件。

推荐程序:省(区、市)组织专家评估、考核-报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住建部村镇建设司、财政部农业司复核+现场抽查。 候选要求:近5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 三、《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10.8) 发布部门:发改委 政策点评:该《意见》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 政策要点: 总体要求: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 分类施政:大城市周边重点镇:加强与城市发展的功能配套与统筹规划,发展成卫星城;远离中心城市的中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带动周边农村。 人才+劳动力吸引:鼓励外出农民回乡,强化校企合作,依托职业院校等建设培训基地培养人才。 商业环境:鼓励“双创”,吸引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以构建创新生态圈,深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原则,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 具体:提升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推进市域铁路发展,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公共停车场、鼓励利用地下空间。 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医疗资源在小城镇的供给,提高质量和水平,超过10万人口的特大镇按同等城市标准配置教育和医疗资源,其他参照县级医院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小镇布局三甲医院,推动市县知名中小学和城镇中小学联合办学。推进电网、宽带网络、快递网络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整理报告 2017年12月29日背景介绍 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 2017年6月5日,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确定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并且,中央财政会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试点工作。政策的大力支持,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园区?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将大放异彩。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作出明确要求。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量身定做的用地保障政策,早已提上议事日程。

2017年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媒体座谈会,对《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田园综合体?被写入了中央1号文件,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一、田园综合体的定义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园区?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将大放异彩。 其次,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商业模式方法论。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二、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一)景观吸引: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 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

XX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文档-可编辑 编制单位: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O一八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项目概况 (5) 1.2建设单位概况 (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9) 2.1项目建设背景 (9)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3)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6) 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18) 第四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9) 4.1市场分析 (19) 4.2 市场前景 (22) 4.3 市场营销方案 (23)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6) 5.1总体建设内容及规模 (26) 5.2工程完成情况 (28) 5.3下一步建设内容 (29) 5.4 产品方案 (29) 5.5培训方案、培训内容 (29) 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 (31) 第七章总体布置、原料消耗及供应 (33) 7.1布局与平面布置 (33) 7.2 平面功能分区 (34) 7.3原料消耗及供应方案 (35)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36)

8.1 环境评价适用标准 (36) 8.2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 (36) 8.3 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39) 第九章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41) 9.1编制依据 (41) 9.2 项目能源消耗 (42) 9.3 节能措施 (45) 第十章劳动安全与消防 (49) 10.1 劳动安全 (49) 10.2消防 (50) 第十一章工艺技术、设备、工程建设方案 (54) 11.1 玉石加工工艺方案 (54) 11.2 设备方案 (55) 11.3 工程规划方案 (56) 11.4 建筑方案 (59) 11.5 结构设计方案 (62) 11.6给水排水工程方案 (64) 11.7 采暖、通风设计方案 (67) 11.8电气工程方案 (70)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2) 12.1投资估算 (82) 12.2资金筹措 (86)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与分析 (87) 13.1 财务评价内容及编制依据 (87) 13.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87) 13.3 成本费用估算 (88)

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共3篇)

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共3篇) 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共3篇) 第1篇: 特色小镇培育实施方案新版特色小镇培育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精神,更好地推动我市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X特色小镇的实施方案(X政办发X94号)、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X建村镇X88号)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推进X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X建村镇X3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该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培育市级特色小镇是构建国家、自治区、市三级特色小镇培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夯实培育基础、优中选优,更好地推动特色小镇上层次、出精品、树品牌;是推动产业细分优化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挖掘产业特色、集聚资源要素,促进特色小镇科学有序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二、目标和任务到X年: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 推动特色小镇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关联产业,做长做强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特色小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三、主要任务(一)构建科学合理培育体系。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备相应的要素和产业基础。 X市特色小镇培育要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坚持因地制宜,依据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培育名录,成熟一个,培育一个,防止盲目发展、一哄而上。 市级特色小镇分为培育小镇、建设小镇和命名小镇三个阶段,分级培育、宽进严出、动态管理。自治区级以上特色小镇均从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录中择优推荐。特色小镇只有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才能获得市人民政府命名;未通过验收的,取消特色小镇建设资格。对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定位相似的小镇择优选择,原则上一个细分产业只培育1-2个特色小镇,避免同质竞争。要不断优化项目确定程序和申报要求,重点突出产业特色、环境宜居、文化彰显、设施完善、体制创新等基础条件。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录的方可采用特色小镇的称呼,其他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等建议不采用特色小镇称呼。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规划局、财政局、交通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局、农业局、商务委、文新广局、旅游发展委、体育局、民政局、卫计委、水产畜牧兽医局、税务局、金融办;各县(区)人民政府,X区管委会、X区管委会。(排在

特色小镇PPP项目实施方案

漳州市水仙花特色小镇建设 PPP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机构: 项目咨询机构:

漳州市水仙花特色小镇建设PPP项目实施方案签 审页 编制单位: 项目负责: 主要编制人员:

目录 一. 项目概况 (1) 1.1 基本情况 (1) 1.2 项目背景 (2) 1.3 项目建设的意义 (3) 1.4编制依据 (3) 二. PPP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8) 2.1 政策背景及要求 (8) 2.2 PPP模式的可行性 (10) 2.3 PPP模式的必要性 (11) 2.4 PPP全生命周期操作流程 (13) 三. 项目运作方式 (15) 3.1 项目特点 (15) 3.2 项目运作方式的判定 (15) 3.3 项目运作方式特征 (16) 3.4 项目运作结构图 (17) 四. 项目交易结构 (19) 4.1 投融资结构 (19) 4.2 回报机制 (22) 4.3 相关配套安排 (22) 4.4 支付担保方式 (23) 五. 合同体系 (25) 5.1合同体系 (25) 5.2 权利义务边界 (27) 5.3 建设边界 (29) 5.4交易边界 (30) 5.5 保障边界 (33) 5.6 衔接边界 (36) 5.7 违约处理 (38) 5.8 争议的解决 (39) 5.9 法律变更 (39) 六. 财务测算分析 (40) 6.1财务分析假设 (40) 6.2可行性缺口补助公式 (50) 七、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53) 7.1物有所值定性分析 (53) 7.2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56) 7.3项目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 (62) 八、项目监管框架和绩效 (65) 8.1 项目监管 (65) 8.2 绩效考核 (67) 九、风险分配框架 (74)

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特色小镇是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到2020年,创建100个左右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产业投资洼地、休闲养生福地、观光旅游胜地,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创建标准

(一)定位明确,特色突出。以产业为基础,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特色突出。 (二)以产兴城,以城兴业。围绕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就业岗位和税收有较大增长,主导产业税收占特色小镇税收总量的70%以上。 (三)产城融合,功能配套。优化功能布局,集聚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有机结合,实现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 (四)规模集聚,品牌示范。主导产业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特色产业和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全省或全国有较大知名度。

(五)宜居宜游,生态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旅游特色鲜明,每年接待一定数量游客,达到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标准,其中旅游类小镇达到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标准。 三、创建内容 (一)明确产业定位。尊重经济规律,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要求,因势利导,突出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聚集人才,培育海洋开发、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等新兴产业;挖掘资源禀赋,发展旅游观光、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环保家具等绿色产业;依托原有基础,优化造纸、酿造、纺织等传统产业。 (二)科学规划布局。特色小镇规划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发展等相关专业规划有效衔接。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起步阶段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将城市设计贯穿特色

2018年上仓镇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上仓镇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上仓文旅商旅小镇项目:由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投资200亿元,占地面积4500亩,充分挖掘上仓酒文化、漕运文化、红色文化,与天津市最大的国有资本企业联手打造上仓文旅商旅小镇,植入旅游产业、折扣购物中心、教育产业、冷链物流,实现上仓镇与京津州河科技产业园高度融合,辐射带动其他周边乡镇,打造商聚业兴、生态宜居的蓟州南部新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年纳税10亿元以上。 二、建设任务 1、农民住宅小区建设安置用房60000平方米,总投资(3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控规上报,二季度完成选址农转用手续,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性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三季度办理图审招标等相关手续,四季度完成主体施工; 2、棚户区改造州河家园地块总建筑面积33726平方米,总投资20555万元,2018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5月底开始桩基施工,到6月份完成投资300万元,9月份完成投资2000万元桩基施工,1-12月份完成投资7000万元,明年完成全部投资的施工。 3、河西商业广场投资2000万元,将河西商城提升打造

温州商贸城。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年纳税100万元。 4、成方连片涉及21个村,长约63377米,预计两年完成,目前已完成未修路及破损公路数据的测量上报,3月份开始施工,年底预计完成31000米路面的修建,明年完成全部公路的修建。 三、建设举措 为高水平完成工作任务,重点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下功夫,着力抓好关键少数,实行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直接抓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层层真抓实干。 二是责任到位。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制定我镇重点工作台账,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痕迹化管理,压实包保责任。 三是落实到位。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层层抓好落实,充分运用好问责这个利器,对于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彻底打破“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 四是考核到位。成立工作督导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每周听取进度汇报,认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形成“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将重点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体系,落实考核奖惩。 2018年3月8号

特色小镇用地方案

特色小镇用地方案详解 建设特色小镇,重在一个“特”字。各特色小镇的主体产业不同,区位不同,为了打造出独特的风貌,必须加强用地策划,研究所需各类建设用地的解决方案。 特色小镇如何落地 建设特色小镇,重在一个“特”字。各特色小镇的主体产业不同,区位不同,为了打造出独特的风貌,必须加强用地策划,研究所需各类建设用地的解决方案。 特色小镇用地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较多,同一个问题的相关规定往往散见于不同的法规和政策文件中。需要对这些政策法规文件充分梳理集成,同时结合项目的性质、特点和用地需求,提出用地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培育特色小镇的政策空间。 按照对现行政策的梳理结果,有30余种用地解决方案可供特色小镇使用,可归为9大类,请看详解! 方案1:使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 批准使用。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广场等属于公共用地,办理批准使用手续,可以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但不用划拨决定书或出让合同。这些类型的用地在登记时只登记不发证,需要注意的是区分建设单位、管理单位与土地使用权人的不同。 国有土地划拨,即行政方式。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国有土地租赁。 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

除批准使用和划拨外,其他三种方式是有偿使用。其中,出让和国有土地租赁的具体配置方式包括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四种,作价出资或入股因有明确的使用者,只能通过协议方式配置。 方案2:圈内农用地办理转用、征收手续后依法提供给具体项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村镇建设用地,被称为“圈内用地”。为实施规划,需要占用圈内用地,涉及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当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供应。 方案3:圈外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 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圈外土地的,经批准可以在圈外单独选址建设。涉及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当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土地供应方案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时一并批准。 方案4:使用国有农用地 建设需要使用国有农用地的,应当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依法办理供应手续,不用办理征收手续。 方案5:直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有六种情形可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乡镇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用地。 村民住宅。

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支持政策(可供参考)

建设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在贫困地区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为特色产业脱贫搭建平台,为转移就业脱贫拓展空间,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提供载体。为深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与脱贫攻坚战略相结合,加快脱贫攻坚致富步伐,现就开发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要求,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推动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紧密衔接,夯实城镇产业基础,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特色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性脱贫,实现特色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双重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范引导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防止盲目建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坚持协同共进、一体发展。统筹谋划脱贫攻坚与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农民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与特色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确保群众就业有保障、生活有改善、发展有前景。 ——坚持规划引领、金融支持。根据各地发展实际,精准定位、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特色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通过配套系统性融资规划,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为特色小(城)镇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

特色小镇培育实施方案(最新)

特色小镇培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精神,更好地推动我市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X特色小镇的实施方案》(X政办发〔X〕94号)、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X建村镇〔X〕88号)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推进X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X建村镇〔X〕3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该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培育市级特色小镇是构建国家、自治区、市三级特色小镇培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夯实培育基础、优中选优,更好地推动特色小镇上层次、出精品、树品牌;是推动产业细分优化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挖掘产业特色、集聚资源要素,促进特色小镇科学有序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二、目标和任务 到X年: ——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 ——推动特色小镇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关联产业,做长做强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特色小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科学合理培育体系。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备相应的要素和产业基础。X市特色小镇培育要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坚持因地制宜,依据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培育名录,成熟一个,培育一个,防止盲目发展、一哄而上。 市级特色小镇分为培育小镇、建设小镇和命名小镇三个阶段,分级培育、宽进严出、动态管理。自治区级以上特色小镇均从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录中择优推荐。特色小镇只有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才能获得市人民政府命名;未通过验收的,取消特色小镇建设资格。对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定位相似的小镇择优选择,原则上一个细分产业只培育1-2个特色小镇,避免同质竞争。要不断优化项目确定程序和申报要求,重点突出产业特色、环境宜居、文化彰显、设施完善、体制创新等基础条件。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录的方可采用特色小镇的称呼,其他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等建议不采用特色小镇称呼。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规划局、财政局、交通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局、农业局、商务委、文新广局、旅游发展委、体育局、民政局、卫计委、水产畜牧兽医局、税务局、金融办;各县(区)人民政府,X区管委会、X 区管委会。(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特色小镇用地方案

特色小镇用地方案详解 建设特色小镇,重在一个“特”字。各特色小镇的主体产业不同,区位不同,为了打造出独特的风貌,必须加强用地策划,研究所需各类建设用地的解决方案。 特色小镇如何落地 建设特色小镇,重在一个“特”字。各特色小镇的主体产业不同,区位不同,为了打造出独特的风貌,必须加强用地策划,研究所需各类建设用地的解决方案。 特色小镇用地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较多,同一个问题的相关规定往往散见于不同的法规和政策文件中。需要对这些政策法规文件充分梳理集成,同时结合项目的性质、特点和用地需求,提出用地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培育特色小镇的政策空间。 按照对现行政策的梳理结果,有30余种用地解决方案可供特色小镇使用,可归为9大类,请看详解! 方案1:使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 批准使用。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广场等属于公共用地,办理批准使用手续,可以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但不用划拨决定书或出让合同。这些类型的用地在登记时只登记不发证,需要注意的是区分建设单位、管理单位与土地使用权人的不同。 国有土地划拨,即行政方式。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国有土地租赁。 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 除批准使用和划拨外,其他三种方式是有偿使用。其中,出让和国有土地租赁的具体配置方式包括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四种,作价出资或入股因有明确的使用者,只能通过协议方式配置。 方案2:圈内农用地办理转用、征收手续后依法提供给具体项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村镇建设用地,被称为“圈内用地”。为实施规划,需要占用圈内用地,涉及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当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供应。 方案3:圈外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 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圈外土地的,经批准可以在圈外单独选址建设。涉及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当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土地供应方案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时一并批准。 方案4:使用国有农用地 建设需要使用国有农用地的,应当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依法办理供应手续,不用办理征收手续。 方案5:直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有六种情形可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乡镇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用地。

【2021年特色小镇建设专题报告供借鉴】

【2021年特色小镇建设专题报告供借鉴】 2021年特色小镇建设专题报告供借鉴仅供参考今年以来,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共谋划建设小镇、小镇、小镇、小镇4个乡镇,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特色小镇建设情况(一)小镇。位于县域东北部赵村乡境内,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东到高速连接线东侧,西到村西,北到高速以南,南到九支渠。依托高速、大广高速,小镇正逐步成为承东启西、资源传输的重要通道节点,北接南融的东南门户,通达的路网骨架对改善小镇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知名度和影响力,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小镇周边已建成五个万头奶牛牧场,奶牛存栏3万头,建成标准化饲草种植基地4万亩,种养加一体化旅游观光区已建成,准备申报3A级景区,16万吨液体乳生产线已建成; 12万吨“悦鲜活”生产线等项目正在建设。 (二)小镇。小镇于县域东部,涉及常庄和梨园屯两个乡镇部分用地。主导产业为汽车配件,拥有企业190多个,其中梨园屯区片73个。入驻景丰滤清器、清城科技、万盛塑胶制品、伟源橡塑设备制造、等规模企业3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9200多人。主要产品有各种汽车密封件、橡胶件、转向盘、空气悬挂座椅、进气道、滤清器、内饰件、拉索、底盘件、冲压件、锻压件、铝件、管件、防滑链、排挡杆、传动轴支架、各类汽车轴承等一百余种。其中年产内饰件64万件(套),位居全省第一位; 全县汽车密封件产量*****万米,位居全省第二位,年产进气道、滤清器等注塑件32.5万件,拉索223万件,位居全省前列。 (三)小镇。小镇位于县城北部,以镇东村为基础打造小镇,东村现有188户、750人,耕地283亩,全部种植,人均纯收入1.4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8万元。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资质。拆除村内陈旧房屋

特色小镇调查方案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基于南浔善琏湖笔小镇、智能电梯小镇 一、调查目的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是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探索新实践破解,是浙江城乡二元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符合人的城市化规律。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并初见成效,但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背后,也有隐忧。当下浙江各级政府一哄而上,一口气推出省市等各级特色小镇数百家,其建设质量和成效如何?颇为让人担忧。因此本次调查通过对特色小镇建设下的南浔善琏湖笔小镇和智能电梯小镇调查研究,从百姓对特色小镇的了解程度、满意程度、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进而进一步分析两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后续发展性及启示。 二、调查背景 有重点、有特色发展是指导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浙江省2015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2016年1月29日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正式出炉,42个小镇入围第二批名单。特色小镇的灵感来自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对浙江优化生产力布局颇有启迪。浙

江省特色小镇是指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定位聚焦于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7大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同时,特色小镇将围绕单个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对探索新型小城镇之路有重要意义。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中,有22个小镇已经完成了年度投资目标。作为优胜劣汰的刚性指标,每个小镇年度投资进展不一,临安云制造小镇完成投资21亿元,位居小镇之首。根据《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对投资额的规定,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第一年完成投资不低于10亿元,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和信息经济、旅游、金融、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不低于6亿元。据省统计局和省发改委前三季度的数据统计,今年1至9月,37个小镇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为346.32亿元,平均每个特色小镇9.36亿元。 据了解,善琏镇共有28家湖笔生产企业以及90多家产业配套小微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500人,各个生产厂家用材、工序、标准各有不同,质量也大相径庭。淘汰落后产能,重组湖笔企业,支持做大做强势在必行,南浔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专项巡查摸清湖笔经营户底数,建立完善湖笔经营户台账资料,联合湖笔协会、地方政府开展个体户“个转企”上门服务,目前已完成7户“个转企”目标,下一步将全力支持湖笔新三板上市。目前,辖区内湖笔生产企业共拥有注册商标23件省、市级著名商标5件,省、市名牌产品7个,浙江老字号2个,省知名商号1个,品牌指导取得初步成效。良好的质量拓展了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近年来,全镇湖笔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12亿元,网上销售额近3180万元,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