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9521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区别于其他物品的运输,一旦出现事故,具有影响大、危害大、伤亡人数多的特点。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危险化学品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出事故的概率也会越来越高,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发展及运输方式

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从经营体制上划分应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阶段、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市场经济成熟阶段。在计划经济阶段,危险化学品运输全部由国有企业承担,货物品种较为单一,安全系数较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阶段为市

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营体制多元化,法律法规逐步出台,从事危险化学品行业的人员较为复杂,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较高。

1990年代中期以后,是市场经济的成熟期,1994年10月27日,经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批准,我国承认实施《170号公约》和《177号建议书》,主要内容是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登记、注册、转移、运输、安全技术说明等,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危险化学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随之带来的危险化学品运输量的猛增,危险化学品的品种多,结构复杂,运输方式多样化,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尽管法律法规健全,但违法成本太低,造成事故频发。

危险化学品运输从运输方式划分经历了两大阶段,即从简单运输到复合运输。在危险化学品需求量

低的时候,基本上以铁路、公路为主,满足市场的需求。当需求量大于运输量的时候,必须走复合运输的方式,即铁路、公路、海上以及管道运输的方式。目前,中石化、中石油面临北京市汽、柴油的庞大需求,已开始规划实施管道运输的方案。

危险化学品运输从距离上又可以分为长途运输和短途运输,长期运输满足炼厂和需求地的供应关系,主要是以铁路运输、海上运输为主,相对来讲这种运输方式较为安全可靠,但不排除油源紧张直接从炼厂使用车辆长途运输的可能。短途运输是为了满足供应商和需求企业的供应关系,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这种车辆运输方式是动态的,流动性大,安全系数极低,最容易引发各种事故。

从危险化学品的运量和品种可分为大批量运输和小批量运输。汽、柴油的运输以吨计算,单车载重

大,系流动的危险源。城区的需求量远远大于郊区的需求量,危险程度显而易见。化学试剂、爆炸物等系小批量运输,但要求高、责任大,稍有不慎,小批量的运输极有可能酿成更大的恶果。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在的问题和监管重点

近几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频发,特别是油罐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道路遗洒、车辆侧翻、罐车爆炸,屡见不鲜。据报道,一年油罐车事故不下几十起,并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此问题必须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对待此问题的认识,决不能从一个简单的事故看待,必须上升到一定高度来认识,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分析危险化学品事故,不能看出,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从客观原因分析,主要是车辆猛增,需求量加大,路面状况复杂。以北京为例,1999年

北京市中石化销售公司一年销售量在70万吨左右,20xx年陡增到400万吨左右,再加上中石油北京销售公司的销售量,估计在700万吨左右,如此巨大的销售量,事故的发生机率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

然而,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主观方面的,涉及了“车辆、人员、管理”等几个方面。从主观原因分析,化学危险品的运输存在着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管理不到位。

事故的背后,反映的是管理问题。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企业是否真正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否真正自觉、主动、创新地在抓安全工作。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主体责任是要依法经营,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要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规定,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生产组织,建立安全责任制,进行安全管理,从员工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监督、安全奖励、安全隐患处置等方面,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评估,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

事故频发的企业,在安全管理机制上是不到位的。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者违章指挥,从业人员违章作业。可以说,事故的发生就是对管理不到位的报复。第二,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统计,北京市有危化运输车辆3200余部,有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5000余人,其中外地从业人员2000余人。20xx年交通违法6552起,达到每车两起交通违法。某公司交通违法更是达到单车违法25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是从交通违法开始的。从事危化运输的驾驶员交通守法意识差,缺

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安全观念淡薄,职业素质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利润的驱使、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安全管理弱化、缺乏职业教育和培训。企业只管争取更大的利润,员工只知道如何挣钱。

从交通违法的统计数字上看,现在危化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可见一斑。

第三,车辆技术状况欠佳。

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随着运输公里的增加,车辆必须加强日常保养,使车辆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目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准许上路行驶主要通过车辆年检、消防验罐、等级评定和二级维护,通常是一年进行一次。目前现有的情况是,车辆突击年检突击整车,否则过不了年检关。而日常的保养缺乏,哪坏修哪儿,造成了年检车辆状况好,过了年检之后,车辆技术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

此由车况问题引发的危险货物运输的事故屡见不鲜。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车况至关重要,必须由企业建立车辆检查的长效机制,政府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从管理方面来说,以下几方面是监管的重点:

第一,小、散单位是监控的重点。

20xx年交通部牵头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专项整顿,规定不到5部专业运输车辆的运输公司,不得经营危险货物运输。经过整顿,一些小、散单位采纳一定的管理费,挂靠在专业运输公司的形式进行危险货物的运输。挂靠与被挂靠公司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关系上,而安全关系没有相互制约,处于失管、失控的状态。

第二,异地经营应规范。

跨省市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如何监管,异地经营管

理值得探讨。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放开搞活,但应有原则。一定要在当地政府的统管之下、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经营,否则问题事故层出不穷。在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管理中,有的公司是中外合资公司,董事长、经理由不同方担任,注册地在其他省市,这样的公司在一些范围内不受地区行政管理条例的限制,在工商审核、车辆年检等方面可以在异地办理,政府监督力度减弱,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第三,过境运输车辆应严查。

第四,夜间运输应监控。

三、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车辆技防水平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要解决危险化学品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运输车辆的技术水平,才能促进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业的良性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