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摩擦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1.1 摩擦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1.1 摩擦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中考特训1 力与运动

1.1摩擦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重难点集训目录

一、摩擦力的存在与概念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概念与区别

一、摩擦力的存在与概念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C)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如下几个图中,物体A相对于小车静止,地面不光滑,物体A在哪种情况下没有受到摩擦力( D ) A.①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 B.②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③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 D.④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重难点习题集训

【解析】在分析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时,通常要运用假设法。先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看物体能否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如果能保持现在这种状态,说明不受到静摩擦力;如果不能保持现在这种状态,而向某个方向运动,那么就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图①,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时,对A分析,假设A不受力,A的运动状态肯定不变,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与事实矛盾,所以假设有误,则A肯定受到摩擦力。

图②,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A分析,假设A不受小车的摩擦力,则A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力不平衡,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假设有误,则A肯定受到摩擦力。

图③,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时,对小车分析,小车向前运动,地面给小车向后的摩擦力,假设A对小车没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则小车不会向前加速运动,所以假设有误,即小车受到A 向前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车对A也有摩擦力。

图④,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A分析,A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

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D )

A.f丙>f甲=f丁>f乙 B.f乙>f丙>f丁>f甲C.f乙>f丁>f甲>f丙 D.f乙>f甲=f丁>f 丙

.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

P<m 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D )

A.F1>F2 B.F2=F3 C.F3>F4 D.F3=F4

.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

增加,0~t1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2)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3)如果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为____N,撤去外力的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1)5.3 (2)5.1 (3)5.1 5.1 我们先根据题意标出图中三个阶段木块的运动情况:0~t1木块静止,t1~t2由静止开始运动,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当F=5.3N时,木块是静止的,木块受力平衡,水平方向:拉力F与静摩擦力等大反向,所以静摩

擦力大小为5.3N,方向向左。

(2)若用5.8N的水平拉力F拉木块,F已超出能让物体保持静止的最大拉力5.5N,木块将由静止开始

运动。

(3)在第三个阶段,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与拉力F仍二力平衡,据图可知滑动

摩擦力大小应为5.1N。撤去外力的瞬间,物体仍受滑动摩擦力,将做减速运动。上述两种情况都为非平衡状态,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二力不平衡。但是,由于物体所受的压力及地面的粗糙程度都没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仍为5.1N。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

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分析两图象可知:当t=1秒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牛,当t=5秒时,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

、小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作了如下猜想: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

关; B.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着她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木

块在较光滑木板上匀速滑动在粗糙木板上匀速滑动在较光滑木板上匀速滑动

(1)步骤①和②是为了验证猜想A(填“A”或“B”),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木块和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

(2)小梦接着按步骤①和③探究猜想B。你认为步骤③能否测出摩擦力?不能。

(3)小梦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呢?她用①的装置进行实验:先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紧接着增大拉力使木块加速度滑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根据上述实验,小梦得到了“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分析操作过程,你认为小梦的结论可信吗?不可信,原因是没有匀速拉动木块运动。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

①在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__3.4__N,方向__水平向左__。

②比较__甲、乙__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③比较甲、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接触面粗糙程度__有关。

(2)在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__平衡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__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等__;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它的支持力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1)①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2N,由图乙可知此时的读数为3.4N;因为木块水平向右滑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②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导致摩擦力大小不同。③甲、丙两图中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导致摩擦力大小不同。(2)图丁中木块在各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等;因为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重力与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丁(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均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2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甲乙

(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它的示数是1.6牛。

(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象。

解:

(4)分析图象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概念与区别

、如图所示,P、Q两物体分别放在同一桌面上,分别在F P=5N、F 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B )

A.物体P的速度一定大于物体Q的速度

B.若m P=m Q,则物体P一定比物体Q粗糙

C.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

D.物体Q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物体P对桌面的压力

.如图所示,A、B、C三个石块叠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石块B所受A的压力和C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石块B受到石块A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C.石块B受到的重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石块B对石块C的压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 方向斜向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D )

A B C D

、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实验九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九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日期:月日同组人: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探究准备 1、器材准备: 检查实验台上的实验器材,在后面画√,在空格里填上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名称: 2、知识准备: (1)叫做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是: 。

(2)叫做摩擦力。 三、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给出你的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 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 1、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多个,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某个因素的关系,必须采用法。 2、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 4、怎样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怎样改变接触面积? 【进行实验】 1、观察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 指针是否指在零位:;测量范围:;分度值:。 2、把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拉力的大小——摩擦力,记入表格;

初二下册物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1.(2012?遵义)2012年5月19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栏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以12秒97的成绩卫冕冠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反过来给他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B.刘翔在赛道上,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C.刘翔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站在领奖台上,刘翔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2012?绥化)如图所示,当电灯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2012?德州)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 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一对相互作用力 4.(2012?成都)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 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5.(2011?丹东)关于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书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6.(2011?鞍山)有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受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八年级物理 摩擦力实验题

三、摩擦力 1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第三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一20 4.0 二20 4.0 三8.0 (1)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比较一、三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当你用肥皂水洗手时,会感到比不用肥皂水时摩擦阻力小些.如果在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上涂润滑剂,则摩擦力比不涂润滑剂时有什么变化呢? (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主要步骤是: A.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B.在长木板上涂上润滑剂后,重复上述实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2)若F1>F2,则说明了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涂上润滑剂后,摩擦力会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请你举出一个在生活、生产中应用这一结论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探究摩擦力实验

探究摩擦力实验 中考题欣赏: 1.(2011年29题) 在科学探究课中,实验小组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于是他们选用了重10N的物体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通过比较两图,可以验证他们的猜想,得出的结论是:在 一定时,。 2.(2014年30题)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 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_________ 是正确的,其结论是:_________ .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_________ .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_________ . 3.(2016年30题)妈妈的一双脚底带有很多胶粒的防滑瑜伽袜,引发了小红的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她找来三个挂钩、两块相同的新透明皂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家里的水平大理石窗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探究实验。 (1)她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透明皂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根,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①②两次实验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实验②③,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4)小红在窗台上铺了一条毛巾,做了第④次实验。对比①④两次实验,(选填“能”或“不 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理由是。 (5)取下挂钩,她还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她找来一支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右图所示,手拿A、B两块透明皂用力顶住铅笔的两端,观察两块透明皂的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由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性质,所以很多同学往往将他们混为一谈。本文就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指的不是一个力,体现的力与力之间的关系。 例如吊在电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向下的重力G,另一个是电线对它向上的拉力F,如图(1)所示。这里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体现了这两个力(G与F)的平衡关系;G与G’、F与F’是相互作用的两对力,体现了G与G’、F与F’的相互关系。 二、从力的性质上区分。 平衡力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也就是说,既可能是同一性质的力,也可能不是同一性质的力。图(1)中的拉力F是弹力,而重力G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引力,它们不是同一性质的力。相互作用的力必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图(1)中G与G’、F与F’都是弹力。 三、作用的物体不同 平衡力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即受力物体相同。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具有不同的受力物体。图(1)中F和G具有相同的受力物体(电灯),而G和G’的受力物体不同,F和F’的受力物体亦不同。 四、涉及的物体的个数不同。 一对平衡力涉及三个物体,相互作用力只涉及两个物体。比如:一个人立于地面上,此时受到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涉及的物体的有:人、地球和地面。而此时人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以及人对地面的压力这一对相互作用力,只涉及人和地面两个物体。 五、因果关系不同。

一对平衡力中的两个力存在与否,均不受对方的约束。只有当这两例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才成为一对平衡力。而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则不同,它们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即它们各自的存在都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六、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不同。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变,而相互作用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例如: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拉力为10N,由于小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运动,因而此时一定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的作用。小车正是在这一对平衡力(地面给小车摩擦力和对小车的拉力)作用下作匀速运动的。二此时小车所受的重力和小车地球的吸引力这一对相互作用力,以及小车受到地面对它摩擦力和小车对地面的摩擦力这对相互作用力,对小车的运动状态无关。 练习:在光滑的地面上放着用绳子连接的物体A、B和C,力F作用在C上(如图2)。问那一对是平衡力?哪一对相互作用力? (1)、A对B的拉力和B对C的拉力。 (2)、B对A的拉力和A对B的拉力。 (3)、A对B的拉力和C对B的拉力。 (4)、B对C的拉力和C对B的拉力。

测摩擦力实验专题

【学习目标】掌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点拨】 1.评价甲乙两种方案 同样是测滑动摩擦力,甲、乙两方案,区别是? 【经典例题】 例1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_____________,所需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___________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摩擦力实验专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摩擦力实验专题 1.(2019舟山,23)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2.(2019齐齐哈尔,25)弹簧测力计是我们在许多力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让我们利用它来探究力学中蕴含的奥秘吧! (1)小聪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 ①在图一甲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 ②分析图一中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③比较图一中甲、乙、丙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④小聪通过数据还计算出了物体A的体积为m3,A的密度为kg/m3。(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 ①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使其做运动。 ②比较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是:滑动摩擦力越大。利用此结论,如果要在拔河比赛中获胜应选用图三中类型的鞋(填字母)。 ③小明利用图C继续进行探究时,突然拉动下面木块,观察到上面的小木块向

后倾倒,则上面小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选填“前”或“后”)的。 3.(2019岳阳,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中, (1)如图,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2、5、6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关结论,下列实例与结论相符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力压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 B.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②分析______(填序号)两组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③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可以写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式为:f=______。 4.(2019吉林,2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果在木块上再放一个钩码,则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5.(2019安徽,18)图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示意图实验的过程为: a.用弹簧测力计缓缓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当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该示数即为此状态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测出此种情况F的滑动摩擦力 c.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 ( 1 )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考题(答案)

1.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 匀速拉动木块,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砝码的重力来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压力的大小。他通过测量木块的 重力、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以及砝码重力,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 2。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在右图中画出F 2与F 压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不变,滑动摩擦 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 2.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一) (1)实验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 _____ 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____ _,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__ ___. (二) 小林又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系吗?他又做了如下操作: (5)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___ __的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____ _N . (6)小林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 __. 3.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长沙市某中学的小刚和小明两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实验。按图甲实验时,小刚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A ,读出弹簧铡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问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B ,木块B 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小明拖动长术扳,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B 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最新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练习(用)

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练习 1 例题:1.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来说,下列各组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2 是() 3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4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5 C.书的重力和桌子的重力 6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7 2.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力是() 8 A.人推墙的力,鞋受到的阻力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向后的力9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10 3.铅笔盒静止在水平课桌上,以下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11 A.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12 B.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13 C.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14 D.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 15 4.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16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17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18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19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0 例题: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21 () 22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3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4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25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6 6.如图所示,当电灯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7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8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9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0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 31 用力 32 7.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3 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4 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5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6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7

物理实验探究专题滑动摩擦力

物理实验探究专题滑动 摩擦力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1.(05河北)下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 运 动。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2.(08梅州市)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_____ __运 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______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08黄石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F/N摩擦力f摩/N ①木块与木板8 ②木块与木板12 ③木块与毛巾12 (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序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 (填序号) 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07包头市)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记录的结果如右下表所示。(1)在这个实验中,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在第1、2次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控制的变量是______。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在研究接触面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可采用第____次的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接触面压力 (N) 摩擦力 (N) 1木块和木板2 2木块和木板4 3木块和棉布2 4木块和毛巾4 N/N f /N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1、相同点 (1)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不同点 ☆(1)力的作用点: 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如绳吊灯,绳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绳的拉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前者的作用点在灯上,而后者的作用点在绳上。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如绳员灯,绳对灯的拉力与地球对灯的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灯上。 ☆(2)力的性质 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就是同一性质的力。 即同为引力、弹力或摩擦力等。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从性质上瞧均为弹力。 一对平衡力: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如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为引力,而支持力的性质为弹力。 ☆(3)产生的效果 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如绳吊灯,灯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灯的拉力各自产生的效果不同,灯对绳的拉力会使绳被拉长,而绳对灯的拉力使灯不下落,这两个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它们产生的效果相互抵消,使书保持静止状态。 ☆(4)与时间的关系 一对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具有瞬时对应关系。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就同时产生。一旦停止推车,车对人的力也就消失了。 一对平衡力则没有这种瞬时对应关系。撤去其中一个力,平衡虽被破坏,但另一个力可能依然存在。如绳吊灯,细绳断了,灯受到的拉力消失,平衡被破坏,但灯受到的重力仍然存在。

随手可做的摩擦力实验

随手可做的摩擦力实验 一、感受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一个变化的物理量,一张桌子放在粗糙的地面上,如果它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00N,当我们用10N的力推它时,推不动,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大小刚好等于10N;当我们用50N的力推它时,还是推不动,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和你的推力同步增大到50N;当我们用100N的力推它时,仍然推不动,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大小刚好等于100N;当我们用101N的力推它时,桌子开被推动,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达到了最大值100N后不再增大。不过,推动桌子的一瞬间,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再是静摩擦力,而是滑动摩擦力,而相同情况下,滑动摩擦力是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因此在桌子被推动的一瞬间,你会突然觉得轻松了一点,你的身体会因为摩擦力突然明显减小而推力不变向前倾倒。 关于静摩擦力的这一个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书本、弹簧测力计和你的课桌做一下实验来体验一下,如图1所示。阅读课本我们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稍稍转换一下视角,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由此,我们可以借助细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拉书本,开始用0.5N的拉力拉书本,书本没有被拉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0.5N就等于书本 受到的静摩擦力;改用1.0N的拉力拉书本,书本没有 被拉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0N就等于书本受到 的静摩擦力;继续增大拉力,记下刚刚拉动书本前一 瞬间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最大,就等于书本受到的最大 静摩擦力;在此基础上,水平拉动书本在课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这是 此时书本在课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明显小于最大静摩擦力f最大。 二、感受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 异同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沈早泉 1. 相同点 (1)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不同点 (1)力的作用点 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如绳吊灯,绳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前者的作用点在灯上,而后者的作用点在绳上。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如绳员灯,绳对灯的拉力与地球对灯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灯上。 (2)力的性质 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即同为引力、弹力或摩擦力等。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从性质上看均为弹力。 一对平衡力: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如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为引力,而支持力的性质为弹力。 (3)产生的效果 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如绳吊灯,灯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灯的拉力各自产生的效果不同,灯对绳的拉力会使绳被拉长,而绳对灯的拉力使灯不下落,这两个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产生的效果相互抵消,使书保持静止状态。 (4)与时间的关系

一对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具有瞬时对应关系。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就同时产生。一旦停止推车,车对人的力也就消失了。 一对平衡力则没有这种瞬时对应关系。撤去其中一个力,平衡虽被破坏,但另一个力可能依然存在。如绳吊灯,细绳断了,灯受到的拉力消失,平衡被破坏,但灯受到的重力仍然存在。 (5)涉及的物体个数 一对相互作用力:只涉及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两个物体是其中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如人推车,人对车的推力与车对人的力只涉及人和车这两个物体。 一对平衡力:涉及三个物体,其中的两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力。如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是地球施加给书和桌子施加给书的,涉及到书、地球和桌子三个物体。 (6)合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由于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不能合成。 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 (7)做功 一对相互作用力:要按每个力的实际情况来计算所做的功。它们各自做的功不一定相等。 一对平衡力:二力做的功大小相同,效果相反(一正一负),互相抵消,即合力做的功为零。

摩擦力实验(题全含答案)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 :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的“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实验中木块沿 方向做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分析a 、b 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 ③分析a 、c 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 ④:实验的操作难点是(误差)? 。 2 :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 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 之间的关系图象。 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 与N 的关系是_____ __。 3 :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 摩擦力为_______N . 4 :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 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 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请你画出图甲木块A 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谁的实验设计更好,为什么? (3)改进的目的: 6 :探究方法: 7实验原理:

答案 1 :水平匀速直线 ①使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或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因为有两个变量,所以无法得出正确结论【或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所以不能得出正 确结论】。 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2 :(2)见右图 (3)f与N成正比 3 :二力平衡 2.8 4 :未控制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 5 :(1)图略(2)小明同学的设计更好(1分)因为按甲图实验时,很难控制木块匀速运动。而乙图中的木板不需要做匀速运动。 (3)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6 :控制变量 7 :二力平衡

第2节二力平衡(20201109181232)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具准备:弹簧、铁架台、钩码,课本图2-22的装置、细线 【学情分析】学生对受力分析还不够全面,对物体受到力的理解也还不够准 确,在学习过程中,在这方面要注意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作出二力平衡的图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强力的探索问题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再设置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 (一)、复习提问:问题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2、如果将手上托的课本松开,书将落到地上,为什么? 问题3、我手上托的课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画出受力示意图。 问题4、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三)教师总结: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板书课题)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二力平衡需要哪些条件?

2建立假设: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 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按书本图2-22演示 (1)在静止的小车上加上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同方向的力,看小车的状态有 无变化。 (2)在静止小车的一直线上加上方向相反的大小不同的力时,小车的状态怎样。 (3)在小车上加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然后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则小车的状态怎样变化?以上实验问学生看到小车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小车从静止变为运动或转动)。 (4)再演示静止的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加上二个力时,小车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问题5、根据实验进行分析,你能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吗?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通过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二力平衡有哪些应用)

探究摩擦力大小试验及试验改进的方法

探究摩擦力大小实验及实验改进的方法 方法一 本实验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1、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让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提出具体的做法,特别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我们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因此应使用几个面面积不同,但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同一木块。依据实验结论,我们还可以比较两不同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即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表示接触面粗糙。如比较大小、形状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那个表面粗糙时,采用将两物块叠放,以保证两次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测出滑动摩擦力,力较大的那个面更粗糙。2、用替代的方法,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就要注意,木块水平放置,弹簧测力计需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力木块,同时读出示数的大小,也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改进:弹簧测力计需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力木块,比较难做到,我们可以固定弹簧测力计而拉木板。拉动木板就不用匀速。 方法二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 2.接触面要粗糙; 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趣味实验探究-------摩擦力

思考推木箱为什么费力? 什么是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一、静摩擦力 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时,是不是能产生摩擦力? 小孩推箱而推不动,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 1.定义: 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 【练习1】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摩擦力的是( ) 趣味实验探究----摩擦力

3.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区别: 木块运动方向向上,但它相对于皮带有下滑的趋势,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却是向下的,所以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二、滑动摩擦力 1.定义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⑴两物体间接触且有压力 ⑵接触面不光滑 ⑶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5.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⑴增大:使接触面更粗糙、增大压力 ⑵减小:使接触面更光滑、减小压力、以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接触(气垫船、磁 悬浮、加润滑油等) 三、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2.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观看杜老师的演示实验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课堂练习 【例1】 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滚动摩擦力的有( ) A.用卷笔刀削铅笔,刀口与铅笔之间的摩擦 B.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 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与滑梯之间的摩擦 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 【例2】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 【例3】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 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绳子 D.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 【例4】 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 B.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 C.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 【例5】 用手握住重5N的酱油瓶子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3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3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例6】 小宇用5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N;若减小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摩擦力实验

摩擦力实验1:筷子提米 材料: 一根竹筷子或者木棍(表面较粗糙不光滑效果更好)、一个玻璃杯、适量的大米。 过程: 1、将米倒满玻璃杯。 2、用一只手将杯子里的米压一压。 3、从手指缝间插入一根竹筷子,再用手压紧米粒。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是否能被筷子提起来呢? 实验结果: 杯子和米被筷子一起提了起来。 原理: 物体和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当物体受力要运动时,摩擦力就会以相反方向阻碍物体的运动。在实验中,由于杯子内米粒与筷子之间的挤压,使杯子、筷子和米粒紧紧地挤在一起,这样杯子、筷子和米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将筷子向上提起,米粒和杯子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筷子向上运动,结果反而将米粒和杯子一起提了起来。 摩擦力实验2:“难分难解”的书 材料: 两本大小厚度相近的书本。 过程: 1、把两本书翻开,并将两本书的内页如洗扑克牌般交错叠在一起,直到两本书翻页部分重 叠在一起。 2、此时用手稍微把重叠部分压一下。 3、两个人各拿其中一本书的装订的一端,并往相反的方向拉,书能否被拉开呢?如果两边 各加一个人,又能否起到应有的成效呢? 实验结果: 一般情况下书无法被分开。 原理: 当两本书叠加在一起时,书页之间会互相挤压,书页越多,相互挤压的力量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因此越厚的书本,就越难被拉扯开。 知识点拓展: 摩擦力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

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摩擦分类: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对在它表面上滚动的物体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静摩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它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无限地增大,当推力增大到超过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 (1)用滚动代替滑动;(因为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2)使接触面分离【①加润滑油。②在物体接触面形成一层气垫③磁悬浮】 (3)减小压力 (4)减小物体接触面粗糙程度 摩擦力在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用作。例如,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是鞋底对地面施加向后的力,生产了摩擦力,我们才能向前行走,不至于滑倒。汽车能在疾速行驶中及时刹车,也是轮胎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在起作用,从而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1.相同点 (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不同点 ☆(1)力的作用点: 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如绳吊灯,绳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前者的作用点在灯上,而后者的作用点在绳上。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如绳员灯,绳对灯的拉力与地球对灯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灯上。 ☆(2)力的性质 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即同为引力、弹力或摩擦力等。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从性质上看均为弹力。 一对平衡力: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如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为引力,而支持力的性质为弹力。 ☆(3)产生的效果 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如绳吊灯,灯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灯的拉力各自产生的效果不同,灯对绳的拉力会使绳被拉长,而绳对灯的拉力使灯不下落,这两个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产生的效果相互抵消,使书保持静止状态。 ☆(4)与时间的关系 一对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具有瞬时对应关系。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就同时产生。一旦停止推车,车对人的力也就消失了。 一对平衡力则没有这种瞬时对应关系。撤去其中一个力,平衡虽被破坏,但另

一个力可能依然存在。如绳吊灯,细绳断了,灯受到的拉力消失,平衡被破坏,但灯受到的重力仍然存在。 (5)涉及的物体个数 一对相互作用力:只涉及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两个物体是其中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如人推车,人对车的推力与车对人的力只涉及人和车这两个物体。 一对平衡力:涉及三个物体,其中的两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力。如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是地球施加给书和桌子施加给书的,涉及到书、地球和桌子三个物体。 (6)合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由于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不能合成。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 (7)做功 一对相互作用力:要按每个力的实际情况来计算所做的功。它们各自做的功不一定相等。 一对平衡力:二力做的功大小相同,效果相反(一正一负),互相抵消,即合力做的功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