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中点线面名校测试题大全

空间中点线面名校测试题大全
空间中点线面名校测试题大全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一、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平面的说确的是( )

A 一个平面长是10cm ,宽是5cm

B 一个平面厚为1厘米

C 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D 一个平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点A 和直线a 及平面α,则:

①αα???∈A a a A , ② αα∈??∈A a a A , ③αα????A a a A , ④αα???∈A a a A ,

其中说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3、下列图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圆

D 梯形

4、三个平面将空间可分为互不相通的几部分( )

A.4、6、7

B.3、4、6、7

C.4、6、7、8

D.4、6、8 5、共点的三条直线可确定几个平面 ( )

A.1

B.2

C.3

D.1或3

6、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Q 、R 分别是AB 、AD 、1B 1C 1的中点,

则,正方体的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7.下面推理过程,错误的是( )

(A ) αα??∈A l A l ,// (B ) ααα??∈∈∈l B A l A ,,

(C ) AB B B A A =??∈∈∈∈βαβαβα,,, (D ) βαβα=?∈∈不共线并且C B A C B A C B A ,,,,,,,,

8.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之外不共线的三点所能确定的平面的个数是( )

(A ) 1个或3个 (B ) 1个或4个

(C ) 3个或4个 (D ) 1个、3个或4个 9.以下命题正确的有( )

(1)若a ∥b ,b ∥c ,则直线a ,b ,c 共面; (2)若a ∥α,则a 平行于平面α的所有直线; (3)若平面α的无数条直线都与β平行,则α∥β;

(4)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异面。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4个

10.正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与正方体的棱可以组成异面直线的对数是( )

(A ) 2 (B ) 3 (C ) 6 (D ) 12 11.以下命题中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1)若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的无数条直线,则直线l ∥α;

A Q

B 1 R

C B

D P A 1

C 1

D 1 ? ? ?

(2)若直线a 在平面α外,则a ∥α; (3)若直线a ∥b ,α?b ,则a ∥α;

(4)若直线a ∥b ,α?b ,则a 平行于平面α的无数条直线。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4个 12.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则它们的交线条数是( )

(A ) 1条 (B ) 2条 (C ) 3条 (D )1条或3条 13.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1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直线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则l α∥.

②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③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④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

15. 若直线a 不平行于平面α,且a 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α的所有直线与a 异面 B.α不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 C.α存在唯一的直线与a 平行 D.α的直线与a 都相交 16. 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能确定的平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1个或3个 17.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A.异面直线 B.相交直线 C.不相交直线 D.不平行直线 18.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7部分时,它们的交线有( )

A.1条 B.2条 C.3条 D.1条或2条

19.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4,

则点1A 到截面11AB D 的距离为( )

A . 83

B . 38

C .43

D . 3

4

20.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各侧棱和底面的边长均为a ,点D 是1CC 上任意一点,连接11,,,A B BD A D AD ,则三棱锥1A A BD -的体积为( )

A .361a

B .3123a

C .363a

D .3121

a

21、空间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指的是( )

A.在空间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B.分别在两个平面的两条直线

C.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D.在同一平面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22、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A 异面直线

B 相交直线

C 不平行直线

D 不相交直线 23、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与直线BD 异面且成600角的面对角线有( )条。 A 4 B 3 C 2 D 1

24、设A 、B 、C 、D 是空间四个不同的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C 和BD 共面,则AD 与BC 共面

B.若AC 和BD 是异面直线,则AD 与BC 是异面直线

C.若AB =AC ,DB =DC ,则AD =BC

D.若AB =BC =CD =DA ,则四边形ABCD 不一定是菱形 25.空间四边形SABC 中,各边及对角线长都相等,若E 、F 分别为SC 、AB 的中点,

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的角为( ) A 300 B 450 C 600 D 900 二、 填空题:

1.若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于点O ,l B A ∈,,α∈D C ,,且BD AC //,则O,C,D 三点的位置关系是 。 2.在空间中,

① 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 ② 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以上两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把符合要求的命题序号填上) 3.已知,a 、b 为不垂直的异面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a 、b 在α上的射影有可能是

① 两条平行直线

② 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③ 同一条直线

④ 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 在上面结论中,正确结论的编号为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4. 已知a ,b ,c 是三条直线,角a b ∥,且a 与c 的夹角为θ,那么b 与c 夹角为 .

5. 已知两条相交直线a ,b ,a α平面∥则b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 6.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N ,M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则2MN 与AB CD +的大小关系是 .

7、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交线的条数可能有———————————————— 8、不共线的四点可以确定——————————————————个平面。

9、下列说法①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②过两条相交直线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③若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两个平面重合④两个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交线⑤过不共线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其中正确的有———————————

10、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是异面直线的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S C

A

B E

F

11、设c b a 、、表示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b a ⊥②c c ⊥③c a ⊥④c a //,以其中任意两个为条件,另外的某一个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12、ABCDEF 是正六边形,P 是它所在平面外一点,连接PA 、PB 、PC 、PD 、PE 、PF 后与正六边形的六条边所在直线共十二条直线中,异面直线共有——————————对。

13、点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且BD =AC ,则四边形EFGH 是————————————。 三、 解答题:

1.已知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M 、N 分别是1BB 和BC 的中点,AB=4,AD=2,

1521=BB ,求异面直线D B 1与MN 所成角的余弦值。

2.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 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 知识点: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 ;)

3. 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23AB =,23AD =,2AA '=. (1)BC 和A C ''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2)AA '和BC '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C

D ' C '

B '

A '

A E B

H G

C

F

D

4. 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1D C ,11C B 的中点,

AC

BD P =,11

A C EF Q =.求证:

(1)D ,B ,F ,E 四点共面;

(2)若1A C 交平面DBFE 于R 点,则P ,Q ,R 三点共线.

5.、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O ,1O 分别是四边形ABCD ,1111A B C D 的对角线的交点,点E ,F 分别是四边形11AA D D ,11BB C C 的对角线的交点,点G ,

H 分别是四边形11A ABB ,11C CDD 的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OEG O FH △≌△.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练习题

1、下列有关平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平面长是10cm ,宽是5cm B 一个平面厚为1厘米 C 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D 一个平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点A 和直线a 及平面α,则: ①αα???∈A a a A , ② αα∈??∈A a a A , ③αα????A a a A , ④αα???∈A a a A , 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3、下列图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圆 D 梯形 4、三个平面将空间可分为互不相通的几部分( ) A.4、6、7 B.3、4、6、7 C.4、6、7、8 D.4、6、8 5、共点的三条直线可确定几个平面 ( ) A.1 B.2 C.3 D.1或3 6、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Q 、R 分别是AB 、AD 、1B 1C 1的中点, 则,正方体的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7、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交线的条数可能有———————————————— 8、不共线的四点可以确定——————————————————个平面。 9、下列说法①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②过两条相交直线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③若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两个平面重合④两个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交线⑤过不共线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其中正确的有——————————— 10、空间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指的是( ) A.在空间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B.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C.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D.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11、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A 异面直线 B 相交直线 C 不平行直线 D 不相交直线 12、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与直线BD 异面且成600角的面对角线有( )条。 A 4 B 3 C 2 D 1 13、设A 、B 、C 、D 是空间四个不同的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C 和BD 共面,则AD 与BC 共面 B.若AC 和BD 是异面直线,则AD 与BC 是异面直线 C.若AB =AC ,DB =DC ,则AD =BC D.若AB =BC =CD =DA ,则四边形ABCD 不一定是菱形 14、空间四边形SABC 中,各边及对角线长都相等,若E 、F 分别为SC 、AB 的中点, 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的角为( ) A 300 B 450 C 600 D 900 15、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是异面直线的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16、设c b a 、、表示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b a ⊥②c c ⊥③c a ⊥④c a //,以其中任意两个为条件,另外的某一个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17、ABCDEF 是正六边形,P 是它所在平面外一点,连接PA 、PB 、PC 、PD 、PE 、PF 后与正六边形的六条边所在直线共十二条直线中,异面直线共有——————————对。 18、点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且BD =AC ,则四边形EFGH 是————————————。 A Q B 1 R C B D P A 1 C 1 D 1 ? ? ? S C A B E F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测试题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一、 选择题: 1.下面推理过程,错误的是( ) (A ) αα??∈A l A l ,// (B ) ααα??∈∈∈l B A l A ,, (C ) AB B B A A =??∈∈∈∈βαβαβα,,, (D ) βαβα=?∈∈不共线并且C B A C B A C B A ,,,,,,,, 2.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之外不共线的三点所能确定的平面的个数是( ) (A ) 1个或3个(B ) 1个或4个 (C ) 3个或4个 (D ) 1个、3个或4个 3.以下命题正确的有( ) (1)若a ∥b ,b ∥c ,则直线a ,b ,c 共面; (2)若a ∥α,则a 平行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 (3)若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与β平行,则α∥β; (4)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异面。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4个 4.正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与正方体的棱可以组成异面直线的对数是( ) (A ) 2 (B ) 3 (C ) 6 (D ) 12 5.以下命题中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1)若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直线l ∥α; (2)若直线a 在平面α外,则a ∥α; (3)若直线a ∥b ,α?b ,则a ∥α; (4)若直线a ∥b ,α?b ,则a 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4个 6.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则它们的交线条数是( ) (A ) 1条 (B ) 2条 (C ) 3条 (D )1条或3条 7.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D.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8.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直线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 α∥. ②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③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基础练习练习题复习.doc

精品 文 档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线面平行应用练习 1、 平面L =?βα,点βαα∈∈∈C B A ,,,且L C ∈,又R L AB =?,过 A 、 B 、 C 三点确定的平面记作γ,则γβ?是( ) A .直线AC B .直线B C C .直线CR D .以上都不对 2、空间不共线的四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A .0 B .1 C .1或4 D .无法确定 3、在三角形、四边形、梯形和圆中,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有 个 4、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P 、Q 分别为11,CC AA 的中点,则四边形PBQ D 1是( ) A .正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空间四边形 5、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C=BD , 且BD AC ⊥,则四边形EFGH 为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 若βα??b a ,,则直线b a ,为异面直线 B . 若βα??b a ,,则直线b a ,为异面直线 C . 若?=?b a ,则直线b a ,为异面直线 D .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 7、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 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8、过直线L 外两点作与直线L 平行的平面,可以作( ) A .1个 B .1个或无数个 C .0个或无数个 D .0个、1个或无数个 9、b a //,且a 与平面α相交,那么直线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必相交 B .有可能平行 C .相交或平行 D .相交或在平面内 10、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是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 ) A .一条直线不相交 B .两条直线不相交 C .任意一条直线不相交 D .无数条直线不相交 11、如果两直线b a //,且//a 平面α,则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α//b C .α?b D .α//b 或α?b 12、已知直线a 与直线b 垂直,a 平行于平面α,则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α//b B .α?b C .b 与平面α相交 D .以上都有可能 13、若直线a 与直线b 是异面直线,且//a 平面α,则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A .α//b B .b 与平面α相交 C .α?b D .不能确定 14、已知//a 平面α,直线α?b ,则直线a 与直线b 的关系是( ) A .相交 B .平行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

点线面体动画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宝城中学 【教学内容】 《点线面体》青岛出版社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1.2节点、线、面、体 【教材分析】 前面已经完成了从实物到抽象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这节课所要学的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完成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法上,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动手操作、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 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从不同角度体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点、线、面、体的认识,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各种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点、线、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概括等思维能 力。 难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以及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1.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的能力,根据七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丰富的图片、 实物,联想这些几何图形与实际图形的关系。 2.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七年级的学生爱问好动,采用操作法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是适应新教材改革所提出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 3.讨论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4.多媒体电化教学。通过观察实物,在观察、实践中感知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但点、线、面、体怎么组成几何图形,学生只从感官上发现较为困难,还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课件设计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明水县第五中学纪洪光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点、线、面、体的概念,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内容解析:点、线、面、体的概念是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又是对图形类别的基本划分,具有高度概括性.点线面体的关系揭示了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由一维到三维的演变过程。蕴含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点、线、面、体的概念及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点、线、面、体的演变过程,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支持分析: 根据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ppt课件,视频,音频,动画)辅助教学。实现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有效融合。课前播放《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流过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课程结束后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激励学生,相信自己。(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点之一) 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3,几何画板,爱剪辑 说明:部分素材来自网络。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ppt2) 欣赏烟花燃放的视频,点线面体组的画卷,从而导入新课。 师:板书4.1.2 点、线、面、体 (设计意图: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性,体现了本节的内容。) 师:接下来,看看这节课我们要达成的目标: (二)展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ppt3)

师:投影学习目标 生:齐读,体会学习目标的要求 师:板书(一) 点、线、面、体的概念 (二)点、线、面、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黑板上呈现本节的内容,条理清晰) (三)温故知新(ppt4) 师:投影问题; 如图所示,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 了几条棱?棱和棱相交成几个顶点? 生:观察图形,思考答案。并说出答案。 师:结合实物模型讲解,教学生分析方法,比如当有一个面水平时,水平棱有八条,竖直的棱有四条,共有十二条棱,体现分类的思想。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体现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过程。讲授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是一个几何体,下列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四)识别图形(ppt5) 学生说出几何体,教师给出对应的答案。 师:这些图形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板书体 (五)点、线、面、体的概念(ppt6) 问题1 点、线、面、体的概念 师:展示模型:圆锥,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 说出下列各图形的名称

点线面位置关系练习题

点线面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 【空间中的平行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①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②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①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②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①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②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空间中的垂直问题】 (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 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①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 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空间角问题】 (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 ①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 ②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空间任意一点O ,分别作与两条异面直线a ,b 平行的直线,形成两条相交直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 0 ,a b ''0

(精编)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测试题)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选择题 1. 若是平面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过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相交 ( B )过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 垂直 (C )过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D )过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2.设l 、m 为直线,α为平面,且l ⊥α,给出下列命题 ① 若m ⊥α,则m ∥l ;②若m ⊥l ,则m ∥α;③若m ∥α,则m ⊥l ;④若m ∥l ,则m ⊥α, 其中真命题... 的序号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设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为2,底面边长为3,E 是SA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SC 所成的角是 ( ) A .30° B .45° C .60° D .90° 4.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 E 、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现在沿DE 、DF 及EF 把△ADE 、△CDF 和△BEF 折起,使A 、B 、C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 .那么,在四面体P —DEF 中,必有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则 B .若直线在平面外,则 C .若直线,,则 D .若直线,,则直线就平行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6.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是( ) A .、都垂直于平面 B .内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 C .、是内两条直线,且, D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 7.已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α,则a 与b 的关系为( ) A .相交 B .平行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1.设M 表示平面,a 、b 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M b M a b a ⊥????⊥// ②b a M b M a //????⊥⊥ ③????⊥⊥b a M a b ∥M ④????⊥b a M a //b ⊥M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当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最大时, 直线BD 和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 A . 90 B . 60 C . 45 D . 30 第4题图

点线面位置关系(知识点加典型例题)

2.1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难点: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 2、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推论:① 一条直线和其外一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②两条相交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 ③两条平行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 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4)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那么L A · α C · B · A · α P · α L β

2、空间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 3、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范围是 00<θ≤900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 a ∥ b c ∥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注意点: 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共面直线 =>a ∥c 2

点线面位置关系(知识点加典型例题)

2.1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难点: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 2、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推论:① 一条直线和其外一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②两条相交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 ③两条平行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 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α∩β =>α∩β=L,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4)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空间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 L A · α C · B · A · α P · α L β

3、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范围是 00 <θ≤900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 a ∥ b c∥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注意点: 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 —— 有无数个公共点 共面直线 =>a ∥c 2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例题训练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基础回顾】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________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____________的一条直线. 公理3: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________________,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________________,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位置关系的分类 (2)异面直线判定定理 过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______________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①定义: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作直线a′∥a,b′∥b,把a′与b′所成的____________叫做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 ②范围:____________. 3.公理4 平行于__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定理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 ________.

自我检测 1.若直线a与b是异面直线,直线b与c是异面直线,则直线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2.如果两条异面直线称为“一对”,那么在正方体的十二条棱中共有异面直线________对. 3.三个不重合的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n部分,则n的可能取值为________. 4.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BAC=90°,AB=AC=AA1,则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 5.下列命题: ①空间不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必重合; 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④三角形是平面图形; ⑤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都是平面图形; ⑥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⑦一条直线和两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也必和另一条相交; ⑧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填序号). 【例题讲解】 1、平面的基本性质 例1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分别在AB、BC、CD上,且满足AE∶EB=CF∶FB=2∶1,CG∶GD=3∶1,AH∶HD=3∶1,过E、F、G的平面交AD于H,连结EH. 求证:EH、FG、BD三线共点. 变式迁移1

七年级数学点线面体教案

4.1.2 点、线、面、体 松树中学汪照瑞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页至第1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2.难点:关于体、面、线、点关系的教学是本课的难点。 3.关键: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细绳。 学生准备:硬币,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

二、新授 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 2.各小组学生公布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论。 教师活动: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3.点、线、面、体的概念。 (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2)、提出问题:观察常见的几何立体图形,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 (3)、给出面的分类。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给出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 教师活动:板书:平面和曲面。 (4)、探讨线的概念及分类 a、用幻灯机放映图片,让学生观察。 b、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得出什么结论? 4、探讨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1)、(通过多媒体展示)进行小组讨论中,综合小组中每个同学意见,得出观察图片发现的结论。 (2)、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121~122页内容,?得出观察图片能发现的结论。 师生互动:请学生给出观察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并把学生观察结论板书。 注: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思考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然后得出合理的解释。 5、练习:课本122页练习1、2题

【练习】高中数学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练习题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练习题 1、下列有关平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平面长是10cm ,宽是5cm B 一个平面厚为1厘米 C 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D 一个平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点A 和直线a 及平面α,则: ①αα???∈A a a A , ② αα∈??∈A a a A , ③αα????A a a A , ④αα???∈A a a A , 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3、下列图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圆 D 梯形 4、三个平面将空间可分为互不相通的几部分( ) A.4、6、7 B.3、4、6、7 C.4、6、7、8 D.4、6、8 5、共点的三条直线可确定几个平面 ( ) A.1 B.2 C.3 D.1或3 6、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Q 、R 分别是AB 、 AD 、1B 1C 1的中点,则,正方体的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 (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7、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交线的条数可能有———————————————— 8、不共线的四点可以确定——————————————————个平面。 9、下列说法①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②过两条相交直线A Q B 1 R C B D P A 1 C 1 D 1 ? ? ?

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③若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两个平面重合④两个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交线⑤过不共线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其中正确的有——————————— 10、空间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指的是( ) A.在空间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B.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C.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D.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11、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A 异面直线 B 相交直线 C 不平行直线 D 不相交直线 12、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与直线BD 异面且成600角的面对角线有( )条。 A 4 B 3 C 2 D 1 13、设A 、B 、C 、D 是空间四个不同的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C 和BD 共面,则AD 与BC 共面 B.若AC 和BD 是异面直线,则AD 与BC 是异面直线 C.若AB =AC ,DB =DC ,则AD =BC D.若AB =BC =CD =DA ,则四边形ABCD 不一定是菱形 14、空间四边形SABC 中,各边及对角线长都相等,若E 、 F 分别为SC 、AB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的角 为( ) A 300 B 450 C 600 D 900 15、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是异面直线的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16、设c b a 、、表示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b a ⊥②c c ⊥③c a ⊥④c a //,以其中任意两个为条件,另外的某一个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S C A B E F

七年级数学上册《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版(vip专享)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4.1.2 点、线、面、体 课型:新授课 【教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 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探索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问题情境 [问题1] (1)举出一些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 (2)①你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②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③线与线相交之处又得到了什么?

(3)举出生活实际中分别给体、面、线、点的形象的例子 二、新授 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再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 (1)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 (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线有直的也有曲的. (3)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教师对以上结论加以总结、完善.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教师鼓励学生联想身边熟悉的情景,尽可能多的举出例子,并把课前准备的挂图和物品等展示出来和学生交流. [问题2](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并回答问题) (1)①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 ②通过上述运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点动成线”的结论. 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举出更多实例.如:蚂蚁搬家;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留下的一排长长的足迹…… (2)①汽车雨刷可以看作是一条线,它在档风玻璃上运动时有什么现象? ②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 ①教师让学生拿笔或直尺当雨刷在纸上演示,启发学生类比上一个问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结论. 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动手实践,回答问题.得出“线动成面”的结论. ③学生经讨论、交流后举例.如:夜晚街头闪烁的霓虹灯、利用竹条编织的凉席,用扫帚扫地、用刷子刷油、钟表盘上分针时针的运动…… (3)①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 ②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③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 ④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吗? 教师演示旋转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在观察、猜测、想象之后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再通过动手实践加以验证;最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得出“面动成体”的结论. 学生经小组交流,举出例子.如把三角尺绕其一边旋转形成几何体、一摞壹元硬币…… 三、课堂练习 (1)为什么在中国地图上,北京只是一个点,而在北京市地图上北京几乎占了整个版面?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纠正.

(人教版初中数学)点线面体

4.1.2点、线、面、体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 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2、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从不同角度体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 3.通过对点、线、面、体的认识,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各种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三、教学过程:

上北京几乎占了整个版面? (2)观察下面的图片,你有什么发现?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教师列举更多的生活 实例说明“点”的意义. 学生观察图片.表述 观点. 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 活动,总结出几何图形都 是由点、线、面、体组成 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 元素. 在活动3中教师应重 点关注: (1)学生在实际背景 中对这些抽象概念认识和 理解; (2)对几何图形和 点、线、面、体之间关系 的理解. (3)发展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 从集合的角度 来看,点是组成图形 的最基本的元素. 线、面、体都可以看 成是由点组成的.通 过大量的生活实例 感受几何图形的构 成,发展几何直觉. [活动4] (1)小结. (2)3.1整节小结. 学生思考,试着独立完 成本节知识结构图.再分小 组结合其体实例进行讨 论、交流.教师启发学生从 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对点、 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 行总结.教师在学生总结的 总结回顾学习 内容,初步学会反 思. 鼓励学生在独 立思考的基础上.积 极的参与到对数学 问题的讨论中来,敢

最新点线面关系练习题(有答案)

//a α//a b 点线面位置关系总复习 知识梳理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1.判定方法 (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判定定理: (3)其他方法://a αββ ? 2.性质定理://a a b αβαβ??=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 1.判定方法 (1)定义法:两平面无公共点。 (2)判定定理:////a b a b a b P β β α α ???= //αβ (3)其他方法:a a αβ⊥⊥ //αβ; ////a γβγ //αβ 2.性质定理://a b αβ γαγβ?=?= 三、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2)判定方法 ① 用定义. //a b a b αα??//a α//a b

//a b ② 判定定理:a b a c b c A b c αα⊥⊥?=?? a α⊥ ③ 推论://a a b α⊥ b α⊥ (3)性质 ① a b αα⊥? a b ⊥ ②a b αα⊥⊥ 四、平面与平面垂直 (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线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 a a αβ ?⊥ αβ⊥ (3)性质 ①性质定理l a a l αβ αβα ⊥?=?⊥ αβ⊥ ② l P PA A αβ αβα β⊥?=∈⊥垂足为 A l ∈ 3 l P PA αβ αβα β ⊥?=∈⊥ PA α? “转化思想” 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 面面垂直 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

●求二面角 1.找出垂直于棱的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面相交的两条交线,它们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2.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O,在两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OA⊥l,OB⊥l,则∠AOB叫做二面角 的平面角 例1.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底面ABC,AB⊥BC,DE垂直平分SC,且分别交AC于D,交SC于E,又SA=AB,SB=BC,求以BD为棱,以BDE和BDC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求线面夹角 定义: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叫做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或斜线和平面的夹角) 方法:作直线上任意一点到面的垂线,与线面交点相连,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求得三角形其中一角就是该线与平面的夹角。 例1:在棱长都为1的正三棱锥S-ABC中,侧棱SA与底面ABC所成的角是________. 例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①BC1与平面AB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 ②BD1与平面AB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 ③CC1与平面BC1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 ④BC1与平面A1BCD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1.2点线面体

No. 课题:4.1.2点.线.面.体教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 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 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学习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 课前自助 新知探索1.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活动一>观察图形:见课件 ①你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 ②观察面与面相交的地方、线与线相交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1.面与面相交成,线与线相交成,包围着体的是。 2.面分为、。 3.线分为、。 4.点。 <活动二>动面观察,感受联系: 探究1、 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笔尖在纸上运动时会画出什么图形? 得出:点动成。 探究2 (1)汽车雨刷可以看作什么几何图形?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什么几何图形? (2)通过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得出:线动成。 探究3: ①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 ②举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

巩 固 新 知 堂 堂 清 作 得出:面动成。 挑战自我: 1.正方体是由面围成的,它们都是。 2.正方体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边。 3.圆柱是由个面围成的,其中两个面是,一个面是。 4.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条线,它们是。 完善自我: 1.粉笔盒的形状类似于长方体,它是由个面围成的,这些面是,有个顶点, 经过每个顶点都有条棱。 2.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3.面与面相交成,线与线相交成 ,包围着体的是 超越自我: 1.夜幕中一颗流星划过天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明了什么? 2.小朋友玩游戏,老师要小李在地上画圆圈,并交给了他三件东西:一截小棍、一支粉笔、 一根细绳,3.正方体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边。 你能告诉小李如何做吗? 3.将你手中的半圆形量角器绕它的直径旋转一周,得到什么几何体?三角板绕着它的一 边旋转一周又可以得到什么几何体? 1.把下面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请用虚线连一连: 2.刷墙工人用棍刷刷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给我们以点动成线的原理是() A、洗车挡风玻璃上转运的雨刷。 B、转动的电扇。 C、表演型飞机后面喷出的彩烟。 D、转动的自行车辐条。 4.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将这个长方形绕着它的长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体, 求圆柱体的体积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练习题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练习题 1、已知l 、m 是不同的两条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则下列正确的是() A 若l ⊥α,α⊥β,则l // β B 若l //α,α⊥β,则l // β C 若l ⊥m,α// β,m ?β,则l ⊥α D 若l ⊥α,α// β,m ?β,则l ⊥m 2、设α表示平面,a,b 表示直线,给定下列四个命题: (1)a //α,a ⊥b ?b ⊥α;(2)a //b,a ⊥α?b ⊥α; (3)a ⊥α,a ⊥b ?b //α; (4)a ⊥α,b ⊥α?a //b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3、若m 、n 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正确的个数是() (1)若m 、n 都平行于平面α,则m 、n 一定不是相交直线; (2)若m 、n 都垂直于平面α,则m 、n 一定是平行直线; (3)已知α、β互相垂直,m 、n 互相垂直,若m ⊥α,则n ⊥β; (4)m 、n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m 、n 互相垂直. A 1 B 2 C 3 D 4 4、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3)若直线1 2 l ,l 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 1 2 l ,l 互相平行 (4)若直线1 2 l ,l 是异面直线,则与 1 2 l ,l 都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其中假. 命题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5、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和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 ,n ,在下列四个命题中错. 误. 的是() A 若m ∥α,α∩β= n ,则m ∥n B若m ⊥α,m ⊥β,则α∥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