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

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

3.发展过程:

形成:战国。①韩非子“集权”思想;②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确立:秦朝。①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③思想上:推行“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④文化上: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巩固:西汉。政治上: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②汉武帝推行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上主要有改革官制,设内外朝,加强皇权;推行察举制,以扩大统治基础;建立刺史制度,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在军事上主要有北击匈奴,南攻越族。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崇尚法制。

完善: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

加强:北宋。①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削减节度使实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置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行更戍法;精编禁军,且分住两地,形成“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局面。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在地方:文臣知州,设立通判。二者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③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赋税运输,以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④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管地方司法,把司法权收归中央。

发展:元朝。①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强化:明清。明朝: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空前加强;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②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加强对人民的镇压。③设锦衣卫和厂、卫等特务机构,以保卫皇权。④实行八股取士,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清朝:①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设南书房,以加强皇权。③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造成社会恐怖。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三、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

发展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⒋特点:主要特点,君主主宰国家而没有其它力量对他制约;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另一特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6.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影响:①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其积极作用为主流。但在下降时期,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二、中央机构和官制的变化

秦朝: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时继续沿用。

唐朝时三省有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有吏、户、礼、兵、刑、工。其中尚书省掌管行政,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门下省掌管国家政权的审批,六部直属于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互相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在沿袭隋唐官制格局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也只是局限于形式。

(2)特点:三省六部制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的,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由于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各有职权却又相互牵制,这就使得相权进一步被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3)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权更趋巩固,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繁荣,成为唐朝强盛的政治保障;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唐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还专设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清朝:设军机处,1911年废军机处,设内阁。

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土司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

⒈规定:①元代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全国分为十个行省;省以下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②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构并直接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称之为“腹里”;二是宣政院管理西藏、四川和青海的少数民族地区。

⒉特点: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政区,但受中央直接控制。

⒊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改变了宋朝地方行政效能低下的缺点)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选官制度

两汉:察举制、皇帝征召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隋:建立;唐:完善;北宋:发展;明清:没落)

五、监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

两汉:刺史制度

北宋:通判

元朝:御史台

明朝: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六、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战、秦:实行连坐法。

西汉:编户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国民党在国统区实行保甲制度

七、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辽:蕃汉分治

金:猛安谋克制度

后金:八旗制度

06年高考题之变形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加强专制主义集权的重要方面,以秦朝、隋唐、北宋、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制度建树概括说明皇权强化的过程。

答:①秦朝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②隋唐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分散相权,集中皇权。④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⑤清朝前期,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皇权进一步加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高峰。

八、中国古代社会的地方组织制度——编户制度、保甲制度

1. 编户制度

(1)形成:西汉时期,政府为了控制和剥削农民,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管理人民、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不许无故迁移。这种制度也称作编户齐民。

(2)特点:实行的目的是为控制和剥削农民,编户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租赋制度。

(3)影响:编户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承受着繁重的封建剥削和各种差役,加强了西汉政府对农民的控制,同时,农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西汉经济的发展。

2. 保甲制度

(1)形成: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2)特点:保甲制度是一种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3)影响:保甲制度的实行,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和治安力量。

九、古代军事制度

府兵制

募兵制

猛安谋克制

八旗制

十、中国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古代改革的分类

(1)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

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国力强盛,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2)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政治改革: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废井田、废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使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为秦灭六国创造了条件。

(3)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政治变革

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它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

(二)对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认识

1. 从原因上看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③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⑤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

2. 从目的上看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主要目的是克服封建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3. 从性质上看

①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军政改革;

②封建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变革;

③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而进行的社会改革。

4. 从内容上看

①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②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恢复、发展经济;

③整顿政治,惩处贪官污吏(如后周世宗改革);

④改革军制,严肃军纪;

⑤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⑥吸收先进民族的文化等。

5. 从结果和作用上看

有的改革成功了,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等,这些改革增强了经济、军事力量,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如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

6. 从失败原因上看

一是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二是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如王安石变法。

7. 从成功原因上看

①顺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②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③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④改革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十一、盛世局面

我国封建社会曾经出现一些天下大冶的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1. 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后,吸取秦亡教训,文帝、景帝从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出现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 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又实行了租庸调制,采用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使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3. 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视官员的人选,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

4、康乾盛世

对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的认识

1. 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

2. 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它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封建剥削也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详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一)、概述:奴隶社会的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促使社会性质变化的改革:商鞅变法。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二)填表

对比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21.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怎样?

(1)特点:①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②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③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

(2)趋势: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3)原因: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②外因是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的东来。

(4)后果:闭关政策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

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更替制度: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

1. 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 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政权(王权)和神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⒈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⒉君主主宰国家,统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⒊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三、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使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日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独断和随意,容易出现失误;使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四、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1.不同点:①时代:分封制,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战国到元朝以前的封建社会;行省制:元朝以后②和中央的关系: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有相对的独立性。郡县制,是中央下属的行政机构,官员由皇帝任免,直属于中央。行省制: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③作用和影响:分封制,前期起到积极作用,如使西周疆域扩大,统治巩固。但是,因为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国家分裂战乱,破坏统一。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积极作用明显。

2.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实行目的都是为巩固统一;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五、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

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国的主要兵制。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受军事训练,轮番宿卫京师,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当兵是他们的一种职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他们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六、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②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

(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

②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③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七、、科举制

(1)历史沿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2)评价

实质:科举制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①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②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E.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文1

姓名 : 李壮学号:2011303030319 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摘要: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我国古代皇位继承的重要方法,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浅析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其漫长的统治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和作用。 皇位继承制度是历代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这是因为,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宝座,万世一系的传给自己的子孙,以“奉宗庙之重,统无穷之祚”,乃是各朝各代最高统治者的共同心愿。“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震动”二千多年来,封建统治者把预立太子看作是国家大事,天子传子,宰相传贤,传子为求政局安定,传贤是求国家的治理,天子之子并非一人,而诸子又无不觊觎最高的权位,于是,为求政局安定,在诸子中难以继承皇位,必须有确立的法制,不然,祸起萧墙,政局必难安定,这便是历代册封太子的原因。自汉代以来,封建法律就确立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 一、嫡长子继承制的发展。 中国古代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西周时期,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内容。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才确立起来的。是古代最主要的皇位继承制度 自先秦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皇位的继承,结合宗法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应由正后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第一继承人,如长子早殇,有子则立其子,无子再由嫡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正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册立庶生之长子。皇帝无子,再依据昭穆亲疏的顺序选立继位之人。嫡长子继承皇位,意在求得政局安定,但嫡长子并非个个贤能,因而诸皇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又成为不可避免。如果在建立太子的问题上,再加以君王的亲疏爱憎,以及后宫、宦官、外戚的干政,则斗争更加激烈,由此而酿成祸乱者,从秦二世诈立为帝,到清世宗阴谋夺位,可谓不绝于书,诚如唐初大臣刘泊所说:“太子,宗兆是系,善恶之习,兴亡在焉!” 封建制度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皇位继承虽起于嫡长子继承,但是,却少有真

中国政治制度史

填空: 1.郡县制推行始于(秦朝) 2.猛安谋克制度使用创立的是(女真人) 3.科举制建立于(隋朝)、(隋炀帝) 4.军机处设立于(雍正) 5.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6.明代(宗藩制度)是宗法制的复轨 7.明厂卫制有东厂、西厂、(锦衣卫) 8.明省级的长官叫(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9.明清的(改土归流)违背了因俗而治 10.秦朝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1.春秋前宗教事务官吏称之为太史寮 12.秦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以吏为师)、(法家文化) 13.西汉(汉武帝)设立了(尚书台)为核心的中朝官架空了三公制 14.汉选举制有(察举、征辟) 15.科举制(进士科)士人最重视 16.元朝统治中原的制度是(投下分封制) 17.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明仁宗朱高炽时) 18.元朝的四个等级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名词解释 宗法制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性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郡县制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县令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玩过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扔位列六部之首。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早想,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六部制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 B.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C.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 D.开创新的皇帝制度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分封同姓诸侯国 4.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做法在当时最可能是为了() 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 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联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 )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6.(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中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D.明朝宦官权势膨胀 7.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8.《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表明() A.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 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人的私产最终确立 9.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D.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0.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有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2013高考历史抢分专项突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一、备考导航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相互作用。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 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从而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封建社会专制统治有利有弊, 展望今后命题, 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机构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相关联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新题型。早期政治制度对社会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可联系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 认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意义。 二、专题知识归纳 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萌芽于战国 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度。 (2建立于秦朝 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

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 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 与通判互相牵制。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 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 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 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1、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首)、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察),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察),东汉为司法、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实则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 2、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隋唐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 3、南书房 清朝的内廷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行走,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为机要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4、军机处 清代中后期处理机要政务的中枢机构。雍正八年(1730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人员主要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处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军机大臣下另有军机章京,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俗称“小军机”。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恭撰上谕,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核查山川道里、兵马钱粮的树木,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军机处虽能参与军国大政,决定权仍在皇帝的手中,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职权力,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5、酎金令 汉削弱诸侯国措施之一。酌金即汉时诸侯与宗庙祭祀时随同酌(指重酿之酒)所献的黄金。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长安祭高祖庙献酌饮酒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目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武帝时,曾借酌金不足为名,削弱、打击诸侯王和列侯的势力。 6、乡遂制度 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乡遂制度是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3、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展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③西周后期受破坏; ④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⑤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 ⑥战国末期,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周王室全失分封大权。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宗法制 1、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与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突破练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题点1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1.如果你是西周的一个诸侯,下列你不应该做的事情是() A.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B.按一定的礼乐仪节招待每一个来访的士以上的贵族 C.带兵随周天子征伐其他诸侯 D.临终前将权力传给自己喜爱的小儿子 2.2011年9月20日,《北京晨报》:中国传统思维中,一向有一个祖先、一个政权、一个核心的习惯。五千年文明需有一个源头,从制度方面寻找是() A.井田制影响B.宗法制、分封制影响 C.八股取士影响D.禅让制影响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主要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血缘关系、家族训戒,还记载历史家族重大事件、科举出仕、义行节烈人物等。由此可见修族谱的动机是 () A.溯渊源,分疏亲,序尊卑,扬声名 B.化弱小为强大,众志成城 C.褒扬贞妇烈女 D.让族人同享功成名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之光 题点2君权与相权之争,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 4.2012年5月,《组织人事信息网》:历史上秦始皇、隋文帝当皇帝最辛苦。对此唐太宗认为是秦始皇过于贪权,隋文帝不肯信任臣下,导致政务审批机制不完善的产物。 唐太宗解决此问题的主要举措是() A.在全国推广郡县制B.完善科举制 C.完善三省六部制D.实行内阁首辅负责政务 5.2011年7月在建党90周年庆典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 C.统一度量衡标准D.首创郡县制度 6.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D.郡县制 7.有网友在总结古代皇权沿革的文章中写道:“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的降。”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西汉设立中朝B.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D.北宋设立枢密院 8.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穿越到2012年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 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都符合史实 B.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都与史实不符 9.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练习(一)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 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 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国家管理B.提高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D.维护贵族特权 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 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4.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 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5.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已完善B.存在贵族爵位等级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6.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 7.《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会考复习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秦的统一;了解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知道汉朝州刺史的设置;知道唐朝三省六部制;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知道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分析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影响;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对某些观点的立场、态度、倾向作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的意义分析令学生明白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明清专制主义的危害。 重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主要史实。 难点:史论结合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入:(投影标题及会考条目,解释标题) 师:“古代中国”是指:夏商周至1840年。“政治制度”有哪些? 生: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 这些制度可分为两类: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 一、中央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师:秦朝确立了哪些中央政治制度? 生: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师:皇帝制度是由谁首先创立的? 生:秦始皇嬴政。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页学习思考第一段,说出皇帝制度的特点。 生(阅读后作答):皇权至高无上。 师:皇帝确立起天下独尊的地位,并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从而确立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政体。这一政体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才被推翻。 皇帝集中各种权力于一身以后,每日要处理的政事繁多,于是设丞相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秦朝的丞相权力极大,威胁皇权,那怎么办? 生:削弱相权。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元知识结构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自秦开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王位世袭制 2、分封制 3、宗法制 4、礼乐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选官、用官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 从汉至清的 演变 中央 地方:郡县制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君主专制逐渐加强 (皇权PK 相权) 中央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中央PK 地方) 地方 秦: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于一身,位高权重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宰相权力一分为二(中朝与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决策、审议、 执行) 宋:二府三司制,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行政、军事、财) 元:一省代三省,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明:废宰相,设内阁 清: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秦:郡县制 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制(郡国制) 封国导致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中期:设节度使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具体措施需要掌握,祥见课本P13) 元:行省制度(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省制的开端。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朝:察举制 (评价标准为人的品行,东汉中期以后,察举制为地方豪强控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主要看门第出身) 科举制:隋炀帝时形成。1905年,清末新政中废除。

二、重要概念与重要问题补充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集权制度: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 2、形成条件 (1)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加以保护。 (2)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 (3)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3、作用影响(先辩证,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来思考) 积极: (1)政治上,有利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2)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如兴修水利工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上,一方面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促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内传播。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1)政治上,长期人治,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2)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社会的落后。 (3)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导致国民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二)比较明清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不同之处(从产生的背景、内容、影响三方面思考;还记得比较两个历史事物的方法吗?从背景、内容、影响、性质、目的五方面考虑) 1、背景 明清内阁:封建经济发展(经济),君主专制制度加强(政治) 近代西方内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完成(政治) 2、内容(权力、地位) 明清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宰相的重设,其职权与地位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皇帝。 近代西方内阁: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英国的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内阁首相实际上控制行政权、立法权等大权;总统制下的内阁(如美国)由总统组建,不对议会负责,与议会相独立,相制约。 3、影响 明清内阁: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标志,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近代西方内阁: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1、推行于西周,春秋走向瓦解的分封制; 2、春秋战国至元建立前,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2.尚书台: 东汉光武帝始设尚书台,综理政务。魏始以尚书台为独立机构,国家正式政务中枢。 3.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汉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代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卿为三司使;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 4.嫡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5.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6.分封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7.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朝中后期,是指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8.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9.郡县制: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 二、简答题 1.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皇帝制度的特点:(1)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 系。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 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 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 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国家管理B.提高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D.维护贵族特权 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 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 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 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4.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 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 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5.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已完善B.存在贵族爵位等级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6.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 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 7.《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 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古代中国政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案

《古代中国政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案 授课时间:周次 星期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教学重点: (1)西周宗法制、分封制; (2)秦中央集权制度 (3)汉、唐、宋、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3、教学难点: (1)先秦政治制度与井田制的关系; (2)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矛盾及其演变; (3)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 板书设计: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封建社会的 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 中央集权与地方 分权的斗争 专制皇权 不断加强 秦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分封制 商:内外服联盟 宗法制 周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隋唐;宋;元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汉 建中朝 设刺史 宋 收精兵 削实权 推恩王侯子弟 制钱谷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含义: 内容周王 分封对象 分封内容 义务 主要封国 作用积极 局限 2、宗法制目的: 含义: 内容: 核心及特点: 作用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3、内容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4、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5、内部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6、发展演变:萌芽于;确立于;巩固于;完善于; 发展于;强化于。 7、作用: 积极:①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统一,抵御外来侵略;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府有效组织人力、 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 ③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融合,巩固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先进生 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①衍生出来的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容易出现政 治腐败现象,必然加重劳动人民的负担;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第一次 判断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3.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4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 6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x 7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8关于国家的定义,冲突论认为,国家是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暴力工具。√ 9部落战争不仅导致更大范围内部落的合并,而且还在各个方面促成国家的产生。√ 10群对的组成原则是基于“血缘”。X 11王权起源于巫术。X 12尧舜禹时代官职的名称大多体现原始思维的痕迹,似乎与原始五行观念相联系。√ 13尧舜禹时代中央政府的官职可能被较大的部落分享。√ 14将酋邦作为原始社会与政治社会之间的过渡形态,事实上还需要更多的理论论证√ 15塞尔维斯勾画的早期人类社会的演进图式是“群对——部落——酋邦——国家——帝国”。√ 16中国学界在解释国家起源动力时较正统的观点主要是围绕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展开的。√ 17关于国家的定义,融合论强调,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作为社会协调的保障,在其权力范围内维持和平和秩序。√单选 1东夷集团的代表性人物C、太昊、少昊 2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什么性质B、假说 3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为A、王 4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B、后 5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陕西和甘肃 6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酋邦 7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河南山东 8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黄帝、炎帝 9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B、世袭制 10在我国国家起源阶段,频繁出现对战争的记载。是什么引起中国先民部落之间的战争呢()D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压力。 11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纳言”负责()。A了解下情 12中国国家起源的“标志”是()?C一个长期的过程 13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A《通典》 1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创造了所谓“挑战——应战”的文明生成模式,他强调()的自然环境对国家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组织进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B相对恶劣 15商代“郊”的含义是什么?B城邑之外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制度史著作是()B《周礼》 17长期以来,在国家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我国学者所接受的主要是()所建构的分析模型。C摩尔根 18苗蛮集团的活动区域是()。A河北、山东以及河南交界处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C白钢20部落是由氏族组成的,这种联合通常是依据()力量。A血缘 21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A大约存在了471年 22在部落酋长制演变为王权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C战争 23商代“邑”的含义是什么?A聚落、城 24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虞”负责()C山林管理 25颛顼“绝地天通”意味着什么()?A 26.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典乐”负责()。B宗教活动 27按现代人类学的分期理论,三皇五帝大概都已经是进入()的传说人物。B部落阶段 28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后稷”负责()。A农业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