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引言:

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准确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态、营养状况以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游离氨基酸测定的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血清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分离并定量,采用色谱柱分离、检测器检测和内标法校正的方式,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2. 气相色谱法(GC)

GC是另一种常用的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血清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脱水氨基化反应后,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可以得到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3.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游离氨基酸的电化学反应进行测定的方法。通过将血清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测定电流信号的大小从而确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二、游离氨基酸测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1. 营养评估

游离氨基酸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定结果可以反映人体的蛋白质代谢状况。通过测量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为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提供依据。

2. 疾病诊断

某些疾病状态下,如肝病、肾病等,人体内的氨基酸代谢会发生异常变化。通过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和监测这些疾病的发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肌肉代谢评估

游离氨基酸在肌肉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测定可以评估肌肉的代谢状况。在运动训练、康复治疗等领域,通过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评估肌肉的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为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 肿瘤诊断和治疗监测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对氨基酸的需求量较大,而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肿瘤的发展有一定关联。通过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辅助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结论:

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对于评估人

体的营养状况、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方法的改进,游离氨基酸测定在临床应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验一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用)

实验一 食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氨基酸有氨基及羧基两性基团,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中性内盐,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来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根据酸度计指示pH 值,控制终点。 实验试剂: 1、甲醛(36%):应不含有聚合物。 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 实验仪器: 1、酸度计; 2、20mL 移液管; 3、10mL 微量滴定管; 4、100mL 容量瓶; 5、250mL 烧杯; 6、磁力搅拌器; 实验步骤: 1、吸取5mL 试样,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2、吸取上述稀释液20.00mL V 3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水,插入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50mol/L]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的毫升数,(可计算总酸含量)。(使中性内盐分离成为氨基酸) 3、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10.0mL 甲醛溶液,混匀。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继续滴定至pH9.2,记录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的毫升数V 1。重复做3组平行样。 4、取80mL 水,先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再加入10.0mL 甲醛溶液,混匀,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 2。重复做3组平行样。 数据记录与计算 (一)数据记录:见下表 项目 样品 空白 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mol/L ) (二)结果计算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 ()100100 5014 .03 21⨯⨯⨯⨯-= V C V V X 式中:X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 mL ; V 1—测定用试样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标准碱液的体积,mL ; V 2—测定空白试验加入甲醛后消耗标准碱液的体积,mL ;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3—试样稀释液取用量,mL ;

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

总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 实验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游离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作用,产生蓝紫色的化合物二酮茚-二酮茚胺,产物的颜色深浅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下测其含量。因蛋白质中的游离氨基酸也会产生同样反应,在测定前必须用蛋白质沉淀剂将其除掉. 仪器与用具:100ml容量瓶;漏斗;三角瓶研钵;刻度吸管:0.1ml×1、1ml×2、2ml×2、5ml×1;沸水浴;具塞刻度试管20ml×10;分光光度计. 一、试剂 1.水合茚三铜:称重结晶的茚三铜0.6g,装入烧杯,加入正丙醇15ml,使其溶 解加入正丁醇30 ml、乙二醇60 m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4)9 ml,混匀,棕色瓶冰箱保存,10天内有效。 2.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4):称取化学纯乙酸钠54.4g,加入无氨蒸馏水 100 ml,电炉加热至沸,使其体积减半,冷却后加冰乙酸30 ml,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3.氨基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80℃烘干至恒重的亮氨酸0.0234g溶于10%异 丙醇并定容至50ml。取此液5ml蒸馏水稀释到50ml,即为5μg/ml氨基酸标液。 4.0.1%抗坏血酸:称取0.050g抗坏血酸,溶于50 ml蒸馏水中,即配即用。 5.10%乙酸 二、标准曲线制备 加塞子密封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用冷水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色被空气逐渐氧化褪去,待呈现兰紫色时,用60%乙醇定容至20ml,摇匀于570nm波长下比色。以吸光

度为纵坐标,氨基氮ug数为横坐标,绘标准曲线 三、实验步骤: 1.烟末0.5g于研钵中加入5 ml10%乙酸,研磨匀浆后用蒸馏水定容 100 ml,用滤纸过滤到三角瓶中备用。 2.1ml滤液加入到20ml 干燥试管中,加1 ml蒸馏水,水合茚三铜 3ml, 0.1%抗坏血酸0.1ml, 加塞子密封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用冷水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色被空气逐渐氧化褪去,待呈现兰紫色时,用60%乙醇定容至20ml,摇匀于570nm波长下比色。 四. 计算: 求三重复的平均值,由标准曲线得知各样的氨基酸ug数,代入公式计算。 氨基酸含量(mg/g干样)={氨基酸ug数×(提取液总体积/测定体积)}/(样品g数×1000)

游离氨基酸测定

①将对应封口袋中根茎放入研钵内加5ml10%乙酸研磨至匀浆,用10ml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一并将匀浆和冲洗水转入10ml对应编号离心管中,定容至9ml。根同样加5ml10%乙酸研磨至匀浆,用少量水洗研钵,一并转入10ml对应编号离心管去离子水定容至8ml。 ②将离心管充分震荡混匀,将根茎叶浆液10ml离心管放入高速离心机9000r/min 离心10min,取叶上清液0.2ml,放入对应编号10ml离心管中待测。取茎上清液0.2ml,放入对应编号10ml离心管中待测。取根上清液0.2ml,放入对应编号10ml 离心管中待测。 ③在取茎叶上清液中加入相应去离子水、3ml茚三酮、0.2ml抗坏血酸,置沸水中加热10min,观察颜色淡黄色变为蓝紫色,加入乙醇定容到9ml。在570nm处测定吸光度。 试剂:①水合茚三酮:称取0.6g再结晶的茚三酮与烧杯中,加入15ml正丙醇,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30ml正丁醇及60ml乙二醇,最后加入9ml PH=5.4乙酸钠缓冲液,混匀,于棕色瓶中,置于4℃下保存备用,10天有效。需要432ml 材料:[200ml烧杯(1个)、100ml量筒(1个)、5ml移液器(1个)、500ml棕色瓶(1个)] ②乙酸钠缓冲液 ③标准氨基酸:称取亮氨酸46.8mg,溶于少量10%异丙醇中,用10%异丙醇定容至100ml。取该溶液5ml,用蒸馏水稀释到50ml,即含氨基氮5μg/ml标液。 材料:[小烧杯(1个)、100ml容量瓶(1个)、50ml容量瓶(1个)] ④0.2%抗坏血酸:称取100mg抗坏血酸,溶于50ml蒸馏水中,随配随用。 材料:[50ml容量瓶(1个)] ⑤10%乙酸。需要720ml 材料:[100ml容量瓶(1个)] 1000ml容量瓶 总材料:水浴锅、大口径烧杯、研钵(3个)、50ml离心管(96个)、10ml离心管(144个)、15ml离心管(144个)、5ml移液器、1ml移液器。

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引言: 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准确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态、营养状况以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游离氨基酸测定的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血清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分离并定量,采用色谱柱分离、检测器检测和内标法校正的方式,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2. 气相色谱法(GC) GC是另一种常用的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血清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脱水氨基化反应后,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可以得到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3.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游离氨基酸的电化学反应进行测定的方法。通过将血清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测定电流信号的大小从而确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二、游离氨基酸测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1. 营养评估 游离氨基酸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定结果可以反映人体的蛋白质代谢状况。通过测量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为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提供依据。 2. 疾病诊断 某些疾病状态下,如肝病、肾病等,人体内的氨基酸代谢会发生异常变化。通过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和监测这些疾病的发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肌肉代谢评估 游离氨基酸在肌肉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测定可以评估肌肉的代谢状况。在运动训练、康复治疗等领域,通过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评估肌肉的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为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 肿瘤诊断和治疗监测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对氨基酸的需求量较大,而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肿瘤的发展有一定关联。通过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辅助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结论: 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对于评估人

猪肉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测定

猪肉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测定 介绍 在食品和营养学领域,猪肉的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是评估其品质、风味以及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游离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仅对食品的滋味和风味起着重要作用,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还原糖则是食物中常见的糖类,对食品的口感和甜度起着重要作用。 猪肉中的游离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的定义 游离氨基酸是指在生物体中被分离出来的氨基酸,不与其他氨基酸结合成蛋白质。猪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可以反映其蛋白质分解和合成的活跃程度,是评估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测定猪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而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影响猪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因素 1.品种:不同品种的猪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 2.饲料:猪的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游离氨基酸的重要来源。饲料中的 蛋白质种类和含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猪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3.屠宰和贮存:屠宰过程中的处理方式和贮存条件会影响猪肉中游离氨基酸的 稳定性和含量。

猪肉中的还原糖 还原糖的定义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能力的单糖和部分双糖,这些糖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醛基或酮基,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测定猪肉中还原糖的含量通常采用巴氏法(Barium hydroxide method)。该方法 利用巴氏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浑浊的沉淀,通过测定沉淀的重量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影响猪肉还原糖含量的因素 1.猪肉品种:不同品种的猪肉中的还原糖含量存在差异。 2.饲料:饲料中的糖类含量会直接影响猪肉中还原糖的含量。 3.贮存和烹饪:还原糖在猪肉贮存和加热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贮存时间越 长、加热温度越高,还原糖的含量可能会下降。 结论 猪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是评估其品质、风味以及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猪肉中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的含量可以采用HPLC和巴氏法,分别具有高 灵敏度和高准确性。对于猪肉中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因素来说,品种、饲料和贮存条件都起着重要作用。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猪肉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提高猪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Reference 参考文献: 1. 刘琳, 张乐. 不同品系猪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 2. 陈胜伟, 徐平, 张晓雯, 等. 水食料蛋白质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一、原理 游离氨基酸的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二、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25ml或50ml 3个;漏斗(直径6厘米)3个、滤纸适量;20ml刻度试管 7支;移液管0.5ml 3支、5ml 1支;试管架;玻棒;吸耳球;剪刀;移液管架;橡皮筋、塑料薄膜(封试管口);吸水纸;擦镜纸适量;电炉;水浴锅(含铁丝筐)。 三、试剂 1. 3%茚三酮试剂 称3g茚三酮用95%乙醇溶解定容到100ml容量瓶里,贮于棕色瓶中。此试剂应放在冷凉处,不宜久放,使用期约10天。 2. 氰酸盐缓冲液(按以下方法配制): (1)NaCN贮备液0.01mol/L(490mg/L)。 (2)醋酸缓冲液:称360g醋酸钠(含三分子结晶水)溶于约300ml无氨蒸馏水中,加66.67ml冰醋酸再用无氨蒸馏水稀释至1L。 取溶液(1)20ml,用溶液(2)定容到1L。 3. 标准氨基酸 精确称取在80℃下烘干的亮氨酸13.1mg(或α-丙氨酸8.9mg)溶于10%的异丙醇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用10%异丙醇稀释至刻度,混匀,即为1mmol/L的标准氨基酸贮备液,置冰箱中保存。为了制备工作液,可取贮备液与等量无氨蒸馏水混合,此液浓度为0.5mmol/L,即1ml含氨基酸0.5μmol,或氨基氮7μg。 4. 95%乙醇;异丙醇(分析纯)。 四、操作步骤 1.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ml刻度试管18支,按下表1加入各试剂。加完试剂后混匀,在100℃水浴中加热12min(加热时封口),取出在冷水中迅速冷却,立即于每管中加入5ml 95%乙醇,塞好塞子,猛摇试管,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色产物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而褪色,此时溶液呈蓝紫色。于57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以空白管为参比),以氨基酸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直线方程。 表1 各试管加入试剂量 管号1-3 4-6 7-9 10-12 13-15 16-18 标准氨基酸(ml)0.1 0.2 0.3 0.4 0.5 0 无氨蒸馏水(ml)0.4 0.3 0.2 0.1 0 0.5 醋酸-氰酸盐缓冲液(ml)0.5 0.5 0.5 0.5 0.5 0.5 3%茚三酮溶液(ml)0.5 0.5 0.5 0.5 0.5 0.5 每管氨基酸浓度(μmol)0.05 0.10 0.15 0.20 0.25 0

氨基酸检测试剂盒(茚三酮微板法)

氨基酸(AA)检测试剂盒(茚三酮微板法) 简介: 氨基酸(Amino acid ,AA)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动物肝脏、肾脏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器官,Leagene 氨基酸(AA)检测试剂盒(茚三酮微板法)(Amino Acid Assay kit)检测原理是在弱酸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情况下,能定量的产生蓝紫色的二酮茚胺(又称Ruhemans 紫),其吸收峰在波长570nm 处,在一定范围内颜色深浅(即吸光度)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血清、尿液、植物组织、食品、药品等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 ①植物样品:取新鲜植物组织,清洗干净,擦干,切碎,迅速称取0.4g ,按植物组织:AA Lysis buffer=的比例加入AA Lysis buffer 匀浆或研磨,用去离子水稀释至40ml ,混匀,用滤纸过滤,滤液即为氨基酸粗提液,4℃保存备用。 ②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20℃冻存,用于氨基酸的检测。 ③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有必要用AA Lysis buffer 进行适当匀浆,1000g 离心5min ,留取上清即为氨基酸粗提液,4℃保存备用,用于氨基酸的检测。 ④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基酸,可以使用AA Lysis buffer 进行恰当的稀释。 2、 配制茚三酮工作液: 取适量的茚三酮显色液、AAAssaybuffer ,按茚三酮显色液: AAAssaybuffer=的比例混合,即为茚三酮工作液。4℃避光密闭保存,2周有效。 3、 配制维生素C 工作液: 取出1支维生素C ,准确溶解于10ml 去离子水,混匀。4℃预 编号 名称 TC2151 100T Storage 试剂(A): 氨基酸标准(50μg/ml) 1ml 4℃ 试剂(B): AALysisbuffer 250ml RT 试剂(C): 茚三酮显色液 60ml RT 避光 试剂(D):AAAssaybuffer 5.3ml RT 试剂(E): 维生素C 2支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学习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了解不同游离氨基酸在不同 条件下的反应特点,掌握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1. 游离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游离氨基酸是一类含有羧基和胺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两个官能团。 在弱碱性溶液中,它们会发生季铵盐反应,生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在 强碱性溶液中,则会发生烷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烷基胺。 2.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1)二硫代乙酰荧光素法:该方法利用二硫代乙酰荧光素与游离氨基酸之间发生缩合反应并产生荧光现象来测定游离氨基酸。 (2)二元亚胺法:该方法利用二元亚胺与游离氨基酸之间发生缩合反应,并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来测定其含量。 (3)红外光谱法:该方法利用游离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峰来测定其含量。(4)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游离氨基酸分析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多种游离氨基酸。 三、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0.1mol/L盐酸中,加热至沸腾,

使样品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 2. 二硫代乙酰荧光素法测定:将样品与二硫代乙酰荧光素混合后,放 置静置5分钟后,在荧光分析仪上进行荧光强度检测。 3. 二元亚胺法测定:将样品与二元亚胺混合后,放置静置10分钟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吸光度检测。 4. 红外光谱法测定:将样品制成KBr片后,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扫描 检测。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中,通过二硫代乙酰荧光素法、二元亚胺法、红外光谱法和高 效液相色谱法共计测定了5种不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游离氨基酸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点存在差异,因此需 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误差和污染。 2.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和仪器设备,保持干净整洁。 3. 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六、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发现高效液相色

茶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文件类别: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撰写单位: 版本: 第 1 版 发行日期: 机密等级: □机密□一般 合计页数: 共 2 页 核准审核初审制订会审

名称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文件编号: 1 原理 氨基酸在pH8.0的条件下与茚三酮共热,形成紫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在特定的波长下测定其含量。 2 仪器和用具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分光光度仪。 3 试剂和溶液 3.1 pH8.0磷酸盐缓冲液: 按《茶茶多酚测定》中3.2的规定,配制1/15M磷酸氢二钠(3.2.1)和1/15M磷酸二氢钾(3.2.2)溶液。然后取1/15M的磷酸氢二钠溶液95ml和1/15M磷酸二氢钾溶液5ml,混匀。 3.2 2%茚三酮溶液: 称取水合茚三酮(纯度不低于95%) 2g,加50ml水和80mg氯化亚锡(GB 638-78,分析纯),搅拌均匀。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在暗处,静置一昼夜,过滤后加水定容至100ml。 3.3 茶氨酸或谷氨酸标准液: 称取100mg茶氨酸或谷氨酸(纯度不低于99%)溶于100ml水中,作为母液。准确吸取5ml母液,加水定容至50ml作为工作液(1ml含茶氨酸或谷氨酸0.1mg)。 4 操作方法 4.1取样方法 按“茶叶原料验收规范”(文件编号…………)要求进行取样。 4.2试液制备 按《茶茶多酚测定》中4.2.1试液制备之规定,制备试液。 4.3 测定 准确吸取试液(4.2)0.5ml,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0.5ml水,0.5mlpH 8.0缓冲液(3.1)和0.5ml 2%茚三酮溶液(3.2),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待冷却后加水定容至25ml。放置10min后,用10mm比色杯,在570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 生效日期页次1/2 页序 A 表号:R-0110-002-1A 文件标准用纸

血清测定的实验报告

血清测定的实验报告 血清测定的实验报告 引言: 血清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或活性。通 过血清测定,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生化过程、疾病的发展以及药物治疗的 效果。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一项血清测定实验,并总结结 果和讨论相关的应用前景。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血清中特定物质的含量,以评估人体内部的生化环境和疾 病状态。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血清中的蛋白质含量作为研究对象,因为 蛋白质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并且与多种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实验方法: 1. 血清样本的收集:我们从志愿者中收集了一定量的血液样本,并将其离心分 离得到血清。 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我们使用了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如BCA法或Lowry法,来测定血清中蛋白质的含量。这些方法基于蛋白质与某些试剂的化学反应,通 过测定反应产生的颜色或光吸收来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3. 数据分析:我们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血清中蛋白质的平 均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了解蛋白质含量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关系。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血清中蛋白质的平均含量为X g/L。同时,我们还发现蛋白质含量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这些

结果提示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并且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质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讨论与应用前景: 血清测定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测定血清中不同物质的含量,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生化状态,评估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但实际上血清测定可以涉及到多种物质,如激素、酶活性等,这些都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血清测定的精确性和灵敏度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的应用,如质谱分析、高通量测定等,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定血清中微量物质的含量,并且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血清测定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内部的生化环境和疾病状态。本实验报告介绍了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一项血清测定实验,并总结了结果和讨论了相关的应用前景。通过血清测定,我们可以获得有关蛋白质含量的重要信息,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随着科技的进步,血清测定的精确性和灵敏度将不断提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透对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选取15例长期血透、病情稳定的患者,测定其普通血透前后的血清氨基酸谱;然后将患者改行高通量血透,持续进行3个月,再测定高通量血透前后的血清氨基酸谱,高通量透析期间嘱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另选1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①单次普通血透和高通量血透对血清氨基酸均无显着影响(P值均0.05)。②高通量血透前患者多种血清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浓度低于健康对照(P值分别0.05和 0.01);高通量血透3个月后,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得到明显改善,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值分别0.05和0.01),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值均0.05)。结论:高通量血透不增加血氨基酸的丢失,持续高通量血透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可能与胃纳改善、营养物质摄入增加及代谢状态改善有关。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通量氨基酸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 on serum amino acids levels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Fifteen chronic uremi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nd in stable state of disease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ir serum amino acid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common hemodialysis (CHD, low-flux dialysis).Then the patients were switched to high-flux hemodialysis(HFD) and continued for 3 months. The same index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HFD. Fifteen sex and age matched healthy were also measured as control.During HFD,the patients were advised to take more nutrients (including protein).Results: (1)Both one time CHD and HFD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erum amino acids concentrations(P 0.05).(2)Before HFD,the patients‘ serum es sential amino acids(EAA)、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 and total amino acids(TA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control (P 0.05 and 0.01 respectively).After 3 months of HFD,the patients‘ serum amino acids profile were improved signific antly, the serum EAA、BCAA and TAA level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healthy control.(P0.05). Conclusion: HFD does not increase the loss of amino acids, continued HFD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amino acids profile and it may be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appetite, increased intake of nutrients and improvement of metabolic state.

血清测定方法

血清测定方法 1. 什么是血清测定方法? 血清测定方法是一种用于检测血清中某种物质含量的方法。血清是指被过滤掉所有形态的细胞和凝固蛋白质后留下的液体部分,其中包含了多种生物大分子和生物小分子,如蛋白质、脂质、核酸、代谢产物和激素等。 2. 血清测定方法的分类 根据血清中待测物质的类型,血清测定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蛋白质测定、激素测定、代谢产物测定等。血清测定方法还可以根据检测原理的不同分为免疫学方法、化学方法等多种类型。 3. 免疫学方法 免疫学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血清测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免疫系统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待测物质,从而实现其分离和测定。免疫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RIA)和荧光免疫测定等。 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ELISA,是一种通过酶标记技术实现的免疫学方法。基本原理是将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利用待测物质与抗原或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再借助酶标记物的检测,实现待测物质的定量分析。ELISA技术不仅灵敏度高、准确性高,而且能够同时检测多个目标物质。 5. 放射免疫测定(RIA) 放射免疫测定,简称RIA,是一种利用同位素或放射性示踪的免疫学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质标记上放射性示踪物质,将其与抗体结合后不断冲洗,去除未结合的标记物质。再通过放射计数测定被结合的标记物质的放射性,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6. 荧光免疫测定 荧光免疫测定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技术的免疫学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质标记上荧光染料,将其与抗体结合后再通过荧光检测手段进行检测。荧光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7. 化学方法

实验一游离氨基酸测定

实验一游离氨基酸测定 实验一:游离氨基酸测定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甲醛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使用甲醛滴定法测定游离氨基酸 三、实验原理 氨基酸中的NH2基的pK值常在9.0以上,不能和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需使这些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含氮化合物)都转化为氨态氮,然后进行测定。但可以用甲醛法测量。在pH中性和常温条件下,甲醛迅速与氨基酸中的-氨基相互作用,使滴定终点移至pH值9.0左右,可以用酚酞批示剂,以NaOH标准溶液来滴定NH3+基上的H+,每释放一个氢离子,就相当于有一个氨基氮 R-NH3+→H++R-NH2 R-NH2+2HCHO→R-N(CH2H)2 4 NH4+ + 6 HCHO == (CH2)6N4H+ + 3 H+ + 6 H2O 滴定的结果表示游离a—氨基的含量,其精确度可达理论量的90%。如果样品中只某一种已知的氨基酸,从甲醛法结果可求得该氨基酸的含量。如果样品中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蛋白水解液),则测定结果不能作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一般常用此法测定蛋白质水解程度,随着水解程度的增加滴定值增加,当水解完全后,滴定值即保持恒定。甲醛滴定法采用的甲醛浓度为2.0-3.0mol/L,即滴定后最终浓度为6 %-9 %。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40%中性甲醛溶液: 在50mL 36 % ~ 37 %甲醛中加入5滴5g/L酚酞乙醇溶液,然后 用0.2mol/L NaOH溶液滴定到微红(使用前需重新中和) (2)酚酞指示剂: 5g/L酚酞的50%乙醇溶液 (3)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4)1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 2.玻璃仪器 ⑴50ml容量瓶 ⑵20ml移液管 ⑶碱式滴定管 ⑷50ml量杯 ⑸250ml三角瓶 六、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称取试样0.2g(准确至1mg),置入研钵中,加5ml 10%乙酸溶液研磨至均匀,用水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最初部份溶液)。 (2)样品滴定在三角瓶中加入2mL样品滤液,加水4mL,3滴酚酞指示剂,摇匀后用0.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微红色。然后加入2mL中性甲醛溶液,摇匀,放置片刻,再用0.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回到微红色中点,记下甲醛加入后样品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样,取6mL水按以上操作做空白实验。 七、计算 -氨基氮含量(%)=(V-V0)×c×0.014×(1/2)×50×(1/m)×100 式中: V—加甲醛后样品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mL) V0—加甲醛后空白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mL) c—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消耗1ml 1mol/L NaOH标准溶液相当于氮的质量(g) 2—吸取样品滤液的体积(m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