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反应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积极进行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小学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改及素质教育要求,积极改进了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引入了许多新方法、新思路。其中的全身反应法就是一个典型,全身反应法有其心理学基础,多用于语言教学中,也可以借鉴应用于小学其他学科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将重点分析全身反应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从了解全身反应法定义及类型入手,然后将其应用到小学教学中。

标签:全身反应法小学教学应用

全身反应法是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提出的,主要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将儿童学习母语表现作为依据,依据言语与行为协调,采用肢体语言教授英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也能够应用于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具有较好的作用,下面我们首先来分析下全身反应法,然后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一、全身反应法分析

1.全身反应法定义

全身反应法英文简称为TPR,指的是学习者采用身体行为回应教学指令做出反应在学习过程中,这种方法将学生言语与行为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教师通过展示自身动作行为来教授语言或者是其他学科知识,学生在教师动作行为展示中能够学习领悟到一些知识,因此这种方法也叫做领悟法,其借鉴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发展心理学、人文主义教育学等等。心理学中的“记忆痕迹”理论观点在全身反应法中得到了很大体现,如果一个人的记忆联系非常强烈且经常,那么在记忆中联想与回忆是非常容易的,小学英语教师常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教会小学生先用身体反应,接着学会使用语言反应,建立其身体反应与语言反应的联系,其记忆能力就会得到极大地提升[1]。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法常常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学生言语输出也并不严格,学生在心理上没有过多的负担,学习起来就会非常愉悦、效率也会提高。

2.全身反应法类型

小学教师将全身反应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多操作类型,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以下:1、使用表演形式操作TPR,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天性与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课堂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互动中放松自己,学到知识。2、使用竞赛形式操作TPR,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及好胜心强特点,竞赛性活动能够振奋其精神,激发其学习知识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点,组织其参加竞赛学习知识、训练技能。3、绘画形式操作TPR,小学生形象思维还占主导,对于黑板上的图画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将所教授内容画在黑板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增强其对知识理解。4、使用直观事物形式

操作TPR。

二、全身反应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生词教学——从短到长

小学是学习语言尤其是口语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非常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观察能力及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的,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集中时间也较短。小学教师如果一味照本宣科地教授其字母、单词、生词、句子,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将会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及小学生身心特点,教师可以将全身反应法尝试使用在语言教学中,让小学生在一些活动中如听说、认读、唱做中学单词、生字,然后再让其说句子[2],例如教师将笑、哭、走路、跑等字词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指导学生跟老师反复多次做动作,一直训练其能按照老师指令做出相对应动作,接着教学生将这些字词连接在一起组成句子:我会笑;我会哭;我会走路等等,然后再播放音乐录音,让他们边唱边做动作。

2.全身反应法情境教学

语言学习及操作需要统一学习者的物质操作与观念操作,小学英语教师将“全身反应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时,就将语言实践活动的物质操作与观念操作进行了统一,简单来说,英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意识、认知结构及身体多个器官,让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语言学习实践活动中去,达到了较好的掌握及运用语言的教学目的。例如,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英语字母时,可以使用TPR,将各种字母造型摆出来,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说英语字母同时摆出各种字母造型,这样就增强了知识记忆,学生虽然学习了较多的单词与语法,但是其听说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教师应该给予其这方面的训练,多使用祈使句作为复习训练材料,如:Plaese take out your pencil-box.Open your pencil-box.Close your pencil-box.Put it back in your bookbag.学生按照教师指令,拿出自己的铅笔盒,打开然后合上,最后将其放回书包内[3]。教师在教授时,应避免让学生做机械重复性动作。

3.将儿歌与全身反应法相结合

小学教师也可以将全身反应法应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上,将其融会使用在儿歌教授上来表现出全身反应法,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歌曲、及肢体动作流利地将想呈现的内容表现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灵活性,加深其对音乐知识记忆的深刻性。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授儿歌《如果你感到快乐》时,教师可以一边唱歌一边拍手并跺脚,让学生先听儿歌,然后在模仿教师的动作与语言,这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教条、空洞缺点,增强了学习者使用语言及表现音乐歌曲的能力。

三、结语

全身反应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法,具有简单、操作性强及形象生动的特点,在

教学实践中使用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各学科学习规律,创造轻松快乐学习氛围,将实际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贺照会.“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教研周刊,2012,(2):82-82.

[2] 冷侠.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4,(1):125-125,126.

[3] 杨艳.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大观周刊,2012,(42):242-242.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积极进行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小学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改及素质教育要求,积极改进了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引入了许多新方法、新思路。其中的全身反应法就是一个典型,全身反应法有其心理学基础,多用于语言教学中,也可以借鉴应用于小学其他学科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将重点分析全身反应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从了解全身反应法定义及类型入手,然后将其应用到小学教学中。 标签:全身反应法小学教学应用 全身反应法是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提出的,主要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将儿童学习母语表现作为依据,依据言语与行为协调,采用肢体语言教授英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也能够应用于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具有较好的作用,下面我们首先来分析下全身反应法,然后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一、全身反应法分析 1.全身反应法定义 全身反应法英文简称为TPR,指的是学习者采用身体行为回应教学指令做出反应在学习过程中,这种方法将学生言语与行为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教师通过展示自身动作行为来教授语言或者是其他学科知识,学生在教师动作行为展示中能够学习领悟到一些知识,因此这种方法也叫做领悟法,其借鉴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发展心理学、人文主义教育学等等。心理学中的“记忆痕迹”理论观点在全身反应法中得到了很大体现,如果一个人的记忆联系非常强烈且经常,那么在记忆中联想与回忆是非常容易的,小学英语教师常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教会小学生先用身体反应,接着学会使用语言反应,建立其身体反应与语言反应的联系,其记忆能力就会得到极大地提升[1]。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法常常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学生言语输出也并不严格,学生在心理上没有过多的负担,学习起来就会非常愉悦、效率也会提高。 2.全身反应法类型 小学教师将全身反应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多操作类型,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以下:1、使用表演形式操作TPR,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天性与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课堂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互动中放松自己,学到知识。2、使用竞赛形式操作TPR,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及好胜心强特点,竞赛性活动能够振奋其精神,激发其学习知识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点,组织其参加竞赛学习知识、训练技能。3、绘画形式操作TPR,小学生形象思维还占主导,对于黑板上的图画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将所教授内容画在黑板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增强其对知识理解。4、使用直观事物形式

浅谈TPR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浅谈TPR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全身反应 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TPR全称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于20世纪 __提出的。这种方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 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 年前笔者参加区级英语教学比赛,教材内容定为《Join In》StarterUnit 4 《Colours》。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知识目标:①掌握本课新单词 green,red,pink,blue,yellow,brown;②学会用句子表达Look at the butterfly. The lovely butterfly. It’s(green and red). My little butterfly;③学会唱英文歌曲。 第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乐于展示自己;发展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第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欣赏美,感受美,乐意用英语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现结合本课教案具体分析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 一、TPR全身反应法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在一节课开始时,如何迅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听懂英语,会说英语,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PR全身反应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可操作性强,效果也很好。在Step 1: Warming up阶段,笔者首先与学生用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互相问候,接着请学生齐唱英文歌曲Hello!What′syourname ?这首歌曲学生之前学过,旋律欢快,容易上口,学生都很喜欢唱,并且在唱歌的同时主动地作出相应的动作来,边唱边跳,非常活跃。此处TPR全身反应法的运用就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并且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英语学习中来。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doc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一、全身反应法的提出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以下简称TPR)是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歇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研究儿童学习母语的时观察发现,大人对小孩的语言大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因此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大特点是理解先于开口,理解又是表现为用动作回应指令。例如,父母对孩子说“看妈妈,看妈妈”,孩子会转头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另一个人说“再看看爸爸”,孩子又会扭头看爸爸,也就是说,对于成年人的话语,孩子用转头、微笑、哭泣、伸手、抓、走等身体语言回应。阿歇尔认为外语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应该体现出母语学习那样的自然习得的过程,于是提出了全身反应法。它结合了心理学中的“记忆痕迹”理论,该理论认为:越经常和越强烈地追溯记忆连结,记忆联想就越强,也更有可能被唤起。学习者通过做动作来解释意义比抽象的语言解释意义产生的追溯记忆更强烈。其次,它符合脑侧化理论,语言学习活动集中于右脑,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孩子是通过身体活动――一种右脑活动来学习语言,在右脑学习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左脑才会被激发产生语言或者更抽象的语言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阿歇尔的TPR 教学理念符合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 二、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动作教学 例如在教26个英文字母时,可以自创一套字母操和口诀,每一个字母产生一个以其为起始字母的单词,在单词中该字母的

读音为其典型发音,通过形体动作和韵律口诀的方式进行字母教学,不仅简单明了,形象生动,而且可以调动儿童的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字母的音形义。另外,还设计了相应的字母卡片,每张卡片的内容是该字母的大小写和对应单词的实物图片。 课堂设计:例如,双手并拢高举同时双腿开立,代表字母A首先,教师准确地示范该字母;其次,让儿童模仿并跟读,然后练习对应单词Apple中A的发音;最后,展示配有Apple的卡片并学习单词。另外,在教数字、单词、短语,句子的时候也可使用这个方法。 (二)游戏教学 孩子喜欢游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应的游戏,并适当地引入竞争意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密切师生间的关系。课堂设计:教师在学了run,walk,sit,stand,swim,skate,play football等动词和动词词组,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先随机每队抽取一个人上台,教师可以快速说出动词,被抽到的学生听到便做动作,做错被淘汰。最后剩下的队为优胜,发给小奖品以示鼓励。 (三)绘画教学 儿童对图画比板书更感兴趣,而教师在呈现新知识、新内容时往往需要借助在黑板或卡片上的绘画来帮助他们建立对新知识的直观印象。适当的绘画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教学内容。如在教Fruit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叫学生把喜欢的水果画下来,并把对应的英语单词写在下面,贴在教室的墙上,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四)音乐教学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板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言 许多小学低年级段英语教师时常感叹教英语“难”,尤其是在要求全英文教学情况下,老师既要考虑小学生对所教目的语能否顺利理解,又要考虑如何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考虑学习的实效性,避免出现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机会开口练习,课后开不了口等情况。那么有没有一种能够同时兼顾可行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呢? “全身反应法”的提倡者詹姆士阿舍认为学习第二语言和小孩学习母语的过程应该是一致的,认为小孩一般就先用学会用身体对所接受到的信息反应,然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他提倡让学生带着较轻的心理负担在“我说,你做;你说,我做”中学习语言――“全身反应法”,它能够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案例分析 1.典型案例:该类知识点以“动词为中心”,通过简单的模仿动作,学生能够直接理解词义。 牛津英语1A第三单元“”语言学习中出现了许多动词,如“jump ”“read“sing”“dance”。老师可以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发音,完成学生对目标语的理解,然后就可以进行‘我说,你做;你说,我做”的游戏。游戏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每组选一,可以是各组比赛,也可以是面向全体学生。 牛津英语3A第三单元出现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如“clap your hands”“wave your hands”“sit down”“stand up”“open your book”等。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了这一知识点的“可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将这一知识点做为一个课时的“WAREM-UP”,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一

全身反应法(tpr)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全身反应法(tpr)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词汇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它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提高语言语感功能,提高英语口语表达 技能以及提高英语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 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以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们充分掌握英语词汇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是一 种使用全身动作和语言及其他外在因素协同作用的教学方法,属于人 体动作配合语言教学法,它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词汇,并培养学生 英语学习中的语感能力。 一、TPR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优势 1. 旨在激发学习:TPR法在词汇教学中,用全身动作,让学生体会和 掌握学习内容,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主动性、求知欲,使他们有 更大的积极性去学习; 2. 有效提高英语语感:TPR法将语言知识与动作、表情、肢体语言结 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尽可能多通过动作、表情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 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3. 扩大学习者的学习领域:TPR法可以在课堂中更真实有效地让学生 体会,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融入实践行动; 4. 幽默教学:TPR法以动作和游戏来进行教学,可以让课堂活动有趣

有趣趣味,充满艺术性,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巩固记忆,从而为学生 构建一个词汇学习平台; 二、TPR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 情景法:老师根据词义来用全身(或部分身体)动作来模仿,以演 示词汇的语法和语义; 2. 把戏法:利用动作、表情及态度等表现出某一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过程中常用的动作; 3. 对话法:老师以一种话题为中心,利用口头对话,借助全身反应, 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抒发法:用全身反应对文学中的意象和意境,表达学生的情绪,增 强学生的艺术趣味; 5. 谚语游戏:用语言游戏的形式,用全身动作来表示,帮助学生记忆,增加学习趣味性。 总结起来,TPR法通过全身反应加深英语学习,建立英语词汇语感,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起到对学习者学习感受有效、积极性大幅 度提升的作用,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浅谈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PR,是TotalPhysicalResponse的缩写,指全身反应教学法,是加州心理学家詹姆士博士提出来的。 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因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效果最佳,而紧张、急躁的情绪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 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优势是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以便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生活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TPR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一)让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右半脑 James Asher认为,右脑是缄默的,非语言性的,但是它可以通过指令做出适应动作来表达自己。通过让语言进入右半脑引起行为变化,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语言代码,当学生能够理解目标语的基本结构及其表示的含义时,他就作好了说的准备。 (二)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这是TPR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学生能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然后边说边做。开始,教师通过说跟我做游戏,让学生一起做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指令与被期望的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准确作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先由一名学生模仿教师发布指令,另一名学生根据他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之后,两人调换角色,继续做练习。起初,指令较简单,往往是单一动作,然后,很快发出几个连续的动作指令(这时调动初学者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如:Point to the door , stand up , sit down.逐渐过渡到比较复杂的指令,有时还包括一些想象的情节,如:now you are Amy,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 OK? (三)教授的语言形式以祈使句为主,带动其它句型 指令型语言其形式只能是祈使句,其它句型的出现只能服从于祈使句的使用,不仅新授动词如此,新授名词、形容词、介词等也是如此。在轻松教授完新词汇之后,再让学生相互发出指令,如:“Lingling, get up, It’s late .”Oh,what’s the time?” “It’s half past seven.”从而实现学生对英语的快速理解和长时记忆,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习英语。

全身反应法(TPR)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全身反应法( TPR)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的应用研究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的困惑,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却对一些常用的语句掌握情况不佳,进而学生不能将词汇合理运用到句子当中进 行英语交流,因此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下面我就全身反应法(TPR)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TPR);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与研究 TPR的全称是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 提出的,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上提倡教师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 来让学生对所学习语言进行快速的理解与应用,进而能够解决小学英语教学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一、全身反应法的含义 全身反应法建议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着重开展互动式学习,主张学生语言学 习氛围是轻松愉悦的,学生能够学的快记得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非常好,反之如果学生处于较为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下,学习效果就会很差,因此教师应该 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具体运用到英语 教学中有以下的表现特征:第一,此方法建议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之后让学生生将体力内容用英语口语表达出来,进而能够实现听说读写的顺 序要求;第二,教师应该在运用全身反应法上课之前就做好相关的教学计划,进 而能够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给予学生有计划的语言指令,学生才能按照相应的要求 做出快速的反应,让学生通过身体行动来完成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和掌握;第三,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提问时,要避免逼迫学生进行回答的现象产生,要给学生 充分的考虑与准备的时间,让学生自觉的进行回答;第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不 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形式,而是要引导学生知晓学习英语的意义。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全身反应法是结合语言内容而做出的人体各个器官相结合的全身活动,旨在通过视、听、说、做等活动调动,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的教学法。分析和举例论证了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d),可简称为TPR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是结合语言内容而作出的人体各个器官相结合的全身活动,旨在通过视、听、说、做等活动调动,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教师应是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讲授者;学生应是知识的积极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交流、互助中习得语言。 TPR教学法正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做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习得语言,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 一、“全身反应法”在字母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字母教学处于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学习英语奠定了基础。在字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实物来帮助学生进行字母的学习,可以编写chant,巩固字母的学习。除了以上方法之外,面对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小学生,运用“全身反应法”,会使字母教学更加形象化。 例如:在教学字母A时,可以用左右手搭桥的方式,将左右手的大拇指指尖放平,指尖搭在一起,其余手指指尖依次挨在一起,形成1个立体的A形;教学字母C时,可以用左手完成半圆;教学字母L时,身体转向左边,将左小腿抬起来,与左大腿形成90度,做成字母L的造型;教学字母Y时,将双腿并在一起,胳膊向左右斜上方打开,用肢体动作形成字母Y的造型。 二、“全身反应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将英语学习比作一墩建成的大楼,词汇就是这墩大楼一个个垒起的砖头。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好英语的基石。最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不同主题的词汇600~700个。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全身反应法”在词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毕业论文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The Application of TPR to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入荼的进行。许多外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都被引入小学英语课堂,并发挥着各自巨大的作用。TPR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旨在向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介绍TPR理论,并从TPR理论简介、TPR的原则与特点、TPR的优势与局限性、TPR的过程和特点以及TPR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对TPR理论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阐释和剖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如能有效的运用全身反应法(TPR),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关键词】TPR理论;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情景反应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s are in full swing. Man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new ideas and new methods that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have been Playing a huge role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The TPR is just on of the methods.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e the TPR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from the TPR brief introductions、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the advantage and limitation、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etc. If we can do an effective use of the TPR in our real Classroom teaching,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ing by edutainment and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 【Key Words】TPR;Classroom teaching;Primary School English;Scene-response 引言

浅谈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文档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是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人的左右脑的不同功能而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它的精髓即为:以口头发号施令,给予指示,并辅以肢体动作示范帮助了解指令的意义,等学习者充分了解语句的意义时,再以肢体动作作出正确的回应,这不但能减轻开口的压力,更能累积足够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畏惧感。阿歇尔将“全身反应法”还称为“压力消除学习”。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 1. 直观教具 小学生年龄小,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教具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运用“全身反应法”的课堂上,直观教具的使用非常重要,利用直观教具也就是将大脑的左半球的抽象思维与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功能合二为一,且教师不需花时间去解释单词的含义而直接给予学生正确的语言输入,学生也无需在头脑中进行翻译,避免了“二度思维”。所以,教学过程中可以准备各种单词卡、头饰、图片等。如在学习动物单词时,可以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单词,接着让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给其

他同学猜,最后通过边读边做动作帮助加深记忆。此外,“全身反应法”要求避免使用划一的标准,利用直观教具可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将学习内容说出来,较弱的学生则可在行动上(借助教具)作出正确反应。 2. 动作演示 “全身反应法”要求学习者将形象记忆与有意识的动作结合起来,全方位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多“官”齐下,促使学习者在玩中学、学中玩,做到口到、手到、耳到、心到。因而,教师可以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演示,然后让学生用动作去完成,促使学习者理解语言指令与被期望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将习得语言内化。在动作演示中,抽象的知识可以具体形象化,因而教材内容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都可以动作演示来进行教学。例如,对一年四季的学习,就可以结合四季不同的气候特征,设计四个动作。spring春暖花开,让学生双手放于胸前,做开花状。summer 炎热,挥汗如雨,让学生擦汗不停。autumn落叶满地,让学生用双手模仿落叶徐徐坠地的样子。winter寒冷,让学生双手交叉抱肩,缩起脖子,冻得直跺脚。本来是抽象的语言符号,通过我们借助日常生活的身体动作表现,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还有了生动形象的感受。 3. 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学习者喜闻乐见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中自动习得

全身反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对策

全身反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对 策 摘要:全身反应法是一种通过协调语言和行动来教授语言的方式。英语新课 标提倡先输入后输出。因而,小学英语教师要在遵循教学原则后,应用全身反应法,以非语言形式讲解知识和技能,优化过程和方法,深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小学英语;教学对策 全身反应法也可以称为TPR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是在结合语言内容和人体各 个器官后,所作出的全身活动。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教 学要求,其中就包括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们感知体验和实践英语知识,以此完成教 学目标。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学习者,是课堂的主体,TPR教学法与小学生的性格 特征相符。为此,小学英语教师们应该积极的应用起全身反应法,通过对学生各 种身体感官的调动,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 学生学习能力。 一、全身反应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动词教学 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学习掌握英语的 重要基石。最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对六百到七百个不同主 题的词汇进行掌握。此时的教师们就要在不同类型的词汇教学中应用全身反应法。在新pep小学英语的“What can you do?”教学中,有许多动词和动词词组, 如dance、sing English songs,do kung fu等。由于课标要求学生对这些动词 和动词词组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此时的教师们就可以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后,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积极的应用起全身反应法。如在动词dance的教学中,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用What can you do来询问自己,在学生的询问中,教师可以做出 跳舞的动作,学生们就要回答“I can dance”等。回答过后,学生们自己也要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应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在1966年提出的。TPR教学法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幼儿和小学生的第二语言与外语教学。教师把书本上生硬的知识变换成生动的,孩子易理解,易接受的肢体语言,这样做不仅把看似复杂深奥的英语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而且师生间的互动,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为什么TPR全部动作反应法能成为PEP教材中主推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原因。 TPR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在有韵律的歌唱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唱中学、玩中学、表演中学,TPR 鼓励学生在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TPR活动可在课堂教学的任何阶段见缝插针地多次进行。但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目的,选择引入的时机及活动类型。 一、热身/复习阶段 选用简单、明快且带有音、韵色彩的以听指令做动作活动为主的TPR活动。这样既创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又复习了旧知识,并且为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导入/呈现阶段 采用便于利用直观教具和肢体语言的游戏型TPR活动,来导入呈现新课任务。 三、操练阶段 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型TPR活动进行趣味性操练。游戏型TPR活动可避免因单调、机械的操练所给学生带来的疲劳感。 四、交际运用阶段 采用以对话和角色扮演为主要内容的TPR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习了对话之后,请学生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再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分派角色,最后辅以简单的道具,各小组进行表演。表演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也在表演中得到了培养。 五、巩固阶段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应法,是美国教育家Asher(1972)最早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它吸取了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越是经常和强烈,该记忆的联想和回忆越是容易。TPR是结合语言内容而作出的人体各个器官相结合的全身活动,她可以培养全身器官的协调能力,手脚、视、听、说、嗅并用相结合。她帮助学生从动作中学习。学生首先听,然后用动作作出反应,而不要求马上掌握起发音。通过动作,可以反映出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语言项目。这样一来,不但能减轻学生害怕开口的压力,更能累积足够的信心。Dr. Asher 深信大量听力信息的接收与肢体动作反应的相结合,能使学习的印象更深刻持久。 如何将全身反应法更好的运用到小学英语的课堂中,就是笔者要探讨的问题。 一、TPR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它所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过程。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其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全身反映法”能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成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紧张情绪。全身反应法直接反映母语教学,去除母语翻译的过程,符合儿童的天性,轻松自然没有压力,能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快速理解,帮助建立英文思维,帮助学生长时间的记忆,并且提高学生的听说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倡导体验参与。在少儿活动范围内借助动作去解释语义,让身体活动反复出现在课堂上从而使课堂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使学生乐于参与。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以情优教。还要分利用教学媒体,扩大全身反应法的使用范围。 二、TPR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 “全身反应法”被称作是”让语言动起来”的教学法,它吸取了人文主义心理学关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尝试他们的技能。但全身反应法作为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应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英语全身反应教学法的运用-教育作文文档

小学英语全身反应教学法的运用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过程与学习反馈。基于新课改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实施全身反应教学法,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展开科学、合理的动作指令教学。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 TPR),是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阿舍尔提出,对于儿童阶段的英语教育较为适用,其主张先理解后表达,运用动作指令来学习语言,强调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 一、组织表演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性格特点,通过表演活动引导学生调动全身各部分器官,展开思考、行动、表演与总结,深化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与效果。英语角色表演是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常用的方法,表演集合了全身反应法的教学理念,并且融入了游戏、体育、美术、舞蹈、音乐等元素。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加入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元素,调动学生全身各部分器官,展开创新思考、互助合作和交流表达。借助表演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全身反应法的核心思想。 例如,学习“Asking the way”相关知识点时,教师组织学

生3个人一组,展开问路人与引路人的角色表演活动:A: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B:Let me see,go along this street...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表演问路过程,学生充分运用了问路短语和相关句型,提升了自身的口头表达和手势表达能力。学习“How much is it”句型,引导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老板,展开买卖对话。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英语搞笑小话剧《彼得与狼》,通过话剧表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通过英语表演活动,经历全身反应法中的“指令―理解―反应―表达”的英语学习过程。 二、引入绘画展示,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实施学科综合教学模式,将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与英语相互融会贯通,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感悟到学科间的互通性,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构建完善的学习系统。美术是一门动手、动脑与动心的学科,如果将绘画与小学英语有效结合,能够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强化学习效果。 绘画展示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绘画,学生回答。教师先准备一堆玩具,随意画出其中一个,学生用英语抢答是什么玩具,展开小组合作对话。学生也可以自主设计对话,与教师互动交流。二是教师提示,学生绘画。在“In a toy shop”这一单元教学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姚璐璐 来源:《新课程》2022年第18期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以直观性思维为主,爱玩好动,而英语这门课程必须通过对单词的识记才能逐渐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门课程是比较死板且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性格特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全身反应法是目前被多数教育者所广泛应用的教授语言的有效方法,它能调动学生的整个身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本文将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一、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布置作业法等来进行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参与课堂,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全身反应法不是要求学生单纯地用大脑去学习,而是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再结合大脑一起为学习服务。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也克服了传统英语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死板、没有活力的缺点。比如,在学习一般疑问句“Do yo u like sandwiches?”时,回答“Yes,I do.”的学生要同时出示微笑表情牌,回答“No,I don’t.”的学生出示撇嘴的表情牌。再比如学习短语时,教师说“open your book”,学生就要做出打开书的动作;教师说“raise your hands up”,学生就要做出相应动作,举起自己的手来;当学生快速、正确地做出动作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示范 在教师刚开始运用全身反应法授课时,学生对这种方法并不了解,所以最好先由教师给学生做出示范,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全身反应法,如何运用全身反应法去学习英语。如教师在讲授dance这个词时,首先可以在PPT上出示一张跳舞的图片,然后做出跳舞的动作,并让学生跟读;也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听到音乐就有想跳舞的感觉,从而将音乐和dance这个单词联系起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这样去示范:Boys and girls,what am I doing? I am dancing.Please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read after me,dance dance dance.这样的课堂既生动又有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口、眼、耳、脑等不同的器官共同来学习英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模仿学习

浅谈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TPR 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 创立于20 世纪60 年代初,其创始人是美国加州的心理学和统计学教授James Asher 。力图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建立在言语和行动和谐一致基础之上的语言快速教学法。目的是在开口之前培养听力能力,言行协调一致,减少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压力。 它认为成功的外语习得和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在儿童学习母语时他们最初是通过动作对父母的指令表示反应,女口Pick it up 和Put it down ”小孩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听懂大人的指令,所以语言习得存在一个只听不说的沉默期,既silent period ,久了以后就很容易学会说新的语言。由于学习母语的过程是理解先于表达,所以学习第二语言也应先听,然后再学会说,而且语法结构和词汇也可通过熟练运用老师的指令来掌握。 一、TPR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TPR 教学法吸取了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记忆越经常和强烈,则联想和回忆越容易。会议可以通过口头完成,也可以和肢体活动联系起来。结合痕迹活动,例如伴随着致意活动的动词联系,可以提高成功会议的可能性。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James Asher 认为,成年人 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与小孩西的母语的过程相似,针对小孩的语言大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所以,成年人应该学习小孩习得母语的方式。

James Asher 还吸取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一种对学生的言语输出不做严格要求并带有游戏性质的方法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效率。理想的语言教学应该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而且学生没有任何抵触心理,以便把所有的输入变成可接受的吸收,然后转化为输出。 James Asher 借鉴了母语习得的两大基本特征,推出三条原则:(1)第二语言习得指导的开始阶段,学习者能够总结语言结构;(2 )遵循此时此地原则;(3)通过让学习者执行命令增加他们的输入,这些命令要用祈使句得形式表达。James Asher 没有直接讨论TPR 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但从教学法的课堂练习来看,它是明显与结构主义语言观有关的。他认为,大部分语法结构和成千上万的单词可以通过教师熟练的使用祈使句来掌握动词,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都应围绕它展开。 James Asher 指出語言是由抽象词和具体词构成的,其中具体词大多值得是具体活动和祈使句中的动词。另外学生不需要依赖抽象词就可以活动一张详细认知地图和语言的语法结构。还指出这样一个事实,语言是作为整体被内化的,而不是单个的词汇元素。所以,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可能引导出这种类型的更多的理论原则,也就有可能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作为预制的模式。 (三)学习理论 TPR 教学法的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法或理解法,强调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