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教育思想59468

庄子的教育思想59468
庄子的教育思想59468

试论庄子的教育思想

在庄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在他那里,“道”是一个自然本真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也是他看世界的一种方式,即对宇宙万物“以道观之”。“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本和依据。

一、庄子的“本真”思想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由此不难看出,庄子所指的自然就是一种不受干扰强制、自然而然的性状。他是在本性而非自然界的意义上言说自然的。这种本性也不是一种动物本能,而是被预设的一种人之为人的本性。庄子强调自然天性,崇尚自然真情,反对人为。

庄子认为,自然也就是自然本真,即保持事物的真实状态。“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笑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贵真也。”“本真”就是一切顺乎天性,对于外物来说,由于人的无为而保持了它的自然本性,所以为归真;对于人而言,由于自己的自然无为,既没有损害外物的自然本性,也没有离开自己的自然本性,同样也为归真。

二、庄子的“自由”思想

陈鼓应指出:“庄子将‘无’变成相对概念而加以超升,而拉开一个无穷的时空系统,在这一点上,和老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在对道的剖析与追问中,指向不可穷尽的无限,或者指向宇宙万物形成之初始,指向泯灭小大、死生、是非、言与不言的齐一,指向混沌虚无的根本。

庄子,主张实现个体真正的自由,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庄子认为自然境界是人生之最高境界,而道法自然又是达此境界的根本保证。在庄子看来,自然境界、婴儿境界也即物我同一,天人二体。在这种境界和状态中,时空的界限、主客的界限、天人的界限消失了,物的生命即是人的生人的生命即是物的生命,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但是庄子提出了物无待、逍遥等许多表征自由的概念,更加注重将人生的理想境界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

逍遥则是庄子所要达到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是一种无待的绝对自由之境。“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辫,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是说,要达到真正逍遥的境界,就必须无待,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冲破物我对待的有限观念和自我中心的有限境域,摆脱外力的限制,顺应天地、自然地法则,以游于无穷博大之境域。人的精神在此无待、逍遥的境界就能获得完全的解放、自由,进入忘我的境界,就能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游心于物之初”;“游乎四海之外”;“浮游乎万物之祖”

三、庄子的“无为”思想

庄子从对道的认识出发,提出顺应自然、积极“无为”的教育主张。庄子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以顺应、保护人的自然本性为目的,而不是试图去改变、甚至扼杀它。教育就是去掉外在人为的因素,回归人的自然本真。在教育过程中更应关注个人,关注个体自身,在协调个体的自我关系方面发挥作用,使个体在精神上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庄子无为思想的价值在于他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他崇尚自然、提倡无为、主张绝圣弃智、绝学守愚,行不言之教,重无书之惠,不仅具有极大的批判力,而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

“无为”并不否定所有一切的“为”,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辩证的行为观。庄子的“无为”思想主张顺物自然,人不可在“自然之道”面前强作妄为,就是要让自然或事物按自己的规律去运动,而不要人为地去妄加干涉。“无为”既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毫无原则地放任自流,而是在教育教学中去掉那些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妄为”,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而不是拔苗助长,强制灌输,其目的是在自然合理的“道”的原则指导下,唤起受教育者灵魂的整体性与完整性的生存,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个体的独立人格,促进个体自性的生成,实现个体精神的独立。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庄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之令狐文艳创作

浅谈庄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令狐文艳 摘要:穿越历史的滚滚烟尘,驻足于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战火四起,诸侯并立,英雄辈出,思想繁荣。既有积极入仕的文人幕僚,亦有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庄子于乱世之中,布衣着身,形容枯槁,却乐天安命,沉醉于无为之乐,抛却功名利禄,尽情演绎道法人生。其隐逸、无为、以及富有批判性的寓言故事带给后世深远影响。 关键词:隐逸无为山水画寓言 一、庄子的隐逸思想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面对千金相位,鄙视不已,惟愿能享受隐逸之乐,超脱世俗之外,表现遗世绝尘的思想境界。以隐逸来实现自我,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自比为“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雏”,而把“惠子相梁”比为

“鸱得腐鼠”,可见他鄙视功名利禄,拒入仕途,安于贫困而不显于世。即使身穿粗布衣裳,脚踏麻绳破鞋,饥寒不定,也依然自得其乐,乐鱼之乐,希望像鱼一样,过着无拘无束,超凡隐逸的自足生活。 千百年来,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超脱尘外的潇洒形象。先于庄子的范蠡辅佐匡复,当勾践灭吴成就霸业之后,他洞悉“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将亡”的道理,成功隐退,避祸保身,过着潇洒的阔隐士生活。而庄子的隐逸思想高于范蠡明哲保身的举措,其思想依托老庄哲学而形成一种隐逸文化,成为后世部分文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 庄子思想内在精神极易引起周代以后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势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皈依。史载,汉代粱鸿与妻子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以隐逸来净化自我,不为世俗羁绊。受庄子不仕的影响,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正如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动乱景象。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颇受庄子思想影响的文人之一。在《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而在许由看来,天下对他无所用处,他不愿越俎代庖,这对陶渊明回归自然,追求自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庄子蔑视功名利禄,不求闻达,其言行对陶渊明的归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陶渊明在少年时代便形成了性好自然、超旷闲逸的品格。《归园田居》其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辛开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

庄子教育思想

庄子教育思想 第780篇: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庄子教育思想 逍遥行者 2011年4月6日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

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形象(10张)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

庄子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

庄子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 摘要:庄子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在教育理想上,都坚持人性“归于自然”,培养自然人;在教育内容上,都反对社会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和束缚,否定智慧、知识和书本的积极作用;在教育方法上,都注重依照自然法则,拒绝人为的强制教育手段。二者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哲学基础、教育理想、内容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关键词:庄子;卢梭;自然教育思想;比较 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但在哲学基础、教育理想、内容方法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一、哲学基础之比较 1.庄子自然教育的哲学基础 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使有关“人”、“人性”的哲学命题进入了思想家的视野。人何以存在,以何种状态存在,人的本质、价值应如何彰显等问题,成为百家争鸣的焦点。春秋时期,“人”就已经被赋予了相当重要的价值。但对于人性问题,老子和孔子谈得很少,老子不言性,孔子也仅谈“性相近,习相远”;到了庄子,“人性”问题才被进一步挖掘。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以及庄子的“自然人性论”。 庄子的人性论源于“道”的原则。庄子的“道”继承了老子“道”中返璞归真的“自然精神”,奠定了庄子“自然人性论”的基础。孟子虽然承认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但“人”这一概念,一开始就被固定在了社会意识、理念、道德、教育等后天外在因素之中,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庄子的“自然人性论”恰恰相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通过自然之道来理解人性。庄子的人性论基于一种与自然相和谐、没有任何“人为”色彩的、至真至朴的“性”。“人性”就是“道”的体现,自然生成,无所谓善恶,不能人为改变。庄子在《庄子·天地》篇中这样解释“性”:“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庄子认为,人性源于“一”,即“道”,有其内在的条理和规律,不需要通过善恶人为引导,人性本质上与自然一脉相承,应抛弃一切违反人性的东西,保持其自然本性。冯友兰先生曾说:“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1]庄子还认为,人应该按自然本性生活,“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庄子·马蹄》)庄子自然天放的人性观把主要目标放在个体解放、养生修身上,追求“真人”的理想人格。所谓“真人”,即与“道”合一、返璞归真之人。庄子强调把一切为仁、义、善、美、名、利等所奴役的“假我”、“非我”统统舍弃掉,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名周,字子休,东周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为你搜集庄子的主要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体上继承了老子的体系,并在此之上增加了自己的观点理论。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对宇宙的本源阐述。在老子“人法自然”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天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 庄子的处世思想主张淡然旷达,要从容的面对一切祸福哀乐,不为万物及自身的变化而欣喜悲伤。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追求自由,因为他的自由精神所以庄子一生不追求做官,用功名利禄来束缚自己。庄子主张人之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而对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很危险的。 政治思想上庄子不主张推崇古代的圣贤,他认为万物平等,不应该将人划分等级,出现君臣百姓的阶级之别。庄子还反对“人为”的追求,他主张清静无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自然就会出现至德之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鸣,产生了诸子百家的

思想碰撞,如法学、儒学、墨学几大显学在政治历史舞台上的交锋争辩。这是一个东方文明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文人学者为了践行自己的理论主张游说列国,相继粉墨登场。 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老子虽然也寻求道家的无为而治,但是在他的学说中也还有政治主张及目的,老子的学说也有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庄子则是纯粹出世无为的思想学说,他是从自我出发来建立世界观,阐述社会和政治,是完全的形而上学理论。 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庄子对于后世哲学文化的影响贡献在于他建立了抽象的哲学本我论。庄子最吸引后世瞩目的的是他的“逍遥处世”说。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是看淡人生名利之后的洒脱超然,就像是万物轮转我心不动始终如一。这是一种出尘超脱的人生境界。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 0936007班李镇明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我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作者:范欢 院系: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10级 学号:20101150190 日期:2011年11月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思想中流露出的那份淡定,那份超然,给了世人无数的启发与想象。直至今日,他的人生哲学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准则、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修身养性 一、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庄子主张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比享受任何荣华富贵都更好更为重要。现实生活充满污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与之相妥协,所以当理想的生活在世间难以实现时,他宁可选择从现实中隐退,于是有了入世的庄子和出世的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庄子注目于认识论,深入认识人的精神领域。这是对于宇宙与社会两方面的考察,其考察既宏观又微观,达到了认识论发展的极高水平。达到此点的关键在于追寻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 (一追寻逍遥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真正的自由须“无待”。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二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真正的思想自由必须“忘己”。 ?“不知周之梦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 ?“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 ?这种忘我的状态,庄子称为“吾丧我”(《齐物论》) (四)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齐物”方可“游刃”于“和谐”之境。

庄子的教育思想59468

试论庄子的教育思想 在庄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在他那里,“道”是一个自然本真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也是他看世界的一种方式,即对宇宙万物“以道观之”。“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本和依据。 一、庄子的“本真”思想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由此不难看出,庄子所指的自然就是一种不受干扰强制、自然而然的性状。他是在本性而非自然界的意义上言说自然的。这种本性也不是一种动物本能,而是被预设的一种人之为人的本性。庄子强调自然天性,崇尚自然真情,反对人为。 庄子认为,自然也就是自然本真,即保持事物的真实状态。“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笑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贵真也。”“本真”就是一切顺乎天性,对于外物来说,由于人的无为而保持了它的自然本性,所以为归真;对于人而言,由于自己的自然无为,既没有损害外物的自然本性,也没有离开自己的自然本性,同样也为归真。 二、庄子的“自由”思想 陈鼓应指出:“庄子将‘无’变成相对概念而加以超升,而拉开一个无穷的时空系统,在这一点上,和老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在对道的剖析与追问中,指向不可穷尽的无限,或者指向宇宙万物形成之初始,指向泯灭小大、死生、是非、言与不言的齐一,指向混沌虚无的根本。 庄子,主张实现个体真正的自由,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庄子认为自然境界是人生之最高境界,而道法自然又是达此境界的根本保证。在庄子看来,自然境界、婴儿境界也即物我同一,天人二体。在这种境界和状态中,时空的界限、主客的界限、天人的界限消失了,物的生命即是人的生人的生命即是物的生命,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但是庄子提出了物无待、逍遥等许多表征自由的概念,更加注重将人生的理想境界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 逍遥则是庄子所要达到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是一种无待的绝对自由之境。“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辫,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是说,要达到真正逍遥的境界,就必须无待,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冲破物我对待的有限观念和自我中心的有限境域,摆脱外力的限制,顺应天地、自然地法则,以游于无穷博大之境域。人的精神在此无待、逍遥的境界就能获得完全的解放、自由,进入忘我的境界,就能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游心于物之初”;“游乎四海之外”;“浮游乎万物之祖” 三、庄子的“无为”思想 庄子从对道的认识出发,提出顺应自然、积极“无为”的教育主张。庄子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以顺应、保护人的自然本性为目的,而不是试图去改变、甚至扼杀它。教育就是去掉外在人为的因素,回归人的自然本真。在教育过程中更应关注个人,关注个体自身,在协调个体的自我关系方面发挥作用,使个体在精神上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庄子无为思想的价值在于他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他崇尚自然、提倡无为、主张绝圣弃智、绝学守愚,行不言之教,重无书之惠,不仅具有极大的批判力,而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 隐逸文化 岳国文 (1)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5)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

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 【摘要】隐逸行为能上升至思想上的高度,使隐逸不止为理智的叛逆与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这些都要归功于老子。而庄子的贡献,即是赋予隐逸以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这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忽略先贤隐士德行人格的典范意义,不能忽略自然崇拜、生命崇拜在先秦隐逸思想产生中的理性铺垫。 【关键词】隐士隐逸思想人格崇拜自然崇拜生命崇拜 考察中国隐逸文化传统,无可否认的是:老子才是隐逸思想真正的奠基人。无论对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做何种追溯,我们都不能轻易将某一早期隐士或者像孔子那样以道德担当的方式存在的特例作为隐逸思想的注脚来看待,他们所显示的仅仅是解码的意义、是元素的意义。隐逸行为能上升至思想上的高度,使隐逸不止为理智的叛逆与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这些都要归功于老子。而庄子的贡献,即是赋予隐逸以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这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 然而这样的逻辑依然受到了责难。有不少论著从孔子的人格理想出发,通过对“安贫乐道”等诸多道德意识展开辨析,来试图理清孔

子维护“道统”的隐逸精神,进而抬高孔子在隐逸文化史上的思想地位。①但不管怎样看待,却都不应该把孔子直接视为隐士,把孔子的道德原则视为隐逸思想的范本的。 文青云博士是一名严谨的文化学者,曾经致力于中国传统隐逸思想的研究,在文献梳理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是他对孔子角色的定位,同样陷入了误区。他说:“因而,除了他们先于孔子在隐逸观念和态度的发展史上出现而外,伯夷、叔齐的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最多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承诺道德原则的孤立的样板,这种对道德原则的承诺受到孔子的赞赏并成为孔子哲学的核心。我们可以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得出结论,曾有几个生活在孔子之前人,他们表达的某些观念后来被孔子发展了,或者他们的行为后来被孔子视为启示或典范;但是仅就隐逸思想而言,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有意义的观念范畴在孔子之前被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表达出来”。②在这里,文青云博士抬高的是“道德原则”,焦点过分集中在了孔子“道德自主观念”建构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却一再忽略孔子哲学的政治意义。他把“道德中的孔子”和“现实中的孔子”割裂来看,撇开了孔子政治哲学与生命哲学的关系命脉,因此,看到的是一个偏激的孔子。况且,伯夷、叔齐的意义也是不可以忽略不计的,他们应当和孔子“道德自主观念”的追寻一样,同时成为孤立的样板,成为研究隐逸思想的很好启示和典范。所不同的是,孔子在道德理论探索的道路上要走得更远、更深邃。 我们由此得到启发:在探讨先秦隐逸思想产生根源问题之前,要①陈洪著《高山流水——隐逸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12月)一书,书中直言:很奇怪,极少有人把孔 子视为隐士。其实,孔子大半生都在隐逸,只不过是人们还不真正理解孔子的隐逸方式而已。(P9) ②澳大利亚学者Aat Vervoorn在《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中就孔子在隐逸思想起源中的关键角色展开了大篇幅论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隐逸观念的起源在多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孔子。(见P30)

庄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庄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摘要:穿越历史的滚滚烟尘,驻足于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战火四起,诸侯并立,英雄辈出,思想繁荣。既有积极入仕的文人幕僚,亦有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庄子于乱世之中,布衣着身,形容枯槁,却乐天安命,沉醉于无为之乐,抛却功名利禄,尽情演绎道法人生。其隐逸、无为、以及富有批判性的寓言故事带给后世深远影响。 关键词:隐逸无为山水画寓言 一、庄子的隐逸思想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面对千金相位,鄙视不已,惟愿能享受隐逸之乐,超脱世俗之外,表现遗世绝尘的思想境界。以隐逸来实现自我,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自比为“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雏”,而把“惠子相梁”比为“鸱得腐鼠”,可见他鄙视功名利禄,拒入仕途,安于贫困而不显于世。即使身穿粗布衣裳,脚踏麻绳破鞋,饥寒不定,也依然自得其乐,乐鱼之乐,希望像鱼一样,过着无拘无束,超凡隐逸的自足生活。

千百年来,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超脱尘外的潇洒形象。先于庄子的范蠡辅佐匡复,当勾践灭吴成就霸业之后,他洞悉“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将亡”的道理,成功隐退,避祸保身,过着潇洒的阔隐士生活。而庄子的隐逸思想高于范蠡明哲保身的举措,其思想依托老庄哲学而形成一种隐逸文化,成为后世部分文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 庄子思想内在精神极易引起周代以后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 势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皈依。史载,汉代粱鸿与妻子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以隐逸来净化自我,不为世俗羁绊。受庄子不仕的影响,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正如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动乱景象。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颇受庄子思想影响的文人之一。在《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而在许由看来,天下对他无所用处,他不愿越俎代庖,这对陶渊明回归自然,追求自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庄子蔑视功名利禄,不求闻达,其言行对陶渊明的归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陶渊明在少年时代便形成了性好自然、超旷闲逸的品格。《归园田居》其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辛开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说:“闲居三十载,遂与世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在《与子俨等疏》中自称“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自谓是羲皇上人。”爱自然、爱诗书,在庄子隐逸思想熏陶下,陶渊明最终离开污浊官场,归隐山林。

庄子的哲学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现代教育技术李峤 2012102438 庄子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庄子“不射之射”是一个“大全”,涵盖着有形技术和无形智能的技术,如“人术”、“心术”、“育人术”,包含着射礼、射艺、射义、射道,蕴藏着如技道、境界、功夫、神气等深厚的哲学意蕴。它是教育技术,更是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是教育必须遵循的“道”。它是一把标尺、一面镜子、一块试金石,可以衡量、对照、评判当今教育技术,发现教育技术的浅陋、丑陋。它又是一剂良药,能够医治教育技术的沉疴,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不射之射”是古代教育技术 这个寓言是师生之间技艺切磋的教学故事,是典型的“师徒型”教育模式,它把箭术引入到教学中来,巧妙地设计为教学情境,师生互动,既是技艺切磋,又是心灵对话。在学生炫耀、自满之时,老师选择最佳教学时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通过“不射之射”的精彩演示,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生灵魂深处受到强烈震撼,也是一次心灵顿悟,他深感自己的不足,因此“御寇伏地,汗流至踵”,说明他心理早已心悦诚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显然是教育,也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技术。今天,我们很难将“射术”当作教育技术,但在两千多年前,学校开设的“射术”,却是先进的教育技术,不亚于当今的计算机技术,动画电影“纪昌学箭”即是有利佐证。 (二)“不射之射”是技术哲学 也许人们可能存有疑问,“射术”存在哲学吗?在不少人看来,射箭就是射箭,哪儿存在什么哲学?可见我们的思维已经“工具理性化”和普遍的西化。在古代的庄子眼中,“射术”大有乾坤,射中有道,道即哲学,不仅是哲学,还是最高哲学,它是宇宙、人类、技术的本源,是宇宙人生最本质、最根本的规律和总则。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射之射”故事由浅入深,由技术到人,由人到教育,由教育到自然,层层递进,直至到“形而上”的奥妙无穷的“道”。庄子是辩证主义大师,在他看来,技术不纯粹是技术,它还是“道”,技即道,“射术”蕴含着大道。这就是庄子对教育技术的总体看法,即教育技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三)借“不射之射”哲学“把脉”当今教育技术 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不可争辩的事实。如果按照美国最经典的 94 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来对照的话,我国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还是比较正常的,问题不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按照这个路子走过来的。如果“不射之射”哲学观点看,我国的教育技术就露出许多“马脚”,存在诸多问题,有些还是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过去根本意识不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因就在于置身其中。现在我们可以跳出原来的框框,参照庄子“不射之射”哲学,诊断其“病因何在”、“病根何处”、“病机何样”,逐步认清其“庐山真面目”。 (四)庄子“不射之射”哲学之启迪 “不射之射”是庄子哲学的一个折射点,包含着庄子哲学的全部精髓。它为我们揭示了什么是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哲学研究领域有哪些、中国的教育技术哲学特色在什么地方、

庄子思想及名句赏析

庄子思想及名句赏析 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庄子追求绝对自由。在其代表作《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蜩与鸴鸠“决起而飞”,列子“御风而行”,都还是“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绝对自由。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排除一切功利目的,“无所待”,方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所谓“以游无穷”,即逍遥无为于绝对自由的境界。不难看出,庄子企图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基本思想,创立了“相对主义”的学说。庄子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他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等等。庄子创立这一“相对主义”学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给人们观察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现象提供了理论根据。事实证明,历史上和当今世界许多自然和社会问题,正是按照庄子的此种“相对主义”学说在演变着。不过,庄子否定认识真理的可能性,自然也是错误的。 庄子提出齐生死、等万物的妙论。庄子认为,世界上一切矛盾对立的双方,诸如生与死、贵与贱、荣与辱、成与毁、大与小、然与不然、可与不可,等等,皆无差别。所谓“万物一府,生死同状”,也是此意。事实上,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差别而不相同的。庄子的此种观点,从表面上看显然是奇谈怪论,但骨子里却表现了他超脱旷达的思想。 庄子提出要“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自然为宗”。庄子说“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意思是说:遵守自然法则,珍视纯真本性,不受世俗的人为约束。他所谓“复归于朴”,意谓返归于原始的纯朴状态。庄子的这种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并不能认为就是“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但它对后世“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却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又与之不同。庄子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其中蕴含有三层意思:一是含有恬淡无为,安时处顺的思想;二是含有反对认为约束,恢复纯真的自然本性的思想;三是含有向往“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和“混茫”世界的思想。这在《庄子》书中《骈拇》、《天地》、《天道》、《缮性》、《秋水》、《山林》、《渔父》、等篇,皆有明显的表现。 不相信生死由命,不迷信鬼神。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科学不够发达,有许多人相信天命和迷信鬼神。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信命和天命的。墨家的墨翟不相信“命运”,而却相信“天命”和迷信鬼神,因此,他主张“尊天”、“明鬼”。庄子不相信生死由命,不迷信鬼神。《庄子》书中所讲到的“天”和“命”,往往都是从哲学意义上的自然规律而言。他书中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思想,也曾使用“鬼”、“神”二字,只不过是借用而已。庄子对人的生与死的问题,就有精辟的见解。他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能够通乎性命之情,看透人的生死规律,具有超脱旷达的精神。所以,明代徐文长说:“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

略论道家隐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士人有隐逸的传统。与道家逍遥理论相联系,本文简析道家隐逸思想的内涵与发展历程,并剖析其当代意义。 中国士人有隐逸的传统。与道家逍遥理论相联系,本文简析道家隐逸思想的内涵,描述其发展历程,并剖析其当代意义。 一 道家逍遥理论与实践有一个发展的历程。具体说来,它表现在《庄子》逍遥观以及庄学士人(主要是郭象等)对《庄子》逍遥思想的注解和发展之中。 庄子的逍遥思想颇为复杂,但就其基本思路而言,它表现为对士人身心困境的全面对翻。这些身心困境,如生死困境、时命困境、情欲困境、是非困境等,由在世者之有偏的“成心”而来,故“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弛,而莫之能止”(《庄子·齐物论》)。与此相对相待之身心困境对翻,逍遥之路就体现为一条由“齐是非”到“齐万物”再到“齐物我”的不断超升的道路,而为此,即要求士人能够以“真常之心”否定有私“成心”,从而在体“道”之“坐忘”和“心斋”的内冥的神秘性的和自反性生命体验中去达到对大“道” 指体认。与世俗困境对翻,体“道”之境是安命无情、无是无非、不死不生和物我一体的,故至人“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他的逍遥表现为对世俗境界的绝对超越。但进一步,至人在世而不离世,故他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则翱翔于万物之上,与大道合一的至人之逍遥最终也还是实现在“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庄子·人间世》)的混世之游中的。 郭象的逍遥思想建立在以性为本的基础之上,其所谓逍遥之内涵也就是生命本性的自然实现罢了。但,在郭象处,为本之性,在群品处乃生命之本然物性,它由气禀所定而万物自然有分,而在圣人处则是精神之境界至性,它由超越所至而为圣者所独运。这样,对庄子的逍遥思想,郭象就既有继承,亦有发展。所继承者,至人无待境界之绝对逍遥,且这种超越之绝冥境界以“游外冥内”(《庄子·大宗师注》)为其基本实现方式,所谓“至远之所顺者更近,而至高之所会者反下”(《庄子·逍遥游注》),故绝对翱翔的超越境界乃是栖息于下而实现在世俗的名教进而政治领域之中的;所发展者,在群品万物处,物各有性,性各自足,而此自足之性的实现即是万物各自之逍遥,并因此而有着适性而至的自得与自乐。在无为境界圣心的顺循下,它们自生自足,自得自成,没有任何内外的波荡与纷扰,呈现出来的是真朴、纯素的价值化的特征。 以道家逍遥思想之发展为理论背景,我们能够更自觉地理解道家隐逸思想及其实践。具体说来: 其一、隐逸的内涵。隐之内涵,曰拉开距离,以策安全。我们看到,庄子人生哲学的出发点其实是身心困境,而其解困之途也就是在身心两方面的拉开。逸之内涵,曰自我放开,自我实现。此实现首先是生命的安顿,是个体生命之本然需求的实现,但更重要的,此实现是精神上的超越。在生命实现的过程中,因为异己伤害力量的存在,故须隐;而与亲和物的交通与合一,进而物我交融,并在

庄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庄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摘要]本文阐述了庄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 对其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与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希望对当代的道德建设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庄子;道德教育;现代价值 南怀瑾先生说过,于国学丛林中,最欣赏的便是“多情”的庄子。世上皆有“孔孟”、“老庄”之谓。言称国学中,儒家以“孔孟”为首,荀、董、朱、王依次排序,他人不可与孔老夫子相提并论,更不可随意颠倒;但道家却没有这样的规矩,后世除有“老庄”之谓,意指庄子在道家的地位,还要超过孟子在儒家的亚圣至尊。[1]庄子是一位具有很高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他的文章通俗又寓意深奥、缜密又不乏洒脱、华丽又彰显从容。他满腹经纶却不幸身陷乱世,生活困顿却又孜孜不倦地探寻人生苦难的根源,像佛陀一样,历经磨难,苦苦追寻救世良方。所不同的是,佛陀是在出世状态下,而庄子是在入世的状态下。在那个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的战国纷争中,庄子对民间疾苦深感纠结,苦苦思索人生苦难根源并积极的想寻找救治良方。这一良方直通大道,直通自然,达到“万物齐一”-------人与自然同归混沌。 庄子的道德教育的内容――道 1.道的定性。庄子的道德思想主要是以“道”的形式道出的。庄子是这样给“道”下的定义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庄子所说的“道”是客观存在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形体的虚无存在;是超乎感知,自己以自己为根据,再无其他根源;是万物产生的本原;是超脱了时空限制,是绝对的、终极的。[2] “逍遥游”是体道之游,道是无,体道的心灵也应该是无;道是静寂的,体道的心灵也应该是宁静的。“道”是先秦道家的核心词汇,也是老庄道德教育的最高概念。“道”是自本自根、自在自为、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体,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本质存在,具有时间空间上的广泛性和无限性,概念上的高度抽象性和复杂多义性。“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种虚无化的存在方式。[3]庄子认为,“道无始终”,(《庄子?秋水》)(以下引用《庄子》)只注篇名)“大道不称”,(《齐物论》)“道不私故无名”,(《则阳》)“道无问,问无应”,(《知北游》)“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北游》)等等,都是讲道的无为特性。庄子把“无”看做是与“道”同等程度的重要概念,“道”即“无”,“道”以“无”为本,“道”又统一“有”、“无”两个方面,因为“无并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含着“有”,“无”既有肯定性的一面,也有否定性的一面,所以才能在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化生出天地万物。 “道”是无色无臭、无穷无尽,说不出、讲不明、道不完。“道”不可知,因此所谓知道者实际上并不知道;“道”不可言,所以用言语说道者,所说的道实际上并非真道。 2.本根之道与仁、义之道。《让王》篇中这样写道:“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娱与颍阳,

庄子思想的积极意义何在

借用西方学者的说法,今天是个“后现代社会”。明明是现代人,为什么要用“后现代”一词来描写我们所处的环境呢?大致的原因是:西方从近代以来,理性扮演主导的角色,认为只要以理性作为建构社会的基础,则人类必定日益进步。这样的观念所形成的是“现代”社会。但是,在上个世纪接连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理性受到严重质疑,亦即理性所建构的一切不但不可靠,并且还隐藏许多盲点,譬如,知识其实只代表统治阶级的意识型态,并无客观性与普遍性等等。我们所信以为真的的合理知识,其实只是欺人的伎俩而已;然后,一切所谓的“价值”(如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都必须重新予以估定,并且,是由每一个人自己去负责估定。个人从群体中游离出来,表面看来是身心的大解脱,可以自由选择任何型态的生活方式;但是,偏偏这样的自由也带来了“无所适从”的苦恼。过多的选项,有时反而使自由变成折磨,尤其对年轻人与有钱人更是如此。 二十一世纪的难题之一是忧郁症日渐蔓延,活得快乐的人越来越少,而自杀率也节节升高。面对这样的后现代社会,庄子思想可以提供什么帮助呢? 以下几点可以参考,后现代社会在消解了理性的建构功能之后,剩下一片空白的领域,足以让每一个人自行寻找自己所选择的价值。但是,演变的结果往往是相对的价值观,亦即每一个人都是对的,同时也没有任何人是真正对的;今天认为是对的,明天可就不一定了。经过一段时日以后,相对主义趋向于怀疑主义,怀疑主义再趋向于虚无主义。在此一过程中,忧郁症也渐渐笼罩了人的心灵。 那么,庄子思想有何特色呢?庄子一方面看透了万物的存在与人间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很容易化解成败得失所带来的情绪干扰;另一方面,他探本求源,觉察这一切短暂的存在与相对的价值并非梦幻,而是奠基于“道”之上的。譬如,一个人觉得生命无常,自己有生有死,因而也是可有可无的,然后就容易减低或失去生存的意念与乐趣。但是,他可以转念一想:一个可有可无的我,居然得以生存,那不是道的力量在支撑吗?道为什么要让我这个可有可无的人活在世间呢?我又怎能不珍惜这短暂而可贵的一生呢?其次,接受上述启发之后,接着要问:我要如何安排此生,才算是尽了做人的责任?简而言之,要学习悟道的智慧,再从真实提升到美感,欣赏所见的每一事物,享受生命的每一剎那。基本的功夫是“心斋”,亦即让自己的心思渐趋单纯、安静、空虚、恬淡,好像对万物(连自己的生死)皆无所执着。庄子说:心斋是要练到「虚」的境地,因为只有在虚的境地,“道”才会展现出来。他又说:“精神生于道。”意即:每一个人与生具有“精神”的潜能,但是要经由心斋的修养,才能使它彰显。精神在彰显时,其实正是人心与道冥合的状态。精神有何作用?它能由道(万物的起源与归宿)来看待万物,自然会发现万物无一不美。然后,人生要做到乐天知命、随遇而安,也就毫无困难了。第三,前面两点也许有些抽象,并且真要实践也须假以时日,但是《庄子》一书还有一项立即可以兑现的效益。那就是:这本书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寓言与故事,使人读来兴味盎然。金圣叹推荐《庄子》为“天下第一奇书”,想来也有他的道理。因此,现代人在休闲时,不妨考虑翻阅《庄子》,或者集合三五好友一起分享阅读《庄子》的心得。这样的休闲,既可以怡情养性,也可以益智清心,真是何乐不为啊!如果询问庄子思想对当前的社会现实能产生什么立即或直接的效用,那么答案恐怕是不太乐观的。因为有一定的生活历练与苦乐体会的人,比较可能欣赏庄子。而这样的人在今日社会不是越来越多了吗?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