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SC200/200型 施工升降机

设 计 计 算 书

1 导轨架(标准节)的设计与校核 主要性能参数及几何参数

标准节重量:140 kg ; 吊笼重:=0Q 1500kg ; 最大吊杆起重量:q = 200kg ;

每个吊笼的额定载重量为:==21Q Q 2000kg ; 提升高度:='H 144m; 最大附着间距:L = 6m ; 标准节高:h = ; 起升速度:v = 33m/min

导轨架最大架设高度:H = 150m ; 标准节主弦杆尺寸:φ76mm ×;

标准节主弦杆中心距:a ×b = 650×650mm ; 吊笼空间尺寸:××; 工作吊笼数:N=2;

主电机额定功率:P = 3×11kW 。 计算载荷

1.2.1 结构自重载荷

图1-1 标准节结构图

650±0.1

650± 0.1

1508 +0.1

13

11

10912

345

678

12

表1-1 标准节自重明细表

序号 材料规格 名称 数量 材料 单重 (k g ) 总重 (k g ) 1 φ76×

主弦杆 4 20 2 ∠75×50×5 前(后)角钢 4 Q235A 11 3 φ× 斜腹杆Ⅰ 4 Q235A 4

短角钢 4 Q235A 5 ∠63×40×5 前后角钢 2 Q235A 6 齿条 2 Q235A 7 齿条连接块 6 Q235A 8

连接弯板 8 Q235A 9 ∠75×50×5 角钢 4 Q235A 10 φ× 斜腹杆Ⅱ 2 Q235A 11

∠63×40×5

角钢 2 Q235A 12 φ× 斜腹杆Ⅲ 2 Q235A 13 接头 4 Q235A 14 M16×70 螺钉 6 Q235A 15 M16 螺母 6 Q235A 总计

1.2.2 结构(自重)线载荷

140

92.841.508

x q

kg

q l m

===

1.2.3 风载荷

由实际结构计算得出(一个标准节)实际迎风面积为:

2

1.50820.0760.07520.5870.06820.58720.7750.02680.438s A m =??+??+??+??=(应为As=2×+×+×+×+×=0.486m 2)

桁架轮廓面积l A :

21.5080.650.98l A m =?=

结构迎风面充实率0.438/0.450.98

S l A A ?===;(需改)

型钢桁架结构充实系数 φ=~,取 0.5φ=;(φ与φ应一致) 根据安装高度与结构形式确定风载体形系数C ; 型钢构成平面桁架风力系数C = ~,取C = ; 标准节为两桁架并列的等高结构,则总迎风面积为: A = 1122A A μμ+

式中,1

11l A A φ=(前片结构的迎风面积)

222l A A φ=(后片结构的迎风面积)

μ1=1

μ2:按前片结构的φ1=和间隔比a/b=1确定折减系数μ2= 代入上式,则总迎风面积为:

22(1)0.50.98(10.5)0.735l A A m φμ=+=??+=

1.2.3.1 工作状态最大风力线载荷:

最大风力线载荷按下式求得

w f h p A

q CK q l l

=

= ( ?) 式中:h -K 风压系数;工作风压系数1h K =

风载荷w p 的计算依据GB3811-2008 w p Cp A ∏=;由GB3811-2008表15得22250/25/p N m kg m ∏==,按照在沿海等地方选取。

工作状态风力线载荷

f 1.6*0.735*1*25/1.50819.49

g /m x w

p q l

∏=

==(k )

( ?) 1.2.3.2 非工作状态风力线载荷:

根据GB3811-2008表18得Ⅲ 26001000p ≤≤Ⅲ,单位N/m , 计算取 2800p =ⅢN/m ,由表19 得K h =1,则:

f 1.6*0.735*1*80/1.508/62.39K

g /m x

h q CAK p l ===ⅢⅢ() ( ?)

根据GB3811-2008表19确定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K h ,计算得到导轨架各风压段的计算风压线载荷值。

表1-2 计算风压线载荷随导轨高度变化参数表

导轨架安装高度(m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K h

计算风压线载荷fx q Ⅱ(kg/m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2.4 结构的起升冲击载荷

结构起升冲击系数的确定:

由GB/T10054-2005得载荷冲击系数为+, 式中v 为额定提升速度(m/s )。

33

10.26410.264 1.14560

v ?

=+=+?

= (应为+=) 结构线载荷形成的冲击载荷:

'x

1.1459

2.84106.3(/)x

kg m q

q ?==?=

1.2.5 吊笼滚轮在导轨架(主弦杆)上的摩擦力:

正常状态下,由于吊笼重心偏离滚轮,所以滚轮与导轨主弦杆间存在摩擦力;当起升重物向外偏离吊笼中心线,达到外偏位置时,摩擦力最大。

在下图中:0Q :吊笼自重(k g ); 1Q :额定载重量(k g )

2400

1200

950

Q 1

Q 0

P L

B

A

图1-2 受力简图

对A 或B 点取矩求出L P

019501200950150012002000

1593.7524002400

L Q Q P kg +?+?=

==

摩擦力:0220.040.0153

1593.75 1.227.178.8

L f d F P K kg D η+?+?==??=(改为)

式中:f:滚轮与主弦杆间摩擦系数,取;

η:轴承摩擦系数,取; d:滚轮轴径 d=30mm; D:滚轮直径 D=88mm ;

0K :附加阻力系数,取0K =.

因摩擦力F=与导轨架整体受力相比较是很小的,故忽略。(不应忽略) 标准节截面几何特性及许用应力 1.3.1 单肢杆特性

引用材料力学[12]公式计算 1.3.1.1 主弦杆

截面积:222221()(7.6 6.85)8.514

4

A D d cm π

π

=-=

-=

惯性矩:22224118.51

()(7.6 6.85)55.681616

A I D d cm =

+=+= 惯性半径:11155.68

2.558.51

I r cm A === 长细比:1

11

70

27.452.55

l r λ=

=

= 查表得稳定系数:?= 1.3.1.2 腹杆

截面积:222222()(2.68 2.23) 1.7444A D d cm π

π

=

-=

-=(应为)

惯性矩:2222422 1.74

()(2.68 2.23) 1.321616

A I D d cm =+=+=

惯性半径:222 1.32

0.871.74

I r cm A === 长细比2

22

88.5

101.720.87

l r λ=

=

= 查表得稳定系数:?= 1.3.2 整体特性

截面积:A=41A =4×=2cm ;

惯性矩:224165

()434.04()455.6836177.4722x a I A I cm =+=?+?=;

惯性半径:36177.4732.634.04

I r cm A =

==;

抗弯模量:3361171052.9734.3

x x y I W W cm y ==== 1.3.3 许用应力

Q235材料的许用应力为s σ=23502/Kg cm ,取安全系数 1.5n =(应按GB3811 P35 表22中的B 、C 两种组合分别取值),

按公式[]/,s n σσ=计算可得到:[]2/2350/1.51566.67/s n kg cm σσ=== 工况确定

1.4.1 可能存在的工况

考虑到施工升降机的各种工作状况,共列出12种工况。加入动载系数?,分别计算各工况的轴向极限载荷N 值(均取满载值)。 工况Ⅰ:双笼同时满载启动上升;

12'

1[]Q Q x N P P q h ?=++=(3700+3700)×+×150=24418kg (应为)

工况Ⅱ:双笼同时满载下降制动;

12'

22[](2)Q Q x N P P q h ?=+-+=(3700+3700)

()+×150=22272kg 工况Ⅲ:一笼满载上升,一笼满载下降制动;

12'

3(2)Q Q x N P P q h ??=+-+=3700×+3700×()+×150

=23345kg (应为)

工况Ⅳ:一侧吊笼满载上升,另一侧停止;

12'4Q Q x N P P q h ?=++ =3700×(1+)+×150=24251.5kg (应为)

工况Ⅴ:一侧吊笼满载下降,另一侧停止(空中);

=5N 1Q P (2-?)+2Q P '

·x h q +=3700+3700+150×=22808.5kg (应为)

工况Ⅵ:一侧吊笼满载下降,另一侧静止于地面;

6N = 1Q P (2-?)'

·x h q +=3700 +×150=19108.5kg (-φ?)

工况Ⅶ:一侧吊笼满载上升,另一侧静止于地面;

7N = 1Q P ?+'

·x h q =3700×+×150=20181.5kg (应为)

工况Ⅷ: 两侧吊笼满载停于空中;

8N = 1Q P +2Q P +'

·x q h =3700+3700+×150=23345kg

工况Ⅸ:两侧吊笼停于地面;

9N ='

·x q h =15945kg

工况Ⅹ:安装时,双笼同时动作,其中上升时受力大;

10N =(01Q +02Q )?+'

·x q h =1700×2×+×150=19838kg (应为)

工况Ⅺ:安装时,一侧吊笼动作,另一侧停于地面;

11N =01Q ?+'

·x q h =1700×+×150=17891.5kg (应为)

工况Ⅻ: 安装时,一侧吊笼动作,另一侧停于空中

12N =01Q ?+02Q +'·x q h =1700×+1700+×150=19591.5 k g (应为)

1.4.2 确定计算工况

在以上工况轴向力计算中,假定的都是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综合计算结果相比较,工况Ⅰ受力最大,需校核强度和刚度;工况Ⅶ受倾翻力矩较大,即所受弯矩较大;工况Ⅸ的非工态承受最大风载荷,也需校核。所以选上述三种典型工况作为本机的计算工况,校核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并将其分别定义为工况1、工况2和工况3。

1.4.3 计算典型工况下结构承受的弯矩 工况1:结构端部弯矩; 0==OY OX M M

横向载荷引起的弯矩; HX M =0;21

q 2

HY f M h =Ⅱ

工况2:=oX M Q P = =oY M Q P =×3700=3256 kg.m

HX M = 0;HY M = 0 工况3:0==OY OX M M ;=HX M 0;2HY 1M q 2

f h =Ⅱ

导轨架结构整体稳定性校核

1.5.1 确定最大自由工作高度(第一附着支撑点的位置)

设最大自由工作高度为h = 12m ,自重作用于结构顶部。 1.5.1.1 导轨架长细比:(查结构力学[5]计算得)

2

2

122124040461.30.4h h A r A λ?????

=+=+?= ? ?????

查表得稳定系数为 ? =

1.5.1.2 风载荷对导轨架根部弯矩及应力校核公式:

f q M Ⅱ = 21

q 2

f h Ⅱ =1/2××12×12 = 1404k g.m

本结构为双向压弯结构,采用下面的(钢结构)计算公式进行校核:

1····11[]110.90.9Oy Oy Hy Hy OX OX HX HX my X y Ey Ey C M C M C M C M N C N

N A W W N

N

σσ?φ???

?

? ?++

? ?=++≤ ? ?-- ? ??

??

?

2[]N A σσφ

=≤ 在本结构中:取:

?φ=1;w ?=1;CY=1; EY EX

N N =;Y X W W =; 1==HY HX C C

1.5.1.3 计算工况1条件下的结构整体稳定性:

1max 24418N kg =

22622

2.061034.04183280.1g 61.3

Ey h EA N k ππλ???=== 又0===HX OY OX M M M ;

m Kg M M f q HY ·1404==Ⅱ;31052.97X W cm = 将上述数据带入公式中得:

2124418

11404100

873.83/2441834.041052.9710.9183280.1

kg cm σ?=

+

?=-

?

1[]σσ≤(=?)

2224418

816.08/34.040.879

kg cm σ=

=?

2σ][σ≤(=?)

即在工况1条件下,是安全的。

1.5.1.4 计算工况2下的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max 20181N kg =

22622

2.061041221834.961.3

Ey h EA N kg ππλ???=== 31052.97X W cm =;=OX M 1202.5kg ·m ;=OY M 3256kg ·m ;0=HX M ;

1404?HY M kg m =。

2120181

1(1202.532561404)100

1291.17/2018134.041052.9710.9221834.9

kg cm σ++?=

+?=-

?

1σ][σ≤(=?)

2220181

674.47/34.040.879kg cm σ=

=?

2σ≤[]σ(=?)

所以,本结构在条件2下也是安全的 。 1.5.1.5 计算工况3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max 15945N kg =;183280.1g Ey N k =;31052.97X W cm =;

0===HX OY OX M M M ;

f f 2211

62.39124492.0822

x

x M q h kg m ==??=?ⅢⅢ(应为) qx N = x q ·h =×12=1114.08kg

21114.084492.08100

459.33/34.041052.97

qx N M kg cm A

W σ?=

+

=+=Ⅲ 5.2087][=≤∴Ⅲσσ k g/2m

所以,本结构在工况3条件下是安全的(非工作状态)

结论:导轨架自由工作高度在12m 以下时,不加附着支撑是安全的。本升降机规定自由工作高度≤,是偏安全的。

1.5.2 确定第一附着支撑后的最大工作高度(第二附着位置) 1.5.

2.1 设定长细比,确定二附着支撑之间的间距

为保证导轨架整体结构在工作时,其受力状态差异不太大,应使整体结构具有的长细比相差不大。

取60h λ=

由h λ=12

40A A r h +??? ??μ = 4404.0h 2

?+??

? ??μ = 60

可得m h 46.23=μ

式中-μ带中间支承的等截面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 经验计算:

0.6a

h

= 11.1=μ时,m a 9.12=

所以m h 14.21=,取m h 21=,因最大自由高度为12m ,则附着支撑之间的间距为9m 。本升降机规定附着支撑之间的间距为6m 左右,是偏安全的。

结构长细比:h λ2

1.1121040459.64???+?= ???

可取60h λ= 查表得0.883?=

1.5.

2.2 风载荷对导轨架的弯矩

a) 工作状态最大风载荷对第一支承点处产生的弯矩:

22f

11

()19.59789.7522

f M

q h a kg m ∏=-=??=? b) 工作状态最大风载荷对导轨架根部产生的弯矩:

'22

111119.5012789.7543.888282

f f f

M q a M kg m ∏∏∏=-+=-??+?=? c) 非工作状态最大风载荷对第一支承点处产生的弯矩(取20m 高处风载):

f f 2211

()62.3992526.822

x

x M q h a kg m =-=??=?ⅢⅢ(应为)

d) 非工作状态最大风载荷对导轨架根部产生的弯矩(取20m 高处风载):

f '22

f f 111162.39122526.8140.388282

x x

x M q a M kg m =-+=-??+?=?ⅢⅢⅢ(应为)

1.5.

2.3 在计算工况1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

所受最大轴向载荷:1N 24418kg =;

262

2.061034.04

194833.66g 59.6Ey N k π???=

=;

31052.97W cm =;0HX HY M M ==;789.75Hy f M M kg m ∏==?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可得:

124418

1789.75100

804.472441834.041052.9710.9194833.66

kg m σ?=

+?=?-

?

∴1σ][σ≤

2224418

812.38/[]34.040.883kg cm σσ=

=

≤2σ []σ( ? )

所以,本结构在工况1条件下是安全的。 1.5.2.4 在计算工况2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

220181N kg =

262

2.061034.04

194833.66g 59.6Ey N k π???=

=

31052.97X W cm =;1202.5OX M kg m =? ;3256OY M kg m =?;

0=HX M ;m Kg M HY ·75.789= 带入公式得:

2120181

1(1202.53256789.75)100

1156.1/[]

2018134.041052.9710.9194833.66

kg cm σσ++?=

+?=≤-

? 2220181

671.42/[]34.040.883

kg cm σσ=

=≤?

所以,本结构在工况2条件下也是安全的。 1.5.2.5 计算工况3下结构的稳定性:

315945N kg =

g 2.195449K N Ey =;31052.97X W cm =

f f 2211

62.3992526.822x

x M q h kg m ==??=?ⅢⅢ

qx N = x q ·h = ×9 = 835.56kg

2835.562526.8100

264.52/[]34.041052.97

qx N M kg cm A

W σσ?=

+

=+=≤Ⅲ 所以,本结构在工况3条件下是安全的(非工作状态)。

结论:本结构在工作高度不超过21m 时,结构的稳定性可以保证,若超过

21m 时,需在21m 处加第二附着支撑。

1.5.3 确定第二附着支撑后的最大工作高度(第三附着位置) 1.5.3.1 确定附着支撑之间的间距,计算长细比

为保证结构的附着支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各附着支撑之间的间距相等,均为9m 。

a 2

B

A

a 2a 1

a 2

A

B

a 2

h

图1-3 附着支撑结构简图

取122122930h a a m =+=+?= 所以

2190.7512

a a == 若不考虑结构的受载过程中横向载荷的影响,其第一附着点A 恰为结构弯曲中心反弯点,故可把图a 简化为图

b 。现在简化条件下考核该结构的稳定状态因横向载荷仅为风载荷,故失真性不大。

简化后结构高度12218l h a a m =-==, 29

0.518

a l ==,由GB3811-2008中表查得:35.1=μ

计算长度: 1.351824.3i l l m μ==?=

长细比:2

2

1

24.340404620.4i h l A r A λ????++?= ? ????? 查表得:0.875φ=

1.5.3.2 风载核对第二附着支撑处的弯矩

工作状态:22f

211

19.59789.7522

f M

q a kg m ∏==??=?

非工作状态:f f 22211

62.3992526.822x

x M q a kg m ==??=?ⅢⅢ(应为)

1.5.3.3 计算工况1条件下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

124418N kg =

262

2.061034.04

180041.71g 62Ey N k π???=

=

31052.97W cm =;0HX HY M M ==;789.75Hy f M M kg m ∏==?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可得:

2124418

1789.75100

805.64/[]2441834.041052.9710.9180041.71

kg cm σσ?=

+?=≤-

?

2224418

819.8/[]34.040.875

kg cm σσ=

=≤?

所以,本结构在工况1条件下也是安全的 。 1.5.3.4 计算工况2条件下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

220181N kg =;22

180041.71g Ey h

EA N k πλ==;3

1052.97X W cm =; 1202.5OX M kg m =?;3256OY

M

kg m =? ;0=HX M ;m Kg M HY ·75.789=

带入公式得:

2120181

1(1202.53256789.75)100

1162.2/2018134.041052.9710.9180041.71

kg cm σ++?=

+?=-

?

∴1σ][σ≤

2220181

677.56/[]34.040.875

kg cm σσ=≤=

?

所以,本结构在工况2下也是安全的 。

1.5.3.5 计算工况3条件下的整体稳定性(非工作状态)

215945N kg =

q 92.849835.56g x x N q h k =?=?=

f f 2211

62.3992526.822

x

x M q h kg m ==??=?ⅢⅢ(应为)

3f 2835.562526.8100

264.52/[]34.041052.97

x

qx

f

qx

A W M N kg cm A

W

N

M

σσσ=+

?=

+

=

+=≤Ⅲ

所以在工况3条件下结构也是安全的。

结论:结构在工作高度超过30米时,须在30米处加第三附着支撑。由于结构受力的一致性,在30米基础上每增加9米,增加一个附着支撑。其计算与第三附着支承相同,不另证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稳定性校核中,结构所受的竖向力均按最大高度H=150m 工况的轴力进行计算的,虽有些保守,但对校核结果偏安全。

结构的单肢杆件受力计算 1.6.1 主弦杆计算 1.6.1.1 工作状态:

2max 20181N kg =

12max 1/41/4201815045.25N N kg ==?=

()2

221202.5(32561404)4812.65OX OY HY M M M M kg m =++=++=?

=22)14047.1117(41.287++=2538.02Kg ·m

2/1.5083191.41N M kg ==

则 ,125045.253191.418236.66N N N kg =+=+=

218236.66999.88/[]0.9688.51

N kg cm A σσφ=

==≤? 工作状态,安全 1.6.1.2 非工作状态

3max 15945N kg =

13max 1/41/4159453986.25N N kg ==?=

f 24492.08

2978.831.508

1.508

x

M

N kg =

=

=Ⅲ

则123986.252978.836965.08N N N kg =+=+=

216965.08845.51/[]0.9688.51

N kg cm A σσφ=

==≤? 非工作状态,安全

综上所述,主弦杆满足强度要求。 1.6.2 腹杆计算

因工作状态只有风载产生横向力,但其值很小。故只检验非工作状态风载产生的内力。

由对标准节的分析知腹杆与框架连接处最危险; 斜腹杆与框架的夹角54α=; 风载产生的横向力;

62.3912748.68Q kg =?=

腹杆轴向力;

/cos 748.68/cos541273.73f N Q kg α===

腹杆的应力;

2/748.68/1.740.6301161.95/f N A kg cm σ?==?=

[]σσ∴≤

所以,腹杆满足强度要求。 1.6.3 主弦杆厚度的校核

主弦杆选用476?φ.5的无缝钢管制造,接头部位管内径为。 主弦杆截面积:222221()(7.6 6.85)8.514

4

A D d cm π

π

=

-=

-=

最底一节标准节受力为:

()1400300040001084000F N =++?= 则有:28400024.6448.5210

F MPa S σ=

==?? []215s MPa σσ<=

所以壁厚为的钢管满足强度条件。 标准节连接螺栓强度计算

选用M 24的级六角螺栓,考虑到工作时的偏心受载,螺栓在标准节两侧受拉。因此,按工况2计算:

1202.5.OX M kg m =;3256.OY M kg m =;0HX M =;1404.HY M kg m =

实际受力状况:1202.532561404

45096.12220.65

OX OY HY l M M M F N a a +++=

+==? 螺钉的面积2201A mm =;(按M24计算)

级螺栓、螺栓的屈服极限[]640s MPa σ=;(是屈服极限,不是许用应力)

[]45096.1

224201

F MPa A σσ=

==< 所以该螺栓连接是安全的。

2 吊笼笼架强度校核 笼架承受的总载荷

其中a=,b=(?)

2000500 1.14520005002790kg P ?=?+=?+=总(应为)

笼架承受的总载荷由4根主梁分担 P=×2790kg ×10N/kg = 6975N 笼架受力分析

吊笼内装载额定载重量,载荷重心位置沿吊笼宽度方向,向远离导轨架方向偏离六分之一宽度处设置。(参见图1-2)

max ()6975(0.750.25)697526

a a

M p N m =+=?+=?(?)

由于笼架中主槽钢、顶槽钢和斜槽钢均采用12#槽钢制成,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得槽钢357.7x W cm =

弯曲的强度条件为:

6975120156.657.7

x M MPa MPa W σ=

==< 满足弯曲强度条件,选用的型钢符合要求 关键连接焊缝强度校核

2.3.1 吊笼连驱动耳板处焊缝校核

焊缝一

N

图2-1吊笼连驱动耳板处焊缝示意图

焊缝一:如图所示,外力与焊缝长度方向平行,w f f e w

N

f h l σ=

≤ 其中:0.40.412 4.8e f h h mm ==?=;焊缝的计算长度w l = (100-10)mm ,即焊缝的实际长度减10mm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

1

1.14535000

423.191604.8(10010)

w f f e w N MPa f MPa h l σ??===≤=?-(应为)

所以焊缝一满足强度要求。

焊缝二:如图所示,外力与焊缝长度方向垂直,w f f f e w

N

f h l σβ=

≤, 其中:0.40.412 4.8e f h h mm ==?=;焊缝的计算长度w l = (135-10)mm ,即焊缝的实际长度减10mm ;f β正面直角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对承受动力载荷的结构 1.22f β=,将数值代入公式得:

1

1.14535000

423.85195.24.8(13510)

w f f f e w N MPa f MPa h l σβ??===≤=?-(应为) 所以焊缝二满足强度要求。 2.3.2 驱动架连接耳板处焊缝校核

N

图2-2驱动架连接耳板处焊缝示意图

如图所示:外力与焊缝长度方向平行,w f f e w

N

f h l σ=

≤ 其中:0.40.4208e f h h mm ==?=;焊缝的计算长度w l = (120-10)mm ,即焊缝的实际长度减10mm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

1

1.14535000

222.771608(12010)

w f f e w N MPa f MPa h l σ??===≤=?-

所以焊缝满足强度要求。 2.3.3 安全钩板处焊缝校核

外力与焊缝长度方向垂直,w f f f e w

N

f h l σβ=

≤, 其中:0.40.4104e f h h mm ==?=;焊缝的计算长度w l = (100-10)mm ,即焊缝的实际长度减10mm ;f β正面直角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对承受动力载荷的结构 1.22f β=,将数值代入公式得:

1

1.14540000

263.61195.24(10010)

w f f f e w N MPa f MPa h l σβ??===≤=?-

所以焊缝满足强度要求。 主要受力构件的强度校核

2.4.1 笼顶吊耳的校核

?3

焊缝长度60

16

图2-3驱动架连接耳板处焊缝示意图

吊耳的材料为Q235

其许用应力为[]235156.61.5 1.5

s

MPa

MPa σσ=

=

=

吊耳的最小危险截面的面积 22211

2216402.1244

A d mm ππ=?=???=(错)

吊耳强度: 1.14540000

56.95[]22402.12

N MPa A σσ?===

吊耳焊缝强度:w f f e w N

f h l σ=≤, 其中:0.40.412 4.8e f h h mm ==?=,焊缝的计算长度w l = (60-10)mm ,即焊缝的实际长度减10mm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

1

1.14540000

273.401604.8(7510)

w f f e w N MPa f MPa h l σ??===≤=?-(75应为60) 所以焊缝满足强度要求。 2.4.2 立梁槽钢的校核

立梁由12#槽钢制成,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得槽钢截面积215.36A cm = 槽钢的强度条件为: 1.14540000

14.9156.6221536

N MPa MPa A σ?=

==

3 驱动部分校核 电机功率:3×11kw ; 额定输出转速:min ; 额定输出转矩:; 减速器速比:1:16; 电动机

由于电动机选用施工升降机专用电机,所以仅作过载和发热校验。

3.1.1 电动机过载校验

电动机过载校验应满足公式:

1000Q q N m P v H

P m λη

? 式中:N P :电机额定功率,33k W ;

H :电压损失及转速差异系数;笼式交流异步电动机取H=;

m :电动机台数;

m λ:相对于额定功率时的电动机最大转矩倍数 2.2m λ≥;

Q P :额定起升载荷;

q v :额定起升速度;

η:起升机总效率

2.5400003314.3610003 2.210000.5860

Q q N m P v H P m λη?≥

?=?=???。 电机额定功率满足过载校验。 3.1.2 电动机发热校验 (按GB/T3811增加内容) 制动器

3.2.1 制动时间计算

最大减速发生在电机额定转矩的150%。 最大值max 1.526003900b M Nm =?=

负载转动惯量:221

(2000500)0.91012.52

J kg m =?+?=?

最快的减速时间:max

260b b J n

t M π??=?

21012.587.5

2.37603900

b t s π??=

=?

确定平均减速时间,令5b t s = 3.2.2 计算减速时间为5s 的制动转矩b M :

221012.587.5

1855.560605

b b J n M N m t ππ????=

==??

3.2.3 计算制动功率P b :

33

221855.587.5

1760106010

b b M n P kw ππ??=

==?? 3.2.4 制动器额定制动力矩 (查电机说明书,增加内容)

4 传动部分校核减速器

(增加内容)驱动齿轮

(增加内容)齿条

(增加内容)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2.楼板参数

3.荷载参数: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3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75kg):175kg×35=6125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 k=((1480×2+1480+1258×2+200+6125)+2000×2)×10/1000=172.81kN; 施工升降机自重: P=(1.2×(1480×2+1480+1258×2+200+6125)+1.4×2000×2)×10/1000=215.37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P=2.1×P=2.1×215.37=452.28kN 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楼板长宽比:Lx/Ly=3/4=0.75 1、荷载计算 楼板均布荷载:q=452.28/(3×1.3)=115.97kN/m2 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 xmax=0.039×115.97×32=40.71kN·m M ymax=0.0189×115.97×32=19.73kN·m M0x=-0.0938×115.97×32=-97.9kN·m M0y=-0.076×115.97×32=-79.32kN·m 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M x=M xmax+μM ymax=40.71+19.73/6=43.99kN·m αs=|M|/(α1f c bh02)=43.99×106/(1.00×19.10×3.00×103×525.002)=0.003;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 4~11#楼项目 施工升降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初审: 编制: 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

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项目部 2011年 10月20日

目录 一、编制总体思路................................................................. - 1 - 1.施工升降机定位 (1) 2.施工升降机型号及品牌选择 (1) 3.施工升降机基础结构形式 (1) 二、编制依据..................................................................... - 2 - 三、工程概况..................................................................... - 2 - 一).劳动力需求计划 (2) 二).施工机械需求计划 (3) 三).材料需求计划 (3) 五、施工升降机基础设计........................................................... - 3 - 一).施工升降机基础要求 (3) 二).施工升降机基础设计 (3) 三).施工升降机基础设计 (4) 四).基础接地电阻设计 (6) 五).排水及防护处理措施 (6) 六、电梯基础验收................................................................. - 7 - 七、检查制度..................................................................... - 7 - 八、基础定位图................................................................... - 7 -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资料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 (一)计算参数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200/200;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98m;标准节长度:1.508m; 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 标准节重:140kg;对重重量: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 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8@25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8@250; 基础长度l:6.0 m;基础宽度b:4.0 m; 基础高度h:0.3 m;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6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0kg):140kg×65=910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00×2+1480.00+1300.00×2+2000.00×2+9100.00+200.00)×10/1000=203.0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203.0=426.3kN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6.00×4.00×0.30=180.00kN 承台自重设计值: G=180.00×1.2=216.0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426.3+216.00=642.3kN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220.00×6.0×4.0×0.30=1584.00kN > F=642.3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 1、承台底面积验算 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 S=6.0×4.0=24.0m2≥(P k+G k)/f c=(203+180.00)/(14.3×103)=0.027m2。 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 2、承台抗冲切验算 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

电梯设计计算

目录 1.前言 2.电梯的主要参数 3.传动系统的计算 3.1曳引机的选用 3.2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 3.3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 3.4曳引包角计算 3.5放绳角计算 3.6轮径比计算 3.7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 3.8额定速度验算 3.9曳引力、比压计算 3.10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3.11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 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 4.1轿厢架计算 4.2轿底应力计算 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 4.5绳轮轴强度计算 4.6绳头板强度计算

4.7机房承重梁计算 4.8补偿链计算 5.导轨计算 5.1轿厢导轨计算 5.2对重导轨计算 6.安全部件计算 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 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 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 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 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 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 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 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 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 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 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11.1顶层空间计算 11.2底坑计算 12.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1.前言 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TKJ1600/2.5—JXW(VVVF)乘客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设计、选用进行了计算、校核。 2.电梯的主要参数 2.1额定载重量:Q=1600kg 2.2空载轿厢重量:P1=2500kg 2.3补偿链及随行电缆重量:P2=700 kg 适用于提升高度110m,随行电缆以60m计。 2.4额定速度:v=2.5m/s 2.5平衡系数:?=0.5 2.6曳引包角:α=310.17? 2.7绕绳倍率:i=2 2.8双向限速器型号:XS18A (河北东方机械厂) 2.9安全钳型号:AQ1 (河北东方机械厂) 2.10轿厢、对重油压缓冲器型号:YH2/420 (河北东方机械厂) 2.11钢丝绳规格:8?19S+NF—12—1500(单)右交 2.12钢丝绳重量:P3=700kg 2.13对重重量:G=3300 kg 2.14曳引机型号:GTN2-162P5 (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天然地基人货电梯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货用施工升降机第1部分:运载装置可进人的升降机》(GB/T 10054.1-201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 2655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X》(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 50010-2010)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60m;标准节长度:1.508m; 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 标准节重:167kg;对重重量: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 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地基参数 承台下地基土类型:3:7灰土夯实;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150kPa; 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0.4; 3.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Ф1215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Ф12150;

钢材型号:HRB400;基础高度h:0.3 m; 基础长度l:5 m;基础宽度b:3 m; 二、基础承载计算: 1、设备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架设高度:60m, 标准节高度:1.508m,外笼重:1480kg, 吊笼重:1460kg×2=2920kg,对重重量:1300kg×2=2600kg, 吊笼载重量:2000kg×2=4000kg, 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 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荷载计算 =(2920.00+1480.00+2600.00+4000.00+6680.00+200.00)×10/1000=178.80kN P k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P=2.1×178.80=375.48kN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25×5.00×3.00×0.30=112.50kN G k 承台自重设计值G=112.50×1.2=135.0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75.48+135.00=510.48kN 基础下地基土为3:7灰土夯实,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50kPa。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为k =0.4。 c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150.00×5.00×3.00×0.40=900.00kN > F=510.48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5吨电梯计算书一

XXXX5000/0.5—J交流调频调压调速载货电梯 计算书

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1.前言 2.电梯的主要参数

3.传动系统的计算 3.1曳引机的选用 3.2平衡系数的计算 3.3曳引机电动机功率计算 3.4曳引机负载转矩计算 3.5曳引包角计算 3.6放绳角计算 3.7轮径比计算 3.8曳引机主轴载荷计算 3.9额定速度验算 3.10曳引力、比压计算 3.11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 3.12钢丝绳端接装置结合处承受负荷计算 4.主要结构部件机械强度计算4.1轿厢架计算 4.2轿底应力计算资料来源编制 校对 标准化提出部门审定 批准 标 记 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职责签字日期

4.3轿厢壁、轿门壁、层门壁强度、挠度计算4.4轿顶强度计算 4.5绳轮轴强度计算 4.6绳头板强度计算 4.7机房承重梁计算 5.导轨计算 5.1轿厢导轨计算 5.2对重导轨计算 6.安全部件计算 6.1缓冲器的计算、选用 6.2限速器的计算、选用 6.3安全钳的计算、选用 7.轿厢有效面积校核 8.轿厢通风面积校核 9.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 10.井道结构受力计算 10.1底坑预埋件受力计算 10.2层门侧井道壁受力计算 10.3机房承重处土建承受力计算 10.4机房吊钩受力计算 11.井道顶层空间和底坑计算 11.1顶层空间计算 11.2底坑计算

12.电气选型计算(变频器的容量,应急电源容量、接触器、主开关、电缆计 算) 13. 机械防护的设计和说明 14. 轿厢地坎和轿门至井道内表面的距离计算 15. 轿顶护栏设计 16.轿厢护脚板的安装和尺寸图 17.开锁区域的尺寸说明图示 18.操作维修区域的空间计算(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盘车操作) 19.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选型计算(类型、质量范围) 20.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1.前言 本计算书依据GB7588、GB/T10058、GB/T10059、GB10060等有关标准及有关设计手册,对KJDF5000/0.25—J(VVVF)载货电梯的传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安全部件的

施工电梯计算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9、《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2.楼板参数

3.荷载参数: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6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0kg):140kg×67=938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945×2+1480+0×2+200+9380)+2000×2)×10/1000=169.5 kN; 施工升降机自重:P=(1.2×(945×2+1480+0×2+200+9380)+1.4×2000×2)×10/1000=211. 4kN; P=n×P=1×211.4=211.4kN 三、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楼板均布荷载:q=P/(a ×c )=211.4/(5.6×3.6)=10.486kN/m2 a:施工电梯底笼长 c:施工电梯底笼宽 设梁板下Ф48×3.5mm钢管@0.75m×0.75m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则:N=(N GK+1.4×N QK)×la×lb=(10.486+1.4×2)×0.75×0.75=7.473kN 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 【N】=30 ≥N=7.473kN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2a)/i= 1×2.5×(0.6+2×0.2)/0.0158 =158.228 ≤[λ]=210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i= 1×2.1×1.2/0.0158 =159.494 ≤[λ]=210 满足要求! 顶部立杆段:λ1=l0/i=kμ1(h+2a)/i= 1.155×2.5×(0.6+2×0.2)/0.0158 =182.753 非顶部立杆段:λ2=l0/i=kμ2h/i= 1.155×2.1×1.2/0.0158 =184.215 取λ=184.215 ,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0.211 f= N/(φA)= 7473/(0.211×489)=72.428N/mm2≤ [f]=205N/mm2 满足要求! 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施工电梯基础计算书 (2)

汇昌河葡萄棚居住小区7-3、7-4地块 (B区)安置房工程 施 工 升 降 机 基 础 计 算 书 编制人:职称(务) 审核人:职称(务) 批准人:职称(务) 中天建设集团温州分公司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汇昌河葡萄棚居住小区7-3、7-4地块(B区)安置房 建设单位:汇昌河指挥部、浙江华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温州市大地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咨询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葡萄棚温金大道北侧,西山南路东侧。10幢住宅楼建筑面积共34536.61平米,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14684.5平米,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4、15号楼12层,16、17号楼为9层,其余六幢均为6层。 根据本工程特点、布局,拟各选用SSD100型、SSD80型施工升降机,其相关技术参数均适用于本工程垂直运输需要。 第二章机械定位及型号选择 根据结构楼层高度及工程特点,经过对当前建筑业内各种垂直运输设备的性能对比,计划在现场合理位置每幢楼一台,升降机搭设最高度SSD100型14、15号楼为45米,SSD80型升降机搭设最高度16、17号楼为36米,其余6幢均为6层搭设高度27米。基础施工按厂家说明书要求施工,升降机具体安装位置详见后附总平面图。 SSD100本工程所选用施工升降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如下表示:

SSD80货用施工升降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第三章安装基本要求

1、做好基础埋件、附墙埋件的埋置工作。 2、安装区域地面平整,基础埋件尺寸准确无误。 3、设有专门堆放升降机部件的场地。 4、设有供单部升降机专用的电箱。 5、在安装加节过程中为了保证升降机安装质量,升降机安装过程中要及时复测升降机基本水平和标准节的垂直度。 6、升降机安装后,在笼顶部搭设双层隔离棚,以防止坠物损坏设备。 第四章基础做法 1、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设置。 2、基础尺寸为4600×2512×300。 3、基础采用卵石层级配回填,上浇灌300mm厚C30混凝土,与地面平,井架立杆底部预埋螺杆。 4、基础表面平整度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以确保稳定。 5、基础边缘离建筑物100mm。 第五章基础设计计算 当物料提升机起升高度到达最高点时,对基础产生的荷载值最大,具体受力情况见下图:

施工升降机设计计算书

SC200/200型 施工升降机 设 计 计 算 书 1 导轨架(标准节)的设计与校核 主要性能参数及几何参数 标准节重量:140 kg ; 吊笼重:=0Q 1500kg ; 最大吊杆起重量:q = 200kg ; 每个吊笼的额定载重量为:==21Q Q 2000kg ; 提升高度:='H 144m; 最大附着间距:L = 6m ; 标准节高:h = ; 起升速度:v = 33m/min 导轨架最大架设高度:H = 150m ; 标准节主弦杆尺寸:φ76mm ×; 标准节主弦杆中心距:a ×b = 650×650mm ; 吊笼空间尺寸:××; 工作吊笼数:N=2; 主电机额定功率:P = 3×11kW 。 计算载荷 1.2.1 结构自重载荷 图1-1 标准节结构图 650±0.1 650± 0.1 1508 +0.1 13 11 10912 345 678 12

表1-1 标准节自重明细表 序号 材料规格 名称 数量 材料 单重 (k g ) 总重 (k g ) 1 φ76× 主弦杆 4 20 2 ∠75×50×5 前(后)角钢 4 Q235A 11 3 φ× 斜腹杆Ⅰ 4 Q235A 4 短角钢 4 Q235A 5 ∠63×40×5 前后角钢 2 Q235A 6 齿条 2 Q235A 7 齿条连接块 6 Q235A 8 连接弯板 8 Q235A 9 ∠75×50×5 角钢 4 Q235A 10 φ× 斜腹杆Ⅱ 2 Q235A 11 ∠63×40×5 角钢 2 Q235A 12 φ× 斜腹杆Ⅲ 2 Q235A 13 接头 4 Q235A 14 M16×70 螺钉 6 Q235A 15 M16 螺母 6 Q235A 总计 1.2.2 结构(自重)线载荷 140 92.841.508 x q kg q l m === 1.2.3 风载荷 由实际结构计算得出(一个标准节)实际迎风面积为: 2 1.50820.0760.07520.5870.06820.58720.7750.02680.438s A m =??+??+??+??=(应为As=2×+×+×+×+×=0.486m 2) 桁架轮廓面积l A : 21.5080.650.98l A m =?= 结构迎风面充实率0.438/0.450.98 S l A A ?===;(需改) 型钢桁架结构充实系数 φ=~,取 0.5φ=;(φ与φ应一致) 根据安装高度与结构形式确定风载体形系数C ; 型钢构成平面桁架风力系数C = ~,取C = ; 标准节为两桁架并列的等高结构,则总迎风面积为: A = 1122A A μμ+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讲解

黄埔大道中99号电梯加建项目 计算书

目录 1 电梯挂钩横梁设计验算 (2) 2 连廊加梁设计验算 (5) 3 承台梁设计验算 (8) 4 电梯井主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12) 4.1荷载标准组合 (12) 4.2计算结果 (13) 5 基础验算 (17) 5.1 桩基础方案 (17) 5.2筏板基础方案 (18) 6 结论 (19)

1 电梯挂钩横梁设计验算 图1-1 机房天面吊钩主梁受力示意图 图1-1为机房天面吊钩主梁受力示意图。维修设备2t,因此吊钩受到集中力 120F kN =。主梁到受拉力作用。 图1-2 吊钩主梁简支梁简化图 电梯挂钩主梁校核,主梁按照简支梁计算,如图1-2所示。 主梁截面尺寸200300mm mm ?,长度3000mm 。主梁体积0.18 m 3 ,混凝土强度C25,主梁要承受自身重量及维修设备重量,其中主梁自重0.45t ,为梁均布荷载,其中维修设备2t ,为集中力,梁受到均布力和集中力的共同作用,梁承受总重量为2.45t 。最危险点为中间梁的中点,现按简支梁进行强度验算。 梁均布荷载q=梁自重/l=0.45t/3000mm=4.5kN/3m =1.5kN/m 梁集中力F1=维修设备重量=20 kN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P40,第6.2.10条,公式(6.2.10-1) ()'''''''10000()() 2c y s s p py p p x M f bx h f A h a f A h a ασ? ?≤-+---- ???

横梁按受均布荷载和集中力共同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则: 221 1.5/(3)20331.698282 Fl ql kN m m kN m M kNm ??=+=+= 梁上部纵筋2根,HRB335级,直径14mm ;下部纵筋4根HRB335级,直径18mm ,箍筋HPB235级,直径8mm ,双肢箍,间距100mm 。根据《规范》8.2.1,梁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 ,无预应力钢筋,故6.2.10-1变为: '''100()2c y s s x M f bx h f A h a α? ?≤-+- ?? ?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以下简称《规范》)P40,第6.2.10条,公式(6.2.10-2)受压区高度需满足: ''''' 10()c y s y s py p p py p f bx f A f A f A f A ασ=-++- 无预应力钢筋,故 ''1c y s y s f bx f A f A α=- (1) 1α:系数,由《规范》6.2.6条规定,查得,C25混凝土,1 1.0α= 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1.4-1条规定,查得, C25混凝土,11.9c f MPa = b:梁截面宽,b=200mm y f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 筋300y f MPa = 'y f :普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 筋' 300y f MPa = s A :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21017.36s A mm = 's A :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2307.72s A mm = 带入公式(1),得 ''1212.892c y s y s f bx f A f A kN α=-=

施工升降机地基基础方案及计算书资料讲解

一、工程安装概况及设备性能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 楼层数: 地上 23 层、地下 2 层 安装高度: 96 m 安装位置:地下室顶板面 2、设备安装平面 施工升降机安装平面图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 4、《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5、《机械设备防护安全要求》GB8196—2003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CJ33—2001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201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6—2005 3、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三、基础施工方案 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工地现场的的升降机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0.15Mpa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结合现场的地形、开挖土质情况,场地土为原土,表层在前期施工受到一定的扰动,经过夯压后能基本够满足要求。 根据现场需要,升降机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与安装地面持平的方案,地面与吊笼间的门坎高采用填高部分外地面高度来解决。SC200/200施工升降机基础规格采用3800×4400×300(厚度),砼强度等级采用C35;钢筋采用双层双向Φ12@200。如下图: 施工电梯基础 升降机采用II 型附墙架,基础中心离墙根距离L=3200mm 。 基础座应全部埋入砼内,并校正水平,等基础砼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即可进行安装。 四、 升降机基础验算 升降机自重: 18790kg 砼基础承载力:F=375.8kN 基础自重:G =3.8×4.4×0.3×25KN/m 3=125.4KN 1、验算基底压力 W M A G F P ±+=) (min max,

载货电梯(5000Kg)设计计算书4.5米

THF5000/0.5-JXW-VVVF 目录 一井道顶层净高及底坑尺寸 二电梯主要参数 三传动系统 1.电动机功率计算 2.曳引机主要参数 3.选用校准 四曳引绳安全计算 五悬挂绳轮直径与绳径比值计算 六曳引条件计算 七比压计算 八正常工况下导轨应力,变形计算 九安全钳动作时,导轨应力计算 十轿厢架计算 十一缓冲的校核 十二限速的校核 十三安全钳的校核 十四轿厢通风面积和轿厢面积计算

十五承重大梁的校核 十六底坑地板受力的计算 一井道顶层净高及底坑尺寸 井道顶层净高4500mm及底坑尺寸1700mm 缓冲器安全距离200mm~350mm取300mm 提升高度4.5m 1.井道顶层空间计算:单位(mm) 2 OH=H+H1+H2+H3+35V 2 OH=2450+300+175+1000+35x0.5 OH=3664<4500mm 所以井道顶层净高4500mm满足要求。 OH-顶层高度H-轿厢高(2500mm) H1-安全距离(300mm) H2-缓冲距离175mm V-速度(0.5米/秒) H3-轿厢投影部分与井道顶最底部分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

(1000+35V 2 mm) 2.井道底坑空间计算:单位(mm) P=L1+H1+H2+L3 P=650+300+175+500 P=1625<1700mm 所以井道底坑深度1700mm满足要求。 P-底坑深度L1-轿底与安全钳拉杆距离(650mm) H1-安全距离(300mm) H2-缓冲距离(175mm) L3-底坑底与轿厢最底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500mm) 二电梯的主要参数

1.电梯主要技术参数: (1) 额定速度: V=0.5m/s (2) 额定载重量: Q=5000㎏ (3) 轿厢自重: G=3500㎏ (4) 曳引比: i1=2:1 (5) 曳引轮直径: D=Ф760mm (6) 电梯传动总效率: η=0.80 (7) 钢丝绳直径‵根数: d.Z=Ф16mmx6(根) (8) 电梯平衡系数: Ψ=0.40~0.5(设0.45) (9) 电梯提升高度: H=4.5m (10) 补偿链直径‵根数: d1.Z=Ф16×1 (11) 曳引绳提升高度总重量: G1=q1ZHi1=0.939x6x4.5x2=50.706㎏ (12) 平衡补偿链重量: G2= q2ZH=6.65×4.5×1=29.925㎏ (13) 电缆重量: G3= q3H=1.02x4.5÷2=2.925㎏ (14) 对重重量: W= G+KQ=3500+0.45x5000=5750㎏ 三、传动系统 1.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N=QV(1-Ψ)/102η

SC200型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设计计算解析

大东家府邸商住楼工程SC200/200施工升降机基础 施 工 方 案 编制:阳桂林 审核:孙卫逵 审批: 编制单位:湖南省庆新建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概况............................... .3 四、施工升降机安装概况 (4) 五、基础设计 (5) 六、基础底板支顶加固计算 (6) 七、基础施工 (12) 八、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13)

一、编制依据 1、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SC型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2、《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隆回大东家府邸商住楼工程设计图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大东家府邸商住楼 建设单位:隆回三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邵阳市第二研究设计院 监理单位:邵阳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南省庆新建筑有限公司 本工程建筑层数为27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26层;总建筑面积36465m2;建筑高度79.950米;地下室层高 m,一层层高4.1m,2~26层层高均为3m。根据施工需要,主体结构及装饰阶段施工,垂直运输机械采用1台SC200/200施工升降机配合施工,计划安装时间为结构10层开始,预计安装高度为90米。 三、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概况 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为齿轮齿条传动,传动部分在吊笼顶部,做垂直运输建筑施工用起重设备,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主要结构由吊笼、传动部分、导轨架、外笼组成。吊笼是升降机运载人和物料的构件,笼内设有电控箱和防坠安全器,并设有期限开关和机电联锁开关、上下限

施工电梯基础计算书

施工电梯基础计算书

施工电梯基础计算书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参数信息 施工电梯下混凝土顶板示意图 施工电梯选择型号为SC200/200,轿厢类型为双轿厢。 施工电梯安置位置为混凝土板。 电梯总高度105.00m,标准节长度为1.50m。 标准节重量为1.40kN,单轿厢自重为16.00kN。

外笼重量为14.80kN,对重重量为10.00kN,其他配重为2.00kN。 施工电梯轿厢载重为20.00kN,施工荷载为1.00kN. 电梯导轨架长为0.65m,宽为0.5m。 电梯底笼长为3.00m,宽为1.30m。 施工电梯动力系数为2.00。 施工电梯基础下楼板长度为5.00m,宽度为4.00m,厚度为0.30m。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箍筋肢数为2。 二、施工电梯基础荷载计算 导轨架重为 G0=1.40×Int(105.00/1.50)=98.00kN。 施工电梯自重标准值为 Gk=16.00×2.00+14.80+10.00×2.00+2.00+98.00+20.00×2.00=206.80kN。 施工电梯自重设计值为 G=1.2×(16.00×2.00+14.80+10.00×2.00+2.00+98.00)+1.4×20.00×2.00=256.16kN。 所以,G=2.00×256.16=512.32kN 三、施工电梯基础的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顶板承担,根据板的边界条件,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按荷载满布,且约束条件为一边固支,三边铰支计算。 楼板长宽比:Lx/Ly = 4.00/5.00 = 0.80 楼板均布荷载:q = 512.32/3.90 = 131.36 kN/m2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

施工电梯基础计算书

施工电梯基础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参数信息 施工电梯下混凝土顶板示意图 施工电梯选择型号为SC200/200,轿厢类型为双轿厢。 施工电梯安置位置为混凝土板。

电梯总高度105.00m,标准节长度为1.50m。 标准节重量为1.40kN,单轿厢自重为16.00kN。 外笼重量为14.80kN,对重重量为10.00kN,其他配重为2.00kN。 施工电梯轿厢载重为20.00kN,施工荷载为1.00kN. 电梯导轨架长为0.65m,宽为0.5m。 电梯底笼长为3.00m,宽为1.30m。 施工电梯动力系数为2.00。 施工电梯基础下楼板长度为5.00m,宽度为4.00m,厚度为0.30m。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箍筋肢数为2。 二、施工电梯基础荷载计算 导轨架重为 G0=1.40×Int(105.00/1.50)=98.00kN。 施工电梯自重标准值为 Gk=16.00×2.00+14.80+10.00×2.00+2.00+98.00+20.00×2.00=206.80kN。 施工电梯自重设计值为 G=1.2×(16.00×2.00+14.80+10.00×2.00+2.00+98.00)+1.4×20.00×2.00=256.16kN。所以,G=2.00×256.16=512.32kN 三、施工电梯基础的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顶板承担,根据板的边界条件,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按荷载满布,且约束条件为一边固支,三边铰支计算。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品茗软件大厦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杭州市文二路教工路口;属于砖混结构;地上7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22.5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勘察单位地质勘察,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章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李某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SD60/60;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60m;标准节长度:2.5m; 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 标准节重:100kg;对重重量:575kg; 单个吊笼重: 210kg;吊笼载重:700kg; 外笼重: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地基参数 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150kPa;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0.4; 3.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 14@20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 14@200; 基础长度l:2.5 m;基础宽度b:2.5 m; 基础高度h:1 m;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24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00kg):100kg×24=240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210×2+0+575×2200)+700×2)×10/1000=31.7kN; 施工升降机自重:P=(1.2×(210×2+0+575×2200)+1.4×700×2)× 10/1000=40.84kN;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2.50×2.50×1.00=156.25kN 承台自重设计值: G=156.25×1.2=187.5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40.84+187.50=228.34kN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f a= 150.00×2.50×2.50×0.40=375.00kN > F=228.34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 1、承台底面积验算 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 S=2.5×2.5=6.25m2≥(P k+G k)/f c=(40.84+156.25)/(9.6×103)=0.021m2。 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 2、承台抗冲切验算 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

施工电梯基础计算书

施工电梯基础计算书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参数信息 施工电梯下混凝土顶板示意图 施工电梯选择型号为SC200/200,轿厢类型为双轿厢。 施工电梯安置位置为混凝土板。 电梯总高度105.00m,标准节长度为1.50m。 标准节重量为1.40kN,单轿厢自重为16.00kN。 外笼重量为14.80kN,对重重量为10.00kN,其他配重为2.00kN。施工电梯轿厢载重为20.00kN,施工荷载为1.00kN. 电梯导轨架长为0.65m,宽为0.5m。 电梯底笼长为3.00m,宽为1.30m。

施工电梯动力系数为2.00。 施工电梯基础下楼板长度为5.00m,宽度为4.00m,厚度为0.30m。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箍筋肢数为2。 二、施工电梯基础荷载计算 导轨架重为 G0=1.40×Int(105.00/1.50)=98.00kN。 施工电梯自重标准值为 Gk=16.00×2.00+14.80+10.00×2.00+2.00+98.00+20.00×2.00=206.80kN。 施工电梯自重设计值为 G=1.2×(16.00×2.00+14.80+10.00×2.00+2.00+98.00)+1.4×20.00×2.00=256.16kN。所以,G=2.00×256.16=512.32kN 三、施工电梯基础的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顶板承担,根据板的边界条件,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按荷载满布,且约束条件为一边固支,三边铰支计算。 楼板长宽比:Lx/Ly = 4.00/5.00 = 0.80 楼板均布荷载:q = 512.32/3.90 = 131.36 kN/m2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 M0x = -0.1008×131.364×4.002 = -211.86 kN/m2 M xmax = 0.0428×131.364×4.002 = 89.96 kN/m2 M ymax = 0.0187×131.364×4.002 = 39.30 kN/m2 混凝土的泊松比为μ=1/6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配筋计算公式为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基础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伟星金域蓝湾B区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3.荷载参数: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X66=668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 k=((460x2+1480+1300x2+6680)+2000x2)x10/1000=178.8KN 施工升降机自重: P=(1.2x(1460x2+1480+1300x2+200+6680)+1.4x2000x2)x10/1000=222.56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P=2.1x P=467.38KN 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撑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楼板长宽比L X/L Y=5/7.45=0.67 1、荷载计算 楼板均布荷载:q=467.38/(4.5X3)=34.62KN·m 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 Xmax=0.0446x34.62x52=38.6KN·m M ymax=0.016x34.62x52=13.85 KN·m M0x =-1.1023x34.62x52=-88.54 KN·m M0y=-0.0774x34.62x52=-66.99 KN·m 混凝土的泊桑比为:u=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M X= M Xmax+u M ymax=40.91KN·m a s=|M|/a1f c bh02)=40.91x106/(1X14.3X5X1000X3252=0.005 §=1-(1-2X a s)1/2=0.005 y s=1-§/2=0.997 A S=|M|(/y s f y h0)=350.61mm2 实际配筋:1637.22mm2>350.61mm2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 M X= M yax+u M xax=20.28KN.m a s=|M|/a1f c bh02)=0.002 §=1-(1-2X a s)1/2=0.005 y s=1-§/2=0.999 A S=|M|(/y s f y h0)=173.51mm2 实际配筋:1637.22mm2>173.51mm2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 M Y0= M0ymax+M0xmax=-81.75KN·m a s=|M|/a1f c bh02)=0.007 §=1-(1-2X a s)1/2=0.007 y s=1-§/2=0.996 A S=|M|(/y s f y h0)=701.25mm2 实际配筋:1541.47mm2>701.25mm2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三、混凝土顶板挠度计算 板刚度:B C=Eh3/12(1-U2))=11.02X1010 q=0.0346N/mm2 L=5000mm 板最大挠度:f max=w max ql4/B C=0.00386X0.0346X50004/(11.02X1010)=0.76 f max/L=10.76/5000=1/6600.07<1/250 板配筋和挠度变形完全满足支承施工升降机荷重要求 四、混凝土梁配筋验算 由于施工升降机自重主要通过中央立柱传递给大梁,所以可以看作一个集中荷载。楼板自重传来荷载 0.25x5x25=43.75KN/M 梁自重 0.9x0.4x25=12.38KN/M 静载 43.75+12.38=65.12KN/M 活载 1x7.45=7.45K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