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型政治课的内涵、特征及价值

活动型政治课的内涵、特征及价值

邱斌1

(赣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中国教育迈入“核心素养时代”的产物,是以学科为本体,以活动为表征的创生型学科课程,具体指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基础上,先依据相关学科教育理论确定教学活动主题,再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课堂教学或者社会实践,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素养课程。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征包括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体现国家意志;以活动教学为根本特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以现实生活为根本指向,关注社会实际需求。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价值包括弥补学科课程固有弊端,回归立德树人教育本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推动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促使学习方式多元化;创新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焕发教学生态活力。

关键词:活动型学科课程内涵特征价值

继2014年12月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后,国家教育部于2016年9月又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这意味着中国教育从此迈入“核心素养时代”。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见证着中国教育从1.0到2.0再到3.0的深刻变革。新的教育时代呼唤崭新的课程。面对教育格局的深刻调整,传统的学科课程亟待进行创造性重构以适应满足培养目标3.0即“核心素养”的需要。那么传统学科课程到底该如何进行创造性重构?我们认为对传统学科课程进行创造性重构必须严格考虑两个维度即“两个是否有效”:一是能否有效批判继承新课程改革10余年的经验积淀,满足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平稳过渡的需要。二是能否有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满足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需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尝试出活动型学科课程,一方面它能有效继承课改经验,延续学科课程长处;另一方面它能有效培育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涵、特征及价值进行详细阐述。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依据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论依据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问题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元命题,是任何课程领域改革都无法绕开的基本问题。换言之,任何有关于课程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实质性进展都必须以在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问题上取得某些突破为前提。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活动型学科课程,由“活动型”和“学科课程”两个词组成,前者表明其活动特征,后者表明其学科本质,其实质就是在学科课程的本体上融入活动课程的优点,即实现“学科形式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学科化”。因此,我们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实际上就是尝试在处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上取得某种突破。

什么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历史最为悠久、使用最为广泛的课程,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和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已广为盛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2它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合适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3学科课程秉持“教育为生活作准备”的课程理念,将实现相应的的价值标准为课

1邱斌(1991-),男,汉族,江西于都人,赣南师范大学2015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核心素养理论及课堂教学实践。

2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8.

3施良方.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3.

程目标,遴选该学科领域的某些学科知识为课程内容,再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对这些挑选出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织编排。在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环境下,学科课程无疑是学生系统获取人类知识经验的最有效途径。此外,学科课程在人类文化遗产继承、学校教育普及、教学效率提高及逻辑思维培养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学科课程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过于注重学科逻辑体系与知识传授,导致学生生活经验受到漠视,甚至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人为割裂学生的生活世界与认识世界,导致学生认知碎片化;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导致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难以生成,科学主义知识取向占据主导忽视人文主义知识,导致学生对学习知识失去兴趣,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生日益趋于同质化,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化生长等。活动课程就是在学科课程弊病饱受诟病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什么是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起源于启蒙运动时期卢梭等人倡导的“自然主义”理念,在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倡导的“进步教育运动”中达到高潮。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界线,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4它依据学习者心理顺序而组织,强调“教育即生活”理念,其实质是让学习者在与现实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直接经验。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生成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这种完全依赖学生主动性的做法,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事实证明,活动课程由于缺乏严格的教学计划,往往容易流于活动形式而忽视知识的系统学习及学生深度思维品质的培养,最终沦为“活动主义”,走向“儿童中心主义”。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基本的课程类型,在本质上是对立的,是知识与经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结果与过程,知识世界与人类世界、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对立关系的反映。但是正如杜威所言,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绝对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更应该看到两者的内在统一性:经验课程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学科课程也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与其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相互替代,不如说二者相互补充。因为任何一者在张扬其特长的同时,也就将其短处暴露无遗。事实证明,无论是以活动课程为代价牺牲学科课程,如“进步教育运动”,还是只注重传统分科课程而忽视活动课程,如“应试教育”,都是不可持续的。惟有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育永续发展。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现实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加速了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使知识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而且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沟通联系,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整个人类社会正变得日益开放与多元。“核心素养”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指向未来社会,指向21世纪,指向人类在未来生活交往和工作学习中必备的素养。无论是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早提出“素养是指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5,还是2006年欧盟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6,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总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思想政治学科在经历数次课程改革后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最为典型、取得最大突破的是21世纪初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改革),思想政治新课程从2004年正式推广

4施良方.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5.

5OECD ( 2005)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Summary][EB/OL].Available online at: http: / / www.oecd.org / dataoecd /47 /61 /35070367.pdf

6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

望,2014,43(04):75-85.

至今已延续了14年,可谓使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将思想政治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结合,将活动课程的核心思想如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学生需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理论联系实践等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大潮之中。

2014年12月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揭开中国“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序幕。2016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框架,奠定了“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201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出台,正式宣布将“核心素养”这一源自国外教育改革先进经验的“舶来品”作为接下来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修订的理念遵循。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出台,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7这一系列以核心素养为指向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措施都为活动课程进一步深度融入到学科课程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动力。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涵

思想政治课程从来就是一门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是课程编制人员先根据我国的主流价值标准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等知识领域遴选出特定知识内容,再遵循思想政治学科逻辑顺序,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组织编排,以满足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需要而产生。但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呼声日益高涨背景下,对思想政治课程学科特质进行创新性改造,全新赋予思想政治课程以活动内涵是适应核心素养教育“新常态”,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化改革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质就是在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寻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完美对接,实现“活动性”与“学科性”的最佳耦合,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由“学科课程”转向“活动型学科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鲜明指出,思想政治是一门以活动为特征,在课内外围绕一定的议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增强体验,认同主流价值观并导向相应行为的活动型学科课程。8思想政治课程从学科课程转向活动型学科课程,课程取向也由学科取向转变为活动取向与学科取向相结合。这种“双取向”课程的重点由关注教材如何呈现转向关注学生如何行动与教材如何呈现相结合。它不仅重视教材知识内容、学科逻辑体系,也重视社会现实需要、学生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亦称“活动型政治课程”,是指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依据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确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议题,以活动为教学的根本特征和基本载体,追求活动设计的内容化与课程内容的活动化,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生型学科课程。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征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以国家意志为价值取向

适应核心素养教育变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本次思想政治课程修订的主要外部驱动力。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必然要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能力为根本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政治信仰的中国公民;发展学生理性精神素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做出理性的价值判

7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8朱志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5):4-8.

断和行为选择,培养有理性思想的中国公民;发展学生法治意识素养,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培养有法治尊严的中国公民;发展学生社会参与素养,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培养有责任担当的中国公民。

如果说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本次思想政治课程修订的外部要求,那么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利益就是本次思想政治课程修订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的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9这就在根本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思想为理论指南,以树立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追求。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现实需要,体现鲜明的国家意志,为实现国家利益服务,使学生在知识教学和活动实践中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素养,将个人追求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

以学科为本体,以活动为表征

活动型学科课程,顾名思义,以活动为根本特征的学科课程,即学科是本质,活动是表征。它既不完全同于原始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因为它认识到学科课程固有的局限性,尽可能消除其弊端,也没有赋予其课程论领域的活动课程的内涵,因为它不是围绕生活中的主题而开展探究活动,而是围绕课内议题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未改变其学科性质,其实质是创新学科课程类型,融合活动课程理念。

首先,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一门新型的学科课程。它继承了学科课程的共性特点,秉承以学科内容为主的理念,覆盖了学科观念、思维模式、探究技能、学科知识及学科技能,因此,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名副其实的学科课程。虽然从本质上看它是一门学科课程,但它并不完全以知识为本位、以学科为中心、以结果为取向,而是站在学科课程的本体上进行创新性改造,厘定活动价值,拓展活动外延,间接经验即学科知识传授与直接经验即实践活动学习相结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相结合,关注教学结果与关注教学过程相结合。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围绕教学预设议题,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等学科知识和教学资料,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实现预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其次,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一门以活动为表征的学科课程。活动不仅是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根本特征,也是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基本载体。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吸纳了活动课程经验本位、学生中心等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需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行建构知识,,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从结构上看,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采用“课程内容活动化”与“活动设计内容化”两种活动建构方式,实现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课程内容活动化”即课程内容通过教学活动来表现和承载;“活动设计内容化”即教学活动需以课程内容为内核和支撑。“课程内容活动化”也就是使课程活起来,让学生自己真正学起来、探究起来、思考起来。“活动设计内容化”也就是所有活动要有知识性内容加以支撑,要有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引导加以支撑,要有社会责任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感和情感加以支撑。10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总体可分为两类:课堂活动和社会活动。课堂活动外延很广,是个泛指概念,涵盖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体验活动与探究活动、讲授活动与学思活动、提问活动与解问活动、过程活动与结果活动等;社会活动即社会实践,是指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现实体验和实践探究实现主流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活动方式主要有社会调查、职业体验、参观感悟、志愿服务等。在思想政治课程结构中,社会活动占三分之一,课程内容占三分之二。引导学生在开展社会调查、者愿者服务、职业体验、参观感悟等活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思维能力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有效的表现和外化了课程内容,也有效的吸纳和内化了主流价值观。

以活动议题为关键,以现实生活为导向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关键在于活动议题的确定。议题是否恰当,往往对教学效果起着直接决定作用。从字面意义上看,“议题”由“议”和“题”组成,“议”即议论,“题”即“问题”,合起来“议题”就是值得议论和讨论的问题。所谓议题,既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11议题的选择与实施,一般要符合以下标准:第一,符合“学情”。活动议题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习动机;活动议题过于困难,难以实现教学共鸣。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育就是要实现由现有发展水平到可能发展水平的发展。活动议题的选择必须源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现有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但是又必须高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惟其如此,才能提高活动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符合“教情”。教情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活动设计、教师水平等。活动议题的设计除了要符合学情,也应符合教情,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优化活动结构。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第三,符合“社情”。这是由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紧贴时事与政治,联系社会与现实。活动议题要以课程内容中贴近现实生活的议题为主。在活动议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与议题相关的实践问题,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近生活,亲身体验和感受议题的真正价值,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价值

国家: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课程改革要求

社会:实现立德树人功能,回归政治学科本质

学生:遵重学生主体地位,生成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活动型学科课程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科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以及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等方面的不足。学科课程的内容侧重于成链状排列的分科系统知识、理论性知识,而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课内围绕议题的活动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多是围绕一个个问题或活动主题来组织的,呈立体状的结构,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应用性知识,使学生既可以系统地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各类知识,又能联系实际,灵活展开各种学习活动,

10韩震. 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看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 思想政治课

教学,2016,03:4-8.

11朱志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5):4-8.

培养和锻炼各种能力。

第二,活动型学科课程有利于实现学习活动方式的多元化。在学科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考察杜威的活动课程和当前我国部分实验学校的做法,可以看出,带有各种活动的教学才能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益。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方面,学科课程中的接受学习适合于学生学习大量的间接经验,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这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基本的思考方法,使学生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另一方面,课内外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和自主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体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用于接受学习,有利于克服过去在接受学习中常有的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弊病,达到对教学情境、学习材料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良好效果。其动手操作能力则能帮助学生提高学科课程中的活动质量。

第三,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交往能力。不管是课内合作探究还是课外合作学习,同学之间需要真诚的合作、探究与分享。在围绕议题的学习活动中,不同主体所具有的合作交往技能与品质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很大,有时不仅会影响学习活动的进程,更将影响学习活动的质量。这些合作交往技能与品质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取信于人的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化解矛盾的能力,特别是解决非原则问题时的“妥协”“协调”能力。在合作过程中的不同主体之间要有所妥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这种建立在共识基础上的“游戏规则”应当被看作合作的法典。否则,各方互相指责,互相埋怨,使合作共同体名存实亡。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交往,特别是通过言语与行为而形成的交往,能够生成促进自身发展的新元素。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并培养创造才能。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主动学习知识。问题是学习的纽带,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兴趣高,学习效率才会高。因此需要创设情境,教会方法,营造环境,激励性评价,这样,才能在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中,既能学习知识、培育能力,更能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第五,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的整体认识,增强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意识。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倡导学生围绕政治、经济、哲学等各个模块中的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多种复杂关系,开展探究活动。这样,既能够有效掌握课本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触自然,贴近社会,了解他人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自我、理解自我,进而完善自我的过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他人,影响到这个社会,从而真切地体会责任的含义与价值。例如,常州市第五中学“盲道的设计与维护”活动小组在进行调查时,引起了许多市民的注意,他们不仅积极配合如实地填写了调查问卷,还写下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委托调查小组的成员们将这些问题向上级部门反映。同学们更加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坚定了主人翁的意识。

站在“核心素养”的时代潮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