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免疫技术试题

酶免疫技术试题
酶免疫技术试题

2016 第九章酶免疫技术

一、A1

1、HRP与TMB反应后,加H2SO4终止反应前呈

A、蓝色

B、橙黄色

C、棕黄色

D、黄色

E、紫色

2、HRP与底物OPD反应后的测定波长为

A、278nm

B、450nm

C、403nm

D、495nm

E、492nm

3、HRP与底物TMB反应后的测定波长为

A、278nm

B、450nm

C、403nm

D、495nm

E、492nm

4、用于标记的HRP的RZ值应大于

A、2.4

B、3.0

C、1.5

D、3.5

E、5.0

5、酶免疫技术中酶的要求

A、酶的活性要强,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高,纯度高

B、易与抗体或抗原偶联,标记后酶活性保持稳定

C、作用专一性强,酶活性不受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

D、酶催化底物后产生的产物易于判断或测量,方法简单易行、敏感和重复性好

E、以上都是

6、酶免疫测定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要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酶标记物而分为下述哪几种类型

A、均相异相

B、同相均相

C、异相固相

D、固相均相

E、固相异相

7、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基团为

A、糖蛋白

B、亚铁血红素

C、活跃糖基

D、醛基

E、羟基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MB是ELISA中应用最广泛的底物。

B、一般采用四甲基联苯胺作为AP的底物

C、AP系统的敏感性一般高于应用HRP系统

D、AP较难得到高纯度制剂,稳定性较HRP低,价格较HRP高,制备酶结合物时得率也较HRP 低

E、β-半乳糖苷酸的底物常用4-甲基酮基-β-D半乳糖苷

9、下列对血清中酶活力的测定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测定产物生成量

B、可测定底物消耗量

C、需最适pH

D、需最适温度

E、与底物浓度无关

1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应用最多的底物是

A、邻苯二胺(OPD)

B、四甲基联苯胺(TMB)

C、ABTS

D、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

E、以上都不是

11、下述哪一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最常用于抗原测定?

A、间接法ELISA

B、反向间接法ELISA

C、竞争法ELISA

D、双抗体夹心法ELISA

E、捕获法

12、下列哪项不是血药浓度免疫学测定的技术

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B、免疫电泳法

C、放射免疫法

D、荧光免疫法

E、酶免疫法

13、选择ELISA的标记用酶,下面哪一项特性是不需要的

A、具有可与抗原、抗体结合的基团

B、标记抗原后,酶活性保持稳定

C、当酶标抗原与抗体结合后酶活性可出现激活或抑制

D、酶催化底物反应后生成的信号易于测定、重复性好

E、酶的稳定性、可溶性好

14、酶免疫技术中最佳工作浓度的选定常采用

A、抗原稀释法

B、抗体稀释法

C、酶标记物稀释法

D、棋盘滴定法

E、A+B

15、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体时,固相载体包被物是

A、酶标记的抗原

B、酶标记的抗体

C、未标记的已知抗原

D、未标记的已知抗体

E、未标记的抗抗体

1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应用最多的底物是

A、邻苯二胺(OPD)

B、四甲基联苯胺(TMB)

C、ABTS

D、对硝基苯磷酸酯

E、以上都不是

17、在双位点ELISA实验中,造成抗原检测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

A、固相抗体过多

B、反应时间不够

C、标记抗体过多

D、待测物过浓

E、酶活性过高

18、ELISA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三聚氰胺

D、琼脂糖

E、尼龙膜

19、ELI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A、人白蛋白

B、人球蛋白

C、牛血清白蛋白

D、牛血清球蛋白

E、鼠白蛋白

二、B

1、A.间接法

B.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C.竞争法测抗体

D.捕获法

E.竞争法测抗原

<1> 、以下示意图是哪一种ELISA检测模式

A、

B、

C、

D、

E、

<2> 、以下示意图是哪一种ELISA检测模式

A、

B、

C、

D、

E、

<3> 、以下示意图是哪一种ELISA检测模式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TMB是一种优于OPD的新型HRP色原底物。TMB经HRP作用后变为蓝色,加入硫酸终止反应后变为黄色,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50nm。

【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306】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OPD被认为是HRP最为敏感的色原底物之一。OPD在HRP的作用下显橙黄色,加强酸如硫酸或盐酸终止反应后呈棕黄色,最大吸收峰在492nm波长。

【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305】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TMB是一种优于OPD的新型HRP色原底物。TMB经HRP作用后变为蓝色,加入硫酸终止反应后变为黄色,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50nm。

【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304】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用于酶免疫技术的HRP,其RZ值应大于3.0。

【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303】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1.酶的活性要强,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高,纯度高。

2.易与抗体或抗原偶联,标记后酶活性保持稳定,且不影响标记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反应性。

3.作用专一性强,酶活性不受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受检组织或体液中不存在与标记酶相同的内源性酶或抑制物。用于均相酶免疫测定的酶还要求当抗体与酶标抗原结合后,酶活性可出现抑制或激活。

4.酶催化底物后产生的产物易于判断或测量,方法简单易行、敏感和重复性好。

【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53】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酶免疫测定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要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酶标记物而分为均相和异相这两类。

【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51】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辣根过氧化物酶由糖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其酶活性基团为亚铁血红素。【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50】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邻苯二胺为在ELISA中应用最多的底物。一般采用对硝基苯磷酸酯作为碱性磷酸酶(AP)的底物。在ELISA中应用AP系统,其敏感性一般高于应用HRP系统,空白值也较低。但AP较难得到高纯度制剂,稳定性较HRP低,价格较HRP高,制备酶结合物时得率也较HRP低。在ELISA中,β-半乳糖苷酸的底物常用4-甲基酮基-β-D半乳糖苷。

【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9】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酶促反应中需要最适pH、温度及过量的底物,反应速度可用一定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来反映。

【该题针对“酶免疫技术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8】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邻苯二胺灵敏度高,比色方便,是ELISA中应用最早的底物,但稳定性差,反应过程需要避光,还具有致癌性;四甲基联苯胺稳定性好,反应无需避光,没有致突变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底物,但是水溶性差。

【该题针对“酶免疫测定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7】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该题针对“酶免疫测定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6】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药物多数分子量很小,为半抗原。免疫电泳的方法不够灵敏,不适于测定半抗原。

【该题针对“酶免疫测定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5】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选择ELISA的标记用酶,保证标记抗原后,酶活性保持稳定。

【该题针对“酶免疫测定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4】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最佳工作浓度的选择通常通过将抗体、抗原作一系列的稀释,即棋盘滴定。【该题针对“酶免疫测定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3】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间接法测抗体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原,洗涤;②加稀释的受检血清;③加酶标抗抗体;④加底物显色。由此可知固相载体包被物是未标记的已知抗原。

【该题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1】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邻苯二胺灵敏度高,比色方便,是ELISA中应用最早的底物,也稳定性差,反应过裎需要避光,还具有致癌性;四甲基联苯胺稳定性好,反应无需避光,没有致突变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底物,但是水溶性差。

【该题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40】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测定时将含待测抗原标本和酶标抗体同时加入进行反应,两种抗体互不干扰,经过一次温育和洗涤后,即可加入底物进行显色测定。但当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时,过量的抗原可分别同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结合而抑制夹心复合物的形成,出现钩状效应

【该题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39】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过程称为包被。由于载体的不同,包被的方法也不同。目前普遍使用的聚苯乙烯载体,通常将抗原或抗体溶于缓冲液(常用为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中,加于ELISA板孔中4℃过夜。包被好的固相载体在低温可放置一段时间而不失去免疫活性。

【该题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34】

1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ELI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牛血清白蛋白。

【该题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33】

二、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343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343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3438】

最新免疫学检验试题

章免疫学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 1. SPA能特异性与下述哪种lg的Fc段结合? ( ) A. lgG B. lgA C. lgM D. lgD 2. 在人类血清的lg中,K链和入链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2:1 3. 56C 30分钟可使下列哪种I g丧失生物学 活性?( ) A. IgG B. IgA C. IgM D. IgE 4. 胎血中出现抗风疹病毒的何种lg,则表示子宫内感染?( ) A. lgG B. lgA C. lgM D. lgD 5. 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 A. C2 B. B 因子 C. C1q D. C3 6. 补体不具备的作用是?( ) A. 中和作用 B. 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 C. 调理作用 D. 溶菌作用 7. 补体含量增高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 肿瘤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血清病 D. 肾小球肾炎 8. 关于旁路途径正确的叙述是:( ) A. 需要抗原抗体的识别和反应 B. 膜攻击单位与经典途径相同 C. 首先被活化的补体成分是C5 D. 需要经典途径的识别单位和活化单位的参与 9. 能引起恶液质的细胞因子是:( ) A. TNF- a B. TGF- 3 C. lFN-a D. lL-2 10. 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错误的是:( ) A. lL ——白细胞介素 B. EPO ――血小板生成素 C. SCF ――干细胞生长因子 D. TNF ――肿瘤坏死因子 11. 关于MHC I类分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存在于一切有核细胞上 B. 只存在于白细胞上 C. 只存在于淋巴细胞上 D. 只存在于巨噬细胞上 12. 下列哪种疾病与HLA-B27 抗原相关性显著:( )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重症肌无力 D. 强直性脊柱炎 13. 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器官移植中,急性排斥 反应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是:( ) A. HLA 系统的高度多态性 B. 受者的免疫功能常处于紊乱状态 C. 移植物供血不良 D. 受者体内已存在对移植物致敏的淋巴细胞 14. 粘附分子包括下列哪项?( ) A. 粘合素家族 B. 免疫球蛋白家族 C. 选择素家族 D. 以上全都是 15. 绵羊红细胞受体又称为:( ) A. CD2 B. CD3 C. CD4 D. CD8 16. 关于免疫细胞错误的叙述是:( ) A. B 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B. NK 细胞引起ADCC 效应 c?单核吞噬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 真菌毒素的检测:黄曲霉毒素 B 1 、M 1 以及T-2 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DON ),二乙酰草镰刀菌烯醇(DAS ),玉米赤霉烯酮,赫曲霉毒素A ( OA )。 农药的检测:主要有除草剂与杀虫剂两大类,例如杀暝松( FN )、甲氟磷酸异已酶( SOMAN )、草不绿( Alachor)、西维因( Carbaryl )、多菌灵及克菌丹( Captan )等。 其他类的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河豚毒素,植物毒素如罌粟硷、吗啡、藻类毒素,苯并( a)芘,抗生素,激素类以及一些营养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如麸蛋白( Gliaclin ),酱油蛋白( Soy protein ),花生蛋白(Peanut protein ),牛乳清蛋白( Borine Whey Protein )等。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分析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也使ELISA 方法将更趋完善。一方面为提高ELISA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的发展,将和ELISA 法互相结合,从而使食品卫生分析达到DNA分子结构水平,促使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1 放射免疫分析(RIA) 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精确、简便易行。它包括以标记抗原(Antigen,Ag)为特点的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和以标记抗体(Antibody,Ab)为特点的免疫放射分析(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前者以液相竞争结合法居多,既测大分子抗原又测小分子抗原;后者以固相法测大分子抗原为主。 最早建立的农药免疫法中,RIA占了很大比重,建立了狄氏剂、艾氏剂、2,4-D 和2,4,5-T、对硫磷和百草枯等农药的放射免疫法。但由于进行RIA需使用昂贵的计数器,存在放射性防护和废物处理等问题,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1982年后发表的农药免疫分析文章,主要是酶免疫分析法。 2 酶免疫法(EIA) 酶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EIA)是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酶免疫法的检测原理与放射免疫法类似,通过测定结合于固相的酶的活力来测定被测定物的量。用作标记物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酶标试剂制备容易、稳定、价廉。酶免疫分析的灵敏度接近放射免疫技术,而可借助于简单的仪器作定量测定,是目前农药监测中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分析技术。 EIA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1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酶联免疫类检测试剂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技术要求。 本指导原则系对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技术审查。其他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如作为二类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可参考本指导原则执行。 三、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 1.研制、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2.试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还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3.诊断试剂的研制应当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4.试剂在研制、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5.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1.主要生物原料 与产品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这类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等。使用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主要生物原料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 (1)外观 肉眼观察,大部分生物原料为澄清均一的液体,不含异物、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或颗粒;或者为白色粉末,不含其他颜色的杂质;特殊生

免疫学检验试题(附答案)

免疫学检验试题(一)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移植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 B细胞 E. T细胞 答案B 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4.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答案A 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包括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 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 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答案D

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5.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3 C. C4 D. C5 E. C4Bp 答案B 解析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7. 细胞因子不包括()。 A.单核因子 B.淋巴因子 C.生长因子 D.抗体 E.集落刺激因子 答案D 解析细胞因子是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体不是。 8. 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细菌最重要的抗体为()。 A. IgM B. IgA C. IgG D. Ig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类型及反应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类型及反应原理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③酶作用的底物。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性状以及检测的具备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一)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问,让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的物质。 (3)加酶标抗体: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正相关。 (4)加底物:夹心式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根据同样原理,将大分子抗原分别制备固医学教丨育网整理相抗原和酶标抗原结合物,即可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的抗体。 (二)双位点一步法 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时,如应用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则在测定时可使标本的加入和酶标抗体的加入两步并作一步。这种双位点一步法不但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如应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显著提高。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测定抗原的ELISA提高到新水平。 在一步法测定中,应注意钩状效应(hookeffect),类同于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的后带现象。当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相当高时,过量抗原分别和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医学教丨育网整理形成夹心复合物,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含量。钩状效应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三)间接法测抗体 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故称为间接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酶联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assay,简称ELISA)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之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由于结合于固体承载物(一般为塑胶孔盘)上之抗原或抗体仍可具有免疫活性,因此设计其键结机制后,配合酵素呈色反应,即可显示特定抗原或抗体是否存在,并可利用呈色之深浅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待测样品与键结机制的不同,ELISA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主要以三明治法(sandwich)、间接法(indirect)、以及竞争法(Competitive)三种为主,以下为各种方法之介绍. 三明治法 常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一般之操作步骤为: 1.将具有专一性之抗体固著(coating)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 2.加入待测检体,检体中若含有待测之抗原,则其会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 一性键结 3.洗去多余待测检体,加入另一种对抗原专一之一次抗体,与待测抗原进行键结 4.洗去多余未键结一次抗体,加入带有酵素之二次抗体,与一次抗体键结 5.洗去多余未键结二次抗体,加入酵素受质使酵素呈色,以肉眼或仪器读取呈色 结果 三明治法分别以两种抗体对检体中的抗原进行两次专一性辨认,因此专一性相当高,但此待测抗原必须是多价抗原,如此才可获得两种以上的专一性抗体,以分别进行夹心;而且此法需要足够的表位空间以进行抗原抗体的夹心,所以并不适用于半抗原或小分子抗原等分子量较小之标的。 间接法 间接法常用于检测抗体,一般之操作步骤为: 1.将已知之抗原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之抗原 2.加入待测检体,检体中若含有待测之一次抗体,则其会与塑胶孔盘上的抗原进 行专一性键结 3.洗去多余待测检体,加入带有酵素之二次抗体,与待测之一次抗体键结 4.洗去多余未键结二次抗体,加入酵素受质使酵素呈色,藉仪器(ELISA reader) 测定塑胶盘中的吸光值(OD值),以评估有色终产物的含量即可测量待测抗原 的含量。 竞争法 竞争法是一种较少用到的ELISA检测机制,一般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其操作步骤为: 1.将具有专一性之抗体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 2.加入待测检体,使检体中的待测抗原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 3.加入带有酵素之抗原,此抗原也可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由于 塑胶孔盘上固著的抗体数量有限,因此当检体中抗原的量越多,则带有酵素之

酶联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 生工121 徐娜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它是一种特殊的试剂分析方法,是在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特别是在食品和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应用极为广泛。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三点:第一、抗原或抗体能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仍具有其免役活性;第二、抗体或抗原与酶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仍保持免疫活性和酶的活性;第三,结合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后,结合的酶仍能催化底物生成有色物质,而颜色的深浅可定量抗体或抗原的含量。 酶联免疫法在医药、食品加工业、农牧渔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乙型肝炎、莱姆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定量检测内毒素,HIV抗体初筛,SARS 病毒的快速检测;检测食品中的病毒,残留农药,微生物及其其它成分;检测香蕉有关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禽脑脊髓抗体等。 一、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中,检测各种抗原和抗体,为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早期诊断提供了特异性、敏感性强的试验基础。 1、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检测: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抗体,一直受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科室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更因为试剂盒的推出而得到广泛开展。上述各种肝炎病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绝大部分都是酶联免疫分析法。 2、简化莱姆病的诊断:由于在作出博氏疏螺旋体感染诊断前要进行双重测试,因此莱姆病的测试可能花费很长时间。采用由关键的疏螺旋体抗原决定簇构成的重组蛋白开发出一种新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该测试比最常用的商业全细胞酶联免疫测定法特异,而敏感性相同,并且在20分钟就会产生结果。 3、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一多发病,病情严重。目前对此病的策略是尽早的确诊并迅速积极的治疗。约有四分之一或更多的患者,在初诊时心电图并不显示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无Q波。心肌坏死时释放出的Mb可直接快速血液循环。Mb是最早出现的心肌梗死生化标志物,但它在血中滞留时间短。为此,刘宏伟等研制出只需30分钟的酶联免疫快速法,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提供了依据。 4、定量检测内毒素:临床上,细菌感染的患者常发生内毒素血症,死亡率高达20%——30%,检测标本中的LPS对早期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用优化后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LPS敏感性为50ng/L,特异性与准确性均高于仪器比浊法和试验定性法。此为内毒素血症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特异性的诊断参考。 5、快速检测SARS病毒:SARS病毒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快,传染性强。2003年4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诊断非典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了新的诊断手段。 二、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检测食品中的毒素:采用辣根过氧化氢酶标记高亲和力的黄曲霉素B1抗体,建立了直接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快速筛选法。该法检测B1抗体的线性范围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B1型题)_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B1型题) 1、既具有抗原吞噬能力又有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是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2、既不表达HLA-Ⅰ类抗原又不表达HLA-Ⅱ类抗原的细胞是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3、应用CDC方法检测HLA-DR抗原所使用的待测细胞为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4、PHA刺激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5、免疫比浊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6、流式细胞仪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7、细胞毒试验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8、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9、测定T细胞数量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0、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1、测定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2、白血病儿童从骨髓库中得到别人捐献的骨髓,属 A.自体移植 B.同种移植 C.异种移植 D.同系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13、试验性将猪心移植给猴,属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技术要求limi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水平。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产品规格 48人份/盒 1.2 组成及成分 表1.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组成成分

2.性能指标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份齐全、完整。标识应清晰、易识别。液体试剂透明、无渗漏、无沉淀或絮状悬浮物。 2.1.2 抗原包被板包装袋应密封性好,无破损、无漏气现象。 2.2 净含量 各液体组份的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临界值 2.3.1 对ASO IgG临界值阳性参考品(A值为0.3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阳性率应≥95%。 2.3.2 对ASO IgG临界值阴性参考品(A值为0.1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阴性率应≥95%。 2.3.3 对ASO IgM临界值阳性参考品(A值为0.3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阳性率应≥95%。 2.3.4 对ASO IgM临界值阴性参考品(A值为0.1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阴性率应≥95%。

2.4 S/CO值重复性 2.4.1 对ASO IgG重复性参考品(A值为0.60)检测20次,变异系数CV≤15%。 2.4.2 对ASO IgM重复性参考品(A值为0.60)检测20次,变异系数CV≤15%。 2.5 批间差 抽取三个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80人份,按2.3项临界值的要求检测,各浓度反应结果应一致。 2.6 效期稳定性 试剂盒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末或超过有效期二周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3、2.4项的要求。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1.定义 (3) 2.原理 (3) 2.1抗原抗体反应 (3) 2.2免疫测定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5) 3.ELISA的类型 (5) 3.1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6) 3.2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6) 3.3间接法测抗体 (6) 3.4竞争法测抗体 (7) 3.5竞争性测抗原 (7) 3.6捕获包被法测抗体 (7) 3.7ABS-ELISA法 (8) 4.ELISA试剂的组成 (9) 4.1固相载体: (9) 4.2包被的方式 (9) 4.3包被用抗原: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合成多肽抗原。 (10) 4.4包被的条件: (10) 4.5洗涤液: (10) 4.7酶的催化性; (11) 4.8结合物的制备 (11) 4.9结合物的保存 (12) 4.10酶的底物 (12) 4.11酶反应终止液 (12) 4.12参考标准品 (13) 4.13加样: (13) 4.14保温 (13)

4.15保温方式: (13) 4.16室温温育的反应 (13) 4.17洗涤 (14) 4.18显色 (14) 4.19比色 (14) 4.20酶标比色仪 (15) 4.21结果判定 (15) 4.22定量测定 (16) 4.23ELISA的操作要点 (16)

1.定义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对受检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 2.原理 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可对受检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2.1抗原抗体反应 2.1.1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反应式为: Ag+Ab→Ag·Ab 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K=[Ag·Ab]/[Ag][Ab],Ag·Ab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和抗体均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2.1.2特异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抗原的决定簇与抗体的结合位点之间。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互补关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在很多时候,测定某一特定的物质不需分离待测物。2.1.3最适比例 只有当抗原抗体的浓度比例是当时,才出现可见反应。 以沉淀反应为例(Ab量固定,Ag量递增)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四)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101.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包括( ) A.I因子 B.D因子 C.B因子 D.H因子 E.衰变加速因子(DAF) 答案:ADE 102.B细胞表达的CD分子包括( ) A.CD19 B.CD21 C.CD40 D.CD80/CD86 E.CD79a/CD79b 答案:ABCDE 103.免疫系统包括( )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脾 E.周围淋巴结 答案:ABCDE 104.下列关于PEG比浊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PEG用于沉淀蛋白质具有可逆性,对蛋白质生物活性无影响 B.在pH、离子强度等条件固定时,蛋白质分子量越大,用以沉淀的PEG的浓度越小 C.PEG比浊法特异性强 D.不能反映小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情况 E.受温度变化影响大,重复性差

答案:ABDE 105.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属于特异性刺激物的是( ) A.肿瘤抗原 B.PPD C.葡萄球菌毒素A、B、E D.ConA E.同种异体细胞 答案:ABCE 106.补体结合试验的正式试验应设立的对照有( ) A.血清对照 B.补体对照 C.抗原对照 D.溶血素对照 E.SRBC对照 答案:ABCDE 107.PEG比浊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应注意的有( ) A.应空腹采血 B.温度、离心速度和时间应严格掌握 C.标本反复冻融可引起浊度增加 D.2%PEG只能沉淀较小分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E.温度每升高1℃,A值就下降0.02 答案:ABCE 108.关于CH50试验的方法学评价,下列正确的是( ) A.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低 B.过量钙、镁离子可抑制溶血反应 C.补体的溶血活性与试验中反应体积成反比 D.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增高,补体活性下降 E.过量钙、镁离子可促进溶血反应 答案:ABCD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3)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801.CFT的正式试验中抗体成分的效价是( ) A.4个单位 B.1个单位 C.2个实用单位 D.2个单位 E.3个单位 答案:A 802.免疫溶血法检测的是单个补体成分的( ) A.含量 B.分子量 C.活性 D.特异性 E.含量和活性 答案:C 803.Ⅰ类MHC分子穿过细胞膜插入胞质的部分是( ) A.α链的羧基端 B.α链的氨基端 C.β链的羧基端 D.β链的氨基端 E. 答案:A 二、多选题 26.关于胶体金结构和特性的正确描述( ) A.颗粒大小约为1~100nm B.包括一个基础金核 C.具有内正外负的以离子层 D.吸收峰波长随颗粒大小而改变

E.对电解质不敏感 答案:ABC 27.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 A.特异性结合抗原 B.介导各型变态反应 C.活化补体 D.调理吞噬作用 E.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答案:ACDE 28.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的测定方法有( ) A.ELISA B.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C.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 D.荧光免疫方法 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 答案:BCDE 29.补体的三条激活途经( ) A.MBL途径 B.内源性途径 C.经典途径 D.外源性途径 E.旁路途径 答案:ACE 30.常用的免疫电泳技术有( ) A.交叉免疫电泳 B.火箭免疫电泳 C.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对流免疫电泳

答案:ABCDE 31.常用的荧光素是指( )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镧系稀土元素 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D.藻红蛋白 E.四乙基罗丹明 答案:ACDE 32.巨噬细胞的功能包括( ) A.分泌特异性抗体 B.产生溶酶体酶 C.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D.参与抗原加工、递呈 E.直接吞噬、杀伤病原体、肿瘤细胞 答案:BCDE 33.可用于破碎组织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的方法有( ) A.超声破碎法 B.反复冻融法 C.超速离心法 D.酶处理法 E.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答案:ABDE 34.肽链胞浆区具有ITAM结构的是哪些膜分子( ) A.CD3 B.CD154 C.FcεRⅠ D.Igα/Igβ E.CD80/CD86 答案:ACD

免疫学检验复习题选择题

一、单选题(A1/A2型题) 1.最早将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及方法应用于临床血清学诊断的学者是(A ) A.Widal B.Landsteiner C.KOhler D.ManciniE.Coons 2.下列各项用于反映B细胞功能的试验是( B) A。淋巴细胞转化B.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C.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D.移动抑制试验E.CD3检测 3.对流免疫电泳的沉淀线出现在抗原抗体之间且靠近抗原孔可说明(B) A.抗原强阳性B.抗原弱阳性C.抗原阴性 D.抗体弱阳性E.抗体阴性 4。下列何种抗原是触发移植排斥反应的首要抗原(D) A.HLA-A、B 、C B.HLA-DP C.HLA-DQ D.HLA-DR E.HLA-D 5.人类MHC基因位于第几对染色体上(B ) A.第1对B.第6 对C.第9对D.第12 对E.第19 对 6.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杀灭或排斥突变细胞功能称为(C ) A.免疫防御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D.免疫应答 E.兔疫识别7.用异硫氰荧光色素(FITC)作标记时其激发光波长近于(D ) A.365nm B.435nm C.450mn D.490nm E.500nm 8.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分子是( C) A.C1 B.C2 C.C3 D.C4 E.C5 9.检测不完全抗体可使用的凝集反应(D ) A.协同凝集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C.间接血凝试验 D.Coombs试验E.直接凝集反应

10.ELISA试验时易造成空白值增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C ) A.加样不准B保温时间短C洗涤不彻底D比色误差E包被不好11.GVHR的中文全称为( B) A.宿主抗移植物反应B移植物抗宿主反应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D.荧光偏振免疫分析E人类白细胞抗原 12.为提取高纯度特异性IgG通常采用的方法是(C) A.区带电泳B.凝胶过滤C.亲和层析D.选择性沉淀E.超速离心13.初次应答中首先产生的抗体是(C ) A.1gA B.IgG C.IgM D.IgE E.IgD 14.用于前列腺癌初筛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是(B ) A.AFP B.PSA C.CEA D.CAl9-9 E.HCG 15.不完全抗原的特点是(B ) A.仅具有免疫原性B仅具有反应原性C具有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D.与抗体不产生沉淀反应E.不可能是病原微生物的产物16.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是发光物由于(D ) A.在一定波长激发光照射下发光B.在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而发光C.在电子激发态时发光D在电子激发态返回基态时释放能量而发光E.某物在化学反应中生成发光物而发光 17.组织相容性抗原指的是(C ) A.同种异型抗原B.隐蔽的自身抗原C同种移植抗原 D.有核细胞表面抗原E.N曾异性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动物生产过程中的 应用 简介 随着方法的不断改进、材料的不断更新,尤其是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包被抗原,采用针对某一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阻断ELISA试验,大大提高了ELISA的特异性,由于电脑化程度极高的ELISA检测仪的使用,ELISA更为简便实用和标准化,从而使其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和病毒等疾病的诊断。在动物检疫方面,ELISA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牛副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猪伪狂犬病、蓝舌病等的诊断中已为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 基本原理 ELISA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酶分子与抗体或抗抗体分子共价结合,此种结合不会改变抗体的免疫学特性,也不影响酶的生物学活性。此种酶标记抗体可与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滴加底物溶液后,底物可在酶作用下使其所含的供氢体由无色的还原型变成有色的氧化型,出现颜色反应。因此,可通过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有无相应的免疫反应,颜色反应的深浅与标本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的量呈正比。此种显色反应可通过ELISA检测仪进行定量测定,这样就将酶化学反应的敏感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使ELISA方法成为一种既特异又敏感的检测方法。

特性 用于标记抗体或抗抗体的酶须具有下列特性:有高度的活性和敏感性;在室温下稳定;反应产物易于显现;能商品化生产。如今应用较多的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其中以HRP应用最广。 辣根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酶(HRP)广泛分布于植物中,辣根中含量最高,从辣根中提取的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由无色酶蛋白和深棕色的铁卟啉构成的一种糖蛋白(含糖量18%),分子量约40 000,约由300个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为pH 3-9,催化反应的最适pH 值因供氢体不同而稍有差异,一般多在pH 5左右。此酶溶于水和50%饱和度以下的硫酸铵溶液。酶蛋白和辅基的最大吸收光谱分别为275nm和403nm。 酶的纯度以RZ表示:RZ=OD403/OD275 纯酶的RZ多在3.0以上,最高为3.4。RZ在0.6以下的酶制品为粗酶,非酶蛋白约占 75%,不能用于标记。RZ在2.5以上者方可用于标记。HRP的作用底物为过氧化氢,催化反应时的供氢体有几种:⑴邻苯二胺(OPD),产物为橙色,可溶性,敏感性高,最大吸收值在490nm,可用肉眼观察判别,容易被浓硫酸终止反应,颜色可在数小时内不改变,是目前国内ELISA中最常用的一种;⑵联大茴香胺(OD),产物为橘黄色,最大吸收值在400nm,颜色较稳定;⑶5-氨基水杨酸(5-AS):产物为深棕色,最大吸收值在449nm,部分溶解,敏感性较差;⑷邻联甲苯胺(OT)产物为蓝色,最大吸收值在630nm,部分溶解,不稳定,不耐酸,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21-26章中级试题及答案

第二十一章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一、A1 1、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下述哪一个表示()。 A、平均值 B、变异系数 C、标准差 D、标准差倍数 E、中位数 2、在有组织的国际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成员国完全同意,并确定了国际单位(U)的生物制品为()。 A、国际标准品 B、二级标准品 C、三级标准品 D、控制物 E、样品 3、质控图制作的关键是对()的选择。 A、标准差 B、控制限 C、质控血清 D、试剂盒 E、操作人员 4、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该物质为()。 A、一级标准品 B、二级标准品 C、校准品 D、样品 E、质控品 5、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有高值、中值、低值及阴性值的质控物,我们认为其中哪种质控物最重要()。 A、高值 B、中值 C、低值 D、阴性值 E、高值和低值 6、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中,判断阴、阳性结果的标准是以()为依据的。 A、阴性对照 B、阳性对照 C、临界值血清 D、以试剂盒说明书上提供的Cutoff值为准 E、最终的颜色变化 7、在质控中,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超过±3SD时,则表示该结果()。 A、质控 B、失控 C、无解释意义 D、仍然有效 E、在控 8、Grubbs法中若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于n2s~n3s值之间时则表示()。 A、处于质控范围之内 B、该值在2~3s范围,处于“警告”状态 C、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 D、不可继续进行测定,但可重复以上计算 E、该值在1s范围之内 9、“即刻法”质控,只需检测几次,即可进入质控状态()。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10、在“即刻法”质控中,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n2s 时,表示()。 A、失控 B、警告 C、处于控制范围内 D、该值不在2s范围内 E、要重复测定 11、作为标准品的生物制品,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 A、稳定性好,无传染危险性 B、没有任何杂质 C、蛋白质含量多 D、非常干燥 E、价格低廉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 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国际标准品是在有组织的国际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成员国完全同意,并确定了国际单位(U)的生物制品。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质控图制作的关键是对控制限的选择。4、【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该物质为一级标准品。 5、【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有高值、中值、低值的质控物,我们认为其中以低值的质控物为最重要,设置临界于Cutoff值(CO值)的低值弱阳性质控物是室内质控的关键。 6、【正确答案】D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植物激素含量

酶联免疫法(ELISA )测定植物激素含量 姓名:李希东 专业:植物学 学号:200808201 日期:09.5.10 成绩: 一、实验目的: 掌握间接法测定植物激素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逆境对玉米根系ABA 和IAA 含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rt assay ,简称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immuno enzymite techniqu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免疫测定技术。其建立在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基础之上的,即①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专一性和敏感性;②酶的高效催化特性。ELISA 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被分析物先与其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然后再检测抗体或抗原上酶标记物的活性,从而达到定性或定量测定的目的。 间接法是将过量的与蛋白质连接的待测植物激素(实验前将该激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等蛋白质连接成[激素一蛋白质复合物])吸附在固相支持物上,然后加入待测植物激素和相应抗体,使抗体与待测植物激素及激素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再加入酶标抗体(标记酶与非特异第二抗体的复合物),就形成〔蛋白质·激素·第一抗体·第二抗体·酶复合物〕,加入底物后就生成有色产物,测定其吸光率,可计算待测抗原的量。如果抗体、激素一蛋白质复合物和酶标抗体的量一定,并且[激素·蛋白质复合物]和待测激素的总量超过抗体的量,那么生成的[蛋白质·激素·第一抗体·第二抗体·酶复合物]的量就受待测激素含量的限制,因此待测抗原的量将与吸光率成反比。图A 表示间接酶联免疫方法的基本原理: A.间接酶联免疫原理示意图 示反应板(固相载体) 示激素特异抗体(一抗) 示激素(抗原) 示非特异二抗 示蛋白质·激素复合物 示标记酶 本实验所采取的方法,则是利用游离抗原和吸附抗原与游离抗体的竞争性结合反应,它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Ab 十H 十HP=AbH 十AbHP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 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第1章概论 1.免疫学: 2.免疫分子: 3.补体: 4.临床免疫学: 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 5.抗原抗体反应: 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 7.可逆性 8.比例性 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ofequivalence) 10.最适比(optimalratio) 11.带现象(zonephenomenon) 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12.免疫原(immunogen) 13.半抗原 14.免疫佐剂 15.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 第5章凝集反应 16.凝集反应

17.直接凝集反应 18.间接凝集反应 19.明胶凝集试验 第6章沉淀反应 20.沉淀反应 21.絮状沉淀试验 22.免疫浊度测定 23.凝胶内沉淀试验 24.单项扩散试验 25.双向扩散试验 26.免疫电泳技术 27.对流免疫电泳 28.火箭免疫电泳 29.免疫电泳 30.免疫固定电泳 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 31.补体 32.免疫溶血法 33.补体结合试验

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34.感染 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35.超敏反应 36.Ⅰ型超敏反应 37.Ⅱ型超敏反应 38.Ⅲ型超敏反应 39.Ⅳ型超敏反应 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0.自身耐受 41.自身免疫 42.自身免疫病 43.自身抗体 44.抗核抗体 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5.免疫增殖性疾病 46.免疫球蛋白增殖病 47.本周蛋白

48.血清区带电泳 49.免疫电泳 50.免疫固定电泳 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51.免疫缺陷病 5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53.肿瘤免疫学 54.肿瘤抗原 55.肿瘤标志物 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56.移植 5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58.移植排斥反应 59.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60.血清学分型法 二、填空题。

免疫学检验考试试题—免疫学基本内容测试题

检验士医学免疫检验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 A易发肿瘤 B.易发超敏反应 C.病毒持续感染 D.易发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2、胸腺的作用是() A.T细胞发生场所 B.B细胞定居场所 C.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 D.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E.T细胞定居场所 3、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A.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粘膜伴随淋巴组织; E.扁桃体 4、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 A.脾脏红髓区T细胞缺乏 B.淋巴结副皮质区T细胞缺乏 C.脾脏白髓区B细胞缺乏 D.淋巴结浅皮质区T细胞缺乏 E.以上均错误 5、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脾脏 E.法氏囊 6、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7、免疫对于机体() A.有利 B.有害 C.有利也有害 D.无利、无害 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情况下有害 8.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 A.TCR B.BCR C.Ab D.补体 E.NK 9.适应性免疫应答() A.时相是在感染后数分钟至96小时; B.可遗传; C.具有特异性; D.先天获得; E.吞噬是主要效应细胞 10.机体防卫反应过高可导致()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病毒持续性感染; E.免疫缺陷11.细胞免疫应答由哪种细胞介导() A、巨噬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多形核中性白细胞 D、T细胞 12.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在感染后()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章中级试题及答案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章中级试题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九章酶免疫技术 一、A1 1、下图所示的为哪一种ELISA技术的反应原理示意图()。 A、双抗原夹心法 B、双位点一步法 C、间接法测抗体 D、竞争法 E、捕获法 2、钩状效应是指用ELISA一步法测定标本中待测抗原时,抗原浓度过(),实测值偏()的现象,极易造成假阴性 A、低,高 B、高,高 C、高,低 D、低,低 E、高,不变 3、ELISA试验中最常用的标记酶是()。 A、AST B、HRP C、ACP D、LDH E、ALT 4、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是最早取得实际应用的()。 A、均相酶免疫测定 B、异相酶免疫测定 C、固相酶免疫测定 D、液相酶免疫测定 E、固相-液相酶免疫测定 5、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的方法,通常称为()。 A、双抗体夹心法 B、双位点一步法 C、间接法 D、竞争法 E、捕获法 6、ELISA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A、聚氯乙烯B、聚苯 乙烯C、三聚氧胺 D、琼脂糖 E、尼龙膜 7、均相酶免疫测定不 具有的特点是()。 A、常用于半抗原和小 分子的检测B、操作简 便,易于自动化C、不 易受样品中的内源性酶 的干扰D、酶与抗原结 合后仍保留酶和抗原的 活性E、灵敏度不及异 相酶免测定 8、酶增强免疫测定技 术(EMIT)是一种 ()。 A、非均相酶免疫测定 技术B、均相酶免疫测 定技术C、酶免疫组织 化学技术D、酶免疫测 定与电泳相结合的技术 E、电泳技术 9、ELISA板包被后,最 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 A、人白蛋白 B、人球 蛋白C、牛血清白蛋白 D、牛血清球蛋白 E、鼠白蛋白 10、可用免疫渗滤试验 和免疫层析试验检测的 项目没有()。A、抗 HCV B、HIV C、HCG D、HBsAg E、HAV 11、制备抗体酶结合物 的方法通常采用()。 A、戊二醛交联法 B、糖原染色法 C、免疫印迹法 D、酶耦联测定法 E、捕获竞争法 12、下列不属于ELISA 测定方法中所必需的试 剂()。 A、固相的抗原或抗体 B、酶标记的抗原或抗 体 C、酶作用的底物 D、戊二醛交联剂 E、稀释的血清 13、斑点免疫层析试验 最常用的载体材料是 ()。A、乙酸纤维素 膜B、尼龙膜C、滤纸 D、硝酸纤维素膜 E、玻璃纤维膜 14、用ELISA抗体夹心 法检测抗原A时,固 相载体的包被物是 ()。 A、酶标记A抗体 B、未标记的抗A抗体 C、未标记抗原A D、酶标抗球蛋白抗体 E、酶标记的A抗原 15、ELISA检测中“钩状 效应”(hookeffect)是 指()。A、间接法检 测抗体时抗体过量B、 双抗体夹心一步法检测 抗原时抗原过量C、双 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 RF的干扰D、检测的 假阳性反应E、竞争法 检测抗体时特异性问题 16、ELISA试验以HRP 为标记酶时,常用的供 氧底物为()。A、 OPD B、OT C、YMB D、ABTS E、PNP 17、艾滋病病毒检测的 确诊试验通常采用的检 测方法是()。A、竞 争法B、免疫印迹法 C、化学发光法 D、斑 点-ELISA法E、斑点免 疫渗滤试验 二、B 1、A.免疫印迹法 (双抗体夹心法) C.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间接法) E.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 、测定HIV抗体确 诊HIV感染常用的方法 是()。 A、B、C、D、E、 <2> 、对相应的抗原进 行定性、定位和定量测 定常用的方法是()。 A、B、C、D、E、 <3> 、检测抗原最常用 的方法是()。 A、B、C、D、E、 <4> 、可用于HIV抗 体、HBsAg的检测的方 法是()。 A、B、C、D、E、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 案】 B 【答案解析】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的 位点一步法是在双抗体 夹心法测定抗原时,如 应用针对抗原分子上两 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 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 抗体和酶标抗体,则可 如图中所示,在测定时 可使标本的加入和酶标 抗体的加入两步并作一 步。此法不但简化了操 作,缩短了反应时间, 如应用高亲和力的单克 隆抗体,测定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也显着提高。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测 定抗原的ELISA提高 到新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