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移动软件开发系列培训考试申请表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含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些关于创新的描述是错误的:(B) A.创新符合符合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B.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C.创新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D.独创性和革新性创新的本质内涵 2、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术创新的类型:(D) A.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B.渐进型创新 C.原始性创新 D.发展模式创新 3、以下公案,哪项是关于管理创新?(B) A.3M的创新产品 B.IT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组织流程再造 C.玫琳凯推销产品的成功 D.SONY公司基于市场开发新客户和产品 4、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C) 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 B.知识产权意识 C.市场投资意识 D.风险意识 5、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结构:(D) A.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商务技能 D.独特的个性化 6、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特征:(B) A.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信息广泛 D.独特的个性化 7、以下哪些方面不属于创新文化范围:(B)

A.组织鼓励 B.团队协作能力 C.创建学习氛围 D.知识共享网络的创建 8、建立针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划体系对企业带来的良性影响,以下哪项影响不是:(C) A.人力资源管理有序化 B.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 C.确保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会流失 D.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9、华为提倡的“狼”性特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具有以下什么样的特征:(C) A.敏锐的嗅觉 B.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C.凶猛好斗 D.群体奋斗 10、蒸汽机被内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C) A.市场竞争的结果 B.市场成熟的结果 C.技术变革的结果 D.制度发展的结果 11、对产品的改进,使之适应不同市场和政府的要求,是属于:(D) A.拓展新的经营领域 B.扩大技术能力 C.使组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D.支持和扩展现有的经营领域 12、根据创造力的起源不同,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创造力的类型:(B) A.标准式创造力 B.持续式创造力 C.探索性创造力 D.意外式创造力 13、为什么说创造力对组织而言至关重要,因为:(A) A.它打开变革和创新之门 B.能有效解决组织问题 C.促进社会环境条件 D.提高资源的整合

2018级中职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始终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发展观,努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学会识别电子元器件、测试电子元器件,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具有对电子产品进行分析、生产管理、调试及简单设计能力,能熟练使用常见的电子设计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家中级工及以上水平,具有熟练装配各种电子产品的能力,能制作简单电子电路;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协作意识,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服务面向的区域主要是电子技术、信号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领域,在就业初期阶段可以从事电子通信器材的安装、调试等工作,从业2-3年后,能胜任电子产品质检、维修保养等岗位,并可向设计、生产管理等岗位顺利迁移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电子产品制造与销售、通信工程、安防监控等行业,掌握从事电子测量、安防与监控等方面工作的必备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相关技术岗位需要的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就业、创业基本知识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五、毕业标准

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印刷技术 专业代码:610402 (二)教育类型、学历层次及招生对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全日制专科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 学制:基本学制三年,弹性学制二至五年 毕业学分:最低毕业学分是129 (四)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就业面向:印刷包装企业、出版社、报社、杂志社、设计与广告公司、印前设备与器材销售公司从事图文制作、电脑排版、计算机直接制版、数码印刷、印刷工艺设计与管理、印刷设备操作、印刷设备材料销售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印刷印刷包装、出版社、报社、杂志社、设计与广告公司、印前设备与器材销售公司等企业(或行业,事业单位),从事图文制作、电脑排版、计算机直接制版、数码印刷、印刷工艺设计与管理、印刷设备操作、印刷设备材料销售的岗位,具有印刷包装专业知识,具有实际生产和解决印刷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的技艺型、复合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群)能力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印刷包装企业、报社、出版社、设计与广告公司、印刷设备和材料销售公司等企业。其岗位(群)的主要职业能力范围是印刷平面设计、印刷工艺设计与管理、

印刷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和印刷品质量检验。 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本方案的制定思想及思路基于学校“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地方行业特点及专业特点具体构建了印刷技术专业“433”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4”方联动,即“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共建”;“3”阶段式教学,即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职业素质培养阶段、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技能培养阶段;在三个培养阶段分另对应采取“3”种教学模式,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如图2所示)和顶岗实习模式。

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98508420.html, 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作者:姚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21期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工程,需要大量的智力和物力投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及时了解先进科学知识,掌握前沿新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专业和技能统一,理论与实践并行。因此,要在重视和加强上下工夫,完善培训内容、形式、制度、思路,调动每一位受训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取得预期的丰硕之果。 关键词:重视和加强;培训存在的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铁路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专业技术人员除应具备崇高的理想、优秀的师德、高尚的人格外,更应具有渊博的学识水平、丰富的四新知识以及综合的创新能力。 一、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中国铁路突飞猛进的发展,第六次大提速及铁路知识的日益更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拥有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确是关系到铁路发展命运之大事。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的培养,培训教育至关重要;培训教育的发展,培训内容、形式、思路极为重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还有一些不足必须改进。 1.培训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教师,对理论与工作实际的结合要求较高,目前部分培训教师只懂理论,欠缺实际,理论与实际脱钩,造成培训内容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目前教师队伍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的状况是一项紧迫战略任务。 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由于培训条件等原因,大部分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上,不分培训对象、学历层次、职称高低、专业类别、学科体系,一律在规定的时段内集中学习,受训人员基础差异大,继续学习的需求与能力差异更大,难以提高培训效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调 研 报 告 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二零一六年四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较高质量的制定出具有九江职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和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九江职业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特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简介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调研的对象主要以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九江地区电子企业、九江职业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省内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等为主体。调研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当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的差距和办学优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企业专业调研内容 本次专题调研选择了广州世沃电子有限公司、九江旭阳雷迪高科技有限公司、海麟拓邦乐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企业对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企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

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实施背景 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落实国家人才兴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推进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信息产业部(现更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了"关于印发《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意见》的通知"(信人函【2003】257号),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了"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工程旨在通过优化整合涵盖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技术水平和高新技术培训等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通过行业政府引导,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开辟教育培训新途径,围绕信息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改革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和机制,深化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培养大批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工程由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现更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工程一期成果 工程的第一期建立了标准的考试认证体系、科学的课程体系、规范的培训体系、高效的服务体系,依托分布在全国的70多家考试机构和近200家培训基地,每年选拔和培训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近70万名,累计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300多万人,探索出了一条依托行业教育培训培养和选拔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可行之路。 工程二期目标 ●以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等信息技术领域为重点,加快新技术、新领域、促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课程的研发力度,完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优化组合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立示范性工业和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提高教育培训和考试的科技手段,建立全国培训考试平台、考务管理平台和教育培训网。 ●通过与相关部委及国际知名培训机构合作拓展教育培训认证范围和服务领域。 ●大规模开展工业和信息技术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构筑工业和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和后备人才的终身教育体系。

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08年05月09日 11:26:00来源:字体大小[大中小]科发人教字〔2007〕324号 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 为确保我院科技创新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和培养,解决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我院的科技创新队伍,激励广大青年人才勇于创新、健康成长,现将《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要在国家科技规划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需要拥有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主、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队伍。我院在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曾进行过一些成功的实践,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仅使一大批青年人才成长起来,而且较好地弥补了因“文革”造成的科技队伍的“断层”,顺利实现了队伍的代际转移。 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拥有一支结构更加合理、创新活力更强的科技创新队伍。目前,我院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青年人才相对不足,队伍出现新断层的潜在危机依然存在;对35岁以下、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西部研究所青年人才流失严重。 我院目前科技岗位体系还不完善,用人制度僵化的状况尚未彻底扭转,人员流转不畅,使得部分优秀年轻人才因看不到发展空间而流失。目前在我院科技队伍中,30~39岁(创新活跃期和产出高峰期)之间的人才略显不足,仅占31%,在高级岗位中, 35岁以下的青年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报稿)

陕西中北中等专业学院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052200 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修业3年。 四、职业面向 等全方面发展的,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必备的基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焊接技术是制造业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同时还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在各个领域内广泛应用,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焊接技术的优劣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联系,焊接技术的发展程度已成为多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的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焊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主要技能,能够胜任焊条电弧焊、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气焊、气割、碳弧气刨、及各种自动化焊接方法的施焊操作;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的实施,焊接设备维修及管理,焊接质量检验等工作的中级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1.职业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控制焊接质量意识。 2、专业知识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大规模培培训干部的决定精神,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大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养善高层善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养法。法 第二条培养管理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工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为 会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步供供人才服务。 第三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高项项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凡符合本争办办法各项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均可人申报。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不同经本济济成份的组织。 第二章培养范围、形式 第五条条培养范围为高层次专业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和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人选。选 第六条压滤机滤布厂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布才才培养开发项目包括紧缺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型养与开发、专业技术养 人员高级研修班、有示范作用高的的培训。 ,一,紧缺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项目用是指各级人事部是 门、业务主管部门、企业依托高等主院校、高新技术项目、科院技技园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站等,采取多种形式,对经济发展经中高新技术产业、、支柱型产业、农业产业化、经济管理、国化 1 / 5

际商务、旅游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我区急需的实用施型型人才开展的培训项目。 ,二,高级研修班是指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对青青年专业技术骨干进行的高高层次继续教育,围绕经济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题和生产、科研的技术难点,学习新理论、高新点 技术并进行研修。术 ,三,有示范作用的培训项目是有指在培养理念、模式、指 方向、培训方法、内容等方向面有创新和指导意义的培面训训活动。 第七条高层次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为国家级有突出为 贡献的中青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府特殊津贴和自治区人民政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家自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才自治区级重点科研项目的自主主持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干。 第八条培养采取进修、访问学者、学术活进动动、参加高级研修班或主持科研项目等方式进行。持具体方式由各用人单具 位确定。定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九条各市、各部门根据据自治区人才培养计划,具具体申报通知另发,,将培培养项目及人才培养人选于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自治区人事厅。区第十条申请请单位和个人在申报时分别别填写《高层次专 2 / 5 业技术人才培养经费资助申报表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才培养项目经费资助申报表》,附后,,签注单位表意见并送主管部意 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事厅审批。 属科研项目资助的要同时时提供国家、自治区等有关关部门的科研项目批复。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在电子与信息系统领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信息、电子等行业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开发设计与制造,适应本世纪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与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结构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必需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等,并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 (二)能力结构 1、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2、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初步能力。 3、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开拓创新和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电子与信息技术 专业代码:091200 所属学校: 修订时间:

目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3) 二、入学要求 (3) 三、修业年限 (3) 四、职业面向 (3)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3) (一)培养目标 (3) (二)培养规格 (4) 六、课程设置 (5) (一)公共基础课 (6) (二)专业(技能)课 (6)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9) (一)基本要求 (9) (二)教学安排建议 (9) 八、实施保障 (11) (一) 师资队伍 (11) (二)教学实施 (12) (三)教学资源 (13) (四)教学方法 (14) (五)学习评价 (15) (六)质量管理 (16) 九、毕业要求 (17) 十、附录 (17)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电子与信息技术(091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面向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智能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掌握一定

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电子产品分析测试、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电子产品组装、维护、维修和制造能力;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能力,能顺利地进入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相应岗位就业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拥护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能遵纪守法,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3)善于与人交流合作,讲诚信,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5)具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学会终身学习; (6)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 (3)掌握传感器技术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4)掌握电路硬件设计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5)掌握电路仿真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 (6)掌握单片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掌握电子测量仪器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8)掌握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意见》(科发人字﹝2015﹞64号),保障我院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重大成果的产出,院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撑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遴选条件及方式 第二条“关键技术人才”应为我院聘用的工程技术系列中青年骨干人员;具有技术和仪器设备研发的能力,能对仪器和设备做出重要的技术改造及升级;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在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专业实验平台、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行、维护中作出突出的贡献。 第三条用人单位经过遴选后推荐至人事局,人事局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遴选,择优支持,评审专家组应不少于9位(主要从院评审专家库中产生)。评审结果由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三章经费支持与管理 第四条院支持“关键技术人才”人才专项经费30万元,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培训、交流和人员费用,其中人员费用不超过1/3。项目执行期为3年(从获得拨款支持年度算起),经费按年度预算下拨。 第五条院支持的所有经费,用人单位不得提取管理费。相 1

关经费的使用与管理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院的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并接受院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章日常管理与评估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与入选者签订《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管理协议》,负责入选者的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对执行期间出现的重大问题和情况需及时报人事局,协商解决。 第七条对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或其他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入选者,一经查实,院将取消其入选者资格,并视情况收回相应支持经费。 第八条因用人单位管理不善,导致入选者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院将追究用人单位的管理责任,并收回院资助的全部经费。对造成严重影响的,将在全院进行通报,并暂停对该单位的支持。 第九条执行期结束后,各用人单位组织对入选者进行终期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并报人事局审定。院对不合格者将视情况追还支持经费。 第十条发表由“关键技术人才”资助取得的研究成果,应当注明得到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项目的资助(“关键技术人才”英文名称为:CAS Key Technology Talent Program)。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

浅谈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

浅谈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要建设一支“敬业、爱生、身正、学高”的创新性教师队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抓师魂,塑造教师高尚师德 2011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中对全国广大的师范生提出几点希望。 (1)要充满爱心。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希望你们关爱每一名学生,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要甘于奉献。选择了做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高尚,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希望你们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甘做培育人才的泥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从中看出,温总理赋予师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即爱心与奉献是师德的灵魂。因此,必须始终将师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教育教师忠于教育事业,树立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思想;注重品德修养,努力学习,严于律己,爱护、关心和信赖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1.多形式组织学习。以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幼儿园教育纲要》等,强化教师依法施教的法律意识,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2.多途径进行考核。建立健全师德评价考核机制,采取领导、教师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分师德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与年度评优、评模、职评、教师职务聘任挂钩,激励教师的敬业意识。 3.多角度树立典型。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宣传活动。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对他们的师德经验总结推广,宣传报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师德素质。 二、抓龙头,造就一流领导团队 加强领导团队建设,是打造幼儿教育发展的核心。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能够谋全局者是园长带领下的后勤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是幼儿园的灵魂,在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团队集体的作用和影响力。团队只有在人格、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版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方案1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方案 一、总体目标: 1、公司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自学和参加培训,实现公司需求和个人发展相统一,切实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拓展和提高,确保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2、让新加入公司的技术人员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的期望和要求;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培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办法。 3、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如下素质和技能: A:强烈的责任心。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成绩的衡量不是以工作时间的长短,而是以其责任心和完成工作量来衡量。“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在工作中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有可能在工作中作出好成绩。B:较强的自学能力。在现今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个不善于学习,接受不了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人是没有什么潜力可挖的,更无发展前途可言。C: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突破精神。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不应满足于现成的成绩和工作方式,而应尝试新的方法。在不断改革和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未雨绸缪,

才有能力迎接新的挑战,为此,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和突破精神。D: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发挥整个团队的作用,才能克服更大的困难,获得更大的成功。E:较强的沟通技巧。管理的精要在于沟通。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由于不善于沟通而生隔阂、或者逃避现实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沟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善于沟通才容易被大家接受和认可。 二、原则和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所承包项目的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全面、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按照“谁管人、谁培训”的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原则组织培训。 3、确保培训效果的真实有效。建立技术人员培训情况反馈制度,坚持将培训过程的考核情况及结果与本人培训期间的奖金挂钩,实现技术人员自我培训意识的提高。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1、在培训形式上,总工要结合公司承建项目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基地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采取技能演练、技术比武、鉴定考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培训方法上要把授课、角色扮演、研讨、现场观摩等方法相互结合。选择最佳的方法和形式,组织开展培训。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需求与专业改革 调 研 报 告 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二零一六年四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

一、调研简介 (1)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1)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2)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3)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性调查分析 (5)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6)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六大优势 (6) (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7)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8) 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9) (一)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对产业和行业的依存度 (9)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10) (三)积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0) 五、调研总结 (1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较高质量的制定出具有九江职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和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九江职业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特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简介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调研的对象主要以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九江地区电子企业、九江职业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省内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等为主体。调研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当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的差距和办学优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企业专业调研内容

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20 更新时间:2010-1-26 来源: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作者:武勤,朱光明 摘要:本文以日本政府的《关于科学技术相关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意见》为根据,在对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制定的背景与内容进行说明与评价的基础上,就这一战略对我国的启示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科技人才战略;人才开发;创新能力培养 1. 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制定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力资源是当今时代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人才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实力、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各国政府纷纷于世纪之交通过人才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一系列有关人才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改革性举措。 尽管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领先于其它发达国家,但美国政府仍于2001年和2003年相继出台了有关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中期规划,并由联邦人事总署主持设计了《2003联邦人力资本战略》,明确提出努力吸引国内外社会英才为国家服务的口号。虽然“9.11”之后,美国出于反恐需要而加大了对外国人入境和滞留的限制,但对各类科技人才却依然保持了积极吸纳的宽松政策。根据联合国开发署的统计资料,2002--2005年间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获得理学博士和工学博士的外籍人士,继续留在美国的分别高达58%和72%,这一比率已超过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 与此同时,法国政府在2001年公布的《10年科技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把新增高级研究岗位的20%集中于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重点领域,并向全球招聘这些学科的领军人物;德国政府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决定对,30家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院给以专门支持,并为解决信息技术领域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而对非欧盟国家的相关人才实行特别绿卡制度;英国政府则积极倡导青年科技人才在欧盟范围内自由流动,并在1998年率先为促进人才交流而设立了专项基金和专门的研究设施。即使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也为吸引优秀科技人才而由政府投巨资兴建了世界水平的研发基地。尤其是1998年韩国政府公布的《人力资源、知识、新起飞: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中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继推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一流大学工程和人才强国战略,都给日本以强烈冲击。因为在韩国的人力资源战略中明确提出了“用10年时间使人才竞争力跻身世界前10名”的目标,而中国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则使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 面对如此激烈而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日本总务省、文部科学省和经团联分别于2002年5月、9月和2003年3月对日本的公共科技系统和企业科研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三份调查报告均认为,日本的科技竞争力正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学科的领先优势正在减弱,科技投入的效益已呈下降态势,而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科技人才的量与质的不足。从量的方面来看:①虽然日本拥有一支80多万人的科技专业队伍,其规模仅次于美国,且单位人口中科技人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美、德、英、法等国,但这些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科技项目的研发,而在科技事业中承担战略规划、组织协调、效益评估、成果转让、推广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能的管理型人才以及为科研活动提供信息支持、技术协助和后勤服务的辅助型人才则十分缺乏。②从事研发的科研人员,大多集中于一些传统学科和传统制造业的相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了解金融、会计领域基础理论,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及软件开发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类IT企业、金融、政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规划、建设与维护,网站及网络应用软件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编程、测试、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学制及修业年限 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 三、专业特色及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目标,构建以能力为本的教学体系。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安排到毕业设计选题都以面向社会需求为标准,在教学体系中引入华为3com 和锐捷网络两大国内网络技术认证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能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同时,通过软件编程、web开发、网络编程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在网站、信息安全、数据库应用等领域的开发能力。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具备大专文化基础知识(德育、数学、英语、法律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企业网络管理中涉及的网络协议;具备网络工程与项目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知识; (3)程序设计特别是网站设计、基于网络的程序设计相关知识; (4)数据库理论知识及其应用、管理与维护; (5)了解金融、会计领域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 (1)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配置能力;使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技能能力; (2)局域网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管理能力; (3)分析网络结构、排查网络故障的能力;网络设备的配置、策略优化技能能力;

“2020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 2017年大数据技术与及用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大数据行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以大数据系统运维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开发能力为目标,系统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基本理论、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处理、移动开发与架构、软件开发、云计算技术等前沿技术,旨在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新兴的“互联网+”专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一)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职业面向、预期工作岗位名称 1.主要岗位 本专业大数据基础类岗位:大数据文档编写、大数据采集清洗与转换; 大数据技术类岗位:大数据系统搭建与运维、海量数据库管理、大数据软件开发、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分析; 2.相关岗位 大数据销售服务类岗位:大数据营销、大数据呼叫、大数据售后服务。 3.进阶岗位 大数据技术公司管理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 (二)起薪标准 4500元/月 (三)人才质量标准 1.知识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①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 ②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本专业所使用的常用计算机英语,包 括技术性文档和资料; ③掌握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能适应信息化建设; ④掌握Linux平台下大数据平台搭建,数据库系统搭建、优化、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⑤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基本的专业技能,能满足大数据岗位的基本素质。 2.能力要求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 ①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 ②具备计算机组装、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判断与定位以及故障排除的能力。 ③具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的能力;具备数据库系统管理维护的能力; ④具备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 ⑤具备数据仓库管理基本能力; ⑥具备OOP程序设计能力; ⑦具备Web应用开发能力; ⑧具备Linux Server、Hadoop项目管理维护的能力; ⑨具备数据挖掘、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的处理能力。 3.素质要求 ①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②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为人谦逊的文明习惯;具有自尊自强、爱岗敬业、勤奋好学、追求进步的品格;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勾通和工作协调能力。 ③业务素质: 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及管理、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维护及管理、Windows/Linux服务器系统配置管理等方面、各类大数据平台搭建管理维护的专业技能的能力。 (四)职业岗位资格证书 至少取得下列证书之一: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电子电路分析、维护、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掌握电子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电路设计和自控设计、EDA工具,熟悉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系统知识,能够满足电子电路设计及相关行业工作需求,从事电路电子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就业岗位(群) (1)电子设备及系统的安装员、调试员、操作员、维护员、管理及设计员; (2)电子设备、电子系统故障分析能力及故障处理员; (3)电路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员; (4)企事业单位的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员。 2、考证要求 (1)全国ITAT技能大赛证书; (2)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3)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等级证书。 3、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分析分解(表1、2、3) 三、标准学制、计划总学时与毕业学分要求 电子信息专业标准学制3年。计划总学时为1680学时,毕业最低学分为146学分。

四、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表4) 五、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统计表(表5) 六、毕业要求 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经德智体审查合格者,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序号知识结构知识要求相应课程或教学环节备注 1 公共基础知识 (1)思想品德修养与政治 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 (2)大学英语、普通话知 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 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 势与政策等),公共基础 课(大学英语、普通话)。 2 专业基础知识 (1)模拟、数字电路基本 知识; (2)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 方面的基本知识; (3)微电子及半导体器件 基本理论知识。 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应 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微 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技 术、实用电工技术、电子 信息专业英语等)。 3 专业实践知识 (1)计算机基本原理及软 硬件应用知识; (2)电子电路设计及自控 设计基本知识; (3)EDA技术的基本知识 与应用。 专业核心课(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单片机 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 术、基于MULTISIM的电 子系统设计.仿真与综合 应用、Protel及应用、可 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控制 技术等)。 4 专业拓展知识 (1)大型PLC设计知识。 专业方向课(A:计算 机控制技术、大型PLC 等)。专业选修 课(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知 识。 专业方向课(B:Linux 基础、嵌入式系统项目开 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