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防护措施(正式)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防护措施(正式)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防护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防护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471-16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防护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冬季天冷,不少家庭取暖喜欢用煤炭,洗澡时间也喜欢拖长,如果房间通风不好,是十分危险的。专家表示,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因此建议大家取暖或者洗澡都要万分小心。

冬季长时间洗澡警惕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也叫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煤气中毒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由于燃烧时所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在室内,所消耗的氧气取自于室内,使用者如有不慎,很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窒息现象。第二种是在使用蜂窝煤炉时,由于煤炭没有充分燃烧,产生一种看不见闻不到的有毒气体。煤火不旺或快灭时,最容易产生煤气。冬天用蜂窝煤炉取暖和烧水做饭,因烟囱堵塞、倒烟或门窗

紧闭等,致煤燃烧不完全,从而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法排出聚集在室内,也可致使人煤气中毒。专家表示,目前家庭里面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一般是在洗澡时发生的,建议洗澡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在洗澡时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要马上打开门窗通风,尽快把病人迁移到通风的环境,最好解开中毒者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畅通,并注意保暖。医生还提醒,如果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较深,应该紧急呼叫120救护车,立即送医院救治。对于重型中毒昏迷不醒的患者,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防护措施

需知一洗澡不超过20分钟

专家表示,目前家庭里面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一般是在洗澡时发生的,建议洗澡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在洗澡时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要马上打开通风,尽快把病人迁移到通风的环境,最好解开

中毒者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畅通,并注意保暖。医生还提醒,如果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较深,应该紧急呼叫120救护车,立即送医院救治。对于重型中毒昏迷不醒的患者,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需知二天冷洗澡要注意通风门窗不宜关死

冬季造成煤气中毒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在洗澡取暖时,只顾及了暖和,却忽视了安全。有的人把浴室的门窗紧闭、不透气,液化气罐和热水器又放置在浴室内,燃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使得室内的氧气逐渐减少,洗澡的人常会产生头晕、窒息、中毒现象。有的家庭不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仅考虑暖和,把煤火炉长时间放在房间内,也会引发个体或集体煤气中毒事故。在使用煤气时,一定要打开窗户,保持通风的良好。如果是用老式的燃气热水器洗澡时,门窗也不宜关死,稍微留一条小缝隙,只要不直接吹到身体上引起着凉就行。

需知三发现泄漏千万别打开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首先,要使用安全可靠的热水器具,即可避免气体中毒的发生。其次,洗澡时一定要开门窗进行通风,这样,即使有少量有毒气体发生泄露,经通风后也不易发生人员中毒。再次,一旦发生有毒气体泄露后,千万不能随意打开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照明,以防发生爆炸,并迅速将中毒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让患者多呼吸新鲜空气。最后,要快速拔打“120”急救电话将中毒患者送到专科医院进行急救治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常识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常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附件: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常识 一氧化碳中毒,即常说的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每年春冬时有发生,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基本常识十分必要。 一、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有哪些 (一)生活用煤不装烟囱,或是装了烟囱但却堵塞、漏气。 (二)室内用蜂窝煤取暖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蓄积。 (三)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四)冷天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的废气。 (五)一氧化碳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引起泄露。 (六)城区居民使用管道一氧化碳,管道中一氧化碳浓度为25%至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一氧化碳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二、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冷天取暖或使用一氧化碳时,一定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这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要克服麻痹思想,房内生火取暖,一定要安装排烟设备,并经常检查有无堵塞和漏洞,及时修理。烟筒伸到室外的部分,最好安一个弯头,防止呛风倒烟,室内门窗不要关得太严。用一氧化碳或液化气做饭烧水,也应严防一氧化碳中毒,办法是注意管道有无漏气,不用火时应关紧闸门。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严重的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粘膜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甚至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会很快死亡。 四、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护措施有哪些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 急诊科张玲 急性CO中毒首要症状是昏迷的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多脏器的损伤及复杂的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CO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既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CO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窒息性气体毒物。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吸收入血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的亲和力大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度比氧全血红蛋白慢,两者相差3600倍。当人体吸入CO后,血浆中的CO便迅速把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去,造成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且CO的浓度过高时还可以与红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组织细胞的内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常最先受累。CO中毒时,体内血管吻合枝少而代谢旺盛的器官如脑和心最易遭受损害。脑内小血管迅速麻痹、扩张。脑内三磷酸腺苷(ATP)在无氧情况下迅速耗尽,钠泵运转不灵,钠离子蓄积于细胞内而诱发脑细胞内水肿。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肿胀而造成脑血管循环障碍。缺氧时,脑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脑细胞间质水肿。脑血循环障碍可造成血栓形成、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的脱髓鞘病变。 一、急救配合 1、现场急救 立即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置于新鲜空气处,如为密闭居室应立即开窗通风,松开病人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迅速纠正缺氧 这是抢救CO中毒患者的关键。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轻度中毒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中重度中毒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 L/min(时间不超过24 h,以免发生氧中毒)。 3、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抢救CO中毒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案,可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还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并能预防和治疗CO中毒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后遗症。 4、防治脑水肿 早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或20%甘露醇静滴,同时可输入新鲜的光量子血,此有助于改善组织的缺氧。可应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 等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5、对症治疗 有呼吸衰竭时可用呼吸兴奋药,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头部戴冰帽,体表放置冰袋,使体温保持在32℃左右,如降温过程中出现寒战或降温疗效不佳时,可用冬眠药物。频繁抽搐者首选地西泮静注。 6、其它治疗 如新药纳络酮及醒脑静的应用,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等。 二、护理措施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CO中毒时引起肺超微结构缺氧、水肿,引起气血交换障碍,可致呼吸衰竭,有明显的缺

冬季五防安全保障措施

编号:SM-ZD-78814 冬季五防安全保障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冬季五防安全保障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进入冬季,气候干燥天气寒冷,是火灾、煤气中毒等安全问题的高发季节,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力求早行动、早预防,制定“防冻、防雪、防滑、防火、防煤气中毒”措施,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我道材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一、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冬季五防工作落到实处,特成立冬季五防领导小组: 组长:袁凯 副组长:周永生 成员:车林、齐庆辉、张继元、帅勇凯、王寅、司家财、刘吉朋、王彦龙 领导小组组长对冬季五防工作全面负责,副组长对负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负责,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具体工作落实、监督、检查。

二、具体要求 (一)防火措施 组织加强对员工的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在存在易燃易爆区域,要加强动火管理,应对作业人员加强规范作业教育。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消防设施器材做到齐全、完好。并定期进行全面检查。 严防电器火灾,员工宿舍禁止使用电炉子、电热管取暖和做饭、禁止使用自制的购买的质量低劣的电褥子,电褥子使用后应及时断电。 加强冬季取暖统一管理,严禁在宿舍内使用电炉或采用明火取暖。 宿舍、办公室、库房严禁拉电热毯、电炉子等取暖设施;更不准使用钨灯在室内、现场进行取暖。 6、凡是冬季取暖、生产用火,必须在用火之前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检查批准,做到有制度、有消防器材和工具、有专人看管方可使用,并做到火灭人走。 7、施工现场配电间、材料仓库等易燃部位,要和取火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严禁在明火作业范围内从事油漆、乙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324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通用 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居第三位。为杜绝我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黑河市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入寒季节要全面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知识,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什么是煤气中毒 通常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没有加入集中供暖的市民特别是农村,烧煤炭取暖仍然不可缺少,使用不当极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情况。 二、常见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门窗紧闭、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或其气压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

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内容清晰)

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导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条件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有急、慢性之分,通常所说的一氧化碳中毒,大多指的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表现与中毒程度、患者健康状况以及中毒时活动状况有关。轻度中毒患者有剧烈的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心悸、口唇粘膜呈樱桃红色、意识模糊、嗜睡。原有冠心病者可出现心绞痛。中度中毒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对疼痛刺激还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和脉搏可有改变。重度中毒患者出现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各种反射消失,出现肺脑水肿、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可致死亡。另外部分病人在恢复意识后,经过一段时间(2-60天),又出现迟发性脑病,有定向力丧失,记忆障碍,大小便失禁,步态不稳,行为退化等症状。 二、救助者如何抢救?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实行救助: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

入和离开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因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寻找煤气来源并迅速排除。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离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途中,人工呼吸绝对不能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导致的脑神经不可逆坏死。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以下几点最重要:1、用煤炭取暖的住户,要注意开窗通风,用火一定要到煤炭完全燃尽之后再入睡。2、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炉灶、燃气和燃油器械的安全性。3、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4、不要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取暖,更不能在发动机持续燃烧时在车厢内睡觉。长时间在开着发动机且停滞的车内停留时,要保持车内的通风换气。5、不要在车库内长时间开着汽车发动机,保证车库的通风安全。 6、居室要远离毒源。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 一、定义 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如忽视煤气管道的密闭和环境的通风等预防措施,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后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二、症状、体征 急性中毒的症状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患者中毒前的健康状况以及中毒时体力活动有关。 (1)轻度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仅有头痛、头晕、心悸、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如能迅速脱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较快消失。血液HbCO浓度为10%~2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出汗多,心率快,躁动不安,渐渐进入昏迷状态。血液HbCO浓度为30%~40%。 (3)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反射消失,尿便失禁,四肢厥冷,面色呈樱桃红色,周身大汗,体温增高,呼吸增快,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软瘫或有阵法性强直抽搐,瞳孔缩小或散大,尚可出现呼吸抑制,有严重的中枢神经后遗症。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50%。 (4)中毒后迟发脑病表现。 ①精神意识障碍。出现幻视、幻听、忧郁、烦躁等精神异常,少数可发展为痴呆。 ②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震颤性麻痹综合征,部分病人逐渐发生表情淡漠,肌张力增 加,肢体震颤及运动迟缓。 ③锥体外系神经损害及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可发生肢体瘫痪、尿便失禁、失语、失明。 三、护理要点 (1)立即迁移中毒者于新鲜空气处。冬、春季注意保暖。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3)纠正缺氧,吸入高浓度氧。有条件的应立即行高压氧治疗,应早期治疗,

最好在中毒4小时进舱,效率高达95%~100%。呼吸抑制时可使用呼吸兴奋剂或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4)改善脑组织代谢,应用脱水药和利尿剂,防治脑水肿。 (5)危重患者可考虑血浆置换。 (6)对症处理。低血压休克者给予扩容抗休克;抽搐者给予安定、苯巴比妥药物治疗;肺部感染者给予抗生素。 (7)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等的变化。 四、健康指导 (1)预防本病首先是在工作或生活中应树立安全意识。煤炉要有烟囱,卫生间应经常开窗通风。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时,由于一氧化碳比空气比重小,救护者应俯伏入室,立即开门窗,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气良好的地方,松开患者的衣扣使呼吸道通畅。对原因不明的昏迷应注意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老年人和婴幼儿取暖及洗澡时预防此类中毒尤为重要。重度昏迷患者诊治时需注意鉴别诊断。 (2)厂矿要认真执行安全操作流程,煤气管道要经常维修,应有专人负责矿井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和报警,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的环境,要戴好一氧化碳防毒面具,系好安全带。我国规定工厂车间空气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

冬季化工厂防冻及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化工厂防冻及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657-41 冬季化工厂防冻及安全生产防护措 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防冻是化工企业冬季安全生产的最大问题。化工厂冬天防冻,主要考虑的就是工艺正常运转,使其正常工作,那就看设备,管道里面的介质,在冬天温度低的情况下是否影响工艺要求,主要方法,就是用岩绵保温,或是内加电伴热加热。 冬季防冻有几种方式: 一是加伴热和保温伴热有两种电伴热和蒸汽伴热。 二是放空,有些不用的管线及时排空并吹扫干净。 三是在低点作小排放或打循环保证流动。防冻常用有蒸汽伴热、电伴热、保温材料、热水伴热。 冬季安全生产措施: 一、防工伤

为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基层干部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的学习,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杜绝违章指挥,在发现重大险情和事故苗头的情况下,班长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指挥排除险情。 2、加强新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搞好三级安全教育,签订师徒合同,对达不到操作标准的人员一律不许上岗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作业步骤,达到标准化操作,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4、基层队要坚持每周一次安全生产检查,生产班组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使生产现场符合标准化现场条件。, 5、对施工作业中的特殊情况处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施工中人员不受伤害,不损坏设备。

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宣传 各位家长: 您好! 进入冬季,今年我市已发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请家长们高度重视!目前有些家庭燃气热水器安装不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及燃气灶通风不足,为保证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工作的部署,向您介绍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炭火、煤炉、燃气灶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致使一氧化碳中毒。 2.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未使用排风设备,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造成中毒。 3.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4.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品宣传教育回执单 我已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宣传》,一定做好孩子的看管和教育工作,严防家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 学校:班级: 学生签字:家长签字: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措施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为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28.01,沸点-191.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头痛、眩晕,重者昏迷。紧张的体力劳动、疲劳、贫血,饥饿、营养不良等,均可加重或加快一氧化碳中毒。存在高温或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氰化物、苯、汽油等有害气体时,也能加重或加快一氧化碳的中毒。皮肤接触液态一氧化碳易冻伤。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中毒初期只是表现为头痛,以后随之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等症状。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已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此时,中毒者头脑中仍有清醒的意识,也想打开门窗逃出,可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措施: 一、家庭: (1)使用煤炉一定要安装烟囱。烟囱安装要合理,烟囱开口朝下,要经常注意烟囱通道通畅。室内使用煤炉时要安装风斗或打开小通气窗,以利煤气从室内排出。 (2)热水器要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热水器时要打开门或窗。 (3)使用煤气或天然气做饭时,一定要有人照看,防止水、汤煮沸外溢造成煤气灶熄灭,煤气大量排入室内。 (4)煤气管道或胶皮管要定期检修,胶皮管老化要定期更换,发现煤气灶管道漏气时要通知煤气管道管理部门及时修理。 二、生产作业场所 (1)凡是可能存在一氧化碳的场所,都应加强自然通风和局部通风。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病因与发病机理 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可产生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一一一氧化碳。一氧 化碳在自然界极为稳定,不自行分解,也不被氧化,进入人体,可引起中毒。 在生产和建筑过程中,采矿、隧道的放炮、铜铁冶炼、化肥生产制造等都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在日常生活中,如生煤炉;烟筒堵塞漏气等;家用管道煤气,如煮沸液体溢岀熄火,造成泄漏煤气时 间较长;煤气热水器在浴室内的不当安装等,常在室内门窗紧闭、通风不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很高而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二者的亲和力约比氧和血红蛋白 的亲和力大240倍,其解离又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故一氧化碳一经吸入,即与氧争夺血红蛋白,使大部分血红蛋白变成碳氧血红蛋白,不但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同时还能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更加重组织缺氧。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离子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造成内窒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对缺氧特别敏感,在受一氧化碳损害时也表现得最严重。 临床表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轻重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的健康情况有关,通常 分为三度: 轻度中毒:头痛、头晕、头胀、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站立下稳,有短暂的意识模糊。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颜面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步态蹒跚,嗜睡,甚至昏迷。 重度中毒:除昏迷外,主要表现有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苍白或紫绀,大汗,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瞳孔缩小、不等大或扩大;呼吸浅表或岀现潮式呼吸。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休克、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等。 昏迷时间的长短,常表示缺氧的严重程度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后及后遗症的严重程度。急救措施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立即打开门窗,并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脱离中毒现场后需注意保暖。昏迷初期可针刺人中、少商、十宣、涌泉等穴位,有助于患者苏醒。对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抢救。 有条件者应对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立即给吸入高浓度氧。必要时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重度病 人见效快,副作用少,为首选急救手段。 到医院后可注射呼吸兴奋剂,进行输血、换血,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有脑水肿者可给脑脱水剂(20%甘露醇、50%葡萄糖以及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对于发生休克、酸中毒、电解质平衡失调均应妥善处理,及早应用抗菌素,以肪肺部感染。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 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一、编制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公司“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企业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更好的实现项目工程施工“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过组织员工学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和应急救援知识,通过现场认真落实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稳定生产。项目部编制了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二、安全工作目标 本工程安全总目标:“创无事故工程” (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设备损坏事故; (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 (3)不发生我方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4)不发生一般职业健康危害、食物中毒事件。 (5)不发生因施工及施工管理原因而导致的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 三、一氧化碳中毒防范重点 冬季,天气寒冷,严防使用煤炉取暖及使用液化气时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四、一氧化碳是什么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密度1.25g/l,冰点

为-205.1℃,沸点-191.5℃。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极难溶于水。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2%。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冶金、化学、石墨电极制造以及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均有CO存在。 五、一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 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气体。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的生产;化学工业中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矿井放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以及生产金属羰化物如羰基镍[Ni(CO)4]、羰基铁[Fe(CO)5]等过程,或生产使用含CO的可燃气体(如水煤气含CO达40%,高炉与发生炉煤气中含30%,煤气含5%~15%),都可能接触CO。炸药或火药爆炸后的气体含CO约30%~60%。使用柴油、汽油的内燃机废气中也含CO 约1%~8%。 六、为什么呼吸过多的一氧化碳会中毒?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一氧化碳具有强毒性,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 氧化碳中毒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宣传 各位家长: 您好! 进入冬季,今年我市已发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请家长们高度重视!目前有些家庭燃气热水器安装不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及燃气灶通风不足,为保证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工作的部署,向您介绍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炭火、煤炉、燃气灶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致使一氧化碳中毒。 2.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未使用排风设备,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造成中毒。 3.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4.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品宣传教育回执单 我已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宣传》,一定做好孩子的看管和教育工作,严防家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 学校:班级: 学生签字:家长签字:

冬季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编号:AQ-JS-0808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冬季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Fire protection measures in winter

冬季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建立项目消防制度,现场动火必须报批,设专人监护,按规定在仓库、生活区及施工现场配置灭火器材,在每月文明施工检查时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以确保有效使用。 2在办公区设置吸烟室,不准随意吸烟,确保消防安全。 3现场材料堆放按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要求,在总平面布置图安排的位置,整齐、挂牌堆放;建筑垃圾指定地点堆放;易燃、易爆品单独设库存放,并建立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由材料员专人管理,严防事故的发生。 (二)临时消防车道的设置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便于消防车辆出入的临时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得小于4m,并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和地面承载能力,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挤占临时消防车道。高层建筑和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筑工地,应设置环形的临时消防车道;设置环形

车道确有困难的;应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两个长边设置临时消防车道;尽头式临时消防车疲乏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三)灭火器的配置 施工现场、工棚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ABC型干粉灭火器,做到布局合理;重点部位应重点防范,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并落实定人、定责经常检查、维护、保养、确保灭火器材好有效。 (四)消防水源的设置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消防水源,按装临时室外简易消火栓或设置临时消防水池,保证在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总量要求。 2、国家、省重点工程,应安装临时消防竖管,管径不得小于80mm,每层设消火栓口,配备足够的消防水带;并保证足够的水源和水压,严禁消防竖管作为施工用水管线。 3、临时消防泵房应用非燃材料建造,位置设置应当科学合理,便于操作,设专人管理,保证临时消防供水需求。 4、临时消防水泵的专用配电线路,应引自施工现场总断路器的

学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总结

学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总结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南坡村小学预防一氧化碳工作总结 近段时间以来,广西各地发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伤亡数量比较大,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三级政府同一时段下发了多个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文件,我校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取得成绩及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工作。成立了以李林校长为组长,李敏副组长,成员是各班主任的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学校行政会议(二)预防教育工作。从2018年1月上旬至今,我校接到上级通知立即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大面积宣传,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500多份,对学生进行一氧化碳预防中毒教育,切切实实做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 (三)宣传工作。在学校显眼位置悬挂预防一氧化碳宣传横幅,设置宣传板报,印发宣传资料。我校共悬挂宣传横幅3条,设置宣传板报3板,印发宣传资料500多份。 二、存在问题 (一)学生及家长安全用气意识不强。一些学生家长把燃气当作普通的日常用品来使用,没有把它看作是危及生命的日常用品,在使用操作上得重视不够,例如:将燃气热水器设置在空气不流通的洗漱间内等。 (二)黑燃气销售点杜而不绝。黑燃气销售点多数设置在出租房或是在违章建筑内,安全消防不达标,销售的也大多是过期报废气瓶,一些

黑点经营者,甚至在两瓶液化石油气间进行倒罐,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加大宣传力度。从传统的板报、横幅,发放资料宣传,扩大到利用微信平台、企业短信提醒平台进行宣传,双管齐下,从提高人民群众安全用气的意识出发,切实降低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博白县龙潭镇南坡村小学 2018年11月11日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编号:AQ-CS-00408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 预案 First aid measures and emergency plan fo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气化炉项目现场人员煤气中毒急救措施安全用品:氧气瓶、担 架、呼吸面罩、大功率风机、葡萄糖、棉被。指挥人员:。 施救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值班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辅助人员:除以上人员外的其余所有人员。 1.首先将中毒者搬到安全通道,面向新鲜空气流过来的方向。 2.项目负责人组织整个抢救过程并给每个救援人员进行详细分 工。 2.1紧急施救人员: 2.1.1检查中毒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 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中毒者自主呼吸。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 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 让中毒者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中毒人

员的鼻孔,另一手托起中毒者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中毒者嘴唇,施救者吸足一口气,对准中毒者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中毒者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 2.1.2中毒者能够自主呼吸后,用氧气瓶让其吸氧。 2.1.3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穴位;对意识清楚的中毒者,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2.1.4在中毒者吸氧过程中,让其服用1-2支葡萄糖注射液。 2.2辅助人员: 2.2.1将氧气瓶搬运到中毒者抢救地点,连接好压力表和呼吸面罩,调节氧气压力在合适范围。 2.2.2将风扇连接好电源,固定在正对中毒者对面,在施救人员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打开风扇电源,向中毒者供送空气。 2.2.3如果中毒者状况严重,将担架搬出铺好,以便将中毒者送到急救车辆上。

冬季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 一、防工伤 为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各单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基层干部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的学习,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杜绝违章指挥,在发现重大险情和事故苗头的情况下,队干部、班长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指挥排除险情。 2、加强新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搞好三级安全教育,签订师徒合同,对达不到操作标准的人员一律不许上岗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何作业步骤,达到标准化操作,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4、基层队要坚持每周一次安全生产检查,生产班组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使生产现场符合标准化现场条件。 5、对施工作业中的特殊情况处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施工中人员不受伤害,不损坏设备。 6、设备设施的安全保护、防护装置必须灵敏可靠。 7、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如果缺员或班长不在,基层队干部必须到现场指挥施工,严禁临时指派当班工人带队施工作业。

8、基层中队训练工作要做好保护,器材用具安全可靠,确保生产、训练安全。 二、防火灾 防止火灾事故是各生产单位安全生产中的重点,为确保要害部位等万无一失,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易燃易爆区域禁止烟火教育,各单位要加强动火管理,建立各级防火责任制制度。 2、认真执行防火制度,液化气库、锅炉房罐区、场院等易燃易爆区域必须严禁烟火,如有违章应严肃处理。加强监护,严禁用汽油清洗衣物和擦洗配件。 3、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应健全完善,并做到齐全好用。在入冬前要全面检查,排除消防栓井内及地面消防管线内积水,严防冻裂,岗位工人要对消防器材做到“三懂三能三会”。 4、要加强易燃易爆区域的安全防火监控管理。液化气站等易燃易爆区域要按要求配齐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并加强维护保养,确保灵敏可靠。 5、加强生产生活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和管理,做到人走火灭。炉盘与气源连接的塑料管线必须完好,绑扎牢靠,炉具与可燃易燃品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并有隔离措施,室内用气应有通风措施,严禁用火烤、水烫液化气钢瓶,严禁乱倒液化石油气残液。

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编号:SM-ZD-89032 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 化碳中毒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冬季宿舍内采暖及防一氧化碳中毒 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编制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公司“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企业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更好的实现项目工程施工“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过组织员工学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和应急救援知识,通过现场认真落实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稳定生产。项目部编制了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二、安全工作目标 本工程安全总目标:“创无事故工程” (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设备损坏事故; (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

(3)不发生我方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4)不发生一般职业健康危害、食物中毒事件。 (5)不发生因施工及施工管理原因而导致的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 三、一氧化碳中毒防范重点 冬季,天气寒冷,严防使用煤炉取暖及使用液化气时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四、一氧化碳是什么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密度1.25g/l,冰点为-205.1℃,沸点-191.5℃。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极难溶于水。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2%。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冶金、化学、石墨电极制造以及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均有CO存在。 五、一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CO)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CO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导致死亡。 一、如何预防烤火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 用炭火、柴火、煤炭等烤火取暖,如果关闭了门窗,室内氧气不足时,炭火等仍会继续燃烧,但此时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被人吸入体内后,使得血红细胞丧失输送氧气的能力,引起身体组织缺氧,产生各种中毒症状,甚至致人死亡。 预防措施:烤火取暖时,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火炉上要安装烟筒;门窗不能关闭太严实,应保持环境通风,最好每隔1小时左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天晚上睡觉前应确认取暖的木炭、木柴、煤炭已烧尽熄灭,或者用水浇熄炭火。 二、如何预防使用燃气设备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 预防措施:燃气设备不应放置于有人居住的房间或通风不良处,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保持通风,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完毕后,及时关闭燃气阀门。 三、如何预防汽车尾气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 预防措施:不要长时间在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更不能在停车状态下、发动机持续燃烧时在车厢内睡觉;长时间在开着发动机且停滞的车内停留时,要保持车内的通风换气。 四、应急抢救措施 1.呼叫他人救助,拨打120急救电话,打开门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或离开一氧化碳聚集地; 2.将中毒人员抬离现场,将其放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平躺休息,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保暖; 3.如果中毒者中毒危重、进入昏迷状态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拨打120或直接就近送往医院抢救;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要让患者保持侧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以免进入咽腔造成窒息;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备注:12月9日,五峰县发生一起因烤火引发的一氧化碳(CO)中毒事件,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希望引起大家对预防一氧化碳(CO)中毒的重视。)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 识(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新编版)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居第三位。为杜绝我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黑河市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入寒季节要全面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知识,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什么是煤气中毒 通常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没有加入集中供暖的市民特别是农村,烧煤炭取暖仍然不可缺少,使用不当极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情况。 二、常见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门窗紧闭、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或其气压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三、怎样识别煤气中毒 1、轻度中毒 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 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 此时中毒者多已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