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入学考试岩石学往年试题总结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入学考试岩石学往年试题总结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入学考试岩石学往年试题总结

2005-2011年博士入学考试岩石学考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部分(教材为桑隆康、马昌前主编的岩石学第二版)

-Alk-CaO质量百分含量图上,1、钙碱指数:Peacock于1931年提出,指在SiO

2

含量。该指数将火成岩系列的Alk含量曲线和CaO含量曲线相交处所对应的SiO

2

二分法扩展为四分法,即碱性(<51)、碱钙性(51-56)、钙碱性(56-61)和钙性(>61)。(见教材第四章,第87页)

2、D〞层:位于下地幔底部的一个圈层,深度一般在2700-2900Km,厚度一般200-300Km,为核幔间的热和化学反应带,由金属合金和硅酸盐矿物组成。该层地震波速极不均一,速度梯度降低,之下即为核幔边界。(见教材绪论,第4页)

3、S型花岗岩:上地壳沉积岩部分熔融、结晶产生的过铝质花岗岩类,代表岩石有堇青石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见百度百科词条)

4、埃达克岩:一套由安山质、流纹质和英安质等系列火山和(或)侵入岩组合形成的特殊岛弧岩石,以缺少玄武岩与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相区别。因首次发现于阿留申群岛的埃达克岛而得名。(见教材第八章,第171页)

5.苦橄岩:一种稀有的、富含橄榄石的超镁铁质火山岩。斑状结构,斑晶多为橄榄石,少量为辉石,另外含少量斜长石、角闪石和金属矿物等。常产于玄武岩系底部,与苦橄质玄武岩共生。(见教材第六章,第141页)

6、紫苏花岗岩:一种以含有紫苏辉石为特征的花岗岩,最早发现于印度南部,最常见于早前寒武纪陆核区。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与麻粒岩相变质岩共生。最常见的矿物组合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紫苏辉石。(见教材第九章,第183页)

7、固相线:岩石刚刚开始熔融或者结晶完全结束时对应的p-T-X(压力-温度-组分)条件。在二元系中,固相线为一条曲线,而在三元系中,固相线为一个曲面。(见教材第五章,第107页+百度词条)

液相线:岩石完全熔融或者结晶刚刚开始时对应的p-T-X(压力-温度-组分)条件。在二元系中,液相线为一条曲线,而在三元系中,液相线为一个曲面。

8、固溶体:

9.滑动反应: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呈渐变关系,这种反应称为连续反应或滑动反应。(见教材第二十二章,第455页)

10.变质相系:某个具有特定P/T比的地区所包含的变质相的系列。(见教材第二十三章,第479页)

11.后成合晶结构:变质岩中的一种结构。先成矿物被后成矿物反应边包裹,当反应边由两种以上矿物组成并呈细小蠕虫状时,称其为后成合晶。(见教材第二十一章,第431页)

12.铂族元素:属元素周期表第Ⅷ族元素,是一类珍稀元素,包括钌、铑、钯、锇、铱、铂六种元素。(见百度词条)

13.次火山岩相:即次火山岩的产出面貌。次火山岩是分布于火山岩区,与火山活动同期形成的一种超浅成侵入岩,侵入深度一般小于0.5Km。与火山岩外貌相似,但结晶较好,多呈小岩株、岩瘤、岩脉及其它小型侵入体产出。(见教材第二章,第29页+百度词条“次火山岩”)

14.磁铁矿系列花岗岩:日本学者石原舜三1977年根据不透明矿物的含量将花岗岩划分为磁铁矿系列和钛铁矿系列。其中磁铁矿系列花岗岩被认为形成于高氧逸

度条件,氧化矿物含量高,其中90%以上为磁铁矿。(见教材第九章,第186页+论文-马乐天)

15.细碧角斑岩:由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等喷出岩组成的一个岩系,富钠、致密,斑状结构,斑晶以钠长石为主,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常见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作用,一般认为是洋底低级蚀变的产物。(见教材第七章,第157页+第八章,174页+第九章,186页)

16.金伯利岩:一种浅成-超浅成、碱性或偏碱性的超镁铁质侵入岩,粗晶斑状结构,斑晶矿物主要为橄榄石,常发生蛇纹石化等蚀变,块状或角砾状构造,呈岩筒或岩脉等小型侵入体产出。金伯利岩在自然界出露很少,是金刚石最主要的母岩,同时由于其起源于地幔,是研究地幔物质构成的重要窗口。(见教材第十一章,第220页)

17.鲍文反应序列:在玄武质岩浆结晶过程中,先析出的矿物因物化条件的改变与剩余岩浆发生反应,使成分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的矿物,随着温度的降低,有规律地产生一系列矿物,这个矿物系列即鲍文反应系列。(见教材第三章,第68页)可加图说明。

18.熔离作用:指原来成分均一的岩浆,演化到一定温压条件后不再稳定,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不同、互不相溶的岩浆的作用,又称液态不混溶。(见教材第十二章,第252页)

19.变质流体:变质过程的主要动力学因素之一,与温度、压力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以包裹体形式存在于变质矿物之中,是变质过程环境信息的客观记录。(见相应文献,徐学纯)

20.地幔柱:起源于核幔边界,演化于地幔,在近地表发生壳幔相互作用的圆柱状地质体。(见相应文献,王登红)

地幔柱:是一种热物质流,从核幔边界上升,在上地幔深度发生减压熔融,热点是地幔柱在地表的表现。(见教材第十二章,第238页)

21.安山岩线:以蛇绿岩套为代表的拉斑玄武岩系列与以安山质火山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的钙碱性系列岩浆岩之间的岩相地理分界线,又称马歇尔线。(见互助百科词条)

22.辉绿岩:一种浅成镁铁质侵入岩,暗绿或黑绿色,中细粒灰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和辉石,呈岩墙或岩床产出。(见教材第七章,第151页)23.糜棱岩:一种动力变质岩,黑色或暗灰色,具糜棱结构,定向构造。碎斑呈卵圆状、眼球状、透镜状,发育波状消光、变形纹、变形带、扭折带等晶内和晶界塑性变形结构。基质由细小的粉碎或重结晶颗粒组成,具明显面理,呈条带状绕过碎斑。根据基质含量,分为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三类。

24.变余结构:岩石保留了原岩结构特点,但成分由变质矿物组成,常见于低级变质岩中的结构。(见教材第二十一章,第424页)

25.榴辉岩:主要由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深色,粗粒不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常呈层状或透镜状产出。(见教材第二十六章,第545页+百度词条)

26.麻粒岩:形成于麻粒岩相条件下,具有高温变质矿物组合的各类变质岩石。(见相关文献,翟明国+教材第二十六章,第537页)

27.高压变质带:由高压变质岩组成的变质带。(见百度词条)

28.蛇绿岩:一套由蛇纹石化超镁铁质岩、基性侵入杂岩、基性熔岩和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石组合,是大洋岩石圈的残片,是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见

中科院课程PPT)

29.浅成岩:侵入深度小于5Km的侵入岩。岩体一般较小,具细粒结构,隐晶质结构和斑状结构,可见晶洞构造,边部具冷凝边,与围岩不协调接触,产状多为岩墙,岩床,岩盖,小岩株,引爆角砾岩体等。(见教材第二章,第26页)30.脉岩:浅成岩中呈岩墙、岩床、岩脉产出者,统称为脉岩。其中与深成岩矿物组合相似者谓之未分脉岩,与深成岩成分差别较大者谓之二分脉岩。(见教材第四章,第98页)

31.苏长岩:辉长岩类中的一种,中粗粒结构,主要由斜长石和斜方辉石组成。(见教材第七章,第151页)

32.次生石英岩:中酸性火山岩或次火山岩在火山喷出的含硫热气或热液的作用下形成的富石英的交代岩石。(见教材第二十五章,第518页)

33.浊积岩:深水沉积环境中各种重力流沉积物所形成的的沉积岩的总称。(见沉积岩石学,第377页)

34.结晶分异作用:指结晶相和熔体相之间分离的过程,包括重力分异、流动分异、对流分异等多种分异机制。(见教材第九章,第202页)

35.反应边:早生成的矿物或者捕虏晶与熔浆反应,在其外围生成的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边。(见教材第三章,第58页)

36.粒状变晶结构:变晶主要为等轴状、近等轴状颗粒的变晶结构,又称花岗变晶结构。(见教材第二十一章,第428页)

37.拉斑系列:

38.钾玄岩系列:又称橄榄玄粗岩系列,处于典型的碱性玄武岩系列和典型的钙碱性系列的过渡位置,富钾低钛,是岛弧、造山带与伸展构造有关的典型岩石。(见教材第四章,第89页,第七章,158页)

39.挥发分:岩浆中所含的H

2O,CO

2

,SO

2

,HCl,HF等易于挥发的组分,它们具有降低

岩浆粘度和熔点,携带富集有用元素,形成气成-热液矿床的能力。(见百度词条)40.镁指数:Mg#=Mg2+/(Mg2++Fe2+)的摩尔数比值,常作为玄武岩浆结晶分异和判断幔源岩浆的指标。(见教材第四章,第74页)

41.固结指数:固结指数SI=100MgO/(MgO+FeO+Fe

2O

3

+Na

2

O+K

2

O) (见教材第十二

章,第245页)

42.混合岩: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介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一类岩石,由暗色的基体和浅色的脉体组成。基体是角闪岩相或麻粒岩相变质岩,代表原岩,但受到一定改造;脉体是长英质或花岗质物质,代表新生的部分。(见教材第二十七章,第566页)

43.蓝片岩:典型高压低温变质岩,主要矿物为蓝闪石,变余结构构造发育,由洋壳和海沟沉积物俯冲变质形成,是识别古海沟带的标志。(见教材第二十六章,第543页)

44.相律:岩石的矿物组合(相)、化学成分(组分)和物化条件(自由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即p+f=c+2.其中p为相数,f为自由度数,c为组分数

45.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组成的圈层,具有刚性特征,内部结构不均一。大陆岩石圈一般厚70-200Km,大洋岩石圈一般厚30-90Km,洋中脊中央地带,岩石圈厚度几乎为零。(见教材第一章,第4页)

46.莫霍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由克罗地亚学者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名之。

47.A型花岗岩:非造山碱性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大陆裂谷和克拉通环境。(见教

材第九章,第187页)

48.科马提岩:一种超镁铁质火山岩,由高镁橄榄石、辉石、少量金属矿物及基性玻璃组成,具独特的鬣刺结构,常见枕状构造,呈岩流或浅成岩体产出。(见教材第六章,第142页)

49.煌斑岩:富含自形镁铁质矿物斑晶(主要是黑云母和角闪石)的浅成岩,煌斑结构,多呈岩墙、岩床和岩脉产出,规模不大,但分布广泛。(见教材第十一章,第226页)

50.配位多面体:就是把包围在外的质点(配位体)中心联结起来所形成的多面体,既说明了配位数,又说明了配位体的相对位置。(见矿物学概论,第63页)51.类质同象: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的质点所代替,而能保持原有晶格,只是晶格常数略有改变的现象。(见矿物学概论,第65页)

52.REE元素:稀土元素的简称(Rare Earth Element),包括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Y等16种。

53.配位数:晶体中某质点周围与该质点有直接联系的质点数。

54.单变线:

55.矿物干涉色:

56.不溶体:

57.高场强元素:

58.交织结构:微晶杂乱分布,无定向性或只有弱的定向性的结构,常见于安山岩。(见教材第三章,第56页)

59.平行层理:平面状纹层平行层面叠置而成的层理,较之水平层理纹层厚度较大,粒度较粗,多见于砂岩。(见教材第十三章,第278页)

60.风暴岩:由风暴流沉积物固结形成的沉积岩,具有丘状交错层理,多见于陆棚环境。

61.软流圈:岩石圈以下直到300Km深处为低速带,称为软流圈。软流圈具有高温韧性变形特征,既有固态地幔岩,又有部分熔体。(见教材第二章,第4页)62.I型花岗岩:壳源岩浆和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以含大量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为特征。(见大地构造45页)

63.变晶结构:变晶的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是变质岩最普遍的结构类型。(见教材第二十一章,第424页)

64.球粒结构:主要由球粒状微晶组成的岩石结构.(见教材第三章,第52页)

二、简答和论述

1.根据酸度可以将岩浆岩分为四大类十二个岩类,请顺序列出这十二个岩类共生组合名称。

答:根据酸度将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等四大类。

十二个岩类分别为:(1)橄榄岩-苦橄岩类;(2)金伯利岩类;(3)霓霞岩-霞石岩类;(4)碳酸岩类;(5)辉长岩-玄武岩类;(6)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7)闪长岩-安山岩类;(8)正长岩-粗面岩类;(9)霞石正长岩-响岩类:(10)花岗岩-流纹岩类;(11)脉岩类;(12)火山碎屑岩类。其中(1)、(2)、(3)、(4)属超基性岩;(5)和(6)属基性岩;(7)、(8)、(9)属中性岩;(10)属酸性岩。

2.按照岩石化学特征,火山岩可以划分为几个系列?每个系列有什么成因特点?

答:火山岩按照碱含量首先可以划分为碱性和亚碱性两大系列,亚碱性系列又可

进一步划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因此,火山岩按照岩石化学特征可以划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等三大系列。每一系列的火山岩均具有其构造专属性,因此可成为古构造环境反演的依据。

拉斑玄武岩系列的代表性岩石为拉斑玄武岩,它是全球出露最广泛的一类岩石,沿洋中脊溢出成为新生洋壳并随着海底扩展而铺满整个洋底。拉斑玄武岩系列产出环境除开阔大洋和边缘海外,还可见于活动大陆边缘。此外,大陆溢流玄武岩也多属拉斑玄武岩系列。

钙碱性系列的代表岩石为安山岩,可能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产于岛弧、大陆弧、碰撞造山带等构造环境,常有大量火山碎屑岩伴生;

碱性系列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成分过碱性和硅酸不饱和,化学标志是A

3.简述花岗岩类过Al、准Al、过碱的化学和矿物学标志。

答:过铝质花岗岩A/CNK>1,特征矿物有白云母、堇青石、石榴子石、尖晶石、电气石、黄玉等;

准铝质花岗岩A/CNK<1,特征矿物有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镁铁闪石等;

过碱质花岗岩A

4.试述岛弧玄武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答:岛弧玄武岩在海沟一侧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向陆一侧以钙碱性玄武岩为主。从大洋一侧向大陆一侧表现出来的俯冲极性是:岩石由拉斑玄武岩经高铝玄武岩

向碱性橄榄玄武岩变化,岩石中K

2O含量不断升高。根据SiO

2

- K

2

O图及岩石发

育的构造部位,可以将岛弧玄武岩划分为低钾或岛弧拉斑玄武岩,中钾弧玄武岩和高钾弧玄武岩。

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化学上富CaO、MgO、Al

2O

3

、FeO、Fe

2

O

3

,贫碱

(K

2O+N

2

O约4%)。岛弧拉斑玄武岩亏损高场强元素P和Nb,富集容易活动的大

离子亲石元素。中钾弧玄武岩微量元素总体特征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类似,都明显亏损Nb等高场强元素,但中钾弧玄武岩中所有的不相容元素浓度都高于岛弧拉斑玄武岩。高钾弧玄武岩的活动性大离子亲石元素比中钾玄武岩高富集一些,Nb、Ti负异常明显。

5.说明在有含水矿物相存在的条件下源区岩石的熔融过程。

6.简述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岩石学特征和主要相变。

答:大陆岩石圈地幔是地幔的组成部分,它以莫霍面为界,下伏于地壳,上覆于软流圈,是上地幔的顶部。大陆岩石圈地幔的主体岩石是各种橄榄岩,另外还含有少量的辉石岩和榴辉岩。这些岩石的主要矿物组成是橄榄石、辉石、石榴子石、尖晶石和斜长石等。这些大陆岩石圈地幔岩一般来源于两大部分,一是形成构造侵位,产于造山带的造山带超镁铁质岩,又称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岩;另一种来源于幔源火山岩中的捕掳体和捕虏晶,主要赋存在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碱性玄武岩中。

岩石圈地幔的相变主要有斜长石橄榄岩相、尖晶石橄榄岩相、石榴子石橄榄岩相和金刚石橄榄岩相等。它们稳定存在的深度分别为0-30~40Km、30~40Km-45~82Km,45~82Km以上,金刚石稳定存在的深度则在150Km以上。

7.简述变质作用PTt轨迹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可能指示的构造过程。

答:PTt轨迹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所处环境的温度、压力随时间的连续变化过程。PTt轨迹总的可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形式。顺时针型反映了大陆碰撞造山带变质作用的演化,地壳先挤压增厚而温度、压力递增,后期抬升剥蚀,恢复均衡。逆时针型指示大陆先拉张裂陷,压力急剧下降,然后才汇聚挤压,反映了经由被动陆缘阶段大陆边缘造山带变质作用的演化。

8.简述榴辉岩相和麻粒岩相的主要岩石学差异。

答:榴辉岩相是一个温度大于500℃,压力大于1GPa的高压变质相,代表性岩石为榴辉岩。榴辉岩是主要由红-红棕色石榴子石和草绿色绿辉石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榴辉岩相变质岩可以柯石英的出现划分为高压变质岩和超高压变质岩两类,或以温度划分为低温(450-550℃)、中温(550-900℃)和高温(>900℃)三类。榴辉岩相岩石多种多样,包括泥质、长英质、钙质、镁质和基性五大化学类型。榴辉岩相基性变质岩典型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蓝晶石+石英,根据地质产状可分为A、B、C三类,分别与超基性-基性火成岩、片麻岩和蓝片岩有关。

麻粒岩相是高级区域变质相,通常T>700℃,P>0.3Gpa,主要见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地盾,也见于显生宙造山带,构成造山带内部最热的部分,通常认为代表古老下地壳和浅层地幔。该相以基性变质岩矿物组合出现钙质单斜辉石+斜方辉石为标志,在低温阶段,基性变质岩矿物组合为Pl+Hb+Di+Hy+Gt+Q,温度进一步升高,Hb分解,矿物组合变为Pl+Di+Hy+Gt+Q,广泛分布的是低温亚相。该相岩石变余结构构造不发育,岩石中片状、纤维状矿物减少或消失,岩石典型结构为花岗变晶结构,反应结构常见,典型构造为片麻状至块状构造。

9.什么是接触变质作用?简述接触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带特征。

答:接触变质作用是分布在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带,主要由岩浆热引起的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温度,主要变质机制为重结晶,P/T比很低。接触变质带宽度变化很大,从毫米级到千米级,自侵入体向外变质程度逐渐降低,形成围绕侵入体呈同心圈状分布的变质分带。发育完整的接触变质带,可归纳为钠长-緑帘角岩相(AEH)、普通角闪石角岩相(HH)和辉石角岩相(PH)三个变质相,再加上高热变质独特的透长岩相(S),它们一起构成接触变质相系系列。接触变质带出现典型的低压高温矿物,如红柱石、堇青石,硅灰石等,典型岩石类型包括角岩、接触片岩、接触片麻岩。岩石以变晶结构、角岩结构、无定向或定向构造为特征。在接触变质带的外带,变余结构构造发育。由于岩浆流体的作用,接触变质带常伴生矽卡岩等交代岩石。

10.影响变质作用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变质作用的?

答:影响变质作用进程的主要因素有温度(T)、压力(P)、流体成分(x)和时间(t)等。

(1)温度:温度升高可大大加快变质反应速率和晶体生长,是重结晶的决定性因素;温度升高还可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使岩石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化;温度升高还可通过脱水反应、脱碳酸反应形成变质热液,这些变质热液可作为催化剂、搬运剂和热媒介对变质作用施加影响;温度升高还会导致部分熔融而发生混合岩化。

(2)压力:包括静压力和动压力两种,静压力又称围压,是由上覆岩石的重量引起的压力,具有均向性,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静压力可使岩石或矿物的体积变小,密度加大,形成密度更大的新矿物。也可增加岩石的可塑性,使岩石易于塑

性变形;动压力又称应力,是由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它可引起矿物的压溶和重结晶,导致矿物在垂直与动压力的平面上定向排列。也可以使岩石发生脆性破裂变形,从而使岩石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形成一系列动力变质岩。

(3)流体:流体中的成分可以成为矿物晶格的一部分,直接构成岩石的一部分;流体可以作为运载工具带入带出元素,从而改变岩石化学成分,促进交代作用和成矿作用的进行,并可形成矿床;流体可作为催化剂提高变质反应速率;流体可大大降低岩石熔点,促进混合岩化作用。

(4)时间:任何变质作用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不同地质时代的变质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

过饱和、饱和、不饱和的标志。

11.岩浆/岩浆岩中SiO

2

过饱和的标志是岩石中出现石英;

答:岩浆岩中SiO

2

SiO

不饱和的标志是岩石中出现不与石英共生的矿物,如富镁橄榄石、似长石等;

2

如果岩石中既没有石英,也没有不与石英共生的矿物,而仅含有能与石英共生的

处于饱和状矿物,如辉石、角闪石、长石、云母类矿物等,则说明岩石中SiO

2

态。

12.简述I型、S型花岗岩的概念和区别标志。

答:I型花岗岩最初被认为是未经风化的火成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类,现在一般认为它是壳源岩浆和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S型花岗岩是沉积岩部分熔融的产物,一般为壳源物质。

I型花岗岩一般A/CNK<1,特征矿物为角闪石、磁铁矿,常见岩类为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

S型花岗岩A/CNK>1,特征矿物为黑云母,堇青石,石榴子石,铝硅酸盐矿物,钛铁矿等,常见岩类为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

13.叙述陆相火山岩和海相火山岩的鉴别标志。

答:(1)陆相火山岩与下伏地层常呈喷发不整合接触,风化壳发育,而海相火山岩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风化壳不发育;

(2)陆相火山岩与陆相动植物化石及陆相沉积岩共生,而海相火山岩则与海相动植物化石及海相沉积岩共生;

(3)陆相熔岩成分变化大,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常见红色氧化顶,柱状节理发育,海相熔岩成分变化小,主要为基性熔岩,常见枕状构造及熔岩遇水淬碎形成的玻屑、岩屑等;

(4)陆相火山碎屑物在水平方向上粒度变化显著,而在垂向上粒度变化很小,不发育粒序层理,海相火山碎屑物在垂向上粒度分选明显,粒序层理发育;(5)陆相环境中酸性岩多见紫、红、浅黄、黑、灰等颜色,熔岩常发育红顶绿底,气孔杏仁构造发育;海相环境罕见中酸性岩,且其多为银灰、灰白等色,熔岩不发育红顶绿底,气孔或杏仁的含量变化较大,水深较大的海相火山岩中不发育气孔杏仁构造。海相环境多见基性火山岩,且多为蓝、绿等色。

14.任选三个区域变质相系,论述其特征矿物组合(见47)。

15.简述与主要玉石相伴的变质作用。

16.以典型剖面图示意简述蛇绿岩套的概念与组成,那些构造环境可以形成蛇绿岩套?

答:蛇绿岩套是自上而下由深海沉积物、枕状熔岩、灰绿岩墙群、辉长岩及超镁铁质堆晶岩、变形橄榄岩等岩石单元构成的一套岩石组合。它是古大洋盆地和造山带重建的关键标志。

枕状熔岩:多为拉斑玄武岩,因喷发于海底,多具枕状构造,也可呈层状、块状、透镜状等。常遭海水蚀变形成细碧岩,还可见由玄武岩浆分异形成的中酸性岩蚀变形成的角斑岩及石英角斑岩;

辉绿岩墙群:直立在海底扩张脊下,是上部熔岩的通道。

辉长岩及超镁铁质堆晶岩:通常是蛇绿岩中厚度最大的组成单元,上部为辉长岩和闪长岩组成的咋岩体,无火成层理构造;下部为超镁铁质堆晶岩,具火成堆晶结构,发育火成层理构造,岩石类型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和辉石岩。

变形橄榄岩:具变形变质结构的橄榄岩,常见蛇纹岩或蛇纹石片岩,岩体中间包含未变质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及辉石岩的层、块、透镜体。

在自然界很难看到蛇绿岩套的完整构成单元,往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

蛇绿岩可分为MOR型和SSZ型。前者形成于洋中脊,而后者形成于俯冲带上。最近,Dilek和Furnes(2011)划分出与俯冲有关的蛇绿岩和与俯冲无关的蛇绿岩两大类。前者包括俯冲带上和火山弧两个亚类,发育于洋盆关闭过程中。后者包括大陆边缘、洋中脊和地幔柱等几个亚类,发育于裂谷漂移和洋底扩张过程中。

17.说明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残余岩浆组分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如何改变?

答:岩浆结晶过程中残余岩浆组分发生改变主要是因为在结晶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是指结晶相和熔体相分离的过程,主要包括重力分异、流动分异、压滤作用和熔体对流分异等多种分异机制。重力分异机制:镁铁质矿物熔点高,结晶早,由于其密度大,结晶后下沉于熔体的底部,而中性-长英质矿物熔点低,结晶晚,由于其密度小,结晶后堆积在熔体的上部,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明显垂直分带特点的火成堆晶岩。其下部为超镁铁质岩,向上依次变为辉长岩、闪长岩、斜长岩甚至花斑岩等,具韵律层理构造,常形成铬铁矿、钒钛磁铁矿等重要矿床;压滤作用:岩浆结晶之后,在晶体格架之间残存未结晶的熔体,在构造挤压作用下,残存熔体与熔体分离,向压力较小的方向迁移,在张裂隙或褶皱轴部形成小侵入体。流动分异作用:岩浆中早结晶的晶体,受流体流动控制,由通道壁向通道中心流动,而晚结晶的矿物富集在岩体边缘。

18.利用钾长石-斜长石相图,说明岩浆平衡结晶的过程。

19.简述具有“中等87Sr/86Sr比值”花岗岩类的三种可能形成途径。

20.简述地壳演化早期太古代高级地质体的岩石组合。

答:太古代高级地质体岩石组合主要为高级变质岩和花岗-绿岩。

高级变质岩主要由长英质片麻岩组成,经受过一次或多次麻粒岩相或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以含紫苏辉石为特征,变余结构构造不存在。

绿岩带是变质的基性火山岩和沉积岩带,位于占优势的花岗质岩石中,因变质作用生成的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矿物而使岩石普遍具有暗绿色。由于通常不伴随透入性的形变作用,所以原生的结构构造还能保留下来。发育完整的绿岩带层序由下部超镁铁质、中部钙碱性火山岩和上部沉积岩等三部分构成,普遍表现出旋回性。

与绿岩共生的花岗质岩石在两者接触处的片麻理往往一致,原始关系不易确定。张秋生(1984)认为太古宇至少可以划分出三套不同类型的花岗质杂岩:(1)以含大量超基性-基性岩包体为特征的紫苏花岗片麻岩,化学成分富钠,是已知最最古老的花岗岩体;(2)英云闪长-花岗闪长岩系列;(3)钾质或红色花岗岩。

21.简述地质流体对变质反应的影响。(见10)

22.什么是超高压变质作用?简述其岩石学特征及研究意义。

答:超高压变质作用是变质压力≥2.5Gpa的超深变质作用,以出现柯石英、金刚石等超高压变质矿物为标志。

超高压变质实际上等同于柯石英稳定曲线以上的榴辉岩相变质。超高压变质岩是指那些具有榴辉岩相特征矿物组合的岩石,或者矿物学上具有其他超高压特征信息的变质岩类。超高压变质岩在岩性与原岩上具有多样性,是经过超高压变质的混杂岩。超高压变质作用记录主要保存在榴辉岩和石榴橄榄岩透镜体中,它们中少数的石榴子石和绿辉石中含有柯石英显微包体,石榴子石、蓝晶石和锆石中含有微粒金刚石。

超高压变质岩的发现,证明了陆壳岩石可以俯冲到100-200Km深处,在压力达2.5Gpa的环境中重结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而后迅速折返到地表,这在地质学上具有里程牌意义。超高压变质岩的发现和研究,敲开了大陆板块构造体制的大门,为重塑大陆板块的汇聚、俯冲和折返提供了科学依据。

23.试解释岩石构造的内涵,并简要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类岩石的主要构造特征。

答:岩石的构造指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特征。

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地下深处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岩浆岩的构造可分为侵入岩构造和喷出岩构造两大类。侵入岩的构造包括块状构造、斑杂构造、原生节理构造、面理和线理、火成层理构造、球状构造、晶簇构造、晶洞构造等,喷出岩的构造包括枕状构造、绳状构造、流纹构造、柱状节理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等。这些构造反映了岩浆流动、侵入、冷凝过程中的结晶分异、定向流动、冷凝收缩、气体逃逸、遇水反应、岩浆混熔等多方面的特征。

沉积岩的构造主要反映了沉积物在风、水、生物等外动力作用下沉积、成岩等过程中的各种特征。常见的沉积构造有块状构造、各种层理构造,各种生痕构造,各种层面构造等等。

变质岩是三大类岩石在温压、流体、时间等因素作用下,经变质结晶和变形等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变质程度低的岩石中可见大量的变余构造,即原岩中经变质作用后仍保留下来的原岩构造。在变质程度高的岩石中则主要发育变质构造,包括定向构造和无定向构造两大类。定向构造包括面理和线理。面理包括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层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和S-C面理等。线状构造包括拉伸线理、交面线理和皱纹线理等。无定向构造包括块状构造、瘤状构造、斑点构造等。

24.简述磁铁矿系列花岗岩、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的概念和成因意义。

答:日本学者石原舜三(1977)在研究了东亚W-Mo-Sn矿床和日本中新生代花岗岩后,将磁铁矿含量在0.2%-1.5%的花岗岩定义为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将磁铁矿含量小于0.2%的花岗岩定义为钛铁矿系列花岗岩。前者在高氧逸度条件下形成,具有氧化性,后者在低氧逸度条件下形成,具有还原性。石原将此与岩浆的源区联系起来,认为磁铁矿系列花岗岩浆来源于深部无碳的氧化环境,钛铁矿系列花岗岩浆来源于较浅部位有含碳围岩的还原环境。

25.简述造山前、造山期、造山后三大构造演化阶段代表性的火成岩组合。

26.简述金伯利岩和煌斑岩概念的差别和联系。

答:金伯利岩是一种蛇纹石化的斑状金云母橄榄岩,具粗晶斑状结构、显微斑状结构和自交代结构,常见构造包括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和岩球构造。金伯利岩的矿物成分非常复杂,包括(1)岩浆直接结晶的矿物,如橄榄石,金云母,尖

晶石,富钛矿物等;(2)岩浆自源区及上升途中携带的捕虏晶,如粗晶橄榄石、镁铝榴石,金刚石等;(3)流体交代形成的蚀变矿物,如蛇纹石、绿泥石、碳酸盐等。

金伯利岩是一种浅成-超浅成岩,在自然界分布很少,几乎全部分布在稳定克拉通内部,常以岩筒、岩管、岩脉产出,但规模都很小。金伯利岩是自然界起源最深的火成岩之一,来自150Km-200Km的地幔岩石圈下部,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结构的重要窗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金伯利岩还是金刚石的母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煌斑岩是富含自形的镁铁质矿物斑晶的浅成岩,斑晶和基质中均含有大量的自形暗色矿物,包括角闪石、黑云母、辉石和橄榄石等,斑晶中无长石、斜方辉石。浅色矿物主要在基质中产出,自形程度差,主要为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常见煌斑结构、块状构造。煌斑岩大多数成岩脉、岩墙和岩床产出,规模不大,但分布广泛。煌斑岩对于理解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造山带,煌斑岩一般代表造山后伸展作用的开始。同时,钙碱性煌斑岩还与热液金矿床有密切关系。

27.辨析下列名词:绿片岩、绿片岩相、绿岩带、蛇绿岩和蛇绿岩套。

答:绿片岩:绿片岩相基性变质岩的典型岩石,绿色,矿物组合为Chl+Act+Ep+Ab+Q,可见变余结构。Ab和Ep由原岩中的Pl变来,Chl和Act由原岩中的暗色矿物变来。

绿片岩相:一种低级区域变质相,以其低温矿物组合和明显的变余结构构造为特征,以基性变质岩中出现Chl+Act+Ep+Ab+Q为标志。

绿岩带:变质的基性火山岩和沉积岩带,因变质作用生成的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矿物而使岩石普遍具有暗绿色,见于前寒武纪地盾。完整的绿岩带层序由下部超镁铁质、中部钙碱性火山岩和上部沉积岩等三部分组成。

蛇绿岩:自上而下由深海沉积物、枕状熔岩、灰绿岩墙群、辉长岩及超镁铁质堆晶岩、变形橄榄岩等岩石单元组成的一套岩石组合,因此又称为蛇绿岩套。28.简述月球玄武岩与地球上主要玄武质岩石类型的差异,有何启示?

答:月球玄武岩与地球玄武岩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FeO含量明显高于地球玄武岩,相应地,月球玄武岩中的橄榄石和辉石为富铁的种属;

(2)K

2O和Na

2

O的含量明显低于地球玄武岩,K的丰度与地球上的低钾拉斑玄武

岩相近,Na仅相当于地球玄武岩的1/5.相应地,月球玄武岩中的斜长石均属于高钙斜长石,基本不出现钾长石;

(3)月球玄武岩形成于还原环境,自然Fe及FeS普遍出现,缺乏Fe3+;

(4)月球玄武岩Ti含量变化很大,常常成为其进一步分类的依据;

(5)月球的火山作用产物除了玄武岩之外还有火山玻璃球,它们广泛分布在月壤中;

(6)月球表面没有水和氧气,因而岩石为遭受风化和蚀变,岩石新鲜,没有含水矿物出现;

(7)月球玄武岩形成年龄很早,已有的月球玄武岩形成年龄最早者为 4.2Ga,最晚者约为2.0Ga。

月球玄武岩与地球玄武岩的差异对理解地球早期岩石构成,地壳演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9.以泥质岩为例简述接触变质带的主要相变和矿物组合特征。

答:从围岩到侵入体,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钠长-绿帘角岩相(AEH)、普通角闪石角岩相(HH)和辉石角岩相(PH)(该相多数情况下缺失)。

AEH相位于接触变质晕的最外圈,与围岩渐变接触。该相泥质变质岩重结晶程度差,变余泥质结构、变余层理构造发育。富铝泥质变质岩以出现红柱石、硬绿泥石、无钾长石为特点,典型矿物组合为Q+Ab+And+Cld+Ms+Chl,Q+Ab+Bi+Ms+Chl。富钾泥质变质岩以无红柱石、硬绿泥石,而有钾长石为特点,典型矿物组合为Q+Ab+Mic+Ms+Bi。

HH相为中级接触变质相,分布广泛,该相岩石具低压中温矿物组合特征,变余结构构造通常已不发育。该相泥质变质岩中红柱石、堇青石常发育很好的变斑晶,红柱石与黑云母共生。富铝泥质变质岩典型矿物组合为Q+And+Crd+Bi+Ms。富钾泥质变质岩典型矿物组合为Q+Mic+Bi+Ms,有钾长石,无富铝贫钾矿物。

PH相泥质变质岩中,变余结构构造几乎完全消失,钾长石与富铝贫钾矿物共生,单从矿物组合已区分不出富铝泥质变质岩和富钾泥质变质岩,它们的典型矿物组合为Q+Sil+Crd+Or或Q+Crd+Bi+Or,Fe/Mg高时出现铁铝榴石。这两类泥质变质岩的区别仅在矿物含量上,前者矽线石、堇青石含量高,后者正长石、黑云母含量高。

30.简述细晶岩脉、伟晶岩脉、煌斑岩脉和辉绿岩脉的矿物学组成和产状的异同。答:细晶岩脉和伟晶岩脉都属于浅色岩脉,与各大深成岩均有成因联系。但通常所谓细晶岩即花岗细晶岩,岩石主要由石英、微斜长石和钠长石组成,又称长英岩,具细粒他形结构而得名,颜色较浅,不含或很少含暗色矿物。

通常所谓伟晶岩即花岗伟晶岩,晶体都特别粗大,个别可达米级,由粗大的石英、碱性长石和斜长石组成,具文象结构,多见晶洞构造和晶簇构造。附属矿物可达300多种,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富含稀有稀土元素及放射性元素。

煌斑岩脉和辉绿岩脉都属于暗色岩脉。煌斑岩是富含暗色矿物的脉岩,具特有的煌斑结构,即暗色矿物无论在斑晶还是基质中都是较完美的自形晶,而浅色矿物自形程度差,一般出现在基质中。常见暗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辉绿岩是一种中细粒的浅成侵入岩,主要由普通辉石和高钙长石组成,暗绿或黑绿色,具典型的辉绿结构。

这些岩脉产状的共同点是,都呈规模较小的岩墙、岩脉产出。但细晶岩和伟晶岩既可产于侵入体内部的开放性裂隙中,也可产于侵入体临近的围岩中。煌斑岩脉和辉绿岩脉常呈岩脉、岩墙、岩床等产于侵入体顶部或边部。

31.简述埃达克岩定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答:埃达克岩,由Defant和Drummond于1990年发现于阿留申群岛中的Adak 岛而得名。它由安山质、英安质和流纹质系列火山和(或)侵入岩组成,含大量斜长石、角闪石和云母斑晶,有时含斜方辉石斑晶,不含单斜辉石。埃达克岩很少和玄武岩或玄武安山岩共生。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SiO

2≥56%,富Al

2

O

3

(≥15%),富Na

2

O(≥3.5%),低镁(MgO<3%),

与正常岛弧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区别是:埃达克岩高Sr,相对富Eu,贫Y,Yb和重稀土,Sr/Y高,La/Yb>20,87Sr/86Sr<0,704。

埃达克岩的成因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识很不统一,主要有年轻俯冲大洋板片熔融,增厚地壳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玄武岩浆分离结晶等成因模式。

32.简要论述超镁铁质深成岩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的分类方案,说明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苦橄岩、科马提岩和麦美奇岩在以上分类体系中的位

置和差别。(Ol-Opx-Cpx三角图解)

33.以玄武岩或花岗岩为例,简要讨论不同构造背景下岩石组合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答:以玄武岩为例,玄武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多种多样,通常有大洋中脊、洋岛和海山、大洋高原与大陆溢流玄武岩(大火成岩省)、俯冲带、大陆裂谷等。

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形成于幔源岩浆,由于上覆地壳无花岗质岩石,原生岩浆不会因同化混染而发生成分变化,因此洋中脊喷发的玄武岩以橄榄拉斑玄武岩为代表。

洋岛和海山的形成与地幔热点有关,岩浆来源深度大,通常最先有大量岩浆喷发形成盾形火山。随后岩浆活动进入间断期,盾形火山被剥蚀。后期幕式喷发的玄武岩浆更富碱,主要形成碱性玄武岩,而盾形火山阶段形成的玄武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

洋底高原玄武岩为板内火山在极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形成,主要形成拉斑玄武岩;而大陆溢流玄武岩(CFB),多出现于被动大陆边缘,同大陆裂解有密切关系,主要为成分复杂的亚碱性玄武岩。

大陆裂谷主要出现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大陆裂谷发育的初期,隆升幅度不大的软流圈低度部分熔融形成碱性玄武岩及其他富碱岩石,如碧玄岩、霞石岩等。随着裂谷进一步发展,软流圈进一步上隆,可形成大量的拉斑玄武岩。

洋壳在俯冲时携带了大量的水及其他挥发分,当洋壳俯冲到俯冲带后,板片脱水导致上覆的地幔楔的固相线温度下降,有利于岩浆的生成。随着俯冲作用的进行及俯冲深度的变化,可形成一系列成分不同的岩浆:在海沟一侧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向大陆一侧以钙碱性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为主

34.简要讨论变质岩和岩浆岩岩石学研究在反演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应用。

答:岩石学研究在反演造山带的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岩浆岩岩石学中,蛇绿岩套通常被认为是古大洋岩石圈的残片,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套被看成是碰撞的大陆板块之间的缝合线,是造山带重建的关键标志。例如,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为标志,将青藏高原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属于欧亚板块的拉萨地体和冈底斯弧岩浆带,南侧属于印度板块的喜马拉雅造山带。

俯冲带岛弧火山岩的极性分布也是造山带反演的重要证据。岛弧火山岩从大洋一侧横穿岛弧到大陆一侧总是表现出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列的极性分布,利用此极性规律可以反演古洋壳的俯冲方向,进而可以重建造山带的形成过程。

变质岩岩石学研究中,双变质带广泛作为地质历史中沟弧系统的证据。双变质带是发育中沟弧带的变质作用,由大体同时代的一个高P/T变质带和一个较低P/T变质带组成,前者位于大洋一侧,代表一个古海沟带,后者位于大陆一侧,代表了一个古岛弧带。它们互相平行沿大陆边缘延伸,中间通常有一个巨大断裂将二者隔开。

以含有柯石英、金刚石等超高压变质矿物微粒为特征的超高压变质岩是造山带深部过程的见证,它证明了陆壳岩石可以在大陆碰撞过程中俯冲到地幔深度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然后迅速折返到地表,为重塑大陆板块的汇聚、俯冲和折返提供了科学依据。

35.简要讨论岩浆作用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关系。

答:岩浆作用与能源和矿产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超基性-基性层状侵入体是许多重要经济价值矿床的母岩,比如钒钛磁铁矿、铬铁矿、铂族和铜镍矿、磷灰石

矿等;地幔岩浆携带的地幔包体中常含有金刚石,碱性玄武岩中所携带的幔源包体和捕虏巨晶中所含的蓝色刚玉、锆石、石榴子石等巨晶矿物是重要的宝石原料;闪长岩同石灰岩接触带上常形成矽卡岩型铜、铁、铅-锌、钨、锡、金、钼等矿床,如大冶铁矿、铜官山铜矿、水口山铅锌矿等,另外,闪长岩还是良好的建材;花岗质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岩浆不仅可以提高成矿物质,还能提高成矿流体,矿化剂和热能,驱使流体循环。特别是,岩浆的性质与组成对矿床类型具有重要影响,即所谓的成矿专属性。如准铝质-弱铝质I型花岗岩常与铜、钼、铅、锌等矿有密切关系,强过铝质花岗岩常与钨、锡矿有关,而过碱性花岗岩常伴有Sn、W、Zn、Nb、Ta、Zr、REE、U、Th等矿产。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火成岩与油气资源具有密切关系。岩浆的烘烤作用可以提高盆地烃源岩的成熟度,生成更多的油气资源;岩浆上拱形成的底辟构造常可形成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圈闭;各类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在孔隙和裂缝发育的情况下均可形成良好的油气储层,在合适的圈闭中即可形成各类火山岩油气藏。这一类油气藏已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地区有所发现,如准噶尔盆地的克拉美丽火山岩大气田等,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当然,当岩浆侵入已经形成的油气藏时,它可以使油气燃耗殆尽,这是它对油气藏起破坏作用。

36.简述不同构造背景下花岗岩组合特征(可按I、S、M、A型分类)。

答:洋中脊和洋岛产出斜长花岗岩,为M型花岗岩,准铝质,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少量暗色矿物组成。该类花岗岩常作为蛇绿岩套的次要组分产出,呈脉状或小岩株穿插于蛇绿岩套,特别是辉长岩内,或夹于辉长岩与席状岩墙之间,是大洋环境中长英质岩石的代表。大陆裂谷主要发育A型花岗岩,过碱质,常见岩石类型为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等

大洋岛弧环境主要可发育I型、S型和M型花岗岩,准铝质。大陆弧环境发育I型和S型花岗岩,常见岩石有云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大陆碰撞造山带主要发育S型花岗岩,过铝质,常见混合岩和浅色花岗岩。

造山后抬升/垮塌主要发育I型和S型花岗岩,常见岩石类型为双峰式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

37.叙述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形成机理。

答:大洋中脊玄武岩是指形成于离散板块边缘的玄武岩,可分为正常洋中脊玄武

O及不相岩(N-MORB)和富集洋中脊玄武岩(E-MORB)两种。前者远离热点,K

2

O和强不相容元素。

容元素含量低;后者距离热点较近,相对富集K

2

玄武岩浆的源岩为上地幔橄榄岩,洋脊扩张产生的减压作用是地幔橄榄岩产生部分熔融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温度升高,挥发分的加入也是重要的因素。

大洋中脊可分为较快和较慢扩张两种类型,较慢扩张的洋中脊如大西洋中脊,扩张速率一般<3cm/a。这里的岩浆房在时空上是不连续的,岩浆呈幕式喷发。较快扩张的洋中脊以东太平洋洋中脊为代表,扩张速率一般>4cm/a,其下存在连续的岩浆房。相较于慢速扩张的洋中脊,快速扩张的洋中脊热地幔上升速度快,温度变化不明显,地幔物质在浅部熔融程度高。因此,岩浆分异在快速扩张中心产生低MgO和低结晶度岩浆,而在慢扩张中心则产色高MgO和高结晶度岩浆。

38.简述递增变质带和PTt轨迹概念的差别。

答:递增变质作用是指在一个变质地区沿地表一定方向热峰温度连续有规律地增加的变质作用。递增变质带就是在这种作用下在该地区形成的一系列变质带,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带与带之间的界线称为等变线,每个变质带中包含着在基本

相同的P-T-x 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特定矿物组合(指示矿物)的变质岩。沿着热峰温度递增的方向,指示矿物变质程度逐渐升高。英国地质学家乔治·巴罗于1893年在苏格兰高地测定了第一个递增变质带,他以变质泥岩中随变质程度增高而依次出现的新矿物(指示矿物)为标志划分变质带,在苏格兰高地共绘出Bi 、Gt 、St 、Ky 、Sil 五条等变线,划分出Chl 带、Bi 带、Gt 带、St 带、Ky 带、Sil 带共6个变质带,称为巴罗式区域变质带。

P-T-t 轨迹指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温压条件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它使人们从动态的观点来审视变质作用,实现了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39.不同条件下岩浆的结晶分异和鲍文反应序列。(见49)

40.矿物温度计、矿物压力计的基本原理。

答:矿物温压计的基础是平衡热力学、矿物晶体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和计算技术,四者缺一不可。平衡热力学和矿物晶体化学指出:(1)平衡共生的两矿物或多个矿物之间存在稳定同位素的平衡;(2)共生矿物间同一化学组分的化学势相带;(3)特定元素在共生矿物对待定晶格上分配达到平衡;(4)矿物晶格参数及晶体节点上离子配置达到平衡。矿物化学平衡状态与矿物形成时的温度、压力有单调的函数对应关系,这就是矿物温压计得以“标度”的基础。

41.岛弧火山岩的成分极性及成因。(J )

答:岛弧火山岩的成分极性是:自大洋一侧到大陆一侧横穿岛弧岩石系列依次为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岩石中K 2O 含量依次升

高,形成时间从早依次到晚。冷的较高密度的洋壳俯冲到热的较低密度的岩石圈,随着俯冲的进行和温度的升高,洋壳板片脱水导致上覆地幔楔固相线温度下降进而发生部分熔融。熔融产生的岩浆喷发后冷凝即形成了火山岛弧。

42.在以下矿物中任选三种,分布写出三种以上常见端元组分的结构式。

长石、辉石、角闪石、石榴子石、尖晶石、云母。

长石:K[AlSi 3O 8],Na[AlSi 3O 8],Ca[Al 2Si 2O 8]

辉石:结构通式XY[Si 2O 6],X 为Li +、Na +、Ca 2+、Mg 2+、Mn 2+、Fe 2+,Y 为Mg 2+、Mn 2+、

Fe 2+、Fe 3+、Al 3+、Ti 3+

斜方辉石亚族:玩火辉石Mg 2[Si 2O 6],紫苏辉石(Mg ,Fe )2[Si 2O 6]

斜方辉石亚族:透辉石CaMg[Si 2O 6],钙铁辉石CaFe[Si 2O 6],霓石NaFe 3+[Si 2O 6],硬玉NaAl[Si 2O 6],锂辉石LiAl[Si 2O 6],普通辉石Ca (Mg ,Fe ,Al )[(Si ,Al )

2O 6]

角闪石:化学通式A 0-1B 2C 5[Si 4O 11]2(OH)2,A 为Na +、Ka +、H 3O +;B 为Li +、Na +、Ca 2+、

Mg 2+、Fe 2+;C 为Mg 2+、Mn 2+、Fe 2+、Fe 3+、Al 3+

透闪石Ca 2Mg 5[Si 4O 11]2(OH)2——阳起石Ca 2(Mg ,Fe )5[Si 4O 11]2(OH)2——铁阳起石

Ca 2Fe 5[Si 4O 11]2(OH)2,蓝闪石Na 2Mg 3Al 2[Si 4O 11]2(OH)2——钠闪石

Na 2Fe 2+3Fe 3+2[Si 4O 11]2(OH)2

石榴子石:化学通式A 3B 2[SiO 4]3,A 为Ca 2+、Mg 2+、Mn 2+、Fe 2+,B 为Fe 3+、Al 3+、Cr 3+。

铝榴石系列:Mg 3Al 2[SiO 4]3、Fe 3Al 2[SiO 4]3、Mn 3Al 2[SiO 4]3

钙榴石系列:Ca 3Al 2[SiO 4]3、Ca 3Fe 2[SiO 4]3、Ca 3Cr 2[SiO 4]3

尖晶石:

云母:白云母K 2Al 4[Al 2Si 6O 20](OH)4,金云母K 2Mg 6[Al 2Si 6O 20](OH ,F)4,黑云母K 2(Mg ,Fe )6[Al 2Si 6O 20](OH ,F)4,锂云母K 2Li 3Al 3[Al 2Si 6O 20](OH,F)4,

43.简述你了解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测定方法。

44.岩浆部分熔融形成的各种岩石及残余岩石地化特征。

45.交代成因的地幔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答:地幔交代作用最早由Bailey明确提出,是指在不发生部分熔融的情况下,通过流体与地幔中的岩石或矿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物质的带入、带出现象。Hart 认为地幔交代作用是指外来新物质(包括熔体和流体)的加入造成地幔岩石成分富集变化的过程。并将地幔交代作用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富H2O或CO2流体引起的地幔交代作用,化学成分富钾,常见于金伯利岩浆携带的地幔包体中,称金伯利型;另一种是与碧玄岩岩浆类似的熔浆引起的地幔交代作用,化学成分富铁钛,常见于碱性玄武岩携带的地幔包体中,称碧玄岩型。另外Hart还根据幔源捕掳体的化学成分和岩相学特点将地幔交代作用分为显式交代和隐式交代,两者都表现为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富集,不同的是,显式交代有含挥发分的矿物,如角闪石、金云母、磷灰石等。

46.玄武岩浆的地幔端元及地球化学特征。

答:地幔岩除在垂向上存在矿物相变的差别外,横向上还存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根据易溶组分和不相容元素的含量,可将地幔岩划分为亏损型、饱满型和交代富集型等。洋中脊下的地幔,一般经历了早期的部分熔融作用,属于亏损型地幔,

这种地幔再次熔融形成的岩浆多具有低K

2O、Ti

2

O及不相容元素等特征,多形成

低钾拉班玄武岩。板内裂谷下的地幔,多为饱满型或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和大陆拉班玄武岩;大陆和大洋板块内部,多为交代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玄武岩多为大陆碱性玄武岩或洋岛碱性玄武岩、洋岛拉斑玄武岩。消减洋壳与仰冲地幔楔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在俯冲带环境往往形成高铝的钙碱性玄武岩。总体看,较高程度部分熔融有利于形成拉斑玄武岩。47.基性岩的变质相系划分和各变质相系的矿物组合形式。

答:变质相系是指一个递增变质地区所观察到的变质相的系列。变质相系反映的是变质作用或变质地区的P/T比,根据P/T比类型,在基性变质岩中划分出4个变质相系。

(1)高P/T型:以含蓝闪石(Gl)为特征,又称蓝闪石型。典型的相系列为:Z-LA-BS-E。构造背景为俯冲带和碰撞带。

(2)中P/T型:以低温出现蓝晶石,高温出现矽线石为特征,又称蓝晶石-矽线石型。典型的相系列为:Z——P-P——GS——EA——A——G。

(3)低P/T型:以低温出现红柱石、高温出现矽线石为特征,又称红柱石-矽线石型。典型的相系列为:Z——P-P——GS——A——G。

(4)很低P/T型:出现在接触变质带,称接触型,典型的相系列为AEH-HH-PH,洋底变质也是很低P/T型,其相系列与低P/T型相同。

48.简述不同构造背景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答:(1)洋中脊在扩张减压作用下发生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贫碱,尤其低钾,低不相容元素,高FeO/MgO的拉班玄武岩;

(2)大陆裂谷地区在扩张减压作用下发生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早期低程度的

部分熔融形成碱性玄武岩,富K

2O、Na

2

O及不相容元素;随着裂谷进一步扩张,

部分熔融程度升高,可形成大量的拉斑玄武岩,成分与洋脊玄武岩相似。

(3)在俯冲带,由于俯冲板片脱水带来大量流体成分,引起上覆地幔楔的部分熔融。随着俯冲的进行,形成一系列成分不同的玄武岩。在海沟一侧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在大陆一侧以钙碱性玄武岩为主。与拉斑玄武岩相比,钙碱性玄武岩相对富碱、Al2O3和不相容元素。

(4)洋岛玄武岩(OIB)与地幔柱有关,这种岩浆来源深度大,部分熔融程度高,

早期形成拉斑玄武岩。晚期岩浆间歇活动,部分熔融程度低,形成碱性玄武岩。OIB强烈富集强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

(5)大火成岩省:大陆溢流玄武岩和洋底高原玄武岩,为板内火山在极短的时间内大规模喷发形成,主要形成拉斑玄武岩。

49.简述玄武岩浆的结晶分离作用和鲍文反应序列。

答:结晶分离作用是指岩浆因温度、压力降低时,熔点较高的组分首先晶出形成固相,与熔点较低的易熔组分分离开来的过程。先晶出的晶体与体系分离后,不再与液相发生反应,因而可以形成多种成分的岩石。玄武岩浆随着温度的降低有规律地析出一系列矿物,称为鲍文反应系列。鲍文反应系列包括连续系列和不连续系列。前者是斜长石系列的生成顺序:钙长石-培长石-拉长石-中长石-拉长石-钠长石,成分上连续渐变,但矿物格架不发生大的改变;后者是镁铁质矿物的结晶顺序: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相邻矿物之间晶体格架发生显著变化,最后析出石英。随着岩浆的冷却,同时从岩浆中析出一种斜长石和镁铁质矿物,两者相互独立地进行。两个系列位于同一水平的矿物可以共结构成一种岩石主要矿物成分。各阶段产生的岩石序列是: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流纹岩。

50.浊积岩的序列和可能的成因机制。

答:广义的浊积岩是指形成于深水沉积环境的各类重力流沉积物固结形成的岩石。经典的浊积岩具有不同层段的鲍马序列,一个完整的鲍马序列是一次浊流事件的记录,自下而上由ABCDE5个段组成:

A段——底部递变层:主要由具有正递变层理的砂岩组成,底部可含砾石,底面常见冲刷——充填构造和印模构造;

B段——下平行纹层:与A段渐变接触,沉积物比A段细,多为中细砂,含泥质,具平行层理;

C段——流水波纹层:以粉砂为主,见泥质和细砂,常见细小流水波纹层理和上攀波状层理,包卷层理和滑塌变形层理。

D段——上平行纹层:由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组成,具断续的水平纹层,一般仅数厘米;

E段——泥岩段:深水沉积的页岩、泥灰岩等,具微细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

完整的鲍马序列在自然界并不多见,一般浊积岩的序列由上述五段中的一段或几段构成。

浊积岩形成于一次沉积物重力流事件之后,而重力流的触发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即足够的水深,一定的坡度,充沛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当前两个个条件满足时,沉积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发生滑塌,从而形成重力流。除此之外,深水沉积物还可以在地震、海啸、洪水、风暴、火山喷发等事件干扰下发生重力流沉积,形成浊积岩。

51.简述古老克拉通下岩石圈的特征和矿物组合。

答:克拉通岩石圈厚度大、低温低、刚性强,相比软流圈而言密度低,因而漂浮其上,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稳定构造单元。古老岩石圈地幔的组成是不均一的,普遍认为除橄榄岩系列(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外,还有榴辉岩、辉石岩和各种交代成因的岩石系列。这些岩石所包含的主要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石榴子石等。

52.你所了解的与岩石学、矿物学有关的国际地学期刊(不少于8个)

答:德国: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美国:Science,American

Mineralogist,Geology,Jouranal of Geology,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英国: Nature,Journal of Geological Society,Sedimentology ,Journal of Petrology, Mineralogical Magazine,Clay Minearals.

53.与地幔柱有关的岩石组合。

答:地幔柱是起源于核幔边界,缓慢上升的细长柱状热物质流,它相对静止,在地表表现为热点。与地幔柱有关的常见地质体包括大火成岩省(LIP)和洋岛。大火成岩省是指规模巨大,岩性主要为镁铁质的喷出岩和侵入岩,包括大陆溢流玄武岩(CFB)及其相伴的侵入岩,大洋盆地溢流玄武岩。

CFB具有较大的厚度(通常数千米),主要由亚碱性玄武岩组成,但仍可出现演化程度更高的中酸性岩浆岩。大多数CFB出现于被动大陆边缘,与大陆裂解等密切相关,位置上可同海底山链及无震海岭相连。CFB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喷发巨量岩浆,这可能是地质历史时期LIP往往伴随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原因。

除溢流玄武岩外,LIP还包括超镁铁质-镁铁质层状岩体、灰绿岩墙群、碱性杂岩体、碳酸岩等形式多样的岩浆系列组成,主要通过地幔柱头的减压熔融,产出岩浆的结晶分异,热传递引发地壳熔融等方式形成。

大洋盆地溢流玄武岩是洋底板内火山在极短时间内大规模喷发形成,主要由含橄榄石-斜长石斑晶的低钾拉斑玄武岩。洋岛一般在大洋板内呈链状排列,由相对运动的板块在移过相对静止的地幔热点时所形成,既有拉斑玄武岩,又有碱性玄武岩。

54.论述超高压榴辉岩的矿物学特征和形成机制。

答:超高压榴辉岩除了包含榴辉岩的典型矿物组合Gt+Omp+Ky+Q外,还包含有各种超高压变质指示矿物(组合),常见的有柯石英、金刚石。它们呈微粒包裹体包裹在石榴子石、绿辉石、锆石等寄住矿物内。除了柯石英和金刚石之外,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标志还有:高钾单斜辉石、高镁镁铝榴石、高硅榍石、高铝金红石,高硅多硅白云母,蓝晶石+滑石,柯石英+白云石,菱镁矿+透辉石等等。

这些超高压变质矿物(组合)的出现表明,原先的陆壳岩石可以因俯冲作用被拖带到地幔深处150-200Km处,在P≥2.5Gpa的压力下重结晶形成超高压岩石,然后迅速折返到地表。折返地表的超高压榴辉岩由于减压退变质,其中所包含的原生柯石英退变为单颗粒的石英,由于体积增大,在柯石英的寄住矿物中形成一种特征性的反射性裂纹。金刚石在石墨化过程中因体积膨胀也能在寄主矿物中产生反射性裂纹。这些裂纹成为在超高压岩石中发现柯石英和金刚石的重要显微标志。

55.大洋玄武岩及地幔端元的Sr-Nd同位素特征和分区。

56.论述A型花岗岩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可能的成因机制。

答:A型花岗岩最初被定义为碱性(alkalic),无水(anhydrous),非造山(anorogenic)的花岗岩(Loiselle & Wones,1979),后又被Bonin将首字母A 扩展为碱性(alkalic),无水(anhydrous),非造山(anorogenic),铝质(aluminous)和模棱两可(ambiguous)。

化学成分上,A型花岗岩富Si,Na和K,贫Mg,Ca和Al,Fe/Mg,Ga/Al值高,高REE,F,Cl等。

矿物成分上A型花岗岩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富Fe的镁铁质暗色矿物+碱性长石±斜长石,一部分碱性花岗岩还含有霓石,霓辉石,钠闪石,钠铁闪石等矿物。岩石类型上,A型花岗岩主要有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钠闪花岗岩,更长环斑花岗岩等碱性系列岩石。

A型花岗岩的成因模式繁多,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大致可归纳出幔源碱性岩浆分异、地壳岩石熔融和幔源、壳源岩浆的混合作用等几大类成因机制。从构造环境上看,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和稳定克拉通,是构造环境识别的重要岩石学标志之一。

57.试述洋岛玄武岩的主、微量元素及形成机制。

答:洋岛玄武岩来源深度大,部分熔融程度高,既有拉斑玄武岩,又有碱性玄武岩。洋岛的形成,通常最先有大量的岩浆喷发形成盾形火山,后期岩浆幕式喷发

形成的玄武岩更加富碱性。拉斑玄武岩化学上富CaO、MgO、Al

2O

3

、FeO、Fe

2

O

3

贫碱,尤其贫钾。碱性玄武岩的突出特征是富碱,K+N>5%,最高可达9%。微量元素方面,岛弧玄武岩强烈富集强不相容元素,而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

土壤水文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青年者交叉论坛-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土壤水文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青年学者交叉论坛”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青年学术沙龙” 学术会议通知 一、会议背景与目的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海陆水汽循环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发生着显著变化。土壤水文过程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大气降水和河川径流的重要缓冲器。土壤水文过程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驱动力,两者紧密关联,共同控制地球关键带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生命与非生命过程、地下与地上过程的联动反应。由于很难通过非接触式手段对土壤水文过程进行直接观测和量化,该过程成为地球关键带研究中最难定量刻画的关键过程之一,面临着方法、技术、手段和思路上的严峻挑战,最终影响着我们对地球关键带的结构、组成及其服务功能的深入理解。 为深化人类世背景下土壤水文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综合与集成研究,促进两个研究领域青年科技人员的深度交流,激发两个学科间的共同兴趣点和合作点,经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地表与生物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商议决定,举办第一届“土壤水文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青年学者交叉论坛”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青年学术沙龙”。本届论坛由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球环境研究所小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室承办,邀请土壤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青年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会议主题 ●多尺度水文过程动态监测、模型模拟与环境效应 ●地上-地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过程观测、建模与预测 ●土壤水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演化机制及其对关键带 服务功能的影响

人文地理历年考研真题98—06

华中师范大学98-06人文地理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年研究生人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科目:人文地理学 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 一、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20分) 二、论述并评价三种典型的区位理论模式?(25分) 三、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有哪些?请选择四个重要分支学科对其研究对象与内容分别论述之。(25分) 四、论人地关系的协调原则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0分) 华中师范大学 1999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 专业:人文地理科目:人文地理学方向:旅游文化、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简述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18分)。 二、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理论有哪些(16分)? 三、论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16分)。 四、阐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5分)。 五、分析下段文字的人文地理学价值(25分)。 江南饶薪,取火于木;江北饶煤,取火于土。西北山高,陆行而无舟楫;东南泽广,舟行而鲜车马。海南人食鱼虾,北人厌其腥;塞北人食乳酷,南人恶其;河北人食胡葱蒜,江南畏其幸辣。而身不自觉,此皆水土积习,不能强同。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菽。天造地设,开辟已然,不可强也。……自昔以、冀、河、洛为中国,楚、吴、越为麦,今声名文物,反以东南为盛,大河南北不无少让何?客有云:“此天运循环,地脉移动,彼此乘除之理”。今日东南之独盛也,然东南他日盛而久,其未势有不转而云贵、百 ? ——摘自明代王士性《广志绎》。 华中师范大学 2000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学科目:人文地理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人地关系: 2.人口容量: 3.城市化: 4.文化区: 5.行为地理学: 二、简述题(35分): 1.简述近代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15分)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 3.产业分布有哪些特性和基本规律?(10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中国的人地关系现状及其协调对策。 2.试以中国为例,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风格对不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学试题 1.略论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过程。(20分) 2.试说明文化、文化地理、文化景观的基本概念及其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与地位。(20分)3.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我国的人口政策。(20分) 4.略述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局。(20分) 5.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地理学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发展。(20分)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号(代码):10621820-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做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分专题讲解各种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以中国为例)。 绪论:文化及文化地理基本理论介绍。*(8学时) 一、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二、文化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地形与文化(12学时) 一、山地(包括丘陵)与文化 二、平原与文化 三、高原与文化 四、盆地与文化

第二章:水系与文化(6学时) 一、河流与文化 二、海洋与文化 第三章:气候与文化*(6学时) 一、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 二、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 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四、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及文化带的移动 第四章:城市与文化(9学时) 第五章:景观地理学简介(3学时) 第六章:身边的文化与地理(12学时) 一、我们生活的文化区 在确定一个观察地区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观察身边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进而总结所观察 地区的文化特点。 1.语言。所观察地区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如果是汉语,是否是普通话? 2.宗教信仰。所观察地区的人们有无宗教信仰?如果有,以什么信仰为主? 3.艺术。所观察地区有无地方艺术形式?如果有,是什么? 4.经济活动。所观察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是什么?农耕、牧业、渔业还是其他类型?如果是其他类型,又 属什么性质? 5.生活习俗。所观察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 从以上的五个调查项目,我们就可以简单归纳我们身边的文化属那一类文化区,当然文化区的划分有不同 的标准,可从最直观、有代表性的意义上考虑。 二、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的例子,在前面几节中所列不少,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是通过何种形式扩散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化事物和现象空间扩散的观察能力。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扩散的媒体日益丰富,并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如我们熟悉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如普通话的扩散、流行服饰的扩散等等。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现代和当代文化的流行和普及,都离不开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文化优势,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便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构成了英语这种精神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是一种物质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一种情况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文化扩散在时间上、空间上日益变短、变小,一种是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有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较为直观的知识。 2、从学生具体生活实例,通过其讨论得出结论。 3、以学生自学为主,精讲多练,讲练紧密结合。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_招标190920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18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周卫健成立日期:-企业类型:/经营状态:/注册资本:2362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 营业期限:/ 至 / 营业范围:/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119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企业招标情况(近一年)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招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招标项目。 2018年11月5 仅展示最近10条招标项目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 1海淀2019-08-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释光测年系统采购项目 2海淀2019-08-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采购项目 3海淀2019-08-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垂直火炬双向观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采购项目 4海淀2019-08-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采购项目 5海淀2019-08-2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6海淀2019-06-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重金属分析仪采购项目 7海淀2019-06-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重金属分析仪采购项目 8朝阳2019-05-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污染精细化源解析技术业务化平台开发项目9海淀2019-05-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全自动激光剥蚀进样系统采购项目 10海淀2019-05-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全自动激光剥蚀进样系统采购项目 2.3 企业招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_试题

1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 方向:城市土地与环境旅游地貌学 一、简述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所具有的地理意义。(10分) 二、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0分) 三、按形成方式,简述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基本类型。(8分) 四、简述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的性质。(8分) 五、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7分)? 六、在较长时期内,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水源是哪一部分水资源?为什么(9分)? 七、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能量转化的“百分之十率”(10分)? 九、城市是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14分) 十、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你如何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含义(14分)? 华中师范大学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方向: 一、简答题(共58分) 1.试对南、北两半球的海陆分布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并简述由此引起的两者气候的基本特征。(8分) 2.地震波的体波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发生地震时,这两类地震波到达地面的对序地面物质的震动方向如何?我国台湾处在世界哪一地震主要分布带上?(12分).3.简述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成因与特点上的主要差别。(10分) 4.简析在夏季和冬季湖泊水体温度的垂直分布状况。(6分) 5.为什么热带地区的岩溶地貌特别发育?(6分) 6.为什么说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8分) 7.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8分) 二、综合论述题(共42分) 1.当前世界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主要特点和趋向?简述你对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前景的基本观点。(20分) 2.建立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2分) 华中师范大学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 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 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的安排和部署,按照《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大气物理所的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所党委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深刻领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决策。全所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地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

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和深化。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同时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科学发展观能否全面贯彻落实,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实际,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使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既面对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又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利于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有利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

全国研究所代码 (标准)

研究所代码 代码研究所 8000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0009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001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80012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80014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80017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80018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8001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80020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80021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80023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80024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02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80027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80028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800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80033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8003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80036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8003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800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003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8004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8004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8004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0043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80045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80046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80053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8005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8005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80057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006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8006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当代的地理学的文化倾向,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讲诉了文化地理学从地理的角度的角度研究文化,着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并将文化视为实际生活情景可定位的具体现象。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能太细致品读这本书,只是把这本书通读了几遍,能大概了解其中的能容,对其有些比较浅显的读后感。 我从中得知了文化是怎样塑造日常空间的?也从中得知了“地图”的新概念,知道了人们对“地图”绘制方法有了新的审视。这本书论述了精神与文化,人的实践活动与地域以及各种文化与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书中的出了不止一个答案,而是提供了许多的不同的实例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标准的答案出现,与世界多元化是有莫大的的联系的,熟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造就不同的种族么,当代的经济也影响着文化和地理。 当我看到了这个书的名字时,以为只和文化和地里有关,当我读下去之后才发现它是包括很多方面的一门科学,而后的结构主义者的批评,大体上来说是针对关注社会模式是如何运转的。从这本书中也得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必须超出高雅文化的范畴,它不仅研究西方的生后方式,也研究了边远民族的生后方式。人们利用空间的方式研究民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文章中还提到了地理景观,,认为众多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表现了当前社会的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又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景观得意保存和发展下来。它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信仰,实践和技术,地理景观就像文化一样,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而且地理景观本身向我们阐明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建立在当下这个特有的模式下,而这个模式又是如何作用于地理景观,并使地理景观如此和谐的表现在人们面前,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这本书也谈到了如何用“历史重写本的思想”来诠释了这种地理景观。他完美地将不同时期地理景观的发展于文化的空间融合起来。

人文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 B、希波革拉第 C、柏拉图 D、埃拉托色尼 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 B、胡焕庸 C、张相文 D、李旭旦 4.制度文化亦称为文化。 A、社会 B、政治 C、经济 D、法律 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 A、自然因素 B、行为因素 C、气候因素 D、海拔因素 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 B、定居地 C、迁入地 D、迁出地 8.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 B、布莱克 C、兰迪 D、诺特斯坦 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A、人地系统 B、生态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口系统 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 B、食物过剩 C、宴享 D、需求 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 B、采集 C、定居 D、迁移 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与生产能力过剩。 A、需求不旺 B、需求过旺 C、需求稳定 D、需求波动 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 B、社会形态 C、自然体质 D、心理素质 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 B、劳动 C、行为 D、心理 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 B、经商与贸易 C、武力侵略 D、文化侵略 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1 / 5 A、资源价值 B、收入水平 C、距离远近 D、感知环境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 B、通勤 C、地域 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 B、国家 C、地区 D、世界 19.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 A、麦金德 B、马汉 C、柯恩 D、斯皮克曼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D、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科依桑语系A、汉一藏语系B得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简介 大气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现有职工325人,其中科技人员25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研究员46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86人,中级科技人员108人。大气所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国家毕业生就业重点保证单位。现有在学博士生211人,硕士生105人,博士后18人。 大气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热带太平洋和我国复杂陆面作用下的东亚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机理、预测理论及其探测方法,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的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四个优势创新研究领域是:气候系统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与灾害研究。 大气物理研究所拥有的科研部门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层大气遥感与探测开放实验室、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灾害性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络大气分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另外还设有信息科学中心。 2005年,大气物理所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工作进展顺利,科研工作取得若干重要进展,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奖成果应用奖一等奖 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共发表科技论文46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6篇,申报专利5项。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叶笃正荣获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并作为第一主持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吕达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批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获得了各类奖项,取得佳绩。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化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2005年,申请获得973项目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1项、973课题2项、863专题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29项,包括4个重点基金、面上基金23项,杰出A和杰出B各1项;获院方向性项目3项,课题1项。还获

文化地理学复习题

文化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1.何为文化特质?判断下面几组名词中那些是文化特质。宗教与道教;语言与汉语;收入分配制度与按劳分配;交通工具与火车。 2.文化结构包括哪些?根据身边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层中列举数种文化特质。 3.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什么? 4.文化地理学概念?文化地理学研究课题(内容)有哪些? 5.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6.试述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7.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8.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9.地名的概念?地名的主要性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10.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11.文学有何地域差异?文学和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12.什么是文化生态学? 13. 举例论述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4.形形色色的自然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15.什么是文化转型?引致文化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16.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间有何关系?

17.何为文化特质?何为文化综合体? 18.何为文化源地?文化源地有哪些种? 19.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0.关于文明产生的地理条件有几种学说? 21.比较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播的异同。 22.文化扩散有几类?每类又分几种? 23.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24.何为刺激扩散?请举出身边的三个例子。 25. 简述文化传播的规律。 26.什么是文化区?文化区的类型包括哪几种? 27.世界和中国的主要的文化区有哪些? 28.文化整合的概念及文化地理学中的意义何在? 29.什么是文化景观? 30.如何区分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31.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32.为什么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33.文化景观的野外考察有何重要意义?

人文地理试题

人文地理学问答题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文化地理学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网>> 文学>> 文学研究>> 浏览文章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视角2014-2-24 14:41:59 来源:中国作家网我要评论我要投稿0作者:刘金祥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和文化学的重要维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承、流布等方面与地理环境内在关系的学科,其主旨在于探讨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以及这些文化定型活动在改变人文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一些论者将文化地理学引入文艺批评的视域,发掘和解读文艺作品的文化地理意蕴,提升了文艺批评的品位和层次。鉴于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尚处于不自觉状态,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解析。 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发轫于文化社会学与现代文化地理学的交汇与融和。文化社会学强调社会环境,包括历史、人文、宗教、风俗、法律、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等因素对文学艺术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这就决定了文艺批评必须从社会环境角度对文艺作品进行观照和审视。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地理观念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关注地理观念对于文艺叙述在审美世界里所涵育的新的地理空间形式,它与文学艺术对地理环境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的认识和表达,在本质上迥然有别,因为文学艺术是叙述者经过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中间环节加以实现和体现的。文艺批评既包含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带有评论者的价值判断,而发掘思想内涵和建构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文化地理学方法的支持和引导,换言之,文艺批评只有准确揭示一定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对地理环境的状绘和摹写,以及这种状绘和摹写所形成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风格,才能深透地袒露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意蕴。所以,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不仅能够扩展人类审美的地理空间,而且能够彰显社会发展的人文风貌。 把握和处理好文学艺术创作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文艺创作的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艺批评方法的生成。西方早期的文艺理论家既把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作为阐释内容,也把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纳入论述范畴,并将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加以考察言说。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在其所著的《新科学》一书中,就把对诗歌起源的探究放在远古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中。法国斯达尔夫人在其《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从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等社会因素层面打量文学艺术,并阐述了文学对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的反作用,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她对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出浓厚兴趣,指出西欧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差异与地理要素似乎密不可分。19世纪欧洲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研究环境与文学艺术形成的内在肌理,他把文学艺术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演化形式,认为文学艺术是时代、环境、民族观念的综合体现,其中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本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论断,是西方较早从地理环境视角诠释文学艺术起源和创作的重要哲学家之一。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泰纳,在吸纳孟德斯鸠德的文学地理学方法、斯达尔夫人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和黑格尔的“理念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种族、环境和时代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三个决定性元素。在这里,尽管泰纳所讲的“环境”仍然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但与斯达尔夫人等文学社会学家不同的是,泰纳鲜明地指出,“居住在寒冷潮湿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受环境困扰生成忧郁性格,倾向于狂醉、贪食,渴望战斗流血的生活;而居住在地理环境美丽的海岸的民族,则向往航海和商业,偏爱社会的事物、雄辩术、科学发明、艺术等”,更加注重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生入学历年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01年春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普通地质学》 一、简述化学风化作用及其类型。(10分) 二、什么是冰期间冰期?简述冰川的形成及其类型。 (15分) 三、什么是黄土?其成因、分布及成分如何?(20分) 四、简述湖泊的地质作用。(10分) 五、简述地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古地磁的研究方法及其 研究意义。(15分) 六、简述地质年代的类型及它们的基本原理。(10分) 七、谈谈你对全球变化研究的认识。(20分)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01年春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第四纪地质学》 一、简述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10分) 二、简述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10分) 三、什么是河流阶地?简述阶地的成因、分类及其研究 意义。(15分) 四、什么是石钟乳?简述岩溶地貌的发育条件?(15分) 五、谈谈第四纪地质的研究方法。(15分) 六、简述第四纪年代学的方法种类。(15分) 七、简述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证据。(20分)

2002年秋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普通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32分,每题4分) 1.大气圈 2.火山灰 3.风化作用 4.纹泥 5.新构造运动 6.断层 7.新生代 8.大陆漂移 二、简答题(32分,每题8分) 1. 简述板块演化对大气和海洋的影响。 2. 简述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3. 简述岩石地层单位以及群、组、段的含义。 4.比较风力搬运和河水搬运的异同。 三、论述题(36分) 1. 解释什么是环境和环境地质?探讨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那些?(16分) 2.试述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20分)

上海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人文地理学试题 一.简答 1.试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2.拉采尔的主要学术观点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 4.人地关系可能论 5.人与自然共同创造 6.上海市的农业分布自近郊至远郊为蔬菜带,花卉带,乳奶带,棉粮带,这是何种区位理论 7.地理中的景观术语与社会生活中的景观有什么不一样8.引力模式9.增长极10.点轴开发模式11.劳动区域分工 12.人类历史上人口自然增长的三个阶段13.人口容量14.PRED问题15.逆城市化 16.麦金德的中枢地带,世界岛,新月地带各指哪些地区17.文化区的划分依据 18.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的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19.民族的划分的基本要求20.认知地图 二.任选其中的六题回答 1.扶贫工程中不少地方采取了移民迁出的方法,为什么不能通过增加投资,输入人力的方法加以解决呢?为什么不鼓励人民战天斗地来改造自然环境来解决呢 2.某省进行城镇体系规划,有人提出建设一座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市,而其他地区则规划数以几百个的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这种规划设想对不对,为什么? 3.有人主张为减少大城市的交通,住房紧张状况应严格控制人口。禁止其他地区人口和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这样做对吗?将造成怎么样的后果 4.某地区开辟了一旅游基地,经过测算门票收入在十年内收不回成本,有人认为这种开发不合理,不经济,还有人主张从区域范围看是合理的经济的,

那种观点对?为什么 5.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城市群的区位优势 6.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战略中地缘战略对策7.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述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2.对比“优先发展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和“积极发展小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两中战略思想的利弊 3.论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2001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2.地理学主要特点 3.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 4.中心地理论的创始人 5.农业区位论的创始人 6.麦金德提出的地缘政治理论二辨析 1.区位,区域,景观2.人口,人民,民族,种族3.环境,资源,能源4.实证主义,人本主义5.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 6.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生产关系决定论 三解释 1.增长极 2.重力模型 3.劳动地域分工 4.逆城市化 5.行为矩阵 四.论述 1.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与地理的关系 2.运用人文地理原理论述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和基本战略 3.我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问题 4.文化的现代性和多样性 5.经济全球

中科院所有研究所

北京市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语系 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华大教育中心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 国家科学图书馆 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光电研究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信息工程研究所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天津市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河北省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山西省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辽宁省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吉林省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天文台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10*10=100) 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2: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3: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地名的主要性能(性质和职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6: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7:你对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怎样的理解? 8:文化生态学: 9:怎样理解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0: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应注意些什么(简答) 1:(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等8大农业文化区。(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 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2:主要可以分为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一,形成了“南甜北咸”的八大菜系。 (3)居住文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居住形式。因地域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用,就形成了口袋房、四合院、洞穴式、干栏式等风格形式的建筑。 3:(1)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通过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与各地气候条件相符的物质文化;地形和水文因素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而地质和生物对居住文化、交通运输、饮食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首先经济条件决定了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变化还影响着居住文化;再者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对信仰宗教的民族的物质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次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可以使个民族、各地区的物质文化相互交融和吸纳。 4: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分布格局等于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环境与语言的产生:首先语言中的词汇受环境的影响的最大、最直接;其次,环境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环境还对语言的语法产生有影响,环境塑造出的民族心态会在语法上体现。 (2)环境对语言插播、演进的影响:语言自身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从未形成了方言;而人文环境的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域、移民、国家政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强烈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骑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方针则往往通过影响移民来影响语言的扩散。 5:地名的主要性能是:社会性、历史性、文物性、指位性、地域性、稳定性、可变性和衍生性。地名景观的种类:山水地名(赤峰、华山)、示位地名(山南水北为阳,衡阳)、寄意地名(西安、宝鸡)、特产地名(盐城)、民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物理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物理所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工程、光学工程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1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882人(其中硕士生266人、博士生616人、留学生11人)。在站博士后65人。物理所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承办的科技期刊有《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和《物理》。 2019年物理所在本科起点的研究生招收中,预计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博连读生约110名(含推免生9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约10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分数线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601高等数学(甲)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617普通物理(甲) 全国重点大学理科类普通物理教材 809固体物理 黄昆编著,《固体物理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日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基础》,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811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教程》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复试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