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已知A、B两地在数轴上相距20米,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为-8,小乌龟从A地出发沿数轴往B地方向前进,第一次前进1米,第二次后退2米,第三次再前进3米,第四次又后退4米,……,按此规律行进,(数轴的一个单位长度等于1米)

(1)求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若B地在原点的左侧,经过第五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点P,第六次行进后到达点Q,则点P和点Q到点A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3)若B地在原点的右侧,那么经过30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的点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答案】(1)解:, .

答: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或

(2)解:令小乌龟从A地出发,前进为“+”,后退为“-”,则:

第五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为:,

第六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为:,

因为点、与点的距离都是3米,

所以点、点到地的距离相等

(3)解:若地在原点的右侧,前进为“+”,后退为“-”,

则当为100时,它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B点表示的为12.

∴AB的距离为(米 .

答:小乌龟到达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70米

【解析】【分析】(1)由已知A,B两地在数轴上的距离为20米,且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8,可得到B地可能在A地的左边,也可能在A地的右边,然后列式可求出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根据题意分别列式求出第5次和第6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由此可得到第P和点Q到A的距离,即可作出判断。

(3)根据点B在原点的右侧,列式可求出n=100时,可得到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再根据点B表示的数,就可求出AB的距离。

2.快递员小王下午骑摩托车从总部出发,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来回收送包裹.他行驶的情况记录如下(向东记为“ ”,向西记为“ ”,单位:千米):

,,,,,,

(1)小王最后是否回到了总部?

(2)小王离总部最远是多少米?在总部的什么方向?

(3)如果小王每走米耗油毫升,那么小王下午骑摩托车一共耗油多少毫升?

【答案】(1)解:+2-3.5+3-4-2+2.5+2=0,

∴小王最后回到了总部

(2)解:第一次离总部2=2千米;

第二次:2-3.5=-1.5千米;

第三次:-1.5+3=1.5千米;

第四次:1.5-4=-2.5千米;

第五次:-2.5-2=-4.5千米;

第六次:-4.5+2.5=-2千米;

第七次:-2+2=0千米.

所以离总部最远是4.5千米,在总部的西方向

(3)解:|+2|+|-3.5|+|+3|+|-4|+|-2|+|+2.5|+|+2|=2+3.5+3+4+2+2.5+2=19千米

又∵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30毫升,∴19×30=570(毫升)

∴这一天下午共耗油570毫升.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再根据正负数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再根据正负数即可;(3)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再根据正负数即可;

3.数轴上,,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为,,,且,到所对应的点的距离都等于7,点在点的右侧,

(1)请在数轴上表示点,位置, ________, ________;

(2)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________;

(3)若点在点的左侧,且,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且点在的左侧时,求点移动的时间.

【答案】(1);6

(2)

(3)解:点在点的左侧,且,

设点移动的时间为秒.

当点在点的左侧时,,

解得:,

此时点对应的数为14,在点的右侧,不合题意,舍去;

当点在点的右侧且在点的左侧时,,

解得:.

点移动的时间为秒.

【解析】【解答】(1)解:(1)根据题意得:,,,,

将其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6

2)解: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

【分析】(1)由,到所对应的点的距离都等于7,点在点的右侧,可得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的值;(2)由点,对应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找出的值;(3)由点在点的左侧及的值可得出的值,设点移动的时间为秒,分点在点的左侧和点在点的右侧且在点的左侧两种情况考虑,由,找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4.观察下面的等式:

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 ;

(2)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

(3)设满足上面特征的等式最左边的数为,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此时的等式为________ .

【答案】(1)-4

(2)0或-4

(3)4;

【解析】【解答】解:根据观察可以知道,所有的式子符合

的形式,

所以(1)中此时2-a=6,解得a=-4,故答案为-4;

所以(2)中a=2,故2-2=0,所以x的值为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将原式化简可得,求得x=0或x=-4,所以x的值为0或-4;(3)根据

,可知,整理得,所以,所以y的最大值为4,此时的式子是

.

【分析】(1)根据即可求解;(2)由(1)的规律即可求解;(3)由(1)可得进行整理,根据绝对值意义求解即可.

5.已知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且 G 为线段上一点,两点分别从点沿方向同时运动,设点的运动速度为点的运动速度为,运动时间为 .

(1)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

(2)若,试求为多少时,两点的距离为;

(3)若,点为数轴上任意一点,且,请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1)-4;11

(2)解:∵,且 ,

∴,

解得:

解得: ,

(3)解:①当点H在点B的左侧时,如图:

设,

∵,,

∴,,

∵,

∴,

∴,

∴,

②当点H在点B的右侧时,如图:

∵,

∴,

故答案为:或

【解析】【解答】(1)∵,

∴,,

∴,,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平方与绝对值的和为0,可得平方、绝对值同时为0,可得答案;(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 ,② 分别列式计算即可;(3)也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H在点B的左侧时,设,列式计算即可;②当点H在点B的右侧时,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6.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

(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B=________,AC=________,BE=________;

(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

①设AF长为 x,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BE的值(结果需化简);

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

(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8),求t为何值时,P、Q 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答案】(1)16;6;2

(2)解:∵点F是AE的中点,∴AF=EF,

设AF=EF=x,∴CF=8﹣x,

∴BE=16﹣2x=2(8﹣x),

∴BE=2CF.

故答案为① 16-2x,② BE=2CF.

(3)解:①当0<t≤6时,P对应数:-6+3t,Q对应数-4+2t,

解得:t=1或3;

②当6<t≤8时,P对应数, Q对应数-4+2t,

解得:或;

故答案为t=1或3或或

【解析】【解答】(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

∴AB=16,

∵CE=8,CF=1,∴EF=7,

∵点F是AE的中点,∴AF=EF=7,

,∴AC=AF﹣CF=6,BE=AB﹣AE=16﹣7×2=2,

故答案为16,6,2;

【分析】(1)由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別是-4、12,可得AB的长;由CE=8,CF=1,可得EF的长,由点F是AE的中点,可得AF的长,用AB的长减去2倍的EF的长即为BE 的长;(2)设AF=FE=x,则CF=8-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BE,即可得出答案(3)分①当0<t≤6时;②当6<t≤8时,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得解

7.阅读材料:求的值.

解:设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

请你仿照此法计算:

(1)

(2)

【答案】(1)解:根据材料,设M= ①,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则3M= ②,

由② ①,得:,

∴;

∴ .

(2)解:根据材料,设N= ③,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5,④,

由④ ③,得:,

∴;

∴ .

【解析】【分析】(1)设M=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然后按照材料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设N=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5,然后按照材料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8.阅读理解:

若A,B,C为数轴上的三点,且点C到点A的距离是点C到点B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

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

知识运用:

(1)如图2,M,N为数轴上的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

①在点M和点N中间,数________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

②在数轴上,数________和数________所表示的点都是【N,M】的好点。

(2)如图3,A,B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则经过几秒后,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答案】(1)2;0;-8

(2)解:由题意设PB=4t,AB=40+20=60,则PA=60-4t,

点P走完所用的时间为60÷4=15(秒)

分四种情况:

①当PA=2PB时,即2×4t=60-4t,t=5,P是【A,B】的好点;

②当PB=2PA时,即4t=2(60-4t),t=10,P是【B,A】的好点;

③当AB=2PB时,即60=2×4t,t=7.5,B是【A,P】的好点;

④当AB=2AP时,即60=2(60-4t),t=7.5,A是【B,P】的好点,

即当经过5秒或7.5秒或10秒时,点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解析】【解答】解:(1)①设设所求的数为x,由题意得:

x-(-2)=2(4-x)

解之:x=2;

②在数轴上,数0和数-8所表示的点都是【N,M】的好点。

故答案为:2,0,-8

【分析】(1)①设所求的数为x,再根据好点定义,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 的值;②根据好点的定义可以得到结论。

(2)由已知条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PB,AB,PA的长,再求出点P走完所用的时间,然后分情况讨论:①当PA=2PB时;②当PB=2PA时;③当AB=2PB时;④当AB=2AP 时,由此分别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9.在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a,b,c,d,且满足a,b到点-7的距离为1 (a<b),且(c﹣12)2与|d﹣16|互为相反数.

(1)填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若线段AB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1单位长度/秒向左匀速运动,并设运动时间为t秒,A、B两点都运动在CD上(不与C,D两个端点重合),若BD=2AC,求t得值;

(3)在(2)的条件下,线段AB,线段CD继续运动,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问是否存在时间t,使BC=3AD?若存在,求t得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8;-6;12;16

(2)解:AB、CD运动时,

点A对应的数为:?8+3t,

点B对应的数为:?6+3t,

点C对应的数为:12?t,

点D对应的数为:16?t,

∴BD=|16?t?(?6+3t)|=|22?4t|

AC=|12?t?(?8+3t)|=|20?4t|

∵BD=2AC,

∴22?4t=±2(20?4t)

解得:t=或t=

当t=时,此时点B对应的数为,点C对应的数为,此时不满足题意,

故t=

(3)解: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

此时?6+3t>16?t

∴t>,

BC=|12?t?(?6+3t)|=|18?4t|,

AD=|16?t?(?8+3t)|=|24?4t|,

∵BC=3AD,

∴|18?4t|=3|24?4t|,

解得:t=或t=

经验证,t=或t=时,BC=3AD

【解析】【解答】(1)∵|x+7|=1,

∴x=?8或?6

∴a=?8,b=?6,

∵(c?12)2+|d?16|=0,

∴c=12,d=16,

故答案为:?8;?6;12;16.

【分析】(1)根据方程与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2)AB、CD运动时,点A对应的数为:?8+3t,点B对应的数为:?6+3t,点C对应的数为:12?t,点D对应的数为:16?t,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即可求出t的值.(3)根据题意求出t的范围,然后根据BC=3AD 求出t的值即可.

10.已知数轴上有A.B. 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

(1)PA=________,PC=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当点P运动到点C时,P、Q两点运动停止,

①当P、Q两点运动停止时,求点P和点Q的距离;

②求当t为何值时P、Q两点恰好在途中相遇.

【答案】(1)t;36-t

(2)解:①由数轴可知:BC=10-(﹣10)=20个单位长度,

∴P从B运动到C的时间为:20÷1=20s

∵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

∴当P从B运动到C时,Q的运动时间也是20s

∴Q的运动路程为:20×3=60个单位长度,

∵此时P在C处

∴QP=QC=60-AC=60-36=24.

②由数轴可知:AB=(﹣10)-(﹣26)=16个单位长度,

∵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

∴Q比P晚出发了:16÷1=16s

故Q的运动时间为(t-16)s,

由图可知:P和Q运动总路程等于两个AC的长度

∴t+3(t-16)=2×36

解得:t=30

答:当t等于30时,P、Q两点恰好在途中相遇

【解析】【解答】解:(1)由数轴可知:AC=10-(﹣26)=36个单位长度

∵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

PA=t,PC=36-t;

【分析】(1)利用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求出AC的长度,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t表示出AP,再利用PC=AC-AP即可;(2)①先利用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求出BC的长度,再利用时间=路程÷速度算出P从B运动到C的时间,算出Q的运动路程,最后减去AC即可;②先利用AB的长度算出Q比P晚出发的时间,再利用P和Q运动总路程等于两个AC的长度列方程即可.

11.已知式子M=(a+5)x3+7x2-2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数轴上A,B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

(1)a=________,b=________.A,B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____;

(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第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

(3)在(2)的条件下,点P会不会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若可能请求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5;7;12

(2)依题意得:?5?1+2?3+4?5+6?7+…+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5+1009?2019,

=?1015.

答: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的值为?1013;

(3)解:设点P对应的有理数的值为p,

①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PA=?5?p,PB=7?p,

依题意得:

7?p=3(?5?p),

解得:p=?11;

②当点P在点A和点B之间时:PA=p?(?5)=p+5,PB=7?p,

依题意得:7?p=3(p+5),

解得:p=?2;

③当点P在点B的右侧时:PA=p?(?5)=p+5,PB=p?7,

依题意得:p?7=3(p+5),

解得:x=?11,这与点P在点B的右侧(即x>7)矛盾,故舍去.

综上所述,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11和?2.

【解析】【解析】解:(1)∵式子M=(a+5)x3+7x2?2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

∴a+5=0,b=7,

则a=?5,

∴A、B两点之间的距离=|?5-7|=12.

故答案是:?5;7;12.

【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项及次数的定义得到a+5=0,由此求得a、b的值,然后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求线段AB的值;(2)根据题意得到点P每一次运动后所在的位置,然后由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即可;(3)设点P对应的有理数的值为p,分情况进行解答:点P在点A的左侧,点P在点A、B之间、点P在点B的右侧三种情况,根据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表示出PA,PB的长度,进而根据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运动,当点Q到达点A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单位:秒.

(1)求时,求点P和点Q表示的有理数;

(2)求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时的t值;

(3)当t的值为多少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与点Q表示的有理数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答案】(1)解:当时,

点P表示的数为:,

点Q表示的数为:

(2)解:

答: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时的t值为4

(3)解:点P和点Q第一相遇前,

解得,;

当点P和点Q相遇后,点P到达点B前,

解得,;

当点P从点B向点A运动时,

解得,;

由上可得,当t的值为3,5,9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与点Q表示的有理数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得到当时,点P和点Q表示的有理数;(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遇关于t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得t的值;(3)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