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吃美术教案

家乡的小吃美术教案

【篇一: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教案人美版】

家乡的小吃

教学目地:

1、了解本地区的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

尝试着采用多种表现方法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并能通过

各种形式对家乡的小吃进行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2、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

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本地区的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

和制作方法尝试着采用多种表现方法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并能通过各种形式对家乡的小吃进行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小食品的制作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教具:

录像、家乡特色小食品或图片,彩泥,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同学们将自己带来的家乡小吃发给本组的同学,大家一起品尝。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种食品味道怎样?介绍这种食品的名称及产地。小结:我们反这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食品称为家乡的小吃。

出示课题

2、授新课:

(1)提出问题:每组介绍一至两种地方特色小食品。

分别从食品的名称、历史、制作工艺、味道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2)你们组怎样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

(3)书上的学生作品在制作方面对你有哪些启示?

(4)提出问题: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你们组准备采用什么形式对自己制作的小食品进行介绍和推广。

3、老师展示。

为北京特色早点——烧饼、油条设计一个商标或广告,边做边说明

一些简单的常识

4、作业要求:以组为单位,分工要明确。

可采用多种表现形式。

5、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评选出最佳搜集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广告人、最佳广告语等大奖,并鼓励学生大

胆创新。

教学效果:

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多姿多彩的,有学生的自方活动、有师生的共同探讨、

有小组的共同讨论,有学生自发组织的集体探究,教师不可过多干涉,也不能放手不管,课堂教学应张弛有度。

【篇二:人美版美术六上《家乡的小吃》教学案例】《家乡的小吃》

《家乡的小吃》:选自人美版第11册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简单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

制作方法;

2.尝试着采用彩色面粉等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来制作一份小吃,并

通过各种方式对家乡小吃的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家乡小吃的历史、习俗,加深对本地民族

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小吃。通过宣传

介绍家乡小吃的特色,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怎样把传统的小食品做得更有创意和新意。

教学流程:

一:出示礼物,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各种礼物,激发学生兴趣。

2.播放影片,学生观看并思考:这个影片为我们描述的是什么场景?

3.出示课题。

二.学生介绍家乡小吃

1.师:刚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现在请大家也给老师送份礼

物吧,就请你们把了解的家乡的小吃介绍给我作为礼物。说说它的

形状、色彩、口味等,如果知道它的名称由来和传说故事也可以说

一说。

2.学生介绍

3.教师介绍最具家乡的特色小吃。

(如:猪大肠等)

3.教师小结

谢谢大家带来的这么多礼物,让老师知道了咱们家乡有这么多有特色的小吃,还有精彩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美好的寓意,真是大饱耳福啊!

三.欣赏家乡的小吃,教师归纳及拓展。

(一).欣赏各地有名的小吃图片

1.狗不理包子。

2.麻辣烫。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麻辣烫)

3.冰糖葫芦。

(播放关于冰糖葫芦的歌曲)

4.羊肉串。

5.热干面。

6.面点。

(二).师生合作,完成一份彩泥作品。

1.完成作品。

2.展示作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1.布置作业。

(建议:

(1).以同桌为单位创作一份属于自己的小吃。

(2).为自己的小吃取名,并设计一句独特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小吃。

2.学生完成作业。

3.是巡视辅导。

五.课后评价和课后延伸

1.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宣读自己为小吃设计的宣传语。

3.课后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份真正的小吃送给他们。

【篇三: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教学案例人美

版】

《家乡的小吃》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简单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

2.尝试着采用彩色面粉等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来制作一份小吃,并

通过各种方式对家乡小吃的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家乡小吃的历史、习俗,加深对本地民族

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小吃。通过宣传

介绍家乡小吃的特色,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教学难点:怎样

把传统的小食品做得更有创意和新意。

教学流程:

一:出示礼物,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各种礼物,激发学生兴趣。

2.播放影片,学生观看并思考:这个影片为我们描述的是什么场景?

3.出示课题。

二.学生介绍家乡小吃

1.师:刚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现在请大家也给老师送份礼物吧,就请你们把了解的家乡的小吃介绍给我作为礼物。说说它的

形状、色彩、口味等,如果知道它的名称由来和传说故事也可以说

一说。

2.学生介绍

3.教师介绍最具家乡的特色小吃。

(如:猪大肠等)

3.教师小结

谢谢大家带来的这么多礼物,让老师知道了咱们家乡有这么多有特

色的小吃,还有精彩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美好的寓意,真是大饱耳福啊!

三.欣赏家乡的小吃,教师归纳及拓展。

(一).欣赏各地有名的小吃图片

1.狗不理包子。

2.麻辣烫。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麻辣烫)

3.冰糖葫芦。

(播放关于冰糖葫芦的歌曲)

4.羊肉串。

5.热干面。

6.面点。

(二).师生合作,完成一份彩泥作品。

1.完成作品。

2.展示作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1.布置作业。

(建议:

(1).以同桌为单位创作一份属于自己的小吃。

(2).为自己的小吃取名,并设计一句独特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小吃。

2.学生完成作业。

3.是巡视辅导。

五.课后评价和课后延伸

1.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宣读自

己为小吃设计的宣传语。

3.课后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份真正的小吃送给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