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摘要:民办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其毕业生由于所在学校的发展、地位、社会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面临着不小的就业压力。本文从民办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入手,分析制约其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与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提升途径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国家承认学历的676所民办普通高校的高职高专学生达1956961人,占全国的20.25%。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如何妥善解决民办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决定着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要做好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必须对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分析,从提高竞争力入手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

一、民办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制约因素

(一)解读民办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成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源于《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而民办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就是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不易被他人尤其是公办院校学生

基于毕业生座谈会的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oc

基于毕业生座谈会的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一、就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一)就业能力 国外学者HillagePollard将就业能力与学生的工作能力相联系,与学生得到岗位的能力相联系,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 1990年美国的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教授和加里.哈默尔(GaryHamel)教授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学生在就业和维持就业的过程中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 二、毕业生座谈会基本情况与内容介绍 (一)毕业生座谈会基本情况介绍 根据学院的安排,大三学生进行了5个月的校外实习。为了更好的了解毕业生实习就业的情况,召开了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座谈会。 座谈会由本专业专业主任和专业教师组织,同时邀请了分管教学工作的系副主任和分管学生工作的系党总支书记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学生共有15人,其中毕业生13人。此外,还有2名本专业大二学生旁听会议并参与讨论。 13位参会的毕业生采用的是目的抽样的方法,会集了4个

不同的就业类别。第一个类别:就业领域。在北上广大城市就业的学生(1人),在读书地长沙就业的学生(7人),回家乡就业的学生(3);第二个类别:对口就业。专业不对口就业的学生(1人),对口就业的学生(10人);第三个类别:单位性质。在国企就业的学生(1人)和私企就业的学生(10人);第四个类别:与教师期望值不符的就业情况。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但没有就业的学生(2人)。在学校学习不积极,但成功就业,且专业知识进步非常快的学生(1人)。 (二)毕业生座谈会内容介绍 在座谈会正式开始前,座谈会的组织者向毕业生郑重声明:此次的座谈会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就业情况,请大家畅所欲言。在大会上所阐述的观点和内容不会对大家的成绩等各方面造成任何影响。 座谈会由专业主任主持,设定了三个议题。请学生分别从求职经历、现工作的要求和现工作遇到的困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根据座谈会的录音,会后进行整理并与会者校对。以下笔者打破了发言的顺序,按照三个议题综述了毕业生的谈话内容。 1、求职经历 周永,专业对口,读书地长沙私企就业。她用她的求职经历拉开了座谈会的序幕。根据周永自己的介绍,她喜欢做设计,第一份工作是网站移动端设计,且一直工作到至今。就业时较顺利,她认为她之所以能顺利就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态度诚恳;第二,在学校专业知识学得较好,在工作岗位上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杨志胜,专业对口,在北上广大城市私企就业。他认为就业不难。因为企业非常看重他在校内当任班长,在课程学习中担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2012-12-21 09:54:45) 标签:教育学习杂谈分类:职业教育研究习作 制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个大的方面进行构建,统筹考虑学院发展内外部环境,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人才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打造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外在形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名师与师资数量、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数量、高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等。 1.名师与师资数量 名师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专家、模范、表率的特点,是某个专业方面的领军人物或在某一方面有一定造诣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学校的师资结构应趋于合理,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以及企业经历或锻炼年限。 优质教学团队: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数量以及培养机制。 名师工作室:有明确的定位,吸引高层次专业人员或高技能人才从事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或者技术研发等。 2.人才培养规格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3.人才培养质量包括企业评价、一次就业率、就业企业的规模,就业的区域。 4.人才培养数量主要体现为在校生规模上。 5.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结果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公正、客观地评价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及整个社会来说其影响是巨大的。 6.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这是反映一所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及学校改革与发展成绩的指标。 (二)科学研究创造力(专业建设的竞争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我们党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时期,如果说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基本的生命线,那么科学研究创造力应逐渐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特别是与企业的合作中,科技创新更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与其他高校竞争并保持自身的优势,要以专业建设、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为龙头,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对于

《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逐步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化,同时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南京江宁高等职业学校校长王小林认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有一支师德高尚、专业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王小林说,“近年来,我校通过实施学历与技能双提升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三大工程,同时引进校外优秀教师资源,组建了青年教师发展班、专业(学科)中心组、名。。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工作室五大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师资培养机制,从而逐渐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筑巢引凤优越条件吸引人才 没有梧桐枝,哪来金凤凰。学校硬件是吸引人才的基础,没有优越的教学环境,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想吸引高水平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南京江宁高等职业学校始终把硬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学校占地400多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拥有8个校内实训基地、28家校外实习基地,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省级数控

实训基地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省级实训基地、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仿真实训基地。同时,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是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xx年,学校在信息化基础建设及各类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共计投入一千多万元,学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和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良好的硬件条件为学校吸引人才和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还大力提升软实力,在制度政策上也给予教师有力保障。xx 年,学校在反复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江宁高职校(筹)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xx年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要求、具体措施,该意见成为了江宁高职校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根本大法”。 在此基础上,学校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按照“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培养骨干、造就名师”的指导思想,陆续出台了《江宁高职校专业(学科)中心组建设方案》《江宁高职校教学团队建设意见》《江宁高职校名师工作室实施办法》《江宁高职校教师拔尖人才评选及考核办法》《江宁高职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核暂行办法》《江宁高职校创新工作室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校内规章制度,从管理体系、平台建设等各方面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让教师队伍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为了增强教师的发展动力和工作责任感,学校还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如《江宁高职校产学研成果奖励办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虽然我在第一组扮演的是专家,介绍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我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更感兴趣,因为它离我们更近。 在中学,我们没有办法,为了应对中考和高考,只能埋头苦读。但到了大学,情况便不一样了。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在大学混得怎样,到社会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刚进大学时,老师也常告诫我们,在大学,学习和能力培养是并重的,一个只会读书,没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大学生,真的无法在社会中生存。 所以加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真的迫在眉睫。我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主要分为道德素养、学习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 道德素养:基本的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我们南中医前不久就发生过一件感人事迹。4月25日晚6时许,一个小女孩因嬉戏不小心掉进了扬清池,池边三个女生大喊“救命啊,快来人。”这时王晨和室友都听见了叫声,王晨跑在最前面,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已一个纵身,跳入了两米多深的池中。入水,抱住,回岸,短短一两分钟的时间,却牵动着大家的揪紧的心。王晨救人后,便和室友默默离开了。要不是小女孩的妈妈,最后借助网络力量找到了这位低调的活雷锋,也许我们到今天也无法知道这位英雄是谁。 面对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那奋不顾生的一跃,就像清波一般,洗涤着人们内心的冷漠,扬清浑浊迷茫的心;那一跃,我虽没有看到,但我相信那是世间最美的彩虹。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在于智商。古语一针见血:学贵有恒。必须要坚持,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拿背英语单词来说吧,一本四级词汇,你若没有恒心。从前往后背,背到C,背不下去了,就再从后往前背,背到S,又背不下去了。那你真的可以去打一会CS。背单词就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一旦你中断,你就再也没有勇气去面对那厚厚的单词本了。 决策能力:这个能力真不是一朝一息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一定经验的积累,和果敢的判断力。当然了,在决策之前可以咨询一下他人的建议,毕竟集思广益嘛。比如高中选择文理科时,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并参考一下老师和家人的建议。但决定权在你,因为这是你自己要走的路,没有人可以代替和决定你的路。我当时在高中选的是物理和生物,首先我肯定报的是理科,但是选物化还是物生让我有些头疼。因为物化班高手多,整体水平较高,但我化学不好,所以我最后选了物生。现在回过头看看,觉得自己没有选错。要是选化学的话,很可能拖我的后腿,那现在我是否在南中医还未可知。所以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和

校长关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心得体会-校长讲话后学生的感想

校长关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心得体会 校长讲话后学生的感想 校长关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心得体会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人的精神,同样离不开人的能力。我认为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力1、要有战略思维能力领导班子要具备能够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质确定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的能力。这一能力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定时期学校发展的走向。 2 、要有组织协调能力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与办学思想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实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与需要妥善处理的关系,包括组织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乃至学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等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与关系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协调能力。 3 、要有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要能准确地找到在不同 时期学校发展的问题所在,以及引起问题的根源,这是有效改进学校工作,不断地把学校带向新阶段,切实推动学校发展的基础。找到学校发

展中的问题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评价能力; 确诊问题的症结所在的能力是学校领导诊断问题的能力。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的高低是学校领导力的重要表现。它对学校是否可持续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4、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学校办得好,社会就愿意为学校提供 支持。学校领导要努力提高自己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社会的支持不仅仅是社会对学校财力与物力的支持,还包括社会舆论对学校的支持。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经常到学校讲学,与学生、教师座谈,这不仅对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有利,而且对极大地提升学校师生的精神追求有重要意义。因而,我们要提升学校的品牌就要注重学校在公众中的形象,注意社会舆论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二、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包括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 理,制度化管理注重制度的完善化,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性和情感因素,两者有不同的侧重点。但目的是一样的,管理到位,校风正、学风浓、师生关系和谐,校园充满生机,学校的名片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广大师生的口碑更是学校的名片最好的宣传。 (一)人性化管理强调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突出以人为本仅 有完善的制度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是不够的,人不是机器,不能完全受制于组织。为此,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 力 文档仅供参考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天水市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学习工作总结 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中学王鸿举 胡锦涛主席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

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教育需要教师赋予学生知识和智慧,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而有什么样的校长,也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责任在校长,关键在教师。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教师队伍。在此,本人结合这次培训和考察经历,立足学校实际,现就当前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师德建设,唤醒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和首要任务。 “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乃立人之本,成事之魂”。可见,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抓教师队伍建设,要首先从加强师德建设入手,师德高尚的教师才会积极敬业,乐于奉献才能育人育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的重要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的影响。当前,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市场经济冲击了宁静的校园,不少教师产生了困惑、迷茫和消极的情绪,许多教师甘于平凡,最终走向平庸。这些情况严重 文档仅供参考 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当前前抓师德教育应做到: 1、抓好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带领教师认真学习解读并理解党的重要思想及相关教育方针政策,要明白国家对人的培养目的和目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省、市、区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及学校制订的师德规章制度,使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建构

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建构 [摘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等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竞争中获取的可持续生存和具有发展优势的核心能力。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结合自身优势和周围环境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在构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关系、创新与特色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构途径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互补系统。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其特点是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面向一线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提供优质教育产品或服务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核心,在对资源、能力和知识等要素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而使学校内在的一般竞争力提升,并形成对学校发展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它的关键应该是形成学校在竞争中的独特能力,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从而形成竞争对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的竞争力。 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学院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同类高职学院简单仿效的,能给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带来价值,创造双赢乃至多赢的独特能力。其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专业和教学方案,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将院校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整体实力的对抗。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平台,是保证学校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它是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它的文化之中,融合于它的内质之中。

2020年校长关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心得体会

校长关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心得体会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人的精神,同样离不开人的能力。我认为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有战略思维能力 领导班子要具备能够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质确定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的能力。这一能力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定时期学校发展的走向。 2、要有组织协调能力 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与办学思想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实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与需要妥善处理的关系,包括组织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乃至学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等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与关系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协调能力。 3、要有对学校现状的与诊断能力

要能准确地找到在不同时期学校发展的问题所在,以及引起问题的根源,这是有效改进学校工作,不断地把学校带向新阶段,切实推动学校发展的基础。找到学校发展中的问题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评价能力;确诊问题的症结所在的能力是学校领导诊断问题的能力。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的高低是学校领导力的重要表现。它对学校是否可持续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4、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 学校办得好,社会就愿意为学校提供支持。学校领导要努力提高自己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社会的支持不仅仅是社会对学校财力与物力的支持,还包括社会舆论对学校的支持。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经常到学校讲学,与学生、教师座谈,这不仅对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有利,而且对极大地提升学校师生的精神追求有重要意义。因而,我们要提升学校的品牌就要注重学校在公众中的形象,注意社会舆论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学校管理包括人性化管理和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注重制度的完善化,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性和情感因素,两者有不同的侧重点。但目的是一样的,管理到位,校风正、学风浓、师生关系和谐,校园充满生机,学校的名片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广大师生的口碑更是学校的名片最好的宣传。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发展的核心力 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必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一个有经营力的企业必是一个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一个有学习力的班级必是一个有文化氛围的班级。可见,不管是一个国家、企业还是一个班级, 文化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四个层次。校 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制度、公约以及习俗等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指 包括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和绝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 生活信念等意识,也是通常所说的校园精神,它属于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行为文化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锻炼中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践的校园文化。它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 化的晴雨表,是所有文化的总折射。 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学校文化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生产力教育(显性与隐性结合)。文化与文明是生 命的代价,要么等待,要么变革。——余秋雨 余秋雨先生谈及校园文化中看得见的:如校园建筑物,走廊,操场,墙壁,宣传橱窗等展示的图文、标语,以及文化石、雕塑、树木 花草等。看不见的,即校园文化中隐性内涵,如校训、校风、师风、班风、领导艺术、教学艺术等等,这些都在直接或潜移默化中感染人

的情绪、激励人的理想、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美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形象,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独特育人功能是任何说教所无 法替代的。所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个学校的发展靠什么?靠的是教学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强的学校,发展就快,有后劲;综合实力弱的学校,发展就慢,无后劲。 而构成教育教学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不是政府的投入和硬 件的建设,而是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有一种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广大师生就会感到目标明确,生活和谐,就会树立起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就会不为利益驱动,专心治教;学生就会以校为荣、孜孜求学、自我约束,学校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加强。所以说,校 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校园文化引导下的领导核心价值观 学校育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学校就应该是一个精神神圣之地。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精神特区建设成败的关键。——《王金战眼中的衡水中学》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因此每个学校的文化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尤其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权力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而非权力影响力常常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知识分子有自己的专业特 长,在某些情况下,权力对他们奈何不得,他要出工不出力,你还真 拿他没有办法。更何况,社会上出现的方方面面的腐败现象这种风气也蔓延到了一些学校,一些领导干部不敬业、腐败等现象在群众中的形象一败涂地,导致学校失去领导力、向心力,教师工作没有干劲。

高职院校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的形势下,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已将学生就业率纳入教学原则与最终目的。我国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在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学生多种就业的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最关键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让学生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一、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1、学生专业核心技术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到适应工作岗位再到完全胜任工作岗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毕竟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实践经验不够,对于工作上的一些应急处理能力也远远不够。然而,企业对学生抱有的期望值太高,而有些高职院校对学生在专业核心技术水平的培养远远落后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导致学校教学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学生还没有将专业知识完整学习吸收之前,就将他们安排到企业去进行实习。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在实习期间无从下手,完全不知道工作的流程是什么,更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导致学生以后走上正式的岗位显示出与别人在专业技能上的明显差距。 2、自主创业能力不成熟 在众多的高职学生求职意向中,自主创业占据极少的比重。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只是想找一份安逸稳定的固定工作,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少数学习有能力的学生想留在学校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学位之后,找一份相对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从实际出发,很少有学生能够自主创业主要原因是因为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不够。从高职学生以前接受的教育看来,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只是简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导致学生的创造能力普遍较低,加上自主创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物资基础,而且创业道路是一场持久性的战斗,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不是高职学生所能承受得住的。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创业虽然已经在各大高职院校成为共同意识,但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还是极其罕见的。 3、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纵观高职院校的学生,无非来自以下方面:一是占比例最多的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二是初中毕业后接受中专教育,再继续升入高职的学生,三是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考入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很多相同点,以前的教育模式都是应试教育,都是学生被动地学习,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这些经历导致学生自控能力很差,严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自主学习的意识十分薄弱。然而,当今这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能力。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衢江区实验中学韩满先 衢江区实验中学是衢江区教育局直属初中,学校原有教职工133人,42个教学班,近2200名学生。今年暑期,衢江区第一初中开学,学校师生进行了分流,学校现有教职工117人,32个班级,1522名学生,学校以“诚信、砺志”为校训,以“智慧地教、成功地学、和谐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学生的“人格健全、智力健睿、体格健康”为培养目标,先后荣获省示范初中、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省第一轮农远工程先进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市教科研基地、市基础教育改革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中考成绩优异,上重点中学正取线人数多年位列全区前茅。2013年中考,衢江区实验中学再结硕果:5月初,方卫东同学考取衢州二中创新人才班,6月中考成绩揭晓,邵科同学以总分612分、余丹妮同学以总分610分名列衢州市区总分前十名,其中邵科名列第二,余丹妮名列第七;全区总分前十名实验中学占了7名。到过实验中学的老师都知道,作为一所区属初中,实验中学硬件设施相当滞后,一直到七月份,学校还没有象样的大门和操场,交通也极为不便。为什么学校还有如此高的教学质量?一所学校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我们认为不是美丽的校园,先进的设施,便捷的交通;也不是优质的学生生源。因为校舍没有,可以建造;设施没有,可以购买;交通不便,可以克服;学生基础落后,可以进步改变。我们认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教师。一所学校名优师资的数量、质量以及教师个人的能力素质、干劲与状态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能打造好一支教师队伍,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我们一直把如何打造衢江区教育局提出的高素质的“三心”(安心、潜心、舒心)教师队伍作为我们苦苦思索和追求提高质量的永恒目标。为此,我们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措施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的追求相融合起来,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教师队伍。现将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立足教学常规管理,抓实教师课堂教学规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作为有竞争力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规范。为此,我们每学期都严格要求教师做好以下几点: 1、及时制定计划,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每学期开学初要求教师及时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教研组长制定教研计划,做到教育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每位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安排的意图和目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方法措施、学生情况分析等方面内容。

语文课程在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语文课程在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 作用 摘要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作为高职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特性和强大功能在这一浪潮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语文高职教育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Role of Language Courses in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LU Yi, XU Shenglei (Fundamental Department,Baoji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Baoji, Shaanxi 721013)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s training highly qualified skilled personnel as its responsibility;training and enhancing vocational students’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goals. Language courses as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basic course compulsory can by virtue of its powerful

features and has much to offer in this wave. Key words Chinese;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students; core competitiveness 中国的高职教育走到今天,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也开始从单纯的规模扩张逐渐转向内涵建设上来。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成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事实证明,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一方面满足了企业用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高职院校而言,这也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对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语文教育和高职生核心竞争力两者之间具有相融性,因为高职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只有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求得学校更大的发展。本文对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模型分析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从而启发我们对高职办学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办学思路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长期形成的、蕰涵于组织内质中的、学校独具的、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是使学校在长时间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本文借鉴管理学理论和模型构建和分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为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开阔思路。 1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1)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概念的核心要素包括“职业”、“技术”和“教育”。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是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职业的发展变化决定了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以及职业教育内容、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变化。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包括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技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职业教育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教育是启发智慧、教化国民、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教育的一个类型,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教育高级层次,是高等教育层次中的职业教育类型。 从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个哲学命题出发,可得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类型划分的基本依据,再由高职教育培养人的类型,即可得出其本质特征。培养什么人与培养目标有较大关联度,但两者并不相等。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教育的性质是由其培养人才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教育形式最根本差别就在于其培养人才的差异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的表述不是完全一样的,但它的内在实质是一样的。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高职院校竞争力是指由自身资

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

是由信息的时效性决定的。这就要求交流主体能够准确抓住需要沟通的信息,因势利导,及时与交流客体进行沟通。 (四)构建的着力点)))培植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组织文化作为信念、心理与道德的力量,对个体具有支配与引领、规范与调节的 作用[3]。组织文化具体到班级这一特定的组织就是班级精神。应该说,班级精神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可以通过情绪感染、价值引导、行为制约和信息筛选来统一行动。这样的班级精神是孕育班级心理契约的土壤,它可将班级的期望凝聚成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将班级对学生的期望内化为学生的个体需要,指向确定的行为动机,引发正确的行为习惯,真正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因此,构建班级心理契约的着力点在于培植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在班级精神培植过程中,需要班主任(辅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讲正气,对歪风邪气绝不妥协,并且要及时纠正班级中存在的各种偏见和误解,避免消极的舆论扩散和渗透,从而使公平、正义、诚信、守约等精神洋溢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促使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气息中不断前进。因此,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努力做到全方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并包容学生的个性,重视并实现学生的价值,完善学生的人格。 只有触及人的心灵的管理才是最有效也是最有价值的管理。但愿心理契约能为大学班主任(辅导员)在班级管理方面打开新思路。作为班级一线管理者的班主任(辅导员)若能深刻领会心理契约的要义,并倾心实践,师生定能和谐相处,从而促进大学班级管理达到新的水平或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胡晓霞.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教育,2005(7). [2]鲁先锋,倪伟光.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0的作用[J].现代企业,2006(3). [3]陈力华,邱羚.组织行为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 陈树冬,张 佳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难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减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河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0课题组,从大学生、高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0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5哈佛商业评论6上所发表的5公司的核心竞争力6中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就长 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0[1]。学术界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大体可以 归结为两类:一类是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比较典型的定义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 势能力,是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0[2]另一类是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通过接受学校教育培养以及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各项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提炼、提升和整合形成的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最突出、最独特、最具个性魅力、能够被社会认同和需要的最具竞争优势的差异化素质和能力(人格魅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 力等)的统称0[3]。 从以上两种定义可以看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经过教育和培养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自身努力所形成的优于其他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时代性、稳定性、独特性三个特点。#105#2011年2月 F eb .2011第24卷 第1期Journal o fM anag e m ent V o.l 24N o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天水市2009年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学习工作总结 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中学王鸿举 胡锦涛主席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教育需要教师赋予学生知识和智慧,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而有什么样的校长,也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责任在校长,关键在教师。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教师队伍。在此,本人结合这次培训和考察经历,立足学校实际,现就目前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师德建设,唤醒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和首要任务。 “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乃立人之本,成事之魂”。可见,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抓教师队伍建设,要首先从加强师德建设入手,师德高尚的教师才会积极敬业,乐于奉献,才能育人育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的重要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的影响。当前,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市场经济冲击了宁静的校园,不少教师产生了困惑、

迷茫和消极的情绪,许多教师甘于平凡,最终走向平庸。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我认为目前前抓师德教育应做到: 1、抓好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带领教师认真学习解读并理解党的重要思想及相关教育方针政策,要明白国家对人的培养目的和目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省、市、区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及学校制订的师德规章制度,使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2、抓好目标导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确立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远近期办学目标等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对此学校除了有醒目的条幅和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之外,还应有形式多样的一些宣传、学习活动,做到教师人人心知肚明,以求造就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学校办学目标既是校长、学校行政心中的一把尺子,更是全体教师共同追的最高目标。 3、抓好活动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学校通过开展“师德模范评选”、“师德评议”、“师德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力求小中见大,朴素中见真情,真正让教师从中受感染,激励教师以身边的典型为榜样,让教师经常自我反思、自我督查、自我整改,不断向模范看齐,并且超越模范。从而达到育人先育己,真正唤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激情。 4、抓好师德讨论,努力培养“明”师。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立足教师工作实际,努力培养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 5、建立科学合理考评机制,让奖惩制度成为教师工作内趋力。评

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必然导致人才间的激烈竞争,创新人格作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重点在于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内化为学生心理层面相对稳定的模式,关键是创新问题的提出和创新构想的实施。要坚持学生主体、思维开放、创造价值、健全人格观念并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指导原则,通过营造创新氛围、形成创新机制、传授创新方法,使大学生在创新文化生态中形成创新人格,从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标签]大学生创新人格核心竞争力 当代大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凸现个人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工作实践中的持续竞争能力,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和外化特征 人格(Personality),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为面具、脸谱,剧中角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的能够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创新与人格密切相关。创新是人的本能,但人的创造性却是潜在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对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培养和塑造,使创新成为他们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并内化为他们人格的主要基质,那么,他们将来的创新能力就会愈发增强,创新成果就会愈加显著。 (一)创新人格的特质内涵 1.独立生存的自信心 对独立生存的自信,是现代人才对自我生存素质的自我满意,更是对自我开辟生活道路、自主创造人生价值能力的自我判断,这正符合现代“学会生存”教育理念。“学会生存”更多强调的是独立面对生存环境、独立迎接生活挑战、独立创造人生价值,强调独立思考、独立筹划、独立应对的能力。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和人格特征,就能在不同境况、不同人际中从容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局面,就善于在总结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 2.不进则退的进取心 当前,不甘落后已成为低层次的追求,而恪守古训、因循成法已是社会发展的障碍。没有执着追求、求知若渴、不进则退、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也就无所谓竞争优势,更不可能作出创造性贡献。

校长关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心得体会

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人的精神,同样离不开人的能力。我认为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力 1、要有战略思维能力 领导班子要具备能够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质确定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的能力。这一能力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定时期学校发展的走向。 2、要有组织协调能力 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与办学思想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实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与需要妥善处理的关系,包括组织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乃至学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等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与关系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协调能力。 3、要有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 要能准确地找到在不同时期学校发展的问题所在,以及引起问题的根源,这

是有效改进学校工作,不断地把学校带向新阶段,切实推动学校发展的基础。找到学校发展中的问题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评价能力; 确诊问题的症结所在的能力是学校领导诊断问题的能力。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的高低是学校领导力的重要表现。它对学校是否可持续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4、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 学校办得好,社会就愿意为学校提供支持。学校领导要努力提高自己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社会的支持不仅仅是社会对学校财力与物力的支持,还包括社会舆论对学校的支持。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经常到学校讲学,与学生、教师座谈,这不仅对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有利,而且对极大地提升学校师生的精神追求有重要意义。因而,我们要提升学校的品牌就要注重学校在公众中的形象,注意社会舆论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二、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包括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注重制度的完善化,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性和情感因素,两者有不同的侧重点。但目的是一样的,管理到位,校风正、学风浓、师生关系和谐,校园充满生机,学校的名片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广大师生的口碑更是学校的名片最好的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