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变电站设计论文

10Kv变电站设计论文
10Kv变电站设计论文

学号201392170XXX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某10Kv变电站的设计

系别名称: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

学生姓名:李天琦

指导教师:张文有副教授

二○一七年三月

Student ID 201392170111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ZHIXING COLLEGE OF NWNU

10Kv Substation Design

Dept of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ubject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electrical automation

Name :LiTianqi

Directed by :Zhang Wenyou Associate Professor

March 2017

摘要

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电力的及时供应。电与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长时间停电,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煤矿变电站更是如此,如果突然中断电力供应,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生产出来的电能进行变换、监测、分配等处理,使其更好地为负荷用户使用,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变电站是电力供应的重要环节,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10kV是我国常用的一个电压等级,本文主要进行了在给定条件下对某10Kv变电站进行设计,选择了变电所主变的型号,按照规程要求设计确定出了变电所的最佳电气主接线,查阅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规范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在规程导则框架内,可根据联系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选择经济可行的最优方案。本文选取最大方式、最小方式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然后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选取并校验了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本文还对变电站的二次保护部分进行了简要设计。

关键字:变电站;主接线;短路计算;电气设备

ABSTRACT

Functioning of modern society can not do without the timely supply of electricity. Electricity and every citizen's daily lives, if an extended power outage, people's lives will bring a lot of inconvenience to the enterprise has brought huge economic losses. For coal mine substation is especially true if the sudden interrup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it could hav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ubstation is a power plant produced 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monitoring, allocation process, to better use for the user load,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ystem stability. In 2014, there were Liaoning Power Grid monitoring alarms 6,946,139, of which the accident category 93149, the exception class 3888620, 2142197 more limited class, displacement class 822 173 by the end of 2014, 500 kV substation stations are 22 daily 220 kV substation and the following day were 12 stations. Thus, the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suppl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power system. 35kV is commonly used in China a voltage level, this paper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35kV substation. This paper conducted a model under the given conditions 35KV substation preliminary design, select a mai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according to a procedure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electrical substation main connection, access to the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in the design proces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gulations guidelines, contact can be reasonably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choose the best economically viable solu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e maximum mode, the min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were then selected based on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and check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such as circuit breakers, disconnectors, current transformers, surge arresters and other. This article also secondary protective portion substation briefly design, the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ar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this design also draw the final main electrical wiring diagram,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maps

Key Words:Substation;the Electricity Lord Connects the Line;the Short-circuit compute;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目录

1.绪论 (1)

1.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本次设计的主要思路 (1)

1.3原始资料概述 (2)

1.4本文主要内容 (2)

2.负荷计算和功率补偿 (4)

2.1 负荷计算的方法 (4)

2.1.1需用系数法 (4)

2.1.2 二项系数法 (5)

2.1.3 负荷计算 (5)

2.2变压器的选择 (7)

3.电气主接线选择 (9)

3.1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及原则 (9)

3.2接线方式分类 (10)

3.2.1单母线不分段接线 (10)

3.2.2单母线不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 (11)

3.2.3单母线分段接线 (11)

3.2.4桥式接线 (12)

3.3接线方式选择 (13)

4.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4.1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 (14)

4.2 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5.电气设备选择 (17)

5.1电气设备选择概述 (17)

5.1.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7)

5.1.2 按短路情况进行校验 (17)

5.2 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 (18)

5.2.1 0.4kV侧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 (18)

5.2.2 10kV侧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 (19)

5.3 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20)

5.4 熔断器的选择 (21)

5.4.1 0.4kV侧熔断器的选择 (21)

5.4.2 10kV侧熔断器的选择 (22)

5.5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2)

5.5.1 0.4kV侧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2)

5.5.2 10kV侧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2)

5.6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23)

5.6.1 0.4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23)

5.6.2 1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23)

5.7 开关柜的选择 (24)

6.继电保护设置 (25)

6.1 继电保护设计原则 (25)

6.2 配电变压器保护 (25)

6.3 10kV进线保护 (28)

6.4 10kV母线保护 (29)

7.防雷保护 (30)

7.1 过电压及其分类 (30)

7.2 防雷保护概述 (31)

7.3 避雷器的选择 (31)

7.3.1 概述 (31)

7.3.2 变电站的进线段保护 (33)

7.3.3 10kV侧避雷器的选择 (33)

结论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某10Kv变电站的设计

学生:李天琦指导老师:张文有副教授

1.绪论

1.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电力的及时供应。电与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如果长时间停电,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生产出来的电能进行变换、监测、分配等处理,使其更好地为负荷用户使用,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变电站根据它在系统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和所处的地位等,可分为枢纽变电站、中间变电站、地

区变电站、终端变电站等,对其的一些介绍见表1-1。

表1-1 变电站分类

变电站分类概述电压等级事故后的后果

枢纽变电站位于枢纽点,连接各个部分,

汇聚多个电源

330—500kv

与该变电站连接的电网系统

解列

中间变电站降压供电,汇聚2—3个电源220—330kv 该变电站所在区域电网解列

地区变电站面向用户供电110—220kv 地区范围内停电

终端变电站面向用户供电110kv,35kv 用户停电由上可知,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变电站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本次设计的主要思路

由上文可知,变电站在电网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变电站设计由来已久。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它的客观认识,对一些技术问题逐步形成了共同认知,国家对电力行业也有相应的规范作为最低约束。本课题主要是对原始资料的35kV变电站进行初步设计。本次设计主要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1)查阅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规范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在规程导则框架内,可根据联系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选择经济可行的最优方案。

(2)掌握电力工程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3)熟练掌握电力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训练自己绘制电气工程制图的能力,进一步了解了电力系统如何运行,生产实践中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措施的实施办法,熟悉了变电站在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夯实了变电站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6)在设计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遇到困难后,如何选择处理办法,是在浩瀚的资料中,短时间内获取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是查阅工具书(电力设计手册),还是上网搜索资料,或者参考已发表的文献,询问老师同学等,也将伴随着整个设计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锻炼自学能力,增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1.3原始资料概述

设计有关原始资料:

(1)根据用电量结合实际确定为10kV变电所。本设计,负荷情况见表1-2:

表1-2负荷一览表

车间项目

负荷资料

1 2 3 4 生活区

负荷(kw)280 360 300 220 145

功率因数cos 0.72 0.64 0.67 0.85 1

负荷类型一一二二三

(2)功率因数,COSφ提高至0.92。

(3)年最高气温:40℃,最高月平均气温:32℃,年最低气温:-7℃,年平均雷电日:25天。

1.4本文主要内容

1、变电站接线方式的确定;

①接线方式分类;

②接线选择;

2、负荷计算;

①负荷计算的方法;

②负荷计算。

③补偿电容计算。

3、变电站内设备选择

(1)变压器的选择

(2)高低压开关柜的选择

(3)变电站内高压开关的选择、校验。

①高低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②高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4)变电站内测量仪表的选择

①高压电压互感器选择;

②高压电流互感器选择与接线方式;

4、继电保护设置

5、防雷及其保护

2.负荷计算和功率补偿

2.1 负荷计算的方法

在电力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负荷进行计算,在人们长期的实践积累与理论探索中,出现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多种负荷计算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常用的有需用系数法、二项系数法。企业负荷的特点是包含各种各样、容量大小不一的电气设备。这两种方法都在计算企业负荷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在电气设备容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准确度较高,后者主要针对于大型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中电气设备容量相差较大的负荷计算。

2.1.1需用系数法

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并不总是工作在额定电压下,而且不同的电气设备也不总是同时工作。因此我们在计算系统最大负荷时,不能单纯的将所有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加在一起,而是在此基础上乘以一个需用系数d K 。d K 的确认来源于实践经验,国家已经对此做出了规定。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N d ca P K P

其计算公式的一般表达式为:

∑=N d ca P K P ,kW ∑=?tan N ca P Q ,kvar

2

2ca ca ca Q P S +=,kVA

)3/(N ca ca U S I =,A

式中 ca P 、ca Q 、ca S 用电设备的有功无功视在功率计算负荷;

∑N

P

- 用电设备的总额定容量;

N U - 额定电压;

t a n

?- 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ca I -该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电流; d K - 需用系数。

需用系数法具有原理清晰明了,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应用范围较广,准确度较高等优点。

2.1.2 二项系数法

最大有功负荷ca P 可以表示成:

P P P av ca ?+=

式中:av P - 企业日负荷曲线的平均电荷; P ?-日负荷曲线的尖峰部分。

在生产实践中,企业负荷中往往会产生尖峰电荷,其主要在于企业负荷中容量大的电气设备同时工作所引起的。如果已知X 台最大容量的电动机总容量为

X P ,则上式可以由下式来表示:

X N ca cP P b P +=∑

式中: ca P - 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kW ;

∑N

P

- 用电设备组的总额定容量,kW ;

X P - X 台最大容量用电设备的总容量,kW ;

X - 用电设备组中取最大用电设备的台数,X 取值取决于不同工作制、不同类型的用电设备 [2];

b 、c- 系数。

上式即为二项系数法的基本公式。

由上述可知,二项系数法在负荷计算中,考虑的更为全面。其不仅考虑了企业日负荷曲线的平均电荷,而且考虑了日负荷曲线的尖峰部分,所以二项系数法更适用于负荷中电气设备数量不多,但是设备容量却差别较大的负荷计算场合。但是,二项系数b 、c 和X 的值缺乏足够的理论根据,历史上积累的数据也比较少,因而其应用收到一定的局限。

2.1.3 负荷计算

了解了需用系数法和二项系数法的优缺点,结合本次设计的原始数据特点,本文采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

1.车间1

1111122111280,cos 0.72,0.952800.9266kW 266

369.4kVA cos 0.72

256.4kvar

θθ∑∑∑∑∑∑=====?==

===-=ca d d ca P K P K P P S Q S P 2.车间 2

2222222222360,cos 0.64,0.953600.95342kW 342

534.4kVA cos 0.64

410.6kvar

θθ∑∑∑∑∑∑=====?==

===-=ca d d ca P K P K P P S Q S P

3.车间 3

3331322333300,cos 0.67,0.93000.9270kW 270

403kVA cos 0.67

299.2kvar

θθ∑∑∑∑∑∑=====?==

===-=ca d d ca P K P K P P S Q S P

4.检修车间

4444422444220,cos 0.85,0.92200.9198kW 198

233kVA cos 0.85

122.7kvar

θθ∑∑∑∑∑∑=====?==

===-=ca d d ca P K P K P P S Q S P

5.生活区

5145kW =ca P 6.总计算负荷

12345

369.4534.44034002331451667.3kW

=++++=+++++=ca ca ca ca ca ca P P P P P P ,12345

1088.9kvar

=++++=ca

ca ca ca ca ca Q Q Q Q Q Q 最大负荷同时系数,sp K =0.8,sq K =0.85

∑P =sp

K ∑ca

P

=0.8?1667.3=1333.8kw

∑=∑ca sq Q K Q =0.85?1088.9=925.6kvar

2

2∑∑∑+=Q P S =1623.5kVA

2.2变压器的选择

变电所必须保证供电可靠性,才能可靠工作,进而才能发挥其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因此变电所自身所用负荷必须要保证供电可靠,充分考虑突发情况和极端不利情况的发生,设计中还应注意到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情况的发生。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用电负荷也可能突飞猛进,在变电站设计中,要考虑到变电站远景发展状况长远问题,分期建设等短时间内的问题。变电所还应综合考虑,淘汰过时落伍的旧设备,积极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这样可以提升运行效率,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经济合理。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所选用的n 台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应该大于等于变电站的最大综合计算负荷[3],即

max

N nS S ≥

式中N S 为单台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ax S 为最大综合计算负荷。 最大综合负荷的计算:

max (1%)S S α∑=+

式中S ∑为各出线的远景视在功率;

%α为线损率。

经提供的原始负荷资料,通过按上述公式计算,其中同时系数原始数据有提供,线损率取5%,得最大综合计算负荷为

max 1623.5 1.051704.7kVA ?≈=S

变电所拟装设两台主变,其中一台断开时另一台主变承担全部负荷。60%的全部最大综合计算负荷为:0.6×1704.7=1022.8kVA

因此,选择两台型号为S11-1250/10的油式变压器。

表2-1变压器参数

规格型号额定

容量

/kVA

额定电压/kV

联结组

标号

损耗(kW)空载

电流

(%)

阻抗电

压(%)高压低压空载负载

S11-1250

/10

1250 10±5% 0.4 Dyn0 1.37 12 0.5 4.5

3.电气主接线选择

3.1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及原则

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2]:

(1)满足对用户供电必要的可靠性和保证电能质量。

(2)接线应简单,清晰且操作方便。

(3)运行上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检修方便。

(4)具有经济性,投资少,运行维护费用低。

(5)具有扩建和可能性。

根据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规范,参考电力设计手册,了解到设计主接线的原则,

具体如表3-1所示

表3-1设计主接线的原则

编号设计主接线原则适用范围

1 单母线接线1)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2)35~66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

3)110kV~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5]

2 单母线分段接线

适用范围1)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5];2)35~66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为4~8回;

3)110kV~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3~4回

3 双母线接线适用

范围1)6~10kV配电装置,当短路电流较大,出线需要带电抗器[5];2)35~66kV配电装置,当出线回路超过8回

3)110kV~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5回及以上时[5];

4 增设旁路母线的

接线适用范围当110kV出线回路数为7回及以上,220kV出线为5回及以上时[5]。

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过程中,出于经济可行性因素考虑,高压侧应尽量减少断路器的使用,尽量不用,或者少用[2]。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可以采用线路分支接线,只要可以满足继电保护要求[6]。

本设计预介绍可行的电气主接线方案2~3种,具体方案内容包括主变的形式,台数以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等,并依据行业规范、原始资料等对本设计电气主接线的具体要求,从技术层面上论证各电气主接线方案的优缺点,淘汰差的方案,保留一种较好的方案[6]。

3.2接线方式分类

供配电主接线方式常见的有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内桥和外桥接法。其中单母线接线又有单母线分段、单母线不分段、单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等方式;而双母线接线又有双母线不分段和双母线带旁路母线分段接线两种。

3.2.1单母线不分段接线

单母线不分段接线方式一般有1路-2路电源进线,同时有多路出线,接线图如图3-1所示。其中靠近线路的隔离开关称为线路隔离开关,靠近母线的隔离开关称为母线隔离开关。

1#电源进线2#电源进线

母线1#出线

2#出线3#出线4#出线

图3-1 单母线不分段接线方式

此种接法的优点:这种单母线不分段接线方式比较简单,设备少,操作方便,一旦某一路出线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只要断开该路出线对应的线路隔离开关(QSL)即可,如图1-2中2路出线回路发生短路之后,这时QF3自动跳闸把故障线路断开,而不影响到其他出线回路和电源进线回路的作用;如果需要检修QF3,则在QF3分了闸之后,断开QF3两侧的3QSL和3QSB之后再进行检修。

此种接法的缺点:一旦母线发生故障或需要检修时,整个系统的供电必须停止,全部用户供电中断。所以说运行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通常来说对于单电源进线的35kV及以下系统出线不多于5回,110kV及以上系统出线不多于2回;对于多电源进线只适用于有备用电源的二级负荷或小容量且出线回路较少的三

级负荷。

3.2.2单母线不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

为了解决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在某出线回路的熔断器需要检修时该线路必须停运的缺点,可采用单母线不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该方式设置了一个旁路母线,每个线路出线回路安装一个旁路隔离开关QSP用于隔离或连接旁路母线,所用出线回路共用一个旁路断路器QFP,其结构如图3-2所示。当某一出路的断路器需要检修时,该出线可以通过倒闸操作从旁路母线上取得电能而能继续运行。

1#电源进线

主母线

旁路母线

1#出线2#出线3#出线

图3-2 单母线不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

此种接法的优点:此种接线方式运行较为灵活,当出线回路断路器检修时不需要停电,适用于出线回路较多,给重要负荷供电的变电所采用。

此种接法的缺点:当主母线或主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仍需要全部停电。但近年来,此种方式的使用率已逐渐减少。

3.2.3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法比较适合双电源供电的系统。如图3-3所示,目前常用断路器分段,由于隔离开关分段的话操作不便,所以目前已不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既可以分段单独运行(此时相当于单母线不分段的状态),也可以并列同时运行。

当分段单独运行时,各段互不影响。如图如果左边母线1发生故障或检测时,只需要停止对该段母线下面的引出线的负荷供电。若想恢复对该负荷的供电,可以通过倒闸操作,由电源2进行供电。

采用并列运行时,如果母线1发生故障,通过断开1QF和3QF切断故障,其余非故障部分继续供电。

母线

图3-3 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此种接法的优点: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更高,大部分情况下用户的用电可以连续。

此种接法的缺点:母线故障或者检修时,仍有部分符合停止运行。

3.2.4桥式接线

桥式接线分为内桥和外侨式接法。两种接法的区别主要在于:两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的高压侧间连接的断路器位置的不同。内桥式接线中,此断路器接在进线断路器的内侧,靠近变压器;外桥式接线中,此断路器接在进线断路器的外侧,远离变压器,如图3-4所示。

母线母线

图3-4 桥式接线方式

此种接法的特点:高压侧无母线,无多余设备。可靠性高,进线和变压器回路发生故障时,可切除该回路。灵活,操作性高,保证安全检修。

3.3接线方式选择

虽然,双母线更加可靠,但是考虑到经济性、可靠性及负荷,本设计10kV 侧选择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同时为保证一二级负荷的供电可靠性,采取双电源供电,根据以选择的变压器台数以及负荷性质,0.4kV侧采用单母分段,一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即每段母线上各有一回供电线路。

4.短路电流的计算

4.1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

短路电流计算我们可以采用有名值和标幺值的计算方法,其具体计算见表4-1。

表4-1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参数名称

有名值

标幺值

说明 功率 S

d

S S S =

* 一般取Sd=100MV A 电压 U

d

U U U =

* 一般取Ud=Uev

电流 I

d

I I I =

* d

d d U 3S I =

变压器电抗

N

2N K T 100S U %U X =

N

d k T 100S S %U X =

*

线路电抗

L X X 1L =

2d

d 1L U LS X X =

* 1X 为线路每公

里电抗值

电抗器电抗

N N R R I 3

100U %X X =

2

d

N d

N R R U I S 3U 100%X X =

*

R X %为电抗器

铭牌上数值

4.2 短路电流的计算

图4-1 等效电路图

以无穷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为前提,架空线线型为LGJ-120,进线长度为2千米,经本变电站降压,供企业车间变电所及10kV 高压设备,系统短路容量为S”kmax=80MV A ,S”kmin=60MV A 。假定降压变电所中本出线系统阻抗:最大运

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论文)

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 1 变电所总体设计及供配电系统分析 1.1 变电所设计原则 进行变电所设计时须遵照变电所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原则。 根据《35—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要求: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节约用地的原则。 1.2 变电所设计目的与任务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此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变电所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贯彻执行我国电力工业有关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践,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1.3 PG新校区供电需求分析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为位于PG新校的变电所,由系统S1、系统S2向PG 新校区供电,来供给该校教学、实验、施工及生活用电,PG新校区变电所的建立可保障新校区的正常用电,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PG新校区变电所变电压等级为10/0.4KV,是以向终端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对该校中断供电。 1.4 变电所总体分析 1.4.1 建站必要性与建站规模 1 建站必要性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为终端变电所,在系统中主要起变配电作用,全所停电将造成全校停电,它供给该校教学、实验、施工及生活用电。故为满足该校用电要求决定建设本变电站。 2 建站规模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电压等级为10/0.4KV 线路回路数: 近期6回,远期2回; 近期最大负荷4627KW。 1.4.2 所址概况与所址条件 1 所址概况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位于该校图书馆周围,西部电源和东部电源进线先通过10kV变电所高压侧开关站进行电能分配,然后馈出六回线分配给两个独立变电所和四个箱式变电站,独立变电所和箱式变电站经过变压后供给其所带负荷用电。 2 所址条件 依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第2.0.1条,变电站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四、设备运输方便; 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建在该校内部,为节约用地、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故采用建立两个独立变电所和四个箱式变电站的方针。 1.5 负荷分析 1.5.1 负荷的分类与重要性 1一级负荷: 对供电要求最高,要求不断电或可极短时间断电。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断开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 2 二级负荷: 对供电要求较高,要求基本不断电或可短时间断电。一般要有

22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论文(学术参考)

引言 随着经济的腾飞,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负荷的增长,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和综合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电力设备日新月异,该地原有变电所设备陈旧,占地较大,自动化程度不高,为满足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电网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对变电所的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设新的变电所,采用先进的设备,使其与世界先进变电所接轨,这对提高电力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绪论 由于经济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的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需求,使变电所设计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常规变电所之外,还出现了微机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变电所和无人值班变电所等。目前,随着我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革工作的开展,对变电所设计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1 我国变电所发展现状 变电技术的发展与电网的发展和设备的制造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我国电力工业也在高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建成的500kV变电所有近200座,220kV变电所有几千座;500kV电网已成为主要的输电网络,大经济区之间实现了联网,最终将实现全国联网。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改进。除空气绝缘的高压电气设备外,GIS、组合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高压配电装置也有了新的发展;计算机监控微机保护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全面推广采用;代表现代输变电技术最高水平的750kV直流输电,500kV交流可控串联补偿也已经投入商业运行。我国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近年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发达国家连续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的同时,我国电网的运行比较稳定,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1.2 变电所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在这次设计的选题上我是根据自己现在所实习的岗位来确定的,题目是《110KV降压变电站的部分设计》,而且我认为这次选题也是很好的结合了我在学校所学的工厂供电这门课程,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习了工厂供电,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功课,切实保证工厂生产的正常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这次设计.要完成这次设计就必须了解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系统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须要进行负荷计算,无功补偿以及继电保护。 首先介绍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供电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基础,供电设计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着依次讲述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设计中着力介绍与工厂供电设计有关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限于我们的水平,加之时间非常的紧促,因此设计书中可能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是很难避免的,请老师批评指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本所位于某市区。向市区工业、生活等用户供电,属新建变电所。 电压等级: 110kV:近期2回,远景发展2回; 10kV:近期12回,远景发展2回。 电力系统接线简图、负荷资料及所址条件见附件。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 3、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5、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 三、设计(论文)成品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份; 2.图纸:1套(电气主接线)。

ZY市郊110KV变电站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 毕业设计是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所学知识,贯彻学习我国电力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设计中,首先温习了相关内容和有关学习资料,熟悉了设计中各个项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然后再进入实际设计阶段,力争做到有根据,有过程,有论证,简洁明快,条理清晰。.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负荷)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首先要满足可靠,持续供电的要求。 我国目前电力工业的发展方针是:1.在发展能源工业的基本方针指导下发展电力工业。2.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3.发挥水电优势,加快水电建设。4.建设大型矿口电厂,搞好煤,电,运平衡。5.在煤,水能源缺乏地区,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核电厂。6.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7.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利益。8.节约能源,降低消耗9.重视环境保护,积极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所根据它在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下列几类: 1.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电压为330~500kV的变电所,称为枢纽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出现瘫痪。 2.中间变电所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系统交换功率的作用,或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一般汇集2~3个电源,电压为220~330kV,同时又降压供当地用电,这样的变电所起中间环节的作用,所以叫中间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 3.地区变电所高压侧一般为110~220kV,向地区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所,这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主要变电所。全所停电后,仅使该地区中断供电。 4.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接近负荷点,高压侧电压为110kV,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的变电所,即为终端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只是用户受到损失。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小到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的保护装置才有可能满足这个要求。这种保护装置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子式静态保护装置和数字式保护装置出现以后,虽然继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1 - 1.1.1 概况............................................... - 1 -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 1 - 第二章变电站的负荷计算和无功率补偿计算......................... - 3 - 2.1 负荷计算................................................ - 3 - 2.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5 - 2.4变电所安装位置........................................... - 6 - 第三章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 7 - 3.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 7 - 3.2 常用的主接线............................................ - 7 - 3.3工厂变电所主要接线方案选择............................... - 9 -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 11 - 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11 -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 15 - 5.2变电所一次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1高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2低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9 - 5.3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及校验................................ - 20 - 5.3.1导线选择的原则.................................... - 21 - 5.3.2变电所导线的选择.................................. - 21 - 第六章变电所继电保护.......................................... - 24 - 6.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 24 -

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10kv变电所设计 指导思想和目的: 1、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运行、维护、检修及技术管理等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技术和业务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一次高级人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和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绘图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严谨论证的科学态度,团结勤奋、协同作战的优良作风和应有的职业道德。 二.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任务 要求根据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参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二、设计进度与要求: 第1周:收集10kv降压变电所资料。 第2周:了解掌握10kv降压变电站的基本组成。 第3周:根据设计背景计算变电所负荷。 第4周:短路电流计算。 第5周:电气主接线选择与校验。 第6周:继电保护预防雷保护的设计。 弟7周:制作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报告。 弟8周:答辩 三、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刘介才编著.《工厂供电》,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雷振山编著.《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雷振山编著.《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王子午编著.《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5]徐泽植编著.《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2012年2月21日

变电站的发展与设计毕业论文

变电站的发展与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一、原始资料 1、待建***变电所年负荷增长率为5%,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2、待建***变电所受电方案(1)从距离30km的110kV东郊变电站受电,方案 (2)从距离70km的110kV灌南变受电。 3、其他资料: (1)、地形地势平坦,土壤电阻率为1.5х104欧?厘米,所址高于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2)交通:仅靠国家二级公路,进所公路为0.4km。 (3)水源:供水方便,水源充足; (4)气象资料:地区最高气温38°C,最热月平均气温28°C,最热月地下0.8m 处平均气温22°C,年主导风力为东风,年雷暴雨日数为20天。 4、待建城北变电所各电压等级负荷参数如下表:

二、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为满足电力系统对无功的要求,需在用户侧安装合理的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用户功率因数,减小主变压器容量,35kV及10kV线路用户功率因数均提高到0.9为宜。 按原始资料表中的有功及计划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计算出最大无功,得出以下

三、网络系统图

第二章 ***变电所接入系统设计 一、电压等级确定 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确定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选择电压等级时,应根据输送的容量和距离,以及接入电网的额定电压来确定,输送容量按五年发展规划。所以待建城北变电所的受电电压等级为110kV 。 二、确定回路数 ***变电所所供负荷为I 、 II 类重要负荷,因此***变电站应采用双回110kV 线路接入系统。 三、110kV 线路导线规格、型号确定 因待建***变电站距离110kV 东郊变30km,地处平原,采用架空线路,导线选择LGJ 型。 四、导线截面选择 导线截面选择的方法一般是: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标称截面积,后进行电压损失校验 1、待建***变电站总负荷计算 042 .4593)233.8823.0624.11265.7718.8(1719241518~353535j j jQ P S +=+++++++++=+=737 .51825.106%)51)(042.4593(9.0%)51)((%)51(~5535355j jQ P S +=++?=++=+

10kv变电所设计论文

2011年某10kv变电所设计 10kv 变电所设计 摘要:随着西校区的发展建设,原变电所已不能满足用电需求,为改善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并根据发展规划及负荷现状,设计 10kv 变电所。 关键词:变电所;短路电流;系统主接线;微机保护 II Abstract:The ten kilovolt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of west school Abstract district of Pingding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school district of Pingding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former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an’t satisfy the demand of electricity. For ameliorating quality of electric supply and enhancing dependability,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 of the programming and the status of charge, I design the ten kilovolt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words: Key word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system lord knot line,tiny-machine protection. 目录 第 1 章原始资料及电源进线方式确定................... (1) 第 2 章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3) 2.1 负荷计算部分 (3) 2.2 无功功率补偿 (6) 2.2.1 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知识 (6) 第 3 章确定变电站的位置与型式、合理布置好各设备的位置 (10) 3.1 变电所形式的确定 (10) 3.2 变电站与各设备的位置 (11) 第 4 章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类型的选择 (14) 第 5 章变电站主结线方案的设设计 (15) 5.1 几种主接线方式的介绍: (15) 第 6 章短路电流计算 (17) 6.1 概述 (17) 6.2 短路电流计算 (17) 第 7 章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6) 7.1 概述 (26) 7.2 一次侧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27) 7.3 低压侧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 (32) 第 8 章 10kV 变电所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39) 8.1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39) 第 9 章变电站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49) 9.1 变电站直击雷过电压保护 (49) 9.2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 (51) 第 10 章微机保护 (53) 结束语 (60) 参考文献 (61) 附录:设计说明书及主要材料清单 (62)

论文--110kv变电站设计(上海电力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发电厂设计 上海电力学院 施春迎 第一章 主变及所用变的选择 第一节 主变压器的选择 一、负荷统计分析 1、 35kV 侧 Q 1max=var 44.61971000085.0/10000cos /222max 1212max 12 K P P =-=-? Q 2max=var 44.61971000085.0/10000cos /222max 2222max 22K P P =-=-? Q 3max =var 47.3718600085.0/6000cos /222max 3232max 32K P P =-=-? Q 4max =var 4500600080.0/6000cos /222max 4242max 42 K P P =-=-? Q 5max = var 4500600080.0/6000cos /222max 5252max 52 K P P =-=-? ∑35 P =P 1max +P 2max +P 3max +P 4max +P 5max =10000+10000+6000+6000+6000=38000(KW) ∑35 Q =Q 1max +Q 2max +Q 3max +Q 4max +Q 5max =6197.44+6197.44+3718.47+4500+4500=25113.35(KVar ) S 35MAX =2max 352max 35Q P +=22 35.25113 80003+=45548.66(KVA ) 35?Cos = MAX S P 35max 35∑= 66 .4554838000 =0.83 考虑到负荷的同时率,35kV 侧最大负荷应为: S ’35MAX =S 35MAX ?35η=45548.66?0.85=38716.36(KVA)

变电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35KV变电站毕业设计(完整版)

35kV 变电站设计原始数据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座35kV降压变电站,以10kV给各农网供电,距离本变电站15km和10km 处各有一个系统变电所,由这两个变电所用35kV双回架空线路向待设计的变电站供电,在最大运 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站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500MVA。 本变电站有8回10kV架空出线,每回架空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为1800kVA其中#1出线和#2 出线为I类负荷,其余为U类负荷及川类负荷,Tmax=4000h,cos? =0.85。 环境条件:年最高温度42 C ;年最低温度-5 C;年平均气温25 T ;海拔高度150m 土质为粘土;雷暴日数为30 日/ 年。

35KV变电站设计 、变电站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 1. 负荷计算的意义和目的 所谓负荷计算,其实就是计算在正常时通过设备和导线的最大电流,有了这 个才可以知道选择多大截面的导线、设备。负荷计算是首要考虑的。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数值。如果计算结果偏大,就会将大量的有色金属浪费,增加制作的成本。如果计算结果偏小,就会使导线和设备运行的时候过载,影响设备的寿命,耗电也增大,会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无功补偿的计算、设备选择 2.1无功补偿的意义和计算 电磁感应引用在许多的用电设备中。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产生交变磁场,每个周期内释放、吸收的功率相等,这就是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都要平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相互关联。 S ,卩厂Q2 S——视在功率,kVA P――有功功率,kW Q 无功功率,kvar 由上述可知,有功功率稳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cos ?越小则需要的无功功 率越大。如果无功功率不通过电容器提供则必须从该传输系统提供,以满足电力 线和变压器的容量需要增加的电力需求。这不仅增加了投资的供给,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也将增加线路损耗。为此对电力的国家规定:无功功率平衡要到位,用户应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自然,设计和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及时投入与它的负载和电压的基础上变更或切断,避免无功倒送回来。还为用户提供了功率因数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不然,电力部门可能会拒绝提供电力。所以无功功率要提高功率因素,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功补偿指的是:设备具有容性负载功率和情感力量负荷,并加入在同一电路,能量的两个负载之间的相互交换。 无功补偿装置被广泛采用在并联电容器中。这种方法容易安装并且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易操作维护。 2.2提高功率因数 P——有功功率 S1――补偿前的视在功率 S2补偿后的视在功率 Q1补偿前的无功功率 Q2补偿后的无功功率 ? 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角

某机械厂10kv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永济机械厂10kv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年级专业:机电1072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5 月20日

摘要 电能是现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电能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换而来,也可简便地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的输送,分配,调试,控制和测试等简单易行,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因此,在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部门,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本次设计主要是有关工厂降压变电所设计方面的内容,本说明书中主要叙述了工厂降压变电所设计方法、和其他要求的确定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供电系统的接线和结构,负荷计算和断路计算,电线和导线的选择及校正,断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电气照明技术,工厂供电系统的经济运行,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实验与实践等。本次工厂降压变电所的设计,它从多方面体现出了工厂供电的重要性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的位置和形式选择参考电源进线方向,综合考虑设置总降压变电所的有关因素,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方案设计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确定变电所高,低接线方式,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由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参数,求出不同运行方式下各点的三相及两相短路电流.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关键词】电气设计功率补偿负荷计算防雷与接地主变压器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电气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内容及步骤 (2) 1.1、电气设计设计的一般原则 (2) 1.2、设计内容及步骤 (2) 第二章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5) 2.1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5) 2.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5) 2.3电源及供电系统 (6) 2.4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6) 2.5无功补偿 (6) 2.6低压配电 (7) 2.7变电所进出线选择和校验 (7) 第三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 (8) 3.1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8) 3.2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11) 3.3年耗电量的估算 (11) 第四章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3) 4.1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3) 4.2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13) 4.3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3) 第五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5) 5.1变电所高压一次设备的选择 (15) 5.2变电所高压一次设备的校验 (15) 5.3.高压设备的热稳定性校验 (16) 5.4变电所低压一次设备的选择 (17) 5.5变电所低压一次设备的校验 (17) 第六章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 (19) 6.1高压线路导线的选择 (19) 6.2低压线路导线的选择 (19) 第七章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 (21) 7.1二次回路方案选择 (21) 7.2继电保护的整定 (21) 第八章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设计 (24) 8.1防雷设备 (24) 8.2.接地与接地装置 (24) 第九章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附录 (29)

11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 110kV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3) 概述 (4)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 (6) 1.1110kv电气主接线 (7) 1.235kv电气主接线 (8) 1.310kv电气主接线 (10) 1.4站用变接线 (12) 第二章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13) 2.1负荷计算…………………………………………………(13) 2.2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4) 2. 3 站用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6) 第三章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电流的计算…………………(17) 3.1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17) 3.2 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1

8) 第四章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9) 4.1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1) 4.2隔离开关的选择 (22) 4.3 母线的选择 (23) 4.4 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24) 4.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24) 4.6电压互感器的选择…………………………………………(26) 4.7各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一览表 (29) 附录I 设计计算书 (30) 附录II 电气主接线图 (37) 10kv配电装置配电图 (39) 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摘要 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

220kV区域变电站设计论文

引言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设计是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针对220/60KV降压变电所毕业设计论文。本次设计主要是一次变电所电器部分的设计,并做出阐述和说明。论文包括选择变电所的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和形式,选择待设计变电所所含有的各种电气设备及其各项参数,并且通过计算,详细的校验了公众不同设备的热稳定和动稳定,并对其选择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同时经过变压器的选择和变电所所带负荷情况,确定本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案和高压配电装置及其布置方式,同时根据变电所的电压等级及其在电力网中的重要地位进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规划设计,最后通过对主接线形式的确定及所选设备的型号绘制变电所的断面图、平面图、和继电保护原理图,同时根据所绘制的变电所平面图计算变电所屋外高压配电装置的防雷保护,并绘制屋外高压配电装置的防雷保护图。本设计的所有图纸都是计算机绘制而成,最后按照要求进行毕业设计成品打印。论文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设计计算书两部分,并附有(电气主接线图一张、变电所断面图一张、平面布置图一张、防雷保护图一张),可为以后的设计做些参考,同时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本设计变电所的整体全貌。 最后感谢高振国老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指导。设计中难免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请老师帮助改正。

第一篇毕业设计说明书 1 变电所设计原始资料 1.1 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1) 待设计变电所建成后主要向工业用户供电,电源进线为220KV两回进线,电压等级为220/60KV。 (2) 变电所地区年平均温度14℃,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20℃。 (3) 周围空气无污染。 (4) 出线走廊宽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10kV&under substation GB50053-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201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机械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1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J53-8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2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使变电所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 第1.0.3条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第1.0.4条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 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 变电所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第1.0.6条 10kV及以下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所址选择 第2.0.1条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0/0.4kV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 根据电气主线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本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高压侧采用单母线接线,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电气主接线形式;对低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为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本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使功率因数从0.69提高到0.9;短路电流的计算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 本设计十分注重运用我国电气设计的新技术和新的设备,实用性及强,考虑到是实际工程的应用,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关键词:变电所设计;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 I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The design on the topic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aching Building substation expansion preliminary design."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 10/0.4kV mai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hoice; Electrical Substation main wiring design;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Load Calculatio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bus, HV circuit breakers, isolation switches, current transformer and voltage transformer, and compensation capacitor MOA); Distribution Equipment design; relay Planning and Design;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main line of electrical design should meet the reliability, flexibility, economy requirements, The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 wiring High Side single-bus wiring, low voltage side of the single-bus above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form; the low-pressure side load calculated using the statistical needs coefficient; To reduce the reactive power loss, increased energy utilization, The design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sign, power factor from 0.69 to 0.9;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include short-circuit point for the selection and specific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hosen by the choice of rated current,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by the results of the calibration methods; relay design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Current Protection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design;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complete set of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The substation using direct lightning stroke preven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论文 10kv变电所设计

原始资料 (1)待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发电厂升压站 (2)计划安装两台200MW汽轮发电机机组 发电机型号:QFSN-200-2 U e=15750V Cos =0.85 X g=14.13% P e=200MW (3)220KV,出线五回,预留备用空间间隔,每条线路最大输送容量200MVA,T max=200MW (4)当地最高温度41.7℃,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2.5℃,最低温度-18.6℃,最热月地面下0.8米处土壤平均温度25.3℃。 (5)厂用电率为8%,厂用电电压为6KV,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5.75KV。 (6)本变电站地处8度地震区。 (7)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值为0.054。 (8)设计电厂为一中型电厂,其容量为2×200 MW=400 MW,最大机组容量200 MW,向系统送电。 (9)变电站220KV与系统有5回馈线,呈强联系方式。 说明书 主变压器的选择 对于200MW及以上的的发电机组,一般与双绕组变压器组成单元接线,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与发电机容量配套选用。 对于中、小型发电厂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1)为节约投资及简化布置,主变压器应选用三相式。 (2)为保证发电机电压出线供电可靠,接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主变压器一般不少于两台。在计算通过主变压器的总容量时,至少应考虑5年内负荷的发展 需要,并要求;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负荷为最小时,能将剩余功率送入电 力系统;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最大一台发电机停运时,能满足发电机电压的 最大负荷用电需要;因系统经济运行而需限制本厂出力时,亦应满足发电机 电压的最大负荷用电。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为单元连接时,主变压器的容量可按下列条件中的较大者选择:(1)按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和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后,留有10%的裕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