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深度解析及英语真题试题命题来源揭秘

考试大纲深度解析及英语真题试题命题来源揭秘
考试大纲深度解析及英语真题试题命题来源揭秘

2013年MBA考试大纲英语真题试题命题来源揭秘

2012年考研英语题目来源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3727239.html,/thread-9240-1-1.html 2008年-2013年MBA历年考试真题(综合能力及英语(二)真题和答案) 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3727239.html,/thread-9236-1-1.html

《TheEconomist》(经济学人)对付考研阅读和翻译为何重要

原因:

1.从2001年到2012年考研英语真题中,前几名分别是《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20篇;新闻周刊(Newsweek)6篇;纽约时报(NY times) 4篇;时代周刊(Time)3篇。从中看出选自《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文章超

过另外三本英文杂志的总和。

2.并且这本杂志非常具有代表性,文章的谴词造句、行文逻辑非常适合大家阅读,值得大家学习参考,对提高你们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绝对有帮助!

3.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主要以10月份之前为主,因为10月份考题基本已

定稿,考研英语阅读和翻译一般来自《经济学人》杂志上这两个栏目:“Science & Technology”和“Reader”。

4.看《经济学人》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考研或者学习英语。作为全球报刊杂志的旗舰,《经济学人》文章所提供的观点与视野也非一般刊物可以比拟,阅读这本刊

物从中必可获益良多。

5. 要想提高考研英语的基础,阅读《经济学人》是一个很不错的途径。阅读经

济学人需要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泛读是为了获取信息,精读是为了学习一些比较

地道的比较方式。从而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英语基础。

从历年考研英语(二)的真题总结得出,考研英语(二)最集中的题源来自: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经济学家》

Newsweek《新闻周刊》、

Time《时代周刊》、

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4份期刊杂志。

不建议看英国FT=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因为FT比较符合英国人的标准,考研英语也从来没从这里出来过!

其实就《经济学家》这一本杂志就足够了~~~~从2楼开始发,以<经济学家><新闻周刊>为主

2013年MBA考试大纲考试性质

2013年MBA考试大纲英语(二)考试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2013年MBA考试大纲英语(二)考试需要掌握的词汇量:

考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5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组(详见附录相关部分)。考生应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义。

词汇是整个考研英语复习的根基,单词复习的成效直接决定了考研英语的复习效果,所以要求考生保质保量地掌握考纲所要求的5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及相关常用词组。建议各位

考生按照既定的复习思路备考。考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理解记忆单词,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3年MBA考试大纲英语(二)考试需要掌握的语法:

2013年MBA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其中包括: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及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

(8)倒装句、插入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考研英语命题人员在命题的时候选材一般来自最新的外文期刊杂志,然后,根据教育部考研英语的命题原则和要求选择不同题材的文章,文章选定后,命题老师会对原文进行删减和修改,然后,针对每种题型进行题目的设计,并且通过测试修订后定稿。具体情况简述如下:

1. 删去文章原有的标题

由于英语文章标题经常能概括文章的主题,所以如果出现在阅读考题的试卷里。因此为了测试对文章主题和其他内容的理解,阅读理解原文的标题一律都要删去,然后让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去总结和把握,所以主旨题的出题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2. 删掉一些不必要的细节性内容

考研的文章不能太长,一般是400—500字之间,出于把文章字数控制在要求范围内的考虑,因此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比如太长的职衔、地名或组织机构的名称,某些太多的对主题句的细节描写,甚至没有出题点的整个段落,只要不影响文章总体结构,这些细节内容都要删除。比如今年阅读的第一篇文章是有关“从众心理”的分析,命题老师删掉了原文的两个段落,因为这两个段落毫无出题点。

3. 替换超纲词汇或直接删除。

为了将超纲词汇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全文生词量的3%~5%左右),也为了便于考生真正发挥阅读水平,有些超纲词汇要求删掉或直接用简单词汇来替换。

4. 合并拆分段落。

为了使文章语言更加精炼,结构更加严谨,在删去部分内容后,为使上下文连贯,相邻段落被合并。为了使上下文更有层次,有时也会将统一的段落拆分。比如今年的完型填空直接删掉两个段落,新题型7选5也从原文中删掉了一个段落,并对部分些内容作了适当的删减。

5. 加工成考研英语文章。

经过以上四步改编之后,改过的文章不仅没有破坏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反而显得更加精炼: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一篇成型的考研英语阅读文章就此宣告完成。

下面我们把2012年考研英语文章的命题来源发给大家,希望备考2013年的考生关注外刊杂志或文章。

一、2012年知识运用试题来源:

这篇文章出自纽约时代(New York Times, June, 30th , 2011)中一篇文Ethics, Politics and the Law,主题是有关政治和法律的话题。选项里的大多数单词都能认识,但不一定能选对,这属于考研英语词汇的一大考点—熟词生义。文章难度适中。命题专家在出题的时候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和删除。

二、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 Part A 文章命题来源

Text 1

第一篇文章出自 2011年3月24日的时代周刊(Times)上的一篇文章有关Herd Mentality 的文章,维基百科上关于Herd Mentality的定义是:Herd mentality (从众心态) describes how people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peers to adopt certain behaviors, follow trends, and/or purchase items. (从众心态描述的是人们怎样受到同辈人的影响去接受某些行为,追随潮流或购买东西),通俗的讲就是讲述人们的一种从众心态。

Text 2

第二篇文章2011年4月24日https://www.360docs.net/doc/4a13727239.html, 上的一篇文章,其标题为Vermont Yankee

plant’s owner must honor its own promises。讲了美国佛蒙特洋基核反应堆的事情,结合了今年日本地震这一热点事件。

Text 3

第三篇文章出自一本书,其标题是《Everyday Practice of Science: Where Intuition and Passion Meet Objectivity and Logic》,出自这本书的第76页。是作者关于自己这本书的一些介绍和阐述。

Text4

第四篇文章出自经济学家2011年3月17日的文章Enemies of Progress,《经济学家》这本杂志几乎成考研命题必选的题库,本文讲的是美国公务员改革相关的问题。

三、阅读Part B 新题型命题来源

今年的Part B 考的是把选项内容按正确的顺序插入原文,即通常的7选5,这篇文章出自2011年7月5日《New Scientist》(新科学家)上的一篇文章,其标题是:How computers can cure cultural diabetes,讲的是自从人类发明电脑之后,分析了不同人们分享和交互信息的问题。

四、阅读Part C 翻译

今年的翻译题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有史以来最难的文章了,这篇文章选自《自然》杂志2011年4月20日上的一篇文章Universal Truths,这篇文章理论性较强,尤其是一些专有名词和术语很难把握,因此也就很难表达出来,文章里提到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比如达尔文主义,经验主义,乔姆斯基和格林伯格等人的理论,论述了有关普遍真理探索方面的内容。

2012年考研英语文章的选材,依然保持了新颖、时效、广泛,专业性强、句子结构复杂等特点,对于备考2013年考研的同学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所以建议广大2013年的考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广泛阅读外文报刊杂志,读懂专业性很强的一些学术性的文章。

2012考研英语二的翻译是摘自《Economics focus》(经济学人)中的一篇《Drain or gain?》(人才流失,是失还是得)。这篇文章详细论述了人才流失的情况,以及发展中国家对此的担忧。本次考试中考查的是其中的两段,总共7个句子,其中比较难的是最后一句 They fear that

it hurts their economies, depriving them of much-needed skilled workers who could have taught at their universities, worked in their hospitals and come up with clever new products for their factories to make。这个句子首先要分析出主句,以及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此句可翻译为:他们担心这会有损经济发展,使得他们丧失亟需的有技能的人才,他们本可在大学里教书,在医院里工作,或是研发出可供生产的新产品。

考研英语二翻译难度适中,来源于《经济学人》杂志2011年5月26日报道。

When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ry about migration, they are usually concerned at the prospect of their best and brightest departure to Silicon Valley or to hospital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ed world. These are the kind of workers that countries like Britain, Canada and Australia try to attract by using immigration rules that privilege college graduates.

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一提起对移民的担忧,他们通常会担心本国最优秀、最聪明的人都去了发达国家的“硅谷”、医院和大学。而正是这些劳动者受到了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青睐,它们通过给予大学毕业生以优先的移民政策来试图吸引他们。

Lots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well-educated peopl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particularly likely to emigrate. A big survey of Indian households carried out in 2004 found that nearly 40% of emigrants had more than a high-school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around 3.3% of all Indians over the age of 25. This “brain drain” has long bothered policymakers in poor countries. They fear that it hurts their economies, depriving them of much-needed skilled workers who could have taught at their universities, worked in their hospitals and come up with clever new products for their factories to make.

很多调查表明,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并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移民倾向尤为明显。2004年,一项对印度家庭的大规模调查显示,近40%的移民者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而年龄在25岁以上的全印度人当中,这个比例大约为3.3%。“人才外流”一直困扰着落后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他们担心这种现象会损害本国的经济发展,使其丧失急需的技术工人,而这些人本应留在国内任教、行医,并为他们的工厂提供独创的先进产品。原文链接如下:出题人改变过,红色部分为考试试题:

WHEN people in rich countries worry about migration, they tend to think of low-paid incomers who compete for jobs as construction workers, dishwashers or farmhands. When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ry about migration, they are usually concerned at the prospect of their best and brightest decamping (出题人改为departure) to Silicon Valley or to hospital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ed world. These are the kind of

workers that countries like Britain, Canada and Australia try to attract by using immigration rules that privilege college graduates.

Lots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well-educated peopl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particularly likely to emigrate. By some estimates, two-thirds of highly educated Cape Verdeans live outside the country. A big survey of Indian households carried out in 2004 asked about family members who had moved abroad. It found that nearly 40% of emigrants had more than a high-school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around 3.3% of all Indians over the age of 25. This “brain drain” has long bothered policymakers in poor countries. They fear that it hurts their economies, depriving them of much-needed skilled workers who could have taught at their universities, worked in their hospitals and come up with clever new products for their factories to make.

2013年MBA / MPA / MPAcc英语考试大纲适用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试卷结构

部分节为考生提供

的信息

指导语

语言

测试要点题型

题目数

计分

答题卡

种类

I英语知识运用(10

分)1篇文章(350

词)

英语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完形填空多项选

择(四选一)

20 10 答

1(

)

Ⅱ阅读理解(50分)A

4篇文章(共

约1500词)

英语

理解重要信息,掌握文章大意,

猜测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

多项选择(四选

一)

20 40 B

l篇文章

(450-550

词)

英语推理、判断、概括能力

选择搭配或正误

判断

5 10

Ⅲ英汉译(15)

一个或几个

段落(150词)

英语

理解和表达的准确、完整、通

英译汉 1 15 答

2

Ⅳ写作(25

分)A

规定情景或

汉语文章

英语书面表达归纳、概括、表述

应用文(约100词)

或摘要写作

(80-100词)

1 10

B 规定情景或

提纲

英语书面表达

短文写作(150词

义上)

1 15

总计45+3 100 I.2013年MBA英语考试性质==============================

英语(二)考试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2013年MBA英语(二)考试需要掌握的词汇量:

考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5 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组(详见附录相关部分)。考生应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义。

词汇是整个考研英语复习的根基,单词复习的成效直接决定了考研英语的复习效果,所以要求考生保质保量地掌握考纲所要求的5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及相关常用词组。建议各位考生按照既定的复习思路备考。考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理解记忆单词,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3年MBA英语(二)考试需要掌握的语法:

2013年MBA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其中包括: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及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

(8)倒装句、插入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语法同词汇一样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建议考生根据大纲中所列出的要求考生掌握的语法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及时查漏补缺,从而能够又快又好地理解阅读和翻译中的长难句,写作时也能写出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此外,单词和语法这些语言知识是为试卷中的各个题型服务的,复习时千万不要孤立的背单词、学语法,而是有针对性地用它们解决具体题型中的具体问题,在复习中边学边用,学以致用,这样的复习才能高效。

Ⅱ.2013年MBA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试卷包括试题册和答题卡。答题卡分为答题卡1和答题卡2。考生应将英语知识运用和阅读理解部分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1上,将英译汉和写作部分的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2上。

(二)试卷结构

试题分四部分,共48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在一篇约35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

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大纲提出,英语知识运用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来讲,英语知识运用部分考核的重点:语法结构、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和逻辑关系等,希望广大考生能够以考试大纲为准绳,以历年真题为研究范本,吃透知识点,认真准备和复习有关考研英语知识运用方面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考生应能读懂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字材料。题材包括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科普等,体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等。

根据阅读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根据上下文推断重要生词或词组的含义;

(5)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猜测重要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方面的能力。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3年管理类(MBA)考试大纲规定了阅读理解A部分考查文章的题材、体裁、考查能力要求及考查形式,从题材上来讲,英语(二)的阅读理解A部分偏重考查经济类文章和管理类文章,平时复习时要有所侧重。从考查能力上来讲,英语(二)的阅读理解A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猜测重要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做题时能定位到具体信息,准确理解,排除干扰选项,判断出正确选项,从而能够拿到高分。

A节(20小题)本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共四篇文章,总长度为1600词左右。要求考生阅读文章并回答每篇文章后面的问题。考生需在每小题所提供的选项(A、B、C、D )中选出唯一正确或是最合适的答案。每篇文章设5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B节(5小题)本部分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题型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或者这3种形式中某几种形式的组合进行考查。本节文章设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备选题型包括:

1、多项对应

本部分为一篇长度为450~550词的文章,试题内容分为左右两栏,左侧一栏为5道题目,右侧一栏为7个选项。要求考生在阅读后根据文章内容和左侧一栏中提供的信息从右侧一栏中的7个选项中选出对应的5项相关信息。

2、小标题对应

在一篇长度为450~550词的文章前有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一部分的概括或阐述。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从这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个概括句或小标题填入文章空白处。

3、正误判断

在一篇长度为450~550词的文章后有与文章内容有关的5项陈述。要求考生在阅读后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各项陈述的内容是“正确”(True)还是“错误”(False)。

本部分有三种题型:多项对应题、小标题对应题和正误判断题,2010年考查的是正误

判断题,2011年考查的是多项对应题,2012年考查的是多项对应题,本部分难度较低,建议考生按照2013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参考资料对三种题型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准备。

第三部分英译汉

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要求考生阅读、理解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并将其全部译成汉语。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共15分。

翻译的要求是译文准确、完整、通顺,需要考生准确理解所给的英语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用通顺的汉语表达出来。建议考生以大纲为准绳,以历年真题为参照,把握好采分点,掌握常考点,再辅之一定的实战训练,攻克翻译题型。

第四部分写作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的提纲、情景或要求完成相应的短文写作。短文应中心思想明确、切中题意、结构清晰、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无明显语言错误。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题,25分。

A节题型有两种,每次考试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备选题型包括:

1、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

2、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汉语文章,用英语写出一篇80~100词的该文摘要。

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共10分。

B节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50词以上的英语说明文或议论文。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画、图表或文字。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共15分。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战中训练。建议每周提笔练习大小作文各一篇,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

对于应用文来讲,要着重注意格式和语域,积累常用的句型表达,对于各种类型的应用文,要能把握本质,举一反三,此外还要注意训练摘要写作。摘要写作的实质是提取中心句以后的汉译英,当然也有一些固定句式可以套用,以保证摘要的结构完整。

对于大作文来讲,重点还是图画和图表作文,每写完一篇作文后,要注意对照范文,找出自己在表达上的薄弱点并注意改进,熟练掌握写作套路和框架,多积累和运用亮点词汇、高分句型。

专家解析英语四级考试历年阅读真题(一)

2洛基英语,中国在线英语教育领导品牌 2007.12阅读第一篇 Passage One Questions 57 to 61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 this age of Internet chat, videogames and reality television, there is no shortage of mindless activities to keep a child occupied. Yet, despite the competition, my 8-year-old daughter Rebecca wants to spend her leisure time writing short stories. She wants to enter one of her stories into a writing contest, a competition she won last year. As a writer I know about winning contests, and about losing them. I know what it is like to work hard on a story only to receive a rejection slip from the publisher. I also know the pressure of trying to live up to a reputation created by previous victories. What if she doesn’t win the contest again? That’s the strange thing about being a parent. So many of our own past scars and dashed hopes can surface. A revelation (启示) came last week when I asked her, “Don’t you want to win again?”“No,”she replied, “I just want to tell the story of an angel going to first grade.” I had just spent weeks correcting her stories as she spontaneously (自发地) told them. Telling myself that I was merely an experienced writer guiding the young writer across the hall, I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characters, conflicts and endings for her tales. The story about a fearful angel starting first grade was quickly “guided”by me into the tale of a little girl with a wild imagination taking her first music lesson. I had turned her contest into my contest without even realizing it. Staying back and giving kids space to grow is not as easy as it looks. Because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farm animals who use tools or angels who go to first grade, I had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I was co-opting (借用) my daughter’s experience. While stepping back was difficult for me, it was certainly a good first step that I will quickly follow with more steps, putting myself far enough a way to give her room but close enough to help if asked. All the while I will be reminding myself that children need room to experiment, grow and find their own voices. 注意:此部分试题请*考试&大在答题卡2上作答。 57.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 A lot of distractions compete for children’s time nowadays. B) Children do find lots of fun in many mindless activities. C) Rebecca is much too occupied to enjoy her leisure time. D) Rebecca draws on a lot of online materials for her writing. 58. What did the author say about her own writing experience? A) She was constantly under pressure of writing more. B) Most of her stories had been rejected by publishers. C) She did not quite live up to her reputation as a writer. D) Her way to success was full of pains and frustrations.

高中英语阅读阅读教学的五大痛点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个痛点 一碎片化的表现 1.语篇信息的碎片化。基于阅读内容所提出问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缺乏层次,不利于学生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信息点信息网 2.阅读理解大多停留在句子层面,没有上升到语篇层面,缺乏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词汇教学缺乏语境,不能为主题意义探究服务。 二割裂化的表现 ■语言知识教学与文本内容割裂(阅读前先教学全部的生词) ; 阅读文本割裂,比如第一节课教学课文的前三段,第二节课教学后三段; 阅读前活动与文本内容关联性不强;阅读后活动偏离文本主题,另起炉灶。 三模式化的表现 1.教学过程模式化 阅读前一-阅读中阅读后 读第一遍获取文章大意,读第:遍获取细节信息,读三遍进行语言训练与学习。然后进行拓展与讨论。 2.阅读策略模式化 Skimming scanning guessing 四功利化的表现 .按照高考题型去设计阅读活动; 每一篇阅读后面必须有问题跟随;

满足学生碎片化的阅读,为考试而阅读,不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reading for pleasure),比如读整本书。 五肤浅化的表现 '■以学生能够翻译课文来作为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针对阅读内容所提出的问题或设计的活动思维层次偏低,多为理解和记忆层面,缺乏高阶思维活动。 阅读课上,学生的阅读行为不突出,缺乏阅读体验Reading experience。教师 讲解过多,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过少。 肤浅化的原因 过于夸大阅读课中语言学习的价值;■忽视阅读课对学生思维培养的功能;缺乏主题意义探究意识。 ■深度阅读取决于:思维的深度,意义的深度。

[四六级] 不得不看: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解题步骤

[四六级] 不得不看: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 解题步骤 作者:潇如风 我这篇帖子,同学们照着一步一步做就是了,老师们照着一步一步教就是了。 首先要明白:快速阅读的文章虽长(1200字,仔细阅读平均每篇330个字),但是从内容上说,大都是通俗易懂的说明文,没有学术色彩和思想深度;从语言上来说,遣词造句都比较简单。所以,根本没必要害怕。个人以为,快速阅读应该比仔细阅读更容易拿分。 具体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浏览Skim ( 0。5分钟–2分钟) 1.分析大标题(Brainstorm the Title)(5 –10秒)目的:调动脑细胞,主动预测文章内容。 官方样题Landfills 的分析思路:land + fill = 土地填埋,加了s, 可能指多处填埋场地。在不认识这个单词的情况下(汉译:垃圾填筑地),能想到这一层就算漂亮。 2006年12月真题Six Secrets of High-Energy People的分析思路:secrets:多数人不知道,一定新颖有趣;high-energy people 只能是指精力充沛的人,不可能是X战警。文章要告诉我们,那些人

为什么精力充沛,希望我们学习他们的秘诀。 2006年6月真题Highways的分析思路:为什么要修建公路?怎么修建?公路有哪些功能?存在哪些问题?一般说明文的写作结构都是如此:计划–成形–功能–问题。例如:联合国的起因–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的运作–联合国的问题。 2.分析小标题(Tidy the Subtitles)(20 –25秒) 目的: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总体结构。 官方样题: Sub 1:How Much Trash Is Generated? 一看该段字数少,忽视 Sub 2:How Is Trash Disposed of? 关键字:处理 Sub 3:What Is a Landfill? 引进主题,字数增加,进入重点。推理:landfill 肯定是上面提到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 Sub 4:Proposing the Landfill Landfill由新信息变成已知信息。关键字:Proposing 计划、建议 Sub 5:Building the Landfill 关键字:Building 修建 注意:前一段讲计划,这一段讲修建,联系紧密,可以合并 Sub 6:What happens to Trash in a Landfill? 关键字:What happens;字数少,忽视 Sub 7:How Is a Landfill Operated? 关键字:Operated 如何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试题及标准答案.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3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四) 十六 Trees should only be pruned when there is a good and clear reason for doing so and , fortunately,the number of such reasons is small. Pruning involves the cutting away of obergrown and unwanted branches, and the inexperienced gardener can be encouraged by the thought that more damage results from doing it unnecessarily than from leaving the tree to grow in its own way. First, pruning may be done to make sure that trees have a desired shape or size. The object may be to get a tree of the right heigh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help the growth of small side branches which will thicken its appearance or give it a special shape. Secondly, pruning may be done to make the tree healthier. You may cut diseaed or dead wood, or branches that are rubbing against each other and thus cause wounds. The health of a tree may be encouraged by removing branches that are blocking up the centre and so preventing the free movement of air. One result of pruning is that an open wound is left on the tree and this provides an easy entry for disease, but itis a wound that will heal. Often there is a race between the healing and the desease as to whether the tree will live or die, so that there is a period when the tree is at risk. It should be the aim of every gardener to reduce which has been pruned smooth and clean, for healing will be slowed down by roughness. You should allow the cut surface to dry for a few hurs and then paint it with one of the substances available from garden shops produced especially for this purpose. Pruning is usually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the leaves and also it is very unlikely that the cuts yu make will bleed. If this does happen,it is, of course,impossible to paint them properly. 1.Pruning should be done to ______. a.make the tree grow taller

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深层阅读能力培养

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深层阅读能力培养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为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核心素养,教师基于深层阅 读教育理念,设计英语阅读教学引导方案,培养学生英语深层阅读综合能力。本 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深层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深层阅读;培养策略 可以从文章中挖掘更多信息点,以构建英语文章知识脉络,提高学生英语深层阅读效率。在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调研后,发现仅有少部分学生掌握深层阅读能力,其他学生则不具 备该阅读能力,教师围绕着实际教学情况,设计英语深层阅读教学计划,逐渐引导学生形成 深层阅读能力。 一、英语深层阅读能力 (一)理论定义 英语深层阅读能力指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可以联系已知英语内容,围绕着文章内 容构建思维导图,进而对文章的语义与文化思想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深度解读学生可以全面 学习了解文章英语内容,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英语语感。深层阅读能力可以帮 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主动对文章进行探索求知,逐渐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学习实力。深度阅 读学习理论基于学生潜能开发提出,合理的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挖掘,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二)教学价值 英语与语文同属语言学科,而英语则是外语学科,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需突破文化差异 与语义内涵,找到英语学习的突破口,提升英语课程综合学习能力。部分学生由于无法突破 文化差异,不能准确理解语义思想,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停滞不前,开展英语阅读时,仅可以 对文章基本信息与故事梗概进行了解掌握,无法深度剖析理解文章思想内涵。 鉴于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为提升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学习效果,教师可围绕着 深层阅读学习理论,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引导。在深层阅读教学培养时,教师应当给予学 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高效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英语阅读潜能,培养学生深层阅读意识与能力。 随着高中学生英语深层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时则会更加高效,同时学 生的英语学习状态,将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意识导引下,学生会遇到更 多阅读问题,而在深层阅读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英语学习实力不断增强,为学生今后的 英语交际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能 够完成基础的英语阅读,同时也需要有深层阅读的能力。而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 问题,导致阅读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没有比较明显 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英语阅读教学需求,现阶段的英语文章内容 更加丰富,文章整体难度也略有提升。因此学生为了完成更深层阅读的目标,不仅需要学生 具有一定的单词和语法基础,还需要学生具有能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剖析的能力。传统“填鸭

大数据处理流程的主要环节

大数据处理流程的主要环节 大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展示/数据可视化、数据应用等环节,其中数据质量贯穿于整个大数据流程,每一个数据处理环节都会对大数据质量产生影响作用。通常,一个好的大数据产品要有大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处理、精确的数据分析与预测、优秀的可视化图表以及简练易懂的结果解释,本节将基于以上环节分别分析不同阶段对大数据质量的影响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一、数据收集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数据源会影响大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收集、一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Web数据,多采用网络爬虫方式进行收集,这需要对爬虫软件进行时间设置以保障收集到的数据时效性质量。比如可以利用八爪鱼爬虫软件的增值API设置,灵活控制采集任务的启动和停止。 二、数据预处理 大数据采集过程中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包括同构或异构的数据库、文件系统、服务接口等,易受到噪声数据、数据值缺失、数据冲突等影响,因此需首先对收集到的大数据集合进行预处理,以保证大数据分析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价值性。

大数据的预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归约与数据转换等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大数据的总体质量,是大数据过程质量的体现。数据清理技术包括对数据的不一致检测、噪声数据的识别、数据过滤与修正等方面,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质量; 数据集成则是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集成,从而形成集中、统一的数据库、数据立方体等,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方面质量; 数据归约是在不损害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降低数据集规模,使之简化,包括维归约、数据归约、数据抽样等技术,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价值密度,即提高大数据存储的价值性。 数据转换处理包括基于规则或元数据的转换、基于模型与学习的转换等技术,可通过转换实现数据统一,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总之,数据预处理环节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真实性、可用性、完整性、安全性和价值性等方面质量,而大数据预处理中的相关技术是影响大数据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1、数据处理 大数据的分布式处理技术与存储形式、业务数据类型等相关,针对大数据处理的主要计算模型有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分布式内存计算系统、分布式流计算系统等。

英语四级快速阅读

---------------------------------------------------------------最新资料推荐------------------------------------------------------ 英语四级快速阅读 一、新东方英语 09 年 12 月份模拟题 Part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15 minutes)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you will have 15 minutes to go over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Answer Sheet 1. For questions 1-7,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For questions 8-10,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Beauty and Body Image in the Media Images of female bodies are everywhere. Womenand their body partssell everything from food to cars.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actresses are becoming younger, taller and thinner. Some have even been known to faint on the set from lack of food. Womens magazines are full of articles urging that if they can just lose those last twenty pounds, theyll have it allthe perfect marriage, loving children, great sex, and a rewarding career. Why are standards of beauty being imposed on women, the majority of whom are naturally larger and more mature than any of the models? The roots, some analysts say, are economic. By presenting an ideal difficult to achieve and maintain, the cosmetic and diet product industries are assured of growth and profits. And its no accident that youth 1 / 2

英语四级真题阅读理解(带翻译)

Passage1 Reading leadership literature, you’d sometimes think that everyone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n effective leader. 读领导文学,你有时会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 I don’t believe that to be true. In fact, I see way fewer truly effective leaders than I see people stuck in positions of leadership who arc sadly incompetent and seriously misguided about their own abilities. 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事实上,我认为真正有效的领导者的方式比我看到的人都陷在领导的职位上,遗憾的是他们自己的能力不称职,严重误导了他们。 Part of the reason this happens is a lack of honest self-assessment by those who aspire to(追求)leadership in the first place. 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由那些渴望缺乏诚实的自我评估(追求)放在首位的领导 We've all met the type of individual who simply must take charge. Whether it's a decision-making session, a basketball game, or a family outing, they can't help grabbing the lead dog position and clinging on to it for dear life. They believe they're natural born leaders. 我们都遇到了个人的类型,他们必须负责。无论是决策会议,篮球比赛,还是家庭外出,他们都不能不抓住领导的狗的地位,并紧紧抓住它,因为亲爱的生命。他们相信他们是天生的领袖。 Truth is, they're nothing of the sort. True leaders don't assume that it's their divine(神圣的)right to take charge every time two or more people get together. Quite the opposite. A great leader will assess each situation on its merits, and will only take charge when their position, the situation, and/or the needs of the moment demand it. 事实是,他们没有什么样的。真正的领导者不认为这是他们的神圣(神圣的)负责每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吧。恰恰相反。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会对每一个情况进行评估,并在他们的位置、情况和/或需要的情况下,只会负责。 Many business executives confuse leadership with action. They believe that constant motion somehow generates leadership as a byproduct. Faced with any situation that can’t be solved by the sheer force of activity, they generate a dust cloud of impatience. Their one leadership tool is

高中英语深度阅读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深度阅读的实践探索◎唐文沛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师要依托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和文本作者进行浓度对话,从而提升阅读素养,发展思维品质。 1.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解析 核心素养赋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新的内涵和新的特征。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想要让他们学习好英语,对英语的深度阅读必然不可缺少。对比于简单浅显的英语阅读,深度的英语阅读无疑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有更加灵活的思维用来阅读英语。而深度的英语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就《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为例,在Growing pains一文的教学中,简单浅显的阅读可能只是教会学 生如何理解全文的意思,翻译全文,记熟文章中出现的新单词等表面的教学,但是深度的理解就是结合文章中出现的句型,固定短语,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等来教学。比如Growing pains一文主要是讲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情绪变化的,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产生情感共鸣,以便接下来能让学生投入到深度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由文章的主旨思想为牵引,让学生回答每一段的中心语句是什么,将每一段分开讲解。其次就可以开始每一段的固定短语的讲解,比如in other ways就是一个固定短语,教师除了讲解其意思,要启发、点拨学生,让学生了解在什么语句里可以使用,在句尾还是句首使用。再比如the good news is that,此句作为一个that 从句,就可以用它进行that从句的案例讲解,文章中还出现了大量的who引导的从句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对从句这一知识点的深度教学。当学生能对这些句子熟练的运用理解,那么对于他们的阅读过程中文章的深度理解也是帮助极大的。因为根据深度阅读的特点而言,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将阅读思维模式由平面化转向为立体化,知识点也由孤立转变为群体。 2.对问题进行深度的设置 在对学生进行了文本的深度教学以后,教师还应该乘热打铁,设计有浓度的问题,给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走向文本深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问,对学生提出更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达到所要教学的深度,并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 比如在阅读Aids Today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以求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首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所给出的材料,让学生来用英语总结出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那些,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应对艾滋病的方法有那些,总而言之就是根据文本所给的内容,对学生提出具有总结性的问题。其次,可以对学生提出文本格式相关方面的问题,比如news spe?cial(新闻专题)、news(新闻)有什么不同,根据文本所给的格式,与其他格式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快速地领悟到不同的格式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对于其他的英语格式的阅读上可以快速地找到适合的阅读方法。再者,可以对学生提出句子的逻辑方面的问题,逻辑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对于文章逻辑方面的解析也是是十分重要的,然后在理解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句子进行语义重构,促进学生理直向文本深度,理解文本的内涵、主旨和思想。最后,可以对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方面知识的普及,问学生如何对待艾滋病人相关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能在情感上和艾滋病人达到共识,以求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篇文章。 3.在慢读的基础上进行慢答和慢品 深度阅读还叫做缓慢的阅读,因为对比于浅显而又表面的阅读,深度阅读需要很慢的节奏、很长的时间来品味、咀嚼和消化。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就更加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对文章进行思考和品鉴。比如同样在教师教学Aids Today一文的时候,教师对学生提出了“找出文章中提出的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和我国预防的方法”这一问题之后,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理解并找出答案,这既是以生为本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但是深度阅读的慢速阅读也并不能当成是低效阅读,比如在学生回答了问题的时候突然沉默不语了,教师也不应该立马否认或者是打断,而且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仍然以文本Aids Today为例,在学生回答了文章中的某一段或者是某一句话之后,教师不应对结果做出定性评判,而是应该让学生继续思考,让学生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适当地放慢阅读速度,在学生慢答和慢品的情况下,将文章的主旨和阅读方法教导给学生,培养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想、读中悟的素养。 综上所述,深度阅读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要综合考虑文本、学生认知和教学设计等维度,为学生搭建平台,和学生一道,开展深层次阅读活动。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在以后无论是面对什么难度的英语阅读,都能学会使用深度阅读的模式,对文本进行深度的分析理解,形成个性化的英语阅读模式,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教学理论与实践 36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7

八大案例深度解析电力大数据应用

八大案例深度解析电力大数据应用 麦肯锡曾有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分析方案的广泛使用能够带来每年3000亿美元的电费削减。电力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可以面向行业内外提供大量的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业务,对于电力企业盈利与控制水平的提升有很 高的价值。有电网专家分析称,每当数据利用率调高10%,便可使电网提高20%~49%的利润。 电力行业的数据源主要来源于电力生产和电能使用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电网运行和设备检测或监 测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营销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数据; 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通过使用智能电表等智能终端设备可采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再对采集的电力大数据进行系统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进一步结合大数据分析与电力系统模型对电网运行进行诊断、优化和预测,为电网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 一、电网监测及维护 1.运维监测系统及时反应 Enphase Energy(美国Enphase 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Enphase Energy每天从来自80个不同国家25万个系统收集大约2.5TB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检测发电和促进远程维护、维修来确保系统无缝运行。另外,Enphase Energy还利用从发电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来监测、控制或调整网络中的发电和负载状态,在电网和在出错或需要升级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2.设备检修运维专题分析

电力企业可以基于永洪自研发的一站式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展各业务领域的深度分析,如在电网检修运维领域,通过对电力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运检管理、设备技术管理、技改大修管理等方面,从安全、效益、成本三个方面进行关键 指标选取,分析检修管理中“安全”、“效益”、“成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协调 三个因素综合最优,同时实现对电网企业检修指标的实时在线监控,为公司检修策略制定提供指导和服务。 (图中分析场景所用的数据为测试数据) 3.预防基础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Co., Inc. (AEP)(美国电力有限公司) 在AEP的资产健康中心,数据分析师把设备派生的运行信息和智能信息应 用程序结合在一起。通过采用大数据算法和分析软件,他们可以密切监测传输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 如今,AEP使用智能电表、通信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得到稳健的常规信息。 智能电网技术使客户更有效地用电和合理管理用电成本,收集到的数据也有助于该公司为客户定制电力管理程序和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最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

历年来英语四级考试格式 考试答题的顺序 1.作文分数106.5分 2.快速阅读71分 3.听力部分248.5分 4.是一篇篇章词汇理解和两篇传统的阅读理解,177.5分 5.是完形填空(极大可能考这个)71分 6.翻译,汉译英并且需译部分只是一般的短句翻译。35.5分 CET-4考试内容 一、试卷构成和成绩报道 就所测试的语言能力而言,试点阶段的四级考试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1)听力理解;2)阅读理解;3)完型填空或改错;4)写作和翻译。 听力理解部分分值比例为35%;其中听力对话15%,听力短文20%。听力对话部分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听力理解;听力短文部分包括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和复合式听写。 阅读理解部分分值比例为35%;其中仔细阅读部分(Reading in Depth)25%,快速阅读部分(Skimming and Scanning)10%。仔细阅读部分分为:a)选择题型的篇章阅读理解;b)篇章层次的词汇理解(Banked Cloze)或短句问答(Short Answer Questions)。快速阅读理解部分测试的是浏览阅读和查读能力。 完型填空或改错部分分值比例为10%。完型填空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型,改错部分的要求是辨认错误并改正。

写作和翻译部分分值比例为20%;其中写作部分(Writing)15%,翻译部分(Translation)5%。写作的体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翻译部分测试的是句子、短语或常用表达层次上的中译英能力。 具体比例搭配如下: 作文15%(有14分、12分、8分、6分、2分和0分四个档次,用时30分钟) 快速阅读10%(7个判断题每个1%,3个填空题也是1%,单词拼写错误不给分,用时15分钟) 听力35%(短对话8个,每个1%,长对话8个,每个1%,短文10个,每个1%,填词7个,每个0.5%,3个句子分别为2%,2%,2.5%。用时35分钟) 篇章阅读20%+词汇阅读5%(传统阅读10个,一个2%,选词阅读10%,一个0.5%。用时25分钟) 完型填空10%(20个小题,一题0.5%。用时15分钟) 翻译5%(一题1%。用时5分钟) 快速阅读的答题方式不一定 写作:30分钟, 107分(15%) 快速阅读 15分钟,70分(10%)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完型填空深度解析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完型填空深度解析 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Every year about 40,000 people attempt to climb Kilimanjaro,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Africa. They 41 with them lots of waste. The 42 might damage the beauty of the place. The glaciers(冰川)are disappearing, changing the 43 of Kilimanjaro. Hearing these stories, I’m 44 about the place —other destinations are described as “purer” natural experiences. However, I soon 45 that much has changed since the days of disturbing reports of 46 among tons of rubbish. I find a 47 mountain, with toilets at camps and along the paths. 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re 48 but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Tanzania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seem to be 49 . The best of a Kilimanjaro 50 , in my opinion, isn’t reaching the top. Mountains are 51 as spiritual places by many cultures. This 52 is especially evident on Kilimanjaro as 53 go through five ecosystems(生态系统)in the space of a few kilometers. At the base is a rainforest. It ends abruptly at 3, 000 meters, 54 lands of low growing plants. Further up, the weather 55 — low clouds envelope the mountainsides, which are covered with thick grass. I 56 twelve shades of green from where I stand. Above 4, 000 meters is the highland 57 : gravel(砾石), stones and rocks. 58 you climb into an arctic-like zone with 59 snow and the glaciers that may soon disappear. Does Kilimanjaro 60 its reputation as a crowded mountain with lines of tourists ruining the atmosphere of peace?I found the opposite to be true. 41. A. keep B. mix C. connect D. bring 42. A. stories B. buildings C. crowds D. reporters 43. A. position B. age C. face D. name 44. A. silent B. skeptical C. serious D. crazy 45. A. discover B. argue C. decide D. advocate

大数据的大价值:大数据五大成功案例深度解析学习资料

大数据的大价值:大数据五大成功案例深度解析 ?作者:Cashcow ?星期四, 四月11, 2013 ?大数据, 航空, 零售 ?暂无评论 大数据的热潮并未有消褪迹象,相反,包括航空、金融、电商、政府、电信、电力甚至F1赛车等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在纷纷掘金大数据。可以看出,在推动大数据企业应用方面,真正看到大数据潜在商业价值的企业比大数据技术厂商还要着急。例如IT经理网曾经报道过沃尔玛大数据实验室直接参与到大数据工具的开发和开源工作中。但是在国内,虽然管理学界和财经媒体对大数据推崇备至,认为大数据是信息技术改变商业世界的杀手应用,但是关于大数据中国企业的成功案例的报道却出奇地少。 最近《中国企业家》的“大数据专题”特别报道采访了农夫山泉、阿迪达斯中国和数家航班信息移动服务商(前两家为SAP客户),为我们带来了详实的大数据案例报道,非常有参考价值,原文转载如下:就在制作这期“大数据专题”时,编辑部发生热烈讨论:什么是大数据?编辑记者们旁征博引,试图将数据堆砌的商业案例剔除,真正的、实用性强的数据挖掘故事留下。

我们报道的是伪大数据公司?我们是否成为《驾驭大数据》一书的作者Bill Franks所称的“大数据骗局”中的一股力量?同样的质疑发生在阿里巴巴身上。有消息称,3月23日,阿里巴巴以70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移动开发者数据统计平台。这引发了专家们热烈讨论,它收购的真是一家大数据公司吗? 这些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中国确实没有大数据的土壤。“差不多先生”、“大概齐”的文化标签一直存在。很多时候,各级政府不太需要“大数据”,形成决策的关键性数据只有一个数字比率(GDP)而已;其二,对于行业主管机构来说,它们拥有大量原始数据,但它们还在试探、摸索数据开放的尺度,比如说,是开放原始数据,还是开放经过各种加工的数据?是转让给拥有更高级计算和储存能力的大型数据公司,还是将数据开源,与各种各样的企业共享?其三,数据挖掘的工具价值并没有完全被认同。在这个领域,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并不十分成熟。即便如此,没有人否认数据革命的到来,尤其在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的马云将大数据作为战略方向,百度的李彦宏用“框计算”来谋划未来。即便是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也学起了NBA(美国男篮职业联赛)五花八门的数据统计、分析与挖掘。 在过去两年间,大量的资本投资一些新型数据工具公司,根据美国道琼斯风险资源(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数据,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11.7亿美元流向了119家数据库软件公司。去年,SAP 市值已经超过西门子,成为德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而这样的业绩部分得益于其数据库软件HANA的商业化,去年一年时间里HANA带给SAP3.92亿欧元的收入,增长了142%。 但是,大数据还没法分析、挖掘出自己的直接变现能力。在截稿日时,我们再重新读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鰊berger)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作者相信,未来,数据会成为有价值的资产。假以时日,它会大摇大摆地进入资产负债表里。 案例1:农夫山泉用大数据卖矿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