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讲解

学前儿童文学讲解
学前儿童文学讲解

学前儿童文学

一、童话故事名称

《小王子》、《丑小鸭》、《白雪公主》、《灰姑娘》《鹅妈妈的故事》、《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

二、儿童故事名称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铁杵磨成针》、《谢谢你》《李子核》、《云端掉下一只烤鸡来》

三、图画书名称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猜猜我有多爱你》、《母鸡萝丝去散步》、《鼠小弟的小背心》、《爱心树》

四、一位童话作家

安徒生、格林兄弟、叶圣陶、贝洛、E﹒B怀特、

五、图画书作家

佐野洋子、米切尔-恩德、莫尼克-弗利克斯

谢尔﹒希尔弗斯坦

六、熟悉的儿童诗人

乔羽(《让我们荡起双桨》)、韦苇、舒兰、张利生

七、儿童文学的范围: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八、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

1、纯真----稚嫩、纯真、美好

体现为一种童真美,在作品中主要借助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表现,所以集中于在形象刻画表现纯真美。

2、稚拙----稚气、拙朴

在内容方面:借人物的言行,心理,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的稚气和憨态,表现儿童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

在形式方面:通过叙述方式和人物语言表现。

3、欢愉----幽默、滑稽、可笑

懂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构造欢愉的手段:幽默与夸张、滑稽与变形

4、变幻----幻想、荒诞、动态美

心理依据:儿童好动善于幻想,注意时间短

具体表现:富于幻想色彩,具有荒诞美,情节发展动态推进,快速流动

5、质朴----简洁、朴素

质朴是用最简洁、自然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最本真的生命意趣和形态。

九、儿童文学的作用:

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作用。

1、认识功能:儿童文学能让儿童读者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并帮助他们提高感知生活的能力。

2、教育功能: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情感和影响。

3、审美功能:优秀的作品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得到情操陶冶,培养了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娱乐功能: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十、解释“童话”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

(书上: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符合儿童思维方式、有着独特幻想逻辑的,在现实、超现实和人类心灵间自由徜徉的奇妙故事。)

十一、解释“儿童故事”

是以叙述生动引人的事件为主的,适合儿童读和听的作品。

(书上:指适合婴幼儿欣赏的、篇幅短小、情节单纯、语言浅显的叙事性的文学作品。)

十二、解释“儿歌”

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短歌。

十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拗口令、颠倒歌、字头歌

1、摇篮曲: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

特点:音调柔和和动听,抒情性强,母爱永远是它的主旋律。

2、游戏歌:配合幼儿做游戏时吟唱的歌谣。

特点:有明显的组织游戏的作用。

3、数数歌: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以帮助儿童认识数的儿歌

特点: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4、问答歌:通过设问问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儿歌形式。

特点:有问有答。

5、绕口令:由一些双声叠韵或发音相近相同的字词组成,具有简单意义和浓郁韵味的儿歌形式。

特点:P 23

6、连锁调:用顶真的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开头。

特点:随韵接合,易唱易记

7、颠倒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儿歌。

特点: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8、字头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儿歌形式。

特点:每句最后一个字几乎相同,一韵到底,语言亲切而风趣,有很强的韵律感。

十四、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夸张、象征、颠倒

1、拟人----表现童话幻想的主要手段。童话的拟人应注意人性和物性的自然结合。

2、夸张----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有意识的放大和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点,以增强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形象,情节,环境的夸张表现出来。

3、象征---借助某以具体实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

4、颠倒(神化、变形、怪诞、对比)

十五、根据表现形式不同,儿童诗被分为哪两类

1、叙事诗----介于记事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它是以诗的形式来描绘,讲述故事的一种手法。

2、抒情诗----侧重于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儿童诗,通常是写对生活的感受或歌颂人和事的。

十六、儿童故事基本特征

1、完整性----故事发生发展过程完整,有开头,高潮和结尾。(故事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开头,过渡,结尾要有机联结)。

2、生动性----故事情节曲折,有悬念,有巧合,细节丰富。

3、趣味性----故事情节富有情趣,令儿童愉快。

4、通俗性----可以阅读和讲述,语言具体形象,口语化。

十七、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可视性、跳跃性、夸饰性、明朗性、简洁性

1、可视性----图画文字塑造形象的外在特征。用视觉语言讲故事,通过协调鲜明的色彩,创意,独特的构图,富有动态的画面完整故事,作品内容呈现为可视可感的连续诗化画面。

2、跳跃性----(发展,变化,运动)文意表达方面的特征。

(1)在跳跃的画面组接中完成故事意义的表达。

(2)在跳跃的文意表达中造成图画故事的流动感。

(3)带来画面的语言空白。如《失落的一角》。

3、夸饰性----图画文学的表现特征。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事先途径是对卡通拟人,特写,夸张,漫画等手段的灵活运用。

4、明朗性----图画文学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特点。

(1)以形象的鲜明感为孩子提供多样的色彩。

(2)协调的色彩与故事的内容相适宜。如《小蓝和小黄》

5、简洁性---是图画文学的语言特征的要求

(1)文学作为作品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

(2)以充分散文化和诗化的简洁之语和画面相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3)作品的温馨感,幽默感得以体现。

十八、婴幼儿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内容方面:叙述话语的色彩感强,动态描述,给读者直观感,画面感。

形式方面:图画故事,玩具化图画书,有香味的图书。如:《毛毛虫好饿》

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和教育等各种功能和价值。

游戏性、趣味性、直观性《小熊维尼》

十九、少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1、真实性:本质的真实

2、深刻性:主题的深刻

3、艺术性: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小羊不吃天堂草》

二十、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1、浅显性:主题,语言运用浅显

2、故事性

3、趣味性:表现浓郁的童趣

二十一、儿童故事的分类:

1、创作者角度:民间故事,创作故事,改编故事

2、内容题材:生活,历史,人物,动物,神话,寓言,幽默,讽刺,科学故事。

3、表现形式:图画,文字故事。

二十二、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

1、读者对象:儿歌是以婴幼儿为主,儿童诗是以入学后儿童为主。

2、主题表现:儿歌则较单纯浅显,儿童诗的主题比较深刻、含蓄。

3、语言:均要求凝练,简洁,有概括性。儿童诗的语言更

纯粹,更集中,更富有想象的张力,儿歌在韵律上更讲究音韵和谐,节奏整齐。

4、篇幅:儿童诗有长有短。儿歌一般较为短小。

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目的不同:儿童诗的目的在写意、抒情,强调内在的意义;儿歌有很强的功利性,强调外在的功能(各类儿歌所体现出来的认识、教育、语言开发的功能);审美风格不同:儿歌在语言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有“俗”味,童诗的遣词造句在晓畅明白中讲究“雅趣”。音乐美的表现方式不同:儿歌讲究音韵节奏,具有鲜明的外在形式上的音乐感,形式比较整齐(有相对稳定的句式,相对稳定的韵脚)。儿童诗更少拘束,更自由,音乐美体现在诗意的传达中。“诗无定句,句无定言”。

23、儿童戏剧文学的双重性

具有作为演出脚本的戏剧性与作为阅读欣赏对象的文学性。

24、儿歌的特征

1、单纯形象,具有稚拙美。

2、重音乐节奏,具有音乐美。

3、歌戏互补,具有游戏性。

一、什么是儿童文学

1、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适合于儿童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作用

二、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三、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1、爱的母题

2、顽童的母题

3、自然的母题

四、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是以婴幼儿为主要对象、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艺术形式。

(√指单纯用图画、或以图画和文字互相映衬的形式来表现相应的内容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故事类作品)

五、请说一部表达“爱的母题”的文学作品代表。

《爱的教育》、《海蒂》、《海的女儿》

爱的母题是通过作品来传达对孩子的爱,借此培养孩子的爱心

六、《金色花》是谁的什么作品?

泰戈尔印度散文作品

七、儿歌的音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鲜明节奏《排排坐》

2、押韵:句句押韵《弯弯腰》,隔句押韵,变换韵脚,连锁调,用一字押韵

八、第一个把民间童话加工成文学童话的作家是谁?

17世纪法国的贝洛是欧洲第一个把民间童话加工成文学童话的作家

九、我们学习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什么?

保持童真、童趣、真正成为儿童的知心、知音

十、童话起源于什么?

最早的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始于民间的口头创作和传播。

十一、童话根据形象类型分为哪三大类?P87

从童话的人物形象来看,可以分为常人体、拟人体、超人体童话。

1、常人体童话的人物是普通人,是把普通人的性格、行动和经历等进行极端的夸张,使之离奇有趣。《皇帝的新装》、《奇怪的病号》。

2、拟人体童话的人物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被赋予各种事情以人的特征,使人性和物性高度统一在一个形象上。《木偶奇遇记》、《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

3、超人体童话的人物形象是在人的形象基础上融入“神”的特征,借助超越常人与自然力的神仙,宝物和特殊的禀赋来展开神奇怪诞的情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葫芦娃》

三种童话形象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有时还会出现交叉,如《稻草人》

十二、从内容分,可把儿童故事分为哪些类型?

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历史故事、益智故事

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幽默故事、科学故事、成语故事

十三、以下哪些是图画书:

《猜猜我有多爱你》、《颜色》、《噢,美丽的巴拿马》

《月亮忘记了》

童话:《秘密花园》《稻草人》

十四、请告诉我们三位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

白雪公主、灰姑娘、匹诺曹、彼得潘

十五、请说三部儿童图画书的名称。

《鼠小弟的小背心》、《猜猜我有多爱你》、《不,大卫》《母鸡萝丝去散步》

十六、《爱心树》的作者是谁?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著

十七、瑞典的拉格洛芙写了一部什么作品?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奖

十八、《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谁?

刘易斯﹒卡洛尔

十九、儿童文学的美学本质是是什么?

美学本质:在反映生活上,有一种欢快明朗蓬勃向上的美;在表达情感上,有一种天真无邪的美;在表现儿童情绪上,有一种幽默的美。

二十、世界范围儿童文学真正意义的诞生和走向自觉是在什么时候?

18世纪

二十一、《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部图画书以什么著称?

以语言的运用独特、简洁著称

(鳄鱼与牙医的语言是一致的)

二十二、《淘气包艾米尔》是谁的作品?

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的名著

二十三、中国儿童文学真正意义的诞生和走向自觉是在什么时候?

五四时期

二十四、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性

二十五、《李子核》是什么体裁的儿童文学?

生活故事体裁的儿童文学

二十六、怀特写过哪三部童话作品?

《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

学前儿童文学课教案

授课课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纪录片《幼儿园》 授课时间:10月10日第一周星期一第5.6节 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影视欣赏课 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做到: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清楚的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语言特点,从知识层面迁移到实践层面,发自内心的喜欢婴幼儿,热爱未来从事的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征,难点在于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录片的观看,能理解幼教的特殊性,能根据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课时) 纪录片《幼儿园》(1课时) 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 教学过程: 1、引言 这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为了以后大家在实践中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避免以后的盲目,所以大家要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 2、阐述、分析、推导等 任何理论知识呈现的内容不外乎这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学前儿童文学是什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这样的解释第一节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成了,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的内容,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部纪录片,发生在武汉一所幼儿园的真人真事,在片中大家可以看到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3、总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学前儿童文学的概说和婴幼儿年龄特征,同时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有了更直观的一个感受 作业布置: 运用图示,形象标志学前儿童文学在文学,儿童文学中的位置 教学后记:

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代码:14401405 课程学时:36学分: 2 适用专业:师范本科学前教育专业 开课时间:一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大纲执笔人:大纲审定人: <学前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门文化基础课程,立足师范院校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实际,从课程设置出发,结合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和认知特点,由基本理论学习到作品鉴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高,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特色。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有赏析儿童文学作品和创编儿童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的基本理论、年龄特征、以及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以及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2、能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能很好地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具备教师初步的职业素养 3、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4、引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鉴赏、学前儿童需求的作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歌创作、幼儿诗的创作、婴幼儿生活故事创作、幼儿图画创作、婴幼儿散文创作及幼儿戏剧的创作与改编。 2、教学难点:把握学前儿童文学教育的性质,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教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内化教育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联系实际,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通过观看录像、实践观摩法、演示操作法、设计指导法、调查实验法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技能.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概述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类别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想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教育性 文学性 浅易性 趣味性 二、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一)对0-3岁婴幼儿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1、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 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开展具有随机性、日常性、反复性等特点。 可以如下展开: (1)多开展“平行”的亲子阅读 (2)初步养成倾听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大声朗读、专家讲、讲述自编的作品)(3)利用各种途径让婴幼儿感受文学作品,多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 (4)让婴幼儿多重复感受文学作品,多种途径帮助婴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复述)2、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 0-1岁半: (1)能安静地听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或念最浅显的儿歌,喜欢听唱歌等好听的声音; (2)对图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上的故事或儿歌等;(3)对动画片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1岁半-3岁: (1)喜欢听故事,欣赏儿歌,看动画片,能简单复述故事或儿歌的部分或者一句话; (2)能大方朗读儿歌,学唱儿歌; (3)能主动自觉地翻阅图书,对故事或儿歌朗诵、动画片等文学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4)能用情景表演或角色游戏来表演部分故事内容。 (二)对3-6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室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个系列活动。 (1)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活动。 (2)整合相关内容,开展一个主题、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网络)。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发展的是学前儿童的完整语言。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整合、渗透于其他教育(四领域)活动中。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 1、文学作品的认知目标 (1)丰富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 (2)知道文学作品有童话、诗歌、散文等体裁,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会标准发音,扩展词汇,了解各种语言句式的表达2、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目标 (1)对书面语言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 (2)体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真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脉络和语言美,发展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文学作品的技能目标 (1)学会倾听,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会说、说好普通话。 (3)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尝试艺术性结构语言的能力。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学前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下

《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下) 一、填空题 1.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符合儿童思维方式、有着独特幻想逻辑的,在现实、超现实和人类心灵间自由徜徉的奇妙故事。 2.叶圣陶是我国现代童话的创始人,他于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创作的第一部童话集。 3.夏尔·贝洛是17世纪法国国的作家,他的着名作品是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 4.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丰富多彩的幻想。这种基本特征主要是通过夸张、象征和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 5.我国"童话"这一名称出现于清代末年,其标志是1909年由孙毓修主编的《童话》丛书。 6.从人物形象看,童话可以分成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_。 7.伊索是古希腊着名寓言家,《伊索寓言》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 8.寓言文学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是印度、希腊和中国。 9.最早的童话是由_神话_、_传说_演变而来的,始于民间的口头创作和传播。 年,_丹麦_安徒生的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标志着童话进入了作家创作阶段。 11.寓言是一种寄托着哲理和教训的简短故事,一般寓言主要由故事、寓示、寓意等三个要素组成。 12.幼儿戏剧通过演员扮演角色、运用动作表演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 13.婴幼儿图画书是一种以婴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文艺读物,是图画_和_文字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14.婴幼儿散文是指那些适于婴幼儿阅读的,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字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作品。 15.“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冰心为《晨报副镌》写的《寄小读者》系列散文开婴幼儿散文之先河。 二、选择题 1.在幼儿文学的各种文体中,最具幻想性的文体是 A.儿歌B.童话C.幼儿散文D.幼儿戏剧 2.第一个明确为儿童创作童话的作家是 A.格林兄弟 B.安徒生 C.叶圣陶 D.拉伯雷 3.童话的幻想根植于() A.神话B.传说C.理想D.现实 4.童话起源于() A.科学幻想故事B.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修订稿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部):学前教育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艺术教研室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 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 主讲教师:王晓阳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 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婴幼儿心理特征 (二)婴幼儿语言特征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儿童文学教案

第一章幼儿文学概述 教学计划 本章共四节,计划安排 2课时,学习这些基础知识,要注意把握知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 理解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心理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幼儿文学的特点及审美功能 教学方法与教具准备 1.教师讲解与学生领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什么是幼儿文学 教学目的: 1.把握幼儿文学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2.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幼儿文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幼儿文学的本质特点 教法与教具准备: 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由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组成。

㈠幼儿文学: 以0—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也包括0—3岁的婴儿。 主要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㈡童年文学: 是以7—12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以学习为基本活动。 主要文体: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㈢少年文学: 是以12—15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㈠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幼儿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既然是文学,就要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㈡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不仅具有文学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个性,即“幼儿”属性。 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的文学。幼儿文学服务于幼儿,是成人作者适应幼儿的审美需求而创作或改编的。 三、我国幼儿文学发展概况: 1.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主要作家:郑振铎、叶圣陶、黎锦晖。 主要刊物:《世界儿童》、《小朋友》等。

儿童文学教案(2)

《儿童文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2节)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一、概念 的确,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 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 艺术。 (3)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 见的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范围 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两者之间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而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已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总之,儿童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读者,而成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必然会加人到儿童文学的读者队伍中来。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 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一)生理层面

(二)心理层面 (三)文化层面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文学阅读能力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特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作为独特的文学读者群,其内部就没有任何变化和差异了。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2节) 一、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由于其年龄特 征的不同而分化,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不过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年龄特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年龄特征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肯定年龄特征的存在,有人则只承认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发展阶段性,而不承认总的、概括的年龄特征。 我们一般把整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3-6 岁)、童年期(7--12 岁)、少年期(13-15 岁)。各个时期的儿童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感情、意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 二、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 儿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迅 速扩大、身心发展不断实现飞跃的阶段,也是文学阅读兴趣、范围、能力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儿童文学作品和报刊的编辑出版看,儿童文学对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 创作的文学作品。 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由于童年期、少年期读者阅读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审美情感的日渐丰富和审美理解能力的日渐提高,其思想、情感的容量和力度都有了加强,而不似幼儿文学那样相对浅显和单纯。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儿童文学》课程是五年制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的作用:儿童文学是高职高专小学教育文科专业四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强的基础性、实用性及综合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上获得较大的改善,毕业后能较快的适应小学教育文科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教育文科专业技能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与其他相关的一些课程,共同承担着高职师范生的知识、理论、技能的教学任务。它的前导课程如语文、现代汉语等课程,平行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后续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共同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必备的文学素养基础,因而本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课程设计理念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表述:“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是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人文素养基础。

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多元性的统一的原则。 1.3课程设计思路 1.3.1 教学要求: 1)掌握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 2)针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要学会运用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3)培养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点,对儿童文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以及针对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教学技巧而进行的系统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每一章节完成相应的一般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一般性作业为理论的书面作业,创造性作业包括儿童文学创作和课堂训练),这对学生儿童文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意义深远。 教学中既注意基本理论的学习,注重引进新的信息与新的研究成果,还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更注重学生将来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他们分析作品、评价作品、讲授作品和创编作品的能力,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1.3.2学情分析: 入校以来,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课程知识,对未来的职业定向也已基本明确。他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有较高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作用。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 【第一讲】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 [计划学时]:4学时 [第一学时]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 2.对课堂纪律的要求 ◆不要旷课、迟到、早退 ◆课堂上不要随便讲话 ◆在上课时,把手机关掉 ◆请假要交假条 3.讲授方式 ◆基于教材,有详有略,有补充 ◆课堂上会注重交流(抽问、讨论)希望大家积极探讨问题;任何问题的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愿不愿意动脑筋之分,没有动错脑筋和动对脑筋之分。 ◆欢迎同学们随时给我反馈意见 4.成绩评定 本门课程属于考查科目,主要看同学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讨论、课堂朗读等基本功训练的表现,还有完成作业的态度等。

考查范围: (1)创作婴幼儿儿歌或幼儿诗 (2)改写或续写适合幼儿听赏的童话故事、故事 (3)学习创作故事、图画书、婴幼儿散文 (4)学习表演幼儿戏剧(课本剧)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一、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 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1.必须是“文学” 2.必须是“婴幼儿”的文学 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接受的特殊性,把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第二学时]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 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 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1.婴儿心理特点 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1——1.5岁是理解语言阶段; 2岁左右说话不成句,全总喜欢叽哩咕噜地说话; 3岁左右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幼儿心理特点 3——4岁时,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得多。 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飞跃。 三、婴幼儿的语言特征 1.婴儿期语言特点 1.5——3岁是婴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 ◆词汇量增加,2岁300个左右词汇;3岁1000左右汇;

儿童文学教案33590

《儿童文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2节)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一、概念 的确,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范围 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两者之间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而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已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 总之,儿童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读者,而成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必然会加人到儿童文学的读者队伍中来。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 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一)生理层面 (二)心理层面 (三)文化层面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文学

阅读能力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特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作为独特的文学读者群,其内部就没有任何变化和差异了。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2节) 一、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由于其年龄特征的不同而分化,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不过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年龄特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年龄特征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肯定年龄特征的存在,有人则只承认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发展阶段性,而不承认总的、概括的年龄特征。 我们一般把整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 3-6 岁)、童年期 (7--12 岁 )、少年期( 13-15 岁)。各个时期的儿童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感情、意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 二、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 儿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迅速扩大、身心发展不断实现飞跃的阶段,也是文学阅读兴趣、范围、能力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儿童文学作品和报刊的编辑出版看,儿童文学对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由于童年期、少年期读者阅读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审美情感的日渐丰富和审美理解能力的日渐提高,其思想、情感的容量和力度都有了加强,而不似幼儿文学那样相对浅显和单纯。 少年文学处于童年文学向成人文学的过渡阶段,其美学空间也是独特的。特别是少年读者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少年文学作品在主题、意蕴等方面,都较幼儿文学、童年文学要深广一些。 第四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一、概论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

《儿童文学》教案

《儿童文学》教案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认真通读教材(《儿童文学引论》和《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解析”等要求,掌握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儿童文学素养;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儿童报告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简评;初步学会创编短小的故事、童话以及儿童报告文学。 课时基本分配 绪论:2课时 ; 第一编:概述:1课时 第二编:婴幼儿、童年、少年前期、少年后期年龄特点及文学:4课时 第三编:文体 儿歌和儿童诗:1课时 儿童故事:1课时 寓言:1课时 儿童报告文学;1课时 十一后课时分配: 童话和儿童小说:3课时 , 散文:1课时; 儿童戏剧:1课时 第四编:3课时 讲评作业和总结辅导:1课时

绪论 一、知识点 1.什么是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①儿童文学的内容构成。②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富有儿童情趣)。 2.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特殊性,即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 ' 3.从题材、艺术手法、语言以及取材方向等四个方面,论述儿童文学创作的特殊性。 二、重点、难点解析 1.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教学重点) 儿童文学的内容构成主要有两部分,简言之,即依据作品主人公是不是少年儿童来划分。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如果仔细分析每一部分的意义层次,不难看出,对儿童文学内容构成的界定,其实有三个要素,分解如下: 第一部分:①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以描写少年儿童的生活为主;②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③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部分:①以成人为主人公,反映的生活主要是成人的;②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③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有“写儿童”与“写成人”之分,但不论是“写儿童”,还是“写成人”,只要它“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并且“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作品就是儿童文学。 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 观点一: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这种观点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但它相对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相对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观点二: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种说法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界定儿童文学,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情况,但不够严密。今天,进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许多作品,当初并非是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另一方面,仅有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动机和愿望,未必能够创作出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来。 观点三: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儿童文学的确常常是以儿童和儿童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但儿童文学也常常表现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反过来,专写儿童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儿童文学作品。 观点四: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从广义上说,这一说法并不错。但是,从儿童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停留在“教育”角度来谈论儿童显然是很不够的。因为可用来教育儿童的文学未必都是儿童文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适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 学时:64 其中:理论学时:46 实验(实践)学时:18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儿童文学》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体裁的各自特点和要求,提高学生对各种体裁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初步的创作能力,以及运用儿童文学于儿童教育活动之中的能力。此外,力求通过本课程教学,激发幼教专业学生对儿童文学的浓厚兴趣,驱动其积极学习和创作优秀的作品,有助于优化学生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综合素质,可以自主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设置。并通过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自主进行设计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收对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和寓言、儿童故事、儿童散文、儿童科学文艺、儿童图画书、儿童卡通读物、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动画等具体文学文种。通过文种解读、例文分析、习作讲评使学生对各类型的儿童文学形式有较深刻的领悟理解并学以致用,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儿童文学》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常用形式,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水平,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各种文学体裁特点,赏析、演练各种文学作品,组织各种文学体裁教学活动。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文学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结合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理论讲授和亲身示范。 3、素质目标 课程中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进行各种文学作品的赏析、教学活动的演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部) :学前教育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 :艺术教研室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 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 主讲教师:王晓阳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

课程 名称 儿童文学总计: 51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 3 讲课:54学时 实践:27学时 任课 教师 王晓阳职称讲师 授课 对象 专业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共4个班基本 参考资料和教材《学前儿童文学》李莹、肖育林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任务 内容课时分配章内容学时数 1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6 2 儿歌 6 3 幼儿诗 6 4 婴幼儿童话 6 5 婴幼儿故事 6 6 婴幼儿图画书 6 7 婴幼儿散文 4 8 幼儿戏剧8 9 作品集萃 3 合计:51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 公共选修课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婴幼儿心理特征 (二)婴幼儿语言特征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3879545.html,/w51/play_album-aid-10301434_vid-Njc5NTQ1ODc.html (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学前儿童文学课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课教案 授课课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纪录片《幼儿园》授课时间:10月10日第一周星期一第节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影视欣赏课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做到: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清楚的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语言特点,从知识层面迁移到实践层面,发自内心的喜欢婴幼儿,热爱未来从事的工作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征,难点在于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录片的观看,能理解幼教的特殊性,能根据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纪录片《幼儿园》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教学过程: 1、引言 这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为了以后大家在实践中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避免以后的盲目,所以大家要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 2、阐述、分析、推导等

任何理论知识呈现的内容不外乎这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学前儿童文学是什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通过这样的解释第一节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成了,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的内容,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部纪录片,发生在武汉一所幼儿园的真人真事,在片中大家可以看到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3、总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学前儿童文学的概说和婴幼儿年龄特征,同时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有了更直观的一个感受作业布置: 运用图示,形象标志学前儿童文学在文学,儿童文学中的位置教学后记: 授课课题: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窗边的小豆豆》阅读会授课时间:10月12日第一周星期三第节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教学目标、要求: 识记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和审美特点,通过《窗边的小豆豆》的阅读,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学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学前儿童文学总学时数:32 学分:2 适合专业:学前教育 (一)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方面,使学生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了解0-6岁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在情感态度方面,通过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意义的学习,形成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态度。在能力方面,能针对幼儿特点,组织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语言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理论背景,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0-6岁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的目标和特征。 掌握: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0-6岁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的措施。 (四)教学学时分配数 章次各章名称 总学 时 学时分配 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小计 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2 2 2 第二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 教育 6 4 2 6 第三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原理 4 4 4 第四章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 4 2 2

儿童文学优秀教案

儿童文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2节)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一、概念 的确,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 儿童文学” 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 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范围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 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两者之间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 、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而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已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总之,儿童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读者,而成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必然会加人到儿童文学的读者队伍中来。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一)生理层面

(二)心理层面 (三)文化层面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文学阅读能力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特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作为独特的文学读者群,其内部就没有任何变化和差异了。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 多方面。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2节) 一、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由于其年龄特征的不同而分化,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不过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年龄特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年龄特征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肯定年龄特征的存在,有人则只承认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发展阶段性,而不承认总的、概括的年龄特征。 我们一般把整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3-6 岁)、童年期(7--12 岁)、少年期(13-15 岁)。各个时期的儿童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感情、意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 儿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迅 速扩大、身心发展不断实现飞跃的阶段,也是文学阅读 兴趣、范围、能力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儿童文学作品和报刊的编辑出版看,儿童 文学对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 创作的文学作品。 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由于童年期、少年期读者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第二节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和美学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论述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和美学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和美学特征; 教学难点:1.理解“学前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培养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2.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稚拙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儿童文学的概念和范围,儿童文学和文学存在一些共性(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来反映现实或情感心理),儿童文学还有一些自身的特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儿童文学的特征。 二、内容讲解 学前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包含两大方面: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文体特征包含四个方面: (一)学前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幼儿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启蒙,为儿童今后的发展提供基础,所以学前儿童文学的宗旨也是启蒙。 启蒙对于学前儿童文学来说,主要就是通过文学作品让儿童认识自我、自然、生活和社会,获取知识,学习生活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初步培养儿童的语言、思维等能力。心智包括心理和智能两个方面,就是说不仅要培养智慧,也要注重对情感的培养。 (二)学前儿童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因而,我们必须要为他们选择一些简单、

易懂、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 具体的特点是: ①句式:多短句、少长句;多单句,少复句。 ②词语:多实词,少实词;多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少用抽象概括的词语。名词、动词多,介词、连词、助词少。 ③韵律:押韵,拟声词多,语气词。 《数星星》天上星,亮晶晶,好象许多小眼睛。 《小兔子》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小蜜蜂》两只小蜜蜂呀,飞在花丛中呀。 (三)学前儿童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儿童就是要快乐健康的成长,我们学前儿童文学也要给幼儿快乐的体验。文学作品一定要反映的是快乐、积极的内容,最好带有一定程度的幽默感和游戏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快乐。 (四)学前儿童文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人文精神”就是关注人的自我体验,发现人的价值。儿童文学作品在学习知识、明白道理的同时,要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受到感染和熏陶,体会不同的情感,培养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感。这一点和新课改的要求一致,注重学生的情绪体验。 ?美学特征包含四个方面: (一)纯真美 单纯、明净;纯洁、善良、真挚。只感受到真善美,忽略假恶丑。 (二)稚拙美 稚嫩、自然、不做作。稚嫩主要表现在语言不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简单不复杂。自然、不做作就是顺从儿童天性,实实在在,不掩饰。好和坏都比较简单绝对。 (三)变幻美 和儿童爱幻想的天性有关。常常使用想象、夸张,甚至是虚构,创造出了很多神奇有趣的故事和人物。 (四)质朴美 自然淳朴。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简单,人物个性鲜明,语言质朴不加修饰。

儿童文学教案

儿童文学 课程简介:儿童文学课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是相对于专业选修课而言的,是某一专业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课程,是教务处统一开设,专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即学生自己不能决定选还是不选)。 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是1学期,考核方式是考试。学分是2分,总学时是32个课时。主要教学方式是:讲授,还有讨论、演讲等。 课程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初步具备儿童文学作品的朗读、鉴赏、讲授,甚至是创作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为最终目的。 教材:王玉芳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是“十二五”全国学前教育专业问题导向式教学(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问题导向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 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四十节。其中,前三章理论性比较浓厚,内容也比较宏观;后七章根据儿童文学中不同的体裁或者说是表现形式来分别展开,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散文、图画文学、戏剧和影视。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学前儿童文学试卷及答案

2013—2014—2期末考试 2014 ~20 15学第度第二学期 《学前儿童文学》考试(考查)试卷(A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答题卡:1 2 3 4 5 6 7 8 9 10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或一个、或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卡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有( ) A.游戏性 B.趣味性 C.直感性 D.幻想性2、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儿歌专集是( ) A.《古今风谣》 B.《诗经》 C.《演小儿语》 D.《天籁集》3、湖湖是大地的眼睛 蓝天、白云、青山和绿树都映在明朗的眼睛里 此幼儿诗运用了( )写法 A.明喻 B.暗喻 C.排比 D.夸张 4、( )是第一个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童话作家。 A(格林兄弟B(卡罗尔C(夸美纽斯D(安徒生 5、叶圣陶的( )是我国第一部作家童话集。 2013—2014—2期末考试

A(《小白船》B(《稻草人》C(《一粒种子》D(《旅行家》6、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与1985年4月创办的( )是我国第一个婴儿文学杂志。A(《儿童教育画》B(《婴儿世界》C(《婴儿画报》D(《人之初文学解析》7、婴幼儿生活故事的功能有( ) A.认识功能 B.教育功能 C.喜悦功能 D.梦想功能 8、以下对幼儿诗的写作格式要求错误的是( ) A.每行第一个字要空两格 B.要押韵,押韵较顺口 C.每句须一行 D.标点可加可不加,如疑问句、惊叹句最佳加上9、图画书又称为( ) A.图画读物 B.绘本 C.图画故事 D.连环画 10、以下不属于幼儿戏剧的是( ) A.皮影戏 B.木偶剧 C.微电影 D.幼儿话剧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文学: 2、连锁调: 3、幼儿诗: 4、环衬: 5、木偶剧: 2013—2014—2期末考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民间童谣的多见的艺术形式有哪些, 2、婴幼儿故事的种类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本题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