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焊缝图像中缺陷的实时检测方法(中文)

X光焊缝图像中缺陷的实时检测方法(中文)
X光焊缝图像中缺陷的实时检测方法(中文)

X光焊缝图像中缺陷的实时检测方法

孙怡孙洪雨白鹏王昱田岩平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1602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管道局钢管厂,11100)摘要:为了检测X光探伤图像中螺旋钢管焊缝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自动检测算法。它是一种基于图像空间特性(空间对比度与空间方差)的模糊识别算法,与人眼视觉识别特性相近,与其他传统缺陷检测算法相比,有较低的漏判率和误判率,并能满足生产线上实时检测的要求。

关键字:无损探伤;焊缝缺陷;自动检测;模糊算法

0 引言

X射线无损探伤是工业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检测结果已作为焊缝缺陷分析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判定依据。但是,该方法具有操作过程复杂、运行成本高、结果不易存放且查询携带不便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型的X射线无损检测方法“X射线工业电视”应运而生,并开始应用到焊缝质量的无损检测当中。X射线工业电视取代了原始X射线探伤中的胶片,用监视器(工业电视)实时显示探伤图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X射线胶片,而且还可以在线实时检测,提高了X射线无损检测的检测效率。但现在的X射线工业电视大多还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在线检测与分析,而人工检测本身存在几个不可避免的缺点,如主观标准不一致、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等。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方法迅速地引入焊接领域,焊接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21世纪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焊缝质量检测方面,如果采用X射线无损探伤计算机辅助评判系统进行在线检测与分析,可以有效地克服人工评定中因为眼睛疲劳、经验差异而引起的漏判与误判,从而使在线检测工作客观化、规范化与智能化,排除许多假象的干扰,使在线检测工作更加准确。

目前,国内外基于X射线探伤图像的缺陷自动检测方法有基于图像差分的方法[1,2],基于边缘检测的方法[3,4],基于模板匹配的相似缺陷检测算法[5]等。这些方法在检测面积较小或者空间对比度较低的缺陷时比较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空间特性(空间对比度与空间方差)的模糊识别算法[6,7]作为缺陷检测算法。以此为核心组成了焊接缺陷的自动检测与识别系统。论文的第1部分将介绍系统的总体构成,第2部分描述了如何自动提取螺旋钢管焊缝区域,第3部分详细地讲述了缺陷检测算法原理,第4部分给出了实验结果和结论。

1 系统结构

X射线无损探伤缺陷自动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与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信号转换部分、图像处理部分及缺陷位置的获取与传输部分。信号转换部分由X光光源、螺旋钢管、传送车、图像增强器、以及CCD摄像机组成。在螺旋钢管内部的X光光源发出的X射线穿透螺旋钢管及焊缝区域后,被图像增强器接收,图像增强器将不可见的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CCD摄像机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完成光电转换,并将电信号送入图像处理部分。如果在焊缝区域中存在气孔、夹渣或未焊透等缺陷时,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探伤图像上就会形成一个亮点或者一条亮线,图像处理部分也正是利用这个特点来检测每一帧探伤图像中是否存在缺陷的。图像处理部分包括视频采集卡,监视器,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其功能包括采集、显示、处理并存储采集到的探伤图像数据。在计算机中通过下述基于模糊识别准则的缺陷检测算法来检测每一帧探伤图像中是否存在缺陷并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实时显示检测结果,同时将检测结果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当中,以备后续查找和验证。缺陷位置的获取与传输部分由单片机、旋转编码器、Max232芯片、ADAM-4520模块和传输线等组成,其功能是获取并传输缺陷的位置信息。系统利用旋转编码器将位

移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通过脉冲信号的个数来记录传送车的位移,再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将位移信号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获得缺陷的位置信息。

图1 系统结构图

2.螺旋钢管焊缝区域的自动提取每一幅X射线探伤图像中,缺陷所在的焊缝区域占整幅探伤图像中很少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

图2 探伤图像实例图

如果将缺陷检测算法应用到整幅探伤图像中,无论是从算法的运算量、运算时间还是算法的检测效率来看,都不经济。所以本文采用一种基于图像灰度特性的快速焊缝区域提取方法,首先将每幅探伤图像中的焊缝区域提取出来,然后在提取出来的焊缝区域中应用缺陷检测算法。这样既减少了需要处理的数据量,缩短了算法的运行时间,又提高了缺陷检测算法的效率。在每一帧探伤图像中,均存在着明显的三个不同的灰度级区域,即图像中央横向条形的焊缝区域、焊缝区域上下的亮背景(钢管壁区域)以及四周的暗背景(挡板区域)。为了准确地将焊缝区域分割出来,本文利用剔除暗背景后的图像直方图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选择自适应的阈值进行分割是因为在某一帧探伤图像中分割效果较好的阈值,在其他帧图像中却可能效果很差,所以仅仅用一个固定的阈值来进行图像分割的方法很难将焊缝区域可靠地提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把灰度阈值取成一个随不同帧探伤图像自动变化的函数是很合适的。这样就可以消除像素灰度值不稳定对焊缝提取的影响,即使焊缝的上下移动也能有效准确地提取出焊缝区域。自适应二值化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图像中分割的两类目标的类间方差最大,类内方差最小,即为求解公式

2

[()()]()()[1()]

T k k k k k βμωμσωω-=

- 其中0,1,,255k =???

的最大值,并将其所对应的k 值作为最优阈值T 。 其中,2550

()T i ih i μ==

∑,0

()()k

i k h i ω==∑,

()()k

i k i h i μ==

∑ 0,1,,255k =???

i 表示灰度,h(i)表示灰度分布。实验表明利用此方法提取出焊缝区域非常接近人的视觉区分结果。图3显示了某帧图像在剔除暗背景后的图像直方图、分割的阈值、分割后

的二值图以及焊缝提取的结果。

(a) (b) (c)

图3 (a) 剔除暗背景后的直方图及自适应阈值

(b) 采用 (a) 中的阈值分割的效果 (c) 焊缝提取效果图

3 缺陷检测算法原理

前已述及,若在焊缝区域中存在气孔、夹渣以及未焊透等缺陷时,缺陷区域就会形成一个亮点或者一条亮线。这样在视觉上就可以根据探伤图像中,某一个区域是否比其周围背景区域更加明亮来判断该区域是否是缺陷区域,而从图像处理的角度来看,可以根据探伤图像中像素灰度值的大小来判断一个区域是否是缺陷区域。在这里应该注意一个问题,人类视觉中的“亮度”,或者说是“明亮程度”,不仅仅是指区域中像素的灰度平均值,而且还与区域中像素的空间方差特性(一定区域内像素灰度值变化的剧烈程度)有关。也就是说仅仅有着较高的灰度平均值还不够,或者说还不足以使人确信这个区域就是缺陷区域。举一个特殊的例子,如果一个区域内有几个灰度值极大的点(实际上就是几个恶性的脉冲噪声),它们仍然会使整个区域的灰度平均值较高,但这个区域却不是缺陷,看起来也不比其周围背景区域“明亮”,因为这个区域只是包含了几个恶性脉冲噪声的背景区域,而并非是缺陷区域。所以人类视觉中的“亮度” 指的

是,除了有着较高的空间对比度(即灰度平均值)之外,还需要有着较低的空间方差特性,也就是说,看起来还要“亮”得比较“均匀”。

在X 射线探伤图像中,当缺陷区域和噪声区域呈现相同的空间对比度特性时(区域的平均灰度值相同),缺陷区域的方差特性显然要比噪声区域的空间方差特性低(区域的灰度值变化程度小);而当缺陷区域和噪声区域呈现相同的空间方差特性时,缺陷区域的空间对比度又必然要比噪声区域的空间对比度高。所以在本文所采用的模糊缺陷检测算法中,对于具有相同空间对比度特性的区域来说,它的空间方差特性越小,就越有理由相信这个区域是缺陷区域,其模糊隶属度的值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而对于具有相同空间方差特性的区域来说,它的空间对比度特性越低,这个区域是缺陷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小,其模糊隶属度的值就越低,反之也就越高,这就是模糊缺陷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模糊缺陷检测算法中采用的模糊规则就是基于此而形成的。

具体模糊缺陷检测算法可以分为如下

几个步骤:

1)灰度均值差与灰度方差的计算

在检测气孔和夹渣等圆形缺陷时,检测区域大小选取为6ⅹ4个像素,水平比较区域大小取为10ⅹ3个像素,水平比较区域分为左右两组,每组有两个比较区域,与检测区域的距离分别为5个像素到10个像素和15个像素到20个像素。在分别求取每组比较区域的灰度平均值之后,将两组比较区域的均值再相加求平均,从而得到水平方向上比较区域的灰度平均值,再与检测区域的灰度平均值作差后,即得到灰度差值(A)。垂直方向灰度均值比较的方法与水平方向灰度均值比较方法基本相同。然后,计算出检测区域的灰度方差(V);

简要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检测区域与比较区域示意图

2)查隶属度表

将灰度方差与灰度差值结合在一起,根据两个参数的组合取值落在表1种哪一栏,从而得到气孔和夹渣缺陷的隶属度参数,0—3代表隶属度值,值越小,则是缺陷的可能性越小;

3)水平与垂直方向综合判断

将由以上2个步骤得到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隶属度参数综合考虑。得到最终的模糊隶属度参数。若总的模糊隶属度参数值大于某个固定值(2),则将检测区域判断为缺陷,并将该区域作上缺陷标记;若总的模糊隶属度小于某个固定值(2),则将该区域作为正常背景区域,忽略不计;

4)遍历整个焊缝区域

将检测区域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移动一个单位(像素),重复1)至3)步骤,

直到将整个焊缝区域都遍历一遍,这样就可

以得到整幅探伤图像的最终检测结果。

而在检测未焊透等线形缺陷时,检测区

域的大小则取为15ⅹ2个像素,水平比较区

域大小仍取为10ⅹ3个像素。

表 1 气孔和夹渣检测的模糊隶属度参数

Tab. 1 Fuzzy membership parameters of holes and

slags detection (V represents gray value variance,

A represents gray mean value difference)

V A<7

7

<12

12

<17

17

<25

25

<35

A>35 <360 0 2 2 3 3 3 >360

<750

0 1 2 2 2 3 >750

<2500

0 0 1 1 2 2 >2500

<11600

0 0 0 1 1 2 >11600 0 0 0 0 0 1 5)缺陷判定的标准

在实际生产中,焊缝区域的质量应符合

GB9711-88和SY/T5037-92规定的标准[8]。它规定了圆形缺陷在多大的范围内累计

尺寸达到多大时定为超标缺陷,要报警。如

不在这一范围内,即使有缺陷,是可接受的,

不会影响质量。

经过上述模糊缺陷检测算法检测之

后,系统已经得到了每一帧探伤图像中缺陷

的位置信息,缺陷的个数,进而可计算缺陷

的尺寸。这时,系统就会根据上述缺陷的判

别标准对该帧探伤图像中的每一个缺陷进

行是否超出标准的判定。但因为未焊透等线

形缺陷与气孔、夹渣等圆形缺陷的判定标准

不同,所以系统应该首先识别缺陷的性质,

即首先判断缺陷是气孔、夹渣等圆形缺陷还

是未焊透等线形缺陷。由于圆形缺陷与线形

缺陷在形状上很容易区分,所以本文选择了

通过缺陷的长宽比来判别该缺陷是气孔、夹

渣等圆形缺陷还是未焊透等线形缺陷。如果

是未焊透等线形缺陷,则系统不论该缺陷的

尺寸大小,均发送喷标信号,按照缺陷超出

标准处理;如果缺陷是气孔、夹渣等圆形缺

陷则按照上述缺陷判定标准进行判定。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工厂的调试和检验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典型缺陷,图5为气孔和夹渣及未焊透的检测结果,检测到的缺陷位置打上黑色的标记。除了检测实际钢管焊缝零散的缺陷外,为了按标准检测,钢管厂按照前述检测标准做了一根试验样管,其中包含5种典型的缺陷组合。系统对含有这些缺陷的样管进行实时检测与识别,检测出了全部的5组缺陷,并对每个超出标准的缺陷作上标识,在计算每组缺陷的累积直径之后,给出整根钢管上全部缺陷的累计直径和缺陷的总个数。检测效果如图6所示。同样一组缺陷,用本文引言中提到的其他算法检测的结果和本方法检测的结果对比如图 7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该方法检测缺陷的效果最

好。

图5 气孔和夹渣及未焊透的检测结果

(a) (b) (c)

(d) (e) (f)

图6 a) 两个3.2mm的缺陷 b) 四个1.6mm的缺陷 c) 八个0.8mm的缺陷 d) 两个1.6mm和四个0.8mm的缺陷 e) 一个3.2mm,一个1.6mm和两个0.8mm的缺陷 f)每根钢管总的检测结果统计图

(a) (b) (c) (d)

图7 各种检测缺陷方法的对比结果

(a) 边缘检测(b)图像分割(c)差分方法(d)本系统采用的方法

该模糊缺陷检测算法的主要优点有:

a)易懂:模糊缺陷检测算法中的模糊识别

准则与人类视觉理论相一致,容易理

解;

b)速度快:一般检测算法是针对整幅探伤

图像检测,本文先用自适应阈值将焊

缝所在区域提取出来,在此区域进行

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速度,实现了

在线实时检测;

c)灵活与适用:对于空间对比度不同(即

亮度不同)的缺陷均有着较好的检测

效果,且对于不同的X光光源探伤系

统,算法几乎无需改变参数;

d)稳定:经过实验室检测和工厂实际生

产检测,在对包含了气孔、夹渣、未

焊透、焊偏等缺陷的钢管检测中,漏

判率为1.53%,误判率为3.08%, 实验

结果证明算法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较

好。

参考文献

[1]W Danm, P Rose, H Heidt, et al.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weld defects in X-ray inspec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NDT, 1987, 29(2) : 79-82.

[2] B Eckelt, N Meyendortf, W Morgner, et al. Use of

automatic image processing for monitoring of welding process and weld inspection [A]. Proc. 12th World Cont.

on NDT[C], Amsterdam , 1989: 37-41.

[3] D Liang, W Zhen, G Zhang, et al. Automat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defect level of welding seam based on X-ray image [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Stress-strain Measurement [C]. Tokyo, 1992 : 267-274.

[4]任大海, 尤政, 孙长库, 叶声华. 焊接缺陷实时成像

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V01.41, NO.2: 25-29 .

[5]T W Liao, D M Li, Y M Li. Detection of welding flaws

from radiographic images with fuzzy clustering methods [J]. Fuzzy Set and Systems, 1999, 108:

145-158.

[6]V Lashkia. Defect detection in X-ray images using

fuzzy reasoning [J].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01, 19: 261-269.

[7]Yi Sun, Enliang Wang, Ping Zhou, Mohan Li. A

real-time weld defect inspection system in X-ray images, 2002, SPIE 4929: 282-287. [8]李衍. 焊缝质量无损检测评定最新国际标准介绍.

无损检测, 2000, V01. 22, NO.4: 172-177.

焊缝X射线检测及其结果的评判方法综述

焊缝X射线检测及其结果的评判方法综述 周正干, 滕升华, 江 巍, 李和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100083 北京) 摘 要:分析了焊缝X射线检测方法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焊缝X射线检测结果的人工评定和计算机辅助评定方法,论述了国内外焊缝X 射线检测结果计算机辅助识别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技术是焊缝射线 检测的发展方向,焊缝射线数字图像的计算机自动分析与识别技术是射线实时成像技 术成功应用的基础。 关键词:无损检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焊接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360X(20002)03-85-04周正干0 序 言 目前,焊接已作为一种基本工艺方法,应用于航 空、航天、舰船、桥梁、车辆、锅炉、电机、电子、冶金、 能源、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起重机械、建筑及国防等 各个工业部门[1]。由于焊接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影 响,焊缝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熔合不良、裂纹、气 孔、夹渣、夹钨、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为了保证 焊接构件的产品质量,必须对其中的焊缝进行有效 的无损检测和评价。射线检测是常规无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技术,其检测结果将作为焊缝缺陷分析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判定依据[2]。对X射线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有两种:人工评定和计算机辅助评定。当人工评定检测结果时,评定人员的工作量大,眼睛易受强光损伤,效率较低,而且缺陷分析受评定人员的技术素质、经验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结果往往会因人而异 。采用计算机对X射线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克服人工评定中由于评判人员技术素质和经验差异以及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误判或漏判,使评判过程客观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1 焊缝X射线的检测方法 目前,焊缝X射线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胶片照相法。X射线胶片照相的成像质量较高,能正确提供焊缝缺陷真实情况的可靠信息,但是,它具有操作过程复杂、运行成本高、结果不易保存且查询携带不便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 收稿日期:2001-11-01种新兴的X射线检测技术———基于X射线图像增强器(X ray image intensifier)的实时成像技术(Ra2 dioscopy)应运而生,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2是一种典型的图像增强器。X射线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检测技术的出现使焊缝X射线检测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与胶片照相法相比,由于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法成像环节较多,信噪比低,图像容易产生畸变,故成像质量相对较低,检测结果的图像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均不是很高。 图1 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原理图 Fig.1 Sketch of im age2intensifier2b ased radioscopy syste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X 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技术(Digital radioscopy,DR),亦称为X射线数字照相(Digital radiography,DR),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系统中使用的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如图4所示,其像元尺寸最小可达0.127mm,因而成像质量及分辨率明显优于X射线图像增强器系统,几乎可与胶片照相媲美,同时还克服了胶片照相中 第23卷 第3期2002年6月 焊接学报 TRANS ACTI ONS OF THE CHI NA WE LDI NG I NSTIT UTI ON Vol.23 No.3 June 2002

激光焊接焊缝检测标准

1 目的 确立本公司激光焊接焊缝控制的标准。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喷嘴环激光焊接及其他需要激光焊接件的所有图纸要求符合的焊缝,除在焊接图上有不同的焊接标准说明,其余(包括氩弧焊)均以本标准为依据执行。 3 职责 质保部负责对本标准的实施及控制。。 4标准内容 焊缝焊接要求:

4.2焊缝外观质量要求: 4.2.1焊缝质量外观检查规定操作工100﹪目视检查,检验员进行首末检查和过程抽检,目 视怀疑尺寸超差的须送检验员进行复检确认。 4.2.2 焊缝表面缺陷检查: 缺陷名称传递力的焊缝连接作用的焊缝图示裂纹不允许 烧穿不允许 焊偏不允许 断弧不允许 焊瘤不允许 凹陷深度≤深度≤ 表面气孔不允许小直径密集 型气孔,单个气孔 直径≥ 气孔比例不大于整 个焊缝的3﹪ 不允许小直径密 集型气孔,单个气 孔直径≥ 气孔比例不大于 整个焊缝的5﹪

咬边咬边深度≤母材厚 度的4﹪ 咬边深度≤母材 厚度的8﹪ 弧坑不包含在焊缝长度内允许长度不得超过熔宽的2倍,且不能烧穿。 焊接间隙不得大于 焊缝增高不大于倍板的总厚度,不超过总厚度 表面夹渣夹渣与气孔同样判断 4.3试验标准 序号类型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判定标准 1 尺寸直线度GB/T11336-2004母材断面直线度< 2翘曲度刀口尺+塞尺 L<10 翘曲度≤10<L<翘曲度≤<L<16 翘曲度≤ 3间隙公差塞尺装夹母材时焊接间隙为强度拉伸强度万能拉力测试机断裂面为母材即为合格

4.4焊接缺陷名称解释: 4.4.1裂纹:缺陷多数存在于焊缝及焊缝热影响区域的微小裂缝。此缺陷直接影响产品的机 械性能 4.4.2气孔:缺陷存在于焊缝内部及表面的孔洞。此缺陷影响焊接强度。 4.4.3咬边:缺陷存在于焊缝与母材的交界熔合线部位,正常焊缝该处应为圆滑过渡。此缺 陷影响焊接强度 4.4.4凹陷:在一段成型均匀的焊缝中,有一段焊缝低于正常的焊缝高度形成的塌陷,此缺 陷影响焊接强度,而且外表不美观。 4.4.5烧穿:在焊接部位母材熔化后,没有形成焊缝而将母材烧穿,此缺陷是一种严重的不 合格缺陷。 4.4.6焊瘤:在一段成型均匀的焊缝中,有局部焊缝,高于正常的焊缝高度形成的突起,此 缺陷影响外观。 4.4.7断弧:在一段成型均匀的焊缝中,有一段或一点焊缝没有或者此处焊缝细小。此缺陷 影响机械性能。 4.4.8夹渣:缺陷存在于焊缝内部及表面,它是一种非正常熔化金属的杂物熔夹在焊缝中。 4.4.9偏焊:焊脚两侧有一侧高度低于要求的焊脚高,此缺陷影响焊接强度和美观。 4.4.10 弧坑:缺陷存在于焊缝结束收弧部分,它是由于母材熔化过多或没有足够的金属填 充而形成的凹坑。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1目的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2责任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O2C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评价标准说明 缺陷类型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不允许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气孔 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不允许裂纹 不允许夹渣 固体封入物允许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H≤0.5mm 咬边 不允许5mm H>0.母材被烧透不允许烧穿 求的区域,在有功能和外观金属液滴飞出要飞溅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3mm 焊缝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 过高的焊缝凸起 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不允许1 / 9 . 值不允许超过2mm 板材间隙太大H 配合不良二、焊缝质量标准保证项目、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1记录。、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2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II、I 、3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级焊缝不得有表面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焊缝表面I、II 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I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缺陷基本项目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级焊缝每50MM、II级焊缝不允许;III表面气孔:I 倍孔径≤6;气孔2个,气孔间距≤0.4t级焊缝不允许。咬边:I,且两侧咬边总≤100mm连续长度≤0.05t,且≤0.5mm, II级焊缝:咬边深度≤10%焊缝长度。长。≤1mm0.1t,III级焊缝:咬边深度≤,且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t注:,三、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一级和二级焊1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2 / 9 . 二级焊缝的外观质量除应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下表的有关2规定3 三级焊缝应符合下表有关规定 焊缝质量等级检测项目二级三级

常用焊缝检测方法

常用焊缝检测方法 常用焊缝检测方法 常用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1.射线探伤方法(RT)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射线探伤方法是利用(X、γ)射线源发出的贯穿辐射线穿透焊缝后使胶片感光,焊缝中的缺陷影像便显示在经过处理后的射线照相底片上。主要用于发现焊缝内部气孔、夹渣、裂纹及未焊透等缺陷。焊缝检测方法 2.超声探伤(UT) 利用压电换能器件,通过瞬间电激发产生脉冲振动,借助于声耦合介质传人金属中形成超声波,超声波在传播时遇到缺陷就会反射并返回到换能器,再把声脉冲转换成电脉冲,测量该信号的幅度及传播时间就可评定工件中缺陷的位置及严重程度。超声波比射线探伤灵敏度高,灵活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对人体无害,但显示缺陷不直观,对缺陷判断不精确,受探伤人员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影响较大。例如:HF300,HF800焊缝检测仪等 3.渗透探伤(PT) 当含有颜料或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被检焊缝表面上时,利用液体的毛细作用,使其渗入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然后清洗去除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焊缝表面上来,从而观察到缺陷的显示痕迹。液体渗透探伤主要用于:检查坡口表面、碳弧气刨清根后或焊缝缺陷清除后的刨槽表面、工卡具铲除的表面以及不便磁粉探伤部位的表面开口缺陷。焊缝检测方法

4.磁性探伤(MT) 利用铁磁性材料表面与近表面缺陷会引起磁率发生变化,磁化时在表面上产生漏磁场,并采用磁粉、磁带或其他磁场测量方法来记录与显示缺陷的一种方法。磁性探伤主要用于:检查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该方法与渗透探伤方法比较,不但探伤灵敏度高、速度快,而且能探查表面一定深度下缺陷。例如:DA310磁粉探伤等焊缝检测方法 其他检测方法包括:大型工件金相分析;铁素体含量检验;光谱分析;手提硬度试验;声发射试验等。

车身激光焊接接头设计型式与质量评价标准

车身激光焊接接头设计型式与质量评价标准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规划部 韩立军 简介:激光焊接技术以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较快的焊接速度、较高的电弧稳定性和优质的焊缝成型在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汽大众迈腾车身的激光焊缝总长度达42m 。激光焊接技术的使用使车身的前撞、后撞、侧撞都能符合较高的设计要求,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焊接接头的设计和焊缝质量的评价标准以及焊后焊缝的返修也相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车身;激光焊接;接头型式;质量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TG453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激光技术开始运用于汽车车身制造领域,主要是运用激光焊接车身。激光焊接设备使用的激光器主要有两大类:Nd:Y AG 固体激光器,主要优点是产生的光束可以通过光纤传送; CO 2激光器,可以连续工作并输出很高的功率。 在开发激光焊接新技术方面,激光技术在车身制造过程中经历了不等厚板激光拼接技术、车身激光焊接技术、激光复合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单一的激光熔焊技术相比,激光混合焊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高速焊接时电弧焊接的较高的稳定性、更大的熔深、较大缝隙的焊接能力、焊缝的韧性更好、通过焊丝可以调整焊缝组织结构等。焊缝的设计型式和焊缝标准的评价随着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也不断进行着改变与完善,特别是近些年镀锌板、三层板和超高强钢板的广泛应用,对接头的设计型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焊缝标准的评价也不断细化和优化,这不仅为制造优质的焊接车身提供了保证,也为焊缝的返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前,一汽大众公司在Audi C6、Golf A6、宝来、速腾、迈腾、Model X 等几乎所有品牌车型的车身制造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激光切割、激光熔化焊接、激光复合焊接等先进的制造技术(如表1)。由于焊接部位不同,焊接接头的型式与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焊缝存在的焊接缺陷也不同,从而导致焊缝返修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别。 表1 一汽大众车型激光焊接部位数据统计 以一汽大众迈腾车身为例,车身激光焊缝总长度高达42m ,焊缝的接头型式涉及顶盖激光钎焊时的对 接接头、前后风窗上沿的搭接I 型接头、后流水槽处的搭接角焊缝以及前端的角接角焊缝等诸多形式。由于焊缝的型式不同,激光焊接时的焊接方法、参数、评价标准和焊后返修的标准均有所不同(如图1)。 CADDY BORA A5 BORA A4 GOLF A4 AUDI C5 AUDI C6 AUDI B6 顶盖设备 V V V V V V 前端V V 白车身V 密封槽-侧围 V note: 侧围V 车门V 后盖 V V 221 1 1 1 应用工位 主焊 合计(27台) 1 表示HL4006D 表示HL3006D

焊缝质量检测方法

一外观检验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就是否有缺陷,如咬边、烧穿、未焊透及裂纹等,并检查焊缝外形尺寸就是否符合要求。 二密封性检验 容器或压力容器如锅炉、管道等要进行焊缝的密封性试验。密封性试验有水压试验、气压试验与煤油试验几种。 1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用来检查焊缝的密封性,就是焊接容器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密封性检验方法。 2气压试验气压试验比水压试验更灵敏迅速,多用于检查低压容器及管道的密封性。将压缩空气通入容器内,焊缝表面涂抹肥皂水,如果肥皂泡显现,即为缺陷所在。 3煤油试验在焊缝的一面涂抹白色涂料,待干燥后再在另一面涂煤油,若焊缝中有细微裂纹或穿透性气孔等缺陷,煤油会渗透过去,在涂料一面呈现明显油斑,显 现出缺陷位置。 三焊缝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 1 渗透检验渗透检验就是利用带有荧光染料或红色染料的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常用的有荧光探伤与着色探伤。将擦洗干净的焊件表面喷涂渗透性良好的红色着色剂,待渗透到焊缝表面的缺陷内,将焊件表面擦净。再涂上一层白色显示液,待干燥后,渗入到焊件缺陷中的着色剂由于毛细作用被白色显示剂所吸附,在表面呈现出缺陷的红色痕迹。渗透检验可用于任何表面光洁的材料。 2 磁粉检验磁粉检验就是将焊件在强磁场中磁化,使磁力线通过焊缝,遇到焊 缝表面或接近表面处的缺陷时,产生漏磁而吸引撒在焊缝表面的磁性氧化铁粉。根据铁粉被吸附的痕迹就能判断缺陷的位置与大小。磁粉检验仅适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 3 射线检验射线检验有X射线与Y射线检验两种。当射线透过被检验的焊缝时,如有缺陷,则通过缺陷处的射线衰减程度较小,因此在焊缝背面的底片上感光 较强,底片冲洗后,会在缺陷部位显示出黑色斑点或条纹。X射线照射时间短、速度快,但设备复杂、费用大,穿透能力较Y射线小,被检测焊件厚度应小于30mm。而Y射线检验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穿透能力强,能照投300mm的钢板。透照时不需要电源,野外作业方便。但检测小于50mm以下焊缝时,灵敏度不高。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 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 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说明 评价标准 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H≤0.5mm允许

H>0.5m m不允许 烧穿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 3mm 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2mm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 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焊缝检测方法

焊缝检测方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焊缝检测方法 钢结构件的焊缝主要是检验焊缝的外观成型质量,检验内容一般为焊脚高度, 咬边,焊接变形,焊瘤,弧坑,焊缝直度等当然还有焊缝的内在质量,如夹渣,气 孔,未焊透,裂纹,未熔合等. 外观检验的器具有直尺,焊接检验尺,放大镜等, 内在质量检验主要是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 焊缝检查分为: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检查;外观检查:焊接尺寸、有无焊 接缺陷等;内部质量:主要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焊接质量的保证,主要 是严格落实焊接评定试验条件的过程控制。一、可以用眼观察,看是否有 气孔、残留的焊渣;二、做焊缝探伤不仅可以检验焊缝的质量还可以测出 焊缝的高度是最有效的检验方法。 焊接缺陷与焊接质量检验 1)热裂纹热裂纹是在焊缝金属中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大多产生在焊缝金属中。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焊缝中存在低熔点物质(如FeS,熔点1193℃),它削弱了晶粒间的联系,当受到较大的焊接应力作用时,就容易在晶粒之间引起破裂。焊件及焊条内含S、Cu等杂质多时,就容易产生热裂纹。 热裂纹有沿晶界分布的特征。当裂纹贯穿表面与外界相通时,则具有明显的氢化倾向。 (2)冷裂纹冷裂纹是在焊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大多产生在基体金属或基体金属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热影响区或焊缝内形成了淬火组织,在高应力作用下,引起晶粒内部的破裂,焊接含碳量较高或合金元素较多的易淬火钢材时,最易产生冷裂纹。焊缝中熔入过多的氢,也会引起冷裂纹。 裂纹是最危险的一种缺陷,它除了减少承载截面之外,还会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在使用中裂纹会逐渐扩大,最后可能导致构件的破坏。所以焊接结构中一般不允许存在这种缺陷,一经发现须铲去重焊。 二、焊接的检验 对焊接接头进行必要的检验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工件焊完后应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焊缝进行相应的检验,凡不符合技术要求所允许的缺陷,需及时进行返修。焊接质量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和机械性能试验三个方面。这三者是互相补充的,而以无损探伤为主。 (一)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一般以肉眼观察为主,有时用5-20倍的放大镜进行观察。通过外观检查,可发现焊缝表面缺陷,如咬边、焊瘤、表面裂纹、气孔、夹渣及焊穿等。焊缝的外形尺寸还可采用焊口检测器或样板进行测量。 (二)无损探伤 隐藏在焊缝内部的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的检验。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采用X射线检验,还有超声波探伤和磁力探伤。

焊缝质量检测方法

一外观检验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是否有缺陷,如咬边、烧穿、未焊透及裂纹等,并检查焊缝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二密封性检验 容器或压力容器如锅炉、管道等要进行焊缝的密封性试验。密封性试验有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煤油试验几种。 1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用来检查焊缝的密封性,是焊接容器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密封性检验方法。 2气压试验气压试验比水压试验更灵敏迅速,多用于检查低压容器及管道的密封性。将压缩空气通入容器内,焊缝表面涂抹肥皂水,如果肥皂泡显现,即为缺陷所在。 3煤油试验在焊缝的一面涂抹白色涂料,待干燥后再在另一面涂煤油,若焊缝中有细微裂纹或穿透性气孔等缺陷,煤油会渗透过去,在涂料一面呈现明显油斑,显现出缺陷位置。 三焊缝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 1渗透检验渗透检验是利用带有荧光染料或红色染料的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常用的有荧光探伤和着色探伤。将擦洗干净的焊件表面喷涂渗透性良好的红色着色剂,待渗透到焊缝表面的缺陷内,将焊件表面擦净。再涂上一层白色显示液,待干燥后,渗入到焊件缺陷中的着色剂由于毛细作用被白色显示剂所吸附,在表面呈现出缺陷的红色痕迹。渗透检验可用于任何表面光洁的材料。 2磁粉检验磁粉检验是将焊件在强磁场中磁化,使磁力线通过焊缝,遇到焊缝表面或接近表面处的缺陷时,产生漏磁而吸引撒在焊缝表面的磁性氧化铁粉。根据铁粉被吸附的痕迹就能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磁粉检验仅适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 3射线检验射线检验有X射线和丫射线检验两种。当射线透过被检验的焊缝时,如有缺陷,则通过缺陷处的射线衰减程度较小,因此在焊缝背面的底片上感光较强,底片冲洗后,会在缺陷部位显示出黑色斑点或条纹。X射线照射时间短、速度快,但设备复杂、费用大,穿透能力较丫射线小,被检测焊件厚度应小于30mm。而丫射线检验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穿透能力强,能照投300mm的钢板。透照时不需要电源,野外作业方便。但检测小于50mm以下焊缝时,灵敏度不咼。 4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验是利用超声波能在金属内部传播,并在遇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原理来检验焊缝内部缺陷的。当超声波通过探头从焊件表面进入内

钢筋结构焊缝检测习题集附答案

第二篇钢结构工程检测 一、填空题: 1.熔焊缺陷可分为六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缺陷。 2.焊接检验的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3.焊缝焊接质量的主要无损检测方法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G/T 203-2007规定数字式超声探伤仪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_,且实时采样频率不应小于________。对于超声衰减大的工件,可选用低于________的频率。 5.JG/T 203-2007规定_________试块为焊缝探伤用标准试块;_______型试块用于板节点现场标定和校核探伤灵敏度,绘制距离--波幅曲线,测定系统性能等,试块1mm、2mm深线切割槽用于评定_______程度。 6.渗透探伤只能查出工件表面__________缺陷,对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无法探伤。 7.超声波探伤按原理来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法。 8.磁粉探伤的一般工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退磁)等。 9.在四种无损检测方法中对表面裂纹检测灵敏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 10.探头软保护膜和硬保护膜相比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毛面或曲面工件上作直探头探伤时,应用_________直探头。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 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

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I、II级焊缝不允许;III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咬边:I级焊缝不允许。 II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III级焊缝:咬边深度≤0.1t,,且≤1mm。 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三、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一级和二级焊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 2二级焊缝的外观质量除应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下表的有关规定 3 三级焊缝应符合下表有关规定 焊缝质量等级 检测项目二级三级 未焊满≤0.2+0.02t 且≤1mm,每 100mm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0.2+0.04t 且≤2mm,每 100mm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根部收缩≤0.2+0.02t 且≤1mm,长度不限≤0.2+0.04t 且≤2mm,长度不限 咬边≤0.05t 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

激光焊接焊缝检测标准

激光焊接焊缝检测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1 目的 确立本公司激光焊接焊缝控制的标准。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喷嘴环激光焊接及其他需要激光焊接件的所有图纸要求符合的焊缝, 除在焊接图上有不同的焊接标准说明,其余(包括氩弧焊)均以本标准为依据执行。 3 职责 质保部负责对本标准的实施及控制。。 4标准内容 焊缝焊接要求:

4.2 4.2.1焊缝质量外观检查规定操作工100﹪目视检查,检验员进行首末检查和过程抽检,目 视怀疑尺寸超差的须送检验员进行复检确认。 4.2.2 焊缝表面缺陷检查:

4.3 4.4 4.4.1裂纹:缺陷多数存在于焊缝及焊缝热影响区域的微小裂缝。此缺陷直接影响产品 的机 械性能 4.4.2气孔:缺陷存在于焊缝内部及表面的孔洞。此缺陷影响焊接强度。

4.4.3咬边:缺陷存在于焊缝与母材的交界熔合线部位,正常焊缝该处应为圆滑过渡。 此缺 陷影响焊接强度 4.4.4凹陷:在一段成型均匀的焊缝中,有一段焊缝低于正常的焊缝高度形成的塌 陷,此缺 陷影响焊接强度,而且外表不美观。 4.4.5烧穿:在焊接部位母材熔化后,没有形成焊缝而将母材烧穿,此缺陷是一种严 重的不 合格缺陷。 4.4.6焊瘤:在一段成型均匀的焊缝中,有局部焊缝,高于正常的焊缝高度形成的突 起,此 缺陷影响外观。 4.4.7断弧:在一段成型均匀的焊缝中,有一段或一点焊缝没有或者此处焊缝细小。 此缺陷 影响机械性能。 4.4.8夹渣:缺陷存在于焊缝内部及表面,它是一种非正常熔化金属的杂物熔夹在焊 缝中。 4.4.9偏焊:焊脚两侧有一侧高度低于要求的焊脚高,此缺陷影响焊接强度和美观。 4.4.10弧坑:缺陷存在于焊缝结束收弧部分,它是由于母材熔化过多或没有足够的金 属填 充而形成的凹坑。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目的 ?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责任 ?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 ? 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 说明 评价标准 ? 假焊 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 气孔 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 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 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 咬边 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 允许 ? ?> ??不允许 ?烧穿 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 飞溅 金属液滴飞出 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 缝凸起 焊缝太大 ?值不允许超过 ???

位置偏离 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 配合不良 板材间隙太大 ?值不允许超过 ??? ?二、焊缝质量标准 ? 保证项目 ?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 ?、??、??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级焊缝不允许;???级焊缝每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 ?? ??;气孔 个,气孔间距??倍孔径 ? 咬边:?级焊缝不允许。 ? ??级焊缝:咬边深度???????且 ???????连续长度??????,且两侧咬边总长????焊缝长度。

常用的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常用的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1.外观检验用肉眼或借助样板、低倍放大镜(5~20倍)检查焊缝成形、焊缝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焊缝表面是否存在缺陷,所有焊缝在焊后都要经过外观检验。 2.致密性检验对于贮存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的各种容器、反应器和管路系统,都需要对焊缝和密封面进行致密性试验,常用方法如下: (1)水压试验检查承受较高压力的容器和管道。这种试验不仅用于检查有无穿透性缺陷,同时也检验焊缝强度。试验时,先将容器中灌满水,然后将水压提高至工作压力的1.2~1.5倍,并保持5min以上,再降压至工作压力,并用圆头小锤沿焊缝轻轻敲击,检查焊缝的渗漏情况。 (2)气压试验检查低压容器、管道和船舶舱室等的密封性。试验时将压缩空气注入容器或管道,在焊缝表面涂抹肥皂水,以检查渗漏位置。也可将容器或管道放入水槽,然后向焊件中通入压缩空气,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3)煤油试验用于不受压的焊缝及容器的检漏。方法是在焊缝一侧涂上白垩粉水溶液,待干燥后,在另一侧涂刷煤油。若焊缝有穿透性缺陷,则会在涂有白垩粉的一侧出现明显的油斑,由此可确定缺陷的位置。如在15~30min内未出现油斑,即可认为合格。 3.磁粉检验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的焊件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裂纹、气孔、夹渣等)。将焊件放置在磁场中磁化,使其内部通过分布均匀的磁力线,并在焊缝表面撒上细磁铁粉,若焊缝表面无缺陷,则磁铁粉均匀分布,若表面有缺陷,则一部分磁力线会绕过缺陷,暴露在空气中,形成漏磁场,则该处出现磁粉集聚现象。根据磁粉集聚的位置、形状、大小可相应判断出缺陷的情况。 4.渗透探伤该法只适用于检查工件表面难以用肉眼发现的缺陷,对于表层以下的缺陷无法检出。常用荧光检验和着色检验两种方法。

焊缝无损检测要求

精心整理 焊缝等级分类及无损检测要求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1.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T形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焊缝,其内部缺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级焊缝应进行100%的检验,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11345)B级检验的Ⅱ级及Ⅱ级以上; 2二级焊缝应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小于20%,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11345)B级检验的Ⅲ级及Ⅲ级以上; 3全焊透的三级焊缝可不进行无损检测。 4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缺陷分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的规定。 5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缺陷分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的规定。 6箱形构件隔板电渣焊焊缝无损检测结果除应符合GB50205-2001标准第7.3.3条的有关规定外,还 的规

说明:根据结构的承载情况不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中将焊缝的质量为分三个质量等级。内部缺陷的检测一般可用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射线探伤具有直观性、一致性好的优点,过去人们觉得射线探伤可靠、客观。但是射线探伤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周期长,尤其是钢结构中大多为T形接头和角接头,射线检测的效果差,且射线探伤对裂纹、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的检出率低。超声波探伤则正好相反,操作程序简单、快速,对各种接头形式的适应性好,对裂纹、未熔合的检测灵敏度高,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钢结构内部质量的控制采用超声波探伤,一般已不采用射线探伤。 ?????随着大型空间结构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薄壁大曲率T、K、Y型相贯接头焊缝探伤,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中给出了相应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和缺陷分级。网架结构焊缝探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的规定执行。?????本规范规定要求全焊透的一级焊缝100%检验,二级焊缝的局部检验定为抽样检验。钢结构 1.T t/4; 10mm 2. 5%,

(完整版)激光焊接焊缝检测标准

(完整版)激光焊接焊 缝检测标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目的 确立本公司激光焊接焊缝控制的标准。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喷嘴环激光焊接及其他需要激光焊接件的所有图纸要求符合的焊缝,除在焊接图上有不同的焊接标准说明,其余(包括氩弧焊)均以本标准为依据执行。 3 职责 质保部负责对本标准的实施及控制。。 4标准内容 4.1 焊缝焊接要求: 2

断,扭力值≥1.2N。 4.2焊缝外观质量要求: 4.2.1焊缝质量外观检查规定操作工100﹪目视检查,检验员进行首末检查和过程抽检,目 视怀疑尺寸超差的须送检验员进行复检确认。 4.2.2 焊缝表面缺陷检查: 缺陷名称传递力的焊缝连接作用的焊缝图示 裂纹不允许 烧穿不允许 焊偏不允许 断弧不允许 焊瘤不允许 凹陷深度≤0.3mm 深度≤0.35 表面气孔不允许小直径密集 型气孔,单个气孔 直径≥0.25mm 气孔比例不大于整 个焊缝的3﹪ 不允许小直径密 集型气孔,单个气 孔直径≥0.3mm 气孔比例不大于 整个焊缝的5﹪ 3

咬边咬边深度≤母材厚 度的4﹪ 咬边深度≤母材 厚度的8﹪ 弧坑不包含在焊缝长度内允许长度不得超过熔宽的2倍,且不能烧穿。 焊接间隙不得大于0.2mm 焊缝增高 不大于0.2倍板的总厚度,不超过总厚 度0.4mm 表面夹渣夹渣与气孔同样判断 4.3试验标准 序号类型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判定标准 1 尺寸直线度GB/T11336-2004 母材断面直线度<0.15mm 2 翘曲度刀口尺+塞尺 L<10 翘曲度≤0.2 10<L<12.5 翘曲度≤0.3 12.5<L<16 翘曲度≤0.5 3 间隙公差塞尺装夹母材时焊接间隙为0.05mm-0.10mm 4

PE管热熔焊接质量检测方法

PE管热熔焊接质量检测方法 观看人数:235 发布时间:2009-12-03 15:32 高密度聚乙烯道热熔连接、电熔连接焊口接头质量快速、实用的检测方法和合格判定是目前PE管道施工的一个瓶颈。以热熔连接为例,目前的检测方法是以目测焊口焊环的外观来检验其质量,虽然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焊环的外观发现,但有些内在的问题则无法从表面体现,比如“假焊”,“假焊”的外观与合格外观相差无几,但长期强度无法保证,哈尔滨燃气公司曾发生因PE管熔口熔接形成“假焊”,其他管线施工时破坏了燃气管道地基,燃气管道在不平衡外力作用下,被挤压开裂造成重大泄露事故。在电熔连接方面,仅靠最终电熔管件上观察孔的顶出与否来判断焊接的质量是不完全也是不确切的,观察孔仅作为判断焊接效果的一个依据,电熔焊接接头的最终质量最主要还是靠操作过程中严格的控制。所以研究出聚乙烯(PE)压力管道接头质量快速、实用检测方法,对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就PE管道连接施工而言,虽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无论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的操作过程都必须严格控制操作步骤,也就是操作的过程控制,而并非单一的靠最终焊口来对接头质量进行合格的判定。以热熔焊接为例,温度、时间和压力是焊接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由于PE管道热熔焊接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统一的定值,但在一些使用PE管道较早的国家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操作规程和参数设定的计算方法,而在我国很多PE管道工程的施工中,三个重要因素的设定一般由聚乙烯(PE)生产企业提供,所以存在的差异较大。另外在许多地方,施工人员野蛮施工造成的质量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尽管在温度、时间和压力三个重要因素上比较重视,但是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其它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比如待焊端面的铣削,如何保持端面的清洁以及最终焊口的冷却过程及时间等细节问题,这些问题被忽视可能从最终的焊口上无法表现出来,但焊口的内在性能无法保证。因此焊接工艺和操作规程的正确有效执行至关重要,并且和焊接设备性能的稳定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紧密相关。在电熔连接方面,仅靠保证对电熔管件输放电压的稳定和焊接时间的准确是不够的,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如:待焊管材管件端面是否清洁,如存在杂质,最终熔接的效果肯定受到影响;氧化层的刮除,不刮除或是刮除程度不够很可能会引起熔接百分之百的失败;电熔管件与待焊管材或管件的组装是否正确也会影响最终焊接的质量。此外,焊接前电熔管件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标准以及焊接后冷却的过程是否得当等都是影响最终焊接质量的因素。而在国内这些方面进行规范和必要的施工技术配套则落后于PE管发展应用的速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PE管道的推广应用。因此,对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逐步实现持证上岗是使PE管道施工走向正规和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验收可采取以下方法: (1)检查全部焊接口的焊机焊接数据打印记录。 (2)外观质量自检应100%进行。监理等验收单位应根据施工质量抽取一定比例焊口进行外观检查,数量不得少于焊口数的30%,且每个焊工的焊口数不少于9个。外观质量检查可按下面检查要点进行。 ●热熔对接: ①检查卷边是否正常均匀,使用卷边测量器测量其宽度应在指定的大小范围内; ②PE管割除卷边后,检查卷边底部、管道的焊接界面不应有污染物; ③PE管检查卷边底部的焊接界面不应出现熔和不足而造成的裂缝; ④将卷边向背后屈曲,不应出现熔和不足而造成的裂缝; ⑤检查两端管道在接口上应对准成一直线。 ●电熔连接: ①检查管件两端管道的整个圆周应有刮削痕迹; ②检查 熔合过程中的熔解物没有渗出管件; ③检查管件应处于两边管道定位线的中间; ④检查熔合指示针(如有此装置)已经升起;

焊缝的宏观和微观金相检验方法

附件A 焊缝的宏观和微观金相检验方法 A1范围 本附件是为宏观和微观检测的试样制备、试验程序及其目的,规定的推荐方法。 A2 术语和定义 A2.1 宏观检验 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放大倍数一般小于50)检查试样,试样表面可处理或不处理。 A2.2 微观检验 用显微镜检查试样,一般放大倍数为50~500,试样表面可处理或不处理。 A2.3检验操作人员 进行宏观、微观检验的操作人员。 A3 缩略语 本方法采用的缩略语如下: (1)A,宏观检验; (2)I,微观检验; (3)E,腐蚀处理; (4)U,不腐蚀处理。 A4 原理 宏观和微观检验用来显示焊缝的宏观和微观特性,通常检验焊缝的横截面。 A5 试验目的 宏观和微观检验目的是单纯地评定组织(包括晶粒组织、形态和取向,沉淀和夹渣)、与各种裂纹和空穴关系。检测截面还要能记录截面平面的取样形状。 A6 试样的截取

试样的截取方向一般垂直于焊缝轴线(横截面),试样包括焊缝熔敷金属和焊缝两侧的热影响区。但也可以从其它方向截取试样。 在试验前应确定时间的位置、方向和数量,以及参照应用标准。 A7 试验程序 A7.1一般原则 应给出下列信息: (1)母材和焊接材料; (2)试验对象; (3)腐蚀剂的组成/名称; (4)表面抛光(见A7.2.1); (5)腐蚀方法(见A7.2.2); (6)腐蚀时间; (7)安全措施(见A7.3); (8)其他附加要求。 A7.2试样制备 用于检验试样的制备包括通过切割、镶嵌、研磨、抛光、适当腐蚀。这些加工过程不应对检验表面产生有害的影响。 A7.2.1 表面抛光 表面抛光的要求取决于下述因素: (1)检验类型; (2)材料种类; (3)记录(例如照片)。 A7.2.2 腐蚀 A7.2.2.1 腐蚀方法 在腐蚀前,先确定腐蚀方法。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把试样侵入腐蚀剂中腐蚀; (2)擦拭试样表面腐蚀; (3)电解腐蚀。

焊接检测方法

普通焊接就是金属材料焊接后没有经过内部缺陷的损伤检查; 探伤焊接就是金属材料在焊接过程或焊接后,使用特殊的探测方法来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 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 一、什么是无损探伤 答: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 二、常用的探伤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 三、试述磁粉探伤的原理 答:它的基本原理是:当工件磁化时,若工件表面有缺陷存在,由于缺陷处的磁阻增大而产生漏磁,形成局部磁场,磁粉便在此处显示缺陷的形状和位置,从而判断缺陷的存在。 四、试述磁粉探伤的种类 1、按工件磁化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周向磁化法、纵向磁化法、复合磁化法和旋转磁化法。 2、按采用磁化电流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磁化法、半波直流磁化法、和交流磁化法。 3、按探伤所采用磁粉的配制不同,可分为干粉法和湿粉法。 五、磁粉探伤的缺陷有哪些 答:磁粉探伤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检验迅速、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可用来发现铁磁材料镍、钴及其合金、碳素钢及某些合金钢的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它适于薄壁件或焊缝表面裂纹的检验,也能显露出一定深度和大小的未焊透缺陷;但难于发现气孔、夹碴及隐藏在焊缝深处的缺陷。 六、缺陷磁痕可分为几类 答:1、各种工艺性质缺陷的磁痕; 2、材料夹渣带来的发纹磁痕; 3、夹渣、气孔带来的点状磁痕。 七、试述产生漏磁的原因

答:由于铁磁性材料的磁率远大于非铁磁材料的导磁率,根据工件被磁化后的磁通密度B=μH来分析,在工件的单位面积上穿过B根磁线,而在缺陷区域的单位面积上不能容许B根磁力线通过,就迫使一部分磁力线挤到缺陷下面的材料里,其它磁力线不得不被迫逸出工件表面以外出形成漏磁,磁粉将被这样所引起的漏磁所吸引。 八、试述产生漏磁的影响因素 答:1、缺陷的磁导率:缺陷的磁导率越小、则漏磁越强。 2、磁化磁场强度(磁化力)大小:磁化力越大、漏磁越强。 3、被检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缺陷的形状大小、埋藏深度等: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埋藏在表面下深度相同的气孔产生的漏磁要比横向裂纹所产生的漏磁要小。 九、某些零件在磁粉探伤后为什么要退磁 答:某些转动部件的剩磁将会吸引铁屑而使部件在转动中产生摩擦损坏,如轴类轴承等。某些零件的剩磁将会使附近的仪表指示失常。因此某些零件在磁粉探伤后为什么要退磁处理。 十、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来,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十一、超声波探伤与X射线探伤相比较有何优的缺点 答:超声波探伤比X射线探伤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周期短、成本低、灵活方便、效率高,对人体无害等优点;缺点是对工作表面要求平滑、要求富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才能辨别缺陷种类、对缺陷没有直观性;超声波探伤适合于厚度较大的零件检验。 十二、超声波探伤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答:1、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不同质界面上具有反射的特性,如遇到缺陷,缺陷的尺寸等于或大于超声波波长时,则超声波在缺陷上反射回来,探伤仪可将反射波显示出来;如缺陷的尺寸甚至小于波长时,声波将绕过射线而不能反射; 2、波声的方向性好,频率越高,方向性越好,以很窄的波束向介质中辐射,易于确定缺陷的位置。 3、超声波的传播能量大,如频率为1MHZ(100赫兹)的超生波所传播的能量,相当于振幅相同而频率为1000HZ(赫兹)的声波的100万倍。 十三、超生波探伤板厚14毫米时,距离波幅曲线上三条主要曲线的关系怎样答:测长线Ф1 х 6 -12dB 定量线Ф1 х 6 -6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