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基础上,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

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应重视以下五种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学生学习。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学期教学进度

章节单元

内 容

周次

课时

日 期

备注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得其他生物 1-14 13 8.15—11.25

如果

有变

动,以

学校

为准.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1-3 3 8.15—9.5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6 3 9.6—9.27

第三章

动物在动物圈中的作

7-9 2 9.28—10.12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

10-12 3 10.13—11.3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

中的作用

13-14

2

11.4—11.18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

15-18

4

11.19—12.20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

分类

15-16 2 11.19—12.4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6 1 12.5—12.12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7 1 12.13—12.20

期末复习 18-20 3 12.21-12.31

教学设计

第1课时8 月28 日星期

课题水中生活的动物备课教师苏爱瑛授课教师苏爱瑛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些,并能

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鱼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和了解

水中生活的动物引发学生对美好大

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能够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出示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

些,并能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明确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自学课本P2—9的内容,明确下列知识点:

一、动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1.按脊柱的有无

2.按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分

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

自学

课本

指导

鱼的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

中运动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

前进的方向。

鳍是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运动器官。胸鳍和

腹鳍各有两个,分别对称地着生于身体两侧,因

此又叫偶鳍。背鳍、臀鳍和尾鳍都是单个的,叫

做奇鳍。尾鳍的作用最大,既能保持身体稳定,

又能产生前进的推进力;背鳍和臀鳍主要是保持

身体的平衡、稳定;胸鳍的作用主要是转换方向;

腹鳍的作用较小,只是帮助背鳍和臀鳍保持身体

的平衡。

2.呼吸:

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丝里

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助于气体交换,完成水

中呼吸

三、其他水生动物

1、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等。它们结构

简单、有口无肛门。

2、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扇贝、河蚌等。它

乌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

3、甲壳动物:如虾类、蟹类。它乌体表有甲。

4、其他:如海豚、鲸、海豹、龟、鳖等。

四、水域环境的保护:

认同保护水域环境的重要性

内容

回答

议课补充内容

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各种鳍的作用不能仅靠观察得出结论。

观察鱼各个鳍的运动,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腮丝中有许多毛细血管,所以是鲜红色的,腮丝既多又细,这样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三、1.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和关闭,这是

鱼在

A.吞咽食物 B.吞咽水C.呼吸D.散热

2.鱼的胸鳍和腹鳍都是偶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先由

学生

独立

自学检测A.划水游泳B.在水底爬行

C.平衡身体D.控制前进方向

3.下列水生动物,既可制成工艺品观赏,又有药用

价值的是

A.鲤鱼B.鲸鱼 C.河蚌D.珊瑚

4、鱼鳃位于____两侧,外有___保护,共有

____对鳃,颜色____。当水流经鳃丝时,

溶解于水里的____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

而血液中的____扩散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

完成

师生

再集

体纠

议课补充内容

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

课后小结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当堂

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类的主要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用鳃呼吸

3.用鳍游泳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鱼类有哪些适应水中

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也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水生

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同时也认识到水域环境的污染在影

响着水生动物的生活,进而影响了我们人类自身。

蹲组领导签字:——————

靖边五中八年级生物

教学设计

第2课时8 月31 日星期五

课题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备课教师苏爱瑛授课教师苏爱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

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水、陆环境的不同,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

“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

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教学难点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出示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

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明确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1、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它的生活

习性是怎样的?

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蚯蚓体表保持湿

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

来?

3、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体节和刚毛在

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4、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6、比较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二者不同

说明了什么?门齿、臼齿、犬齿各有什么作

用?

7、兔子的消化道与人体有什么差异,这说明了

自学

课本

内容

回答

导什么?

8、兔子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

9、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有什么意

义?

10、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议课补充内容

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如湿度(干燥)、温度(昼夜温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的环境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科书提供的图片资料,通过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总结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三、自学检测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完成氧和二氧化碳

交换的是()

A、湿润的体表

B、口

C、肺

D、环带

2、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能迅速前进,而在光滑的

玻璃上几乎不能前进,其原因()

A、蚯蚓不能在土壤以外的地方爬行

B、玻璃板上摩擦力大

C、玻璃板不能黏住蚯蚓的身体

D、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

3、蚯蚓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是( )[

A、蚯蚓能吃腐烂的有机物

B、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蛋白质

C、蚯蚓能使土壤通气

D、蚯蚓粪便中含有大量的N、P、K

4、家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家兔体表被毛,

有作用,具有四肢,前肢,后肢,

适于,家兔用呼吸;血液循

环包括和两条途径;家兔的牙齿分化为

和;家兔是温动物。

5、陆地生活的动物的生存条件是、

和。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动物的受到了极大威

胁。所以保护动物,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

6、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可以通过自身的

而维持体温的恒定,这样的动物称为动物。

7、兔的体毛,有作用。

先由

学生

独立

完成

师生

再集

体纠

议课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

补充内容来完成,氧气溶解在体壁黏液里才能渗进体壁,进一步完成呼吸。在干燥的灰尘和沙土里,蚯蚓体壁很快就变得干燥了,因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

课后小结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当堂

作业

练习册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比较、观察与思考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即通过让学生观察蚯蚓的生活和观察蚯蚓的外形和运动来进行探究理解穴居动物的生活特点,通过对比观察兔的牙齿和狼的牙齿,兔的内部结构图片等一系列观察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学习陆生动物的生活特点,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理念。

蹲组领导签字:——————

教学设计

第3课时9月14 日星期五课题空中飞行的动物备课教师苏爱瑛授课教师苏爱瑛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

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

的主要特征[来

过程与方法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观察

与思考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

能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

探究,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

2、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

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明确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1、鸟的体形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意义?

2、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什么意义?

3、鸟的翅膀呈什么形态?这与飞行有什么关

系?

4、鸟类哪个部位的肌肉最发达,有何意义?

5、鸟的骨骼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

6、鸟类的摄食与消化有什么特点?

7、鸟的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

8总结鸟有哪些特点与其飞行的生活相适应

的呢?

]9、鸟类的主要特征?

10、鸟的翼和昆虫的翅有何异同?

自学

课本

内容

回答

导11、概述一下昆虫的主要特征?

议课补充内容

鸟的眼睛很大,具有眼睑,使鸟类在飞翔时避免干燥气流和灰尘对眼球的伤害。鸟眼的视觉调节能力特别强,由远视迅速改变为近视。因此,当鸟在树木中疾飞时,从未和树枝相撞,由高空俯冲到地面觅食时,也能在一瞬间由“远视眼”调整为“近视眼”。相对发达的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却很不发达。

三、自学检测1、世界的鸟有多种,飞行使鸟

类扩大了,有利于

和。

2、鸟的形态结构特征:鸟类的体表被覆

,前肢变成,

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

有,体温高而。

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

相适应的。

3、昆虫的形态结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

为、、三

部分,运动器官是

和,运动方式有、

和。其有发达的

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有

和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

蒸发的作用。

4、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

中,用呼吸,幼体要经过

才能成为成体,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同时用辅助呼吸。

5、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很多

构成;体表有;足和触

角。

先由

学生

独立

完成

师生

再集

体纠

议课补充内容

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野鸭即能在空气中飞翔,也能在水中取食;海龟在水中生活但要到陆地上产卵;蛙类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

课后小结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当堂

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空中飞行的动物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体形呈流线形----减小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飞行

3. 前肢变成翼------扇形适于扇动空气飞行

4.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行

5.龙骨突发达----增大与胸肌附着面,与飞行有关

6. 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可减轻身体比重

7.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不贮存粪便

8.有肺和气囊-----双重呼吸

9.心肌发达------输送氧气能力强

10. 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

教后反思

本节课十分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动物的生活形象出发,从赞赏和爱护动物的情感出发,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蹲组领导签字:

教学设计

第4课时9 月21日星期五

课题动物的运动备课教师苏爱瑛授课教师苏爱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出示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明确学习

目标

二、出1、如果人的肘、肩、膝等部位不活动,运动情况

会怎样?

2、关节的结构又是如何呢?它有哪些适于运动的

特点呢?

自学

课本

示自学指导3、人体有哪些关节?我们在运动中应注意哪些?

4、运动中牵拉骨完成运动的结构是什么?

5、有了灵活的关节,骨骼肌牵动着骨可以绕着关

节活动,然而运动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完成的

呢?

6、动物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如果不

是,还有哪些方面的参与呢?

7、动物的运动对动物有哪些意义?

内容

回答

议课补充内容

动物的运动需要神经系统、需要能量的供给,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这样才能实现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

三、自学检测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肌肉组成。

2.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的控制和调节。当骨骼肌受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3、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后者可绕过连在不同的骨上。

4、写出人体5个关节的名称:、、、和。

5、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没有骨骼肌的协作关系,要完成一个准确的动作是不可能的。( )

(2)在人体内,骨骼肌所受到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 )

议课补充内容

培养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加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课后小结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当堂

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动物的运动

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结,骨骼在运动中起支持作用;

关节还具有牢固灵活的特点适于运动;

骨骼肌在运动中是动力器官;

动物通过各种运动能够有效地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动物通过各种方式的运动也能够充分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

教后反思

利用媒体资源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美丽,健康的宝贵,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蹲组领导签字:——————靖边五

中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第5课时9 月28日星期五

课题先天性行为和学习

行为

备课教师苏爱瑛授课教师苏爱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

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观察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

作探究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

2)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出示学习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

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

的成因;

明确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1、动物行为的类型: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

动物行为可分为:行为、

行为、行为、行为

等。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可分为

和。

2、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

内的所决定的行为,如。

3、学习行为:在的基础上,通

过的作用,由生活和而

获得的行为,如。动物越

高等,其学习行为越。科

4、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一

般步骤是:提出问题、、

、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实验说明;动物

越,学习能力,学会某种行

为中的次数。

自学

课本

内容

回答

6、通过分析书上的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维持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7、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8、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议课补充内容

动物的学习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自学检测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诗句描述了蜻蜓的哪种行为()

A、防御行为B、觅食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来]

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B、狗辨主声、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3、动物园的表演馆内,老虎正在做钻火

圈表演,老虎的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经验行为

D、适应行为

4、蜜蜂在生活过程中,表现出复杂的行

为,这种复杂的行为时()

A、后天学会的本领

B、智慧的表现

C、生来就有的本领

D、习性

先由

学生

独立

完成

师生

再集

体纠

议课补充内容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是从动物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看,可以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而学习性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课后小结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当堂

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的学习行为的比较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生来就有的

在生活中,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老马识途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学习就是使学生掌握研究动物行为

的方法,了解动物行为的成因。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本探究活动后,提高学生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感觉本课堂中的探究实验的实施还不够充分,如果把探究实验的实施时间再延长一周可能更好些。

蹲组领导签字:——————

靖边五中八年级生物

靖边五中八年级生物

教学设计

第6课时9月12日星期五课题社会行为备课教师苏爱瑛授课教师苏爱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加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1.信息交流的意义。

2.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1.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

2.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出示

学习目标

描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明确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1.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

这些动物取食行为都相同吗?

2.哪些是群体生活的动物?

3.白蚁群体成员有哪些?它们的职能分别是

什么?

自学

课本

学指导4.在狒狒的群体中哪一个是首领?为什么?

5.为什么牧羊人放牧时管好头羊就可以?

6.动物群体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呢?

7.黑

长尾猴在发现不同敌害时的叫声相同吗?

8.听到同伴的叫声,其它黑长尾猴会做出什

么样的反应?

9.黑长尾猴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

内容

回答

问题

议课补充内容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识。

进行推测能够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对社会行为的特征加深了理解,同时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学检测1、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有()。

A、个体户养殖的群鸡

B、在一片森林筑巢的鸟类

C、一群南飞的大雁

D、一块棉田里的所有棉铃虫

2、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中,个体之间的关系

是()

A、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平等

B、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平等

C、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平等

D、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不平等

3、下列几项动物的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

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C、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4、在白蚁群体中,不具生育能力,担负着建

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等职能的()。

A、雄蚁

B、雌蚁

C、工蚁

D、兵蚁

5、判断:

(1)因为一窝蜜蜂中蜜蜂的数目很多,所以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

(2)动物的通讯行为是维持群体生活的必

要。()

(3)猴群体中最占优势的“首领”雄猴,能够起

到指挥和保卫群体的作用。()

(4)虽然蚂蚁和白蚁是不同种的动物,但是它们

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信息。()

先由

学生

独立

完成

师生

再集

体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