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

“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
“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

“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

————————————————————————————————作者:————————————————————————————————日期:

“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

| [<<][>>]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一、研究目的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环宣中心发[2003]22号文件精神,我集团作为国家环保总局课题“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课题号:2003-Z-01)成员单位及实验学校,开展此项重大研究,旨在为我国小学阶段绿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提供实际依据。

环境意识是世界公民的基本素质,环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环境意识列为其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成为各科的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对小学生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族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基础,更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环境教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在学校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活动中。

“环境教育是一个超越了知识本位的教育领域,它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体验的变化,以及包括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内的情感领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环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人们热爱环境才会保护环境”。传统的以教室、课本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人们较高的环境素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说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各种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实践能力,运用学到的有关环境知识和技能,从自已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实验通过整个课程体系、贯穿整个管理与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环境素质的人才,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并能有效地参与到当地、国家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同时,提高教师的环境素养

和实施环境教育的能力,并初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模式。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整个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学校的理念和品位,初步构建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模式。

1、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应当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因为它与现行各学科有相互重叠之处。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开设各门课,充分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以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来把握学科教学,以新型的人才观来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渗透课程组织模式能反映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等。

2、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从学科中整合出来的跨学科的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大块:

一块是主题环境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围绕同一个环境教育主题,各门学科、各种活动、学校家庭社会有机整合,主动融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创设多样的学生实践舞台。学生在充满环境教育气息的“大磁场”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教育,入脑入心。

一块是环境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自主选题,合作探究,通过实地考察、观察访问、查阅资料、录音摄像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对生活中的环境课题进行研究,了解环境,感受环境,体验环境,关爱环境,培养良好的环境情感和责任心,提高综合能力。

三、研究重点:

1、学科渗透。用现代环境教育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用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把握课堂教学,结合新课程的实施,重点研究如何更好地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环境教育氛围,“润物细无声”;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提高环境教育学科渗透的实

效性、创新性。通过各科典型教学课例的研究,初步提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操作策略。

2、环境综合实践活动。重点研究根据各年级的身心发展和道德发展特点,整合各种环境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情感和行为模式。通过各年级主题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和环境小课题研究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构建环境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和操作策略。

四、研究设想

1、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价值观与态度,促进他们有益于环境的行为模式的形成。

2、学科教学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提炼出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操作策略,整理和编写各科典型教学课例,为我国创建绿色学校和实践环境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3、形成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环境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整理和编写各年级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典型案例。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通过管理,采用学科渗透、组织活动、开展调查研究、行为训练、观察、访谈、问卷、文献等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构建。

本课题研究采用分级管理的制度,建立由总校长和副总校长为负责人、集团各校主要领导及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的核心课题组,以及在核心课题级领导下的由相关教学骨干组成的子课题课题组。核心课题组会议每两月召开一次研讨会,子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议,并做好会议记要,以确保课题如期顺利进行。同时,每月月初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交流。

六、研究步骤

2003年7月确立集团核心课题方案

2003年9月核心课题组培训、确立子课题方案

2003年9月-2004年5月课题实施、搜集素材、撰写子课题案例、论文2003年11月首批子课题心得、案例交流、点评、修改

2003年12月第二批子课题心得、案例交流、点评、修改

2004年2月核心课题组研讨会

2004年4月第三批子课题心得、案例交流、点评、修改

2004年6月子课题心得、案例、论文汇总

2004年7月完成核心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时间:2003年10月——2005年6月

七、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环境教育教学课例及活动设计手册

八、研究人员

1、课题顾问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绿色学校项目主管曾红鹰

浙江大学教育系博士、副教授祝怀新

杭州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周琦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黄建明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黄黎明

2、课题指导

浙江大学教育系博士、副教授祝怀新

3、核心课题组组成:

课题组总负责人:马冬娟、周爱芬(具体负责)

课题组成员:

赖爱娥、苏艳、朱红、吴泉、朱广庆、林芳、李勤、章时杰、陆晓华、李悠悠、裘海波、刘建敏、施青芳、邵晓波、马珏、叶慧英、赵涯、何江红、许春益

4、子课题以及负责人

子课题负责人职务低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朱广庆教导主任

中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林芳教导主任

高段主体综合实践活动吴泉教导主任

语文学科施青芳教研组长

数学学科马珏教研组长

体育学科章时杰科研室主任、教研组长

音乐学科叶慧英教研组长

美术学科李勤科研室主任科学常识学科、生活与劳动刘建敏教研组长

英语学科赵涯教研组长

小课题研究邵晓波教研组长

信息技术许春益备课组长品德与生活(社会)、思品何江红教研组长

地方课苏艳常务副校长

附录

一、进行环境教育的历史和取得的成就

作为杭州市的实验学校、浙江大学的附属小学,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培养师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积极进行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常识学科为龙头,探索提高环境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实效;以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形成环境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系;以省级课题“小课题研究进课堂”为突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爱环境 (99)

年,学生撰写的论文《有关西湖水质的考察》全国少年儿童雏鹰杯“五自”实践活动一等奖。20 01年11月,中国杭州环境社会?环境教育暨西湖FM国际研讨会的中日韩环保专家来校参观,2 001年12月,“创模回头看”一行——市创模办和八家新闻媒体来校视察,均对我校的环境教育给予充分肯定。2002年4月,我校成为迎接“国际花园城市”协会理事参观的绿色学校的唯一代表。近几年,在各级各类环境教育活动、竞赛中,我校师生获奖、发表的作品有:国家级11项,省级11项,市级23项,区级45项。学校被评为第一批的区、市、省级绿色学校,2002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

二、学校所承担的县区级以上的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立项时间立项单位完成时间小学环境教育实践活

动尝试刘建敏1999年10月

杭州市西湖区

教师进修学校

2000年8月

校本活动课程的实践

与研究黄建明2001年9月

杭州市教育科

学研究所

2003年7月

小学生人文性科学探

究活动设计邵晓波

2003年3月(区

重点课题)

杭州市西湖区

教师进修学校

2004年6月

小学环境教育综合实

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赖爱娥2002年9月

杭州市西湖区

教师进修学校

2003年7月

三、学校已有的环境教育的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题目类型出版社或发表期刊名

出版或发表

时间

刘建敏小学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尝试论文西湖FM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2年6月

刘建敏灵隐小溪对西湖水质的影响

调查

论文全国《大自然》杂志1999年7月

沈建立吴光鉴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科学科学教

学案例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赖爱娥多渠道,培养孩子良好的

环境素养

论文省《家庭教育》杂志2002.12沈建立和孩子一起分享自然论文区一等奖2003、4沈建立回归自然亲历科学论文市一等奖2002、9曹世松让学生会学科学论文市二等奖2002、9周爱芬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论文区二等奖2003、5

四、学校科研管理能力及师资教学科研能力情况

学校成立了总校长任组长的科研管理小组,分管科研的副总校长具体负责,集团下属三个学校均有科研室,由科研室主任负责各校的教育科研管理。

学校师资专业化,各科教师配备齐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8%,具备教育科研的能力。100%的教师都在参与课题研究,区级及以上论文获奖数占全体教师数的2 5%。

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有质量,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五、学校可用于支持研究的基本条件

1、专家指导。学校毗邻浙江大学,地处文教区,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有助于获得具体指导,以确保本研究的质量。

2、图书资料。学校图书室生均藏书30册,其中有很多研究需要的资料。

3、网络通讯。学校有功能强大的校园网,每位教师在家、在校都能进入校园网和因特网,查询资料非常便捷。

此外,学校设有教育科研专项资金,能保障研究资金的投入。

绿色校园策划方案

绿色校园策划方案 提要:绿色校园(绿色大学),亦称为“可持续大学”或“生态校园”,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基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它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校园,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集生态园林、环境友好与环境人文为一体的和谐的绿色校园。依据各个学校建设的侧重点,绿色校园可以分为景观园林设计型、环境友好技术型、生态化教育管理型三类。绿色校园建设与环境教育相互促进,二者密不可分。开展绿色校园建设既可为广大师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也对身处其间的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环境意识教育作用,因此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可以为环境教育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一、前提 近年来,地球温暖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蔓延、土地沙漠化、热带林减少、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海洋污染、有害废弃物越境转移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随着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校园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建设。由于高等教育学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其校园的建设工作也影响着其他校园的建设,所以建设绿色校园是一个目标,一个发展的方向。同时绿色学校事业的设定,揭示了今后学校办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即要站在环境保护的立场进行学校设施建设,并从有利于开展环境教育的视角重新加以考虑和认识。为防止地球温暖化等环境问题的恶化,学校办学理念必须更新,不仅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还要在学校建筑设施层面进一步考虑对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目的 通过全员参与,从净化、绿化、美化整治校容校貌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特别是利用春季的时机,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具体目标有: (1)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

绿色校园活动方案

绿色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是我国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开展保护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我校保护环境教育,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采取“渗透于课堂,寄寓于活动,示范于师德,训练于习惯,熏陶于环境”的具体方式,制定我校绿色校园方案。 二、组织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创建绿色校园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划分,使创建绿色校园的活动具备有力的领导保障。 组长:程孝平 副组长:尤文昌、柯常省、杨燕 成员:校中层领导、村完小校长 三、方案实施 1、确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为学生展示才华搭建舞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绿色校园的管理理念,政教处、少先队、后勤、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各个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组成的,保障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齐抓共管形成绿色学校。 2、采取措施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与星级文明班级评比和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绿色班级”活动的评比。 3、把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有机结合起

来;与德育工作紧密地结合,德育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班队会适时地体现和突出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相关内容。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 3月,利用星期一国旗下的讲话和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文化阵地,进行宣传发动,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在全校营造“绿色”的氛围,引导师生确立绿色理念。 (二)具体实施阶段(3月—11月) 1、形成共识,目的明确,强化组织管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校园网络等认真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播、校园网络设有专门版面宣传此项活动。校园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宣传牌条幅和画展,同时将宣传活动扩展至周边的群众。 (2)、领导小组定期参加环境培训,然后由培训教师面向全体师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讲座,同时利用业务、政治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有关环保知识的学习活动。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学生在环境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学校将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其他教师更好的为环保工作做出贡献。 (3)、政教处与教务处检查各班的环境卫生状况,并及时反馈,把这项工作作为“月度文明班级”评比,不断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礼仪、卫生习惯,并明确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4)、结合课改,注重培训,强化学科渗透。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强调学科整合,要求全体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学习资料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学习资料 一、基本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1、选题论证 2、设计方案 3、立项开题 4、实施研究 5、结果分析 6、鉴定推广 二、如何申请立项 1、研究方案 2、专家论证 3、填写申报评审书 4、逐级申报 三、实施研究前如何管理 1、对课题进行分解 2、先进行理论学习再开展研究 3、多参加培训,多进行研讨 四、如何对课题进行分解 1、对题目的分解(关键概念)

2、对内容的分解(研究方向子课题) 3、对时间的分解(时间划分人员分工阶段性成果) 五、如何开题 ——开题会的一般步骤 1、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来宾 2、课题主持人介绍研究思路及研究情况 3、课题组成员与来宾座谈交流 4、专题报告 六、研究过程流程 1、进行理论学习,界定关键概念,理清研究思路 2、设计调查问卷或观察计划,实施调查和观察 3、对调查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4、进行实验 5、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学习研讨交流总结) 6、学习、反思、调整研究进程 7、再实验 8、总结反思调整 9、得出结论(结论和问题) 七、如何组织课题研讨活动 1、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 2、研讨形式多样化重实效(听评研讲写) 3、学习资料要保证 八、活动形式 专家报告、对话、沙龙、论坛、课题研究课……

九、如何抓好阶段性总结 1、及时总结 2、形式多样 3、分类归档 4、推荐发表 二、研究资料管理 一、资料的管理要求 1、及时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材料,不要遗漏 2、根据研究任务经常整理原始材料,注意分类处理 3、及时对各种资料加以分析 4、及时分类装订归档,加强保管 二、资料的分类 1、计划性资料 研究方案;研究总体计划;研究阶段(学期)计划。 2、基础性资料 实验教师基本情况;研究对象的确定过程;研究对象的自然状况;④问卷调查;⑤研究对象的前测资料。 3、过程性资料 教学设计、附上教学流程图;软件教材、自制课件;历次测验试卷及效果分析;④听课笔记、课堂突发事件记录;⑤实验课题组人员的评课记录 4、专题性材料 教师培训学习的理论;专家理论讲稿;有关书报剪贴;④实验教师学习笔记;⑤各种偶发事件记录等。 5、总结性资料 课题组阶段性会议记录;半年小结;阶段工作总结报告;④实验教师的阶段性实验报告;⑤研究对象的情况总结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管理办法

附件2: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增强研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组织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检查、结题等工作,对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 第三条课题立项实行课题责任人制度。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批准通知后,应尽快确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开题,并按要求及时报告情况。 第四条凡立项的课题,将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课题研究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五条凡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不得擅自对其加以变更。如确实有转题必要,负责人必须向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提交申请,经批准同意后方能实施,对私自改变课题或研究方向者,其研究成果将不予鉴定验收。 第六条凡立项的研究课题原则上须按期结题,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不能按时结题,或结题未通过者,经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同意后,可顺延一定时间。 第七条重点课题实行中期报告制。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负责在课题立项半年之后召开中期课题进展汇报会,并重点按照以下事项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1.课题主持人及参加者是否按计划投入了力量; 2.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计划的要求;

3.主持人所在部门是否给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4.资助经费开支是否合理。 第八条研究成果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专著或调查报告。课题结题时须填写《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结题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成果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九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撤销课题,并追回已拨付的经费。被撤销课题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 1.研究成果与国家法律、政策相违,存在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低劣; 4.逾期不提交延期申请或延期到期仍不能完成课题研究; 5.违反财务制度; 6.违反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条课题组发布课题成果时应注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新英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绿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创建县市级“绿色学校”活动的实施方案 创建县市绿色学校是深化环境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办学品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序、高效地完成我校创建市级绿色学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主题,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环境意识为出发点,以深化环境教育、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通过管理和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环保内容,进一步绿化、美化、净化学校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环境意识和素养,力争通过市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 二、基本原则: 在创建工作中,要始终遵循“四结合”原则,即:环境教育、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原则;常规管理、生态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区环保活动相结合原则;学校统筹规划、处室密切配合和师生全员参和相结合原则。 三、创建目标: (一)近期目标: 强化环保教育,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创建县市级“绿色学校”。 (二)远期目标 提升师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形成自觉的环保习惯,争创省级“绿色学校”。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3月) 全面发动创建“绿色学校”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动员全体教职工,学生积极参和,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 2、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08年8月) 全面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以“绿色学校”的创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进步。 3、总结和深化阶段(2011年9月) 总结前阶段的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把各项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和深

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平实小字【2012 】21 号 平顺县实验小学创建“绿色校园” 实施方案 依据教育局关于创建“绿色校园”的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提高广大师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效地促进我校的校风、校容、校貌的转变,特制定我校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工作意见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基本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努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和谐校园,绿色校园,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的及意义

创建“绿色校园”,目的主要通过创建过程,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传授“绿色”科学知识,启迪“绿色”创建思维,培养“绿色”思想品德,灌输“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循序渐进,全体参与,全面提高。 基本方法:1、渗于课内,寓于课外。 2、走出课堂,参与实践。 3、形式多样,不断创新。 四、组织领导 为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绿色校园”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 组织:石爱忠党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 曹玉峰副校长 长: 陈新玉副校长 申桧刚副校长 路建娥副校长 成员:龙翔办公室主任 武利刚政教主任 宋军平教导主任 教导主任 常建军 崔银虎政教主任领导小组要加强对

草根式课题研究步骤

草根式教研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的不良现象,实效性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真正尊重教师的优势,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自我发展,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须。 一、什么是“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什么是“草根式”小课题研究?追根溯源,“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正沉浸于淘金狂潮,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于是,后来当“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之后,这个词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实际上,grass roots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我认为,“草根”的基本含义是“自下而上”,“土生土长”,具有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不必立项,不需要中期检查,也不需要有结题报告,它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教师本人作为研究者。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研究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咸宜,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学年、几学年等。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运用某种研究方法,阅读、记录、反思、行动可灵活运用。总之,“草根式”小课题的特点可以用“小”、“近”、“实”“真”来概括,“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实文章、真实践。 概括来说,“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

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XX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改进和加强科研工作,促进我校所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现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如下: 一、课题申报制度 1、学校教研组根据县或县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的课题研究规划和课题指南,结合本校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学的实际,确定课题的主要内容。 2、申报课题的课题组或个人可根据学校确定的研究方向选题立项,也可根据实际自行拟定课题申报。但提出申请立项的课题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申报的研究课题有研究的价值;(2)课题的研究方案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3)申报的课题必须具备主客观研究条件;(4)申报的课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以及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课题的申报人应为课题的实际主持者,原则上每项课题只能有一名主持人。课题主持人所负责的立项课题在未结题前不得申报新的立项课题。 4、课题主持者在对申报课题的研究价值、完成条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详细论证和设计的基础上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交学校或上级教研机构存档。 5、课题研究应根据充分、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研究方法、步骤切实可行。 二、课题审批立项制度 1、学校主管校长或教研组要对课题组或个人申报的课题进行资格审查和初评,并向上级推荐立项课题。立项批准后,交一份相关资料由教研组存档。

2、参加国家级或省级课题研究的子课题,需由总课题组提供通知书,交学校确认后纳入共管课题进行管理。 3、课题立项变更申报。经批准立项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因故需对研究方案、参加人员作重大调整或终止研究的,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上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同意后,做出继续研究、重新立项或终止立项的审批意见。否则,研究的课题不予鉴定结题。所批准的课题其课题承担人连续六个月以上无正当理由毫无研究进展,经督促仍无研究进展的,视为自动终止课题研究,将公布予以取消。 三、课题组长工作制度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完成课题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和每学期阶段性研究方案(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布置各课题组成员完成自己的阶段性计划。 2、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组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研究过程,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3、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4、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 5、及时向学校教导处及上级有关课题管理机构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6、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时开展中期研讨课评议及学术交流活动,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并及时进行评议和记载,使学校科研工作在教学中落实,科研能力在实践中提高,科研成果在总结中推广。 四、课题组工作制度

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卧龙乡仇梁小学“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校园品位,增强校园文化育人效果,丰富校园生活,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向纵深发展,绿化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 从净化、绿化、美化校容校貌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集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动员全校力量,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打造具有一中特色的“绿色”校园,倡导“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卧龙乡仇梁小学创建绿色校园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苏世平 副组长: 李暾

成员: 仇喜科魏俊荣仇融谢小明赵虎伟柳宏斌仇燚柳芸张彦祥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在第三周星期一升旗时间,举行创建“绿色校园”活动的启动仪式,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绿色校园”的创建活动中,在全校营造“绿色文明”的文化氛围,引导师生确立文明绿色和谐的生活理念。 (二)具体实施阶段 形成共识,明确目的,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开展一次“创建绿色校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①全校各班在第三周星期一下午自习时间召开“创建绿色校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讨论在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中作为学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应该做些什? ②各班将班会讨论记录,整理后报送教导处。 (2)开展一次建设“绿色校园”策划征集活动 ①通过第四周周日例会,就如何创建“绿色校园”,向全体教师征求意见和建议,由教导处汇总整理。 ②在第五周星期一下午自习时间,各班召开“建设绿色校园我来规划”的主题班会,就创建绿色校园整体策划让学生建言献策,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建设“绿色校园”的意见和建议,各班级整理后报送教导处。 (3)开展一次校园全面清洁活动 ①第六、七、八周星期二、三课外活动,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分组参加,对学校的所有绿化面积进行一次全面的整治、清洁工作。 ②第九、十二、十五周星期三课外活动,学校组织各个班级,开展绿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加剧,教育改革以空前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球兴起,许多国家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利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本国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与决策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决策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 教育科研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本身的本质属性 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应用技术。教育科学也属第一生产力的范畴,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第一生产力”的位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中小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把中小学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并形成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局面,是新世纪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对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起了较大作用,研究成果为学校各学科的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则有待于我们的深入研究。 “科研兴校”。中小学校教育既应坚持“常规体系”高效率地运行,又要构建未来教育的框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不仅对学校今天的整体教育水平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明确未来的教育思路(学校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和终身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 重不重视课题研究,是衡量一个校长是不是具备科学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标志。回顾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缺少教育科研,办了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蠢事。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重视教育科研、非抓课题研究不可的时候了。真抓实干,至少应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正确是前提,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二是领导到位。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一把手工程”。

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柴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为了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特制定本校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有效的教育科研是教师可持续发展和学校永葆生机活力的保证。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我校的课题研究以课题为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为宗旨,积极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努力形成敬业奉献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最终使课题研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发动机。 二、课题研究校级领导机构和学术委员会 1.课题研究校级领导小组 校级领导机构负责全校各级别课题研究的管理课题立项、组织规划实施、督导考核、组织协调学术交流、结题总结、推广科研成果等事务。 2.学校课题指导研究学术委员会 委员名单: 组长:吴永意 副组长:陈永勃赵海滨 成员:龚安平郑正华马诒超熊良辉刘相沛 田昌安兰阳 三、课题的确定、申报与立项 1.课题确定的基本要求: 以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方向,突出应用研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鼓励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着力成果开发与推广研究。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理念,所有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都可以作为课题来研究,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以教学科研与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分层推进,形成国家、省、市、校多级课题网络。 每个学科都要有自己的校级课题,近五年没有市级及以上课题的或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有课题。立足我校校情,组织各年级

本学科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学科的内容特点确定课题,每1-2名教师成立一个课题小组,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研究。校级课题要符合高效课堂构建的要求,力求实、新、小、精、快,尽量深化、细化、量化,用一学期的时间能够完成,到期末要拿出成果。 2.课题确定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课题指导思想正确,立论依据充分。 创新性原则:课题要在前人或他人未能解决或未能完全解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实用性原则:课题必须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对学校教育改革有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具体,工作步骤可靠,具有研究所必须的物质条件,组织条件和人员素质条件,能按时完成研究工作。 3.课题的申报 申报人:①必须是我校在职教师,具有一年教龄以上的教师。②必须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课题的实施,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请。③申请人同时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以往承担的课题必须已按规定结题,未结题者不能申报。 申请人:申报课题时应严格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课题指南和申请书的要求,认真如实填写申请书和课题实施方案,并送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审核。 填写申报表时注意根据充足,学术思想严谨,研究内容和攻关目标明确,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计划切实可行,具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具体条件。 4.课题的评审与立项 校级课题的评审和立项程序为: (1)资格审查和分类。按课题申报人和申请书的要求进行审查,合格者进入初评。 (2)活页初评。评审组成员依据统一制定的评审指标,对通过资格审查的课题活页论证部分进行初评,课题领导小组综合初评意见,进入会议综合复审。 (3)会议综合复审。对进入综合复审的课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科组确定本组拟立项课题。

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渝委办发〔〕50号)、《市教育委员会、市林业局、市园林局关于印发市“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103号),为促进武隆县“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和武隆县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和谐校园,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校园建设协调发展。按照“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生态环保”的总要求,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的校园。 二、建设目标 将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建设成为生态自然、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成为环境优美、休闲宜人、城乡居民和学生向往的场所。 三、主要任务 (一)校园规划更加合理。校园占地基本达到国家生均用地标准,

校舍场所基本满足生均指标要求,校园建设规划分区合理、绿化景观生态自然。 (二)校舍建设更加和谐。学校校舍经济、适用、坚固、安全、环保,功能、规模基本满足教学生活需要,外观、用材与校园绿化景观基本协调。满足“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标要求,且节能节水运行监管体系符合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要。 (三)绿化景观生态自然、绿地率高、绿体量大,“一无三少”。 1.生态自然。坚持生态理念,景观和谐自然。绿树绿地多,绿色体量大,乔木、灌木、草坪搭配恰当,具备生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水系的,水体适中,水深安全,水岸亲和。 2.生均绿地面积大,绿地率大,绿化覆盖率大,绿体量大。 校园生均绿地面积:小学大于5平方米,中学(中职)大于6平方米。 校园绿地率:小学大于30%,中学(中职)大于35%。 校园绿化覆盖率:小学大于40%,中学(中职)大于45%。 校园绿体率(校园绿化总体积与米厚绿化总体积之比):小学大于300%,中学大于350%。 3.“一无三少”。校园无裸露泥土;大草坪、大铺装、大水体少;硬堡坎、硬水岸、硬树池少;人工景观、人工水体、人工喷泉少。 (四)拆墙见绿、拆房留绿。实施“有绿共分享、优美环境共见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方案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方案 肥乡区兴华小学张双爱为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的深入展开,不断提升我班同学环保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特制定本学期我班创建绿色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积极营造绿色、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倡低碳生活。不断增强师生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创建绿色校园。 三、工作目标 (一)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班级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深化环保教育为载体,以传授“绿色”知识、启迪“绿色”思维,培养“绿色”品质,灌输“绿色”观念,养成“绿色”习惯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班级的文化品位,文化底蕴的绿色校园。 (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让学生知道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源、赖以生存的土地、沐浴的阳光、看到的秀美的山川、身边的花草树木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学生还应知道大气、河流、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和各种生物构成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是地球养育了我们,地

球只有一个,从而增强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是清新的环境和可爱的动植物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三)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校园内部的绿化与美化,实现“美景入眼,净化心灵”的目的。 三、工作措施 1.把净化、美化、文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活动区落实到班里每个组,并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及班级卫生,坚决消灭卫生死角,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张贴环保标语等;各功能室、教室布置有环境教育的宣传文化。 3.宣传栏设专门的“环保绿色宣传”栏目; 4.做好“爱心纸”收集箱的配置工作,校内要增设分类垃圾箱。 5.班中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开展学生环保意识测试活动。 6.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环保意识。 7.把班级的环境教育渗透到每个同学心中,去带动全校每个学生、每个班级,使全校师生都形成环保意识。 8.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 9.利用班会、队会等多种形式的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要做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10.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专题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清洁美化校园等,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

关于发布《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 教电馆[2011]20号 关于印发《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2011年修订)》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电教馆,各有关单位: 为更好地组织实施《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 规划》,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修订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 中央电化教育馆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2011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的管理,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参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各类立项课题。 第三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面向全国,突出重点,倡导竞争,鼓励协作,择优立项,保证质量。 第四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通过网络,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 第五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简称课题领导小组)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建,领导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工作,制定研究规划、年度课题申报指南和课题管理办法,审批课题,组织各类课题的成果鉴定,领导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重要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六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课题办)是课题领导小组的职能部门和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订和实施规划、负责课题日常管理、组织学术交流、组织成果评奖、推广科研成果等。课题办设在中央电化教

(完整版)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桥东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1、为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促进作用,落实“科研兴校”和“质量强校”策略,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以便试行。 2、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或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 二、组织领导 学校教科室在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别由校长任组长。 2、课题组长负责本组教研理论的学习和课题的管理工作。 3、校长室每学期对该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工作进行二次检查评估,每学年举行一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4、课题组长负责本组课题研究业务指导,每学期初要制订工作计划,期终写好工作总结,并报校长室备案。 三、选题原则

1、课题的确定应遵循超前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等原则。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围绕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管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研究。 2、教师选题应根据本人的基础和已有的条件,力所能及,应先选择那些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易出成果的课题,应尽量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 3、从学校科研规划课题或学校承担的区(市)、市、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必选题研究;少数由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下达课题,指令有关青年教师进行研究。 4、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或学年必须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四.课题申报 1、每一申报人在同一时间内一般不得申报两项研究课题。 2、每个课题原则上由一人负责承担,课题较大可成立课题组,设课题组长一人,负责研究工作。 五、课题立项 1、校级课题申报立项: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 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选题论证 二.设计方案 三.立项开题 四.实施研究 五.结果分析 六.鉴定推广 如何申请立项 1、研究方案 2、专家论证 3、填写申报评审书 4、逐级申报 实施研究前如何管理 1、对课题进行分解 2、先进行理论学习再开展研究 3、多参加培训,多进行研讨 ------明确研究思路,把握研究方向,提高研究实效 如何对课题进行分解 1、对题目的分解(关键概念) 2、对内容的分解(研究方向\子课题) 3、对时间的分解(时间划分\人员分工\阶段性成果) ------思考:如何分解课题"人文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作模式研究"? 如何开题 ——开题会的一般步骤 a.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来宾 b.课题主持人介绍研究思路及研究情况 c.课题组成员与来宾座谈交流 d.专题报告

研究过程流程 1、进行理论学习,界定关键概念,理清研究思路 2、设计调查问卷或观察计划,实施调查和观察 3、对调查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4、进行实验 5、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学习\研讨\交流\总结) 6、学习、反思、调整研究进程 7、再实验 8、总结反思调整 9、得出结论(结论和问题) 如何组织课题研讨活动 *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 *研讨形式多样化重实效(听\评\研\讲\写) *学习资料要保证 形式:专家报告 对话\沙龙\论坛 课题研究课 …… 如何抓好阶段性总结 及时总结 形式多样 分类归档 推荐发表 如何管理课题研究资料 资料的管理要求 及时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材料,不要遗漏 根据研究任务经常整理原始材料,注意分类处理及时对各种资料加以分析 及时分类装订归档,加强保管

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

附件: 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课题管理办法 (2011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的管理,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结合我省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各类立项课题。 第三条江西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面向全省,突出重点,倡导竞争,鼓励协作,择优立项,保证质量。 第四条全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通过网络,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 第五条江西省电化教育馆(以下简称“省电教馆”)根据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并发布课题申报指南和课题管理办法;

审批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组织各类课题的成果鉴定,指导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重要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受中央电教馆的委托组织实施中央电教馆在我省各类立项课题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省电教馆组建全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家库,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组织专家评审课题,鉴定课题成果,提供学术指导和专业咨询。 第七条各设区市电教馆应有相应部门负责本地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管理等组织工作,指导和协调本地区的课题研究工作,协助省电教馆做好本地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 第三章选题 第八条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指南每五年发布一次,通常在每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一季度发布。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立项申报。 第九条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教育信息技术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设立研究课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运用规律、方法等,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范文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范文 本文主要从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创建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创建绿色学校效果预测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组织网络、提供保障措施、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开发“绿色教育”课程、教育成果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有创建绿色学校的论文、总结、校本教材和优秀教案、环保意识方面:师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使环保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中中学创办于1949年,座落在仙桃市东边与武汉比邻,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之路,以“抓常规、求质量、创特色、促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做人求真,治学务实”为校训,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与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融为育人要素,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学校以“终身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五个发展为抓手,形成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的一体化、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课内与课外的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则是我校争创名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建“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

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定西一中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校园品位,增强校园文化育人效果,丰 富校园生活,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推动学校精神文明 建设和校园文化向纵深发展,绿化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 从净化、绿化、美化校容校貌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深 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 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 园精神文化建设。 集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动员全校力量,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打造具有一中特色的 “绿色”校园,倡导“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 性魅力和办学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定西一中创建绿色校园领导小组,其组成 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在第三周星期一升旗时间,举行创建“绿色校园”活动的启动仪式,号召全校师生积极 参与到“绿色校园”的创建活动中,在全校营造“绿色文明”的文化氛围,引导师生确立文 明绿色和谐的生活理念。 (二)具体实施阶段 形成共识,明确目的,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开展一次“创建绿色校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①全校各班在第三周星期一下午自习时间召开“创建绿色校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讨论在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中作为学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应该做些什? ②政教处邀请校长、蹲级领导、级主任进班级参加主题班会,听取班级讨论情况。 ③各班将班会讨论记录,整理后报送政教处。 (2)开展一次建设“绿色校园”策划征集活动 ①通过第三周星期五教职工大会,就如何创建“绿色校园”,向全体教职工征求意见和建 议,由工会汇总整理承报学校领导。 ②在第五周星期一下午自习时间,各班召开“建设绿色校园我来规划”的主题班会,就 创建绿色校园整体策划让学生建言献策,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建设“绿色校园”的意见和建议, 由班级送团委整理承报。 (3)开展一次校园全面清洁活动 ①第六、七、八周星期二、三课外活动,由政教处、总务处组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 全体教职工分组参加,对学校的所有绿化面积进行一次全面的整治、清洁工作。 ②第九、十二、十五周星期三课外活动,团委组织学生会干部,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 和多种形式的清洁校园志愿活动,对校园内的卫生死角进行全面的清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