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响度B.音调

C.音色D.介质

2.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响度是否与振幅有关

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声音产生的原因

图1

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2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图2

4.下列各种声音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

B.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歌声

C.午睡时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

D.坐在报告厅听到台上精彩的演讲声

5.如图3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图3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7.图4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8.如图5所示,图文关系正确的是()

图5

9.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具有较小的()

A.传播速度B.传播能量C.振动幅度D.振动频率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D.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11.如图6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

12.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了“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7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

2

B.

v

2

t

2

C.

v

1

t(c

1

+v

2

)t

A.

c

1

t

D.

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

c

1

和c

2

;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

1

和v

2

),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的距离为()

图7

2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3.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

1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从钢琴和长笛等乐器中发出的有规律的、悦耳的声音叫做________。蝙蝠靠____________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15.王老师上课时为了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晰,经常使用扩音器,通过扩音器我们听到王老师声音的响度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8所示,蒙住双眼的小明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图8

16.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监测仪测量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9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____。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图9

17.如图10所示,王老师对着吸管吹气,使吸管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______,用剪刀把吸管剪短,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_,利用这个吸管还可以吹出小鸟的叫声,这是模仿了小鸟的________。

图10

18.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法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就加快了录音机喇叭振动的

________,使声音的________变高。

19.如图11中,从波形上看图________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dB~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图11

20.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

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大,影响了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21.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

22.(6分)如图12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图12

(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__________增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发生改变。

23.(8分)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提出以下几种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用小锤轻轻敲打音叉使其发声,并让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划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E.用小锤使劲敲打音叉使其发出较大的声音,并让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较高的水花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就越大。

(3)A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6分)

24.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t

答案

1.D 2.D 3.D 4.D 5.C

6.A 7.D 8.B9.D 10.D 11.A 12.B

13.振动 液体(水)

14.大 乐音 超声波(回声定位)

15.变大

音色 响度 [解析] 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因此通过扩音器我们听到王老师声音的响度

变大;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 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6.响度 分贝(dB) 不能

17.越大

变高 音色 [解析] 王老师对着吸管吹气,吸管由于振动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大,

声音的响度越大;用剪刀把吸管剪短,振动变快,声音的音调会变高。利用这个吸管,还可以吹出小鸟的叫声,这 是模仿了小鸟的音色。

18.频率 音调

19.乙 传播过程 [解析] 噪声指的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故乙为噪声;种植林带,是在声音

的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的。

20.响度 降低音量(或戴耳机,答案合理即可) 传播过程中

21.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或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或声音

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远吗,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2.(1)振动 (2)响度 (3)音调

23.(1)B D (2)B E 响度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空气越稀薄,传声效果越差)

音调的高低跟振动的频率有关

24.

设车由 A →B ,所用时间为 t 。

车行驶的路程:s AB =v 车 ,

由图可知,2s

AC =s

+s

2s

AC =s

+s

=v

t+v

t=(v

+v

)t=(20m/s+340m/s)×2s,

解得:s

AC

=360m,

司机听到笛的回声时离山脚的距离:s

BC =s

AC

-v

t=360m-20m/s×2s=320m。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μ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 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 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教具准备】音叉、乒乓球、水杯、广口瓶、声音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中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美妙的的音乐声,路上吵杂的汽车声,孩子们的玩耍声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声音,人类将怎样生存。(边放录像边说明) 问: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本章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声音的产生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学生活动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感觉?(声带在振动) (2) 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3) 演示实验二: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音叉溅起水花 (4) 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片,敲击鼓面,纸片会被弹起。 问: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2) 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人说话、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蟋蟀叫声靠的是左右翅摩擦发出的振动。 问:吉他发声靠的是什么?(琴弦的振动)鼓发声靠的是什么?(鼓面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什么?(空气振动)所以乐队里弦乐、管乐、打击乐器等的发声是不同的。 用收音机播放一小段音乐.并问,这美妙的乐声也是有发声体在振动吗?从收音机中小心地取出喇叭,让学生想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喇叭在振动? 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轻小物体观察它们在喇叭发声时是否跳动. 实验验证:用碎纸揉成纸团放在喇叭纸盆上,打开收音机音量旋钮,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观察共叙述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级团在喇叭纸盆上跳动,并闭音量旋钮,纸团停止跳动.发声的喇叭在振动。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运动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沪科版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 ...噪声的是() A.十七大的会堂里的人听到报告者精彩的报告 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优美的歌声 C.夜深人静正要入睡时,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 D.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学习的同学听到别人的絮絮细语声 2. 高速公路边安装的隔声墙,目的是为了减弱车辆噪声两侧居民的干扰。这种人性化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4. 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5. 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刻度尺,则刻度尺发出声音不同。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两次均轻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则发出声音也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6. 操场上,体育老师的口令近处同学听到了,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第一章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及假设→制定计划及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及收集数据→分析及论证→评估→交流及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研究物自身,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dm)、厘米(㎝)、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单位换算:1km=103m 1m= 10 dm = 102㎝ = 103mm= 106 μm= 109nm 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 使用前三看: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 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及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①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②化曲为直: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③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 4、误差概念:测量值及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说明: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②改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时间 1、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它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 2、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103 ms= 106μs 3、测量时间工具:秒表或机械停表 4、时间点:表示某个时刻,如:现在几点钟。时间段:表示两个时间点的差值,如:还有多久下课 四、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②相同时间,比路程的长短: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得越快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2、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 (1)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震动的物体发出的,不震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震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震动比一定发生声)。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

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2)、响度:发少年映声音的强弱。响度由发生体的振幅决定(还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学复习专题沪科版

声现象知识归纳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音的发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发声体的共同特征: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并没有停止 (二)声音传播 1、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速(15℃)340m/s。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3、声音的实质:声音实质是一种波,叫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介质本身并不随着声波一起传播。 4、人能听到声音的途径:(1)人耳听声;(2)骨传导。 5、双耳效应:声源到人耳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以及步调也不同,从而能辨别声源位置的现象。 (三)回声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s= 2 1 vt 二、音调、响度和音色 (一)音调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细粗),跟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2.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20000Hz的叫超声波(如蝙蝠),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生波(如大象)(二)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中振幅。 3.响度与振幅和距发声体远近有关 (三)音色 1、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有关。发声体的结构发生变化,其音色也发生变化,如好碗与有裂缝的碗。

2、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和波形是不同的,我们能听声辩物是根据音色不同 (四)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及过程: 1、条件:(1)声源振动;(2)介质传播;(3)传播到耳;(4)人耳的听觉系统不出现故障;(4)声的响度达到一定数量;(5)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 。 2、过程:声音??→?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 1. 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和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 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二)噪声等级 1、分贝(dB ),声音强弱的单位。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 ;为了保证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比较安静的环境为30—50dB 。 (三)怎样减弱噪声 1、听到声音的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介质中传播 鼓膜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音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四、阶梯式训练题 A 、基础概念题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传播。 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 21== 5.乐音的三个特征: 、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 它与发声体的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跟发声体的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 7.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减弱;(2)在 中减弱;(3)在 处减弱。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篇一:力的平衡】 力的涵义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2)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即:(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有,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有的;(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5)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二力平衡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1)两力平衡的条件: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的结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注意: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篇二: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 < FV 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篇三: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 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个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相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篇四:重力】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知 识点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五部分质量密度浮力复习提纲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 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 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 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 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3kg/m 3,读作×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m m m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练习题

牛刀小试二----声的世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响度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的讲话声 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一样的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 D、人耳能听到的是声波,听不到的就不是声波 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5、(2012)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6、(2012)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碰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时计时员看烟而不听声,是因为声速远远小于光速B.高原旅行时会感到不适,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比平原要大C.骑车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D.潜入深水时要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7、(2012)奥妙无穷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各组的动物行为和人们制造的先进仪器设备中,涉及的物理学原理不相同的是() A.鱼在水中自由浮沉﹣﹣潜水艇 B.蝙蝠在夜间能正常飞行﹣﹣声呐 C.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飞机 D.鸽子飞行定向﹣﹣GPS导航系统 8.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进行简单的专项社会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能对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性加以辨别。 (2)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难点 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教具准备 粗细不同的若干条橡皮筋、疏密不同的梳子、硬纸片、尺子、鼓、小纸人、吉他、音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却使人紧张、烦躁。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乐音与噪声。 新课内容 一、响度、音调、音色 演示实验: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拨动琴弦,大家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师: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板书。 1.响度。 演示实验: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人跳得越高。 师:鼓声越大小纸人跳得越高,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物体振幅(振动幅度简称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生甲:用一只手将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只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现场表演: 生乙:将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也不同。尺子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现场表演: 生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音叉的振幅可从悬挂的乒乓球被弹开角度大小看出来。 现场表演: 生丁: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吉他,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师;大家讲得很好,懂得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现象,规律,概念的理解。 以上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全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响度B.音调 C.音色D.介质 2.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响度是否与振幅有关 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声音产生的原因 图1 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2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图2 4.下列各种声音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 B.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歌声 C.午睡时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 D.坐在报告厅听到台上精彩的演讲声 5.如图3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图3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7.图4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8.如图5所示,图文关系正确的是() 图5 9.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具有较小的() A.传播速度B.传播能量C.振动幅度D.振动频率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D.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11.如图6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 12.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了“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7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模块声速训练

2019-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模块-声 速训练 一、单选题 1.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 A. 空气 B. 水 C. 大地 D. 真空 2.声音从空气向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速变大 B. 声速变小 C. 声速不变 D. 无法确定 3.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 发声体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 街道两旁植树种草可以减弱噪声 D. 有些超声波人类可以听到 4.小红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明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小红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 A. 有回声 B. 声音的折射 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铁中的大 D. 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大 5.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在离演奏者() A. 30m远 B. 17m远 C. 约1.655m远 D. 无法知道 6.在一根里面装有水的较长钢管的一端用力敲打一下,仔细分辨在另一端将会听到()次声音. A. 2次 B. 1次 C. 3次 D. 4次 7.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 B. 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 C. 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 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8.一种声波从空气里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9.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听到3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有下例物质传播的() A. 钢水空气 B. 钢空气水 C. 水空气钢 D. 空气水钢 10.百米赛跑时,记时员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的枪声计时,那么两种记法成绩相差() A. 0.294s B. 2.94s C. 29.4s D. 0.0294s 二、填空题 1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12.用录音机录下自己说的话,然后重播出来,怎么听也不像自己的声音,但别人都说这是本人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 1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 ________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要想听见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 ________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第一、二章)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题 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特征》同步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 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3.《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 )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 C.真空网 D.金属物质网 4.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5.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6.人们说话时声带在 。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 (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回声。 7.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8.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 9.王聪和李明在学过有关声的知识之后,做了一个实验:王聪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用锤敲击一下,李明在另一端一只耳朵靠在铁管上,你认为李明最多能听到几次响声?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到耳朵中的? 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3)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 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3、方法: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三章知识要点 第三章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