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的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的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的康复训练》教学设计

彬县职教中心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杨建春课程名称康复医学教学课题康复评估课时 2

目标群体12康复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授课教师杨建春

教材分析

本教材编写的原则是适应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遵循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顺应中职学生学习需求。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基础性、职业性及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需求,除了按一般教材编写原则进行编写外,在常见疾病的诊治中附有按疾病病程发展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范例,以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整体掌握与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对广大基层学员更适用。

教学对象

分析

我校康复护理专业的学生有的初中毕业,有的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差异大,理解能力差,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形象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都有学习的欲望,动手操作能力强于理论素养,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的情感趋于深刻稳定,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理解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教师一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角色要发生转化,教师是导演,学生变为演员,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团队的力量,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爱学,乐学,想学,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

●康复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后的功能障碍表现(包括运动言语感知认知社会适应)

●康复评定(内容目标和具体评定项目)

●痉挛的康复方法运动康复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

●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

●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的康复

●认知障碍的康复

●注意障碍的康复

●泌尿功能的康复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主观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重视细节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思考、创新和再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康复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后的功能障碍表现

教学难点

●运动康复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

●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

●痉挛的康复方法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组织指导学习(情境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演示法)

学生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动力的自主学习(探究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

设计理念利用“创设情境,再现形象,突出实践”的教学原则及“能说会写善干”的教学目标,首先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

识,然后让学生参与实践,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最后进行评价,使他们既感受到成功

的喜悦,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于更好地改进自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投影仪,教师准备好演示作品,学生准备各自的文字内容或图片作为作品的素材。

2、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成员角色分工。角色为组长、解说员、质检员、小老师、联络员、记录员、考评员。

教学流程一、展示作品,创设情境 (计划用时5分钟)

二、导入新课,提出项目(计划用时5分钟)

三、合作探究,获取新知(计划用时20分钟)合作探究(计划用时10分钟)获取新知(计划用时10分钟)

四、分组参与,完成项目(计划用时35分钟任务分配(计划用时5分钟)

小组讨论(计划用时5分钟)

项目实施(计划用时25分

五、归纳小结,课后拓展(计划用时2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活

学生活动教学方法设计意图

组织教

学(2分

钟师生问好

组织学

清点人

班干部汇

学生到课

情况

情境教学法

展示作品,创设情境(10分钟)展示实物作品:教师边

播放作

品,边

进行解

说,激

发他们

对康复

护理学

兴趣,

并对正

常与异

常区

别。

学生多观

察、并思

考:“这些

这些正常

与异常之

间的连结

的关系特

点。

通过多媒体

教学光盘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欲

导入新课,提出项目(5分钟)

通过作品的展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

就要学习康复医学评估。

下发任务书。

1、康复治疗原则

2、康复治疗技术

巡视、

指导学

生填写

任务书

分组,并

明确各自

的任务,

为项目做

好准备。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学生围绕任

务书探究新

的知识。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25分钟)(1)康复治疗原则

(2)脑血管病后的功能障碍

表现(包括运动言语感知认

知社会适应)

(3)运动康复治疗(急性期

和恢复期)

(4)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

(5)痉挛的康复方。

在学生

讨论的

基础

上,教

师进行

点拨,

并及时

讲述新

的知

识。

1、讨论正

常与异常

之间的变

化。

2、聆听新

的知识点

合作探究法

讲述法

通过学生讨

论,激起学

习兴趣,老

师趁热打铁

讲述新的知

识点。

分组参与, 1、分组制定实施方案

2、完成项目1、指导

1、各组组

长组织本

项目教学法学生分组制

作,提高动

完成项目(30分钟)学生制

定实施

方案

2、教师

巡回指

导学生

完成项

目。

小组同学

阅读学材

后讨论商

量,确定

创意方

案。

2、小组确

定分工。

3、记录员

记录方案

及分工

手操作能

力、协作能

力;教师巡

回指导,随

时发现并解

决问题;同

时培养学生

的统筹能

力、集体工

作能力。师

生共同创设

学习环境,

使师生间有

讨论、质疑、

探究、合作、

交流的机会

归纳小结,课后拓展(30分钟)

各小组派解说员上台进行展示,并对

本小组的成员、介绍,本组其他组员与其

他小组进行评价打分。

本组组长亮出自评分,他组考评员亮

出互评分。本组记录员填表登记分数并张

贴评分表

评分细则详见学材中“学生质量监控表”

1、组

织学生

进行展

示并指

导学生

掌握评

分规

则。

2、对

小组作

品以及

学生评

价。

3、到

各小组

之间进

行学习

交流。

互帮互

学,取

长补

短。

1、各小

组解说员

进行作品

展示

2、各小

组组长给

出本组自

评分

3、考评

员亮出互

评分

学生参与评

价法

让学生自己

展示小组作

品并参与评

价,突破本

节课另一个

难点,能够

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学

习别的小组

的成果和优

点,让学生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教师总结(10分钟)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8

个小组,在小组共同努力下,都出

色地完成了各项目任务。

2、小组成员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价、总

业布置

认真

听取教师

的评价,

记录下需

改进的地

方。

充分肯

定学生的作

品,进一步

让学生对本

门课学习产

生浓厚的兴

附表:学习质量监控表(包括评分项目与评分标准)

小组自控能力

(20)学习态度

(10)

专业技能

(30)

协作精神

(20)

整体效果

(20)

总分

1 2 3 4 5 及动手能力。

3、每人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发扬

小团队的力量,进行分析,讨论、

总结。达成共识。

4、每个小组由一个口才出众、

善于表达的同学进行上台总结,其

它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完善。通过这

种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

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便于理解。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趣,,使学

生具备知识

迁移能力。

拓展学

生思维

体现分

层次教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方法为主的行动导向法教学,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协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养成良好思维模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掌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难以超脱自我意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让学生多看我练多讨论;从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自我意识;

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分组人数不宜多,分工要细致,每个人都要有任务,避免为一些同学造成懒惰的理由。

2、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课堂服务,为完成本节课任务而服务。

3、课堂容量不要太多,这样易造成任务完成不好的问题

4、学生自控力差,个别同学没有投入进去。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 康复训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中风后1—3个月为最佳康复期,半年后肌肉渐渐萎缩或形成偏瘫的模式化动作,再想恢复则难度大,所需时间长。步行是中风偏瘫老人独立生活的关键。应该在发生中风后一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五个阶段循序渐进。1.坐起训练。坐位平衡是偏瘫老人最基本的训练。首先在床上帮助老人进行被动训练,扶住老人的肩、肘;踝、足等关节,缓慢有节律地反复做外,展、屈伸、旋转、上举和关节加压等动作,每天1—2遍。并鼓励老人用健侧腿伸人患侧腿下面,将患侧腿抬高,不断重复。开始坐起训练,要在床上放好靠垫,让老人缓慢坐起,由半卧位状态逐渐提高角度,延长时间。还可以在床架系上布带,让老人自己拉布带练习坐起。之后,让老人背部不依靠东西,自己扶床栏保持平衡坐位,最终达到能自己控制坐位平衡,进一步能移位、转身实现动态平衡。2.准备站立训练。老人坐在床沿上,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亡肢支持下,臀部缓缓离开床面。家人要做好辅助和保护动作。3.站立平衡训练。站不稳,就无法迈开腿。老人在家人帮助下双脚平行站立,脚掌完全着地,足趾不能钩地,膝关节伸直但不能过度。站立时间由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至几分钟。切忌—串拉老人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老人能自行站立后,可进行靠墙站立、扶床站立的训练。家人两手扶持老人患侧腋下或臀部,用双膝控制好老人膝部至伸直状态,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住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独自靠墙站立。在此基础上,再让老人扶床栏或平衡杆站立,并逐渐做到不扶物而站立。在站稳的基础上,两手扶床栏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和弯腰运动,左右两足交替提起,慢慢扶床横向移步等平衡训练。4.步行训练。主要目的是消除异常偏瘫步态,形成正常的步行姿态。先练习原地踏步,然后以患侧下肢和健康下肢互为重心,交替向前跨步和退步,左右侧向跨步。跨步后重心要随之转移,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直位。步行训练时家人应站在老人的患侧进行保护和辅助。尽量将重心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过分将身体重心偏向健侧,反而引起患侧肌张力过高,难以形成正常步态。5.上下台阶训练。遵照健肢先上,患肢先下的原则,进行上下台阶练习。—上楼梯时用健手扶住楼梯栏杆,将身体的重心移向患侧,并使患侧髋关节保持在伸直位,然后用健足踏上台阶,患足跟进站在一个台阶上。下楼梯比上楼梯难,要在重心偏向健侧的同时,适当降低重心,用患足下台阶,待患足放平稳、重心移至患侧下肢后,将健足跟进同一台阶。在练习中,若出现头晕、胸痛、运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面色苍白出虚汗,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脑梗塞中风病人后期康复训练计划

脑卒中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康复训练 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在不影响临床抢救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护理、按摩、被动运动(切忌粗暴)及卧床时肢体应置于抗痉挛的体位等措施来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痉挛、变形(如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等)等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发生,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 恢复期康复治疗: 一般在病后3天—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顺序进行,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顺序进行。顺序如下; 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 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强调的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力训练。训练中应包含患侧恢复和健侧代偿。 ⑴床上训练: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⑵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⑶站立和站立平衡训练: 先作站立准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训练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训练),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⑷步行训练: 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作步行前准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训练中应强调,必须注意改善步态训练。 扶拐步行步态有三种: ①手拐先前伸着地,患足迈出,然后健足跟上。 ②手拐先前伸看地,健足迈出,然后患足跟上。 ③患足和手拐同时向前,然后健足再跟上)→徒手步行。 ⑸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应按健腿先上,患腿先下的原则进行训练。 ⑹复杂步态训练:如绕圈走,转换方向走,越过障碍走等。

脑血管病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一)填写部分 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 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 听觉:正常减退耳聋 患侧忽略:有无 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 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 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 (二)表格部分 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 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痉挛程度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 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 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

偏瘫的康复训练

偏瘫的康复训练偏瘫的定义:偏瘫是指因脑外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同时可伴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不全等症状。 一、常见障碍 1、运动障碍运动障碍是指偏瘫一侧是上下肢不能活动,活动空难或不灵活。 2、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常常表现为偏袒肢体的疼痛、麻木。有些患者的疼痛和冷热感觉全部丧失,热水袋烫伤了皮肤也毫无感觉。 3、语言___言语障碍有一部分偏瘫患者,尤其是右侧偏瘫患者(脑的左半球有病变),说话或交谈时常常发生以下某一种或几种情况:(1) 患者说话不清楚,即所谓口齿不清。 (2) 患者说不出话,或像打电报那样断断续续地说出几个单字。(3) 患者听不懂亲人说的话,成为感觉失语症。(4) 患者有时既说不出话,又听不懂别人说的话。(5) 患者写字困难或不能写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6) 患者看着字不会读。医学上称为失读症,或称阅读障碍。 4、认知障碍认知是一个人认识和理解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识别、记忆、思维、推理等。认识障碍常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辨别不清当时是上午还是下午。时间定向障碍(2) 辨别不清当时所处的地点。地点定向障碍(3) 对病前所熟悉的人现在也不认识了。人物定向障碍(4) 反应冷漠、精力不集中。注意障碍(5) 丢三落四,前面说了后面忘。记忆障碍 5、情绪障碍患者可以表现为不言不语,也可以表现为吵闹不安,甚至哭叫不休,情绪很不稳定。 6、能力下降(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常常表现为吃饭喝水要人喂,洗脸刷牙要人帮着做,自己不能洗澡、穿衣、穿鞋,大小便全靠别人帮助。(2) 行走困难,走路一拐一拐的,有的患者需要别人扶着走或者两个人架着胳膊走,严重者则完全不能行走。 (3) 上下楼梯困难,一部分患者虽然能够行走,但上下楼梯困难或者根本不能上下楼梯。(4) 不能使用日常简单的工具,如不能打电话、不能打伞、不能剪指甲等。(5) 不能与人交流,由于行动、说话、交流、思维等多方面的障碍,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严重者丧失全部工作能力。 7、吞咽障碍吞咽障碍的患者表现为流口水、喂食时食物常停留在口腔内、喝水呛咳。凡遇吞咽障碍患者,喝水时要将其头歪向肢体正常的一侧,将食物加工成糊状,这样做可减轻吞咽困难。 8、常见的病发症最常见的是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1) 肩关节半脱位多见于脑卒中早期,半数的患者可能发生,尤其在整个上肢处于软瘫期时。患者坐位或站立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使肩关节半脱位更加明显,在肩部可以摸到一个凹陷。一旦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①患者卧床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②护理人员用指尖轻叩患侧肩膀周围的肌肉;③上肢负重训练。 (2 ) 肩—手综合症见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主要表现是:①瘫痪的手部肿痛,以手背肿胀并呈粉红色或淡紫色为常见,用手摸之有温热感;②患侧手的关节屈伸困难;③后期则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掌变平,手的运动功能永远丧失。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与腕关节长时间屈曲受压,过度牵拉患手等有关。具体治疗措施:①保持良好的坐卧姿势,避免患手长时间下垂;②加强患侧上肢的被动和主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③对于肿胀的手指可采用压迫缠绕发,通常使用直径1-2mm的线绳由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每个手指都缠绕一遍后,最后缠绕手掌。每天缠绕1-2次可获得明显的效果。 9、康复训练的时间选择偏瘫康复训练根据其病情演变的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时期。(1)急性期从发病开始直至一周,属于急性期。这个时期的病情一般不十分稳定,应以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文章目录*一、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二、脑卒中后的并发症*三、脑卒患者的饮食原则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1、脑卒中的康复要保持良好肢位良肢位就是对抗恢复后期痉挛发生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好肢位。在发病急性期不论是侧卧位还是平卧位,都应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伸,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屈、指关节伸展;患者下肢则采用膝关节微屈,防止髋关节外旋。简言之,就是上肢尽量伸展,下肢保持微屈。在替患者穿衣、翻身或搬动患者时,切忌牵拉患侧上肢;乘坐轮椅时,注意防止患侧上肢悬垂于轮椅外侧,这样可以避免在上肢无力时,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减少偏瘫侧肩痛、活动受限的出现。坐位时肘下方提供支撑或佩戴肩吊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肩关节。 2、脑卒中的床上康复方法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3、脑卒中的被动康复运动方法 上肢被动运动先从肩部开始,家属及陪床人员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肘部,将上臂做外展、内收及向上、向下运

动。动作要轻柔,防止因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做前臂被动运动时,家属一手托住病人手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托住肘关节,将前臂做屈、伸及内旋运动。 下肢的被动运动亦先从近端开始,即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将 患肢膝关节屈曲,然后家属一手扶住患侧膝关节,一手扶住髋部,做左右转动动作。小腿运动的方法是家属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关节的伸屈运动。 脑卒中后的并发症1、痉挛:非常常见,很多脑卒中患者,特别是有运动障碍的患者,后期的康复主要就是和痉挛打交道。对于痉挛最主要的是预防。康复过程中要让患者处于一个合适的、可控的肌张力状态,并且在肌张力增高以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抗痉 挛措施。 2、废用综合征:脑卒中患者常常由于瘫痪而长时间卧床。国外研究显示,长时间卧床后如果不进行主动运动,两周左右就会 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其他表现还有:骨质疏松、神经系统功能退化、心肺功能减退、吞咽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退化、整个体质的下降等。 3、误用综合征:错误的康复训练目前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往往主张自己在家训练。但如果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在家练习和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的训练,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方法 一、功能锻炼:这是偏瘫病人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如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逐渐萎缩。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功能锻炼有利病体康复,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二、完全性偏瘫阶段: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动作应该由轻到重、再轻。被动活动不要用力过度。每次全身锻炼约15-30分钟。每天数次。瘫痪肢体位置要适当,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踝关节保持90℃。 三、部分功能恢复阶段:这一阶段要继续前一阶段的各项锻炼。同时帮助病人翻身、起坐。站立锻炼,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后徒手站立。肢体简单运动锻炼,如上肢的上瘵、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动。 四、基本恢复阶段:在站立和上肢简单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走路,手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恢复。步行锻炼先在扶持下左右摆动身体,两腿轮流负重,继之踏步,逐步过渡到手扶拐杖独自行走。在出现划圈步态时,应练习屈膝和提腿动作。上肢锻炼可练习拿碗、汤匙、筷,穿脱衣服以及编织、打算盘等精细活动。失语者要帮助语言功能恢复锻炼。 五、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虾皮和虾米,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

5克为宜。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误入气管。每次食物灌注完毕,要灌注少量温开水清洗管腔,然后夹紧鼻饲管。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换胃管一次。及时清洁鼻和口腔。 六、其他:要帮助病人树立信心。要经常翻身,以免发生褥疮。注意居室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但又要避免穿堂风,当心着凉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通便。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睡眠,以利早日康复。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2练习题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2练习题 1.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 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C、通过螺旋模式运动改善平衡协调功能 D、通过对角模式运动,加大肢体活动范围 E、通过最大阻抗,快速牵伸与螺旋对角模式易化正常运动 2.Brunnstrom神经生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 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C、促进神经生理功能恢复 D、按神经生理特点恢复功能 E、利用张力性反射与协同模式改善运动控制 3.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训练和加强正常运动模式的方法是() A、Bobath方法 B、Rood 方法 C、运动再学习方法 D、PNF方法 E、Brunnstrom方法 4.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利用抑制病理运动模式的方法是() A、PNF方法 B、Rood方法 C、运动再学习方法 D、Brunnstrom方法 E、Bobath法 5.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利用病理运动模式的方法是() A、Bobath方法 B、PNF方法 C、Brunnstrom方法 D、Rood方法 E、运动再学方法 6. Bobath 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 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C、促进神经发育 D、促进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 E、纠正异常张力与反射模式,易化自主运动反应 7.Rood神经生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 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C、改善平衡协调功能 D、通过刷、拍刺激体表,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E、通过刷、拍体表感觉刺激,易化或抑制运动活动 8.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以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是() A、急性期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 B、进入恢复期后2周 C、进入恢复期后3~4周 D、进入恢复期后2个月 E、进入恢复期后3个月 9.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评定BrunnstromⅢ期的表现是() A、无任何运动 B、可诱发联合运动 C、可随意引起协同运动 D、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模式 E、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 10.关于偏瘫训练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抑制异常的反射活动 B、强化原始的反射活动 C、改善运动模式 D、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E、协调动作、精细动作的训练

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

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 病人患脑血管疾病后早期的康复介入及正确的康复治疗对致残的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资料证明,发病1个月内开始康复者功能提高约40%—56%,日常生活活动(ADL)几乎100%有提高;而一个月以后开始康复的功能提高均在20%以下,ADL仅85%有提高。因此认为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最初几天,虽然应以临床抢救和治疗为主;但应该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缺陷不在发展后48小时开始,而不要求患者完全清醒,但应由警觉性对疼痛和不适有反应,有一些交流能力。患者卧床时体位的摆放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患者将来可能发生抗重力肌痉挛(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痉挛),床上的卧位(不论是平卧还是两侧卧位)均应尽量采取偏瘫侧上肢各关节伸展和下肢各关节屈曲的体位。 1、目的早期康复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将来可以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的发生,二是尽早进行改善功能的训练。两者相比前者更为重要。早期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良肢位的摆放。 2、良肢位的摆放有很多种,良肢位的摆放主要分为1仰卧位方法、2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方法、3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方法,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确保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应每2—3小时转移一次体位。 3、帮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压疮 4、进行肢体(包括健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主动活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或疼痛所致的二次致残。 5、对吞咽障碍者及下胃管鼻饲的患者,要预防吸入性肺炎。 6、积极预防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合并症。 7、对有言语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者(如把自己有病的肢体说成是别人的,不能注意或找到自己有病测得肢体等),护士和医生都要反复提醒患者(用言语或其他刺激)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 8、对于有严重情感障碍(如强哭、强笑)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的患者,要尽量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治疗。 总之,这个阶段的康复处理是为尽快开始主动性训练打好基础。一旦病情稳定就很快开始主动性床上训练。

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方案

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方案 诊断 1、询问病史、损伤部位,出现的功能障碍。 2、对病人进行康复评定(Brunnstrom法、MAS法、MRC法、肌电图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上田敏评价法、FIM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定量,定性),高级脑功能评价法、Fngl-Meyer评价法等)。 3、结合辅助检查(CT、MRI)或必要时予CT、MRT复查。 治疗 一、目标 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的争取,达到生理自理,回归社会。 二、康复治疗方法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a、被动运动 b、体位摆放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①分期目标: 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 练,上下后训练、复杂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 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掌,释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g、作业治疗训练 3、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①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②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③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应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④对家庭环境做必要和可能的改造。 ⑤应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4、其它康复治疗: ①物理治疗:病情稳定即可开始 ②传统康复治疗 ③心理治疗

脑血管疾病康复锻炼健康知识宣教

脑血管疾病康复锻炼健康知识宣教 [心理指导] (1)首先应向家属与病人交代清楚,康复不等于病后吃好、穿好、休息好的代名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残存功能,康复工作贯穿始终。 (2)进行康复训练,特别是行走训练时,病人不可过于自信,在无人陪护或看护的情况下不要自行起立或移动身体,以免发生跌倒等意外。 (3)有语言障碍的病人,为提高病人训练积极性,减少干扰,便于病人集中注意力,训练过程中禁止外人参观,强化训练时应遵循康复医生的要求,督促为主,当病人语言训练达到要求后仍有训练欲望时,可按其要求扩展训练内容。 (4)当病人训练出现情绪烦躁、不肯训练时可能为下述几种原因,应及时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 1.缺少信心和害羞心理。应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说明练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循序渐进性,对病人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来自家庭或社会的压力。可找有关人员谈话,争取他们支持,言明康复训练的积极意义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努力取得家人的信任与合作。 (5)康复训练应定期进行评估,以了解病人康复进展情况,及时修改训练计划,告诉病人不要因某些重复检查而烦躁,应尽力配合。根据病人情况,可每周或每月甚至半年安排一次评估。 [床上训练指导]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大多数意识障碍瘫痪卧床,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应重视肢体功能康复。为了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关节痉挛、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应指导病人与家属作好以下工作: (1)良肢位的摆放: 1.平卧位时:肩关节屈45°,外展60°,无内外旋;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位,手心向上;手指及各关节稍屈曲,可受握软毛巾等,注意保持拇指的对指中间位;髋关节伸直,防止内外旋;关节屈曲20-30°(约一拳高),垫以软毛巾或软枕;踝关节于中间位,摆放时顺手托起足跟,防足下垂,不掖被或床尾双足部堆放物品压下双足,足底垫软枕。 2.健侧卧位时:健手屈曲外展,健肢屈曲,背部垫软枕,患手置于胸前并垫软枕,手心向下肘关节、腕关节伸直位;患肢置于软枕上,伸直或关节屈曲20-30°。 3.患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60-80°倾斜为佳,不可过度侧卧,以免引起窒息;患手可置屈曲90°位于枕边,健手可置于胸前或身上;健肢屈曲,患肢呈迈步或屈曲状,双下肢间垫软枕,以免压迫患肢,影响血循环。

心脑血管病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心脑血管病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强市、强区的文件要求,推动我院脑血管专科的持续发展,加强特色专科的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诊治需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其中脑卒中的发病率每年大约达200/10万,致残率高达60%~70%,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思想负担。如何降低致残率,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尽可能地回归社会是医务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研究中医中药、中医适宜技术和现代医学、现代康复技术结合点,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深入社区对脑卒中的防治和康复,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弘扬我省我市我区的中医中药事业。对加强社区的卫生建设和建设中医强区有深远的意义。寻求最佳的理法方药及技术方案治疗脑血管病,建设名院名医,创立医疗牌品,使我院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专科的可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建设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落实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关于建设中医强省、强市、强区的文件要求。发挥我院在荔湾区的中医龙头单位的优势,在原有人才、技术基础上,结合实际,明确目标,做精做强做大,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脑血管专科,力争把本专科将是成为荔湾区的优质医疗服务品牌。 一、专科的现状与分析 1.专科的基本情况: 我院脑血管病研究有2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设有脑血管病专科病房、专科门诊和社区防治机构,对脑血管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摸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有效特色方法。专科注重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现已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专科技术人员共有1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5人,熟悉脑血管病专业知识,大部分具有全科医师资格,有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和社区工作经验。我科有关论文先后多次参加国际、全国及省市学术会议的交流;发表于国际、国家级及省市级学术论文多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专科业务用房约500平方米,其中门诊约80平方米,包括专科门诊诊室、针灸室、理疗室、按摩室;住院部约420平方米,设有专科病床25张,康复治疗室1间。 2. 专科负责人: 专科带头人何景如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函授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2000年4月获得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先后发表有关脑血管病论文10多篇,获得中华名医高新科研成果先进奖、紫荆花创新医学金奖、共和国名医成就贡献奖等多项奖项,业绩入编《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 专科病房负责人冯森坚主治医师,内科副主任,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本科系,从事脑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多年,熟悉掌握脑血管病的新动向、新技术,近四年主持本院脑血管病专科住院部工作,在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面较有心得,先后发表了《激光结合参麦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重要熏蒸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观察》等多篇论文。 3. 专科特色技术 专科配套各种先进仪器,现有减重步态训练仪、电动站立斜床、中药熏蒸床、中频治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实用手册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实用手册 发布日期:2011-01-26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1) 病人房间的安排布置要点: 1.为了避免病人偏瘫侧感觉障碍加重,必须创造条件使偏瘫侧受到最大刺激。 2.中风病人房间所有活动应尽量安排在偏瘫侧以利于给病人刺激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2) 病人的偏瘫侧侧卧睡姿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 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 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 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 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3) 病人的仰卧睡姿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 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 4.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 5.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4) 病人的健侧侧卧睡姿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 3.躯干略为前倾 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 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 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5) 病人的患侧翻身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病人屈膝平躺;足跟紧着床铺3.方法:一手将膝关节向下托,另一手翻转骨盆,接着就着枕头移动肩关节,使病人翻转

脑中风家庭康复训练方法

脑中风家庭康复训练方法 发病后一般患者都未能及时进行相关的康复治疗,往往都是2-3年后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后来进行康复治疗,此时患者后遗症较为明显:肩下垂、肘关节屈曲、各手指屈曲畸形、行走时下肢呈明显的划圈步态。后遗症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没有早期效果好,而且住院康复时间长,训练较辛苦,花钱较多,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要持之以恒进行训练。 就此情况,家庭康复训练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训练: (—)、肩关节及肩胛的训练: 1、肩胛上抬训练:取坐位,自己有意识的进行上抬肩胛部的运动,每次持续3—5 分钟; 2、辅助上抬肩胛训练:取坐位,家属或陪护用手摸着肩胛下角,然后向上推肩胛 下角,使肩胛部被动的上下运动,每次持续3—5分钟; 3、可进行爬墙摸高的运动,逐渐增加摸高的高度。 (二)、上肢及手的训练: 1、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1)、上肢抬高训练:患者可用健手辅助患手运动或家属辅助被动运动抬高上肢,每次持续3—5分钟;亦可双手交叉握拳,用健手带动患手伸肘后可向上抬高上肢,上抬时要注意力度,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或其他意外的发生。 (2)、肘关节的伸展训练:自己首先要有意识的去进行伸肘运动,同时可用健手或家属/陪护协助进行肘关节的伸展训练,每次持续3—5分钟。练习完毕后,可用硬性塑料或薄木板固定肘关节使其处于伸展位,一天固定时间不少于12小时。 (3)、手指伸展训练:①、可用健手或家属/陪护辅助进行各手指的伸展训练,亦可将各手指被动伸直后置于桌面上,用适当重量的沙袋置于其上,以保持各手指处于伸展位,每次持续3—5分钟;②、患者坐一长条登上,被动使患手各手指处于伸展位后置于长条登上,肘关节处于伸展位,身体重心偏至患侧,每次持续3—5分钟。若有条件者可制作手部支具使各手指处于伸展位,每天佩戴时间不少于20小时。 (4)、手功能的训练:可用患手进行抓握、捏、拿等相关训练。 2、肌力训练: (1)、伸直并抬高患侧上肢,保持5—10秒钟,可反复进行3—5分钟; (2)、当肌力有所增强后,可逐渐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健手施加阻力、家属或陪护施加阻力、沙袋或弹力带等施加阻力,每次持续3—5分钟; (3)、抗阻训练并保持5—10秒钟。 (三)、下肢的训练: 1、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1)、屈髋不屈膝训练:取床上坐位,保持双膝关节伸直,并可前后摇晃上身,亦可尽量前倾上身,每次持续3—5分钟; (2)、屈膝不屈髋的训练:取床边平躺位,双膝关节屈曲垂于床沿,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家属亦可辅助进行被动屈曲膝关节训练,但一定要注意力度,每次 持续3—5分钟; (3)、屈髋屈膝训练:①、坐椅子训练:站立→坐下→站立→坐下,反复进行3—5分钟,亦可放置多把椅子,轮流进行坐下训练;②、双膝跪训练:可在床上进 行5—10分钟。 2、肌力训练:

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如何康复治疗

广州解放军421医院 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如何康复治疗 ——广州解放军421脑科研究中心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瘫痪肢体自己无法运动时,可由家属或患者用侧肢体来进行,其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关节和软组织的最大活动范围。每个关节都要进行全范围的活动,如膝关节、手指关节只有屈伸两个活动范围,就只宜做屈伸活动。而肩关节几乎包括前、后、上、下、内、外各方面,在活动时就必须达到这个范围。一般每天进行1~2次,每个关节大约活动五分钟。 其中肌力锻炼具体的锻炼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瘫痪重的肢体,肌力在2级以下者(肢体不能抬离床面),可作被运动锻炼肌力。有家属给瘫痪肢体的各个关节做被动运动,先做近端运动,再作远端肢体的被动运动,每次每个关节作5~6遍,每日4次。以后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重复次数。患者自己也可以赢健侧肢体带动患肢活动。 二、当患肢已有部分功能恢复,就应多作主动运动来锻炼肌力。开始可以作肌力的恢复。例如在床头上方挂滑轮,两手抓住通过滑轮的吊环,健手向下拉,患者就被动上举。 三、肌力恢复至3级以上(能克服地心力),可作徒手体操、功能锻炼,一般每天进行1-2次。 四、当肌力恢复到4级以上,可作抗阻运动,也就是负重运动,即增加一定阻力作主动运动。有条件者可到体疗室,借助一些设备进行关节和肌力的训练,例如肩梯、助步器、下肢功能下摆器、坐式脚踏器等。在家庭以肢体功能锻炼为主,可作步行练习,日常生活功能训练。 偏瘫后患者日常生活动作的恢复程度,除与病情的轻重有关外,很大部分取决于患者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在相同情况的患者中,积极练习者恢复得就快,故康复锻炼应持之以恒,定会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多发病,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这类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血管病人约150万人。目前,幸存者约500—600万人,其中约70—80%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为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了减轻残疾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使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罗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对脑血管病人进行药物抢救和治疗的同时,开展了脑血管病的神经康复治疗。 一、哪些脑血管病病人可进行康复治疗 绝大部分脑血管病人均可进行康复治疗,只有那些病情过于严重或不稳定者,或合并有心脏、肾脏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不适宜进行主动性康复训练,但是预防性康复手段,所有病人均可以进行。 二、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脑血管病患者从急性期开始,一旦神志清楚、病情稳定,就应该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否则,等到恢复期病人出现痉挛、关节挛缩或误用、过用综合征后,就很难纠正了。因此,我们强调脑血管病患者应该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三、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如何 对于脑血管病直接引起的瘫痪、肌张力障碍、感觉障碍、失语、吞咽困难、大小便障碍等症状,经过康复治疗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恢复。更重要的是,康复治疗可大大减少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继发障碍,如:褥疮、肺部感染、关节挛缩、心肺功能下降、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及异常步态等。 四、脑血管疾病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这个问题我们分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来谈。 ㈠、急性期—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废用性并发症。

具体方法如下: 1、保持抗痉挛体位:通过保持病人正确的仰卧、侧卧姿势,以预防或减轻以后容易出现的痉挛模式。 2、体位变换: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肌、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为将来运动功能的恢复打下基础,同进也可预防褥疮肺部感染。 3、关节被动运动,主要是预防关节挛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促进脑功能重塑及神经功能恢复。 ㈡、恢复期—主要目的是消除各种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我们要对病人进行运动、言语、吞咽、大小便功能及智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评定,了解病人属于哪种功能障碍及严重程度,也就是康复诊断;再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也就是康复处方;最后根据康复处方,运用各种神经发育运动疗法及康复器械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这个阶段,康复治疗师将依次对患者进行床上翻身训练、坐位站位平衡训练、卧位坐位站位之间的转换训练、步行训练、手功能训练等,使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逐步恢复到最佳状态,直到生活自理。 总之,脑血管疾病应在发病后早期进行神经康复治疗,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残疾,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偏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的治疗除了必要的药物介入外,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传统的物理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等。 运动疗法:是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来改善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和神经生理学疗法等。脑血管病患者约有80%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主要是偏瘫痉挛模式,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痉挛模式。在脑血管病卧床期,主要进行体位转换、被动运动、保持良肢位、起坐训练以减少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为日后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在离床期应进行坐位训练、平衡训练、起立训练等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提高;在步行期则主要以步行训练改善步态为主。为了增进运动功能进行的运动训练,常采用多种治疗技术的综合方法及运动再学习疗法,以达到恢复肢体运动的目的。 作业疗法:是运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为治疗手段来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的方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闲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理想方法。它主要包括机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认知和知觉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训练、自助具的选择制作、环境改造的设计和指导、开具轮椅处方等等。它和运动疗法的理论原则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肢体需要的运动设计成一项作业活动,比如说利用陶艺制作来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兴趣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 语言治疗:约有22%-32%偏瘫者伴有语言-言语障碍,因此,语言训练必不可少。语言训练人员应先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诊断出障碍类型,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 心理治疗:身体的残疾和功能的障碍常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并且疾病本身也会造成记忆力、注意力及定向能力等方面的认知障碍。有效的心理治疗能增强患者的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精神,主要方法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等。 文体疗法:是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及娱乐项目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这对于提高身体运动素质,增强体质和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轮椅技巧、偏瘫体操和各种球类是主要内容。 传统的物理疗法:对偏瘫的康复也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水中运动疗法是通过水的浮力等作用,使患者的肢体在水中更容易完成正确的运动。 祖国传统医学早已用于治疗偏瘫,特别是利用针灸配合肢体运动具有独到之处。 截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物理疗法:徒手或借助器械,综合应用水疗、电疗、光疗等手段,改善全身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残存肌力,增强肌肉耐力,恢复协调和平衡能力,使截瘫病人学会翻身、起坐和床与轮椅之间及轮椅和厕所之间的转移动作。 作业治疗: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从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或闲暇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使患者掌握进食、穿衣、入厕等日常生活动作,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在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康复工程:为患者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或矫形器,借助双杠、助行器或拐杖,使患者恢复站立能力,并能在小范围内步行。

脑血管病的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的康复训练》教学设计 彬县职教中心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杨建春课程名称康复医学教学课题康复评估课时 2 目标群体12康复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授课教师杨建春 教材分析 本教材编写的原则是适应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遵循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顺应中职学生学习需求。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基础性、职业性及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需求,除了按一般教材编写原则进行编写外,在常见疾病的诊治中附有按疾病病程发展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范例,以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整体掌握与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对广大基层学员更适用。 教学对象 分析 我校康复护理专业的学生有的初中毕业,有的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差异大,理解能力差,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形象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都有学习的欲望,动手操作能力强于理论素养,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的情感趋于深刻稳定,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理解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教师一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角色要发生转化,教师是导演,学生变为演员,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团队的力量,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爱学,乐学,想学,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 识 目 标 ●康复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后的功能障碍表现(包括运动言语感知认知社会适应) ●康复评定(内容目标和具体评定项目) 能 力 目 标 ●痉挛的康复方法运动康复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 ●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 ●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的康复 ●认知障碍的康复 ●注意障碍的康复 ●泌尿功能的康复 素 质 目 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主观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重视细节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思考、创新和再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康复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后的功能障碍表现 教学难点 ●运动康复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 ●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 ●痉挛的康复方法 。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组织指导学习(情境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演示法) 学生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动力的自主学习(探究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 设计理念利用“创设情境,再现形象,突出实践”的教学原则及“能说会写善干”的教学目标,首先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 识,然后让学生参与实践,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最后进行评价,使他们既感受到成功 的喜悦,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于更好地改进自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投影仪,教师准备好演示作品,学生准备各自的文字内容或图片作为作品的素材。 2、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成员角色分工。角色为组长、解说员、质检员、小老师、联络员、记录员、考评员。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之被动训练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之被动训练 根据瘫痪患者的病情,可分别进行被动运动、按摩运动、助力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力运种。锻炼目的:增强患者肢体肌肉力量,恢复被损伤的运动功能,心肺功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防止瘫痪肢体的畸形和挛缩。 运动强度:开始运动时,要有医护人员或家属监护,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以下。在恢复后期,根据病情与体能恢复情况,运动时最高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00~120 次。 运动种类与练习次数、时间:偏瘫患者的被动运动:一般在疾病急性发作后2周内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疾病急性期之后不再反复,患者肢体完全瘫痪或仅有微弱动作,即可进行被动的医疗体育活动。早期的被动运动是防止严重运动障碍与肌肉萎缩的重要手段。 患者仰卧位,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从大关节到小关节逐一进行上、下肢被动运动。 1.上肢被动运动: a.手指屈伸: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背,另一手握患者手指做屈伸练习。

b.手指摇转: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心,另一手握患者手指做摇转练习 c.上翻、下压手腕: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腕上,另一手握患者手心,做手腕上翻、下压练习。 d.手腕摇转:帮助者握患者手腕上,另一手握患者手心,做手腕左右摇动与转动练习。 e.屈肘:帮助者一手握患者上臂,或上臂压在床上,使臂定位,另一手握患者手腕做肘部伸屈与旋转练习

f.肩部上抬、外展、内收:帮助者一手扶患者肩上(锁骨),一手握患者手腕,做肩部的上抬、外展、内收练习。 2.下肢被动运动: a.患者仰卧位,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进行下肢被动运动。 b.足趾前后与旋转活动:帮助者一手握患者足背,另一手握患者足趾,做足趾前后与旋转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