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部分解读大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部分解读大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部分解读大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部分解读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张俊

从《纲要》到《指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的具体要求

两个文件的区别:

针对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幼儿园的教育;后者针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过程,强调怎样做;后者侧重于结果,强调会做什么

操作性不同:前者只提出各领域的主要内容和教育要求;后者提出了各年龄段的具体指标

两个文件的联系:

最终指向一致: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需参照儿童发展的目标

教育理念完全一致:应以《纲要》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实现《指南》对教育结果的期待

内容范围一致:幼儿园教育的内容领域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领域相一致,《指南》的具体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和《纲要》具互补性。

《指南》有什么用

为幼儿园课程设计和评价提供基础和依据,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为家长和老师对儿童应当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有利于普及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观念。

为幼小衔接和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了标准,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指南》的结构

领域(分五大领域)

部分(每个领域分若干部分)

目标(跨越年龄界限,体现每个领域的基本内容)

分年龄指标(目标在特定年龄的具体要求)

教育建议(建议家长和教师开展的活动,以帮助儿童达到该年龄的指标)

《指南》的领域划分依据

体现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方面

体现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的期望

考虑到和《纲要》的一致性

科学领域的组成

科学部分的目标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解读:

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全面的科学观

体现儿童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科学观的转变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

探究不仅是方法,也是内容。

儿童不仅学习科学知识,也要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三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进阶(Tytler,2005)

三个维度

探索方式(随机探索-搜索推论-假设检验)

加工深度(现象描述-关系识别-解释)

变量处理(不能分离干扰变量-能认识到干扰变量-能控制干扰变量)

不同年龄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小班:感知观察,尝试错误的操作

中班:参与探究,开始解释和概括

大班:计划并实施探究(提出问题,收集信息,作出解释)

科学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科学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科学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指南与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科学教育要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

科学教育要关注“大概念”(big idea)和组块化的知识。

儿童对概念的理解是渐进的、分阶段的。学前阶段是学习进阶(learning progression)的起步阶段。需关注早期阶段的学习进阶:如何给幼儿循序渐进的科学学习经验

数学部分的目标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重要观点解读:

数学是幼儿学习的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内容,是入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数学教育,既要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更要培养其对数学的态度: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用数学)、喜欢数学。

数学学习的内容包括两大系列:数与量;几何形状与空间。

数学教育的内容要考虑发展适宜性,要遵循幼儿的学习路径。

如何看待数学的学科性

数学和科学的关系:有联系、有区别

数学内容的系统性是客观存在的。幼儿园数学课程,可以是高结构的学科教学,也可以是低结构的区域活动。重要的是教师心中要有对学科基本内容和关键经验的把握。

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生活中的数学,其实质在于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真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态度和兴趣。

“学数学”(建构数学概念)和“用数学”(解决问题)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互补而非相互取代的关系。

如何看待幼儿的数学兴趣

数学兴趣的实质是对抽象思考的兴趣。

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从数学活动的兴趣起步,逐渐发展为数学思考的兴趣。

数学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数学学习路径和数学教育的发展适宜性

数学学习路径是教育目标的依据。发展适宜性的教育,既不是超前教育,也不是千人一面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学数学,学自己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

尊重个别差异,接纳和欣赏每个幼儿的思考,让每个幼儿都获得发展。

数概念的学习路径

学习路径:几何与空间

数学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大班下学期幼儿加减概念发展水平

三所园幼儿的加减发展水平比较

数学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数字是一种“表征”

科学考试试卷分析

科学考试试卷分析 这次期中试习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规范的要求,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核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判断、记忆、和创造等能力,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实用价值。总体来说,这次考试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了实际水平,为了更清晰地认识成绩与不足,现对三年级三班科学考试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习题情况 本次试习题主要有这些类型的习题目:填空习题、判断习题、连线习题、简答习题。所出习题型含盖了本学期期中考试前的所学内容,范围广泛、坡度平缓,无偏习题怪习题。 二、学生得分分析 ⑴填空习题。学生在做填空习题时,喜欢写错别字;学生填得颠三倒四,失分较严重。 ⑵判断和连线习题。这两习题学生普遍做得比较好,正确率较高。 ⑶简答习题。学生基本能完成,但答案不完整,不详细。失分情况较严重。 三、反思及建议 认真分析考试考试试卷,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习题: ⑴学生普遍存在审习题不认真,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习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习题目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习题的能力。

⑵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习题,灵敏应变的能力较差。这提醒教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余仞有余。 科学考试试卷分析(二) 一、试习题及检测成绩分析: 二、考试试卷答习题情况分析: 第二大类为判断习题,大约有10小习题,满分在14分左右,学生基本得分在10分以上,反映出学生对概念性习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比较严密的科学现象的判断正确率较高。对涉及到有关自然现象的错误判断,是由于学生平常不做相关模拟实验,没有养成有目的地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学生没有形成明确的表象。 第四大类为连线习题,分值在10分左右,学生得分基本在⑺8分左右,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第五大类为实验习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实验材料与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络判断,实验及其科学设计的水平和能力,所占分值三个年级相差较大,学生均匀得分不过半,零分考试试卷也有出现。不管是三年级“测量水温的方法”还是五年级“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实验,由于试习题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敏性和相应的难度,学生得分都不高。说明平常教学中许多实验教师只是讲一讲或者演示一下,没有按照教材的设计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教材的功能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造成学生的认识不够准确、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组织好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实

小学科学教材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科学教材解读 小学科学教材解读★各册教材单元分布及课题总体印象: 每册四单元,三四年级每单元 7 课,五六年级每次 8 课。 相对来说三四年级教学任务较重。 课题目标指向性较强,如五年级的部分课题,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等。 ★ 教材内容归类生命世界: 三上《植物》、《动物》三下《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四上《我们的身体》四下《新的生命》五上《生物与环境》五下六上《生物的多样性》六下《微小世界》、《环境与我们》物质世界: 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三下《温度和水的变化》、《磁铁》四上《溶解》、《声音》四下《电》、《食物》五上《光》、《运动和力》五下《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六上《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六下《物质的变化》地球与宇宙: 三上三下四上《天气》四下《岩石和矿物》五上《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五下《地球的运动》六上六下《宇宙》内容归类解读: 1.物质世界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点,共有 17 个单元,占 1 / 6

了约 53%,这和物质世界的内容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以及小学生的接收能力有关,而且物质世界的内容每册都有,贯穿整个小学科学学习。 2.生命世界的内容明显呈现一个从点到面、从具体到一般、从单一知识到综合理解运用的特点。 在中年级主要通过对单个生命体的细致的观察研究,发现理解一些生命个体的常识,如观察蜗牛、养蚕、种凤仙花等,由这些活动触类旁通,逐渐建立与其相类似生命个体的特征,到了高年级,重点放在对生命世界共性特征以及差异性的研究,如归纳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点。 此外,高年级还紧紧将生命世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如保护环境、污水处理、垃圾填埋、限塑令等。 3.地球与宇宙知识主要分布在高年级(三年级没有安排),这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 该部分内容特点比较明显,即地球与宇宙的研究活动大部分是无法复制或短期内实现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日食月食,需要运用好模拟实验、图解、演示等手段。 4.三大领域的目标按单元分布内容,非绝对按单元包含,相对独立,也有交叉包含的情况。 如《声音》单元中关于《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保护我们的听力》就有属于生命科学的内容;《能量》单元《能量与太阳》就涉及地球宇宙的知识。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文档2篇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文档2篇 Experience of learn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 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科技发展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文档 2、篇章2:国税地税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文档 篇章1: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文档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有所不同,有的老师的教学十分搞笑,有的老师的教学枯燥无味。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就就应把自己的课给讲好。昨日小编搜集整理了一篇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这篇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写得很有道理,各位也能够好好地阅读借鉴一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试题共有五个大题,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潜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本次考试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贴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资料比较全面,到位。 从题的形式上来看,灵活多样。如:填空,将枯燥的问答变成简单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记忆的调动,搞笑。选取题,占得分数较多,但是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但是,其中的题也不白给。如:2、3、6、7题充分考察了学生的认真性。作图题,标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认真分析才能做对,充分体现了灵活性与认真性的完美组合。还有填空也是这样,十分灵活轻巧。 二、学生答卷总体状况 透过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挺好,能够将本学期的知识点尽数掌握,综合运用力较强。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潜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大部分的学生在近半年的学习中,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潜力的提高,都是可喜的。 三、具体分析 第一题,我会填空。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察学生的掌握状况,该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出错,出错主要是在第2小题: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第二题,我会决定。主要考察教材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全班有一半的学生出错,出错在第1、5、6、7小题,这些题在讲课和复习中不止一次说过,尤其是第3小题:假设不必须非得有依据;第6小题:蜡烛燃烧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我觉得一是由于审题不细心而导致出错,二是有的学生活学活用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三题我会选取。有4人出错,在第1小题: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概念弄混了,其实还是上课时听讲不注意造成的。

科学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科试卷分析 一年级 一、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新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临场发挥水平是可以的,他们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掌握科学课的教学任务。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 二、试题情况分析 1、试题的基本结构 本卷试题分五部分:判对错、找动物、连连看、圈不同、会分类,另加五分卷面分。 2、试题的特点 本试题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拓展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判对错、圈一圈、分类等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动物,主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设计和想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难易程度适中。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

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能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取得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很多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审题,比较贪玩,念题时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题,不能用心检查题目,想当然去做题,并且在答完卷后不能认真检验校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做题习惯进行培养。(2)学生在找动物题时,不是很明白题意,并且在写发现地点时学生的拼音错误百出,一方面说明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不够透彻,只是含糊其词。 (3)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半年,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表现在分类题上,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学生在分类时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有等于提高。 四、答卷中的典型错误 第二大题找动物学生理解不透彻,动物和发现地点书写不准确,学生答的不太理想,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了,但表达的不太清楚,以致失分。第四大题圈不同,圈一圈把眼睛位置不同的动物圈出来,学生不能日常生活引用到课本中。基础部分,学生由于不认真不同程度的错了不同的题。 五、今后改进教学的措施 1、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2017杭州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模块知识点考查占比 模块占比分析 模块2016年模块题号2017年模块题号数与式、方程1,5,6,10,13,171、2、4、5、6、7、14、16 2,3,8,9,11,14,15,19, 3、8、10、12、15、19、21、23.图形与变换、尺规作图 21,23 函数及图象7,16,20,229、18、20、22 统计与概率4,12,1811、13、17 分析:从知识点上看来,今年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依旧比较单一,明显地综合性题目不 多,只有10、14、20、22、23题中略有涉及到知识点的综合。并且从模块占比分析中可 以看出,各模块考查题量与去年相似度很高,数与式和方程题量略有增加、相应地几何模块 题量都略有减少,而函数、统计与概率题量基本不变。 三、模块占比分析

四、试卷综合分析 今年中考没有特别难的题型,计算量比去年偏大,虽说比起去年算是变难了一些,但总体还是不难的,近几年数学中考的大抵都保持在这个难度。 从考查的形式上分析,今年对知识点进行单独考查的题型大大超过了综合题,即便是综合性的题也多是同模块知识点的综合;跨模块类型的,比如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题在杭州中考中已经极少出现。所以对单个知识点的考查就会更深刻,考生要加强对书本以及基础知识点的理解。

从考查内容上分析,今年试卷中各个模块的占比与去年相差不大,甚至题型分布也类似,例如20题、22题依旧是对函数进行考查、而19题、21题、23题则是还是单纯的几何题型。 综上,杭州中考近几年难度都不大,考查题型比较灵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时候不要太追求难题,要更注重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思考分析能力。

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了,从整体来看,在试题容量、命题质量和难度上与平时考查相当。没有明明偏题、怪题。题目设置整体来说扼要清撤,充分考虑了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答题速度,有利于学生作答和教师评卷。为更好把握今后科学教学的发展方向,更好的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长处与不够,现就本次测试的科学试题及试卷作详尽如下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检测应考人数21人,参加考试人数20人。优异人数15人,优异率75%;及格人数19人,及格率95%,最高分95分,平衡分为83.45分。 二、试题分析: 总体来看命题题量节制,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突出了实验教学的内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试题具有导向和诊断的功能性,通过例外题目,了解教学的发展方向及命题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利于查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够。试卷命题具有新颖性,覆盖面广,符合新课程要求,题型和内容训练在全面性上差距不大,具有梯度,有利于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措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套试题考试时限为40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六大题。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归纳判断能力;第二题,我会判断对错,要求学生确凿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 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三题,我会选择,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加以正确的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第四题,我会连线,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第五题,我会看图填写出番茄的各个器官名称,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种子植物的器官的掌握情况。第六题,实践体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

第24卷第1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4No.1 2007年2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of Suzhou(Social Science)Feb.2007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3 沈晓阳 (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蕴涵包括: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基点;社会正义代表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原则;崇尚和谐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特征;关注生态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视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伦理;以人为本;正义;和谐;生态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95(2007)01-0040-05 任何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观念,其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伦理思想,都以某种伦理思想作为其价值依据和精神支撑,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笔者认为,从伦理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重点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基点 一种伦理观,首先总是需要解决一个基点问题,即以什么作为进行伦理价值选择的重心和基础。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回答了靠什么发展和为什么发展这样两个最具根本性的问题,这就解决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基点问题:即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必须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思想包含有极为丰厚的思想内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如果说西方在向近代转型过程中提出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是相对于中世纪“以神为本”思想而言的话,那么我国现在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基点而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则主要是相对于以下三种伦理价值观而言的。 首先,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言的。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无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这个目的,就是人,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传统发展观中,却存在着重物不重人的倾向。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等,就是这种伦理价值观的典型表现。在少数人的下意识中,人只是生产物的工具、手段,为了生产的发展可以污染人们所赖以生活的土地、水域和空气;为了生产的发展可以不顾劳动者的尊严、健康和安危。在少数人那里,人的价值就在于他所获得的财富和金钱的多少。当然,持此态度者也会对某些人表示尊重甚至崇拜,但他们所尊重甚至崇拜的并不是人本身,而是这些人所拥有的财富或金钱。有些人对投资者趋之若鹜,对打工者冷若冰霜,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改变这种以物为本的伦理价值取向,既要看到人的手段价值,更要看到人的目的价值,把人看成是目的本身而不仅仅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 其次,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官为本而言的。我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官本位”传统的国家,而且这种传统至今仍有一定的市场。在发展目标上片面追求官员的“政绩”,在发展规划上完全听凭官员的意志,在实施发展规划时以官员的权力为指挥棒,……这些都体现了在发展问题上的官本位倾向。当然,官员也是“人”,但我们讲以人为本突出的是公民权利的平等性,而以官为本突出的则是官员权力的垄断性。因此,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并不是要把官排除在“人”之外,更不是要把官和民 3收稿日期:2006-12-11 作者简介:沈晓阳(1955-),男,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研究。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旧屋基完小王丽仙 一、整体情况分析: 从整体情况看,题量适当,题型较灵活,知识面较广,难易结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数据分析 参加考试44人,平均分52.49分,最高分59分,最低分18.5分,平均分与其他班级相差3分,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 三、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第五小题有的同学答得不正确,没有读懂题意,审题不认真,有答错的现象。第十小题个别同学有答错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判断题,主要是检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正确率在90%以上,个别学生有失误。此题失分很少,说明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第二小题有个别同学答错的,知识掌握的太死。 3、选择题,此题学生掌握较好,失分较少,第五小题有个别学生答错,对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 4、简答题,此题大部分学生答得较完整,个别学生答得不完整,有失分现象,概念没有搞清楚,知识掌握不牢。 实验题,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方法掌握能够较好,但一部分学生不会总结,说明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需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四、主要存在问题 1、备课不充分,平常不善于观察、思考,判断力差。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 3、实验教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 4、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简答题好多学生答得不完整,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对本学科不重视。 五、改进措施:

1、加强对差生的辅导,与家长密切配合,对差生进行适当地训练,使之不断巩固和提高。 2、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训练,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加强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4、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课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爱学科学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科学试卷分析参考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判断、选择、看图识别和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四大题。第一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三题,看图写仪器名称,要求学生列出的实验仪器进行识别,重点考察学生实验识别能力,每小题2分,共10分;第四题,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分值为20分。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2个班,分别是44人参加考试,一班合格率达90.1%,优秀率81.8%,最高分,47分。二班及格率是90.1%,优秀率是72.7%,最高分是48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也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4、7、10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选择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 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2、7、9小题。第2小题“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正确答案为A,有许多同学误选了C,原因可能出在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能够清楚的分辨说法的正确与否。第7小题是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的问题,问:家里最好采用什么方法净化水,许多学生选择沉淀。看来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有待提高。第9小题“下列植物,我们吃的哪些是根。学生的错误太多,还是知识掌握不扎实。” (3)看图识别题 试卷上出现的一些仪器学生基本上都见过,除了显微镜学校没有,学生没有见过实物,其它的实验器材学生都用过。因此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学生都能够识别给出的实验器材的名称。我想这和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关系。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第一部分教科书整体介绍 一、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每个单元有7课,一共28课。本册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电”是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在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先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第三单元“食物”,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在教学中注意事项 学生在过去一年半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课学习经验,即将展开的本册四个单元的科学学习,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的科学主题探究活动: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全面结束,其中四年级科学试卷命制科学合理,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题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学好科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具体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从整体情况看,教师能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上能放给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互帮互学。 本次试题内容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理念。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从形式上看,试题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受学生的喜爱,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充分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其次,从语言表述上来看,每个问题的表述均简洁明了,表意准确,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再者,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本卷命题注重实验探究。自主发挥,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既不拔高要求,又不过于简单,力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通过学生答卷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出其真实水平。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三道大题:选择题、简答题和探究题。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20大题,共计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6—36分之间,有个别同学能达到38分或者满分,另外也有小部分学生得分较低。其中错的较多的题有以下几题,第6、7、12、14和20小题。第6、7两个小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尽管上课时通过实验向他们介绍了,但还是有学生不能很好的辨别出物质能否溶解;第12、14两题是考查声音的性质与特点,由于学生对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的不够,导致这两小题失分;第17小题“人的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① 30—50次② 60—100次③ 120—150次”,学生可能把呼吸的次数跟心跳次数搞混淆了,所以有些学生选了①;第20小题审题不仔细,题目说“错误的是”,而学生则误看成“正确的”,看到第①个选项是对的,就理所当然的选了①。

科学试卷分析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三年级2班科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考试基本情况:简要交代考试组织与评卷情况,对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能力,难度适中,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试题形式多样,紧密联系旧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考查内容涉及到全册的内容,体现了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加强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设计原则,着重考察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能力。 二、考试成绩统计: (说明:优秀率:指总分的80%及以上,及格率指总分的60%及以上,低分率指总分的30%有以下。) 三、试题评价:试题创新之处,考查应用意识的情况(结合具体题目谈),命题的科学性,各水平考生的反映等。 本套试卷共包含两道大题:一、单项选择题(30分),包含30道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二、应用探究题(30分),包含5道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实际情况的考察能力,如:生物和非生物(第1课),种类繁多的动物(第4课)昆虫(第5课),仙人掌和莲(第6课)及风的形成(第14 课)等知识。主要对学生理解能力、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出错较多的同学有邵嘉研、、江思佳、李漫、石劲松(没看清题号第14个填错位置导致后边位置全错)等,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13小题、第18小题和22小题。第13小题“()蝙蝠在黑夜中借助感知回声定位,捕捉飞蛾。”,正确答案为8,有许多同学选择C都答错了,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理解题目要求只选择出了蝙蝠的发声部位“嘴巴或喉”忘记了还有回收声音的“耳”。第18小题是考查生活实际的防疫知识,“()和同学说话,必须在米以上,安全距离,预防新冠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教材解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第一部分教科书整体介绍 一、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每个单元有7课,一共28课。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电”是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在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先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第三单元“食物”,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在教学中注意事项 学生在过去一年半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课学习经验,即将展开的本册四个单元的科学学习,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的科学主题探究活动: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用科学发展观解读《周易

用科学发展观解读《周易·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周易·序卦》说:“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 。这一段序卦的意思是:按合理的规矩行事(即‘履’;以前认为‘履’是依礼行事,但,封建礼教是维护其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的,多有不合理之处,例如,百姓见官要下跪、为自己申辩就是犯上先挨杀威棒,甚至被污为咆哮公堂……)则天下大治(国‘泰’),国泰则民安,所以紧接‘泰’。卦辞说:从卦体上看,外卦为坤即‘小往’(因为柔爻的横短被称为小,上升至外称为往)、内卦为乾即‘大来’(刚爻横长为大且下降为来)。小去大来,正道得以弘扬,所以既吉祥且亨通。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彖辞作解释说:泰之所以小往大来、吉且亨,是因为天地之气自然地升降而交融在一起,使万物得以通泰发展;从人事上说,则是上下志同道合、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一心一德,所以吉且亨。内卦是乾阳、外卦是坤阴,说明内健且外顺;内有君子正气不断聚集,从而驱赶小人邪气外逃(此处‘外’含动词意义),这也就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啊。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后”即君王;例如,《左传·襄公四年》说“有穹后羿(有穹国的君王名字叫做羿)” 。大象说:天地交融是‘泰’的表象,君王观象应有所悟;根据朱熹的说法,即,‘地’再大只能承载不能笼罩,‘天’更大但也只能笼罩不能承载,所以要“裁成以制其过,辅相以补其不及”,当然,这事要君王来做,并用以指挥臣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彙”,指以类聚集之物。“茹”,根据王弼的《周易注》是“相牵引之貌也”。初爻得九,凭草根的聚集,拔一根茅草带出一堆连根带草的茅草,象征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帮衬以行其道,这样互帮互助会得吉祥的。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小象说,“拔茅”“征吉”,是因为志向相同、没有‘内耗’,所以能同甘苦、共荣辱。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荒”,边远;例如‘威震八荒’。“包荒”,形容大度豁

四年级下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分析: 本套试题涉及面广,对课本四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可以说面面俱到。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本人认为,试题紧紧围绕《科学课程标准》,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紧随最新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另外,从试卷本身来看,题量适中,灵活多样,紧紧围绕本册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二、答题整体情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多数同学基础知识部分答得较好,失分较少,正确率在80%以上。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回答问题缺乏完整,有关科学生活部分的问题较多,是今后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三、逐题分析: (一)、填空 共6个小题,每空0.5分,总计10分。此题正确率达70%以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科学知识,个别学生失分主要在第1题。还有第5小题,个别同学也出现了错误。原因是由于没有掌握扎实。 (二)、选择 正确率60%以上,多数学生错在第2小题和第5小题,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电路连接的理解,平时接触的少。 (三)、判断 共5个小题,每题2分,计10分。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达75%左右,错的较多的是第2小题。 (四)、连线 分值在8分,学生得分基本在8分左右,失分很少。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掌握情况。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共3个小题,计12分。此题正确率为30%以上,2小题正确率较高,1、3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对石灰岩的特点及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不清,无法描述其特征,有的说不出来,有的回答的不完整。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动脑,积累生活经验,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课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科学课爱学、乐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阐述修订稿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阐述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具有说服力的最新阐述 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集中并且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最新阐述。 首先,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集中而全面地回答了当年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性问题,这就是报告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如实地指出了经济、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指出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工作体现。 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29年伟大历程的回顾,深刻揭示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依据。报告概括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着的成绩和成就、最突出的标志,说明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对深化改革中产生的一些困惑和疑问、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难题的明确回答,既有鲜明的针对性,又令人信服。 另外,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经验总结,深刻说明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报告用十个“结合”的简洁语言,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并把这些宝贵经验作了十分准确的归结。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开辟这条道路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我们开辟这条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孙大力) 作者:孙大力来源: 人民论坛

最新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最新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基本情况: ⒈试卷的覆盖率高 ⒉试卷具有基础性: 试卷能尽可能反映出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情况,试卷通过各种试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忆与再现,或者对试题进行辨析能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如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与实验探究题,这些题型基本都能反映学生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否,而且题量与比分都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通过本试卷的检测能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所掌握的情况. ⒊试卷具有灵活性: 试卷的题型保持原来传统题型,试卷共分为五个题型,分别为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和设计题.但试题非常灵活,无论是填空题还是其它的题都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⒋试卷具有综合性 试卷的综合包括它的知识综合与技能的综合,知识的综合体现在试卷的题目型上,如对知识的再现,体现在填空、判断题上,能力的综合是我们科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设计题,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从优秀率与及格率来分析:这两个指标都具有提高的空间,优秀率主要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影响了优秀率的提高,及格率通过努力还可以提高一些个百分点,达到 97.36%也属正常. 三、试卷具体分析 1、填空题分值较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部分学生答的不好. 2、判断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多数学生对概念不清楚,答错的一定是不会的,答对的也可能是蒙的. 3、选择题失分不多,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 4、观察与实验题得分出现了两极分化.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由于描述不清,造成失分.

5、回答问题得分中等.在课堂上讲到过,复习时训练过. 四、存在的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部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做,或者做得不是很成功,因此,学生对实验有些陌生.致使考试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模糊,造成失分. 五、努力方向通过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⒈认真钻研教材 课前能认真备课,认真地阅读教材,仔细地阅读教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每一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概念,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⒉做好每一次的实验 科学教学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差别就是本学科有实验活动,实验是综合性的,它能让学生从认识器材、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等一个系统地活动,如果学生能从中学到方法,并能独立或者与同学合作完成,他的科学素养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⒊千万别遗漏教学的知识点 从本次考试中能反应出教师在教学对某一知识点的遗漏,存在把教学中的重点知识淡化,造成学生科学知识的缺省. ⒋认真地阅读教参 科学由于它的知识面比较广阔,新教材提倡对小学生的科学教学的知识面是“要一英里宽”,对知识的学习是“一英里深”,意思对科学内容涉及要少一些,对知识的学习有深一些.我今后会对科学知识多钻研. 5.加强实验开出率 我今后会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加大学生对科学的猜测、假释、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实验结论等各方向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6.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科学考试中能看到还有相当一部份的后进生,对于后进学生的提高我们应该加以高度的重视我今后在平时教学中会对他们多加关注,对他们多引导、多启发、多提问,特别是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中应该对他们多作指导,作业中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