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管瘤的偏方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

介绍一个治疗血管瘤的偏方给大家、我叔叔家的弟弟和我同事家的孩子都是通过这个偏方治好的,他俩都是刚刚出生不久,发现长血管瘤的,我弟弟是长在额角上,同事家的孩子长在后背上,刚开始血管瘤很小,就一个小红点,但是长得却很快,没几个月已经长到铜钱那么大,医生建议孩子再大点做手术,一家人都很害怕。

后来听老人说了个偏方:大人晚上睡觉睡到后半夜,醒来不要张嘴说话,从嘴里抿出唾液到手上,然后把唾液涂在患处,坚持涂一段时间就会见效。

我弟弟用这个偏方时才几个月,当时一家人对这个偏方也是将信将疑,所以只涂了三次,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居然发现血管瘤明显不长,而且颜色变浅,很快就越来越小了,大概一个月后就完全消失了。

同事家的孩子用这个偏方时大概一岁了,后背上的血管瘤约有两个铜钱那么大,他的血管瘤好的稍微慢些,大概是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血管瘤才完全消失,可能是因为血管瘤大些,而且治疗时年纪比我弟弟大的缘故吧,所以这个方子对于年纪越小的孩子效果就会越好。

如果朋友身边有这样的病人,不妨用这个偏方试试,不用花一分钱,也不用受罪,无任何毒副作用;如果您觉得可信,可把此方告诉大家。”献方人:段老师(山东)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攻癌夺命汤治验录 名院名医治疗肝血管瘤的千年秘方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攻癌夺命汤治验录+名院名医治疗肝 血管瘤的千年秘方 肿瘤临证初探一、攻癌夺命汤治验录攻癌夺命汤是我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所创,由漂海藻、生甘草、木鳖子、醋鳖甲、蛇舌草、夏枯草、蚤休、海蛤壳、黄药子、生半夏、鲜生姜、元参、牡蛎各30克,大贝15克,山茨菇、山豆根各10克,“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克”(研粉吞服),19味药组成。本方脱胎于兰州已故名医董静庵先生之验方“海藻甘草汤”,原方主治瘰疬,由海藻、甘草各10.5克,全虫12只、蜈蚣1条组成,水煎服。我师董老意,加量3倍,虫类药研粉吞服,以加强药效。另加鳖甲、消瘰丸(元参、牡蛎、大贝)、夏枯草、生半夏、鲜生姜,大大加强了养阴化痰,攻坚散结之力。曾治愈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瘤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疑恶变5例,缺碘性甲状腺肿12例,颈淋巴结核4例,泛发性脂肪瘤5例,脑瘤术后复发1例。多数在半月内痊愈,无复发。1961年后加木鳖子、蛇舌草、蚤休、黄药子、山豆根、明雄黄,基本定型。经临床运用40年,用治多种恶性肿瘤,竟获奇效。兹选录验案数则如下:1.恶性淋巴瘤景月华,女,65岁。灵石检察院赵嫦娥母,1977年8月15日初诊:颈左侧肿物40天,初起如黄豆大,未及1个月,猛长如初生婴儿头大,并向下

蔓延至左锁骨上窝,凹凸如岩,坚硬不移;颈右侧及颊车穴下方肿块6个,大如杏核,连成一串,坚硬不移;双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皆肿大如枣,推之不移。随肿块之逐日增大,上则头痛如破,气喘痰壅,{MOD}憋胀,面色灰滞,神识昏糊。下则二便闭结,溲若浓茶。口臭熏人,苔黄厚腻,中根黑燥,六脉沉滑数实。(后经山西肿瘤医院病检,确诊为“左颈部弥漫型恶性淋巴瘤混合细胞型”,病理号3054)辨证属痰毒弥漫三焦,毒入血分,阻塞气机,蒙蔽神明重症。拟攻癌解毒,涤痰通腑,软坚散结为治,以攻癌夺命汤合礞石滚痰丸扫荡血毒:漂海藻、生甘草、煅礞石、木鳖子、生半夏、鲜生姜、莱菔子(生炒各半)、黄药子、鳖甲、生牡蛎、浮海石、海蛤壳、元参、蚤休各30克,大黄、大贝、桃杏仁各15克,山茨菇、山豆根、红花各10克,“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2克”(研末冲服)。以蛇舌草、夏枯草各120克,煎汤代水煎药,煎取浓汁600毫升,日分3 次服,7剂。8月23日二诊:患者服首次药后约l刻钟,突觉满腹上下翻腾,五脏如焚,欲吐不得,欲泻不能,烦躁欲死,旋即昏厥。我急赴病家,患者已醒。诉刚才出一身臭粘汗,吐出胶粘痰涎半痰盂,胸膈顿觉宽敞,唯觉困乏而已。诊脉和匀,此乃药病相争,正胜邪却之佳兆。《内经》有“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之记载。一旦出现瞑眩现象,必有非常之效。嘱原方续服。服2~7剂时,每日畅泻污泥状夹有脓血、

推荐治疗肝血管瘤的四大偏方

推荐治疗肝血管瘤的四大偏方 ?时间:2014-04-08 ?肝血管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专家介绍,这是一种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那么肝血管瘤该如何治疗呢?下面中医就为大家推荐了肝血管瘤治疗偏方大全,供大家擦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偏方1: ?[组成] 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刘寄奴、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疗效] 用上药治疗肝脏血管瘤34例,经治1疗程后,治愈(临床症状及b超复查瘤体均消失)2例,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70%以上,瘤体缩小)14例,好转(体力恢复,肝区胀痛减轻70%以下,瘤体缩小)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偏方2 ?[组成]党参30g,赤芍、枳壳、郁金、白术、鳖甲各15g,当归、柴胡、茯苓、鸡内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三棱、莪术各10g,丹参、何首乌各20g。 ?[疗效]经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精神佳。继以上方随症加减调治3个月,经ct复查肿块比前缩小1/3。后以上方加工成药散间断服至1年。经省某医院彩超检查:肝脏右后叶见1个椭圆形结节状肿物,回声约 2.2cm×1.7cm,肿块周边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较强回声。提示:右肝结节型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血管瘤。随访近2年,患者体健,能正常工作。 ?偏方3 ?[组成] 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 ?[加减] 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 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制用法] 将上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煎40分钟。配用蜈蚣12条,参三七15g,土鳖虫30g,研末装胶囊。3粒(约1g)/次,3次/日,口服。 ?[疗效] 用上药治疗肝血管瘤21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 ?偏方4 ?[组成] 紫丹参、生牡蛎(先煎)、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g,三棱、莪术、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当归尾、藏红花、制香附、乳香、没药、淡子芩各10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并服水蛭胶囊2粒(每粒含水蛭干粉0.5g)/次,2次/日。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17例,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2%。 治疗时间为7周~3个月。 ?提醒:在治疗此病时,应选择国家正规医院,专病专科检查咨询选择资历较深的专家治疗。

咯血中医诊疗方案

咯血 喉部及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的任何部位出血,经喉头、口腔而咯出称为咯血(hemoptysis)中医又称咳血。此症应排除鼻腔、咽和口腔部的出血。 常见病因 (一)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结核、肺炎、肺脓疡、肺吸虫病、肺包虫病、肺阿米巴病等。 (二)肿瘤:支气管肺癌、肺血管瘤、肺部转移癌。 (三)血管性:如肺栓塞、肺动静脉瘘、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胸主动脉瘤侵蚀气管或支气管、肺血管炎、坏死性结节样肉芽肿、结缔组织疾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房或室间隔缺损)。 (四)外伤:异物所致肺部创伤、肺组织挤压伤。 (五)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 (六)其他:尘肺、肺泡蛋白沉淀症、支气管结石、气管或支气管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咯血原因,可将咯血归类分为 1.呼吸系统疾病 (l)感染性:以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为最常见,次为肺脓疡、肺炎、肺真菌病、肺吸虫病、肺包虫病、肺阿米巴病。 (2)非感染性:支气管结石、肺囊肿、矽肺、支气管肺癌、肺部转移癌。

2.循环系统疾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症、肺梗塞、肺动静脉瘘。 3.全身性疾病: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气管或支气管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学认为咯血原因有三:一为热邪所致,无论虚热或实热,皆因热邪伤及络脉而咯血,或热毒炽盛、迫血妄行;二为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循经而致外溢;三为因跌打损伤,金创致伤,血瘀阻塞络脉,离经之血失其常道而咯出。 临床思维 (一)辨外感内伤:咯血可分外感咯血及内伤咯血,两者在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等方面各不相同,应注意辨识。外感咯血病程短,起病较急,初起均有恶寒、发热等表现;内伤咯血则病程长,起病缓,均有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或偏盛的表现。 (二)辨属火属虚:咯血虽可分外感及内伤两类、病机则有属火属虚之别,故应辨明火之有无及属虚属实。咯血由火热熏灼肺络引起者多,但火有虚实之别,外感之火及肝郁之火属于实火;阴虚火旺之火则为虚火。属虚者多为内伤所致。虚有阴虚及气虚,阴虚则火灼肺络,气虚则不能摄血而导致咯血。 (三)诊断要点 1.排除口鼻咽部出血。 2.鉴别呕血与咯血:重点是血的颜色,咯血鲜红,呕血

肝血管瘤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肝血管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定期检查身体可以及早发现肿瘤的状态,对于身体的康复会有所帮助,肝血管瘤是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等治疗手段均可治疗肝血管瘤。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肝血管瘤B超确诊率为57.0%-90.5%,超声造影为94%,CT为73.0%-92.2%,MRI为84.0-92.7%,肝动脉造影为62.5%。 B超 超声检查价格便宜,简便易行,普遍率高,无创伤痛苦,安全可靠,可短期反复动态观察病灶变化,获得更多的信息,它是CT、MRI所不及的。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多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 造影超声 近年来,造影超声在肝脏占位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广大医生所认识。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病例,可考虑选择性采用肝脏造影超声检查。典型的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于周边出现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随时间延长增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此扩展过程缓慢,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仍处于增强状态,回声等于或高于周围肝组织,这种“慢进慢出”的增强特点与螺旋增强CT类似。有报道造影超声对小肝血管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达100%、87%、94%。 螺旋增强CT CT平扫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为不规则形,CT值约30HU左右。动态CT或螺旋CT多期对比增强扫描多数具体典型表现:在快速注射对比剂后20-30s内,动脉早期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增强密度高于正常肝脏的增强密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在注射对比剂后50-60s,即进入门静脉期增强,对比增强灶相互融合,逐渐向病灶中心推进,强度逐渐降低;数分钟后延迟扫描,整个肿瘤均匀增强,增强密度也继续下降,可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的增强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出现“早出晚归”的特征。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延迟扫描时肿瘤中心可有无强化的不规则低密度区,然而肿瘤周围部仍显示这种“早出晚归”的特征。 MRI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介入治疗:是指在“X”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常用于内脏血管瘤如肝血管瘤。对于躯干及肢体深部血管瘤,往往因为注入剂量、剂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时应严格控制适应征和,避免栓塞剂流入其它器官组织。 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但激光治疗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层皮肤~mm以内,超过mm即产生明显疤痕,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疤痕畸形。 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各种部位血管瘤的特征

各种部位血管瘤的特征 口腔血管瘤包括颊部血管瘤、牙龈血管瘤、舌部血管瘤、唇部血管瘤这几类。口腔血管瘤诊断应该根据每种血管瘤的症状结合CT、B超等检查方法可以确诊。 1 、口腔颊部血管瘤 口腔颊部是血管瘤好发部位,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前3种类型临床上常见,而蔓状血管瘤,临床上少见。 (1) 毛细血管瘤:血管瘤是由大量毛细血管在黏膜层增生而形成,表现为颊部黏膜呈红色或紫红色圆形斑块,与口腔黏膜表面持平或稍高出黏膜,压之退色,边界清楚。常因咀嚼食物时擦伤黏膜引起出血。 深层组织亦可发生毛细血管瘤,如咬肌、腮腺。其边界不清楚,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触诊坚硬,不可压缩,穿刺可以抽出少量血液。咬肌毛细血管瘤,在上下颌用力咬紧时肿物隆起,放松后消失。 (2)海绵状血管瘤:是口腔常见的肿瘤,由多数毛细血管及血窦所组成。血窦大小、形态不一,窦内静脉彼此相通,如海绵结构,内衬有内皮细胞,有时窦内有血栓,经钙盐沉积形成静脉结石。发生于口腔黏膜下及皮下,可侵犯邻近周围组织,侵入肌肉,皮下组织肿瘤向口腔和面部突出,肿瘤增大使面部发生畸形,影响进食,有时咀嚼时咬破血管瘤处黏膜引起出血。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如病变深时口腔黏膜颜色正常,如病变在黏膜下浅层时黏膜呈紫蓝色,压迫时可缩小,当压力解除后,肿块迅速恢复正常。肿瘤周围界限不清,多数无包膜。 (3)混合型血管瘤:具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病理和临床特点,表现颊部黏膜呈红色或紫红色,卵圆形斑块,高出黏膜表面,呈小丘状或结节状隆起,质软压之缩小,肿块界限不清,由于颊部肿瘤影响咀嚼,常被自己咬破浅层毛细血管瘤,引起出血。 2、牙龈血管瘤 牙龈血管瘤是牙龈及牙槽骨黏膜部位血管瘤,由于此处黏膜血管瘤大多数是毛细血管瘤,也可发生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常见颊侧牙龈及牙槽骨处黏膜呈红色或紫红色、扁平或高出黏膜斑块,境界清楚,压迫时退色,去除压力后立即血液充盈而恢复原来颜色,逐渐向周围扩展,刷牙时常引起牙龈出血,致使一些病人不敢刷牙,血管瘤侵犯舌侧或腭侧牙龈时,常易引起牙周炎,伴有疼痛,出血加重,有时咀嚼时会引起牙龈出血。 3、舌部血管瘤 血管瘤是舌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按病理形态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3种类型,以海绵状血管瘤最

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简介

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坐落于历史悠久的吴王古都湖北省鄂州市东塔路 9 号。医院在婴幼儿血管 瘤、成人血管瘤的治疗和康复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汇聚了一批血管瘤专家,成为鄂州医保定点医院。医 院专注于各种血管瘤类型的研究与治疗,专科专治血管瘤这一种疾病。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 秉承“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患者的健康是我们的心愿!
中文名称: 机构类别: 医院使命: 建院时间:
医院简介
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 专科医院 致力于攻克血管瘤 2002 年
医院宗旨: 医保类型: 经营性质: 医院地址:
患者的健康就是我们大的心愿 居民医保、新农合 非营利性 湖北省鄂州市东塔路 9 号
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成立于 2002 年,是湖北省一家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管瘤专科医院,坐落 在有着历史悠久的吴王古都中国鄂州。是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 为一体的现代化血管瘤专业医院。温 馨提示:医治血管瘤建议认准正规专科医院(谨防上当受骗) 湖北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不仅引进成熟的血管瘤诊疗设备,还成功应用于血管瘤彩超引导下微创 治疗、高频电凝微创治疗、复合窄光谱光动力等等成熟技术,并开创血管瘤临床“专病专治、分型施治”的 分诊分型模式,将血管瘤疾病细分为成人血管瘤区、肝血管瘤区、婴幼儿血管瘤区、脉管畸形区、KTS 综 合症区等诊疗区域,并以提升血管瘤诊疗技术为核心,接轨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科研成果临床转化。 专科优势 医院倡导全程式、人文化的“绿色诊疗”模式,通过“专家会诊”、“首诊负责”、“三次确诊”等制度,针对 患者以往病史、院中诊 疗、病后健康等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健康管理,同时将病患诊治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有效病人专病专治、标本兼治、有效诊治,从而减轻患者负担,构建和谐的医 患关系,开创绿色医治。 人才优势 医院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他们在血管瘤诊疗领域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努力学习国内外 的经验,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专业细分 根据患者年龄、血管瘤、脉管畸形的类型,我们设立了婴幼儿血管瘤病区、成人脉管畸形病区、肝内 血管瘤病区、微静脉(鲜红斑痣、红胎记)专区。将专业更加细分,使医治更加专业化。 医疗特色 湖北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自成立伊始,全体医疗工作者就积极响应和上级主管领导的号召,充分 发挥了专业和优势,恪尽职守、救死扶伤。 近年引进了成熟的医治仪器及医治方法,主要以“在彩超引导 下微创治疗医治”“复合窄光谱光动力”“高频电凝微创治疗” 等医治方法,医院本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 护健康”的服务理念,对各种类型的血管瘤采用不同的医治手段。 服务理念

肝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各有所长,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中医疗法,中医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主要是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进行治疗。 肝血管瘤的用药原则: 一般不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时除选用基本药物中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肝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西医学对此病治疗方法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 肝血管瘤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本病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 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 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川足【译】:是中药“蜈蚣”的别名。)软坚散结、通络止痛。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故在选用药材时,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不仅能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当一面的功效。 “熊胆丸”方: 熊胆、珍珠、七叶一枝花、田七、牛黄,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调匀,每服一克。 【功能】:通窍止痛,活血化瘀。 “丹火透热疗法”方: 丹药方:硫磺末30克朱砂12克雄黄12克。

超声微介导技术-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微介导技术-治疗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大都为肝海绵状血管瘤,长沙湖南省中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采用超声微介导技术等特色综合疗法,在肝血管瘤及其他类型血管瘤治疗上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为血管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超声微介导疗法是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现在已非常成熟。该技术是在B超定位后,通过微导管穿刺插入引起异常结构的营养支管腔及膨大处,在血管内利用超声消融技术,让供血支血管壁收缩管腔变狭窄,减少瘤部供血,使瘤体供血与回流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超声微介导技术是在介入疗法和动静脉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没有介入疗法痛苦大,费用不高。主要针对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淋巴性血管瘤,特别对婴幼儿血管瘤效果最好。与其他技术相比:不产生射线,无放射性物质;不用激素、同位素及其化疗药物。并且可以在三维定位下治疗内脏血管瘤(颅内及脊髓血管瘤除外)。此技术适宜人群较为广泛,一般出生一个月的婴儿以上均能接受治疗,但高敏体质者、血友病,白血病为禁忌症。 超声微介导技术治疗血管瘤一般需要1至2个疗程,每个疗程需要3-5次,特别巨大者治疗次数相应有所增加。此技术不麻醉,婴幼儿出生不久即可采用。不出血,治疗后无疼痛,不留疤痕,无致畸变可能。治愈后不复发,无任何毒性作用。治疗后需留院观察3-7天左右。 长沙湖南省中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引进国内先进超声微介导设备,在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淋巴性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瘤,具有独特的疗效,无痛苦,见效快,最大限度的消除了现有的传统疗法所固有的有效率低、组织缺陷和功能障碍较多、临床副作用较大的治疗缺点。 长沙湖南省中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引进先进治疗仪器,血管瘤专家治疗组以最新的高频电极术、超声微介导技术、生化波导技术、新一代光动力技术等治疗方法为依托,以“努力做到接诊一位患者,治愈一位患者”为治疗宗旨,坚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医学精神及专心、专注血管瘤治疗与研究的职业理念,采用综合疗法帮助血管瘤患者找回健康、美丽和自信。 肝血管瘤不用太过担心 一年又快要过去了,人们都喜欢给自己来个总结,当然也包括身体的全面健康检查。但是,体检过后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王小姐在刚刚得到的体检报告中,发现了“肝血管瘤”等字样,紧张的不得了,担心破裂或癌变……也有报道称,肝血管瘤占体检者中的0.5%~1%。那么肝血管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中要注意什么? 肝血管瘤是良性疾病女性生长速度快严格地讲,肝血管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血管的异常发育,由于外形像肿瘤,故称为肝血管瘤。血管瘤的瘤体内有大量的血液,挤出血液后瘤体可明显缩小。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在显微镜下,可见“病灶”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无肿瘤细胞。肝血管瘤可单发也可多发,以右叶较多见。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是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4a2184920.html,/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是什么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是什么?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九十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经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间的关系,概括、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那么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我便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汤药内服法: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此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药物外用法:中医外敷法治疗血管瘤主要是通过把中药熬制成水剂或把粉剂调制成膏剂,外敷在血管瘤患处。和中药内服法是一样的道理,对于一些位置比较表浅的血管瘤或皮表的毛细血管瘤,患者要注意避免中药的刺激和一些腐蚀作用引起血管瘤破溃出血,继发感染等情况,反而给患者增加痛苦不说还留下难看的疤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中医三联疗法:多年前由于医疗水平落后,一部分地区和医生把艾灸用来灼烧血管瘤,以期通过物理的方法去掉血管瘤。不过这种治疗方法大多数人是无法接受的。我院血管瘤治疗中心在长期的血管瘤临床治疗中,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及祖传中医学的科研成果,创建了号称“血管瘤治疗克星”的中医因子三联绿色疗法,即“中医消瘤疗法”、“中医介入疗法”及“生物吞噬疗法”。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是什么的相关介绍了,通过阅读上述内容您是不是收获了不少的知识呢。温馨提示:如果发现家中有血管瘤疾病的患者,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a2184920.html,/xgl/2015/1017/239682.html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有哪些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有哪些 血管瘤一种人体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之下是不会发生恶化的,而且患有血管瘤的人,一般也不会有任何的不良的反应。但是在很多时候,血管瘤患者的正常生活还是会异于常人的,而目前的医学之上对于血管瘤的治疗并没有太大的效果的,所以很多患者往往也会寻求治疗血管瘤的偏方。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一: 成分: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刘寄奴、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二到三次内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效果:用上药治疗肝脏血管瘤三十四例,经治一疗程后,治愈(临床症状及b超复查瘤体均消失)两例,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百分之七十以上,瘤体缩小)十四例,好转(体力恢复,肝区胀痛减轻百分之七十以下,瘤体缩小)十七例,无效一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七。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二: 成分:紫丹参、生牡蛎(先煎)、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g,三棱、莪术、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当归尾、藏红花、制香附、乳香、没药、淡子芩各log。 服用:本方亦可随症加减。一天一剂,水煎服。并服水蛭胶囊2粒(每粒含水蛭干粉0.5g)/次,一天两次。 效果:用上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十七例,治愈三例,显效六例,有效五例,没有效三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八十二。治疗时间为七周到三个月。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三: 成分: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LDL-110高效抗癌中药的发现和研制-Hmcboston麻中医医院

序 这里写的都是真实的故事。没有大话,没有夸张,没有虚构。它是人生奋斗的轨迹。一名中药西制理论建树人, 外科学教授和肿瘤学教授, 能在精通西医西药的同时又融汇现代中医中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原载 (美洲事报)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话说麻省中医医院: 二、LDL-110 高效抗癌中药的发现和研制 刘大卫医学博士、教授 许多研究证明肿瘤是与细胞基因突变相关联的一类疾病。在生理状况下,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和机体组织的修复受到许多因素的调节,在达到愈合程度后便自我抑制、停止生长。然而,肿瘤细胞失去了这种自我抑制生长的能力(例如肿瘤抑制基因等),表现为无限制的恶性复制和生长。在经典教科书中又将肿瘤描述为赘生物。 病理学上,根据肿瘤起源的母体组织进行分类,规定凡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作癌,如皮肤磷状上皮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和结肠、直肠癌等。凡起源于结缔组织或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作肉瘤;凡发生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称为白血病或淋巴瘤等等。 根据肿瘤的性质,又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一般说来,良性肿瘤都有一个完整的包膜。形象一点说,良性肿瘤好比一个西瓜,西瓜皮犹如其完整包膜,而西瓜瓤好比良性肿瘤组织,所以良性肿瘤组织仅在膜内缓慢的生长,不发生远处转移。在我国现代医学记载中,最大一例良性肿瘤重达92市斤并已成功地手术切除。假如一个良性肿瘤系由一组有经验的外科医师们连同瘤蒂、瘤体和瘤膜一道完整切除,术后不会出现局部复发,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相反,恶性实体肿瘤往往没有完整包膜,或者即便有包膜也不规则,呈进行性无痛性生长。更为糟糕的是,恶性肿瘤往往在其早期就已侵犯邻近器官或发生了远处转移。转移,而不是原发癌瘤病灶,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恶性肿瘤有四种转移的方式:1)癌瘤呈树根状或螃蟹爪样生长并直接侵犯和破坏邻近组织和器官,如胃癌侵犯肝门,子宫颈癌侵犯盆腔内的膀胱和直肠等。2)血道转移,即癌瘤细胞经肿瘤内的小静脉混入血流,通过心脏血液循环后沉驻于毛细血管网较多的器官如肺和肝等。这类经血道转移的恶性肿瘤称作远处转移灶或者继发性肿瘤。例如结肠、直肠癌肝转移、肝癌肺转移和肉瘤全身播散性转移等等。3)淋巴道转移。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是机体的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对外来异物、细菌和微小癌栓起过滤和阻抑作用,是机体防止病原菌和癌瘤扩散的一种保护性装置。例如子宫颈癌患者常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胃癌、肝癌患者常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常有患侧或对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等等。4)种植性转移。常见的有自发性肝癌破裂腹腔内种植性转移或卵巢癌时女性盆腔内种植转移等等。仅见于极度晚期癌肿病人。 癌症的常用诊断方法主要有四种。1)生化学诊断, 2)免疫学诊断, 3)影像学诊断和四)病理学诊断。前两种用着参考指标,而后两种为确诊指标。影像学家们常用“占位性病变”来提示“肿瘤”二字。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今天,许多肿瘤已经可以治愈或达到完全缓解,取决于所生肿瘤之类型和其生长之器官以及治疗方法之选择。 常用的实体肿瘤治疗方法可按以下顺序进行优化选择。(一)外科手术切除。适用于早、中期实体癌肿病人,有些可达根治疗效,一刀建奇功。(二)放射治疗。适用于某些良性肿瘤,如体表血管瘤,颅内动静脉导管瘘和血管瘤。也适用于子宫颈癌或结肠、直肠癌腔内照射治疗。放射治疗还可选择作为术后的预防性治疗,如乳癌病人术后放疗用以消灭手术未能彻底切除的残留乳癌细胞或组织。此外,放射治疗也用于某些晚期癌肿病人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不幸的是,腺癌对放疗多不敏感,且大剂量、多疗程放疗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三)化学疗法。是白血病、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癌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化

专家谈肺癌胸水的中药疗法

专家谈肺癌胸水的中药疗法 肺癌患者出现恶性胸水,大都难以治疗。胸水给患者造成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出现窒息甚至昏迷。西药排水和抽水都只能够短期缓解,预后效果很差。这样的患者为何胸水持续治疗不见效?导致患者胸水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胸腔是指下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之间一个封闭性的腔隙,其内为负压,正常情况存在极少量(约1~30毫升)的液体所起润滑作用。当发生某种情况影响到胸膜,不管是壁层胸膜产生肺癌胸积水或是脏层胸膜吸收肺癌胸积水的速率有变化,都可以使胸腔内液体增多,也就是所谓胸水。 中医理论认为:“癌肿蕴结肺脏,肺失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呼浊吸清、朝百脉主治节之功能,气机虚衰,推动、激活作用减弱,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衰弱,血和津液生成不足,运行迟缓,水液停滞。”这是肺癌胸水的成因。治疗必须打开癌肿阻滞,改变“升降不利”的情况,否则治疗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改变不了复发的情况。朗龙克瘕是基因强化中药,治疗肺癌胸水方面效果独到迅速,而且能够抑制胸水再生。下面用一个肺癌胸水患者病例分析一下治疗过程和结果。 患者张田和2011年2月CT检查示:1.两下肺结节影,建议左下肺结节CT穿刺活检。 2.肝脏多发血管瘤,囊肿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 3.查ECT:左髋前及耻骨,左侧颅骨,左肩关节骨质代谢活跃。因患者出现大量胸水,约3500ml,经过4次抽水排出。2个月后再次出现约1200ml胸水,采用朗龙克瘕,经过28天治疗排净胸水。2013年4月10日,十个月内胸水未在次出现。 按语:中药抗肿瘤消胸水治疗平稳,在这一个病例中得到体现。朗龙克瘕消退胸水后,患者长期内未再次反复,表明中药消除胸水的长期性。中药消胸水同时起到扶助正气之效,为患者化疗后的虚弱身体补助正气,从而为人体自然“升降代谢”创造了有利的身体条件;另一方面它能攻癌抑瘤,使胸水症状全面改善而奏长久之

肝血管瘤的诊断及中医治疗

肝血管瘤的中医诊治 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本病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 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 如血瘀,就采用: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如气滞,就采用: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采用经多年铁氏祖方临床实践成果首创:“活血化瘤系列”与“清肝解毒颗粒”制剂疗效更佳。 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故在选用药材时,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不仅能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当一面的功效。 肝血管瘤的治疗偏方:组成:党参30g,赤芍、枳壳、郁金、白术、鳖甲各15g,当归、柴胡、茯苓、鸡内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三棱、莪术各10g,丹参、何首乌各20g。 疗效:经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精神佳。继以上方随症加减调治3个月,经ct复查肿块比前缩小1/3。后以上方加工成药散间断服至1年。经省某医院彩超检查:肝脏右后叶见1个椭圆形结节状肿物,回声约2.2cm×1.7cm,肿块周边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较强回声。提示:右肝结节型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血管瘤。随访近2年,患者体健,能正常工作。 组成: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 加减: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制用法:将上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煎40分钟。配用蜈蚣12条,参三七15g,土鳖虫30g,研末装胶囊。3粒(约1g)/次,3次/日,口服。 疗效:用上药治疗肝血管瘤21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 以上就是我们对肝血管瘤的治疗偏方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患者。虽然说偏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一定要让医生看过以后方可食用。在此,祝患者早日康复。

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

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 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毛细血管瘤是什么,只有在刚孕育孩子的父母可能了解一些。毛细血管瘤指的是孩子出生后身上长的小红肿瘤,容易碰破,也有的是像胎记一样不突起。对于毛细血管瘤是分为好几种的,基本上都是发病与婴儿时期。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 1、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2、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4、婴儿血管瘤有一种比较严重,海绵状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婴儿血管瘤生长迅速,或累及重要器官,或伴有血小板或出血倾向,这种需要特殊注意。 以上是有关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的分类介绍,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常常所说的胎记就是指的鲜红斑痣,这种胎记基本上都是存在一辈子的。而毛细血管瘤是常见的一种,这种血管瘤会随着孩子的正常而消退。但是对于海绵状血管瘤一定要当心,这种血管瘤是比较严重的,一定要及时治疗。

肝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肝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肝血管瘤影像学表现韩礼良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 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倍。 多次妊娠妇女的血管瘤发病率高。 经皮肝穿为禁忌。 AFP不升高。 肝脏血管瘤分类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无恶变潜能。 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 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偶尔肿瘤内血栓形成出现钙化较大肿瘤可出现坏死囊变。 分类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发病机制目前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

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 临床表现小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较大血管瘤或近包膜可有肝区胀痛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厘米以上者约伴腹部不适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肝血管瘤偶可或因挤压等诱发破裂并出现腹腔积血。 肝血管瘤的危害性随着瘤体增大临床症状及体征逐渐明显损害肝脏的代谢作用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血管瘤偶可或因挤压等诱发破裂并出现腹腔积血危及生命★如果瘤体直径小于cm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静止不发展定期复查即可否则应予治疗。 *超声可检出直径cm的肝血管瘤。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 大多数小血管瘤(cm)为强回声。 较大的血管瘤(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B超血管瘤的典型超声特征为强回声。 这指的是正常肝脏背景下的强回声。 如果是脂肪肝则血管瘤可以显示低回声。 强回声型:边界清晰、锐利浮雕样、细筛网状。 低回声型:边界清晰外周稍强回声带包绕。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doc

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培训人:吴雪坤时间:2011.7.14 1.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症:1)肿瘤较大,邻近器官受压转移位,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2)肿瘤较大,引起肝包膜紧张导致疼痛着; 3.)肿瘤破裂、出血者;4)手术切除前准备;5)肿瘤虽小,但疼痛对一般治疗效果不佳者。 (2)禁忌症:1单发或多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厘米)且趋于稳定且无临床症状者,2.病变直径大于8厘米或合并有动-静脉瘘者不适于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3、右血管造影禁忌症者。 2、介入治疗技术和方法 (1)栓塞技术和方法 1)TAE 2)经皮瘤内注射:可在B超、CT引导下将药物注入瘤体内,力求将药物充满在所有血窦内。可采用多点、多次注入使药物扩散到整个瘤体而达到治疗目的。 (2)栓塞材料 1)明胶海绵;为中期栓塞剂,分装明胶海绵可栓塞小动脉。由于其不能进入血管瘤异常血窦内,明胶海绵不能用于根治性治疗,仅可暂时控制病变发展或用于肿瘤破裂时栓塞止血。 2)不锈钢圈;用于永久性栓塞。 3)液态栓塞剂;包括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及其与碘油的混合乳剂、Ivalon、等。 4)血管硬化剂;有人报道用温和的血管硬化剂PYM(平阳霉素)于碘油治疗肝血管瘤取得较好效果。 (3)栓塞剂量;栓塞剂量应根据肿瘤大小、血供情况及栓塞过程中肿瘤血管流速的变化而定。对于巨大肿瘤,无水乙醇用量可达20毫升,鱼肝油酸钠用量可达40毫升。在X线监视下,栓塞剂注入速度以不发生反流为准。如使用球囊导管阻塞肿瘤供血血管近端或同轴微导管则可放心大胆进行栓塞。 3.疗效栓塞剂输入后,即可见肿瘤供血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窦显影较少、变淡。对于控制肿瘤增长、减轻临床症状以及术中患者生命或者赢得手术时机。 4.并发症及其处理 (1)栓塞后综合征:栓赛后七天内或更长时间有恶心、呕吐、高热或腹痛,其发生与肿瘤大小及TAIE 方法、肿瘤坏死程度有关,应对症给予止吐、解热、镇静、止痛治疗。 (2)肝功能异常:急性肝衰竭、肝硬化,主要与栓塞有关,术中应尽可能超选亚段血管栓塞避免栓塞正常肝组织,可于术后给予蛋白、维生素等保肝治疗。 (3)肝脓肿、败血症 (4)肝破裂 (5)肝外误栓

肝血管瘤如何治疗

肝血管瘤如何治疗 *导读: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明确,在医学界,大多数医生认为其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激素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有关。其按病理可分为4型,第一型是海绵状血管瘤、第二型是硬化性血管瘤、第三型是血管内皮细胞瘤、第四性是毛细血管瘤;按肿瘤大小也可分为4型,第一型是小血管瘤、第二型是血管瘤、第三型是巨大血管瘤、第四型是特大血管瘤。肝血管瘤如何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明确,在医学界,大多数医生认为其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激素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有关。其按病理可分为4型,第一型是海绵状血管瘤、第二型是硬化性血管瘤、第三型是血管内皮细胞瘤、第四性是毛细血管瘤;按肿瘤大小也可分为4型,第一型是小血管瘤、第二型是血管瘤、第三型是巨大血管瘤、第四型是特大血管瘤。肝血管瘤如何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时目前治疗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血管瘤切除术或者选择血管瘤缝扎术或者选择肝动 脉栓塞术或者微波固化术或者肝动脉结扎术等。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病因不一样,症状不一样,因此选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患者要根据医生指导选择,不要盲目相信不利于自身健康

的信息。 *二、非手术治疗 1.肝动脉栓塞术 肝动脉栓塞术是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此方法可使肿瘤缩小变硬,适合肝血管瘤小于5cm的患者,不适合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基于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栓塞动脉后瘤体内可形成血栓,血栓机化、纤维化使瘤体形成纤维瘤样结构而达到缩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 2.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 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肝血管瘤具有一定的疗效,此治疗方法可以使瘤体局部萎缩、变硬,从而通过凝结周围组织达到固化肿瘤的目的。 *三、中医治疗 1.取螃蟹爪烤焦研成细灰120目左右,每日1次,每次3克,黄酒吞服。 2.取桔皮、桔核、桔络煮水代茶饮,每次2个桔子即可。 3.保持愉快心情和精神舒畅,不宜脾气暴躁。少吃无鳞鱼、黄鳝鱼、泥鳅、黄古鱼等。 肝血管瘤如何治疗?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欢迎咨询相关专栏的医生,也可咨询各专业医院的医生。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