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化学肥料知识点

生活中常见的盐、化学肥料知识点
生活中常见的盐、化学肥料知识点

生活中常见的盐

1、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

氯化钠________

_____粉末,水溶液

有___味,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_____

(1)作调味品

(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制生理盐水

碳酸钠`

Na2CO3_____(因水溶液呈

碱性)、______

______粉末状固

体,__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NaHCO3________

_____晶体,___溶

于水

.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

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钙1、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大理石是____色______体,_______溶于水。

3、碳酸钙煅烧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实验步

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烧杯、玻璃棒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

璃棒

过滤蒸发

.

注意:①蒸发皿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蒸发皿2/3.

②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

③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不能将滤液完全蒸干才停止加热。

3、碳酸钠Na2CO3

碳酸钠_____俗名______或_____。碳酸钠属于_____,因其溶于水后显____性,所以俗称____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

(1)物理性质:____粉末固体,____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色。

注意:Na2CO3 是一种盐,其溶液显碱性,pH>7,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此知识点是常考点。

`

(2)化学性质;

①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Na2CO3和HCl反应先生成了NaCl和H2CO3;因为H2CO3非常不稳定,迅速分解成CO2和H2O ,所以综合反应式如上。

②与可溶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取氢氧化钠)

4、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氢钠又称______,是_____粉末状固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化学性质:①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因此可以利用NaHCO3 中和胃酸,但患有胃穿孔的病人不宜服用,因为NaHCO3 与HCl反应有CO2 生成,会对胃造成压力,导致病情加重。

-

5、碳酸钙CaCO3

碳酸钙是________和_______的主要成分,_____固体,____溶于水。碳酸钙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

化学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酸根离子CO32- 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 的检验

检验原理:组成里含有CO32- 和HCO3- 的盐都能与_____酸反应生成CO2 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32- 和HCO3-

检验方法: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______有______放出,且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则该物质中含有CO32- 或HCO3-

注意:可溶性的碳酸盐能与含Ca2+或Ba2+的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此类反应一般不用来鉴别CO32- ,因为Ca2+或Ba2+与其他部分离子反应也产生沉淀。]

7、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BC

注: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必要条件是:生成物中有____或____或_____生成。

8、盐的化学性质

盐(可溶)+ 金属1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铁和硫酸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和硫酸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和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盐+ 酸→新盐+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酸和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 碱→新盐+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五白一蓝一红):AgCl↓BaSO4↓Cu(OH)2↓Fe(OH)3↓Mg(OH)2↓BaCO3↓CaCO3↓

生成气体:H+与CO32-;生成水:H+与OH-

③反应实质:离子结合成H2O:H+与OH-

·

↑:H+与CO32-;NH4+与OH-

↓:Ag+与Cl-;CO32-Ba2+ 与CO32-;SO42-

Ca2+与CO32-……Mg2+与OH-……

三、经验之谈:

本节提到的盐要和食盐分开,另外对常见碱的俗称一定要记清楚,下面总结一下:

1、氯化钠(NaCl):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粗盐提纯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以

通过过滤的方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粗盐提纯时,把粗盐溶解在水里,经过过滤,把泥沙等杂质从食盐水中除去,然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晶体。粗盐提纯中需要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酒精灯、蒸发皿。 五、离子的共存(探究性考点)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之间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间便不能在

溶液中大量共存。①生成沉淀物:如Cl —与Ag+,Ba2+与-

24SO ,OH —与Cu2+、Fe3+,-23CO 与Ca2+、Ba2+等不能大量共存;②生成气体:如OH —与+4NH ,H+与-23CO 、

-3HCO 等不能共存;③生成H2O :如H+与OH —不能共存。另外还应注意题中的附

加条件,如溶液无色透明,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如Fe3+、

Cu2+、Fe2+、-

4MnO 等);pH=1为强酸溶液;pH=14为强碱性溶液。

`

性化学肥料知识点及应用

知识点链接

1、农家肥料特点: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 (_______肥、_______肥、_________肥)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____________、叶色___________(促苗)。缺氮:叶黄 a 、常用氮肥:有三类:含铵根离子的铵态氮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某些含硝酸根离子的盐如:_________等。

!

尿素_________(以上用化学式填空)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是______________,

化肥使用注意事项:铵态氮肥防晒防潮,均不能与________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

等)混合施用

b 、NH 4+的检验

方法:向被测物中加入_________,若产生_________________或者能使____________

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气体,则证明含有NH 4+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作物抗________、抗_______

能力 缺钾:叶尖发黄 常用钾肥:KCl 、 、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 2CO 3), 呈碱性 K 2SO 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促果),增强作物抗__________、

抗___________能力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 磷矿粉 Ca 3(PO 4)2 过磷酸钙 Ca(H 2PO 4)2和CaSO 4 重过磷酸钙 Ca(H 2PO 4)2

4、复合肥: KN ..O 3 、 N .H 4H 2P .O 4 、(N .H 4)2HP .O 4 (即含N 、P 、K 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就是复合肥)

三、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土壤污染2、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五、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一看二闻三溶四加碱”,具体见课本81页)

|

习题链接:

1.给农作物施用下列一种化肥就能增加两种营养元素,这种化肥是( ) A. NH 4HCO 3 B. K 2SO 4 C. Ca 3(PO 4)2 D. KNO 3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 )A .硫酸钾 B .硝酸铵C .磷酸钙 D .五氧化二磷

3.尿素[CO(NH 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料

4.下列化肥不溶于水的是( ) &

A .碳酸氢铵

B .氯化铵

C .磷矿粉

D .硫酸钾

5.下列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氨气味的是()

A.氯化钾B.硫酸钾C.过磷酸钙D.硫酸铵

6.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

7.小红发现庭院所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他应该选下列的哪种复合肥料来进行施用

A.NH4Cl B.CO(NH2)2 C.NaCl D.KNO3

8.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A.氯化钾B.过磷酸钙C.硫酸钾D.尿素

9.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进其光合作用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畜牧业的产量

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在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

10.已知某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N16P,该藻类过度生长,是导致“水华”(“水华”主要是指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过高,以致藻类疯狂生长、水质恶化而造成的水体污染现象)的原因之一.下列与此信息相关的叙述中,你不赞成的是()A.该藻类由碳、氢、氮、磷4种元素组成

B.若使用无磷洗衣粉,可有效防止该藻类的过度生长

C.向河水中过量排放含有氮肥的农田水,也可能造成该藻类的过度生长

D.禁止使用化肥是防止“水华”的最好方法

11.下列物质中,既属于碱类,又可以做化肥的是()

A.氨水B.熟石灰C.氯化铵D.硝铵

12.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化肥,熟石灰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但是这两种物质不宜混合使用,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知识点汇总

七 生活中的负数 一、温度 1. 温度的写法:以0 ℃为分界线,写0 ℃以上的温度在数字前面加上“+”号,写0 ℃以下的温度在数字前面加 上“-”号。如零上3 ℃写作+3 ℃;零下5 ℃写作-5 ℃。 2. 温度的读法:+3 ℃读作:零上三摄氏度;-5 ℃读作:零下五摄氏度。 3. 零上温度:像+3 ℃,数字前面有“+”号的温度,就是零上温度。 零下温度:像-5 ℃,数字前面有“-”号的温度,就是零下温度。 4. 温度计的认识:(1)0 ℃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2)零上温度都在0 ℃以上,零下温度都在0 ℃以 下;(3)越往上表示温度越高,越往下表示温度越低。所以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下图所示: 5. 温度的表示方法。 (1)温度计表示法:温度计上以0 ℃为分界线,每个小格代表1 ℃。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会上升;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会下降。(2)图示表示法:用箭头指示温度的高低,“”代表气温升高,“”代表气温下降。(3)数学符号表示法:+5 ℃表示零上5 ℃,-2 ℃表示零下2 ℃。 6. 根据温度的实际意义比较温度的高低。 要点提示:写零下温度时,一定 要在数字前面加上 “-”号;而零上温度数字前面的“+” 号可以省略不写。 拓展提高:常 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我 们通常所说的温度,指的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要点提示:三种方法都可以表示温度,在不同题目中可以灵活运用。 要点提示:0 ℃并不是表 示什么也没有,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答对与答错、支出与存入、高出海平面与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资料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 一、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 υ> 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与《数学好玩》知识点总结(全)

1.正负数 ①正数:比0大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可以省略, 如+5、20,读作:正5、二十。 ②负数:比0小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不可省略, 如-2、-10,读作:负2、负10。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④数的比较:正数> 0>负数 【注意】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时, 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为0点)。 2.温度 ①零上温度:0℃以上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正数表示,“+”可以省略, 如+5℃、10℃,通常读作:零上5摄氏度、10摄氏度。 ②0℃:水结冰的临界点。 ③零下温度:0℃以下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负数表示,“-”不可省略, 如-2℃、-30℃,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 ④温度的比较:零上温度> 0℃> 零下温度 【注意】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时, 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如:-20℃<-5℃。

1.漏水实验 如果1个水龙头每分钟漏水30毫升,一个月大约要浪费多少毫升水?一年呢? 分→时→天→月分→时→天→年 30×60×24×30 30×60×24×365 =1800×24×30 =1800×24×365 =43200×30 =43200×365 =1296000(毫升) =15768000(毫升) 2.编码 ①身份证号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地区代码,第7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表示男,偶数表示女),第18位为校验码。 ②银行卡号 银行卡号是由16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发卡银行标识代码,第7位至15位为发卡银行自定义代码,第16位为校验码。 ③学号 “2011502361”表示2011年入学,五年(2)班,36号,男生。 3.数图形中的学问 ①从同一点引出n条基本线段,那么图中所有线段的个数为: n+(n-1)+…+2+1=(n+1)×n÷2 ②从同一点引出n个基本角,那么图中所有角的个数为: n+(n-1)+…+2+1=(n+1)×n÷2 ③从同一点引出n个基本三角形,那么图中所有三角形的个数为: n+(n-1)+…+2+1=(n+1)×n÷2

生活中的透镜(1)

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点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 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机能够自动将镜头前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A.凹透镜B.凸透镜C.凸镜D.凹镜 2、观察图13,小红手拿透镜对着窗外的大树,在白纸上看到了大树的像,她拿的是 _______透镜。这个成像规律的应用是___________。 两个字母正立、放大的像,这是因为光的形成的。 4、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 5、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如 图4甲所示,会看到正立的虚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 处的房屋,如图4乙所示,他将会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 6、以下物品中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有() A、穿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老花镜 7、清晨,露珠下面的草木叶脉更加清晰,这是因为露珠起到了 镜作用的结果. 8、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 双手拿着塑料纸靠近报纸,透过水珠去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 ) A、字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B、字的倒立、放大的虚像 C、字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D、字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9、一滴水滴在平铺的塑料纸上,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字______(放 大还是缩小)了,看到的是_____像,水珠起__________的作用。 10、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 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准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一、正负数 ①正数:比0大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可以省略, 如+5、20,读作:正5、二十。 ②负数:比0小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不可省略, 如-2、-10,读作:负2、负10。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④数的比较:正数 > 0 > 负数 【注意】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时, 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为0点)。 二、温度 ①零上温度:0℃以上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正数表示,“+”可以省略, 如+5℃、10℃,通常读作:零上5摄氏度、10摄氏度。 ②0℃:水结冰的临界点。 ③零下温度:0℃以下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负数表示,“-”不可省略, 如-2℃、-30℃,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 ④温度的比较:零上温度 > 0℃ > 零下温度 【注意】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时, 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如:-20℃<-5℃。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数对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3、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确定位置 第三单元正比例反比例

1、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6、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x/y=k(一定)。 7、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x ×y=k(一定)。 8、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第四单元圆柱和圆锥(重点) 一、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其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4、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用字母表示为: S =Ch。 5、圆往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即 S表= S 侧+2S底。 6、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V=Sh。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感受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我这样设计是因为正数就是学生熟悉的数,所以没有作过多地讲解,把认识负数作为教学的重点。 对于正负数的认识教材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优点: 1、从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呈现学生的原认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三组数据。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关键是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了几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运用了多种教学活动方式。在寻找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看天气预报,找到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含义,明确正数表示0上的温度,负数表示0下的温度,0时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其次我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让学生通过指度数明白0的重要性,越往下度数越低,为学习负数的大小作了铺垫。

不足:对教案不熟,有些语无伦次,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在观察温度计时,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负数、0、正数的关系,在感受到负数的大小时感受得不充分,应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当温度越来越往下时,温度就越来越冷,离0越远,负数就越来越小;反之,温度越来越高,正数就越来越大,这样才为认识数轴做足了提前渗透。 反思二: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负数》的教学目标是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读写正负数,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体会负数的意义,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首先考虑到让学生感知负数的必要性,主要教学思路如下:分三大步进行,一是温度的读法,二是海拔高度的读法,三是在此基础上引出正、负数的认识,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先出示了几个地区的温度让学生试读。并让学生比较上海和北京两地气温的不同,学生很容易能发现一个是零上,一个是零下,他们正好以零摄氏度为分界线,一上一下正好相反,给学生打下正负数是相反的两个量,而且零是一个分界点的初步印象,继而引出如何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温度,理解正负号所表示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教会学生正确读写正负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预设学生会说出很多常见的负数,如:天气预报中用到负数、计算器中有负数、电梯、股市、存折、账单、玩电脑游戏的计分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天气预报用到负数是比较熟悉的。由此可见,温度是学生学习负数的一个非常好的生活原型。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点考点汇总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 镜头和感光胶片之间的距离较小,所成的像较小 所成的像较大,但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的景物

拓展延伸(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景物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景物的像。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景物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经洗印就可得到相片。(2)调焦环是相机上控制镜头伸缩的装置,它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即调节像距:①拍摄近处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俗 称拉长暗箱,此时像距增大,像变大;②拍摄远处的景物时,镜头往回缩,俗称缩短暗箱,此时像距变小,像变小。(3)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种电荷耦合器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记录下物体的像。(4)解答照相机成像问题时,物距、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关系是切入点,即解答这类题时可从“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这个角度入手。 【例】使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像应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B 点拨:照相机工作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要远大于相机底片到镜头的距离,由其成像光路图可知,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2:投影仪 如图所示,投影仪主要由放置投影片的载物台、凸透镜、平面镜、作为光屏的屏幕等组成。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凸透镜的作用是将投影片上的画面放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屏幕上。通过将投影仪离屏幕远些,来增大像距,同时将凸透镜向下调,来减小物距,可以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生活中的负数: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 ▏冀教版 - 副本

正、负数表示的变化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引入负数,将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解方程等问题的需要。本课内容是本章后续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通过实例引入正数与负数,既能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从而学会用正数、负数去刻画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刻画现实问题时,通常将上升/增加/盈利等确定为正,相应地将下降/减少/亏欠等确定为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学生分析 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达,学生夯实了负数的认识以后,开始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开课件,活泼的情景切入本课知识点,循序渐进推进,用典型例题展现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斗志,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四)教学目标 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情景引入切入点,典型例题展现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比较方便的方法表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数量;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变化。 (五)教学策略 本课的知识点重在“如何用正、负数在实际问题中表达”,弱化了“正、负数的计算”,基于这样的理念通过课件情景引入切入点,典型例题展现知识点,

在这样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中,突出“+、-”仅仅是一个数学符号,接着明确含有这些符号的数是表示出了意义相反的数量。 (六)教学用具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调整一下课桌的位置,使每4个人一组,便于小组合作;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利用多媒体资源。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情景引入: 如果规定前进、收入、赢利为正,那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8米表示后退18米 B. -80元表示赢利80元 C. -40000元表示支出40000元 目的:引导学生表述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数量,在“静态”的正、负数中检验学生掌握的成都,为学习“动态”的正、负数打下基础。 (二)新课导入部分 出示课件: 某班利用课外活动举办数学竞赛,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 通过课件内容的展示,使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活泼的内容上,几个“静态”的正、负数连续出现,使产生的变化一目了然。 (三)师生互动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5章 第2讲 生活中的透镜(教师版)

第22讲生活中的透镜 1.生活中的透镜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2.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4.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知识点一: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 2.投影仪; 3.放大镜。 【例题1】(2019云南模拟题)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10~20cm,改变光路。 【解析】本题考查投影仪成像原理。投影仪、幻灯机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20 cm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成像时,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知识点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 课前预习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

1.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例题2】(2019四川自贡)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 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答案】C 【解答】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 B.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D正确。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德州)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 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习题精练

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形状 主光轴和 光心 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 对光线作 用及光路 图 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 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 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 特殊光线 焦点和焦 距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 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F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 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 焦距相等。 焦距与会 聚能力的 关系 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 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 小,发散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 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会聚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决定了 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 强。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每个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关于两种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过焦点 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C、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C、射向对侧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

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专题:生活中的负数

生活中的负数 +6 -6 0 -88 -9 100 5 1 二、我会填空。 1、比0大的数是()数;比0小的数是()数。0既不是(),也 不是()。 2、比0大3的数记作+3,读作();比0小3的数记作()。零下6 摄氏度记作(),读作()。 3、某地方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的气温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的气温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凌晨4时的气温是()。 4、电梯上升3层记作+3,那么-4表示电梯()。 5、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北京香港南通 ()℃()℃()℃ 6、在□内填入适当的数。 -5 -3 0 1 4 ...临窗独坐,静心听得风在吹,树在摇,是一种悠闲的平静;身处喧嚣,毅然稳坐茹素,面 对噪杂的你争我抢,弱水三千,我却只取一瓢来钦,是一种淡泊的平静时间就是生命,工作之 外我们应该拥有更多享受生活的时间,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 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三、慎思妙判。 1、因为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所以只要是没有负号的数都是正数() 2、海拔-13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3米。() 3、-6米的位置比-9米的位置要低。() 4、在一个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是100℃。() 5、正整数和负整数合称整数。() 6、数轴上的数,左边的数一定小于右边的数。()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低于标准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标准水位0.02米记作()。 A、+0.02 B、-0.02 C、+0.18 D、-0.14 2、如果向正东走记为正,向正西走记为负,那么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2米,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A、30 B、32 C、62 D、2 3、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 实际每袋质量不少于()克。 A、155 B、150 C、145 D、160 五、写出下面的温度,并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9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 36摄氏度零下1摄氏度 按照从()到()的顺序排列。 六、某年2月四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城市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平均气温∕℃-12 -4 5 13 你能在温度计中标 出相应的温度吗?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整理与复习》示范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梳理本单元知识点,整理正负数的书写,比较零下温度和正负数的大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3.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顾一下吧? 1.温度 师:大家想一想,学习温度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1:读写温度时,我们应当注意温度前的“+、-”号。其次要注意书写。 生2: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时,知道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

度越低。 2.正负数 师:大家刚才一同回顾了温度一课的相关知识,我们再来看看有关正负数的知识,谁来说一说? 生:正号可以省略,负号不可以省略。 生:用+/-号可以帮助我们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教师出示课件 师:大家总结的都很到位,大家记清楚这些方法,在练习中就会减少出错。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点,师生一起总结学过的方法,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基础练习 1.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2.比较大小。 -7○-5 1.5○00○-2.4 -3.1○3.1 3.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36、-9 、0.7、+20.4、100、-13、-261、+4.8、0 正数负数

4.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A、155 B、150 C、145 D、160 设计意图:基础练习要注重从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归纳的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强化练习 1.判断对错。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0是正数。() (3)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4)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2.下面是林林家二月份收支情况。 2月8日:妈妈领工资1000元 2月10日:交水电费、管理费180元 2月12日:林林买衣服用去60元 2月15日:爸爸领工资1200元 2月18日:去公园游玩用去50元 2月20日:妈妈买衣服用去150元 2月22日:爸爸买书报杂志用去130元 2月28日:本月伙食费合计用去820元 ⑴你用正负数的知识填写后表。 ⑵尝试计算林林家2月份的结余。

初二物理透镜详细知识点

第一节透镜 1.透镜的概念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能让光线透过去,在进入和离开透镜时,光经过两次折射而改变光路,所以透镜是一种折射镜。 2.根据透镜的形状,可把透镜分为两大类:如图甲所示,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如图乙所示,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例如:放大镜、老花眼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3.主光轴:透镜上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 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简称主轴。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4.实验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的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5.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通常用字母F表示,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通常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由于光路可逆,若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因此利用凸透镜可产生平行光。 (2)凹透镜的虚焦点 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虚焦点到凹 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通常用字母f表示。 (3)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平行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注意:1.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由于光线通过它的两侧表面发生折射造成的。 2.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3.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后偏折的厉害) 6.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1.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2.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凹透镜1.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2.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则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比较 7.易错易误警示 (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都是相对于原来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而言的。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比原来光线的传播方向向主光轴靠近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生活中的负数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生活中的负数知识 点 大家有没有开始学习了呢?如果还没有,不能再偷懒,现在就要抓紧时间开始了哦!接下来为大家分享生活中的负数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温度 知识点: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2、能够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 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二、正负数 知识点: 1、正数 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 2、负数 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3、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0点) 【练习题】 (1)在-6,3,0,-18,-100,50,1,-9,7中( )是正数;( )是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20℃表示( ).零上10℃用( )表示. (3)-6读作( ). (4)在○里填上“>,”连接).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

物理八年级上生活中的透镜同步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

物理八年级上生活中的透镜同步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 1.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2.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D)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3.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 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透镜形成一个倒 (填“正”或“倒”)立、放大的实像。 4.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和凸透镜(焦距为f)的距离应(C) A.大于2f B.等于2f C.在大于f小于2f的范围内 D.小于f 知识点三放大镜 5. 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透过树叶上的水珠可以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中水珠可以看作(B)

A.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C.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D.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6.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 (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能 (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知识点四实像和虚像 7.下列几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电影银幕上成像、④放大镜中正立的像,其中属实像的有①③,属虚像的有②④。(均选填序号) 8.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B)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9.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 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小。 10.如图所示漫画中,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请你根据照相机成像特点判断,像A处和像B处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的哪个像:A乙;B丁。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一、正负数 ①正数:比0大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可以省略, 如+5、20,读作:正5、二十。 ②负数:比0小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不可省略, 如-2、-10,读作:负2、负10。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④数的比较:正数> 0 > 负数 【注意】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时, 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为0点)。 二、温度 ①零上温度:0℃以上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正数表示,“+”可以省略, 如+5℃、10℃,通常读作:零上5摄氏度、10摄氏度。 ②0℃:水结冰的临界点。 ③零下温度:0℃以下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负数表示,“-”不可省略, 如-2℃、-30℃,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 ④温度的比较:零上温度> 0℃> 零下温度 【注意】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时, 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如:-20℃<-5℃。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数对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3、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确定位置 第三单元正比例反比例 (重点) 1、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生活中的透镜、眼镜与眼镜_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基本概念 (1)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2)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2、实验研究方案 按照教材演示实验,将物距分别设置为大于、等于2倍焦距的情形,分别测出像距的大小;再将物距分别设置为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的情形,分别测出像距大小,分析数据、归纳总结。 3、实验结论 u--物距、v--像距、f--焦距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体在f以外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在f以内时,物近像近像变小。(靠近焦点像变大) ●像的上下移动:与透镜一致,与物和光屏相反(做题时先判断像需要移动的方向) 4、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 ①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 ②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 ③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

④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与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变化时的调节方法 (1)要使照相机成的像变大,物体靠近透镜,伸长暗箱; (2)要使幻灯机成的像变大,幻灯片靠近透镜镜头,幻灯机到屏幕距离增大; (3)要使放大镜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应距离物体远一些。 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 (1)物体在照相机胶卷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照相机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照相机的结构: ①胶片:感光显影后变为照相底片。 ②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但上面数字表示景到镜头的距离。 ③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量。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2、投影仪 (1)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幻灯机的作用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冀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一、正负数 ①正数:比0大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可以省略, 如+5、20,读作:正5、二十。 ②负数:比0小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不可省略, 如-2、-10,读作:负2、负10。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④数的比较:正数>0>负数 【注意】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时, 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为0点)。 二、温度 ①零上温度:0℃以上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正数表示,“+”可以省略, 如+5℃、10℃,通常读作:零上5摄氏度、10摄氏度。 ②0℃:水结冰的临界点。 ③零下温度:0℃以下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负数表示,“-”不可省略, 如-2℃、-30℃,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 ④温度的比较:零上温度>0℃>零下温度 【注意】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时, 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如:-20℃<-5℃。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数对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3、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确定位置

第三单元正比例反比例 (重点) 1、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6、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7、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8、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第四单元圆柱和圆锥(重点) 一、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其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3)高的特 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4、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用字母表示为:S=Ch。 5、圆往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即 S表=S侧+2S底。 6、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V=Sh。 二、圆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