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治复习题

狂犬病防治复习题
狂犬病防治复习题

1. 关于狂犬病病毒不正确的描述是(b )

A. 狂犬病毒为弹状病毒科

B. 狂犬病毒是非嗜神经性病毒

C.不会引起化脓性脑炎

D. 在中枢神经细胞胞浆内形成内基小体(Negri Bodies)

E.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即可杀灭

2. Ⅲ级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d )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3. 狂犬病标本采集叙述正确的是( d )

A. 从事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工作人员均要进行暴露前免疫

B. 在狂犬病病人入院后,尽可能早期采集标本

C. 用于病原学检测的标本,以脑组织阳性率最高

D. A+B+C

E. B+C.

4. 狂犬病病毒最不可能感染的动物是(d )

A.狗

B.猫

C.蝙蝠

D.家禽

5. 暴露前的免疫程序是(a )

A. 0、7、21或28 天各 1 剂的程序

B. 0、3、7、14 和28天各接种 1 剂

C. 0天两剂,7、21 天各1剂的程序

D.直接注射免疫球蛋白

6. 狂犬病临床表现有:(d )

A. 有怕水、怕光、怕声的“三怕”症状

B. 流涎

C.咽肌痉挛

D.以上全是

7. 下列哪项是发病主要的相关因素( d )

A.咬伤部位

B.伤口的深浅

C.伤口清洗与否

D. 以上全是

8.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 a )

A.被狗惊吓

B.伤口接触患病动物的分泌物

C.病犬抓伤

D.被狗舔舐

9.下列哪些情况属于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c )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过敏性休克;

D.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10、WHO专家认为:接种者具备有效保护能力的抗体浓度为(a )

A. 中和抗体水平≥0.5 IU/ml时

B. 中和抗体水平≤0.5 IU/ml时

C. 中和抗体水平≥

7.08 IU/ml D. 中和抗体水平≤7.08 IU/ml

11、狂犬病的病死率是( D )

A. 20%

B. 50%

C. 90%

D. 100%

12、狂犬病毒入侵的是人体的( C )

A. 运动系统

B. 循环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呼吸系统

13、狂犬疫苗的注射方法是(C )

A. 上臂三角肌皮内注射,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

B. 上臂三有肌处皮下注射,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

C.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

D. 臀部肌内注射,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

14、接种狂犬疫苗的禁忌症是( D )

A. 有过敏史的人

B.妊娠妇女及脯乳期 ,急慢性疾病的活动期

C.体弱的老年人

D.无禁忌症

15、狂犬疫苗的接种剂量是( B )

A.儿童减半注射

B.不论是幼儿、儿童还是成人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C. 幼儿接种三分之一剂量

16、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 B )暴露。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17、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 C )暴露。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18、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 C )暴露处置。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19、对Ⅲ级暴露或Ⅱ级暴露且免疫功能低下者,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D )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20、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和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后,不少于( D )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

A、0.5

B、1

C、1.5

D、2

21、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 B )个国际单位,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 D )个国际单位计算。

A、10

B、20

C、30

D、40

22、伤口缝合顺序:( C )

A、冲洗伤口→清创→缝合伤口→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疫苗

B、冲洗伤口→清创→注射疫苗→缝合伤口→应用被动免疫制剂

C、冲洗伤口→清创→应用被动免疫制剂→缝合伤口→注射疫苗

23、狂犬病感染途径不正确的是(d)

A、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

B、被患狂犬病的动物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

C、移植狂犬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

D、垂直传播

24、人间狂犬病潜伏期可从(a),通常(b),较少超过(c),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

A、5 天至数年

B、2-3 个月

C、1 年

D、1至3天

25、狂犬病发病后,无重症监护,病人通常会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b)内死亡。

A、15-20

B、1-5天

C、21-25

D、26-30

26、由犬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b),而吸血蝙蝠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a)。狂躁型患者以(c)、恐惧痉挛,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瞳孔散大和唾液分泌过多等)为主要特点。麻痹型患者(d),但有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相似的神经病变症状,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

A、麻痹型

B、狂躁型

C、意识模糊

D、意识清楚

27、狂犬病人前驱期患者可能出现的早期临床症状,错误的有(d)。

A、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

B、在原暴露部位出现特异性神经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如痒、麻及蚁行感等)

C、无端的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

D、意识不清

28、狂犬病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一项即可诊断,其中错误的一项是(c)

A、典型的狂躁型狂犬病临床表现

B、明确的动物致伤史+典型的麻痹型狂犬病临床表现

C、出现麻痹型狂犬病临床表现10天

29、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后免疫程序错误的是

A、“5 针法”

B、“2-1-1”

C、简易4 针法

30、疫苗按暴露后的“5 针法”或“2-1-1”等免疫程序接种,大多可在接种后(a)天出现中和抗体,(b)天100%抗体阳转。

A、7

B、14

C、28

D、60

31、我县卫计局推荐适用“5针法”的暴露后接种对象,不在推荐之列的是(d)

A、65岁以上

B、孕妇或患基础疾病

C、7岁以下

D、青壮年健康人群

32、绝大多数狂犬病的发病是由于没有接受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包括(d)

A、接受暴露后处置较晚

B、未彻底进行伤口清洗

C、未按要求接种疫苗及人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

D、以上都是

3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判定为I 级暴露者,清洗消毒和接种狂犬疫苗

B、判定为II 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C、判定为III 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34、动物咬抓伤后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c)分钟。

A、5

B、10

C、15

D、30

35、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如某一针次延迟一天或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原免疫程序的时间()。

A、间隔相应顺延

B、不变

C、提前一天或数天

D、重新安排一次完整程序的接种

36、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可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继续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B、原则上不建议就诊者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C、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可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重新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37、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A、必须把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

B、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C、对于粘膜暴露者,可将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滴/涂在粘膜上。

38、按照2016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建议,对于曾经接受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如在3个月后,6个月内再次暴露,需(a)

A、第0 天和第3 天各接种1 剂疫苗

B、第0 天和第7 天各接种1 剂疫苗

C、不需要接种

D、第0 天接种 2 剂疫苗

39、若使用了效力不确定的疫苗、之前未全程接种或暴露严重的III 级暴露者,在3个月内再次暴露后则(b)。

A、第0 天和第3 天各接种1 剂疫苗

B、需全程进行疫苗接种

C、第0 天、第3 天和第7天各接种1 剂疫苗

D、不需再接种疫苗

40、接种狂犬疫苗如出现过敏性休克,下列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

A、肾上腺素1:1000,0.01-0.3mg/kg 肌肉注射,如果需要可每15 分钟重复一次

B、患者斜卧,双脚抬高,确保气道开放,给氧。如果出现威胁生命的气道阻塞,立即进行气管插管

C、监测生命指征,应观察至少8-12 小时,如为严重反应或有哮喘病史,则应观察至少24 小时。临床表现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D、甲基泼尼松龙1-2mg/kg 静脉注射,最大量125mg,每4-6 小时/次,或泼尼松1-2mg/kg 口服,最大量80mg

E、仅休息观

察不做处理

41、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储存储存温度是(b)。

A、冷冻

B、2-8℃

C、常温

42、狂犬病疫苗接种登记不包括()。

A、姓名、性病、年龄、住址

B、职业、配偶姓名

C、疫苗生产厂家、批号、接种时间安排

D、暴露情况、伤口处理情况是否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情况

E、接种对象或监护人签字

43、动物咬伤处置门诊应配置()。

A、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具备疫苗接种资质,指定并向大众公布

B、配备冰箱、伤口冲洗设备、抢救药品和体检设备

C、门诊工作人员上岗前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认证

D、生物制品管理、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登记报告、知情同意等工作制度

E、以上都是

居民健康知识问答

居民健康知识问答 1. 什么是健康? 答: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它包括三 个方面的内容,即:(1)身体好,没有疾病,即生理健康;(2)心理平衡,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即心理健 康;(3)个人和社会相协调,即社会适应能力强。 2. 健康的10条标准? 答:(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2)处事乐 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 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3. 什么叫生活方式? 答: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生存、发展和享受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工作、学习、营养、运动、休息和生活环 境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四大健康生活方式是:不吸烟、饮酒少量、锻炼身体、平衡膳食。 4. 什么叫生活方式病? 答: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的、精神的、文化的 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疾病。 5. 生活方式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吸烟的人得肺癌比不吸烟的人高10倍,吸烟的人得冠心病的比不吸烟的人高13倍,其他癌症1/3-1/4 与吸烟有关。(2)长期大量饮酒,易发生神经衰弱、胃炎、胃溃疡、肝炎、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 (3)食盐过多,患高血压的危害性愈大。(4)吃糖过多,可引起自身免疫功能减退,患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高4-5 倍。(5)吃霉变、腐败、烟熏、腌制等污染的食物,不仅可引起食物中毒,并可诱发癌症。(6)生活习惯及饮食 卫生差,容易染上胃肠传染病以及肝炎。 6. 什么是心理健康? 答: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丰盈充实、和谐安宁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的状态。 7.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1)智力正常(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2)情绪稳定,心 境乐观;(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4)注意集中度(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5)完整统 一的人格;(6)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适度的反应能力;(8)心理特点和实际年龄

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 狂犬病是由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发病后病死率达。 2.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____ 和 ____ 狂犬病的病原体. 3.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 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用或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分钟。 彻底冲洗后用涂擦伤口。 4. 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为:、、、、天各注射一支狂犬疫苗,成 人、儿童用量。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注射。对于Ⅲ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接种疫苗的同时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或。 5. 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前必须严格进行试验。若为阳性,可逐步加量注射,用完全量或改用注射。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关于狂犬病病毒不正确的描述是() A. 狂犬病毒为弹状病毒科 B. 狂犬病毒是非嗜神经性病毒 C.不会引起化脓性脑炎 D. 在中枢神经细胞胞浆内形成内基小体(Negri Bodies) E.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即可杀灭 2. Ⅲ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3. 狂犬病标本采集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事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工作人员均要进行暴露前免疫 B.在狂犬病病人入院后,尽可能早期采集标本 C.用于病原学检测的标本,以脑组织阳性率最高 D. A+B+C E. B+C. 4. 狂犬病病毒最不可能感染的动物是() A.狗 B.猫 C.蝙蝠 D.家禽 5. 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 A.狼 B.猫 C.犬 D.患者 6. 狂犬病临床表现有:()

健康知识竞赛试题

第二届北京健康之星评选(大赛)活动 初选知识竞赛 (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街道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北京市政府哪年出台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 划》?( C ) A 2007年 B 2008年 C 2009年 D 2010年 2.健康成年人的理想血压值是多少?(毫米汞柱)( B ) A 110/70 B 120/80 C 130/90 D 140/100 3.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生活方式疾病?( C ) A 高血压B糖尿病 C 流感 D 肥胖 4.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的谷类食物摄入量是多 少?( B ) A 200~350 B 250~400 C 300~450 D 350~500 5.成人每人每天应食入多少克奶?( C ) A 200 B 250 C 300 D 400

6.健康体重用国际通用的体质指数(BMI)来衡量,由体重(克) 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来。中国人健康体重的BMI范围为: ( C ) A 16.5~21.9 B 17.5~22.9 C 18.5~23.9 D 19.5~ 24.9 7.反映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的指标是什么?( B ) A 胸围 B 腰围 C 臀围 D 体重 8.预防肥胖症应该从何年龄组抓起?( B ) A 婴幼儿 B 儿童 C 青少年 D 成人 9.正常成年人每日至少要喝多少毫升水?( A ) A 1200 B 1300 C 1400 D 1500 10.哪类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B ) A 1型 B 2型 C 妊娠期糖尿病 D 其他特殊类型 11.我国高血压日是哪天?( A ) A 10月8日B11月1日 C 5月6日 D 7月20日 12.下列哪项不是北京市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B ) A 肺癌B乳腺癌C肝癌 D 鼻咽癌。 13.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D ) A 乙型肝炎 B 脊髓灰质炎 C 麻疹 D 艾滋病。

狂犬病预防措施

狂犬病预防措施 措施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步骤。 1.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的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对家犬进行登记,给予预防接种。狂犬、狂猫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隔离10天。取击毙的狂犬、狂猫和在隔离期内死亡动物的脑组织作检查。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 2.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即暴露后的及时防治。一但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 1、咬伤后的处理伤口必须用肥皂水或清洁剂全面冲洗,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围神经。冲洗后必须用酒精绵、碘酊或0.1%季胺盐溶液(伤口应无残留肥皂水时方可使用,因为这两种物质相互中和)消毒。条件理想时,伤口应暴露24~48小时,防止病毒穿入神经纤维。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伤口缝合或包扎应尽量避免,如果必须缝合最好在接种同时给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2、免疫制剂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包括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制剂两种。 (1)被动免疫:目前用于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有两大类:一类为动物源抗狂犬病毒的精致血清(ARS),一类为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均具有高度抗狂犬病特异性,作为疫苗治疗的辅助治疗已证明有效。被动免疫制剂应用越早越好。在注射动物源抗狂犬病毒血清之前应先作敏感试验,阴性者方可使用。阳性者进行脱敏处理后也可应用。我国生产的ARS每支10ml,含1000U,成人剂量为20ml,注射时一半剂量作局部伤口注射,另一半剂量肌肉注射。HRIG的一次注射剂量为20U/kg,如果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疫苗之前已 经给予,那匆呙绲氖状渭亮坑υ黾拥秸 <亮康?~3倍,在几个部位注射。 (2)主动免疫:即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较长的潜伏期使得被接种者在发病之前有足够时间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狂犬疫苗有以下几种:A、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系采用人胚肺纤维母细胞接种Pitman-Moore病毒株后制成,为目前最理想的细胞培养疫苗。二倍体细胞疫苗的优点为接种后抗体出现快,在14天时几乎达到100%阳转,而且抗体水平高,持续时间长,5年仍有中和抗体存在。若在5年后加强免疫1针,可激发良好的抗体应答。但由于人二倍体细胞只能在小瓶中培养,培养数量有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太高,困难较大,故难以推广。B、地鼠肾细胞疫苗(PHKCV):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加拿大,苏联于1971年开始使用。我国于1981年开始用PHKCV取代了羊脑疫苗。我国疫苗生产使用的毒株为北京株,经原代地鼠肾细胞和豚鼠脑相继传代后制备的,经过长期实验室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已证明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免疫程序为0、3、7、14、30天各注射1针,每针2ml。C、提纯的V 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PV):V ero细胞是一种异倍体细胞,经猕猴肾细胞培养衍化后已经适用于微载体大量培养。将狂犬病毒PM1503-3M经过在V ero细胞内增殖,将病毒从细胞上清液中收获,再加β-丙内酯灭活之前将病毒浓缩,经纯化后加入白蛋白的冻干稳定,获得终产品。每剂量0.5ml,暴露后接种方案与地鼠肾细胞疫苗相同,暴露前预防性接种3针即可。此外,还有提纯的浓缩鸭胚狂犬

狂犬病预防知识

狂犬病预防知识 文章类型:转载内容分类:其它来源:中国福建发布日期:2010/9/8 18:15:11 访问次数:379 1.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目前这种病属于可防不可治的疾病,致死率接近100%。 2. 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狂犬病毒对温度、消毒剂抵抗力很弱,温度在60℃10分钟即可杀死病毒;阳光、紫外线照射或强酸、强碱的环境下均可将病毒杀死;常用的脂溶剂如肥皂、氯仿、丙酮、75%酒精、碘制剂等也可将病毒杀死。 3. 能检查人是否带有狂犬病毒吗? 狂犬病毒通常在神经系统中存在和复制,因此实验室检测的样本取材受到限制,也因此使得检测难以普及。 4. 什么动物致伤后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一般来说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毒,WHO提示了一些高危动物:犬、猫、蝙蝠、狐狸、狼、猫鼬、浣熊、臭鼬及啮齿类动物。其他动物如被马、猪、猴子、鼠、金丝熊等咬伤,如不能确定是否感染病毒也可注射狂犬病疫苗。5. 狂犬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给人的? 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该病毒的温血动物的唾液中,一般通过被咬伤、抓伤而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内而传染给人。 6. 家养宠物的主人如何减少感染狂犬病的机会? 如果宠物带有狂犬病毒,病毒主要通过动物的唾液等分泌液而传播,为避免感染狂犬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特别是不要让宠物舔及粘膜、破损的伤口等;2.减少和宠物唾液的接触;3.及时带宠物接种狂犬疫苗和其他相关疫苗;4.家中主人可进行暴露前预防性接种疫苗,一旦被咬伤后,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暴露后处理。 7. 吃疯狗肉会得狂犬病吗? 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犬的唾液中,人在宰杀和剥犬皮的过程中易被犬的分泌物污染,而感染狂犬病。国内外均有报道因宰杀和剥皮而感染狂犬病死亡病例。疯狗肉如果煮熟煮透,可能危险性小一些,但还是建议不要吃比较安全。

狂犬病防治知识测试标准试题

狂犬病及暴露处置知识测试 暨犬伤门诊预防接种资质证测试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分) ( )1、 III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得暴露,最正确得处理措施就是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伤口清洗+抗生素 D.伤口清洗+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伤口清洗+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 )2、狂犬病病毒最不可能感染得动物就是 A、狗B。猫 C.蝙蝠D。鸡 ( )3、发展中国家得狂犬病主要传染源就是 A、狼B、猫C。犬 D.鼠 ( )4、下列哪项就是发病主要得相关因素 A.咬伤部位B。伤口得深浅C.伤口清洗与否D、以上全就 是 ( )5、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 A. 被狗惊吓B、伤口接触患病动物得分泌物 C. 病犬抓伤 D.被狗舔舐 ( )6、下列哪些情况属于预防接种得异常反应?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得接种后一般反应;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得损害; C.过敏性休克; D.因心理因素发生得个体或者群体得心因性反应。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1、同一免疫程序中,不同厂家、批次得狂犬病疫苗可以替用。 ( )2、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得,病死率为

95%、 ( )3、疯动物咬伤头、面与颈部等靠近中枢神经系统得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得部位,较咬伤四肢者得发病率与病死率要高。 ( )4、被犬咬伤后,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 ( )5、人被狂犬病毒感染得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缓慢渐进,临床症状很少在20天内发生,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4-6个月后才发病。 ( )6、狂犬病毒可以通过无损伤得正常粘膜进入人体。 ( )7、在同一厂家得狂犬免疫球蛋白库存不足时,可以另外厂家得混合使用。 ( )8、暴露已数月而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接种狂犬疫苗,但还没有发病得人,可以不注射疫苗、 ( )9、孕妇、哺乳期妇女、月经期等就是狂犬疫苗得接种禁忌症。 ( )10、被可以动物咬伤后,只要规范得进行暴露后处置,并接种狂犬疫苗及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就能保证不会发病、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狂犬病就是由感染人体引起得一种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 为 ,发病后病死率达 ,狂犬病属于类传染病、 2.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进行伤口部位得与。 用 与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分钟。彻底冲洗后用涂擦伤口。 3.狂犬疫苗“五针法”接种程序为: 、、、、天各 注射一次狂犬疫苗,成人每次使用疫苗支,儿童每次使用疫苗支,禁止注射。对于III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II类以上得暴露,接种疫苗得同时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或。 4.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前必须严格进行试验。若为阳性,可逐步加量脱敏注射, 用完全量或改用注射。 5.目前常用得狂犬疫苗生产所用得细胞基质有: 细胞、细胞、 细胞、细胞。 6.狂犬疫苗及狂犬被动免疫制剂得储存温度为℃,每天需要对储存所用冷链设 备记录次温度记录。 7.狂犬免疫球蛋白得使用剂量为: IU/10KG体重,单次最大使用剂量为 支(200IU/支),若使用总量大于单次使用剂量,可在1—2日内分次注射。

狂犬病治疗原则

狂犬病治疗原则 作者: 网络资源管理员来源: 网络资源管理员更新日期:2007-3-16 阅读次数:1297 狂犬病的治疗应在被咬伤(抓伤)后发病前立即开始。 (一)对被咬的人的处理 1.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被咬部位伤口,然后用40-70%的酒精或氯胺苯(benzyl ammonium chloride)(zephiran)清洗,注意不要缝合伤口。 2.局部使用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最好应用人免疫血清,剂量为每公斤体重肌注20-40国际单位,如应用马抗狂犬免疫血清,则注射剂量是每公斤体重40国际单位,其中一半应注射于伤口周围。 3.应尽快开始疫苗的全程注射。 (二)对病人的治疗原则 1.将病人严格隔离于较安静、光线较暗的单人病房,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2.病人分泌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3.加强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的监护。 4.对症处理: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烦躁不安、痉挛者轮流使用各种镇静剂,如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及冬眠药物等。有脑水肿给脱水剂。防止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必要时气管切开给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狂犬病诊断标准 作者: 网络资源管理员来源: 网络资源管理员更新日期:2007-3-16 阅读次数:1445 1.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抓伤史。 2.临床症状 2.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剌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狂犬病防治手册

狂犬病防治手册 1.为何要停止生产含氢氧化铝佐剂的狂犬病疫苗? 研究发现,含氢氧化铝佐剂的狂犬病疫苗较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免疫人体后中和抗体的产生晚7天左右。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后免疫是一种应急使用,抗体的产生越早越好。因此,氢氧化铝佐剂对狂犬病的暴露后治疗十分不利。另据报道,使用了丹麦Statens血清研究所生产的氢氧化铝吸附的百白破疫苗,导致546例注射部位出现顽固性硬结性瘙痒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中77%的不良反应病例经皮肤试验确认为对氢氧化铝过敏。狂犬病疫苗中的的氢氧化铝佐剂同样可以导致不良反应增多。因此,2004年12月的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已要求各生产企业在2005年6月30日前停止氢氧化铝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 2.为什么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禁止臂部肌肉注射? 因为臂部脂肪较多,疫苗注射后不易扩散,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因此,要求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儿童最好选择大腿前外侧区肌肉注射。 3.正在接种其它疫苗,是否可以注射狂犬病疫苗? 正在接种其它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接种部位应远离前一种疫苗的接种部位。 4.使用疫苗的同时使用抗生素,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二者同时应用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5.年幼儿童注射疫苗为什么选择大腿前外侧? 因为臂部肌肉脂肪较多,疫苗注射后不易扩散。上臂三角肌不发达,会影响疫苗的吸收。大腿前内侧因有大血管和神经经过,在此接种易发生危险。所以,年幼儿童应在大腿前外侧区肌肉注射,这里肌肉丰厚,易接种。

6.狂犬病病毒从感染至发病有哪些步骤? 狂犬病病毒从感染到发病的步骤为:①病毒感染;②病毒在肌肉内复制;③病毒在神经肌肉结合处,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④病毒通过快速轴突传递方式在周围神经的轴突内传播;⑤在脊髓的神经元与局部的周围感觉(背根)神经节内复制并快速上行到脑;⑥脑部神经元感染伴发神经功能障碍;⑦沿神经离心扩散到唾液腺、皮肤、角膜以及其他器官。 7.狂犬病病毒是如何与神经细胞相互作用的? 狂犬病病毒与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分四个阶段:①吸附:狂犬病病毒吸附于健康的神经细胞;②侵入:病毒被细胞吸入,进入细胞内;③复制:在细胞内,病毒迅速繁殖;④出芽:新的狂犬病病毒离开宿主细胞,吸附于其他神经细胞。然后,病毒从脑通过神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器官。 8.狂犬病病毒的特性有哪些? 狂犬病病毒是嗜神经性病毒,对神经组织有特殊亲和力。病毒不能穿透健康皮肤,主要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入侵,少数由呼吸道吸入感染。病毒侵入后,沿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神经,侵害中枢神经细胞,然后再由中枢沿传出神经侵入各脏器组织,如唾液腺、眼、舌、皮肤、心脏等。因唾液腺最适狂犬病病毒繁殖,故唾液中含病毒最多,早在症状出现前14天即有病毒出现。因此唾液为主要传染源,既可通过舔咬感染人和畜,又可通过流涎污染环境,引起吸入性感染。 9.狂犬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 10.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的人又被犬咬伤还用再打针吗? 全程接种符合效价标准的疫苗后1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且已进行过上述处置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接种全程疫苗。此外,对暴露前后所用的疫苗效价无法证实者及免疫回忆应答无法确认者仍应进行全程免疫。

狂犬病知识医务人员相关问题解答

附件1 医务人员相关问题解答 一、狂犬病的概念是什么? 狂犬病( Rabies )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二、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人间狂犬病? 大多数人间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因移植狂犬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发病也偶有报道,但病毒不能侵入没有损伤的皮肤。 三、血液中能检测到狂犬病病毒吗? 通常在血液中检测不到狂犬病病毒。嗜神经性是狂犬病病毒自然感染的主要特征,病毒的复制几乎只限于神经元内。病毒最初进入伤口时,不进入血液循环,而是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侵入外周神经系统。 四、人间狂犬病的潜伏期? 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数天一般为1-3 个月,超过1 年者罕见。 五、人间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受什么影响? 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此外,肌肉特异性小RNA可能通过抑制病毒在肌肉中的转录和复制影响潜伏期。 六、犬咬伤后影响发病的因素是什么?

疯狗咬人时所处阶段:早期阶段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比后期少;咬伤是否严重;多部位咬伤比单一部位咬伤容易发病;咬伤的季节及衣物厚薄;被咬伤后是否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通过粘膜感染发病较咬伤皮肤感染发病难;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高;抵抗力低下的人较抵抗力强的人更易发病。 七、人间狂犬病临床分几型? 人类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2 种:狂犬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狂躁型(大约2/3 的病例)或麻痹型。由犬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狂躁型,而吸血蝙蝠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麻痹型。 八、躁狂型和麻痹型的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什么? 狂躁型患者以意识模糊、恐惧痉挛,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瞳孔散大和唾液分泌过多等)为主要特点。麻痹型患者意识清楚,但有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相似的神经病变症状。GBS 是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又称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或对称性多神经根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与GBS 不同的是狂犬病患者一般伴有高热、叩诊肌群水肿(通常在胸部、三角肌和大腿)和尿失禁,而不伴有感觉功能受损。 九、前驱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早期,通常以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开始,50%-80%的患者会在原暴露部位出现特异性神经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如痒、麻及蚁行感等),可能是由于病毒在背根神经节复制或神经节神经炎所致。此时期还可能出现无端的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症状。前驱期一般为2-10 天(通常2-4 天)。 十、急性神经症状期临床表现是什么? 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有2 种表现,即狂躁型与麻痹型。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培训试题 (1)

××市××××医院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人员培训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按照接触的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级,其中,判定为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2、判定为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 3、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和使用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4、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 。 5、狂犬病疫苗接种部位为: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 肌肉内注射,禁止注射。 6、应当尽量使用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应当完成全程接种,原则上就诊者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狂犬病暴露是指:() A、被狂犬咬伤、抓伤; B、被疑似狂犬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 C、被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

D、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E、以上都是。 2、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应() A、判定为Ⅰ级; B、判定为Ⅱ级; C、给予伤口处理+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D、给予伤口处理+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 3、粘膜被污染应给予的处理是:() A、无需处理; B、伤口处理+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C、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注射; D、伤口处理+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 4、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正确处理的是:() A、若为Ⅲ级暴露,可先行处理伤口、接种被动免疫制剂和疫苗,然后告知获得知情同意,以争取时间。 B、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C、若为Ⅲ级暴露,告知后,若被疑狂犬伤者不同意接种免疫制剂,可强制实施接种。 D、若为Ⅰ、Ⅱ级暴露,可不必告知,直接进行处置。 5、小张放学回家,走到村口被一狗咬到手指,未出血,其母随领其到该镇卫生院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接诊医生应给予正确的处理是:()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致死性脑脊髓炎。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近几年,我国疫情有上升的趋势。 狂犬病有什么危害? 如果人被狂犬动物咬伤后没有及时和正规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病几乎无例外的死亡。它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向被称为“不治之症”。 狂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三期: (1)前驱期发病多以低热、头痛、倦怠、恶心、恐惧不安等开始,继而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部发紧感觉。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本期持续约2~4日。 (2)兴奋期患者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交感神经功能每呈亢进,出现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晰,但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等。本期约1~3日。 (3)瘫痪期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尤以肢体弛缓性瘫痪为多见;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持续约6~18个小时。 狂犬病潜伏期有多长? 狂犬病潜伏期为10日至12个月以上,一般为20~90日,有个别甚至可长达几十年。哪些动物可携带狂犬病毒? 常见的有狗、猫、狼、蝙蝠、浣熊、猴、鼠、兔、牛、猪等温血动物。 什么是健康带毒动物? 有些家养动物如狗、猫、牛、猪等可感染狂犬病毒后不发病,仍表现健康的样子。这类动物由于体内带有狂犬病毒,故被这类健康带毒动物咬伤同样能传播狂犬病。 遂宁市健康教育所宣

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野犬咬伤后对伤口不应做的处理是() A.挤出伤口处污血 B.用肥皂水反复冲洗 C.碘酒、酒精消毒 D.缝合伤口 2. 人被病犬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咬伤的部位及严重性 B.咬伤部位衣服的厚薄 C.病犬存活时间的长短 D.伤口的处理及疫苗注射情况。 3. 狂犬病发病过程中,与下列哪项无关( ) A.病毒入血,造成病毒血症 B.病毒局部组织内繁殖 C.病毒向各器官扩散 D. 病毒到达脑干和小脑。 4. 下列哪项不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A.猪 B.猫 C.吸血蝙 D.犬 5. 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 好的处理方法是 ( )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 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消毒 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再缝合 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 球蛋白浸润注射 6. 狂犬病是由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发病后病死率 达。 7.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用或彻底冲洗伤口 至少分钟。彻底冲洗后用涂擦伤口。

8 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为:、、、、天各注射一支狂犬疫苗,成人、儿童用量。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注射。 二.单选题: 1、狂犬病病毒最不可能感染的动物是() A.狗 B.猫 C.蝙蝠 D.家禽 2 、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 A.狼 B.猫 C.犬 D.患者 3 、犬病临床表现有:() A. 有怕水、怕光、怕声的“三怕”症状 B. 流涎 C.咽肌痉挛 D.以上全是 4 、下列哪项是发病主要的相关因素() A.咬伤部位 B.伤口的深浅 C.伤口清洗与否 D. 以上全是 5、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 A. 被狗惊吓 B.伤口接触患病动物的分泌物 C. 病犬抓伤 D.被狗舔舐 6、下列哪些情况属于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 损害;C过敏性休克;D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7、下列哪项不属于全省狂犬病常规监测的内容?() A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B实验室监测 C暴露人群监测 D病例个案调查 三、问答题: 1、注射狂犬病疫苗有哪些禁忌症?

最新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2015年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填空题 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发病后病死率达100% 。 2.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人和动物狂犬病的病原体. 3.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 伤口至少15 分钟。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二.单选题 1. Ⅲ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2. 狂犬病病毒最不可能感染的动物是()

A.狗 B.猫 C.蝙蝠 D.家禽 3. 狂犬病临床表现有:() A.有怕水、怕光、怕声的“三怕”症状 B.流涎 C.咽肌痉挛 D.以上全是 4. 下列哪项是发病主要的相关因素() A.咬伤部位 B.伤口的深浅 C.伤口清洗与否 D. 以上全是 5.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 A. 被狗惊吓 B.伤口接触患病动物的分泌物 C. 病犬抓伤 D.被狗舔舐 三.简述题 人被猫、狗等咬伤后应如何处理? 答:为防止感染狂犬病,人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被咬伤人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消毒处理为彻底冲洗后用2%至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应遵循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首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原则上是越早越好。对于再次暴露后疫苗接种,全程接种符合效价标准的疫苗后1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者,应于0(当天)天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1年至3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且已进行过上述处置者,应于0天、3天、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接种全程疫苗。

狗咬伤处理问答

一.基础知识 1.狂犬病如何防治 2.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主动远离狂犬病 3.人发生狂犬病后有哪些症状 3.人发生狂犬病后有哪些症状 4.哪些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 5.如何识别疯狗 6.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7.被貌似健康的狗咬伤后是否需要接受犬伤曝露处置 8.被狗咬后一定会得狂犬病吗 9. 剥食可疑病死(疯犬)会不会感染狂犬病 10.什么事狂犬病的潜伏期 11.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后伤口未愈合,能否从事下水工作 12.及时、规范的预防处置能完全预防狂犬病发生吗 13.为什么有些被犬伤的人尚未全程用狂犬病疫苗即发病死亡 14.被狗、猫伤后应该去哪里治疗 二、处置原则 15.犬伤后要接种多少狂犬疫苗,什么时间接种 16.进行了暴露前预防接种,再次被咬伤时,是否就可避免得狂犬病 17.被狗、猫咬伤后应该怎么办?被狗、猫舔过也存在危险吗 18.只是手上被猫挠了一道,皮肤稍有破损,是否要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19.如果伤口特别小,需要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嘛 20.哺乳的女性进行暴露后免疫,是否可以继续哺乳 21.那些人提倡暴露前免疫 22.狗、猫等需要打兽用狂犬病疫苗吗 23.怎样处理打死后的疯狗 24.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才科学规范 25.伤口未及时处理,事后怎么办 26.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期间生活上有什么注意事项?是否禁用药物,如“发物” 第二编医护专业知识 一、基础知识 27.医生接诊犬伤者,要做哪些工作 28.中国有无对犬伤后处理的指导原则 29正在发烧的患者,是否可以进行暴露后免疫 30.被咬伤者是儿童,当天正好该打计划免疫疫苗,怎么办 31.孕妇进行暴露后治疗,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吗 32.孕妇被犬伤后未接种疫苗,分娩的婴儿是否要接种疫苗 33.孕妇被犬伤后应不应该接种疫苗?如接种,对婴儿是否有害 34.某孕妇怀孕9月待产,被诊断为狂犬病,如何处置 35.新生儿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是否安全?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对其身体或大脑发育是否有影响?要不要减量?减量会不会影响接种效果 36.咬伤人的动物注射过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还需要预防处置吗 37.被犬咬伤为注射疫苗,数年后肇事犬不明原因死亡,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在补种疫苗之前是否有必要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

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 AA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 0%。 二、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播源有两种。患狂犬病的犬科动物(犬、狐、狼等)及得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1.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在自然界中狂犬病常见于家犬,野犬、猫等动物。狗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人狂犬病约80%—9 0%是由狂犬传播的。 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犬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播源。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 2.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

此外,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最短的5天,最长可达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 三、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四、狂犬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肉眼病变? 动物的临诊表现皆相似,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狂暴型和麻痹型。 犬:其狂暴型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或沉郁期此期约为半天到两天。病犬精神沉郁,常躲在暗处,不愿和人接近或不听使唤,强迫牵引则咬畜主,性情与平时不大相同。病犬食欲反常,喜吃异物,喉头轻度麻痹,咽物时颈部伸展。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性欲亢进,嗅舔自己或其它犬的性器官,唾液分泌逐渐增多,后躯软弱。 兴奋期或狂暴期此期约2~4天。病犬高度狂暴并常攻击人畜。狂暴的发作往往和沉郁交替出现,病犬常表现一种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病犬常在野外游荡甚至可游荡到数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且多半不归,咬伤人畜,随着

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篇一: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都可以感染,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为了提高居民群众对狂犬病的认识, 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举办了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活动主题:“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一、时间 XX年6月14日早上8:00—11:00 二、地点:本院四楼健康教育室 三、对象:本镇常住居民 四、人员配备 XXX 负责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的组织工作 XXX 协助做好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的各项 工作 XXX 协助做好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的各项工 作 XXX 做好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通知的工作 XXX 做好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计划的工作 XXX 做好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安排的工作

XXX 做好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影像资料的 工作 XXX 做好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活动文字材料的整 理和存档的工作。 五、授课人:XXX 六、授课内容: 1、什么是狂犬病? 2、狂犬病的主要发病特点有哪些? 3、狂犬病毒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并繁殖? 4、狂犬病的预防及治疗 XXX中心卫生院 XX年6月13日 篇二:XX年狂犬病防治工作计划 XX狂犬病防制工作计划 狂犬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有效防止结合狂犬病发生,确保群众身体健康,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将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提高狂犬病防制知识知晓率,犬伤暴露者伤口及时规范处置率、狂犬病预防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100%,提高疫情调查处理能力,努力降低发病率。 二、具体措施

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试卷及答案

策底中心卫生院第二季度传染病培训试卷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 关于狂犬病病毒不正确的描述是() A. 狂犬病毒为弹状病毒科 B. 狂犬病毒是非嗜神经性病毒 C.不会引起化脓性脑炎 D. 在中枢神经细胞胞浆内形成内基小体(Negri Bodies) E.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即可杀灭 2. Ⅲ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3. 狂犬病标本采集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事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工作人员均要进行暴露前免疫 B. 在狂犬病病人入院后,尽可能早期采集标本 C. 用于病原学检测的标本,以脑组织阳性率最高 D. A+B+C E. B+ C. 4. 狂犬病病毒最不可能感染的动物是() A.狗 B.猫 C.蝙蝠 D.家禽 5. 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 A.狼 B.猫 C.犬 D.患者 6. 狂犬病临床表现有:() A. 有怕水、怕光、怕声的“三怕”症状 B. 流涎 C.咽肌痉挛 D.以上全是

7. 下列哪项是发病主要的相关因素() A.咬伤部位 B.伤口的深浅 C.伤口清洗与否 D. 以上全是 8.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 A. 被狗惊吓 B.伤口接触患病动物的分泌物 C. 病犬抓伤 D.被狗舔舐 9.下列哪些情况属于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C过敏性休克;D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10、下列哪项不属于全省狂犬病常规监测的内容?() A病例的发现与报告B实验室监测C暴露人群监测D病例个案调查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 1、狂犬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 () 2、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为95%。 () 3、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4、被犬咬伤后,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

预防接种知识问答

1、疫苗的分类?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2、疫苗有何特性及接种后有什么不良反应? 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但发生率极低。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近几年,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3、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病? 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如果接种疫

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 4、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加强与接种人员的沟通? 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儿童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5、哪些情况下儿童不适宜接种疫苗? 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