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内容标准答案内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内容标准答案内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内容标准答案内容

四年级科学基训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 我们的食物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2我们的食物有那些?3、我们的食物从哪里产生?

观察实验昨日三餐统计:

我的发现:我们每天吃的失误不同,有时搭配不合理。

给食物分类

我的方案:准备不同的食物比如黄瓜、茄子、牛肉、猪肉、苹果、香蕉

我的发现:根据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可以把它们分为肉类、蔬菜类、水果类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我们的食物有白菜、茄子、大米、小米、面包、猪肉。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肉类、面食类、蔬菜类、三大类

2)我们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

2、小法官

1)我们家天天吃火腿肠,因此火腿肠应该是主食( F )

2)像太空豆角、太空辣椒等是在太空育种的,所以太空蔬菜不来自于大自然( F )

2 我们的营养

我想研究的问题 1 人为什么需要不同的食物? 2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观察实验: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脂肪?

我的方案:把花生米放在白纸上挤压。

我的发现:白纸上有油渍出现,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的方案:在一块馒头上滴上碘酒

我的发现:馒头上出现了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方案: 用镊子夹住一小块瘦肉在酒精灯上

我的发现:有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3)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4)用力在纸上挤压花生米,花生米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这说明花生米里含有脂肪。

2、小法官

1)从食品包装袋上可以获得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等信息(T )

2)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维生素( F )

3 饮食与健康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怎样饮食才是科学的?2有营养的东西有多少?3为什么我们要吃有营养的东西? 4 我们为什

么要喝水?

观察实验

我们的饮食科学吗?

我的交流:有的喜欢吃肉,有的喜欢蔬菜。

我的发现:有些同学的饮食很不科学。

设计自己的一日三餐

我的设计:早餐:朝阳早餐午餐:稀饭晚饭:稀饭

我的发现:我的一日三餐都有主食,也很科学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合理的食物结构:如果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占2两份左右。

2)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身体需要制定属于自已的(健康饮食)计划。

2 小法官

1)边看电视边吃饭,不会影响身体健康(F)

2)荤素合理搭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T)

单元活动

一、我的活动

1.填一填1)人体的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2)我们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卫生食品,还要注意(健康营养成分)

2.小法官。

1)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种类很多,缺少几种没有什么危害。(F)

2)我喜欢边看书,边吃饭(F)

3)我要妈妈天天做我最喜欢吃的饭菜(F)

4)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包装袋上的信息(T)

3.我会选

1)含蛋白质最多的一组是(A)

A瘦肉、鸡蛋、鱼、虾B向日葵、油菜籽

C小麦、玉米、水稻D食盐、马铃薯

2)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C)

A蛋白质、水、盐类B维生素C淀粉和糖类D脂肪

3)(B)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A)会在纸上留下油渍;(C)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A脂肪B淀粉C蛋白质D维生素

4)下面食物中,(C)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食物

A油条B面包C苹果D味精

二、生活中的科学略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4水变咸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1水为什么变咸了2盐到哪里去了?

观察实验高锰酸钾颗粒到哪里去了?

我的猜想:高锰酸钾颗粒没了我的方案:把少量的高锰酸钾颗粒放在半杯水中,慢慢溶解我的发现:高锰酸钾溶解了

还有哪些物品能在水中溶解?

我的方案:分别把粉笔末、盐、食用油分别放在半杯水中。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食盐、粉笔末可以在水中溶解,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往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有什么发现?

我观察到的现象:刚开始盐在水中溶解了,但是一直加盐就不溶解了。

我的发现:水出现了饱和现象,盐就不溶解了.

我的收获

1)把几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变红了。这说明高锰酸钾(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也就是在水中(溶解)了。

2)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沉降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3)有许多物体可以溶解在水里,如(盐)(高锰酸钾)等

5 怎样加快溶解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怎样使物体溶解的更快?

2.为什么物体会在水中溶解?

3.什么东西会溶解?

观察实验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我的猜想: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方案:做实验: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冰糖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热水能否加快溶解?

我的猜想:可以加快溶解。我的方案:做实验实验材料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冰糖

我的记录:

,.

我的发现:热水可以加快块溶解

将物体研碎,能否加快溶解?

我的猜想:不能加快溶解我的方案:做实验实验材料冰糖锤子两杯相同玻璃棒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由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搅拌)(加热)(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2)在设计对比实验时,要设置(相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条件)其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

溶解的快慢与(搅拌)(加热)(研碎)等因素有关。

2.生活中的科学

如何让冰糖溶解的更快些?

答:可以把冰糖研碎放在热水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这样就可以使冰糖溶解的更快了。

6. 做一杯饮料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怎样制作饮料呢? 2.用什么材料制作饮料?

观察实验做饮料

我的方案:白糖蜜桃粉奶粉纯净水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越来越好喝。

品饮料我的做法:和同学互相换着品尝。我的发现:很好喝。

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人喝汽水后感觉到比较凉快,因为汽水中含有溶解于水的(汽体),它在排除体外的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热量。

2)池塘里的鱼为什么在下雨前会浮出水面?我想可能是因为(下雨前气压低水中缺氧因而鱼会游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

2. 小法官。1)饮料很好喝,渴了就只喝饮料( F )

2)不仅许多固体、液体能溶解于水,有些气体也能溶解在水里(T )

7.水里有什么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水里有什么? 2、如何给水消毒?3、自来水是怎么消毒的?

观察实验水里有什么?

我的猜想:水里有杂质和看不见的细菌

我的方案:用沉淀的方法可以去除不溶解于水的杂志

我的发现:先除去不溶解于水得杂质,再除去溶解于水的杂志和细菌

怎样除去水中较重的杂质?

我的方案:取一杯浑浊的水,放入适量的明矾搅拌静止观察。

我的发现:明矾可以加快水中杂质的沉淀,用沉淀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较重的杂质

怎样除去水中细小的杂质?

我的方案:用过滤纸,对水进行过滤

我的发现:过滤纸上留下了细小的杂质,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细小的杂质

怎样除去水中看不见的杂质?

我的方案:用消毒的方法。我的发现:可以除去水中看不见的细菌。

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 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要将不纯净的水净化,首先要除去水中(泥沙)和其他不溶解的(杂质);其次要进行(消毒),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3)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水中含有(不溶解与水的杂质和细菌)等。

2.设计我们的自来水加工厂。略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食盐在水中会变成)(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2)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进同样多的热水喝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的快。在这个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试验)。

3)把同样多的粗盐和细盐同时放进同样多的相同的温度的水里,(细盐)溶解的快。

2. 小法官

1)制作饮料时,为了颜色的漂亮,可以多加色素( F )

2)从海水中能提炼出食用盐。(T )

3)因为砂糖能溶解与水,所以一杯水中可以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F )

4)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同时蒸发了。( F )

3. 选一选

1)使砂糖溶解最快的方法是( C )

A 搅拌

B 用热水

C 既用热水又搅拌

2)下列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是( A )

A 食用油

B 食盐

C 高锰酸钾

3)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 B )。

A 浮在油上,不能再油中溶解

B 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C 在油中溶解了

4)我们可以用( C )的方法,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A 过滤

B 沉淀

C 蒸发

5)下面能被水溶解的物质有( A )

A 高锰酸钾

B 面粉

C 沙

二、生活中的科学

1.家长洗衣服时,通常先用温水浸泡洗衣粉。为什么?

答:因为洗衣粉在温水中溶解的快,衣服上的灰尘在温热的洗衣粉中也溶解的快。

2.烧水的水壶,时间长了,会留有一些水垢。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水中又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在水烧开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杂质会沉淀到壶底,时间长了,就会在水底留下一些水垢。

3. 用自来水养金鱼,需要把水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自来水中有漂白剂,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可以挥发出去而且可以溶解更多的氧气有利于金鱼呼吸。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8. 植物的身体

我想研究的问题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2、植物里有什么?

观察实验观察植物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蝴蝶兰一天天慢慢的长大

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我的交流:仙人掌、蝴蝶兰、菟丝子、猪笼草、铁树、橡皮树

我的发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

绿色开花植物种类繁多

我的交流: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我的发现:一般绿色开花植物分为六个部分,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还有的绿色植物只有根、茎、叶。

我的收获

1) “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2)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3)像(苔藓)、(藻类)、(蕨类) 等植物它们只有(根)(茎)(叶),不具备绿色开花植物的构造特征。

9 植物的根

我想研究的问题1、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2、根有什么特点?3、植物的根是怎样吸收养分的?

观察实验

各种植物根的特点

我的方案:观察大葱的根、菠菜的根、萝卜的根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植物的根形态各异,有的像老人的胡须叫做须根,有的中间有一条主根叫做直根,还有贮藏跟。

根深蒂固说明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我的猜想:可以固定植物。

我的方案:观察风吹不倒的树,用力拔草。

我的发现: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根深叶茂说明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我的猜想:可以供给植物营养和水分

我的方案:准备一株完好的植物,植物的根用清水洗净,放入烧杯的清水中,在水面上滴上花生油。

我的发现: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我的收获

1)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

2)根主要是靠( 根毛) 伸进土壤里吸收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 也吸收了

10.植物的叶(一)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 2.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作用?

观察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下表皮的构造。我的记录: 略

我的发现:所有的树叶都有细孔。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

我的猜想:植物体内的水可能是从叶子的小气孔跑到空中去的。

我的方案:准备一盆有叶的植物浇足水。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把这棵植物的枝叶罩起来,讲袋口扎紧。

把植物放在向阳光的地方,注意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略

我的发现:植物的叶有蒸腾作用。

我的收获

1)显微镜主要有目镜、调焦螺旋、物镜反光镜载物台等五部分组成

2)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3)叶的蒸腾作用的好处。一是使空气更加湿润二是让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11.植物的叶(二)

我想研究的问题 1.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一般是绿色的?2。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叶子中的叶绿素去掉? 3.叶子去掉叶绿素是什么颜色的?

观察实验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一般是绿色的?

我的猜想:叶子里可能有叶绿体

我的方案:将绿叶放在酒精灯中煮,过一会观察绿叶和酒精颜色的变化。

我的发现:去掉叶子中的叶绿素,叶子就不绿了,但是酒精变成了绿色。

叶的光合作用。

我的交流:和同学讨论,查阅资料。

我的发现: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我的收获

1)叶子中的含有( 叶绿体) ,它可以生产( 叶绿素) ,所以叶子一般是绿色的。

2)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 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 ,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3)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 ,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 和(氧气)。

12.植物的茎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叶?根是怎样吸收养分的?

观察实验

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的?

我的猜想:茎内可能有一根管子,也可能是从这根管子里输送水分的。

我的方案:剪取带叶的枝条,迅速的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

我的记录:略

我的发现: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我的收获

1)茎有运输( 水分) 和( 养料) 的作用

2)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 筛管) ,它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拓展与应用

1.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树,树干虽然空了,但是仍然活着,枝叶依然茂盛,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树皮里有运输养料和水分的筛管,筛管没有断还能运输养料和水分,所以老树的枝叶会依然茂盛。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我知道的世界珍稀植物有人参、银杏、水杉、何首乌等

2)做根的吸水实验时,要在装植物杯子的水面滴上油,杯口塞上棉花等东西。这是为了油漂浮在水面上,防止水分的蒸发,固定植物。

3)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气孔。

4)泡在有色水中的枝条叶子会变色,这是因为茎内有导管,导管把有色的水运进叶子里,所以叶子才会变色。

2.小法官

1)所有的植物身体都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F)

2)树的根很多,扎的很深,伸展范围广,所以不容易被风刮倒(T)

3)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是从土壤里来的(F)

4)植物的茎,除能运输水分、养料外,还有支撑植物身体的作用。(T)

3、我会选。

1)用一只透明的塑料袋把一株植物的枝叶扎起来,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它是(A)

A叶的蒸腾作用产生的B浇水时淋上去的C从湿土里跑上去的

2)植物的根主要是靠(C)吸收水分

A主根B侧根C根毛

3)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A)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储存

4)在显微镜的观察叶子的内部构造,会发现叶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它们是(A)

A叶绿体B叶绿素C养料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移栽较大的植物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把植物的叶子摘除一部分,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叶子进行蒸腾作用时需要蒸发大量的水分,所以在移栽植物时需要把植物摘除一部分。

2、绿化对改善自然环境有什么意义?

答:绿化可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人类和动物提供更丰富的食物。

3、将植物的一段嫩枝折断,断开处会流出一些液体。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植物的茎里有运输水分的导管,所以嫩枝断了,里面的导管就断了,因此断开处会流出一些液体。

4、在小树上栓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铁丝上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铁丝拴在小树上时间久了,在栓铁丝的地方树皮内部的筛管就断了,所以在筛管运输的养料的上方下来,树皮会形成瘤状突起。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的力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热气球是怎样做成的?

3、热气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4、热气球升到空中后怎样降落下来?观察实验:

我的方案:放一个塑料袋在蜡烛的上方,让塑料袋的口朝下,然后点燃蜡烛,。

我的发现:点燃蜡烛后,塑料袋逐渐鼓起来,手有向上拉的感觉,放手后,塑料袋向上飞起来。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膨胀变轻上升2)、中国孔明灯3)、吸油烟机的安装、厨房开天窗

2、小法官。√√√×√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我想研究的问题:

2、怎样让球弹得更高?

3、气球里的空气是怎样运动的?

4、为什么球气不足就不好拍?

观察实验:

玩皮球

我的方案:用不同的力排球。

我的记录:球弹得低球弹得高

我的发现:越用力拍球,球弹得越高。

玩气球:

我的方案:用不同方法玩气球

我的记录:

玩法:现象

把气球吹足气,口朝下松手气球冲上天

做气球火箭喷气时,气球就会运动。

用光盘和气球组合成小气垫船气球像小气垫船一样在桌面滑行

我的发现:气球的运动方向与喷气方向相反。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球充气的多少充气高2)、变小弹回来弹性3)、救生圈、汽车内胎、橡皮艇、充气蹦蹦床

2、小法官。×√√

15、小火箭

我想研究的问题:2、火箭是靠什么力量运动的?3、怎样制作小火箭?

观察实验

火箭为什么能升上天?

我的交流:火箭是靠火箭发动机向前推进的;火箭升天,是因为喷火;是利用的反冲的原理;火箭的屁股上被点了火。

我的发现:火箭是利用的反冲的原理飞上天的。

制作小火箭

我的方案:利用燃烧不强烈的火药塞入制作的箭体,做好引线,点燃后,靠火药燃烧的喷发力使小火箭升空。

我的作品:略。

放飞小火箭:

我的放法:将火箭放置在发射架上,另外放置一个短蜡烛在火箭的尾部,点燃蜡烛,稍许后,火箭就可以发射了。

我的发现:火箭是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获得巨大速度的。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反冲2)、相反3)、宋

2、小法官. ×√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我想研究的问题:2、瓶子是怎样吞下鸡蛋的?3、怎样才能让吸盘紧紧的吸在玻璃上?4、吸盘内外都有空气吗?

观察实验

怎样才能使两个吸盘紧紧地吸在一起?

我的猜想:能使两个吸盘紧紧地吸在一起。

我的方案:紧紧地挤压两个吸盘,把吸盘里的空气赶出来,两个吸盘就能紧紧地吸在一起。

我的发现:紧紧地的挤压之后,吸盘瘪了,两个吸盘就能紧紧地吸在一起。

杯子倒置后,水还会流出来吗?

我的猜想:杯子倒置后,水会流出来;杯子倒置后,水不会流出来。

我的方案:将杯子里装满水后,用垫板将玻璃口盖上,用手按着垫板,把杯口向下,再把手松开,看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我的发现:垫板下的空气向上压住了垫板不会掉下来。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大气压力2)、大气层、无形的压力、大气压力3)、稀薄小四面八方

2、小法官。√√×

拓展与应用

1、答:抽水机利用大气压力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出。

2、答:自来水笔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医用拔火罐、虹吸管等利用了大气压力。

17、水流有力量

我想研究的问题:2、水流在什么情况下力量大?3、水流对人类有哪些好处?4、水流对人类有什么坏处?

观察实验

水流能产生力量

我的交流:小溪旁,一阵小小的浪波把那块小石头给冲出去了;水草被水冲到海岸上来了

我的发现:水流有力量

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

我的猜想:水流力量大小与水位有关;与流量有关;与水流的快慢有关。

我的方案:找一个小水轮,让水流冲击水轮。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水位越高、水流量越大、水流越快,水流的力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水流的力量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我的交流:水电站利用水流发电;浇花时用一些眼小的喷壶;洗手时,如果开得大,水流量大,能把手上的东西冲下来。

我的发现:改变水流力量的大小,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我的收获:

1)、流量水位的高低2)、水流有力量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受热膨胀变轻旋转停止2)、空气压缩3)、反冲4)、大气压力

2、小法官×√√√

3、我会选 B B B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空气受热会上升。

2、充气越足弹性越大。

3、向东行驶的船,要向西划桨。利用反冲原理。

4、往外倒水时壶里空间增大,外面空气通过小孔进入,使壶里空气压力和外面相同,水就能流出来了。

第五单元热的传递

18、杯子变热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2、不同的物体的传热能力一样吗?

观察实验:

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我的猜想:热沿着物体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

我的方案:加热铜棒,观察热的传递方向。

我的记录: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

将铜棒抹上凡士林,贴上火柴。火柴从加热点温度高的地方依次落下。

我的发现:热可以沿着铜棒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不同的物体传递热能力一样吗?

我的猜想:不同的物体传热能力不同。

我的方案: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实验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传导(2)灯冒,自上而下,外焰,灯冒,打开,盖上。(3)不同(4)良导体,不良导体(5)银,铜,铝,铁(6)不良导体,羊毛、羽毛、棉花、石棉(7)水银,气体,液体。

2、小法官。

√×××

拓展与应用

1、海绵、塑料。铝或铁

海绵塑料不容易传热,铝铁容易传热。

2、杯子外面设计不容易传热的材料。

19、水变热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3、氺变热了,为什么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3、木宵在水中怎样运动的?

4、冬天暖气是怎

样使房间变暖的?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是怎么变热的?

我的猜想:底部的水先热。

我的方案: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加入一滴高锰酸钾,加热底部,观察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1、蚂蚁 教学目标: 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能根据观察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况的方法,分析结果,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资料、多种思路制作昆虫模型。 4、通过学习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自己总结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一些常见动物是否是昆虫。 教学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课件、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蚂蚁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生回答:蚂蚁。 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个谜语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课、《蚂蚁》。(板书课题:1、蚂蚁)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师:老师还布置大家回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教师提供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 向学生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告诉学生在观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1、小组观察。 师: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 师课件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师: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 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课件出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详解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 1. 细胞 我想探究的问题:2.细胞有多少种类? ——认识显微镜 我的交流:显微镜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调焦螺旋等构成。显微镜可以看到肉体看不到的东西。 我的发现: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观察微小的物体。——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细胞 我的猜想: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状和大小都不同。 我的方案:制作不同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我的记录: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的细胞。 我的发现: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我的收获1.罗伯特·虎克 2.细胞细胞3.生长繁殖衰老死去4.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5.一个6.略 2. 我从哪里来 我想探究的问题: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 ——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方案:询问医生,上网查资料,找书籍。 我的记录:采访对象:医生阿姨重点内容: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细胞结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这就是生命的开始。 我的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 ——胎儿的成长 我的交流: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和氧气慢慢长大。 我的发现: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大约呆9个月后,就准备出生了。 ——双胞胎 我的交流:双胞胎有的性别相同,有的性别不同,相貌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 我的发现:性别相同,相貌相似的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分裂成的。 试管婴儿 我的交流:在试管里卵子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分裂几次后放回妈妈的子宫,在子宫里成长成胎儿。 我的发现:试管婴儿也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 ——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我的方案:在肚子前面负重,做游戏体验一下。 我的发现:妈妈十月怀胎好辛苦。 ——我的收获(1).一个细胞(2)3;6;(3)9个月(4)胎儿 3.人的一生 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观察,记录食物,统计分析、找规律,根据不同标准对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讨论,初步掌握调查记录食物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学习辨证地看问题,意识到分类的标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科学知识:发现一天所吃的食物的问题和规律,能够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归类。教学准备:了解我们常吃的食物,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我们这儿有个习惯,碰到熟人都会问:“吃过了吗?”来打招呼,老师也想和同学们打个招呼:“你们早饭吃过了吗?“那你们早饭吃了几种食物啊?” 2、老师:你们早饭就吃的很丰富,相信昨天一天吃的就更加丰富了,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吗? 3、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我们一天的食物(出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1、师:那么我们的食物有哪些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怎么做。学生交流(要把我们吃的食物记录下来,进行研究。)我们首先要把昨天一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想一想应该怎样记?(学生发言:可能说到按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2、提出记录要求:(课件出示温馨提示:记录要实事求事,不要遗漏。按早餐、中餐、晚餐、其他来记录。统计出小组内一天共吃了几种食物。 (学生记录、老师巡视) 3、交流: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你们昨天一天的食物?(投影展示2个小组的食物记录表) 问: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发现每天吃的食物有没有规律和问题? 4、小结:我们一天要吃几十种食物,一天中吃的最多是等,每餐都吃的是。 活动二:给食物分类 1、整理食物,提出要求:刚才我们发现一天的食物中有很多的相同食物,我们把这些食物整理一下好吗?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小卡片,请小组边讨论边把食物记录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写一种食物,各组推荐一个同学用水彩笔写,把字尽量写得大一点、工整一些,看哪一组最先完成?边整理边讨论怎样交流才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 2、学生分组整理、讨论。 3、一小组上前尝试汇报交流(把食物贴在黑板上)说说理由 4、师:刚才的小组把食物分成了几类,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统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分类关键是什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师指导) 5、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 6、再次汇报交流,请用不同分类方法的小组汇报,师适时补充板书 7、小结:我们给食物进行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按个人的喜好分、食物的结构分、按味道分、按食物的来源分、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等,不管怎样分,只要在同一次分类的过程中保持分类标准的统一性都是可以的。 8、教师引导:植物类的食物和动物类的食物你们还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基础训练系列自主学习全册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课病毒 我想研究的问题 2病毒的种类有多少? 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染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撒点84消毒液,再就是通风换气 我的记录:见课本3页 我的发现: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 我的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饮食、体液、被动物咬伤或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 我的发现: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卫生;锻炼身体;注射疫苗。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流感、狂犬病、麻疹 (3)独立生存 (4)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二.细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2.细菌有什么特点? 3.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4.细菌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与体验 我的交流: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个体微小。 我的发现: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我的方案:查资料,调查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细菌适应能力极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我的收获: (1)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单细胞、显微镜 (3)腐生细菌 (4)72次108次 三、馒头发霉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馒头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我的猜想:天热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受潮湿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湿度有关。 我的方案:取四片同样的馒头,分别标上1.2.3.4号,将1.3号馒头分别滴上水,2.4号不滴水,用4个透明塑料袋分别密封好4片馒头,将1.2号放在温度较高的阳台上,3.4号放在温度较低的室内。每天按时观察,把观察的现象和出现的部位记录下来。 我的发现: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我的收获 (1)食物发霉、衣物发霉、日常用品发霉 (2)蘑菇、真菌 (3)植物、动物 (4)患病、有益的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实用文档 1、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食物的分类:我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动物和植物。 按食物的来源分为: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菌类食品;按味道分为:酸、甜、苦、辣、咸; 大自然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2、碘酒遇到淀粉变蓝色,含淀粉的有:面粉、米饭、地瓜、土豆。 脂肪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渍。 蛋白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含蛋白质的有:瘦肉、蛋白 3、维持生命至少需要40种营养素,食物中的营养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瘦肉、鱼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肥肉中含有脂肪,各种粮食中主要含有:淀粉,蔬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和水。 4、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来自于:鱼、奶、蛋。奶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谷类食物是我们传统膳食主体。 动物食物中的钙比植物中的钙要好。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分为10份,米、面食占四份,蔬菜、水果占四份,牛奶、肉、蛋、油占两份。 6、怎样饮食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或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哪些?) 答: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吃东西要定时定量;要注意营养搭配; 7、如果让你设计一下你的一日三餐,你会怎样做? 答:早餐:牛奶+火腿+馒头。午餐:主食+肉+菜。晚餐:主食+少油少盐的肉和菜。 8、合理饮食的方法:1、食物多样化,以谷物为主2、多吃蔬菜和水果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少盐少油少糖6、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9、常见的配餐有哪几种? 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实用文档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 1、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不断的加 入就会出现不溶解的现象叫做饱和。高锰酸钾放到水里,水变紫色。 2、水除了能溶解一些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3能溶解:食盐、高锰酸钾、洗衣粉、白糖、 不溶解:粉笔末、黏土、食用油(水在下油在上)、面粉、薯条、沙、木屑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第一课病毒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2.病毒有多少种? 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用点84消毒液,通风换气等。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流感、狂犬病、麻疹 (2)菌丝 (3)左边:(菌褶)(菌丝)右边:(菌盖)(菌柄)(地下菌丝) 2.小法官。 (1)错;(2)对;(3)对;(4)错;(5)错 3.我会选。 (1)C;(2)B;(3)B;(4)C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答:这些根瘤是根瘤菌,它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直接供给大豆发育所需要的氮素营养。 2.答:为了消灭病毒杀死细菌。 3.答:因为晾晒可以防止衣物发霉。 三、探究能力 答:如何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何利用有益的细菌?食用菌如何种植? 四、反思回顾 1.答:我学到: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是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蘑菇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组成。和小伙伴合作的很愉快。 2.答:野外采摘的蘑菇如何识别有毒还是无毒?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二.细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 2.细菌有什么特点? 3.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4.细菌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与体验 我的交流: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个体微小。 我的发现: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我的方案:查资料,调查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细菌适应能力极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我的收获:(1)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腐生细菌 (4)72次108次 三、馒头发霉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呢? 2、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馒头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我的猜想:天热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受潮湿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湿度有关。 我的方案:取四片同样的馒头,分别标上1.2.3.4号,将1.3号馒头分别滴上水,2.4号不滴水,用4个透明塑料袋分别密封好4片馒头,将1.2号放在温度较高的阳台上,3.4号放在温度较低的室内。每天按时观察,把观察的现象和出现的部位记录下来。 我的发现: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如何防止物品发霉? 我的交流:许多食品、衣物、日常用品等,如果不妥善保管就会发霉坏掉造成损失。 我的发现:为了防止食品、衣物等易发霉的物品,应该放在通风降温的地方,用防腐剂真空包装等方法防止发霉。 我的收获 1、有食物、衣物、日常用品 2、真菌 3、真菌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4、患病,有益的 2、生活中的科学。 真菌对人类的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你知道有哪些? 有利的一面:利用真菌制作食品、调料、药品等 有害的一面:会使人类或其它生物患病 四、食用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蘑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如何区别有毒蘑菇? 3、你知道的食用菌有哪些?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基础训练答案

四年级科学基训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 我们的食物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2我们的食物有那些?3、我们的食物从哪里产生? 观察实验昨日三餐统计: 我的发现:我们每天吃的失误不同,有时搭配不合理。 给食物分类 我的方案:准备不同的食物比如黄瓜、茄子、牛肉、猪肉、苹果、香蕉 我的发现:根据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可以把它们分为肉类、蔬菜类、水果类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我们的食物有白菜、茄子、大米、小米、面包、猪肉。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肉类、面食类、蔬菜类、三大类 2)我们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 2、小法官 1)我们家天天吃火腿肠,因此火腿肠应该是主食( F ) 2)像太空豆角、太空辣椒等是在太空育种的,所以太空蔬菜不来自于大自然( F ) 2 我们的营养 我想研究的问题 1 人为什么需要不同的食物? 2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观察实验: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脂肪? 我的方案:把花生米放在白纸上挤压。 我的发现:白纸上有油渍出现,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的方案:在一块馒头上滴上碘酒 我的发现:馒头上出现了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方案: 用镊子夹住一小块瘦肉在酒精灯上 我的发现:有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3)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4)用力在纸上挤压花生米,花生米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这说明花生米里含有脂肪。 2、小法官 1)从食品包装袋上可以获得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等信息(T ) 2)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维生素( F ) 3 饮食与健康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怎样饮食才是科学的?2有营养的东西有多少?3为什么我们要吃有营养的东西? 4 我们为什 么要喝水? 观察实验 我们的饮食科学吗?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青岛版有答案)

一、探究填空。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塑料袋会上升,纸蛇会旋转,这是因为它们都受到了答案上升的力的作用。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所发明的答案就是一种原始的热气球。 3、热气球之所以能上升到很高的空间,是因为受到了答案上升的力。 4、充气跳跳球能够弹起,汽车轮胎能减轻颠簸,这些都是答案作用的结果。 5、气球在撒气的同时会被推出一段距离,这是答案力作用的结果。 二、探究选择。 1、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是答案。 ①中国 ②印度 2、空气受热后体积会答案。 ①膨胀 ②缩小 3、热气球升空是因为受到了答案的作用。 ①热空气上升力 ②空气弹力 4、篮球能在地面上弹起是答案作用的结果。 ①升力 ②弹力 5、火箭起飞是因为受到了答案的作用。 ①弹力 ②反冲力

6、两块带水的平板玻璃合在一起,人们就不容易把它们掰开,这是因为答案的缘故。 ①两块玻璃相互吸引 ②大气压力 三、探究判断。 1、热气球之所以能上升,是因为受到空气向上使之升高的力的作用。(答案) 2、我国古代发明的原始的热气球叫做松脂灯,又叫孔明灯。(答案) 3、直到18世纪后期,欧洲才发明了热气球,比中国晚了很多年。(答案) 4、皮球中充气比较多,弹力也就比较大。(答案) 5、家庭厨房的抽油烟机安装在炉灶上方,是因为热空气上升的缘故。(答案) 四、名词简答 大气压力: 答案 五、列举 1、列举人们利用热空气或控制热空气的事例: <<<12&&&答: 答案 2、列举人们利用空气制造弹力的事例: 答: 答案 六、观察实验 1、篮球内充入空气的多少不一样,篮球的弹力也不一样?请你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证明。 答: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doc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二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三下科学基训一单元答案 P1 2.怎样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 用手推小车。静止的小车动起来了。 用积木搭个山洞,让小车钻。小车能否过去山洞跟山洞的人小,和用的力人小有关P2 有关系. 1(1)力,力(2)力,推力,拉力。推力,拉力。 2.设计一个高且光滑的滑梯,小车从滑梯上部滑下,会跑得又快又远。 P3 2、滑梯里有哪些学问? 双手按在桌面上向前推。感觉很费劲。 找个同学,在地面上推拉他。感觉很费劲。 与物体表血?粗糙程度育关。与物体接触血积、表曲粗糙程度有关。 P4 1、(1)摩擦力(2)粗糙程度,粗糙,人,光滑,小(3)重,轻 2、润滑油有润滑的作用,减少了摩擦力。 P5 2、玩跷跷板时,育哪些有趣的现象。 找个比我瘦的同学一起玩。我一下就把他翘起来了。 P6 在杠杆左右两边,多次放钩码试验。 只要距杠杆尺屮心一样长,两边放的钩码数一样,杠杆尺就可以平衡。

(1)一样多,屮心相等(2)平衡原理,托盘、指针盘、游码、祛码、毁子(3)左盘,右盘,银子(4)跷跷板、天平秤。 P7 2、弹簧里有哪些用处? 找个带弹簧的圆珠笔弹弹试试。圆珠笔里的弹簧能使笔弹起来。 找个拉力器试试。拉力器的弹簧有力量。 不同材料的物品压缩或拉伸后形状的变化不一样。 P8 1、(1)要恢复到原來形状的(2)沙发,弹簧秤,拉力器,圆珠笔,皮球。 2、做沙发和车辆的减震。 P9 2、利用磁铁能做哪些游戏? 磁铁的朋友丿应该是铁制品。拿看磁铁,吸实验。 P10 能吸住的就是磁铁的朋友。 不一样,实验材料:回形针数个,磁铁一个,实验过程:用磁铁的左端,屮间,右端分别吸冋形针。 能隔着物体吸铁。实验材料:磁铁,口纸一张,冋形针数个,隔着门纸用磁铁吸冋形针。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 P11 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它的正极总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找两块磁诙,互相吸引。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第1页共16页有干扰。把磁诙放在正在收听的录音机旁边。录音机会受到干扰。 1.(1)圆形磁铁、长方形磁铁,形状。(2)吸附,吸铁。 (3)磁诙两端的磁性人。(4)南北,两,南极,S,北,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漏补缺。 1.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 纤维素、矿物质和。 2.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和等组成。 3.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4.黑深色的物体比白浅色的物体吸收的辐射热。 5. 根主要是靠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6. 热在水中主要是以的方式传递的。 7. 把气球吹足气,口朝下松手,气球会,气球运动方向与空气喷 出的方向。这种现象叫做。 8.救生圈、轮胎、充气蹦蹦床内都充满了。都是利用了有弹性的原理。 9.叶子不断的蒸腾水分,能促进植物的根不断的吸收和。 10. 大气有压力,所有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这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 做。这种压力的方向来自。 二、珠海拾贝。 1. 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水和盐类 B、维生素 C、淀粉和糖类 2. 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装置是()的。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3. 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是。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4. 相同坡度,水流大的产生的力量。 A、大 B、小 C、相同 5. 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跑出去了。 A、叶的两面 B、叶的上表皮的气孔 C、叶的下表皮的气孔 6. 热气球升空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B、空气的反冲力 C、热空气比冷空气重 三、明辨是非。 1.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食品将由工厂生产。所以,人们可以不再依赖 大自然。()。 2. 物体吸热的快慢只与其本身材料有关。() 3.自然界中水利溶解的物质都是有害的。() 4.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5.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四、我的科学实验。 1.如图,将一株植物的根完全浸在水中,水面 处滴一层植物油或用棉花把瓶口封好,再水面到 达处做一个记号,将这个装置放在向阳通风处, 观察现象。几天后,会发现瓶子中的水, 说明。 2.如图,将木屑放在水里,加热后,我们看到的现象 是,这就是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叫。 五、简答题。 1.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传热快,哪些地方需要传热慢? 请各列举3个实例。 2.冬天路上有积雪,人们经常会撒些煤渣,这是为什么? 六、实验探究 怎样证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水的作用?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参考答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热胀冷缩;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一、我想研究的问题:;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二、观察实验;1、温度计为什么能够测量温度?;我的观察:温度计有液泡、玻璃管、和刻度;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的记录:水、酱油、饮料均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1)膨胀缩小热胀冷缩(2)液体热胀冷缩(3)水;冷敷有利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二、观察实验 1、温度计为什么能够测量温度? 我的观察:温度计有液泡、玻璃管、和刻度。我的发现:温度计的红色液柱能上升和下降。 2、液体的热胀冷缩: 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的方案:运用水、酱油、饮料等做实验。 我的记录:水、酱油、饮料均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我的发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我的收获 (1)膨胀缩小热胀冷缩(2)液体热胀冷缩(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四、拓展与应用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止血。 第2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二观察实验 1、夏天,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我的猜想: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我的方案:把气球套在瓶口,把瓶子放在热水中。我的发现: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的变化我的猜想: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的方案:用铜球做实验。 我的记录:受热铜球不能通过。遇冷铜球能通过。我的发现: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2)气体固体(3)热胀冷缩2、小法官 (1)对(2)错(3)对3、我会选 (1)2 (2)2 四、拓展与应用 因为冬天瓶盖受冷收缩。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1、我会填(1)上升下降(2)热胀冷缩 (3)气体受热体积膨胀(4)空气膨胀2、小法官1)错(2)错(3)对(4)错(5)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瓶装饮料一般不装满,为什么? 是为了防止夏天温度高,饮料受热体积膨胀而爆裂。2、冬天,钢笔毛有时拧不开,是什么原因?因为笔帽受冷收缩。 3、夏天,电工架电线时,为什么把电线放得松一些?为了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断开。 4、烧水时,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不能装的太满?防止水受热膨胀留出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二、观察实验 1、温度计为什么能够测量温度 我的观察:温度计有液泡、玻璃管、和刻度。 我的发现:温度计的红色液柱能上升和下降。 2、液体的热胀冷缩: * 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我的方案:运用水、酱油、饮料等做实验。 我的记录:水、酱油、饮料均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我的发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我的收获 (1)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2)液体热胀冷缩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四、拓展与应用 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止血。 ; 第2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二观察实验 1、夏天,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 我的猜想: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我的方案:把气球套在瓶口,把瓶子放在热水中。 我的发现: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的变化 我的猜想: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我的方案:用铜球做实验。 我的记录:受热铜球不能通过。遇冷铜球能通过。我的发现: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 (2)气体固体 (3)热胀冷缩 2、小法官 (1)对(2)错(3)对 、 3、我会选 (1)2 (2)2

四、拓展与应用 因为冬天瓶盖受冷收缩。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我会填 (1)上升下降 (2)热胀冷缩 (3)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 (4)空气膨胀 2、小法官 (1)错(2)错(3)对(4)错(5)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瓶装饮料一般不装满,为什么 是为了防止夏天温度高,饮料受热体积膨胀而爆裂。 2、冬天,钢笔毛有时拧不开,是什么原因 因为笔帽受冷收缩。 3、夏天,电工架电线时,为什么把电线放得松一些为了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断开。 ? 4、烧水时,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不能装的太满 防止水受热膨胀留出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答案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册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食物的分类:按食物的来源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按味道分为:酸、甜、苦、辣、咸;还可以按营养成分分类。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2、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含淀粉的有:面粉、米饭、地瓜、土豆。脂肪在纸上会留下油渍。含脂肪的有花生米、肥肉。蛋白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含蛋白质的有:瘦肉、牛奶、鸡蛋 3、维持生命的营养素: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4、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分为10份,米、面食占四份,蔬菜、水果占四份,牛奶、肉、蛋、油占两份。 5、怎样饮食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或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哪些)答: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吃东西要定时定量;要注意营养搭配;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 1、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不断的加入食盐就会出现不溶解的现象。高锰酸钾放到水里,水变紫色。 能溶解:食盐、高锰酸钾、洗衣粉、白糖、 不溶解:粉笔末、黏土、食用油(水在下油在上)、面粉、薯条、沙、木屑3.实验搅拌唯一不同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其他条件都相同 实验用热水唯一不同条件:热水与凉水其他条件都相同 实验研碎唯一不同条件:冰糖与糖粉;粗盐与细盐其他条件都相同4.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将物体研碎。 水除了能溶解一些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5.人喝过汽水后会凉快,因为汽水中含有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它排出体外能带走人体多余的热量。

6.生活中溶解的好处:盐溶解在菜汤中,洗衣粉用温水泡开、配制饮料;溶解危害:工业废料溶解在水中造成河流污染。 7.除去水中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去除不溶解的较重的杂质,如石块)、过滤(去除不溶解的较轻的杂质,如泥沙)、消毒(去除细菌和病毒。常用方法是:烧开(最常用)、加氯气、漂白粉。)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净化水的方法还有:蒸馏(或蒸发):去除溶解的杂质,如盐类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1、目前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有30多万种,绿色开花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苔藓类、藻类、蕨类植物不完全具备以上六部分 3、为什么说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答:因为植物能为人类提供食物、生活材料、氧气,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消除噪音。 4.植物的根分几类答:1.须根:如小麦、大葱、韭菜的根。2.直根:如棉花、玉米、芹菜的根。3.变态根(直根变的,也叫贮藏根):如红薯、萝卜的根。 5、植物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贮藏营养。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毛越多,吸水越多。 6.为什么移栽植物时根部要带有较多的泥土答:是为了保护植物的根毛不受破坏。 7.观察叶片下表皮的气孔要用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调焦螺旋)、(载物台)几部分组成。 8.用一个完好的塑料袋套住植物的一个树枝,并把口扎紧。过几天,塑料袋上出现了小水珠,这就是叶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9、蒸腾对我们有哪些好处蒸腾作用不仅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最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青岛版

最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青岛版 第一单元:我们的食物 1._________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第3页) 2._________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遇到碘会变成_________色.________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第4页) 3.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第4页)花生,大豆,芝麻里含脂肪较多,蛋类,奶,肉,鱼中含蛋白质较多,蔬菜水果中含维生素较多,面粉,大米中含淀粉较多. 4.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该占________份,蔬菜、水果应占________份左右,牛奶,肉,油,蛋应占_______份左右(第6页) 5.向米饭馒头上滴碘酒会变成蓝色,说明米饭馒头中含有淀粉 6.检测食物营养需要的工具有滴管,酒精灯等 7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不可以食用 8.因为每个人身高,体重,运动量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 1. 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的过程叫做________.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食盐.在一杯水中加入食盐,食盐会溶解,如果不断加入食盐,最终食盐不溶解.(第11页)食用油在水中不溶解,会浮在水面上.水倒进油中会沉到油的下面.沙子,木屑等不溶解.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溶解(第13页).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多.做加快溶解的实验需要糖或者盐,烧杯,玻璃棒,锤子等工具. 3. 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做净化水的实验需要准备的工具有酒精灯,烧杯,漏斗,过滤纸,镊子,石棉网等.水必须经过消毒煮沸后才可以喝.(第17页) 4. 溶解对人类有好处,但是也有危害.祖传秘方来之不易,经过了人们的反复实验.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1. 地球上的植物已知的有__________种(22页)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23页) 2. 根分为直根和须根,大葱的根是须根,菠菜的根是直根.直根膨大形成贮藏根,我们吃甘薯,萝卜,胡萝卜时吃的就是它的贮藏根.植物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拔草的时候不好拔是因为根可以固定植物.(25页)植物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扎得越深,吸收的水分越多.叶子蒸腾的水分越多,根吸收的水分越多.移栽植物的时候,根部应该多带一些泥土. 3. 气孔在叶子的下表皮.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27页)树林里空气湿润是由于叶的蒸腾作用.移栽植物时剪去一些枝叶可以减少蒸腾.叶子蒸腾的水分越多,根向上输送的水分越多.叶子越大,蒸腾的水分就越多. 4. 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如果除去叶绿素,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5.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_提供的.(29页) 6.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_______________,合成植物需要的____________,同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叶的这种作用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29页) 7. 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做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把绿叶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植物的各部分.树干里有运输水分的细管,叫做导管.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茎被称为植物的“血管”(31页)茎有很多种形状.树干环割之后切口上方会膨大起来.(31页图).茎除了运送水分和养分之外还可以支撑植物. 8. 解剖植物的茎进行观察时,有两种切法:横切和纵切.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 答案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课病毒 我想研究的问题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2病毒的种类有多少? 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染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撒点84消毒液,再就是通风换气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流感、狂犬病、麻疹 (2)菌丝 (3)左边:(菌褶)(菌丝)右边:(菌盖)(菌柄)(地下菌丝) 2.小法官。 (1)错;(2)对;(3)对;(4)错;(5)错 3.我会选。 (1)C;(2)B;(3)B;(4)C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答:这些根瘤是根瘤菌,它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直接供给大豆发育所需要的氮素营养。 2.答:为了消灭病毒杀死细菌。 3.答:因为晾晒可以防止衣物发霉。 三、探究能力 答:如何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何利用有益的细菌?食用菌如何种植? 四、反思回顾 1.答:我学到: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是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它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蘑菇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组成。和小伙伴合作的很愉快。 2.答:野外采摘的蘑菇如何识别有毒还是无毒?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二.细菌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 2.细菌有什么特点? 3.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4.细菌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与体验 我的交流: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个体微小。 我的发现: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我的方案:查资料,调查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细菌适应能力极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我的收获:(1)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腐生细菌 (4)72次 108次 三、馒头发霉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呢? 2、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馒头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我的猜想:天热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受潮湿的时候馒头容易发霉,馒头发霉可能与湿度有关。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营养》、《饮食与健康》3课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食物》是本单元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用观察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一些食物,知道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我们的营养》一课是让学生学习用简单的实验方法鉴别几种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进一步收集资料,并作简单分析。《饮食与健康》主要阐述任何一种或一类食物都不能为人体提供全部所需的营养素,所以我们要学会从营养的角度认识食物的分类,合理地搭配日常的膳食。在对信息作进一步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认识到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3课时 1、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2.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 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并随机板书课题。 (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3)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集锦 1. 我们的食物有哪些?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2. 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哪里?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菌类(微生物)。 3. 食物按味道可分为几类?答:食物按味道可分为酸、甜、苦、辣、咸五类。 4.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脂肪?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5.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淀粉?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6. 哪些粮食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答:小麦,土豆,地瓜,大米,玉米。 7.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蛋白质?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8.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哪些?答: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9. 常见的配餐有哪几种?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10. 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答: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米

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11. 怎样饮食才有益于我们健康?答: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3.营养搭配要合理。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5.细嚼慢咽不吃泡饭。 12. 什么叫溶解?什么叫溶解?举例说明。答:像食盐、白糖、小苏打等,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13. 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有什么发现?答: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加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沉淀。这种现象叫做饱和。 14. 溶解对人的生活意义很大,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答: ①化肥溶解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②食盐溶解后才能食用。③青霉素溶解后才能注射。 15. 怎样加快溶解?答:研碎、搅拌、加热都能加快溶解。 16. 怎样用最快的方法制作一杯冰糖水?答:把冰糖研碎,倒在杯子里,倒上热水,用筷子搅拌。 17. 食盐溶解后还能回到原状态吗?请你设计实验解答。答:在烧杯里加上水,放入适量的食盐,搅拌,食盐溶解后,放在阳光下暴晒。水蒸发了,食盐又还原到原状态。 18. 怎样试制饮料?每次都对每种配料(定量)选取;配制出一杯后,仔细品尝,找出不足,下一次配置时,尽量弥补。一个好的配方要经过(多次)配制才会产生。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五年级下册 一二单元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等 我的交流: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我的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复杂。我的交流: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 我的发现: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 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我的方案:取两支试管,倒入等量的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然后向两只试管中滴入同量的碘酒,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 试管1

淀粉液、碘酒、试管 不加唾液 变蓝色 试管2 加唾液 没有变化 我的发现: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填一填 1.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呼吸、排汗、大小便。 2.蓝 3.唾液腺,淀粉,麦芽糖。 4.消化,小肠 5.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生活中的科学: 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 我想研究的问题

2.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3.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屏住呼吸。 我的交流:不舒服。 我的发现: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我的猜想: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方案:1.收集呼出的气体,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2.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充气,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 我的记录: 火柴继续燃烧 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石灰水没有变化 石灰水变浑浊 我的发现: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交流: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我的发现: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