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历年命题剖析

叶圣杯作文大赛(2015 年8 月最新版)

大赛简介

“叶圣杯”作文大赛,全称为“叶圣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是迄今为止全国级别最高、最有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作文赛事之一,备受全国中学师生及教育界、文学界、出版界瞩目。

“叶圣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主办,由《中学生》杂志社承办,有教育界、文学界、出版界强大的专家队伍支持、指导。

“叶圣杯”大赛于2003 年开始举办,已成功举办十三届,2015 年9 月开始举行第十四届。大赛已经形成了规的形式和谨公正的评选原则,通过学校初赛、现场决赛的多个环节,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的多层选拔,大大增强了比赛结果的可信度,使之成为有关部门评价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依据。

“叶圣杯”大赛把叶圣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标准的崭新理念结合起来,形成了“生活化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的理念,体现了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独特风格。“叶圣杯”大赛已成为国写作类竞赛的品牌项目,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国中学写作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赛沿革

“叶圣杯”大赛,由著名出版人、作家、原《中学生》杂志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叶至善先生(叶圣之子)授权,叶圣女、资深编辑叶小沫女士从第八届起出席大赛的颁奖大会,对大赛给予高度评价。“叶圣杯”大赛自2003 年下半年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学生杂志社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联合主办了五届,

2008 至2009 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少

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中学生杂志社承办,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课题组协办,2010 年起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主办,中学生杂志社承办,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赛以新鲜的理念、健康的导向和规公正的评选原则与程序,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历届大赛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凤凰网等报道。

大赛理念

一、大赛宗旨:弘扬叶圣教育思想,倡导中学生健康写作,服务和配合课程改革,发现与培养文学新苗。

二、大赛基本理念:生活化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

三、大赛主导思想:倡导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和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审美意识,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外大事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等作为作文的素材;鼓励同学们客观反映校园生活,观察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还原千姿百态的生活,还原与众不同的梦想;我们强调写什么,关注什么,如写出新意,强调作文对生活、对生命、对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

四、倡导关注的六类题材:1.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2.校园生活;3.家庭生活;4.社会生活;5.文化生活;6.心世界。

五、评稿七项标准:1. 选材好:视野开阔,题材多元,还原生活,注重体验,虚构合理;2. 取角新:视角求新,独具慧眼,善于聚焦,善于求异,善于转换:3. 情感真:真挚情感,真切见解,出自心,立意正确,积极向上;4. 构思巧:讲究章法,清晰连贯,巧妙布局,跳出模式,勇于尝试;5. 手法活:自Word 资料

由表达,多种式,多种手法,灵活多姿,努力创新;6. 语言美:遵循规,自然流畅,合

意得体,准确生动,个性鲜明;7. 文风实:健康活泼,多姿多彩,贵在朴实,力戒浮华,反对颓废。

大赛作用

“叶圣杯”大赛努力为学生服务,提高语文素养见实效。“叶圣杯”大赛在平时作文、考场作文、竞赛作文之间打开了互相连接的通道。大赛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大赛鼓励学生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外大事以及日常生活等作为写作的资源,有力地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提高了写作水平及高考中考语文成绩。在高考、中考状元或语文单科状元中,不乏“叶圣杯”大赛获奖作者。通过自主招生途径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中,不少是在“叶圣杯” 大赛中取得佳绩者。各地反馈的信息表明,近几年来,“叶圣杯” 作文大赛获奖学生已有多人通过著名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先后进入这些学校学习,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大学、南开大学、大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乐清中学2015 届考生洁(第十二届“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得主)同时获得清华、北大、浙大、人大自主招生考试资格,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一中2014 届考生江锦(第十届“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得主)获得大学、中南大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后被大学录取。乐清中学2014 届考生余明静(第十届“叶杯”一等奖获得者,第十一届“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得主)获得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预录取资格,后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北京通州区潞河中学2013 届考生费圣轩(第十一届“叶杯”二等奖获得者,决赛中评为“全国十佳小作家”)获得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后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拔尖创新

人才选拔录取。曲阜师大附中2012 届考生雨(第

八届“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得主)同时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大学五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白象中学

2012 届毕业生倪协克(第九届“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得主)通过上海戏剧学院自主招生校考,成为2012 年“上戏”影视文学专业新生。一中2011 届考生廷屹(第八届“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得主)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等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后被大学录取。松滋四中2007 届学生甜甜(第四届“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得主)被大学录取。大学、东北师大学、大学、师大学等高校已连续多年将“叶圣杯”大赛获奖作为自主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文学写作类特长认定,明确写入招生简章。2015 年自主招生资格审查中,仅东北师大学就有43 名“叶圣杯”大赛获奖选手通过审查。参加大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不少学生经过大赛历练成为了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

“叶圣杯”大赛努力为为教师服务,提高业务水平出成果。大赛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助手和朋友。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参赛,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更多的教学成果,在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写作教学研讨活动,展示教学科研成果,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叶圣杯”大赛努力为为学校服务,提高办学水平上台阶。大赛紧密结合学校写作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多学校把大赛活动列入教学计划,连年组织学生参加,使写作教学现状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改进,形成融写作教学与校园文化生活、思想道德教育于一体的良好教育式,并且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学校的教育特色,不少学校因此而进入示学校、特色学校、名优学校的行列。

“叶圣杯”大赛努力为培养文学新人搭建交流与成功的平台。大赛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校园文学新人。“全国十佳小作家”评选活动是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从这里走出了110 位“小作家”,其中有十余位先后加入省级作协或全国作协。他们中有牧笛(第三届,天津作协、中国作协)、敬辉(第三届,作协)、诗喆

(第四届,作协)、海升(第五届,作协)、马小翔(第六届,作协)、廷屹(第八届,作协)、佳羽(第九届,作协)、万亿(第十届,作协)、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第十届,新疆作协、全国作协)、肖一笑(第十二届,作协)等。其他获奖选手中也涌现出不少文学新秀。

“叶圣杯”大赛努力为推进课程改革开辟实践与研究的园地。大赛既是中学新课改的实践园地,也是中学新课改的科研园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作为大赛主办单位,增加了大赛的学术含量,为促进新课改形势下的校园文学活动和写作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承办单位

《中学生》杂志是1930 年夏丏尊、叶圣等人创办的,自清、光潜、作人、俞平伯、林语堂、振铎、丰子恺、蔡元培、郁达夫等名家都曾是该刊的作者或参与者,该刊是当时中学生“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益友,是当时进行国文教育的中心阵地,在中国教育与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其地位不可动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于1964 年秋亲笔题写刊名,寄托了党和领导人对全国中学生的美好愿望。老一辈教育家、文学家优秀的教育思想与我们新时代的精神完美契合,构成了大赛写作的健康主旨。具有80 多年历史的级名刊《中学生》承办“叶圣杯”作文赛事,将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引导全国各类作文竞赛活动朝着健康、有序、有效的向发展。

历届“全国十佳小作家”

第三届( 2005 年)

安琪 (实验中学 ) 念念 ( 松滋三

中 )

古月 (襄樊 36 中) 董水芬(永嘉碧莲中学 ) 第四届( 2006 年) 余雪尔(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语学校初一学生) 殷实(省道北铁路中学高三学生) 怀利(涉县光华中学高中部学生) 诗喆(省市华英学校初二学生) 甜甜(省松滋市四中高二学生) 琬珑(省市第十一中学初二学生) 尚斐(省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晓(省乐清市虹桥中学高二学生) 宝丹(省市飞厦中学八年级学生) 高立强(北京十二中分校初一学生)

第五届( 2007 年)

海升 (省市空港新区康杰中学高二 / 指导老师:梁元成) 羿 (省市一中高一 / 指导老师:包春华)

洁溪 (省马市第七中学初二 / 指导老师: 芳)

欢 (省市岳化一中高二 / 指导老师:艳辉)

皖琪 (省市铁路一中学高二 / 指导老师:立伦)

宁 (北京市师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 / 指导老师:殷红)

祥治 (省市外国语学校高三)

敬辉 (郯城二中 ) 祝师恩 (上海开元中学 ) 牧笛 (天津天慈中学 ) 韵(高级中学 ) 娟 ( 西吉中

学 )

毛明军 (枝江一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