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练习题库: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第1部分判断题

题号:QHX018704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 截至2015年底,1940余万人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A、对

题号:QHX018702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 十二五期间,原“四大”所全部完成本土化转制,但外国事务所在中国内地设立常驻代表机构仍需财政审批。

B、错

题号:QHX018699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3. 在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时应积极推动大中型事务所优先采用普通合伙组织形式。

B、错

题号:QHX018694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4.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立法科学、完善,执法时做到严格、高效,全民守法、营造氛围。

A、对

题号:QHX018696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5. 1998年形成了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的现行管理会计体系。

B、错

题号:QHX018705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6. 近年来,我国会计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会计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区与GDP排名前十的地区基本相同。

A、对

题号:QHX018697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7. 201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B、错

题号:QHX018692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8. 《注册会计师法》是在199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

B、错

题号:QHX018693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8. 2014年7月,财政部令76号,对会计基本准则进行了修改,将公允价值重述为:在公允

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B、错

题号:QHX018701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9. 十二五之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分层次、广布局、重质量的会计人才培养平台以及层次递进、相互衔接、各有侧重、辐射全国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A、对

题号:QHX018695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0. 新《会计法》修订后更侧重于会计法律关系、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法律责任等内容。

A、对

题号:QHX018698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1.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460家(含分所1046家);执业注册会计师103081人,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

A、对

题号:QHX018700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2. 对会计人才的行政管理是指对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成立会计人员管理机构,财政部主管全国会计工作,各地财政部门分级负责。

B、错

题号:QHX018706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5. 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准则研究、起草、实施以及对外交流、组织联络咨询专家队伍等方面起作用。

A、对

题号:QHX018703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7.为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可通过研究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制度和会计“黑名单”制度,将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的诚信记录以及违法违规单位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来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A、对

第2部分单选题

题号:QHX018710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3. 《注册会计师法》的专项修正案中规定哪个部门有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审批权()。

A、财政部

B、省级财政部门

C、县级财政部门

D、国务院

正确答案:B

14. 2005年,国资委对央企审计师提出轮换政策,规定每()年轮换一次。

A、6

B、5

C、4

D、3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18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5. 自1999年起,建立起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技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等在内的()体系。

A、管理会计

B、预算会计

C、社会保险基金

D、政府会计

正确答案:C

题号:QHX018715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6. 为大力拓展注册会计师业务领域,可涉及的新业务不包括以下哪项()。

A、涉税服务

B、管理会计咨询

C、司法会计鉴定

D、审计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9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7.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A、2002

B、2006

C、2010

D、2014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09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8. 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任务不包括以下哪项()。

A、大力拓展注册会计师业务领域

B、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C、优化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合理布局

D、积极引入外资事务所

正确答案:D

19. 为健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原委员会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财政部会计标准()委员会——为准则制定、实施和国际趋同等提供咨询。

A、咨询

B、战略

C、审计

D、薪酬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21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0. 2014年,陆续发布()计量、财务报表列报、职工薪酬、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合营安排、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金融工具列报等八项准则。

A、历史成本

B、公允价值

C、未来现金流

D、重置成本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20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1. 政府会计科目设置要实现()和()双重功能。

A、预算会计;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基金会计

D、财务会计;基金会计

正确答案:A

题号:QHX018714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2. 会计名家培养工程等学术带头人应选择每年()人,()岁以下,主要由具有会计学博士授予权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3家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推荐,专家评委会综合考评。

A、5;55

B、10;55

C、5;60

D、10;60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08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3. 如何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以下不正确的是()。

A、完善会计法律体系

B、广泛开展会计普法教育

C、加强会计监督检查

D、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3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4. 2020年,财政部计划再培养()名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累计()名全国领军。

A、300;3000

B、600;3000

C、300;2000

D、600;2000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07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9.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

A、坚持强化法治

B、坚持服务发展

C、坚持文化传承

D、坚持以人为本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1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2. 在完善会计法律体系时,十三五在立法方面的主要任务不包括以下哪一点()。

A、加强顶层设计

B、坚持与时俱进

C、推进科学民主立法

D、促进会计法律法典化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7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6. 2016年,()——慈善组织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

A、《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B、《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C、《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D、《会计法》

正确答案:A

第3部分多选题

题号:QHX018726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5. 实施会计人才战略的成绩包括以下哪几点()。

A、制度建设加强

B、管理体制顺畅

C、人才队伍精简化

D、人才结构优化

正确答案:ABD

题号:QHX018725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6. 推进会计服务市场开放要求做到()。

A、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抓好双边、多边会计服务市场开放谈判和跨境审计监管合作

B、鼓励跨境服务,规范跨境执业行为——外国企业、外国资本“走进来”

C、指导支持以成员所模式为主流构建国际网络、参与国际竞争

D、重点扶持大型所创建民族品牌国际会计网络或在加盟的国际会计网络中日益发挥重要影响

正确答案:ACD

题号:QHX018722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7.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意义在于它是()。

A、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重要抓手

B、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C、推动行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

D、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路径

正确答案:ABC

题号:QHX018723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7.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A、会计法制和会计标准体系更加科学

B、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C、会计工作者执业能力明显增强

D、会计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正确答案:ABCD

题号:QHX018727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8. 继续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哪些形式()。

A、课程教学

B、案例教学

C、问题讨论

D、研讨会

正确答案:ABCD

题号:QHX018724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8. 管理会计可应用在以下哪个领域()。

A、业财融合

B、战略

C、预算

D、风险管理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BCD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论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现代化的实现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各行各业都要实现现代化,其中也包括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会计现代化是指广泛、系统地运用先进、科学、规范的快件理论、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现代化包括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方法现代化、会计手段现代化和会计组织现代化。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在“九五”期间,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在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实现会计的现代化、法制化。”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的。 会计工作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会计发展的方向。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其要求是会计工作要达到先进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国际性;会计工作范围性事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基础,科学性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基础要求,先进性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最高要求,国际性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最终要求。 二、会计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系统管理 会计系统是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调整。会计系统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运行受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管理要重视系统管理,即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系统因各体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子系统,对子系统也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系统管理,如对成本系统的管理,对资金的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因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管理环节的系统。它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而形成会计管理体系。这种立足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也就是全过程管理。 会计重视系统管理,是全面的管理,但同时,也要注意全面管理中的重点管理,即管理中心——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不同企业,因客观条件不同而主要矛盾不同,相应会计管理的中心也不同;有的企业以成本管理为中心,有的企业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有的企业以销售管理为中心。 (二)人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要重视对人的培养。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变革与发展

目录 一、“互联网+”对会计工作影响的表现形式 (1) (一)新的服务模式初现端倪 (1)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趋向成熟 (1) (三)“互联网+”已成为会计管理新手段 (2) (四)“互联网+”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 (2) 二、“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和深刻的变化 (2) (一)“互联网+”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3) (二)“互联网+”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大数据化 (3) (三)“互联网+”促进了财务人员要提供对企业管理者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3) (四)“互联网+”促进了会计监管模式的创新 (3) (五)“互联网+”为会计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提供了平台基础 (4) 三、“互联网+”下会计行业存在的不足 (4) (一)理论水平不够,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4) (二)互联网与管理会计体系结合较差 (5) (三)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5) (四)与会计相关的法规政策较为滞后 (6) 四、促进“互联网+”下会计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6) (一)更新理论框架,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6) (二)完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6) (三)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7) (四)制定与“互联网+”相适应的会计政策法规 (8) 参考文献 (9)

内容摘要 1991年万维网的诞生,从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新的篇章,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手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含义是互联网加上其他行业的组合。现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赋予了会计新的内涵。在“互联网 + ”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爆炸式涌现,会计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财政部也下发了《积极推进“互联网+”下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文件,以期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促进我国会计体系的完善,形成“互联网+会计”的会计行业高速发展模式。面对“互联网+”给会计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新的变化,会计人员一方面要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变革,接受、学习和掌握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要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挑战,加强个人能力全方位提升,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业务支撑。所以当下唯有不断创新和变革,会计信息化才会发展壮大,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会计行业在未来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好。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大数据云计算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历史与现实地推移形成了时间的长河,而未来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按逻辑顺序的延伸。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都不能割断历史,而应尊重历史,认识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精华,继承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这正是我们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会计发展史的基点。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发展史是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追朔会计发展的历史,正是为了充分认识会计发展的现实,正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同时,也是为了把握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然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坚定、清醒、有作为的今天,我们才有可能反思地追怀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往事,真实地认识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现实,勇敢地探索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未来。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会计随着历史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尽管很多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在环境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以后,仍然还在延续使用一个较长的时期。 二.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周礼》,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摘要」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的会计模式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向前推进。本文阐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会计改革会计模式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准则体系 一 我国原来的会计模式是建国初期为克 服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的局面,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借鉴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以企业和预算会计制度的拟定、实施和决算的编审为主要内容。当时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繁多、过于庞杂。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中间曾进行过几次会

计改革,比如:1956年精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制定简易会计制度;1958年又提倡“大力简化”、“大破大立”,出现了“门框账”、“脑袋账”、“无账会计”、“不算账钱也跑不到外国去”,等等;1964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财政部发出《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和《预算会计工作的改革要点》,提出了会计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和要求,《纲要》和《要点》刚刚开始实施,“文革”开始,会计改革被中止。由此可见,“文革”以前所进行的会计改革,主要是在繁与简之间进行的,科目报表繁杂就简化,简化过头再恢复,繁也罢、简也罢,都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会计模式的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以后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正是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

中国税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决定从1979年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里,一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这30年改革中,税收制度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 30年中国税制改革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以划分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 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可分为涉外税制的建立、两步“利改税”方案的实施和1984年工商税制改革。 1.1978-1982年的涉外税制改革。1978-1982年,成为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起步时期,从思想上、理论上为税制改革的推进做了大量突破性工作,打下理论基础。从1980年9月到1981年12月,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第五届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外合资企业、外国企业继续征收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初步形成了一套大体适用的涉外税收制度。 2.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方案。作为国营企业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第一步“利改税”,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成为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3.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方案和工商税制改革。为了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第六届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的一系列行政法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此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了关于征收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奖金税(包括国营企业奖金税、集体企业奖金税和事业单位奖金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特别消费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筵席税等税收的法规。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至此,我国工商税制共有37个税种,按照经济性质和作用,大致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源税、特定目的税、涉外税、农业税等七大类。 总之,这一时期全面改革了工商税制,建立了涉外税制,彻底摒弃了“非税论”和“税收无用论”的观点,恢复和开征了一些新税种,从而使我国税制逐步转化为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日益加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内涵要求,1994年我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力度最强的工商税制改革。 1.全面改革流转税。以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研究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回顾到现状分析,最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未来进行展望,系统地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做出详细分析。 一、中国金融结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之相对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金融体系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转变为现在多种金融工具共存的全方位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单一银行制逐步发展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行业的结构体系。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格局,这种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银行业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中,国家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市场。经过改革,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股份制银行逐步设立,证券、保险等新型机构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结构仍未改变,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融资方式。据统计,1995年,我国间接融资10568亿元,直接融资仅有1380亿元,间接融资占比达88.4%。到2003年,我国间接融资比例仍保持在85.1%左右。在此期间银行存贷款也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如1978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1986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87%,1991年,该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84%。同样地,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整个银行业为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正式渠道信贷资金比重一直处于平稳高位状态,1993年该比例为96.31%,2003年98.26%,平均保持在98%左右。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以国有性质为主,政府为实际控制者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银行业体系逐步出现多样化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

中国税制改革

一、WTO给中国税制带来什么压力? 1、中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与WTO要求中国的税制结构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虽然中国加入了WTO,但是经济发展有一个过程。税制改革有很多内容是今年完不成的,因为立法需要很长时间,比如所得税“两法合并”现在还没有提交到全国人大。改革还应是早点好,至少不应该拖得太迟,否则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就更大了。 WTO规则对于一国税制的要求就是“国民待遇”原则,要求不能对外商歧视。在20多年的市场经济过程中,唯独税收与其他方面的情况很不同——税收方面是一直优惠外资的。现在税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外资歧视,而是对内资歧视。 中国关于WTO的谈判主要集中在取消和降低重要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求你拆掉篱笆。加入WTO后,外资市场准入的自由权肯定比现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优惠外商,外商企业可能享有市场开放和税收优惠的双重优惠,但对于内资企业而言则变成了税收和市场的双重负担。 我们的税制基本上是符合WTO要求的,并不是说中国加入WTO就逼着你立刻进行税制改革。外方对我们给出的税收优惠从不拒绝,问题是我们自己要不要继续实行这套政策。中国加入WTO的目的毕竟不是让外资打垮本国企业。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企业轻装前进。 2、除了企业所得税,决定或影响内资企业竞争力的税收因素还有那些? 决定企业内在竞争力的很多因素中,出口退税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因素之一。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即使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和发达国家惯例相比仍然是退税不足。原因在于我们是生产型窄范围的增值税,产品中还含营业税。即使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其实仍然征了很多税。从税制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出口产品零税率原则。所以要真正解决出口产品含税问题,除了提高退税率、扩大退税空间,还需要增值税转型。最好不要通过提高退税率,超过法定征税率,如征17%退18%的办法,那会为人家诟病。改善税制才是正路。不改税制,通过退税硬性实行外贸补贴,结果是两边都扭曲。 3、近来启动的税制改革,是一次与1994年类似的全局性税改,还是局部税种的调整?此次税改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目前是不是改革的良机? 当前并不存在一个类似1994年那样大规模税制改革的条件。不过,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包括经济结构改变、企业转制、投资需求不足等新情况,尤其是加入WTO。理论界对税制改革建议的重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地方税等,几乎涉及了税制的所有方面。 4、为什么目前的税改不是一个全局性的改革,却又涉及几乎所有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1994年税制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经济环境了。从宏观经济运行方向上说,中国已经从当时通货膨胀转变为现在的通货紧缩。1994年税改的核心方针是抑制通货膨胀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 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 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 专栏1“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 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 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 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 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 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良好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全球旅游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亚太地区旅游业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旅游重心将加速东移,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 境之中。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是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综合 产业和综合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旅游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明显滞后,补短板任务艰巨;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从业人员 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这些问题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 第三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需求品质化。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 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附件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财政“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时期会计工作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行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财政经济工作大局,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会计法制体系基本建立,会计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行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推进会计改革和发展,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纽带,着力构建了充满活力的中国会计标准体系。建成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公告构成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由48项审计准则构成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了由1项基本规范、18项应用指引、1项评价指引和1项审计指引组成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为我国企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为构建科学完善、国际通行的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工会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以及若干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政府会计、会计指数等理论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规范发展初见成效。为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十一五”时期,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员和执业机构队伍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逐步扩展,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国执业注册会计师达到9.8万余人,非执业会员8万余人,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所7800多家,提供服务的企业超过350万家。2009年度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317亿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会计师事务所达到34家,排名前100家的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达206亿元,占全行业的65%,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正向特殊普通合伙形式转变,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不断规范,12家内地会计师事务所获准从事H 股审计,一批职业道德好、执业水平高、社会认可度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加速形成,注册会计师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三)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稳步实施。为贯彻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财政部发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财会[2010]19号),确立了增强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会计人才队伍的行动纲领。“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能力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有序开展,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成效明显。2006-2010年,共有666.86万人报名参加初、中级会计专

创新是会计改革与发展之根本

创新是会计改革与发展之根本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作——会计,其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真正为经济发展服务。结合浙江省会计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会计改革与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01.理念创新 理念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精神。它不仅仅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对将来有所展望,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核心价值理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会计工作也离不开理念,理念决定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决定了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成效。要发挥会计的重要基础性作用,会计理念不仅仅是为所有会计人服务,如开展会计职称考试和评审、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先进会计工作者选拔等,更多的要在强化“财”为“政”服务理念的同时,强化“会”为“财”、“会”为“经”服务的理念,也就是说会计改革与发展要真正树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财政中心工作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一是打破会计人员按行政级别管理的方式,实行属地化管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要工作部署,以及浙江省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要求,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

计职称考试报名、会计职称评审等工作全面实行属地化管理,即会计人员在工作单位所在地财政部门参加继续教育、职称报名、职称评审申报等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服务便民化,同时相应取消省级办证服务窗口和省级考点,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二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服务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增加价值创造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作为会计管理工作者,首先必须要了解管理会计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座谈会、网站、微信以及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管理会计“为什么做”“做什么”“如何做”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宣传,让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对推进管理会计应用有全面认识和了解。再次搭建平台,加强指导与服务。建立浙江省管理会计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专家服务团队,指导与服务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中期评估、项目实施结果评审等工作。最后总结经验,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以点带面”进行推广。三是培养浙江省高端会计人才,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凤凰行动”计划,推进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浙江省共培养了省会计领军人才157名,此外,还有省会计领军人才(行政事业类)和浙江省国际化会计跨境并购人才111名在培养,评审了107名正高级会计师。 理念的树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框架DOC

培训部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一)、成就及经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对在校学生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上,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对在岗、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农村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形成了双“轮”前进的发展态式。 十二五以来职业培训部为了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学员就业能力,真正以培训促就业,职业培训部多元化多角度地对培训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确立了前期调研——中期培训——后期咨询服务——第三方评价的培训流程,依据社会需求,有的放矢、科学合理的开展培训工作,共计培训学员4万余人。几年来,在硬件方面,建设专业操作教室,模拟实际操作场景,缩短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软件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学习力度,提升师资内涵,创新咨询服务,制作教学课件三十余套,提升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人员结构由松散型管理到形成团队管理,先后成立了起点咨询公司、失业教研室、农转教研室、创业教研室、教学教研室、实践指导教研室、综合办公室等机构,人员由18人发展到45人;打造了月嫂品牌专业,实现了由政策性培训向收费培训的转型发展。 十二五期间,职业培训发展形势充满了不可预计的变化,面对随之而来的挑战与困难,职业培训部时刻重视对自身工作的改革与调

整,把稳方向,完善流程。2010年通过四个创新:招生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工作流程创新、培训项目创新。2011年提出保质保量抓好四个落实,打造精品工程:落实开班审批和班主任跟班制度、落实实名制和电话回访制度、落实授课教师管理制度、落实技术咨询和实践指导制度。2012年优化五个强化:强化质量监督、强化制度管理、强化创新能力、强化教科研能力、强化培训品牌。2013年结合当地经济,瞄准服务市场,通过四个着重:着重月嫂品牌专业建设、着重创业培训专业建设、着重有偿培训专业建设、着重服务领域专业建设。2014年通过质量要数量,实行三个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检查与评价并重、流程与制度并重。职业培训部逐年夯实基础厚积薄发,抓住机遇谋划发展,加强内涵提升管理,实现了快速发展。职业培训人的付出换取了丰硕的成果。被授予国家级残疾人培训基地、省级创业培训基地、鸡西市总工会、鸡西市妇联、鸡西市退役士兵定点培训基地、鸡西市中小企业局定点培训基地、消防安全培训基地等。 (二)、存在问题: (1)专业建设师资方面没有形成成人教育的543梯队,教师队伍基本素质普遍较低,80%的专业没有专业学科带头人,没有本专业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观念和理念需要更新,需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家庭服务业的经验。 (2)没有固定的专业教室,培训教学环境与学院的发展不同步。实训设备、教学辅助设备缺少,需要加大教学硬件和场地投入。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

中国会计研究进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 2009-1-5 11:2 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孙铮【】【】 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孙铮在“改革开放30年会计进展与创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一、引言 研究内容的总结及其对演进脉络的梳理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会计研究亦是如此。而新中国的会计研究一直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过程中,因此备受瞩目。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我国会计研究深受前苏联会计模式阻碍,在历经文革十年动乱的阻碍后,会计研究又几近停滞和倒退,总体上呈现出“在曲折中进展,在迂回中

前进”的特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新中国进展进入改革开放后时代,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通过解放思想,从具体国情和实践动身,我国制造性地进行了多方面的突破性改革,也开创了我国会计研究繁荣进展的新篇章。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会计研究也是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效的领域之一,呈现出继承与进展、传统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稳步推进,我国的会计研究在国内外宽敞会计学者的大力推进与共同努力下,在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进展。以会计研究对象——会计信息为例,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作用、需求、披露、使用、评价等会计问题的研究,人们对会计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完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证券市场监管、投资者利益爱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会计研究对外交流的增多,

以及会计研究方法和范式的创新,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会计问题,差不多引起了世界各国会计学者的浓厚兴趣与广泛关注。 本文目的在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会计研究,做一综合分析和评价。到目前为止,诸多会计学者分不就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后不同时期的会计研究成果进行了回忆与评述,比如阎达五(1990)对80年代会计理论研讨的回忆;刘峰和雷科罗(1993)对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特征及现状的评价;汤云为和薛云奎(1998)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会计研究评述;蔡祥等(2003)对90年代末期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起步时期的研究述评等,对全面认识我国会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相比于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要紧体现在:(1)在更长的时刻跨度内来回忆我国会计研究的进展历程,并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会计研究做了一个粗略的时期划分,我们尤其关注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会计研究的在创新进展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研究特征;(2)基于一条清晰的研究演进脉

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练习题库: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第1部分判断题 题号:QHX018704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 截至2015年底,1940余万人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A、对 题号:QHX018702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 十二五期间,原“四大”所全部完成本土化转制,但外国事务所在中国内地设立常驻代表机构仍需财政审批。 B、错 题号:QHX018699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3. 在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时应积极推动大中型事务所优先采用普通合伙组织形式。 B、错 题号:QHX018694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4.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立法科学、完善,执法时做到严格、高效,全民守法、营造氛围。 A、对 题号:QHX018696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5. 1998年形成了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的现行管理会计体系。 B、错 题号:QHX018705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6. 近年来,我国会计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会计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区与GDP排名前十的地区基本相同。 A、对 题号:QHX018697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7. 201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B、错 题号:QHX018692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8. 《注册会计师法》是在199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 B、错 题号:QHX018693 所属课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8. 2014年7月,财政部令76号,对会计基本准则进行了修改,将公允价值重述为:在公允

从改革开放30年看企业财务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及未来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4899773.html, 从改革开放30年看企业财务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及未来展望 作者:郑建涛 来源:《活力》2009年第16期 一、企业财务会计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向前推进,实现了突破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核算、管理模式。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的会计核算模式。上世纪50、60年代到80年代初,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受政府政策、经济制度的制约,有较严格的条条框框限制,基本上没有自我发挥的可能性。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原则,严禁不同类型的资金互相占用,生产资金和建设资金分别筹划、运用和管理;国家投资按“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两项分列,分别代表国家对企业在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上的投资;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分配,实行利润留成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企业按比例分成的办法;成本计算采用将管理和摊销费用列入产品成本中的完全成本法核算,按计划数与实际数对比以达到对企业进行考核;按历史成本的原则核算;以上这些政策和核算办法,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为促进国家经济和企业的后续发展积累了一定的 资金。会计核算在计划经济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规范、单一的模式,在特 定时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过渡时期的会计核算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1992年“两则”、“两制”的发布,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从政府政策看,摆脱传统理论条条框框的束缚,利用一切手段发展经济,从经济制度看,在所有制方面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允许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甚至部分外国企业同时存在,同时,允许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采用租赁、承包、拍卖、破产等形式来促进国有资本的流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互相参股和投资也被开禁。这一阶段的会计核算采用了工业先进国家一直使用的“资产=负债+权益”的平衡公式,而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采用的“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的平衡公式;精简了原来的报表体系,重新恢复了“资产负债表”的称谓,并以在工业国家通用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为主要报表体系;贯彻谨慎性会计原则,允许采用加 速折旧、计提坏账准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一系列 政策、法规的尝试,建立了企业资本金制度和资本保全制度;恢复了建国初期的制造成本法,取代了完全成本法,调整了企业成本费用开支的范围。会计核算技术由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过渡,改变了传统会计核算的手段、方式、方法,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了会计工作量,使会计人员从大量烦琐的会计核算为主转入会计管理为主成为可能。

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税法随堂论文信工吴鹏20102450126 论当前税制改革内容与意义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为了建立一套适应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5年来中国的税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税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为税收收入的连年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税源。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35822.8亿元增至249529.9亿元,增长了83.7%,年平均增长率为16.4%;中国的税种从24种减少到20种(实际开征19种),减少了4种;中国的税收收入从20017.3亿元增至45622.0亿元,增长了127.9%,年平均增长率为22.9%;中国的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7%上升到18.3%,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家采取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措施,支持农业、能源、交通、外贸、金融、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和特定区域的发展(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几乎涉及所有税种。下面挑三个简单说一下 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一)确立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的原则,坚持以减轻农民负担为改革目标,农村税费改革“费改税”的方案虽有不足,但它为解决“三农”

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革,从制度上制止了各种名目的收费,确立了税收作为处理国家与农民之间分配关系的主导方式,摒弃了其他非规范的方式;也为加强农业税收征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所以,作为整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这一改革措施必须全面推行。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需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逐步导引出从中央政府到省级政府、到市县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财政投入机制。 然而,也需要明确,要真正建立起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的制度和体制,必须调整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路,着眼于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着眼于农业税收制度的现代化。 (二)建立规范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要打破农村基层机构与农民之间的“零和不对称博弈”局面,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必须加大外部资金注入力度,中央财政在这方面应当率先垂范。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中央、省、市、县、乡镇之间财政分配体制。首先,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尤其要明确省以下特别是县、乡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三)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税收制度 通过上述税制改革,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将进一步规范、合理,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将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效应。 第一,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改为对农产品商品征收增值税,

中国会计改革八大领域全面推进上

中国会计改革八大领域全面推进(上) 刘玉廷 会计改革要牢牢把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不能冒进也不能滞后。这是我国长期以来会计改革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同时也是本人从事会计管理工作30多年的深刻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多年,各项会计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我们不断地探索、总结、提升和发展,截至目前,概括为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会计改革八大领域”:企业会计准则、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注册会计师行业、会计人才战略、小企业和农村会计、会计理论研究等。这八大改革领域全面推进,有的已取得显著成效,有的刚刚启动。会计改革具有继承性,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进程和客观要求,会计改革的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 一、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是促进各类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是完善资本市场的重要市场规则,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用商业语言。我国于2006年发布的、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经受了近4年有效实施的实践检验。该体系的国际趋同与等效,同样取得了圆满成功。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效果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为我国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奠定了坚实的会计基础。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会计准则取得

今天的成绩,不能忘记前人所付出的努力。它经历了计划经济会计制度、改革开放初期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上世纪90年代的“两则”“两制”、本世纪初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十几项具体会计准则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是在上述成果基础之上经历了艰苦的磨砺:从2003年开始会计准则课题研究,到2004年会计准则研究年;从2005年建成并实现国际趋同,到2006年发布并开展大规模培训,再到2007年实施并得到国际等效认可。其稳步推进使我国在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赢得了主动。总体上,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世界银行对此评估后客观评价认为,中国的做法和经验,可以成为美国、日本等在内的其他国家效仿的范例。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将会计准则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尤其成为全球讨论的焦点。二十国集团峰会(G20)提出了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正在对近20项国际准则进行重大改革,由于此轮改革涉及国家利益,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和我国等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都在全力、设法参与其中。此外,IASB的组织架构也在进行重大调整。我国一方面与I鄄ASB、美国、欧盟等建立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主导创立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 AOSSG的创立和有效运行,对本次国际准则修改影响重大,实质上促成了美国、欧盟、中国三足鼎立的格局。面对会计准则技术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