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血压危险分层评估表

(完整word版)高血压危险分层评估表
(完整word版)高血压危险分层评估表

龙腾社康高血压患者危险评估表

血压一级:140~159/ 90~99

二级:160~179/ 100~109

三级:≥180/ 110 mmHg

危险因素1、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2、家族史(一级亲属,5以前发病)

3、吸烟

4、肥胖:BMI≥28;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

85cm。

5、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 3.0)

6、空腹血糖受损( 6.1~6.9mmol/l)

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靶器官损害1、左心室肥厚、扩大

2、颈动脉增厚或斑块

3、肾功能损害:CKD伴eGFR30~60;微量白蛋白尿

(30~300mg/24h);白蛋白/肌酐比值:男≥22 mg/ g ,女≥31 mg/ g

4、动脉僵硬度( PWV > 12 m/ s)

并发症1、糖尿病

2、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出血发

作)

3、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心病、心衰)

4、肾脏病(慢性肾病)

5、周围血管病

6、视网膜病变(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低危:高血压 1 级且无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高血压 2 级或高血压 1 级伴危险因素1~2 个

高危:高血压3 级或高血压1 或2 级伴危险因素≥3 个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

高血压的分类.危险分层与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分类.危险分层与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分类、危险分层与治疗原则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类征候群,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对心、脑、肾 等靶器官可产生严重损害。对高血压进行合理的分类,对于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掌握该症 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有效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大量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 压的危害性一方面与患者的血压水平正相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同时具有的其它心血管病 的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的其它疾病情况。在过去沿用的高血压分类标准中,忽略了血压升高 水平的重要性,仅仅依据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分期。这不但不能正确全面地 反映患者病情,还常常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为此,国内外新指南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对高血压的分类方法做了全面修改。 一、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一)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服药情况下,成年人(年龄大于18岁)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 压≥90mmHg为高血压。 临床上,执行此标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五点:1、由于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人体血 压几乎总是在不断波动,有时变化幅度可以很大。所以诊断高血压时特别强调"不同日反 复测量",以避免将某些生理性的血压波动(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后的一过性血压升高)误判为高血压;2、使用标准的血压测量工具。虽然目前有多种测量血压的工具(如机械 式血压表、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仪等),但目前仍将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 计作为最基本、最可靠的测量工具;3、注意血压测量方法的规范性。测量血压前应让患 者至少静坐休息5分钟,且30分钟前禁止吸烟、饮用茶和咖啡等兴奋性食品饮料。气囊 袖带规格一般为宽13-15厘米、长30-35厘米,上肢过粗或过细时须适当调整袖带规格。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其肘关节应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测量舒张压时以柯氏第五相音为准。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 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4、门诊偶测血压仍被 视为最基本的指标。虽然患者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被认为能够更为全面的反映每日24小时内患者血压的连续变化情况,并有助于区别"白衣性高血压",但由于患者自测血压在 测量技术上难以规范,而动态血压监测则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证实其价值,所以这两种方法 只能作为门诊偶测血压的补充;5、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现在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者,即便血压正常亦应诊断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分类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统一的WHO/ISH分类方法,根据非药物状态下患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水平,将之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见表1)。

最新常用心脏病人术前风险评估表

常用心脏病人术前风险评估 一、临床多因素分析法来评估 (一) 年龄因素: 新生儿麻醉危险性比成人高七倍,儿童比成人高三倍 70岁以上比年轻人高10倍。 >80岁均属高危麻醉。 (二)1996年ACC/AHA提出非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为: 高度危险因素: 1)不稳定冠脉综合征: 近期心梗(围术期再梗率20~30%); 不稳定心绞痛 (围术期心梗率28%);若发生再次心梗死亡率可高达30%。 2)失代偿的充血性心衰或心功失代偿,EF<35%。 3)明显的心律失常:长间隙的窦性停搏,二度 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有症状的室性心率失常;室上速;房颤房扑伴过快的室性心率。 对高危因素病人,除急症外,均需先行内科治疗,待心功能及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行择期手术。 中度危险因素: 1)稳定性心绞痛 2)陈旧性心梗史,或只有病理性Q波 3)心衰已代偿 4)需胰岛素控制的糖尿病 低度危险因素: 1)75岁以下的老人。 2)心电图异常: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ST-T异常。 非窦性节律(房颤),但心功能良好(EF>50%). 3)肺功能中度低下。 4)脑血管意外史。 5)尚未控制好的高血压。 对中、低危因素老人,非急症手术,术前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可大大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二、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评估(体能状态) 通过病人活动情况,对低氧的耐受能力,来衡量病人的心功能。1~4MET: 仅能自己穿衣吃饭入厕,平地慢走(3~4 Km/h)或稍活动,

甚至休息时即发生心绞痛――属于高危病人。 4~7MET: 能上三层楼,平地走6Km/h――可耐受中等手术 。 7MET:能短距离跑步,短时间玩网球或打篮球――可胜任大手术。 三、呼吸功能与麻醉危险性评估 1)可耐受胸腹大手术的呼吸参数:(是预计值50%的三大,一小): 一大….最大通气量(MVV) >预计值的50% 二大…..一秒率时间肺活量(FEV1) >预计值的50% 三大…..肺活量 (VC) >预计值的50% 一小….残气量/ 肺总量(残气率) < 50% 血气…..PaO2 >70mmHg , PaCO2 <50mmHg . 2)不宜行择期手术的参数:(需先内科治疗,改善呼吸功能) 最大通气量/ 预测值 < 50% 肺活量(VC) <2L。 残气量/肺总量(残气率) >60%。 FEV1.o% <50% PaO 2 <70mmHg, PaCo2 >60mmHg。 此类病人最好选局麻,需全麻者术后做好治疗的准备。 四、纽约心脏病协会四级分类法与手术耐受性评估 心功能 临床表现心功能与耐受力 Ⅰ级 体力活动完全不受限。无症 状,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 心悸和呼吸困难 心功能正常 Ⅱ级 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可 出现疲劳、心悸、呼吸困难 或心绞痛,休息时无症状心功能较差。处理恰当,麻醉耐受力仍好 Ⅲ级 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度活 动即出现临床症状,必须静 坐或卧床休息心功能不全。麻醉前准备充分,麻醉中避免任何心脏负担增加 Ⅳ级 静坐或卧床时即可出现心功 能不全的症状或心绞痛综合心功能衰竭。麻醉耐受力极差,择期手术必须

危险性评估

刑满释放人员危险性评估制度 为认真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根据哈尔滨市道里区司法局在学习领会上级指示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两类高危人群的实际,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危险性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刑满释放人员危险性评估制度。具体如下: 对被评估对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百分考核制: 一、判刑或劳教前人身和家庭情况(25分)。 1、年龄程度。18岁以下3分,19-45岁5分,C、46岁以上1分。 2、身体情况、家庭和经济状况。经济条件差、家庭关系差、夫妻离异的。符合条件的一项1分,两项3分,三项5分。 3、文化程度。小学5分,初中3分,高中以上1分。 4、是否惯犯、累犯、有吸毒史。一项1分,两项3分,三项5分。 5、身份、居所。有工作或在校学习1分,长期在外3分,三无人员5分。 二、导致犯罪判刑或劳教的情况(25分)。 1、违法犯罪性质。故意犯罪5分,过失犯罪1分。 2、是否集团作案。集团作案5分,团伙作案3分,一

般犯罪1分。 3、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主犯或起主要作用5分,从犯3分,胁从犯1分。 4、作案次数:一次性作案1分,持续性作案5分。 5、认罪伏法及反省程度。好1分,一般3分,差5分。 6、做案手段及方式。一般做案1分,高智商做案5分。 三、服刑期间的改造情况(15分)。 1、认罪伏法及反省程度。好1分,一般3分,差5分。 2、知识技能提升情况。积极明显1分,有所提升3分,无变化5分。 3、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情绪。情绪稳定1分,有偏执心理3分,有明显的人格障碍5分。 四、刑满释放后的情况(35分)。 1、刑释解教回归后去向。回原籍1分,下落不明5分,其他情况3分。 2、收入情况。500元以下5分,800-1200元3分,1200元以上1分。 3、家庭、邻里关系。好1分,一般3分,差5分。 4、社会交往人员。简单1分,复杂3分,特别复杂5分。 5、无家可归3分,无业可就5分,无亲可投1分。 6、思想稳定程度。很稳定1分,相对稳定3分,很不

高血压应急预案

普外科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 一、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及危险性评估 (一)定义和分类 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其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其中90%~95%为原发性高血压,余为继发性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表1)。 表 1 血压(mmHg )的定义和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级(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 2级(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其他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3个其他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高危极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 尿病 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表3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 素 靶器官损害(TOD)伴临床疾患 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餐后2h血糖~ mmol/L)和(或)空腹血 糖异常(~ mmol/L) 血脂异常 TC≥L (220mg/dL)或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Sokolow-Lyons>38mv或 Cornell>2440mm·mms 超声心动图LVMI: 男≥125, 女≥120g/m2 颈动脉超声IMT0.9mm 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12m/s (* 选择使用) 脑血管病: 脑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史 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 运重建史 充血性心力 衰竭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踝/臂血压指数< (* 选择使用)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GFR<60ml/min/1.73m2)

高血压的分类、危险分层和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分类、危险分层与治疗原则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类征候群,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可产生严重损害。对高血压进行合理的分类,对于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掌握该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有效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大量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危害性一方面与患者的血压水平正相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同时具有的其它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的其它疾病情况。在过去沿用的高血压分类标准中,忽略了血压升高水平的重要性,仅仅依据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分期。这不但不能正确全面地反映患者病情,还常常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为此,国内外新指南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对高血压的分类方法做了全面修改。 一、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一)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服药情况下,成年人(年龄大于18岁)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 临床上,执行此标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五点:1、由于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人体血压几乎总是在不断波动,有时变化幅度可以很大。所以诊断高血压时特别强调"不同日反复测量",以避免将某些生理性的血压波动(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后的一过性血压升高)误判为高血压;2、使用标准的血压测量工具。虽然目前有多种测量血压的工具(如机械式血压表、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仪等),但目前仍将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作为最基本、最可靠的测量工具;3、注意血压测量方法的规范性。测量血压前应让患者至少静坐休息5分钟,且30分钟前禁止吸烟、饮用茶和咖啡等兴奋性食品饮料。气囊袖带规格一般为宽13-15厘米、长30-35厘米,上肢过粗或过细时须适当调整袖带规格。测量时患者取坐位,其肘关节应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测量舒张压时以柯氏第五相音为准。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4、门诊偶测血压仍被视为最基本的指标。虽然患者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被认为能够更为全面的反映每日24小时内患者血压的连续变化情况,并有助于区别"白衣性高血压",但由于患者自测血压在测量技术上难以规范,而动态血压监测则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证实其价值,所以这两种方法只能作为门诊偶测血压的补充;5、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现在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者,即便血压正常亦应诊断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分类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统一的WHO/ISH分类方法,根据非药物状态下患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水平,将之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见表1)。 表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ISH) 类别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轻度")亚组:临界高血压2级高血压("中度")3级高血压("重度")单纯收缩性高血压亚组: 临界高血压 <120<130130-139140-159140-149160-179≥180≥140140-149 <80<8585-8990-9990-94100-109≥110<90<90 这一分类方法对人体动脉血压水平做了更为详细的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更为精确的掌握患者血压水平。 对于上述分类标准,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群中血压的分布呈连续性,血压水平越高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也就越大。例如,舒张压每升高5-6mmHg,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35%-40%,冠心病事件危险性增25%-30%。此分类方法中判断血压正常与否的标准是根据流行病学人群研究结果、经统计学评估而制定出的。换言之,人体血压是

重性精神病危险性评估表

精神病危险性评估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6级: 0 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 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 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 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 止。 4 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 说而停止。 5 级: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 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 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便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

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随访。

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

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 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 级)2,男性>55 岁、女性>65 岁3,吸烟4,总胆固醇>L(220mg/dl )5,糖尿病6,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7,加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伴微白蛋白尿、葡萄糖耐量减低、肥胖、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60-177μmol/L(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浓度>177μmol/L或mg/dl)、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症状性动脉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存在上述情况时,其危险性则相应增加。 (1)确定分层的4个依据:根据高血压患者的①血压分级,②结合危险因素、③靶器官损害以及④并存的临床情况等影响预后的 因素确定危险分层。(2)危险度分为4层:按危险因素、靶器 官损伤及并存临床情况的合并作用,将危险量化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层。低危层: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 中危层: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者。高 危层:高血压1~2级同时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或兼患糖 尿病或靶器官损伤者;或高血压3级而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很 高危层: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病评估报告 Word 文档

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报告 一、高血压管理: 严格按照《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实施方案》和《鹿泉市高血压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对本辖区内37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具体如下: 1、对辖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村卫生 室和卫生院就诊时测量血压,并将血压值登记到“成人 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和居民健康档案中。 2、对已经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的随 访,每季度随访1次,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 状,如果存在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并在2周内进行随 访,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或 舒张压≥90mmhg的调整药物剂量,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 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 议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 4、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体检的项 目包括血压、腰围、臀围、视力、肝功能、肾功能、和 其他的一些项目。 5、对辖区内所有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并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 二、抽样方式 本辖区内373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即高血压抽取3、6、9间距为3的方式进行了随机抽取,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居民,每村抽取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 三、评估内容 病人信息收集主要包括基本资料(相关疾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饮食生活行为、目前治疗情况等)和随访资料(主要包括常规检查、行为习惯、新发心血管病事件、转诊治疗、换停药情况、本次随访给予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等),评估方法主要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四、统计对比 表1 抽样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备注 上季度末300 120 40% 本季度末300 135 45% 五、高血压影响预后危险因素的水平 1、行为危险因素与血脂、血糖情况:进入评估的300例中, 喜咸者所占比例最高,吸烟、饮酒的比例均在50%以上,所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划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几个等级?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见表12)与建设项目重要性(见表1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3级,见表14。 表1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注:每类5项条件中,有1条符合较复杂条件者即划为较复杂类型。 表13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表1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不同等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是什么? 一级评估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地质灾害是否应危害建设项目安全、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因治理地质灾害增大的项目建设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其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滑坡的评价必须查明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的构成要素及变形的空间组合特征,确定其规模、类型、主要诱发因素、对工程的危害。对斜坡地区的工程建设必须评价工程施工诱发滑坡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对变形迹象明显的,应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2)泥石流评价必须查明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流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确定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规模、活动特征、侵蚀方式、破坏方式,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3)崩塌的评价应查明斜坡的岩性组合、坡体结构、高陡临空面发育状况、降雨情况、地震、植被发育情况及人类工程活动。确定崩塌的类型、规模、运动机制、危害等,预测崩塌的发展趋势、危害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4)地面塌陷的评价必须查明形成塌陷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确定塌陷成因类型、分布、危害特征,分析重力和荷载作用、地震与地震频率、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塌陷形成的影响,预测可能发生塌陷的范围、危害。 (5)地裂缝的评价必须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地裂缝的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及动态变化。对多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判明控制性因素及诱发因素。评价地裂缝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除地震成因的地裂缝外,对其他诱发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分析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采矿活动、人工蓄水以及不良土体地区农灌地表水入渗、松散土类分布区潜蚀、冲刷作用、地面沉降、滑坡等作用的影响。 (6)地面沉降的评价必须查明评估区所处区域地面沉降区的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沉降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如抽汲地下水、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天然气、抽汲卤水、构造沉降等)、沉降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以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及资料要求(试行)为规范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编制及备案管理工作,保证提交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要求。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交 1.评估报告应做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重点突出、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2.评估报告的编制章节和内容应符合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和省主管部门指导意见。 3、评估报告格式:正文、表格的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规格(个别表格也可采用A3规格,但应折叠成A4大小);封面应包括报告名称、建设单位、提交单位和日期(送审稿应在封皮的报告名称下方注明“送审稿”字样);扉页除有封面部分内容外,还需有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报告编写人、审核人、总工程师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栏;目录应包括正文目录、附图目录、附件目录及相应的页码;图件大小依据建设场地的规模而定,比例尺应满足其精度的要求,一律按A4规格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图签向外;附图册和附表册幅面可为A 4、A3幅面(其格式要求详见本要求附件)。 4.评估报告中的文字、术语、标点、代号、符号、数字、图例、图式、单位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5.评估报告中的插图应注明图号、图名、图例、比例尺(图号、图名采用黑体置于图下部);插表应注明表号、表名(表号、表名采用黑

体置于表上部)。 6. 评估报告附图、附件应按顺序排列,附于文字报告后;附图中应有责任栏(右下角)。 7、评估报告内容装订顺序:封面、扉页(责任栏)、单位资质、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组名单、报告目录、正文、报告附图、报告附件。 8.评估报告最终稿应沿左侧胶装成册。 二、一级评估报告评审 申请评估报告评审时应提交的资料(按下列顺序整理) 1、评估报告评审申请表 2、单位资质证书扫描件 3、评估项目合同书或委托书 4、地方主管部门评估项目备案登记表 5、建设项目立项支持性文件 6、评估报告送审稿1份 三、一级评估报告备案 1、申请评估报告备案时应提交的材料(按下列顺序整理) (1)单位资质证书扫描件 (2)项目合同书或委托书 (3)地方主管部门评估项目备案登记表 (4)项目评审意见书(含专家组名单)、专家个人审查意见、专家现场考察书面意见 (5)评估报告评审情况记录及反馈表

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及用药记忆口诀

1、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记忆口诀 作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日期:2011-06-13 468,9111; 血压分级要记牢; 10,21,3311; 危险分层做指导; 55 家族烟动少; 腹型肥胖血脂高; 左室颈动膜增厚; 肾脏受累惹烦恼; 脑心肾外血管绕; 视网膜病血糖超; 危险因素计六个; 器官疾病共九条。 记忆口诀解释: 血压分级:468,9111(收缩压大于140、160、180 mmHg,舒张压大于90、100、110mmHg分别为血压的1、2、3级);(见表1) 危险分层:10,21,3311(低危:1 级高血压+0 个危险因素;中危:2 级高血压+1 个危险因素以上;高危:3 级高血压或≥3 个危险因素或1 个靶器官损伤或1 个并存疾病);(见表3) 危险因素:年龄>55岁,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年龄﹤50岁),吸烟,缺乏(少)体力活动,肥胖,血脂异常;(见表2)

靶器官受损: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肾功能受损;(见表2)并存疾患:脑血管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外周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见表2)

2、基层常用高血压治疗药物:记忆口诀:A、B、C、D ?第一组:A(ACEI,ARB), B(B受体阻滞剂) ?第二组:C(Ca拮抗剂), D(利尿剂) ?联用原则:组间联合,组内不联合(除老年人C+D) 3、高血压合并症的11点选药注意事项 1、合并心力衰竭选ACEI、利尿剂,不选β受体阻滞剂。 2、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选钙拮抗剂、ACEI、甲基多巴,不宜选噻嗪类。 3、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者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 4、合并脑卒中不宜选中枢性降压药。 5、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选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拮抗钙剂。 6、有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者不宜选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以免血糖、血脂或尿酸升高。可选а1受体阻滞剂。 7、伴妊娠者,不宜用ACEI和ATI拮抗剂,可选用甲基多巴。 8、合并抑郁症、支气管哮喘,不宜选β受体阻滞剂。 9、心脏传导阻滞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拮抗钙剂。 10、心率较快者可选β受体阻滞剂。 11、前列腺肥大者可加用а受体阻滞剂。

跌倒(坠床)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措施表

跌倒(坠床)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措施表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护理级别:入院日期:转科日期:出院日期:

备注:1、每累计分值中,≤5分为低度危险性,6-9分为中度危险性,≥10分为高度危险性。 2、低度危险性及以上的患者(≤5分)均须建立《跌倒/坠床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并根据患 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防措施;高度危险性(≥10分)使用“防跌倒”“防坠床”标识。 3、患者入院初次评估(病人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由责任护士评估)后,低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中、 高度危险性患者每3天评估一次;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评估。 4、首次评分≧5分,报告科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复评并签名,指导护士加强病人管理,定期巡视病人,了解 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5、住院期间患者如发生跌倒或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 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必要 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按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进行上报。 6、患者转科时,重新建立评估表,出院后由病区统一保管(此表不必打印,可保存为电子版)。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有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入院病人按跌倒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大于4分填写评分表,护理文书中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强化教育。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护监管。发放健康处方,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

高血压分级与危险分层

高血压病分级(成人)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80 正常高值120~139 80~89 高血压 1级(轻度)140~159 90~99 2级(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重度)≥180≥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高血压雨后与血压升高水平、有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 关,现在主 张对高血压进行危险程度的分层,将高血压分为低危、高危和极高危,分别表示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概率为<15%,15%~20%,20%~30%和>30%,治疗目标及判断预后也应以 此为基础。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分层 血压(mmHg)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 SBP140-159SBP160-179 SBP≥180 或DBP90-99 或DBP100-109 或DBP≥110 无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其他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 ≥3个其他危险因 素,高危高危极高危 或靶器官损害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将合并糖尿病患者划为很高危人群 心血管危险因素: 1、高血压(1-3级) 2、男性55岁;女性65岁 3、吸烟 4、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 11.0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mmol/L)5、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mmol/L(130mg/dL)或HDL-C<1.0mmol/L(40mg/dL)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7、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 (BMI≥28kg/m2)8、高同型半胱氨酸>10mol/L 靶器官损害(TOD): 1.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 2.颈动脉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 3.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伴随临床疾患 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升高超过177umol/L 2.0mg/dL 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疾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病变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餐后血糖≥11.1 mmol/L(20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高血压分级管理

高血压分级管理 公共卫生的高血压分级管理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分级有联系但区别明显,更多的与之后的高血压危险分层有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分级 收缩压舒张压1级高血压140-159mmHg 90-99mmHg 2级高血压160-179mmHg 100-109mmHg 3级高血压≥180mmHg ≥110mmHg 高血压危险因素 1.男性>55岁,女性>65岁; 2.吸烟; 3.血脂异常(总胆固醇≥5.7mmol/L); 4.肥胖(BMI≥28.0); 5.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50岁发病); 6.腹型肥胖(男性腹围≥85cm,女性腹围≥80cm); 7.缺少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 8.C反应蛋白≥10mg/L。 其他判断标准 1.糖尿病; 2.靶器官损伤:左心室肥厚;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动脉粥样斑块; 3.并发症: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 低危层: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 中危层: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者。 高危层:高血压1~2级同时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或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者;或高血压3级而无其他危险因素者。 极高危层: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者。 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 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高危高危极高危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高危高危极高危存在并发症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公共卫生高血压分级管理标准 高血压危险分层高血压分级管理随访间隔低危一级管理每3个月1次 中危二级管理每2个月1次 高危 三级管理每个月1次极高危

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

高血压病分级(成人)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80正常高值120~13980~89高血压1级(轻度)140~15990~992级(中度)160~179100~1093级(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高血压雨后与血压升高水平、有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现在主张对高血压进行危险程度的分层,将高血压分为低危、高危和极高危,分别表示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概率为<15%,15%~20%,20%~30%和>30%,治疗目标及判断预后也应以此为基础。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分层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1级高血压SBP 140-159无1-2个其他危险因素≥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2级高血压SBP 160-179中危高危极高危3级高血压SBP ≥180或DBP ≥110高危极高危极高危或DBP 90-99或DBP 100-109将合并糖尿病患者划为很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 1、高血压(1-3级) 2、男性55岁;女性65岁 3、吸烟 4、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 7.8- 11.0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 6.1- 6.9mmol/L) 5、血脂异常: TC≥ 5.7mmol/L(220mg/dL)或LDL-C>

3.3mmol/L(130mg/dL)或HDL-C< 1.0mmol/L(40mg/dL) 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7、腹型肥胖: (腰围: 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BMI≥28kg/m2) 8、高同型半胱氨酸>10mol/L靶器官损害(TOD): 1.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 2.颈动脉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 3.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伴随临床疾患脑血管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空腹血糖≥ 7.0mmol/L(126mg/dL)、餐后血糖≥ 11.1mmol/L( 20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升高超过177umol/L 2.0mg/dL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疾病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病的危险分级

高血压病的危险分级 2011-10-19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订了新的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这是根据1997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告(JNCⅥ)而定的。不同的是JNCⅥ用的是1、2、3期,WHO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ISH用的是1、2、3级,分别相当于轻、中、重度。 一、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类别收缩压舒张压 理想血压<120 <80 正常血压<130 <85 正常高值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 <90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90 <90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除取决于血压水平外,还取决于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情况、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情况如糖尿病、心、脑、肾血管病。这就意味着只有全面考虑到上述各方面情况,才能够较准确的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危险等级。为了便于将危险性分层,WHO/ISH指南委员会根据"弗明汉心脏研究"的结果,将影响高血压预后的危险因素概括如下影响预后的因素:1,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靶器官受损情况、3,并存的临床情况

二、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1,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 级)2,男性> 55 岁、女性>65 岁3,吸烟4,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 )5,糖尿病6,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7,加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伴微白蛋白尿、葡萄糖耐量减低、肥胖、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60-177μ mol/L(1.2-2.0 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浓度>177μ mol/L或2.0 mg/dl)、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症状性动脉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存在上述情况时,其危险性则相应增加。 为便于临床实际应用,《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和我国的新指南中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及合并的器官受损情况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危险性进行了量化,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危险组。 低危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危组: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 注意:在达到高危组的患者要立即开始用药治疗。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 危险分层1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 2、男性>55岁女性>65岁 3、吸烟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 点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对地勘单位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评估程序 《技术要求》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则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米~1000米为限。 《技术要求》规定,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

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 评估的三个级别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为三级,分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明确工作部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具体分级和分类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表2 地震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表3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技术要求》分别对三个级别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出具体规定。 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

高血压分层依据

一、高血压的分层依据 1.心血管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 年龄(男>55岁,女>65岁)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男<45岁,女<55岁) 吸烟 血脂异常(TC≥5.7,LDL-C≥3.6,HDL-C<1.0) 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体重指数>28) 缺乏体力活动 2.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 动脉壁增厚(颈动脉检测)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空腹≥7.0mmol/L,餐后2小时≥11.1mmol/L) 3.并存的其它疾病 脑血管病(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TIA)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蛋白尿) 外周血管病变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二、高血压危险分层

三、高血压高危人群判定标准 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同时伴有下列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⑴男性>55岁,女性>65岁; ⑵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4 kg/m2和/或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 ⑶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⑷吸烟; ⑸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1且每周饮酒≥4次); ⑹长期膳食高盐(食盐量≥10克/日); ⑺缺乏体力活动; ⑻血脂异常:胆固醇≥5.18mmol/L(20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7 mmol/L(13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40mg/dl)或甘油三酯≥1.70mmol/L(150mg/dl); (9) 糖调节异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 7.8mmol/L(140mg/dl)。 四、高血压人群非药物干预 ⑴干预原则 ①非药物干预应终身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②除高血压急症和继发性高血压外,应在开始药物治疗前首先应用或与药物治疗同时应用; ③干预措施应具体化和个体化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④针对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综合干预。 ⑵干预内容 ①合理膳食; ②适量运动; ③控制体重; ④戒烟; ⑤缓解精神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