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知识讲座40----句子和句子分析(上)

现代汉语知识讲座40----句子和句子分析(上)
现代汉语知识讲座40----句子和句子分析(上)

现代汉语知识讲座40 --- 句子和句子分析(上)

第五节句子和句子分析(上)

、什么是句子

什么是句子?简单的回答是: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

在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词和词组只能表示一个简单或

复杂的概念,句子才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正因为有了句子,人类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才能记载下来、巩固起来,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

词和词组不就是句子,但是词或词组都可以成为句子。尽管这样,词、词组同句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在词典里,可以找到“有'这个词,教师点名时,我们也常常听到同学们回答“有! ”可,是这两个“有'并不一样,前者是词而后者是句子。

禁止吸烟”是一个词组,它出现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时却是

个句子。可见,词、词组同句子的区别不在“量”的上边,而在它们的性质不同

1.语音上的差异

词组和句子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句子具备语调,词组不具备

来了。/来吧?/来!

出太阳了。/出大阳了?

小张去北京了。/小张去北京了? /小张去北京了!

出太阳”、“小张去北京”都是词组,词组只有具备了语调,才

有可能成为句子。

(2)词组只有句法重音,句子还有句子重音、焦点重音

句子可以有句子重音,句子重音是词组所不具备的。句子重音是逻辑重音,是语用上的需要,它往往可以改变句子的句

法重音。如:

好天气! 明天休息。好天气”可以重读“天气”,明天休息”可以重读“明天”,只要表达上需要。

个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语用需要出发,选择表达的重点,这个表达的重点可以称为焦点,一般需要重读。在书面上,焦点重音可以用副词“是”作标记以显化。如;

小李考上了大学?(不是别人吗?)

小李考上了大学?(不是保送的吗?)

小李考上了大学?(不是中专吗?)

(3)句子中可以有较长的停顿,词组没有停顿或只有较短的停

顿,词组的结构一般比较短,说的时候中间没有停顿,如果有停顿的话,书面上也只能用表示较短停顿的顿号,大多用在联合短语中:

海、天津、广州和重庆爱科学、爱和平、爱人民

而大多数词组没有停顿,即便是两个组成部分结合较松散的

主谓短语,中间也无须停顿。

句子中句话中间的停顿可以用逗号,分句之间可以用分号,

爷儿俩, 个跑原料,一个搞销售。

停顿。如: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2.句法上的差异

词组和句子在句法上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词组中有较严格的语序,句子中则相对灵活

从词组的结构看, 语序相对固定。 语序不同, 意义就不一样。 如:

豆腐一碗一一碗豆腐 句子的语序则相对灵活,为了交际的需要,常常会出现词组 所不可能具备的改变语序的情况:

改变了的语序 飞了,小鸟。

的。

作为句子, 除了有与词组相同的成分之外, 还具有特殊成分, 有两种特殊成分是短语所不具备的。

杭州,我知道那是个天堂一样的地方。

句子结束的时候可以用句号、 问号、感叹号等来表示不同的

花红一红花

计划经济一经济计划、方便群众一群众方便

正常的语序

小鸟飞了。

这是张老师的讲稿。 这是讲稿,张老师的。

他吞吞吐吐地交代了不少

他交代了不少问题,吞吞吐吐 (2)句子中可以有特殊成分, 词组中没有

述例子中的特殊成分是提示成分。

喂,什么时候了,还不开船明天据说会下雨。

上述例子中的特殊成分是独立成分。

(3)句子中可以有表示语气的成分,词组中没有

词组是静态单位,所以没有语调;句子是动态的表达单位,具有一定的语气,主要用语调表示,有时用表示语气的词语,这是词组不具备的。如:他上大学了。

你是什么时候上大学的?

3.语义上的差异

词组和句子在语义上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短语常有歧义现象,句子有一定的上下文,歧义现象比较汉语的词组中存在着许多歧义现象,造成歧义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层次构造不同、语法关系不同等等,如下列短语都是有歧义的:发现敌人的哨兵进口设备补充材料这是梅兰芳的唱句子中由于上下文的限制,词组中的歧义在动态的句子中往往可以清除。

(2)句子中可以有超常搭配,词组中没有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句法上和语义上的要求。词组要严格地受

到这种制约,违反搭配原则的短语是不合格的;动态的句子则由于表达的需要,往往可以突破这种限制,如:这次中国进入决赛的十名选手,有三名参加过上届世锦赛,阵容比较“豪华”。国际体坛畅销的乒乓球运动已在中国推向市场。

说阵容“豪华”,不用常规的搭配“强大”,“最受欢迎”的乒乓球运动,被说成“畅销”。,都是偏离了词汇意义上的超常搭配,这种搭配只能在句子中才会出现。

句子的特点在于它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一个句子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成分和结构方式,为了适应具体环境中的交际需要,它还必须有特定的语调。因为

有了语调,才能使句子中词语所叙述的内容同现实发生特定联系。这种联系是多方面的,如“鸡在叫'这个句子,指叫”这件事情

出“鸡

的现实性,“鸡会叫”指出“鸡叫'这件事情的可能性。

“天亮了”指出

天亮”这件事情属于已然,“天该亮了'指出主观对客观现实的

种反应。总之,它们都对具体环境有所说明。如果有人开口就说“鸡叫'或“天亮'没,有从任何方面表达特定对象的内容,那就都不成一句话。如果我们问“什么东西在叫',有人回答“鸡叫'回,答的却是一个句子了。为什么同是一个“鸡叫”,有时成为句子有时又不能呢?分别就在同现实有没有特定的联系上。因为

句子同现实有了特定的联系,具有特定的内容,所以才能作为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我们说话的时候,每个句子都带有特定的语调,表示某种语气;句子和句子之间有较大的停顿。

这些都由交流思想的需要来决定。

什么是句子分析

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按照句子的语气,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称之为句类。

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可以分为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等,一般称之为句型。句类和句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一句型可以是不同的句类;同一句类也可以是不同的

句型。例如:

(1)这是一首很好的诗。(陈述句)

(2)谁写的? (疑问句)

(3) 你先念一遍吧。(祈使句)

(4)这首诗写得真不错! (感叹句)

以上四个句子分属于不同的句类,但它们是同一句型,即主谓句。显而易见,当说第一句是陈述句,第二句是疑问句的时候,我们是以语气为标准的;当说这四个句子是主谓句的时候,我们是以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为标准的。关于句类的内容,后面有专节说明。

句子的结构分析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确定句型。

句型是从许多句子中归纳出来的,不同的句子可以归人同

句型。例如:“他动身了。他动身了 ?”是不同的句子,但是属

于同一句型, 因为表示语气的成分对句型不发生影响。

书。他看报。我写文章。”这三个句子也属于同一句型,因为 热起来了”天气看起来就要热起来了”属于同一句型,句子当 中增添独立成分不影响句型。“他想起来了'和“慢慢地他想起 来了''属于同一句型,扩展 (增加修饰语 )不影响句型。 “你哥哥 走了吗 ?''和“走了吗你,哥哥 ?”属于同一句型,语用变换也不

影响句型。 确定句型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第一,从上位句型到下位句型,依次确定。拿来一个句子, 先看它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再看它是主谓句还是 非主谓句。如果是主谓句,则根据谓语的结构确定其类型。 第二,由于扩展不影响句型,所以句子头上的修饰语不作为 确定句型的依据。例如:

(5) 关于种植棉花,我没有经验。

(6) 在我国,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已经开始播种了

边两个句子, 从整体上看, 都属于偏正结构。 确定句型时, 我们将 (5) 归人单句中的主谓句,把 (6)归入复句。因为 (5)可 以看作主谓句的扩展形式, (6) 可以看作复句的扩展形式。

这种办法可以推广到主谓句的下位类型的确定。例如:

(7) 我已经读完了一年级课程。

你读 句子中功能相同的词的替换对句型也不发生影响。

天气就要

(8)他比我唱得好。

(9)你别光着头出去。

(10) 大家先让他谈谈。

(11)这本书的确内容丰富。

这些句子的谓语都是偏正结构,但排除了扩展的成分,我们确定(7)是动宾谓语句,(8) 是后补谓语句,(9)是连动谓语句,

(10)是兼语谓语句,(11) 是主谓谓语句。三非主谓句单句中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叫做非主谓句。非主谓句有名词性的和非名词性的。

名词性非主谓句是由单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按照表达的内容可以分为以几类。

(1)用于剧本或小说、散文,以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场景。如:

1937 年。上海外滩。北京的一家老式茶馆。一个深秋

的下午。

(2)用于景象描写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如:

杏花,春雨,江南。车流。人群。红绿灯。高高的

个子,四方脸,浓眉,大眼,笔挺的西装,名牌皮鞋,潇洒的举止,

这就是我们的小工。

(3)表示感叹,一般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如:

好香的干莱呀! 多好的小伙子啊! 我那苦命的孩子呀!

(4)表示突然出现或发现的事物。如:

敌机! 血!啊,你流血了。老虎!快跑!

(5)用于标题。如:

三千里江山》老人与海》现代汉语语法》

(6)表示祈使、叫卖。如:

钱! 工作证! 大饼!油条!热腾腾的小米稀饭!

(7)表示招呼、应答、问答、斥责。如:

小李! 谁?——我! 几斤?——三斤(这衣服谁的?) ——我的。(这位是?)——王教授。你爸爸呢? 我的书呢? 什么东西!

2.动词性非主谓句大都由述宾短语或其他动词性短语构成,

单个动词用得比较少。根据表达内容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用于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如:

大雨了。出太阳了。起风了。

(2)叙述突然发生或发现的事物。如:

着火了! 漏水了! 跑掉了!

(3)说明事实情况或叙述存在出现消失的事物。如:

课了! 已经下班了。从教室里传来了琅琅的书声。在1998 年7 月的一天下午发生了一桩抢劫案。

(4)表示祈使、命令、要求,或用于标语、口号、熟语。如:

请! 禁止随地吐痰! 欢迎光临! 起立!——坐下! 来人!

(5)用于叫卖、问答。如:

亮? ——漂亮 !

(2)表示感叹或论断。如:

多么宏伟啊 ! 真糟糕透顶 ! 讨厌死了 ! 太贵

了。

(3) 表示祈使。

应答、问答的“喂!

、“听说你最近要结婚?——嗯。 ”、“小张!——哎 ! 悦、高兴的“啊 ! ”、“哈哈 ! ” 等表;示惊讶、 领悟、哀叹的“啧

啧 !”“、咦 !”“、喔 !”“、唉 !”

等。

卖鱼啦 !卖新鲜的活鱼啦 ! 修理雨伞了 ! 走吗 ?——走 !

(你到底还去不去 ?) ——去 1

3.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往往用来

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感情。根据表达内容分成以下几类:

(1)用于应答、问答,用于应答的主要是“好”、“行”、“对”等形 容词。如:

你看这样做好不好 ? ——好,行 ! 这本身对你来说也是个

锻炼嘛。——也对,也对。 孩子们,这个房子漂亮不漂

太美了! 安静点儿 ! 快点吧 !

此外,叹词、 拟声词也可以构成非主谓句。例如表示呼唤、

(过来一下 ) ” 等;表示愤怒、鄙视、斥责的“哼 ”、“呸 ! ”等;表示感叹、喜

哇!”

边这些非主谓句,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偏正词组或动宾词组,结构都比较简单。非主谓句不同于省略句,省略句是由于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的帮助因而省略了某些成分。

例如祈使句就经常省略主语,这个主语是确定的,如果要补上就可以准确地说出来。对话中的祈使句如“别抽烟”,隐含着第二人称主语,在具体环境中人们总是加上“你”或“你们” 去理解。至于公共场所的招贴如“禁止抽烟',它本身就是完整的,人们不需要添上主语去理解。所以,前者是主谓句的省略形式,后者是非主谓句。

四主语和谓语主语和谓语是主谓句所由组成的直接成分,主谓句是句子的典型。

语法学家对主语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认为主语对谓语动

词而言。例如在英语语法中,subject 是对predicateverb 说的,谓语动词的形态必须跟着主语变化,主语和谓语之间有

致关系。二是认为主语指陈述的对象。主语是被陈述的,谓语则对主语加以陈述。在这里,主语和谓语都是指“完全” 的,即主语以外的部分是谓语,谓语以外的部分是主语,不管它们是词还是词组。三是认为主语指话题(topic) 。话题是个广泛的概念,凡是句子叙述的起点,几乎都可以看作话题。

用不同的概念来确定主语,分析某些句子,其结果可以完全

样;但分析另一些句子,其结果则很有差异。例如:

(1)中国又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2)老王,我昨天还见到他。

分析例(1),采取第一种观点,确定“中国”是主语,“爆炸了”

是谓语。采取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又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是谓语。分析例(2) ,采取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都不能把

老王”看作主语,但是采用第三种观点,则可以把“老王'看作主语。

我们讲的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主要采取第二种观点,即认为它们的关系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对某些句子也采取第三种看法,即认为主语是“话题”。

在汉语里,一般的情况是主语出现在谓语的前边。例如:

(3)太阳从东方升起。

(4)东方升起了红太阳。

名词、人称代词、名词性词组充当的主语是最常见的。时间

名词、处所名词有双重性质:是事物性,一是时地性。体

现事物性的时间名词、处所名词用作主语时,谓语说明时间或处所本身怎么样,或者说明时间或处所是行为的对象。例如:

(5)一九七六年是难忘的一年。

(6)北京(r我没有到过。

体现时地性的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指明事情发生或事实存在的时间或处所,它们也可以作主语。例如:

(7)去年tf 发生了几件大事。

(8)这里(1 有一些新书。

如果这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放在别的主语之前,它们就成了全句的

修饰语了。例如:

(9)(去年)世界上发生了几件大事。

(10)( 这里)我们有一些新书。

当然,像“屋里坐吧”之类,因为是省略句,“屋里'不是主语。

至于句子头上连接出现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的句子,如例(9),首先应该让处所名词作主语,即使说成“世界上去年发生了几

件大事”,主语仍旧是“世界上”。动词前边如果有几个名词性

成分,须选择其中个作为主语。选择的顺序是施事、工具、

受事、处所、时间。但是,“在世界上去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当中的

主语则是“去年”。

这是因为在汉语里,介词结构不能充当主语。此外,别的实词(副词

及助动词除外)、各种词组以及“的”字结构也可以用作

主语。

数词单独作主语多半用在表示数目计算的句子里,量词单独

作主语,限于它的重叠形式数量词组作主语,它指称的事

物一般是上文已经出现过的例如:

(11)九十,是三十的三倍。

(12)( 他对我讲了许多话,)句句,,都铭刻在我的心上。

(13)( 我国古代通往西域的大路有两条,)一条是从玉门出发的

北路。

动词、形容词作主语,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者是不表示动作的动词(如“是”“、使”“、有”)等构成的动宾谓语、兼语谓语。

例如:

(14)说说容易。

(15)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16)勤劳使人聪明。

动宾词组、主谓词组、“的'字结构也经常作主语。例如:

(17)提高产量,,靠采用先进技术。

(18)群众教育群众,是一个好办法。

(19)放光的,不都是金子。

动词或形容词带上名词或人称代词充当的定语,整个词组就是名词性的了。这种名词性词组也常用作主语。例如:

(20)会议的如期召开,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21)教师的高明,在于能使学生超过自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