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反应论对比两个《双城记》译本

从读者反应论对比两个《双城记》译本
从读者反应论对比两个《双城记》译本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

从读者反应论对比两个《双城记》译本

作者:冯宝茵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6期

摘要: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作品《双城记》被评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其不同译本用词和情感渲染都有很大区别。本文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对比孙法理和宋兆霖的两个译文发现,优秀的文学翻译不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的读者的反应和需求,还应还原出原作品本角色的个性色彩。

关键词:译文对比;读者反应论;《双城记》

一、前言

读者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关注和审视的对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读者有一定的认识与考虑。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译文的优秀与否考察的是,读者能否从译文中正确地理解原著以及读者欣赏原著文本的程度。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反映出人物的社会各阶层和地域特色,极尽描摹地刻画出原作品人物。

二、读者反应论

读者反应理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身兼读者和译者两个要务的翻译者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原作品,并将原作品阐释清楚,保证译文读者和原作品读者有相同的阅读效果;第二,译文是译者通过目的语的字、词、句来显现出原文本中的内容。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译者的注意力从原作品形式转移到译文呈现的过程和结果上。好的译文应该忠实于读者的反应,要有内容上的忠实,还要读者阅读译文后的效果忠实度。

三、具体分析

(一)从词汇合理性的角度分析

词汇和语句是组成信息文本的基础,译者是否对原作品本有准确深入理解体现在能否给出对等词汇。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译者的选词要做到选择的词汇是否能够让读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正确地理解;选择的词汇能够恰到好处的传达原作品中的信息和情感色彩。

例:

原作品:He was an inquisitive fellow,and sometimes when she had quite forgotten him in gazing at the prison roof and grates,and in lifting her heart up to her husband……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导论)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导读)1 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 2.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理论渊源 3. 接受美学的创新之处

4. a) b) 5. a) b) c)

成新的期待视域。 6.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 a)伊瑟尔vs. 新批评 i.新批评:文本细读志在阐释文本和总结出文本的意义。 ii.伊瑟尔:任何解读只能是文学文本的一种可能实现,文本意义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文本内部的属性。批 评的主要任务在于解释读者于都是支配思想和认识的各种规范和法 则。 b)伊瑟尔vs. 胡塞尔的现象学 i.胡塞尔:提出了一套极为主观的认识理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不是被动地接受事物的存在,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向主动去构想世界。 ii.伊瑟尔:接受了伊格尔顿提出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间隙和不确定因素的“图示化结构”,需要读者的想象和加工来填充”这一观点, 进而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一术语,想说明文本中的不确定 因素和空白本身即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他指出,在阅 读过程汇总,读者的阅读期待被充分调动起来去填补那些空白,完 成作品的具体化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固有的带视域不断改 变,新的期待视域不断形成,这都是“文本的召唤结构”发生作用 的结果。 此外,他还提出“隐含的读者”这一术语,以表明阅读暗含于文 本的构成之中。隐含的读者不是实际阅读文本的具体某一个(些) 读者,而是作家想象中的被理想化的读者,完全符合对阅读的期 待。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把文本中潜在的意义与读者在阅读过程 中对这些潜在意义的实现结合起来。 c)伊瑟尔vs. 伊格尔顿 i.伊格尔顿: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部“图示化的结构”,等待读者具体 实施。 ii.伊瑟尔:吸收了伊格尔顿的观点,进而认为读者的具体化过程不是句解释文本的统一性而是去解释文本中的间隙和各种不确定因素。 随着阅读的展开,这些间隙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地向读者头脑中的规 范和法则提出挑战和质疑,破事读者修正和改变那些先入之见,对 自己所习惯的理解规范和法则产生一种批评性的再认识,从而形成 新的理解规范和法则。优秀的作品经常否定读者(和其他的一般作 者)通常所持的理解规范和法则,打破读者的习惯性期待(p255)。 7.尧斯vs. 伊瑟尔

读者意见反馈卡

读者意见反馈卡 尊敬的读者: 感谢您购买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我们一直致力于CAD、CAPP、PDM、CAM和CAE等相关技术的跟踪,希望能将更多优秀作者的宝贵经验与技巧介绍给您。当然,我们的工作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在看完本书之后,有什么好的批评和建议,或是有一些感兴趣的技术话题,都可以直接与我联系。 责任编辑:杨民强 E-mail: 杨民强ymq010@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 ;展迪优zhan_ug@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 请认真填写本卡,并通过邮寄或E-mail传给我们,我们将奉送精美礼品或购书优惠卡。 书名:《UG NX 5.0模具设计教程》 1.读者个人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职务:学历: 专业:单位名称:电话:手机: 邮寄地址邮编:E-mail: 2.影响您购买本书的因素(可以选择多项): □内容□作者□价格 □朋友推荐□出版社品牌□书评广告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指定□内容提要、前言或目录□封面封底 □购买了本书所属丛书中的其他图书□其他 3.您对本书的总体感觉: □很好□一般□不好 4.您认为本书的语言文字水平: □很好□一般□不好 5.您认为本书的版式编排: □很好□一般□不好 6.您认为UG其他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您所迫切需要的? 7.其他哪些CAD/CAM/CAE方面的图书是您所需要的? 8.认为我们的图书在叙述方式、内容选择等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如若邮寄,请填好本卡后寄至: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杨民强(收)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88379771 传真:(010)68329090 如需本书或其他图书,可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网站联系邮购: 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 咨询电话:(010)88379639,88379641,88379643。

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

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 ──在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研讨会上的讲话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 【提要】造成文本阅读的无效或低效,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陈腐的机械唯物论和狭隘社会功利论。第二,是后现代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主体论。后现代把读者主体推向极端,以自发性和平面性为特点,完全无视读者主体的心理图式对文本的“同化”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受到文本主体制导的。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西方后现代哲学所说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的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要洞察文本,与文本作深度对话,就要不断对自发主体心理图式进行专业积累,进行以更新为特点的建构,使之达到专业性的自觉高度。建构的过程,就是读者主体比照、遵循文本层次结构,旁涉作者写作凭借的深层心理结构,分析阅读的历史经验,攀登上文本阅读的时代高度的过程。 造成文本阅读的无效和低效,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陈腐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狭隘社会功利论,第二,是后现代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主体论。 [1]刚才王荣生先生说到,有老师在解读《背影》时得出结论,爬月台部分最为动人,原因是作者善于观察,乃布臵学生课后作观察练习,在观察的基础上作文。这就是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的典型。 把观察看成是为文成功之道,却对观察没有起码的研究,目前在语文课堂上可谓比比皆是。观察并不是照相。人的大脑,并非英国古典哲学家洛克所设想的那样,是一块白板;也不是像美国现代行为主义者所说的那样,外部信息对感官有了刺激,就会有相应的反应。多年前,有42名心理学家在西德哥廷根开会,突然两个人破门而入。一个黑人持枪追赶一个白人。接着厮打起来,一声枪响,一声惨叫,两人追逐而去。前后经过只有二十秒钟,另有高速摄影机记录。会议主席宣布:“先生们不必惊惶,这是一次测验。”测验的结果相当有趣。42名专家,没有一个人全部答对,只有一个人错误在10%以下,14个人错误达到20%~40%,12人错误为40%~50%,13人错误在50%以上。有的简直是一派胡言。[2]光是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如何经不起检验。观察并不是机械的反映,它不同于观看,就是有目的,目的就是主体的预期,没有预期,往往就一无所知。 这是人的毛病,或者文雅一点,局限性。预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感官的选择性,感知只对目的开放,其余则是封闭。预期中没有的,哪怕明明存在,硬是看不见。福建漳州南山寺,有个挺古老的泥菩萨,传说当年雕塑师很自信,说,塑成以后,完美无缺,如能挑出毛病,分文不取。有关官府发动百姓参观,都挑不出,一个小孩子却看出来了:手指太粗,鼻孔太小,挖鼻孔成问题。为什么明摆着的毛病大人看不出,小孩子却一目了然?原因就在于小孩有挖鼻孔的兴趣,有这个预期,大人没有。和心理预期的封闭性相联系的,还有主观的投射性。而明明没有的东西,因为心里有,却看见了。郑人失斧的故事说,斧头丢了,怀疑是邻居偷了,去观察邻居,越看越像小偷,后来斧头找到了,证明不是邻居偷的,再去观察,就越看越不像小偷。这是人类的局限性。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外部信息,只有与固有的心理图式(scheme)相通,才能被同化(assimilation),才有反应,否则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感而不觉。相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指环王》

摘要: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世界三个方面分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关键词:读者批评理论更新视域《指环王》 《魔戒》是J.R.R托尔金(1882-1973)的代表作,是现代西方魔幻文学的鼻祖。自1995年问世以来,《魔戒》在西方累计销售量超过5000万册,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掀起了魔幻文学的热潮。其中如RoAo萨尔瓦多《被遗忘的国度》系列、崔西·西克曼《龙枪》系列和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无不深受《魔戒》的影响。[1]《魔戒》主要讲述黑暗君主索隆铸造的魔戒拥有统治全世界的力量。唯有把魔戒送到厄运山脉的烈焰中彻底销毁,才能挽救中土人民。于是弗拉多主动提出前往完成此任务。历经多重磨难后,弗拉多和山姆终于完成使命把魔戒扔进了厄运山脉的烈焰中。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个方面解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1.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背景 读者反应理论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接受美学思潮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文学理论。读者反应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对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读者是使文本产生意义的关键,应将诠释权交给读者。强调读者根据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反应。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文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对两者双向交流过程的分析研究,实现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由作者与文本中心向读者文本中心的转向,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其中以沃尔夫冈·伊赛尔理论为主。伊瑟尔认为“20世纪以来的文学愈来愈突出读者在审美接受过程中的创造作用。阅读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作性活动。读者角色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2] 2.更新视域 读者是阅读作品的二次创造者,在阅读之前已经对作品有预设。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符合作者的提前预设,即产生共鸣;也会出现与预设不符,读者会产生很多疑问。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的疑惑会逐一被解开,进而形成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要在现有意象的基础上建构对象,从总体和整个过程来看,具有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正是这种阅读阶段的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不断引起读者追根穷源的内在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阅读愿望,使作品在读者的意识中不断得到转化,从而推进阅读的进程。[3] 在弗拉多最终把魔戒扔进厄运山脉的火焰之前,读者对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销毁魔戒的使命始终是持怀疑态度,因为弗拉多与读者所熟知坚毅果敢的英雄人物截然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他不是英雄,因为最终他没有抵住想要拥有魔戒的欲望;一部分人认为他是英雄,因为他使魔戒坠入火焰山最终销毁,世界从精灵统治时代转到人治时代;一部分人认为他虽是英雄,但是失败的英雄,因为他受到魔戒的诱惑。弗拉多究竟是不是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取决于读者已有对英雄的认知和在阅读过程中参与其中不断向作品本身发问和回答过程中产生。 2.1人物形象的更新视域 读者读到弗拉多是个身材矮小、喜欢吟诗作曲,最好天天宴乐、过着逍遥快活的生活的人。在整个霍比特人的历史中只发生一次战斗,即1914(霞尔历)的傍水镇之战。魔戒远征队中的灵魂人物刚多尔夫说:“霍比特人身材矮小,并不适合迎战。”因为传统的英雄人物给人的印象是身材高大,英勇善战。读者不禁问: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使命?对于这个问题,读者可以在故事的发展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在小人物霍比特人身上,他们淳朴、憨厚、无纷争,无困扰。唯有这样,才有可能摆脱魔戒对灵魂的腐蚀。罗琳精灵女王说:“或许弱者也能完成这个任务,只要他拥有一颗强者的心。” 2.2人物性格的更新视域 当读者形成了一种“期待视域”,将小说理解成是弗拉多虽“身材矮小”但是充满自信、果敢、坚毅的成功的英雄。但是读者读到的却是缺乏自信,内心犹豫,性格软弱的弗拉多。弗拉多始终对自己能否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充满怀疑,他没有把握一定能完成销毁魔戒的任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一、主体性:人、作家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在人类活动中人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是主体。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不对。但是,有人把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体是人”这一命题变成了:“人从来和永远是主体”,断然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主体,并以此否定人作为客体存在的可能,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人成为主体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并不仅仅像人们一般所表述的那样:只要人作为活动的施动者和承担者,人就是主体。不错,人作为主体,必然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之中,并成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这是起码的要求。但是,奴隶在劳动中虽然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然而,他们是在一种强制性压服之下,戴着脚镣去承担活动的,他们显然不是主体。我以为,人是否作为主体存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是否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主体性和主体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相同的概念。主体性指的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主体指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一些文章往往把两个概念等同混用)。那么,主体性的内涵是什么?有的学者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这是欠妥的。主体性和主观性虽然在英文中同出“Subjectivity”一词,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主体性不同于主观性,后者一般指主体看待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往往是在认识与对象实际不相符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不是作为人的某种本质属性的规定,所以不能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主体性也不能笼统地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观点去理解,简单地归结为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自决、自我、自我意识或个人特殊性、个体价值等,因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已被抽象化。对主体性的内涵作出科学论述的是马克思。他谈到在一般劳动中“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文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1]显然,“支配”客体的属性正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因而也就是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之一。人对自然的支配正是人成为主体的开端,支配自然的属性也就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基本的本质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思想看,“支配”客体不仅仅指支配自然客体,还包括支配社会客体和自我。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作为主体的人,就是“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

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 张 莉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收稿日期:2004-01-09 作者简介:张 莉(1977-),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硕士。 摘要:从文化角度对翻译的研究,使得译者的主体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翻译过程可分为准备、解码与组码三个阶段。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彰显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译者的主体性与他的受动性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 关键词: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受动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989(2004)02-0054-03 长期以来,中西翻译界对翻译的研究都囿于对原著中心地位以及语言转换层面的研究,而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及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却鲜有系统、深入的论述。译者被赋予/舌人0、/媒婆0、/仆人0、/带着镣铐的舞者0、/文化搬运工0等形象,被认为处于既要对作者俯首听命又要对读者迎合奉承的尴尬地位中,其创造性和主体性自然就更少有人提及了。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研究层面的开拓,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开始从文化角度来探讨翻译,从阐释学、接受美学、文化交流等切入点来研究翻译。这一转向使得译者的文化地位及其主体性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理解译者的主体性呢? 一、译者的主体性 余光中曾对译者以及翻译过程作过以下论述:/译者介于神人之间,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真是-左右为巫难.。读者只能面对译者,通过译者的口吻,去想像原作者的意境。翻译,实在是一种信不信由你的-一面之词.。0(5余光中谈翻译6)这一论述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不争的事实。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和感情移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作为沟通原作者与读者、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桥梁,他的表现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因而成为翻 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其主体性也就是他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觉的人格意识和创造意识。谢天振的5译介学6中/创造性叛逆0命题的提出,也正是对译者主体性的认可和论证。 我们可以引用查明建、田雨为译者主体性所作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0 下面我们将从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来探讨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二、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翻译的准备阶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译者动笔翻译之前就已开始发挥作用了。在此阶段,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以及翻译策略的确定等方面。 选择适当的翻译文本是译者开始翻译活动的前提。一般来讲,译者通过自己阅读或他人的推荐、评价等途径,形成对原作的初步印象。然后,译者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文化意识、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已有知识结构,对这一印象进行初步的评价与批评。当这一印象与译者的知识体系相近或吻合的时候,译者多表现为对原作文本的肯定与接受。反之,则表现出对文本的否定与排斥。可见,选择什么样的 # 54#2004年6月第19卷第2期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 NGZHOU ECONOMIC MANAGE MENT INSTITUTE Jun.2004 Vol.19No.2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朱生豪_梁实秋的莎译本中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收稿日期:2006-11-11 作者简介:尚文岚(197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72-02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朱生豪、梁实秋的莎译本中 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尚文岚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读者接受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视角,值得重视和借鉴。然而,如果全盘接受读者接受理论的观点,把文学翻译仅仅看作一种译者主体行为,势必会导致不准确的翻译。读者对于文化空缺词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变化过程。关键词:文化空缺词;读者反应论;读者反应的动态变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朱生豪、梁实秋的莎译本在译界各领风骚:朱氏风格行文流畅,文辞华赡;梁氏风格骈散互用,相映生辉。文化空缺词是由文化理解的差异而反映在不同语言上的词汇空缺。在翻译界,往往采取词组代替、音义加释、补充加注、换用替代等种种手段,以求找到等值的传递话语信息的最佳方案,达到话语文化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而本文旨在通过对莎剧两个中译本中文化空缺词的译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读者反应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动态性。 1 两译本简析 朱生豪强调译笔流畅,保持原作之/神韵0,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0,呈露作者之/命意0,/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感赞同0。在5译者自序6中说:/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0作者因而颇受广大读者喜爱,在我国读者群中影响非凡。这些读者的阅读目的是欣赏而不是研究,采用意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缩短目的读者与译文在文化与语言上的距离。梁实秋译强调的是/存真0,在译莎的例言中,他写道,/原文常有版本困难之处,晦涩难解之处亦所在多有,,,原文多猥亵语,悉照译,以 存其真。0他还指出莎剧中许多/时代错误0,梁实秋译莎作看了大量参考书,加上他学识渊博,故能发现许多莎作错误。从存真和辨误两点可看出梁实秋学者品格。梁实秋译悲剧气势庄严,极富戏剧效果及艺术性,展现莎翁诗文、歌剧情思洋溢之风采。人物刻划细腻,剧情描写极生动,加上梁实秋先生译笔流畅,增显莎翁匠心独运,沉着圆融之纯熟,为研究莎翁文学必备的经典名著。有些梁译读者的阅读目的是为了研究。 2 两译本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2.1 文化空缺词 文化空缺词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文化理解得差异而反映在语言上的一种符号或语义空缺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由于文化焦点的差异,往往会出现词汇空缺,形成翻译的障碍。在翻译文化空缺词时,重要的是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2.2 读者反应论的合理性 在翻译中,原语/文本0是静态的、个体的,而接受者则是能动的可变的、群体的。因此,语际转换中在如何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问题上,我们关注中心应当是接受者(读者群体)或受话者(听众),而不仅仅是原语的文本。 奈达认为,翻译即是交际,这个过程要看人们在听/读译文时所获得的是什么。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0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那么,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交际的任何分析都是不完整的。重视读者反应是 第3卷第1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3,No .12007年3月 Jour nal ofH enan Un i v ersity of Technology(Soc ial Science) M ar .2007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魏瑾① , 魏书艳② 摘要: 译者既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又是其创造性的再现者。原语和译语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文学艺术语言的形象、生动性, 为译者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 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 阐释; 再现; 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研究往往过分强调译文与原作之间的对等,普遍忽视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及对作为翻译主体的译家的研究。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主体研究逐步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并不断走向深入。杨武能先生早在20 世纪80 、90 年代就对翻译家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并强调对翻译主体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家; 只有把翻译家作为人的精神和心智的方方面面也纳入观察的视野, 才可能解答种种触及文学翻译本质的微妙问题。”[ 1 ]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这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翻译分为两个过程, 即理解原文过程和再现原文的过程, 也就是译者首先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析原文的语言材料, 追寻作者的思路, 然后综合译语的语言表达手段再现原文。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在表达阶段, 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所谓“主体性”, 具体地说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2 ] 。那么译者的主体性则是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即体现在译作中的自觉人格及审美创造力。文学翻译大概是所有翻译中最无定性、最变幻莫测、最难把握和最需要创造性的一种翻译。文学文本与普通文本相比, 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潜在的更为广阔的审美与解读空间, 另一方面更受制于语言形式。因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1. 译者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继承阐释学和现象学的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文本具有两极, 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文本, 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 3 ]这两极彼此交融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 就成为审美对象, 成为读者感悟、阐释、融化、再生的艺术情感或形象, 两者已经水乳交融地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换言之, 任何文学文本都是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 其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 而意义的实现则凭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感觉和知觉经验加以具体化, 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处, 最终达到文本的实现。因此, 接受是一种再创造。“读者通过接受活动, 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 通过释放作品中蕴藏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但是, 读者在改造作品的同时, 也在改造他自己, 当他将作品中潜藏的可能性现实化时, 也在扩大自己作为主体的可能性, 这就是作品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 接受活动是使这两种对立的规定性统一起来的过程。”[ 4 ]阅读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 一方面, 原文为读者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读者在原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 在这种双向交流中, 读者对文本不是简单的“复原”, 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 读者在使文本的潜能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 不仅唤发了审美潜能, 而且为自己的审美潜能增添了新的能量。接受提高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翻译而言, 译者首先是作为文

读者反映理论

Real Reader ?The “real readers”, or members of a particular reading public, are historically real people. To reconstruct these readers, one needs to know, among other things, the norms (both literary and social) of their time, their emotions and attitudes aroused by the work, and the critical judgments they passed on it. ?Here Iser must have in mind the work of his colleague H.R. Jauss, whose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deals chiefly with the “history of responses”. Hypothetical Reader ?Unlike the real historical reader, the hypothetical reader owes its existence to the critic when the latter creates it as the receiver of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a particular work.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he hypothetical reader (as shown in the diagram), but what concerns Iser more is the first type, the ideal reader, because the second type, the contemporary reader, though often casually mentioned by critics, is difficult to specify. ?Unlike the real reader and the contemporary reader, the ideal reader is a “fictional being” tha t crops up now and then in discussion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often with different re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P.J. Rabinowitz, for instance, defines it as theoretical models (such as G. Prince?s “narratee”, W. Gibson?s “mock reader”, and even Iser?s “implied reader”) that help to show the ideal op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the text. The Psychologically Describable Reader ?The reader in this category refers to one “whose psychology has been opened up by the findings of psychoanalysis” (Iser, 1987, pp.27-28). The typical psychoanalytical reader is found in the work of N. Holland, who defines his psychoanalytical reading of texts as “transactive criticism”, and his reader as the “transactive reader”, namely, one who “works explicitly from his transaction of th e text” The Reader as Heuristic Models ?This category is important for the present discussion because Iser?s “implied reader” is, to a great extent, one such model along with many others. ?We will begin our discussion of Iser?s reading theory by first reca lling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oncepts of the reader discussed just now, in order to see how Iser tries to avoid, or rather, to overcome them in his model of the reader. The problem with the “real reader”, as we have seen, is that the reconstruc tion of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depends heavily on the availability of historical data. The “ideal reader”, on the other hand, is believed to presuppose the total consumption of the work and therefore demolishes the very basis of its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reader. As for Holland and Fish who try to locate meaning in the reader?s mind (the unconscious for Holland and the internalized competences for Fish), the link seems loose between the literary experienc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and the process of

从读者反应批评看 田纳西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15, 3(3), 88-9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journal/wls 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10.12677/wls.2015.33014 Analysis of Tennessee William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Li Li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Email: lilylililiu@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 Received: Aug. 12th, 2015; accepted: Sep. 1st, 2015; published: Sep. 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the play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by Tennessee Williams, the heroine Blanch is a typical “bad woman”. However, many critics and readers sympathize with her. The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analyzes how the images of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are overth-rown in the readers’ mind and how readers give them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reading. Williams stirs up the readers’ desire of participat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play by making them forming different view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author, rereading the text, constantly subverting, confirm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ir own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readers grasp the work’s theme the author intended to create at last. Keyword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Overthrow, Sympathy 从读者反应批评看 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 刘俐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Email: lilylililiu@https://www.360docs.net/doc/4a8917348.html,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上)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上)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改革中,人们开始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也有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绝对化,从而导致忽视文本的倾向。所以,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主体与尊重文本的关系问题。其实问题远不止于此。有专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1,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这是非常正确、深刻、辩证的看法。但还可以补充一个主体性,即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这是因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牵涉的主体实际上有四种:语文教师是施教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文本作者是创作主体,教材编者是编辑主体。只不过前两种主体是显性的,后两种主体是隐性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四个主体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设想,离开了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和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得到真正的发挥。那么,什么是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什么是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什么是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呢?这四种主体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 什么是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那就是课文作者有自由表达

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权利,他对于自己的作品是有主体性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篇课文的作者都不是为了我们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创作的,而是为了在自己的语境中向自己所实际面对的对象或自己假想的读者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而创作的。直接为了我们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写作的课文不是没有,但那是极少数,并且多数不具有经典性。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性的课文几乎都有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语境,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教师和学生的读者对象。杜甫的诗不是直接写给我们当代人看的,莫泊桑的小说不是直接写给中国人看的,甚至鲁迅的杂文也不是专门为教学而创作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它们呢?因为既然是学习,就不是仅仅重复自己已有的思想感情和话语表达形式,而是要通过对别人思想感情的感受和理解,扩大自己的思想视野和情感感受的范围和深度。我们不必成为屈原,但却必须能够感受和理解屈原;我们不必成为鲁迅,但我们却必须能够感受和理解鲁迅。正是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不断扩大我们感受和认识的范围,才能学习到表达各种可能产生的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形式,我们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才会得到持续的提高。在这里,尊重课文作者的创作主体性是我们能够主动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施教主体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惟一途径。 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就是要求

读者反映论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From Wikipedia ( View original Wikipedia Article ) Last modified on 18 September 2012 at 04:41 This article includes a list of references , but its sources remain unclear because it has insufficient inline citations . Please help to improve this article by introducing more precise citations. (April 2008)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is a school of literary theory that focuses on the reader (or "audience ") and his or her experience of a literary work , in contrast to other schools and theories that focus attention primarily on the author or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work. Although literary theory has long paid some attention to the reader's role in creating the meaning and experience of a literary work, modern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began in the 1960s and '70s, particularly in America and Germany, in work by Norman Holland , Stanley Fish ,Wolfgang Iser , Hans-Robert Jauss , Roland Barthes , and others. Important predecessors were I. A. Richards , who in 1929 analyzed a group of Cambridge undergraduates' misreadings; Louise Rosenblatt , who, in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1938), argued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teacher to avoid imposing any "preconceived notions about the proper way to react to any work"; and C. S. Lewis in An Experiment in Criticism (1961). Reader-response theory recognizes the reader as an active agent who imparts "real existence" to the work and completes its meaning through interpretation.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argues that literature should be viewed as a performing art in which each reader creates his or her own, possibly unique, text-related performance. It stands in total opposition to the theories of formalism and the New Criticism , in which the reader's role in re-creating literary works is ignored. New Criticism had emphasized that only that which is within a text is part of the meaning of a text. No appeal to the authority or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 nor to the psychology of the reader, was allowed in the discussions of orthodox New Criti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