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学数字图像处理第九章DIP9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考研光学真题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考研光学真题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光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 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1. 概念题(15 分,每小题 3 分) 1) 解释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 2) 解释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3) 解释辐照度和辐亮度 4) 同一个物体,经针孔与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何不同? 5) 在夜晚的江面上,为什么路灯生成的倒影是拉得很长的一条光带?

2. 置于空气中的平凸薄透镜,其光焦度为 2 ?1m ,折射率为 1.5,求薄透镜焦距和凸面的半径。(6 分) 3. 有一个焦距为 200mm 的胶片照相机,在速度为 18km/h 的列车上拍摄 10m远的物体,如果拍摄的方向垂直于列车前进方向,求能够拍摄到清晰照片时,允许的最长曝光时间是多少?(假定人眼的极限分辨角为 1 角分)(8 分) 4. 显微镜目镜焦距为 25mm,使用此显微镜分辨清楚相邻 0.00075mm 的两个点,求需要选择物镜的倍率是多少?(假定人眼的视角分辨率为 1 角分,即 0.0003弧度)(8 分) 5. 一架 10×的开卜勒望远镜,物镜焦距为 100mm,求望远镜目镜焦距?与观察无限远目标相比,当用此望远镜观察距离 500mm 处的目标时,需要的调焦距离是多少?假定该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有足够的调焦可能,求此时仪器的实际视放大率等于多少。(13 分)

6. 今有一振动方向与入射面的法线成45度角的线偏振光以48 37′角入射到玻璃空气界面上,玻璃折射率为n=1.51。试确定反射光的偏振状态(光电场矢量末端轨迹、旋向)。 (12 分) 7. 一束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激光和一束太阳光分别以60 角斜入射到折射率为n = 1.5的窗玻璃上,若不计玻璃内的多次反射和折射,求其透过率,并说明它们透过窗玻璃后的偏振状态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14 分) 8. 今有一波长为λ = 5μm 的红外光垂直入射到两表面镀有折射率为n = 2.35 膜层的锗片( n = 4 )上,膜层的光学厚度为 1.25μm,若不计吸收损耗,试计算该光透过锗片后光能的损失为多少? (10 分) 9. 在杨氏实验中,点光源为中心波长λ = 500nm 、线宽?λ = 10nm 的复色光源,试求观察屏上最多能看到多少级干涉条纹。 (12 分)

武汉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综合实习 实习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指导教师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本实习内容旨在让同学们通过用VC等高级语言编写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些基本算法程序,来巩固和掌握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编程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实现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以及应用图像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实习原理和方法 实习一实现RAW->BMP格式的转换 RAW格式:文件按照数字图像组成的二维矩阵,将像素按行列号顺序存储在文件中。这种文件只含有图像像素数据,不含有信息头,因此,在读图像时,需要根据文件大小,计算图像所包含的行列号,或者需要事先知道图像大小(矩阵大小)。但这种文件读取和保存简单。 RAW文件按图像上行到下行、左列到右列顺序存储,而BMP文件数据区按图像上下行到上行、左列列到右列顺序存储到数据区。 实现RAW文件到BMP文件的转换,需要为BMP文件生成文件头、信息头、颜色表、数据区,将RAW文件数据区赋值到BMP文件数据区。 实习二灰度线性变换 点运算是指像素值(即像素点上的灰度值)通过运算改变之后,可以改善图象的显示效果。这是一种像素的逐点运算,是旧图象与新图象之间的映射关系,是一种简单但却十分有效的一种图象处理手段。常用方法有灰度线性变换、直方图均衡、对比度调整、直方图规定化、对数变换、指数变换、密度分割等方法。 灰度的线性变换就是指图像的中所有点的灰度按照线性灰度变换函数进行变换。灰度变换方程如下: D0=f(Di)=a*Di+b 该方程为线性方程。式中参数Di为输入图像的像素的灰度值,参数D0为输出图像的灰度,a和b由给定条件确定。 实习三图像局部处理: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

中科院遥感所考博 遥感图像处理2000-2004.

2000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基础部分 1.简述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2.分别从空域和频域上解释图像增强原理,并说明它们的关系 3.写出图像退化模型,并简述各个量的意义及其求法 4.简述局部自适应几何纠正的原理及优点. 5.试述SSDA(序贯相似性检测)图像配准算法的原理 6.如何抑制斑点噪声?如何去除不均匀光照的影响? 二、综合部分(40) 在已学过(或从事过)的遥感图像处理内容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方向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论述(包括:1.该方向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2.目前的发展状况与主要存在的问题.3.可能的解决途径等)。 2001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 基础部分 1.如何利用傅立叶变换计算卷积(图示)? 2.如何判定并消除斑点噪声? 3.简述几何精纠正的步骤 4.如何利用直方图进行色调调整? 5.设一幅图像大小为N=64*64,有8个灰度级,其灰度概率分布如下表: k r k n k n /n o r =0 790 0.19 7/11=r 1023 0.25 7/22=r 850 0.21 7/33=r 656 0.16 7/44=r 329 0.08 7/55=r 245 0.06 7/66=r 122 0.03 7如何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 6.假设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成象模型为: s(x,y)=L*r(x,y)* t(x,y) 其中, s(x,y)表示所成的象, r(x,y)表示地面景物的发射率,代表原始信号, t(x,y)表示云层的透射率,代表云层噪声,L 为太阳光强度。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恢复,简述恢复原理及过程。 二、综合部分:试分析为什么目前自动图像分类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并指出可能的突破点。 2002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考试内容包括 1.如何抑制斑点噪声? 2.说明什么情况下进行线形拉伸处理. 3.什么叫灰度共生矩阵? 4.计算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时,用到傅立叶变换的那些性质? 5.试述RS 图像的几何纠正过程. 二、考试内容包括 1.试述图像分类的方法及原理,并指出不同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假设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成象模型为: s(x,y)=L*r(x,y)* t(x,y)

武汉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试题

一、 1、中值滤波:中值滤波是对一个滑动窗口内的诸像素灰度值排序,用中值代替窗口中心像素的原来灰度值,因此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图像平滑法。 2、连接成分:在二值图像中,把互相连接的像素的集合汇集为一组,于是具有若干个0值的像素(0像素)和具有若干个1值的像素(1像素)的组就产生了。把这些组叫做连接成分。 3、图像分割:令集合R代表整个图像区域,对R的分割可看作将R分成N个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非空子集(子区域)R1,R2,…,R N: ①; ②对所有的i和j,i≠j,有R i∩R j =Φ; ③对i = 1,2,…,N,有P(R i) = TRUE; ④对i≠j,有P(R i∪R j) = FALSE; ⑤对i =1,2,…,N,R i是连通的区域。 其中P(R i)是对所有在集合R i中元素的逻辑谓词,Φ代表空集。 4、行程编码:通过改变图像的描述方式,来实现压缩。将一行中颜色值相同的相邻像素用一个计数值和该颜色值来代替。 5、模板匹配:模板匹配就是在一幅大图像中搜寻目标,已知 该图中有要找的目标,且该目标同模板有相同的尺寸、方向和图像,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

在图中找到目标,确定其坐标位置。 二、 1、简述纹理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方法 灰度共生矩阵反映了图像灰度关于方向、相邻间隔、变化幅度的综合信息,它可作为分析图像基元和排列结构的信息。 作为纹理分析的特征量,往往不是直接应用计算的灰度共生矩阵,而是在灰度共生矩阵的基础上再提取纹理特征量,称为二次统计量。 一幅图像的灰度级数一般是256,这样计算的灰度共生矩阵太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求灰度共生矩阵之前,常压缩为16级。 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特征之前,要作正规化处理。 由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了14种特征。最常用的5个特征是:1)角二阶矩(能量)2)对比度(惯性矩)3)相关 4)熵 5)逆差矩 2、简述空间域图像平滑与锐化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抑制噪声改善图像质量所进行的处理称图像平滑或去噪。 在图像的识别中常需要突出边缘和轮廓信息。图像锐化就是增强图像的边缘或轮廓。 图像平滑通过积分过程使得图像边缘模糊,图像锐化则通过微分而使图像边缘突出、清晰。 3、叙述图像逆滤波恢复的方法 (1)对退化图像g(x,y)作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G(u,v); (2)计算系统点扩散函数h(x,y)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H(u,v); (3)逆滤波计算F(u,v)=G(u,v)/H(u,v); (4)计算F(u,v)的傅里叶逆变换,求得f(u,v)。 4、边缘增强与边缘检测有何区别 边缘增强是将遥感图像(或影像)相邻像元(或区域)的亮度值(或色调)相差较大的边缘(即影像色调突变或地物类型的边界线)处加以突出强调的技术方法。 如果将边缘认为是一定数量点亮度发生变化的地方,那么边缘检测大体上就是计算这个亮度变化的导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数字图像处理研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研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009108 学分-学时-上机 3-54-12)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图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方向的重要专业课,包含了该专业方向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除了掌握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需要了解该方向的研究前沿,提高阅读专业学术资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讲课+自学+讨论的教学模式。其中,讲课环节以综述为主,重点介绍各知识点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主要算法、评估;自学环节需要学生阅读专业论文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讨论环节由学生进行论文阅读及实验结论的交流,加深理解,并由此了解研究前沿。 讲课课时安排(24课时): 1.数字图像处理概述(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包含的主要内容,应 用,相关的学科方向 2.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3):复习线性系统基本知识,复习一维傅里 叶变换,掌握二维傅氏变换及性质,线性滤波器设计。 3.图像几何变换及插值(3):图像几何变换应用,重点插值方法 4.图像增强综述(6):图像增强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5.图像分割综述(6):图像分割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6.图像压缩综述(3):图像压缩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JPEG标准简介 实验及讨论课时安排(30课时): 1.图像插值(实验3 +讨论3) 2.图像增强(实验3 +讨论3) 3.图像分割(实验3 +讨论3) 4.图像压缩(实验3+讨论3) 5.课程论文(讨论6) 三、上机实验要求 实现选择算法,并给出实验结果及算法性能评估数据。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 1.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学及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 2.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实现文献提供的算法,并能自主给出算 法性能的评价。 3.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录取名单、备考经验

一、资源与环境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环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基础学院之一。著名自然地理学家秦大河院士任名誉院长,著名环境科学专家江桂斌院士任院长。师资队伍及科研遵循“三统一、四融合”的科教融合办学方针,资环学院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植物研究所协办。学院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具有多个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研究生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除了可申请教育部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外,还可以申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同时,实行“研究助理”、“管理助理”和“教学助理”制度,有利地保证了研究生正常生活与学习需求。 资源与环境学院2019年预计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30名(包括: 预计接9收推免生10名;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约4名;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约4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分数线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843遥感概论: 1. 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梅安新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戴昌达等,《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4. 839地理信息系统: [1] 张康聪(Kang-tsung Chang)(作者), 陈健飞等(译者),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八版),科学出版社,2016年。 [2] 周成虎,裴韬等,2011.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理,科学出版社。 841生态学: 1.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复试原则 1.英语测试。满分100分,包括:英文自我介绍(不超过3分钟)(20分)、英文听力会话(30分)、科技文献翻译(50分)。 评分标准:从语法、词汇、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考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业务能力测试。满分100分,包括: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情况;科研工作情况;专业知识问答。 评分标准: (1)现有专业知识与硕士期间计划从事的科研活动的吻合程度(20分) (2)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扎实程度(20分)

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设计)题目: 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姓名宋立涛 学号201211867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年级2012级 2013年6月16日

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摘要 MATLAB 作为国内外流行的数字计算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界面简洁,操作直观,容易上手,而且是图像处理系统的理想开发工具。 笔者阐述了一种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其中包括图像处理领域的大部分算法,运用MATLAB 的图像处理工具箱对算法进行了实现,论述了利用系统进行图像显示、图形表换及图像处理过程,系统支持索引图像、灰度图像、二值图像、RGB 图像等图像类型;支持BMP、GIF、JPEG、TIFF、PNG 等图像文件格式的读,写和显示。 上述功能均是在MA TLAB 语言的基础上,编写代码实现的。这些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对于运算量大、过程复杂、速度慢的功能,利用MATLAB 可以既能快速得到数据结果,又能得到比较直观的图示。 关键词:MATLAB 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工具箱图像变换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图像信息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近代科学研究、军事技术、工农业生产、医学、气象及天文学等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图像信息来认识和判断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图像信息的重要性,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会伴随着未来信息领域技术的发展,更加深入到生产和科研活动中,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MATLAB 软件不断吸收各学科领域权威人士所编写的实用程序,经过多年的逐步发展与不断完善,是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广泛流行的一种可视化科学计算软件。MATLAB 语言是一种面向科学与工程计算的高级语言,允许用数学形式的语言来编写程序,比Basic、Fortan、C 等高级语言更加接近我们书写计算公式的思维方式,用MATLAB 编写程序犹如在演算纸上排列出公式与求解问题一样。它编写简单、编程效率高并且通俗易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研制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开发系统TDB-IDK 和南京东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数字图像采集传输与处理实验软件。 TDB-IDK 系列产品是一款基于TMS320C6000 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高级视频和图像系统,也是一套DSP 的完整的视频、图像解决方案,该系统适合院校、研究所和企业进行视频、图像方面的实验与开发。该软件能够完成图像采集输入程序、图像输出程序、图像基本算法程序。可实现对图像信号的实时分析,图像数据相对DSP独立方便开发人员对图像进行处理,该产品融合DSP 和FPGACPLD 两个高端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合理改动,可以分析黑白和彩色信号,可以完成图形显示功能。 南京东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数字图像采集传输与处理实验软件可实现数字图像的采集、传输与处理。可利用软件及图像采集与传输设备,采集图像并实现点对点的数字图像传输,可以观察理解多种图像处理技术的效果和差别,

《数字图像处》理武大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图像?模拟图像处理与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图像是对客观存在的物体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的写真或描述。 (2) ①数学描述方法:模拟图像主要用连续数学方法,数字图像主要用离散数学方法。 ②图像分辨率表示:数字图像分辨率是指反映整个图像画面垂直和水平方向像素数乘积。模拟图像分辨率是指反映整个画面最多的扫描线数。 ③图像处理:数字图像是通过对模拟图像采样,量化等处理获得的,模拟图像处理的方式很少,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放大、缩小等,而数字图像的处理方式可以非常精确、灵活。数字图像处理再现性好,模拟图像的保存性较差,时间长了会有所变化,而数字图像不会因为保存、传输或复制而产生图像质量上的变化。但数字图像处理速度较慢,存储容量大。 ④图像传输:模拟图像以实物为载体,传输相对困难,而数字图像以数字信息为载体,传输相对较快 2.图像处理学包括哪几个层次?各层次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图像处理学包含3个层次: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图像处理是比较底层的操作,它主要在图像像素级上进行处理,处理的数据量大。图像分析,则进入了中层,分割和特征提取把原来以像素描述的图像转变成比较简洁的对目标的描述。图像理解主要是高层操作,操作对象的基本上是从描述中抽象出来的符号,其处理过程和方法与人类的思维推理有许多类似之处。各层次之间起着相辅相承联系,高层指导底层操作,底层为高层服务,中层起着桥梁的作用,为底层和高层联系起衔接作用。 第四章 1. 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 它包含哪些内容? 答:图像增强目的是采用一系列技术去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将图像转换成一种更适合于人或机器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形式。 包含:灰度变换,直方图修正,图像锐化,图像平滑等。 2. 写出将具有双峰直方图的两个峰分别从23和155移到16和255的图像线性变换。 答:将a=23,b=155 ;c=16,d=255代入公式: 得 3. 直方图修正有哪两种方法?二者有何主要区别与联系?直方图均衡化处理采用何种变换函数?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均衡法增强图像. 答:直方图均衡化和直方图规定化。 区别:直方图均衡化是将原图像通过某种变换,得到一幅灰度直方图为均匀分布的新 图像的方法。 直方图规定化是使原图像灰度直方图变成规定形状的直方图而对图像作修正的增强方法。联系:若对原始图像和通过直方图规定化修正的像都作了均衡化处理,则二者均衡化都为均匀分布的密度函数。 变换函数:

研究生数字图像处理作业

一、编写程序完成不同滤波器的图像频域降噪和边缘增强的算法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频域降噪。对图像而言,噪声一般分布在高频区域,而图像真是信息主要集中在低频区,所以,图像降噪一般是利用低通滤波的方法来降噪。边缘增强。图像的边缘信息属于细节信息,主要由图像的高频部分决定,所以,边缘增强一般采取高通滤波,分离出高频部分后,再和原频谱进行融合操作,达到边缘增强,改善视觉效果,或者为进一步处理奠定基础的目的。 1频域降噪,主程序如下: I=imread('lena.bmp'); %读入原图像文件 J=imnoise(I,'gaussian',0,0.02);%加入高斯白噪声 A=ilpf(J,0.4);%理想低通滤波 figure,subplot(222);imshow(J);title('加噪声后的图像'); subplot(222);imshow(A);title('理想低通滤波'); B=blpf(J,0.4,4);%巴特沃斯低通滤波 subplot(223);imshow(B);title('巴特沃斯低通滤波'); C=glpf(J,0.4);%高斯低通滤波 subplot(224);imshow(C);title('高斯低通滤波'); 用到的滤波器函数的程序代码如下: function O=ilpf(J,p) %理想低通滤波,p是截止频率 [f1,f2]=freqspace(size(J),'meshgrid'); hd=ones(size(J)); r=sqrt(f1.^2+f2.^2); hd(r>p)=0; y=fft2(double(J)); y=fftshift(y); ya=y.*hd; ya=ifftshift(ya); ia=ifft2(ya); O=uint8(real(ia)); function O=blpf(J,d,n)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d是截止频率,n是阶数[f1,f2]=freqspace(size(J),'meshgrid'); hd=ones(size(J)); r=f1.^2+f2.^2; for i=1:size(J,1) for j=1:size(J,2) t=r(i,j)/(d*d); hd(i,j)=1/(t^n+1); end end y=fft2(double(J)); y=fftshift(y); ya=y.*hd;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户口使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户口使用指南 国科大学生处户籍办公室编 2015年3月 一、基本信息 1、国科大学生集体户口基本信息 户口首页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3号 户口登记机关: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 户口类型:非农业集体户口 2、中关村派出所基本信息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甲15号(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西侧) 办公时间:9:00-12:00,14:00-17:00 咨询电话: 3、国科大学生处户籍管理办公室基本信息 业务范围:新生户口落户,毕业生户口迁出,在校生户口卡借用、复印件及开具户籍证明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号(保福寺桥南)青年公寓东平房131室 咨询电话:(周末不上班,节假日及寒暑假另行通知) 4、国科大教职工、博士后集体户口由户籍办管理 联系电话: 二、新生户口迁移指南 1、学生户口是否需要迁到学校? 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就读,可自愿选择是否将户口迁入学校集体户口。户口迁移仅限入学或离校(毕业/退学)时办理,在校期间无法将户口迁入或迁出。 2、学生户口迁入学校有何作用? 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将个人户口迁入学校集体户口,便于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及签证、结婚生育手续、无犯罪证明、公证以及其他需要户口材料的手续。不迁入集体户口不影响毕业后的留京落户。 3、哪些新生的户口可以迁到学校? 由中科院北京地区研究所录取的非定向研究生,可自愿选择将户口迁入学校; 录取类型为定向、委托或非脱产自筹培养研究生,不能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已持有北京市、上海市常住家庭户口或工作单位集体户口的新生,户口不迁入学校; 春季入学/转博的研究生,可于当年9月份随秋季新生一起办理户口迁入。 4、新生户口迁入地址 由京外地区持《户口迁移证》迁入的新生务必确保迁移地址准确,否则无法落户。 5、新生户口迁移材料具体要求 ①从京外地区迁入的新生,需上交《户口迁移证》。迁移证中“出生地”和“籍贯”两项信息必须具体到市或县,且婚姻状况不得为空。如有遗漏必须返回迁出地派出所更正(手写更正处需盖章确认)或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否则不予接收,无法落户。 ②来自北京各高校的新生,需上交《常住人口登记卡》。户口卡中“出生地”和“籍贯”两项信息必须具体到市或县,且婚姻状况不得为空。如有遗漏必须返回原派出所更正,否则不予接收,无法落户。 6、新生如何办理北京市身份证? 根据北京市公安机关规定,持《户口迁移证》入校的京外新生,可在入学时同时办理北京市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需采集个人照片及指纹,并缴纳工本费20元/人。具体时间安排请留意相关通知。 采集身份证照片时,请穿着深色有领衣服,露出眉毛及耳朵,勿佩戴首饰、发饰,勿化浓妆。7、新生入学多久后可以使用户口? 因涉及信息核查、材料制作、指标审批等手续,入学新生(含春季、秋季新生)的户口一般要到当年12月底方可使用,具体时间以相关通知为准。启用同时发放京外迁入新生的北京市身份证。 三、在校生户口使用指南 1、在校生如何借用户籍材料? 在校生借用户口,需首先到所在研究所(院系)研究生主管老师处开具借用户口的介绍信,准确填写借用事由,经办人签字后分别在骑缝处及落款位置加盖公章。于工作时间持介绍信及本人学生证到学生处户籍管理办公室办理相关事宜。 2、在校生如何办理出入境证件?(详见附件1) (1)因私出入境证件包括: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 (2)户口已迁至学校的在校生办理因私出入境证件,可直接进入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在线预约,并持身份证原件及近期二寸免冠白底彩色照片(不需户口)前往预约受理大厅办理即可; (3)户口未迁入学校集体的在校生也可在京办理出入境证件,需首先进入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在线预申请,申请审核通过后网上预约,根据预约的时间,持①个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②居民身份证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遥感概论》考试大纲 本《遥感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概论》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内容包括地物电磁波谱理论、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和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应用等方面。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地物电磁波谱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掌握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方法,并具有综合应用遥感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和特征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地物电磁波谱理论 1.地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2.太阳辐射与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3.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 (二)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1.遥感平台 2.摄影成像与扫描成像 3.微波遥感与合成孔径雷达遥感 4.遥感图像分辨率与图像特征 (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数字图像处理 1.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与影像合成 2.遥感影像分类与特征提取 3.多源遥感信息融和 4.遥感与相关技术集成 (四)遥感应用 1.遥感应用的一般原理与技术 2.遥感在资源与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3.遥感在灾害调查和评价中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一)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基本了解遥感发展的历程,理解并掌握遥感地磁波的基础理论,对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和图像特征有较直觉的理解和认识,对遥感平台和相关的遥感仪器指标与性能有较深刻的了解。 (二)遥感图像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技术与方法 比较深刻地认识地物遥感影像特征,基本掌握遥感影像合成和信息融和原理与方法,熟悉遥感目视解译的流程和方法,掌握数字遥感影像的分类和特征提取,并对遥感应用有一定的认识和实际经验。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 2 梅安新、彭望录等.遥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周成虎、骆剑承等.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4年7月13日

2013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考研真题A卷

2013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考研真题A 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令集合R 代表整个图像区域,则子集R1,R2,…,Rn 是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分割必要条件不包括:( ) A .每个Ri 都是一个连通区域 B .n 21R R R ??? C .对于任意i ≠j ,Ri ∩Rj= Ф D .一致性谓词P (Ri )= TRU E ,i = 1,2,…,n 2、先腐蚀后膨胀的过程称为( )运算。 A 、闭 B 、开 C 、边界提取 D 、去噪 3、下图为一灰度图像,中心0点为一孤立噪声点,可用模板进行平滑滤波,去除该噪声点,在以下滤波器中不能达到效果的是:( ) A .3*3中值滤波器 B .5*5领域平均滤波器 C .3*3最大值滤波器 D .3*3最小值滤波器 4、区分颜色常用三种基本特征量是( )。 A 、亮度、基色和饱和度 B 、亮度、色调和饱和度 C 、亮度、色调和色相 D 、亮度、彩度和饱和度 5、以下特征描述符中哪一个对旋转敏感?( ) A 、轮廓矩 B 、p+q 阶区域矩 C 、形状参数 D 、形状数 6、利用直方图取单阈值方法进行图像分割时:( ) A 、图像中应仅有一个目标; B 、图像直方图应有两个峰; C 、图像中目标和背景应一样大; D 、图像中目标灰度应比背景大。 7、采用4方向链码,则链码010*********表示下列哪个图形?( ) A 、 B 、 C 、 D 、

8、已知用复数u+jv的形式表示一个图形边界上的每个点(x,y)得到的复数序列为:s(0)=0, s(1)=1, s(2)=2, s(3)=2+j, s(4)=2+2j, s(5)=1+2j, s(6)=2j, s(7)=j,该图形为:() A、正方形 B、三角形 C、长方形 D、圆形 9、下列数据冗余方式中,由于象素相关性而产生的冗余方式为:() A、编码冗余; B、象素间冗余; C、心理视觉冗余; D、计算冗余。 10、根据( ),视觉系统总是趋向于过高或过低估计不同亮度区域边界值。() A、马赫带效应 B、亮度适应级 C、同时对比度 D、人眼错觉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BMP图像文件的结构分为如下三个部分:文件头、位图信息数据块以及图像数据。() 2、对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求平均,能有效地降低加性随机噪声。() 3、用理想低通滤波器钝化图像会产生一种非常严重的振铃效果。() 4、有1种常用的图象增强技术是将高频增强和直方图均衡化结合起来以达到使边缘锐化的反差增强效果,以上2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对增强效果有影响。() 5、f(x,y)空间域的移动对它的傅立叶谱有影响。() 6、分水岭算法中最初和最终的阈值灰度级都必须很好地选取才能准确分割目标。() 7、CIE色度图中三基色(单波长)能混合得到所有的颜色。() 8、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都具有量化模块。() 9、图像边缘检测中,噪声对一阶和二阶微分都有影响,尤其对二阶导数影响较大,因此,在检测边缘前应该考虑平滑处理。() 10、伪彩色处理中的灰度分层法产生的伪彩色是渐变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5分) 1、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2、简述灰度图像、伪彩色图像、假彩色图像以及真彩色图像的区别? 3、一幅图像背景部分的均值为25,方差为625,在背景上分布着一些互不重叠的均值为150,方差为400的小目标。设所有目标合起来约占图像总面积的20%,提出1个基于区域生长的分割算法将这些目标分割出来。 4、请举例说明图像无损压缩编码和有损压缩编码各包括哪些具体的编码方法(各举三例以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年考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真题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年考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真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 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 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高分子化学部分(75 分) 一、名词解释 (共10分,每小题2分) 1. 环氧值; 2. 自由基寿命; 3. 悬浮聚合; 4. 几率效应; 5. 高性能聚合物。 二、选择题 (共20分, 每题选一最佳答案, 每小题2分) 1.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氯乙烯聚合中以向单体的链转移为主; b) 氯乙烯聚合中常采用引发剂调节聚合反应速度; c) 氯乙烯聚合时, 引发剂的半衰期较长时残留率较大; d) 氯乙烯聚合中, 采用时间调节聚氯乙烯的分子量。 2. 对单体纯度要求最高的逐步聚合方法是: a) 界面聚合; b) 溶液聚合; c) 熔融聚合。 3. 下列单体最容易进行阳离子聚合的是: a) CH2=CHCl; b) CH2=C(CH3)2; c) CH2=CHPh;

d) CH2=CH2。 4. 丙烯酸二茂铁甲酯与苯乙烯 (St)、丙烯酸甲酯 (MA)、醋酸乙烯 (VAc)共聚的竞聚率分别为r1 = 0.02, r2 = 2.3、r1 = 0.14, r2 = 4.4、r1 = 1.4, r2 = 0.46, 丙烯酸-二茂铁乙酯与上述三种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的活性次序为: a) St MA VAc; b) MA St VAc; c); MA St VAc; d) VAc MA St。 5. 微悬浮聚合的机理主要是: a) 胶束成核; b) 液滴成核; c) 水相成核。 6. 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在苯、甲苯、四氢呋喃、硝基苯中用萘钠引发聚合, 在其中聚合速率最大的溶剂是: a) 苯; b) 甲苯; c) 四氢呋喃; d) 硝基苯。 7. 下列不能进行配位聚合的单体是: 8. 聚丙烯和聚丁二烯的立体异构体数目分别是: a) 4、3; b) 2、2; c) 3、4; d) 3、3。 9. 用BF3-H2O引发四氢呋喃开环聚合,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又不降低聚合度的最好方法是:

数字图像处理复习总结(武汉大学)

第一章导论 1.图像 图像是对客观存在的物体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的写真或描述。 2.图像的分类 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 根据波段数:单波段(每个点只有一个亮度值),多波段(每个点具有多个特性),超波段(每个点具有几十几百个特性)。 根据空间坐标和亮度的连续性:模拟图像,数字图像; 3.图像处理 模拟图像处理:利用光学,照相方法对模拟图像的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系列操作,从而获得某种预期的结果的技术。 4.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 它是研究图像的获取、传输、存储、变换、显示、理解与综合利用的一门崭新学科。根据抽象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狭义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 具体而言,包括:图像的数字化,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的恢复与重建,图像编码,图像分割,二值图像处理与形状分析,纹理分析,图像识别 5.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采集,显示,存储,通信,主机,图像处理软件 6.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 精度高:对于一幅图像而言,数字化时不管是用4比特、8比特还是其它比特表示,只需改变计算机中程序的参数,处理方法不变。所以从原理上讲不管对多高精度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都是可能的。而在模拟图像处理中,要想使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就必须对装置进行大幅度改进。 再现性好:不管是什么数字图像,均用数组或数组集合表示。在传送和复制图像时,只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这样数据就不会丢失或遭破坏,保持了完好的再现性。而在模拟图像处理过程中,就会因为各种干扰因素而无法保持图像的再现性 通用性,灵活性强:对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光图像(如X光图像、热红外图像和超声波图像等),尽管这些图像生成体系中的设备规模和精度各不相同,但当把这些图像数字化后,对于计算机来说,都可同样进行处理,这就是数字处理图像的通用性。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1.图像数字化 图像数字化是将一幅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数字图像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把一幅图画分割成一个个小区域(像元或像素),并将各小区域灰度用整数来表示,形成一幅点阵式的数字图像。它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像素的位置和灰度就是像素的属性。 2.采样 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采样间隔和采样孔径的大小是两个很重要的参数。采样方式:有缝、无缝和重迭 3.量化 经采样图像被分割成空间上离散的像素,但其灰度是连续的,还不能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的过程叫量化。量化等级越多,所得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量化等级越少,图像层次欠丰富,灰度分辨率低,会出现假轮廓现象,图像质量变差,但数据量小。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对固定图像大小时,减少灰度级能改善质量,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减少灰度级一般会增加图像的对比度。例如

研究生数字图像处理

1.图象和图形的区别 答:①图象是用各种观测系统以不同形式和手段观测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眼并进而产生视知觉的实体。②图形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编程来产生图形。③两者区别:图象是客观的,图形是主观的。 2.连续图象和数字图象的区别 答:①连续图象用f(x,y)表示,其中x,y 是实数且取值范围无穷大(表示象素位置),f 的值也是实数且范围无穷大(表示灰度值)。②数字图象是从连续图象抽样得到,x,y 是整数且有一定范围,f 也是整数且有一定范围。③计算机只能对数字图象进行 处理。 3.m 连接 4.距离度量函数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 De(p , q) = [(m - s)2 + (n - t)2]1/2 D4距离(城区距离) D4 (citn-block distance) D4(p , q) = |m - s| + |n - t | D8距离(棋盘距离)D8 (checkboard distance) D8(p , q) = max(|m - s| , |n - t|) 5.图象处理三个层次:图象处理、图象分析、图象理解。①图象处理: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强调图像之间进行的变换,图像处理是一种以图像到图像的过程。②图像分析: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提取和分割,获得目标的客观信息(特点、性质),建立对图像的描述,以观察者为中心研究客观世界,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据的过程。③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得出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及原来客观场景的解释,以客观世界为中心,借助知识、经验来推理,认识客观世界,属于高层次操作(符号运算)。 6.傅里叶变换 ①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1 (2)/0 1(u)()N j u x N x F f x e N π--==∑ ,u=0,1,2..N-1,例:f(x) 中f(0)=0,f(1)=2, f(2)=3,f(3)=3, 解:N=4,u={0,1,2,3} 分别计算F(0), F(1), F(2), F(3)。 ②二维傅里叶 11 2()/00 1(u,v)(,)N N j u x v y N x y F f x y e N π---+===∑∑ 例:f(0,0)=1, f(0,1)=2, f(1,0)=3, f(1,1)=4, N=2 分别计算F(0,0), F(0,1), F(1,0), F(1,1)。 7.沃尔什变换 蝶形运算 8.霍特林变换 答:①已知采样点坐标构成一组矢量x;②求平均向量m x ;③求协方差矩阵Cx ;④ 计算Cx 的特征值 ||0I Cx λ-=;⑤计算 Cx 的特征向量 ||0I Cx x λ-=;⑥由特征向量组成矩阵(变换矩阵)A ;⑦正变 换y=A(x-m x );⑧x=A T y+m x 。 9.图像增强(滤波锐化等) 均值适合高斯噪声,中值适合椒盐噪声。 图像加完要平均,减法取绝对值,乘法开方,除数为0变为1。

(完整版)数字图像处理课后题答案

1. 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分几大类? 答:图字图像处理方法分为大两类:空间域处理(空域法)和变换域处理(频域法)。 空域法:直接对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 频域法:对先对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正交变换,得到变换系数阵列,然后再进行处理,最后再逆变换到空 间域,得到图像的处理结果 2. 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图形数字化(图像获取):把连续图像用一组数字表示,便于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图像变换:对图像进 行正交变换,以便进行处理。图像增强:对图像的某些特征进行强调或锐化而不增加图像的相关数据。图 像复原: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干扰和模糊,恢复图像的客观面目。图像编码:在满足一定的图形质量要求下 对图像进行编码,可以压缩表示图像的数据。图像分析: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获 得所需的客观信息。图像识别:找到图像的特征,以便进一步处理。图像理解: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 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及解释,从而指导和规划行为。 3. 名词解释:灰度、像素、图像分辨率、图像深度、图像数据量。 答:像素:在卫星图像上,由卫星传感器记录下的最小的分立要素(有空间分量和谱分量两种)。通常,表示 图像的二维数组是连续的,将连续参数 x,y ,和 f 取离散值后,图像被分割成很多小的网格,每个网格即 为像素 图像分辨率:指对原始图像的采样分辨率,即图像水平或垂直方向单位长度上所包含的采样点数。 单位是“像素点/单位长度” 图像深度是指存储每个像素所用的位数,也用于量度图像的色彩分辨率.图像深度确定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 可能有的颜色数,或者确定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灰度级数.它决定了彩色图像中可出现的最多颜色 数,或灰度图像中的最大灰度等级(图像深度:位图图像中,各像素点的亮度或色彩信息用二进制数位来表 示,这一数据位的位数即为像素深度,也叫图像深度。图像深度越深,能够表现的颜色数量越多,图像的 色彩也越丰富。) 图像数据量:图像数据量是一幅图像的总像素点数目与每个像素点所需字节数的乘积。 4. 什么是采样与量化? 答:扫描: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对图像进行遍历的过程。采样: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成离散点的操作。 采样过程即可看作将图像平面划分成网格的过程。量化:将采样得到的灰度值转换为离散的整数值。灰度 级:一幅图像中不同灰度值的个数。一般取0~255,即256个灰度级 5.说明图像函数 的各个参数的具体含义。 答:其中,x 、y 、z 是空间坐标,λ是波长,t 是时间,I 是像素点的强度。它表示活动的、彩色的、三维的 视频图像。对于静止图像,则与时间t 无关;对于单色图像,则波长λ为常数;对于平面图像,则与坐标z 无关。 1.请解释马赫带效应,马赫带效应和同时对比度反映了什么共同的问题? 答:马赫带效应:基于视觉系统有趋向于过高或过低估计不同亮度区域边界值的现象。同时对比度现象: 此现象表明人眼对某个区域感觉到的亮度不仅仅依赖它的强度,而与环境亮度有关 共同点: 它们都反映了人类视觉感知的主观亮度并不是物体表面照度的简单函数。 2. 色彩具有那几个基本属性?描述这些基本属性的含义。 答:色彩是光的物理属性和人眼的视觉属性的综合反映。色彩具有三个基本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是与混合光谱中主要光波长相联系的(红绿蓝)饱和度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与一定色调的纯度有关, 纯光谱色是完全饱和的,随着白光的加入饱和度逐渐减少。(如深红、浅红等)亮度与物体的反射率成正比。 颜色中掺入白色越多就越明亮,掺入黑色越多亮度越小。 3.什么是视觉的空间频率特性?什么是视觉的时间特性? 答:视觉的空间频率特性:空间频率是指视像空间变化的快慢。明亮的图像(清晰明快的画面)意味着有 大量的高频空间成分;模糊的图像只有低频空间成分。视觉的时间特性:使视觉图像建立起来是需要时间 的,而视觉图像建立起来之后,即使把目标图像拿走,视觉反应也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而产生视觉的运 ),,,,(t z y x f I 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