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郑骁喆1,王智2,张建亮2,董良1,张志勇3,叶江霞1,周汝良1

【摘要】摘要: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模型,该模型由6项评估指标、17项次级指标量化计算。利用两期的Landsat的TM的多光谱波段数据及基础地理数据为数据源,解译和分析了2010年和2016年拉市海自然保护区的变化情况,计算各指标在评估期内的变化程度,对拉市海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评价,评估结果表明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一般。其主要原因是:2010—2016年,景观镶嵌体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景观保护有效性较好,水体面积有所增加,保护物种及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但是,湖滨带面积减少,流域面山植被盖度及面积减少,保护区内建设用地增加和人为干扰增强。最后针对保护区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保护成效的办法。

【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

【年(卷),期】2018(000)001

【总页数】10

【关键词】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综合评估

湿地是地球上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1]最大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2-4]。高原湿地发挥着调节气候、蓄水保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均化下游水量、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流域生产生活等重要生态功能[5]。随着人们对湿地生态功能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入,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6],但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及其评价,如何量化评价保护区效用,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保护区保护成效是基于保护目标保护成效的保护区有效性评价结果[7],是最为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