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当差分放大器两边的输入电压为u i1=3mV ,u i2=-5mV ,输入信号的差模分量为 8mV , 共模分量为 -1mV 。

2.差模电压增益A ud =差模输出与差模输入电压之比,A ud 越大,表示对信号的放大能力越强。

3. 能使输出阻抗降低的是电压负反馈,能使输出阻抗提高的是电流负反馈,能使输入电阻提高的是串联负反馈,、能使输入电极降低的是并联负反馈,能使输出电压稳定的是电压负反馈,能使输出电流稳定的是电流负反馈,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是直流负反馈,能稳定放大电路增益的是交流负反馈,

4.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差模放大倍数A uo 趋于∞,输入阻抗R id 趋于∞,输出阻抗R o 趋于0。

二、判断题

1.放大器的零点漂移是指输出信号不能稳定于零电压。(×)

2. 差分放大器的的差模放大倍数等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 差分放大器采用双端输出时,其共模抑制比为无穷大。(×)

4.引入负反馈可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5.反馈深度越深,放大倍数下降越多。(√)

6. 一个理想的差分放大器,只能放大差模信号,不能放大共模信号。(×)

7. 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公共电阻对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都产生影响,因此,这种电路靠牺牲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来换取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

三、选择题

1. 差分放大器由双端输入改为单端输入,但输出方式不变,则其差摸电压放大倍数

(C )。

A.增大一倍

B.减小一倍

C.不变

D.无法确定

2.要使得输出电压稳定,必须引入哪一种反馈形式(A )。

A.电压负反馈

B.电流负反馈

C.并联负反馈

D.串联负反馈

3.负反馈放大器中既能使输出电压稳定又有较高输入电阻的负反馈是(A)。

A.电压并联

B.电压串联

C.电流并联

D.电流串联

4.射极输出器属于(A )负反馈。

A.电压并联

B.电压串联

C.电流并联

D.电流串联

5.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C )而设置的。

A.稳定放大倍数

B.提高输入电阻

C.克服温漂

D.扩展频带

它主要通过(G )来实现。

E.采用两个输入端

F.增加一级放大

G.利用两对称电路和元器件参数相等

6. 差分放大电路用恒流源代替发射极公共电阻是为了(C )。

A.提高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B.提高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C.提高共模抑制比

D.提高差模输入电阻

7..若反馈深度F A

1=1时放大电路工作于( D )状态

A.正反馈

B.负反馈

C.自激振荡

D.无反馈

四、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如图3.1.1所示,已知:R c1= R c2=2 kΩ,R e = kΩ,R b1= R b2=2 kΩ,两管U BE =,β=50,r be =2 kΩ,V CC = V EE =12V ,R L =4 kΩ,求:

⑴静态电流I CQ1、I CQ2;

⑵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ud 。

解:

⑴根据输入回路可列KVL 方程

I B1R b +U BE +2I E R e -V EE =0

静态时,I B1=0

e

BE EE E R U V I 2-=≈ I CQ1=I CQ2≈I E =

⑵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Ω=Ω==k k R R R 12//22

//L C /L be b L

ud r R R A +'-=β=-2

2150+?=

五、判断图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

解:

图(a)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为: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图(b)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为: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六、有一差分放大器,已知u i1=2V ,u i2=,A ud =40dB ,K CMR =100 dB ,试求输出电压的差模成分和共模成分。

解: A ud =40dB ,A ud =100

uc

ud CMR lg 20A A K =100 dB ,K CMR =105

A uc = A ud / K CMR =10-3

u id = u i1-u i2=-

u Ic =( u i1+u i2)/2=

u od = u id ×A ud =-×100=-

u oc = u ic ×A uc =×≈

第三章 习题参考答案

填空题

1.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信号叫差模信号;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信号叫共模信号;

2.差分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应对称,电阻阻值应对应相等。

3. 差分放大电路能有效地抑制共模信号,放大差模信号。

4.共模抑制比K CMR 为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之比,电路K CMR 的越大,表明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

判断题

1.若放大电路的A 小于零,则接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若放大电路A 的大于零,则接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

2.直流负反馈是指存在于直接耦合的电路中的反馈。(×)

3.负反馈能修正外部波形的失真。(×)

4.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可以提高输入电阻,稳定放大器的输入电流。(×)

5.负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加。(×)

6.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无穷大,输出电阻为零。(√)

7.若放大器的负载固定,为使其电压放大倍数稳定,可以引入电压负反馈,也以引入电流负反馈。(×)

选择题

1.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A )。

A.克服温漂

B.提高输入电阻

C.稳定放大倍数

2.在 图

3.1.1所示电路中,若u i1=,u i2=-,差模放大倍数A ud =100,则信号输出电压为(C )。

A.-50V

3.引入负反馈,放大器的电放大倍数(A )。

A.下降(1+AF )倍

B.不变

C.增大(1+AF )倍

D. 下降AF 倍

4.直流负反馈对电路的作用是(C )。

A.稳定直流信号,不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B. .稳定直流信号,也能稳定交流信号

C. .稳定直流信号,也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D. .不能稳定直流信号,能稳定交流信号

5.交流负反馈对电路的作用是(A )。

A. 稳定交流信号,改善电路性能

B.稳定交流信号,也稳定直流偏置

C.稳定交流信号,不能改善电路性能

D.不能稳定交流信号,但改善电路性能

6.构成反馈电路的元器件(C )。

A.只能是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

B.只能是三极管、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

C.可以是无源器件,也可以是有源器件

7. 若反馈深度F A

+1=0时放大电路工作于( C )状态 A.正反馈 B.负反馈 C.自激振荡 D.无反馈

某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电压增益A =1250,若反馈系数F 分别为、、,放大器的闭环增益A f

解题分析:基本电压增益即开环增益。

解:

F

A A X X A +==1i o f ⑴F=

A f =1

.01250112501?+=+AF A ≈ ⑵F= A f =

01.01250112501?+=+AF A ≈ ⑴F=

F A A X X A +==1i o f =001

.01250112501?+=+AF A ≈

某负反馈放大电路,其电压反馈系数F =,如果要求放大倍数A f 在30以上,其开环放大倍数最少应为多少

解:

F A A X X A +==1i o f =??+F A

11 01.030

111-=-=F A A f

≈ A>43

已知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只与反馈深度F 有关,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放大器的参数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随便取一只管子或组件,只要F 不变,都能得到同样的放大倍数呢 解:F A A X X A +==1i

o f 只有当AF>>1时, A f ≈1/F

也就是说在F 较小的情况下,只有A 很大的情况下,才能保证AF>>1。放大器的参数具

有实际意义。随便取一只管子或组件,在F不变的情况下,不能得到同样的闭环增益。

某差分放大电路如图3.1.1所示,已知:R b1= R b2=1 kΩ,I B1=μA,I B1=1μA,若差模放大倍数为200,共模抑制比为2000,求双端输出电压。

解:u i1= I B1 R b1=μA×1 kΩ=

u

= I B2 R b2=1μA×1 kΩ=1mV

i2

A uc= A ud/ K CMR=

u id= u i1-u i2=

u Ic=( u i1+u i2)/2=

u od= u id×A ud=×200=100mV

u oc= u ic×A uc= mV×=

u o= u od+ u oc= mV

判断图所示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解:

图(a):

R 2引入多级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R 5引入单级交直流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图(b):

R 5引入多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R 2、R 4引入单级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图(c):

R 5引入多级交流的电流并联负反馈。

R 6引入多级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R 2引入单级交直流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图(d):

22k Ω引入多级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如图所示,假设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图(a)、图(b)、图(d)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解:

图(a)电路R 2引入多级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A uf =1

21R R R R f

-=- 图(b)电路R 5引入多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u i ≈u f =L

o R u R 5 A uf =u o /u i =R L /R 5

图(d)电路22k Ω引入多级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u i ≈u f =()()

Ω+Ωk R R k R f e e 22111u o A uf =u o /u i =1+R f /R e1=1+22k Ω/1k Ω=2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