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葡萄酒厂建设项目

万吨葡萄酒厂建设项目
万吨葡萄酒厂建设项目

.

万吨葡萄酒厂建设项目

省*****

2009年8月18日

第一章总论 (4)

1.1项目名称 (4)

1.2承办单位 (4)

1.3建设地点 (4)

1.4建设规模及主要容 (4)

1.5建设年限 (5)

1.6投资概算 (5)

1.7效益分析 (5)

1.8项目投资期限、资金安排及筹资渠道 (6)

1.9经济指标 (6)

第二章市场预测 (7)

2.1目前产品市场状况 (7)

2.2产品市场需求状况 (7)

2.3葡萄酒发展前景分析 (8)

第三章产品设计方案 (9)

3.1项目建设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9)

3.2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及设备选择 (10)

3.4主要建设容 (12)

第四章建设条件 (15)

4.1场址建设条件 (15)

4.2其它条件分析 (16)

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18)

5.1选址原则与要求 (18)

5.2**基本情况 (18)

5.3项目选址基本情况 (18)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9)

6.1投资估算依据 (19)

6.2投资估算说明 (19)

6.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20)

6.4资金来源 (21)

第七章建设期限和进度安排 (22)

7.1前期工作 (22)

7.2进度安排 (22)

第八章效益分析 (23)

8.1经济效益 (23)

8.2社会效益 (23)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24)

9.1结论 (24)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年产1万吨葡萄酒厂建设项目

1.2承办单位

*****

1.3建设地点

**工业园

1.4建设规模及主要容

(1)建设规模

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38920平方米,总投资16000万元。

(2)建设容

办公楼1500平方米,职工宿舍1800平方米,食堂200平方米,破粹压榨车间5500平方米,检测室1000平方米,生产与存储饮料

车间1.2万平方米,灌装车间1500平方米,成品仓库1万平方米,原料仓库5000平方米,车库200平方米,门卫室120平方米,配电室100平方米。每年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上岗。项目建成投产以后,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每年生产葡萄酒1万吨,在8个丘陵乡镇建立酿酒葡萄生产基地1万亩。

1.5建设年限

项目计划建设期为1年(2010年)。

1.6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16000万元。

1.7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新增固定资产价值6975万元,通过项目带动,每年为基地农民每亩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每年可为公司创销售收入1.68亿元,实现利税2520万元。

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培育葡萄生产基地,达到国际认证标准,控制产量,提升品质,从而达到产业增效、葡农增收的目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加快全县葡萄产业化进程;项目实施后,能够带动**运输、包装等行业发展,并可为**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

1.8项目投资期限、资金安排及筹资渠道

项目计划建设期1年,即2010年。项目总投资1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500万元,流动资产85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投资方自筹。

1.9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一生产规模

1 红葡萄酒吨6000

2 白葡萄酒吨4000

二主要原材料

1 酿酒葡萄吨15000

2 白糖吨100

3 酵母、二氧化硫吨 1

4 酒瓶、木塞万个1400

三总占地面积亩200

四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8920

五生产设备

1 发酵与贮酒罐立方米15000

2 处梗压榨、罐装套 1

六项目总投资万元16000

1 建设投资万元7500

2 流动资金万元8500

七年销售收入万元16800

八年经营成本万元5030 不含税收

九年利润总额万元8970

十财务指标评价

1 投资利润率% 54.9

2 投资回收期年 2.8 税后、不含1年建设期

第二章市场预测

2.1目前产品市场状况

葡萄酒业的规模化和大发展是近百年来的事情,现在葡萄酒业已遍布全球五,葡萄酒的生产大国也不再局限于西欧,在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也崛起了一些葡萄酒生产大国。

2008年,中国葡萄酒产量为66.5万吨,同比增长37%;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上升23.6%,增速较为稳定。2008年,葡萄酒产量中,干葡萄酒占比62%(约32.5万吨)。6家规模最大的企业合计产量占总产量的39.8%,工业产值占行业工业总产值的51.1%。

葡萄酒近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成为酒类行业中的产业。

2.2产品市场需求状况

由于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葡萄酒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所以在近几年,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将迎来的是挑战和

机遇并存的时代,同时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葡萄酒工业已进入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论是从产品总量与质量,还是原料基地建设以及酿酒工艺与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葡萄酒工业总体趋势良好,生产和销售稳定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市场培育与开发工作得到加强,葡萄酒消费热情高涨,市场容量保持稳中有升,市场交易呈现繁荣景象。

2.3葡萄酒发展前景分析

伴随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葡萄酒的消费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亦不断提高。从1996年至2004年,中国葡萄酒的产量从17万吨增长到4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3%。目前,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仅占国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人均每年消费大约半瓶葡萄酒(750毫升/瓶),仅为世界的6%,因此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章产品设计方案

3.1项目建设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3.1.1指导思想

本项目以葡萄深加工高新技术为手段,加快葡萄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商品流通。项目坚持以“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发展企业、奉献社会”为指导方针,采取“公司+基地+协会”的经营模式,实行“产业引导、基地保障、协会联动、合同订购”的带动方式,实现农产品基地规化、集约化。同时,要建立一批稳定的国际认证基地,为葡萄的生产加工提供安全优质的原料保障,最终达到公司、消费者、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同步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确保葡农增收。

3.1.2设计原则

一是建设项目规模的拟定,充分考虑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和行业特点,满足项目申报的要求。

二是结合项目总投资,量力而行,考虑项目的建设规模。

三是项目建设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区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及资源利用的经济性。

四是按照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厂房建设、机械

和仪器设备、办公用品配套,搞好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培训。

五是按照工(企)业建设有关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达到环保标准。

3.2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及设备选择

3.2.1物料衡算

灌装葡萄酒:10000t,若装量为750ml/瓶,则1t酒可装1333.333瓶,10000t酒可装13333330瓶。则酒瓶、软木塞、胶帽、标签的用量均为:13333330÷95%=14035084个。

每箱装6瓶,纸箱用量为:13333330÷6÷98%=2267573个。

3.2.2原料接收设备——除梗破碎机

葡萄酒厂每年葡萄的需要量约为15503t。若采收期为20天,则日处理量为:15503t÷20=775t

若每天工作12小时(两班),则没小时的处理量为:775t÷12=65t

可选择生产能力为60—70t/h的除梗破碎机一台,或生产能力为30—40t/h的两台。

3.2.3压榨设备——气囊压榨机

年总处理葡萄15503t,压榨期假定为26天,则日处理量为:15503t÷26=596t

气囊压榨机的一个压榨周期大约需要3—4个小时。若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两班),则每台压榨机每日可压榨4—5次。若按5次,则每次的处理量为:596t÷5=120t

可选择两台每批装量为60—70t(发酵皮渣)的气囊压榨机。

3.2.3发酵设备

1.红葡萄酒浸渍发酵罐

一个发酵周期约为5天,假定每年按4个发酵周期计算,年发酵葡萄浆果总量8746t,每个发酵周期的处理量为:

8746t÷4=2187t

发酵罐的总容量为:Q=2187t÷80%=2734t

2.白葡萄酒发酵罐

一个发酵周期约为7天,若按3个发酵周期进行,则发酵罐的总容量为:Q=4339t÷3=1446t

3.2.4贮藏设备

贮罐的总容量应为年产量的1.5—2倍,即15000t—20000t。

3.2.5稳定处理设备——绝热罐

稳定处理的周期一般为10~20天,年产量为10000t,年处理量为10678t(其中:红酒6513t,白酒4165t),若年处理天数按240天,则每天的处理量为:10678t÷240=45t

若处理周期为15天,则绝热罐的总容量为:Q=45×15=675t 3.2.6封装设备——灌装机

年灌装量为10204t(其中:红酒6122t,白酒4082t)。若灌装时间按240天,每天工作8小时,1t葡萄酒可装1333.3瓶(750ml/瓶),则灌装设备的灌装能力为:10204t÷240÷8×1333.3=7086瓶/小时

可选择灌装能力为8000瓶/小时的灌装线。

3.3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通过高新技术的推广,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葡萄酒的质量,逐步走向市场,并力争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达到每年生产葡萄酒10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利税2520万元。

3.4主要建设容

3.4.1土建工程

新建办公楼1500平方米,职工宿舍1800平方米,食堂200平

方米,破粹压榨车间5500平方米,检测室1000平方米,生产与存储饮料车间1.2万平方米,灌装车间1500平方米,成品仓库1万平方米,原料仓库5000平方米,车库200平方米,门卫室120平方米,配电室100平方米。

3.4.2办公用品

电脑13台,打印机5台,空调8台,机14座,传真机4台,办公桌椅20套,资料柜30个。

3.4.3生产及检测仪器设备

设备一览表

3.4.4技术培训

项目实施后,每年3月-6月,由公司聘请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分工不同,组织所有员工进行技术培训3次,培训人员6060人次。其中行管人员60人次,技术工人6000人次。培训容以授课、参观和现场实际操作为主,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四章建设条件

4.1场址建设条件

4.1.1有适宜的自然条件。

我县境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长,约264天,温度、光照、水分等资源较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空气质量90%时段达到二级标准以,是理想的人居和工作环境。

4.1.2有充足的土地资源。

项目区选址在**工业园园区,面积广阔,现有优质工业建设用地2000多亩,工业用地价格低廉,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土地出让起价为每亩8万元。

4.1.3有发达的交通网络。

**地处湘鄂边界、华中腹地,位于、、和荆州五个地级市之间,焦柳铁路从境穿过,并建有**站,国道207线、省道S302线、304线贯穿县境,距离桃花源飞机场95公里。澧水主航道流经境,有500-800吨级的货运码头2座,距离长江荆州万吨级码头80公里,可北上南下,通江达海。全县32个乡镇的通乡公路已经全面完成,通村公路也已经完成了90%以上。水陆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4.1.4有大量的人力资源。

目前我县有农业人口75万,农村劳动力39万人,富余劳动力充裕,县企业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800-1000元,发展葡萄酒项目的人力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4.2其它条件分析

4.2.1有优越的政策条件

近几年,**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民营富民”战略,着力推进“三化三基”,并为企业入住工业园园区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政策条件:是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有关优惠政策的243个、全省40个县市区之一,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对符合产业政策、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安置就业多的项目,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灵活用地补贴;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行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按最低下限的30%或者定额包干收取,投产后纳入政府“多家费一家收”管理。

4.2.2有良好的生产基础

**葡萄栽培历史悠久,特别是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面积稳步扩大,至2008年底,全县共有葡萄面积1.7万亩,挂果面积1.5万亩,总产3.2万吨。分布区域更为集中,逐步从平原旱地向丘陵岗地转移,集中分布于澧阳、公庙、澧南、道河、小渡口、永丰等乡镇。

4.2.3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我县电力充足,由华中电网统一供应,另外还有艳洲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装机总容量5.1万千瓦,普通工业用电电价较低。工业用水供给充足,地表水厂每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万立方米。

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5.1选址原则与要求

1、项目区以工厂为主。

2、地方政府对项目有强烈需求。

3、建设容主要为厂房建设及设施配套。

4、交通运输方便、供水供电设施便利,通讯发达,网络畅通。

5.2**基本情况

**位于省西北部,澧水下游,洞庭湖西岸。地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地带,地貌分布相对集中,形成比较明显三个地貌区:西北山地丘陵区、南北部岗地区、东南部平原区,其中平原占50.5%,岗地24.7%,丘陵11.33%,山地占7.53%,河、湖、水库等占6.37%。全县土地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98.94万亩,其中葡萄面积1.7万亩。全县辖32个乡镇,总人口909554人,其中农业人口749255人,农业劳动力391786人。

5.3项目选址基本情况

项目区选址在**工业园园区。厂房占地近200亩,总建筑面积38920平方米。新建一幢高标准的生产厂房、新建一栋鲜果储备库、新建一栋成品仓库、新建一栋原材料仓库、新建一栋宿舍楼、新建一栋办公楼、新建配电室等其他建筑。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依据

1、项目所需的办公用品、仪器设备和机械及配套设备,按其生产厂家报价资料进行估算。

2、项目土建工程按市场价进行估算。

3、项目所需培训费用,按市场价进行估算。

6.2投资估算说明

1、主要建设容为:厂房建设,办公用品,仪器设备,机械及配套设备,技术培训。

2、前期工作费(含项目可研编制费)按总投资的0.09%计取。共15万元。

3、工程设计费按总工程费用的1.0%计取。共75万元。

4、工程监理费按总工程费用的1.0%计取。共75万元。

5、工程招投标费按工程费用的0.2%计取。共15万元。

6、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0.6%计取。共45万元。

7、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4.0%计取。共300万元。

8、前期各项及其他费用为525万元,占总工程的7%。剩余6975万元为建设费用,占总工程的93%。

6.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7500万元(详见附表),其中:土地出让16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土建工程2700万元,占总投资的16.9%;生产线设备2443万元,占总投资的15.3%;仪器设备200万元,占总投资的1.3%,办公设备32万元,占总投资的0.2%;工程监理及前期其它费用等525万元,占总投资的3.3%;原材料等流动资产8500万元,占总投资的53.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