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的奥秘教案

探索宇宙的奥秘教案
探索宇宙的奥秘教案

探索宇宙的奥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等来表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等来表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教学过程】

一、宇宙的起源

1.天体演化说

我国古人认为大地是平的,日月星辰在天空中运行,其上方扣着穹顶。在古希

腊,德克利特提出了“天体演化说”,即在原子碰撞等原因形成的原始旋涡运动中,

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相互聚集形成地球,较小的原子被赶到外围环绕地

球做旋转运动,变得干燥后燃烧,形成各个天体。

2.星云假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则提出了“星云假说”。构成我们太阳系星球的物质,在最初

时都分解为基本微粒,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这些微粒具有促使它们相互运动

的基本能力,它们本身就是活力的一个源泉。

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就立即努力于形成自己。密度较大而分散的一类微粒,凭

借引力从它周围的天空区域,把密度较小的物质聚集起来。但它们自己又与所聚集的物质一起,聚集到密度更大质点所在的地方。而所有这些又以同样方式聚集到质点密度更为巨大的地方,并如此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形成诸团块天体。在这同时,斥力使凝聚起来的团块天体发生旋转运动。

3.有限无界的静态宇宙

1916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横空出世。根据广义相对论,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有限无界的

静态宇宙模型,正式开始了现代宇宙学研究。

宇宙有限而无界,只不过比地球多了几维。比如,我们的地球就是有限而无界的。在地球上,无论从南极走到北极,还是从北极走到南极,你始终不可能找到

地球的边界,但你不能由此认为地球是无限的。实际上,我们都

知道地球是有限的。地球如此,宇宙亦是如此。

4.哈勃定律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研究星系的光谱后提出了哈勃定律。认定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宇宙处于普遍膨胀之中。

遥远恒星发出的光谱与地球上同种物质的光谱相比,波长边

长,即向红光方向偏移。

不管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都正在急速地远离我们而去,

并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

5.宇宙大爆炸

1940年,美国科学家伽莫夫与他的两个学生一道,提出了更加耸人听闻的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认为我们的宇宙在大约150亿年前由一个无限小的奇点(被无限压缩的点)爆炸产生,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能量和物质。

1970年,科学家发现了“大爆炸”模型所预言的宇宙微波背

景辐射的“余烬”,大爆炸假说一跃而成主流宇宙理论,大爆炸

学说更是成了真理的化身,成了书中的标准答案。

二、宇宙的演化

设问: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宇宙未来是怎么样的?

学生发言,老师不评判对错。

教师:宇宙除了发光天体,还有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不能释放任何电磁辐射的物质。

珀尔马特、里斯和施密特的研究对象,是一些大质量恒星在演化后期伴随星核与星壳分离出现的一种现象,即超级规模大爆炸。质量相当于太阳的8至25倍的恒星以超新星爆发方式结束“生命”,而恒星外侧气体包则高速抛离,所显现的绝对光度可超过太阳光度100亿倍。

分析特定类型的超新星爆发,珀尔马特、里斯和施密特所属的研究小组发现,超过50颗超新星所显现的光度比先前预期暗淡。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宇宙正在加速扩张。

1.恒星的诞生

教室介绍恒星诞生的过程:

大爆炸10万年后,温度下降到3000K左右,开始了恒星的形成过程:

宇宙尘埃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成为更密集的尘埃,然后逐渐演化成气体状态的星云团,星云不断凝聚,其内能不断增加,温度升高并发光,恒星就形成了。

2.恒星的稳定期

当温度超过107K时,氢通过热核反应成为氦,释放的核能主要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辐射产生的向外的压力与引力产生的收缩

压力平衡,这时星体稳定下来。恒星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最长。太

阳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的中期,要再过50亿年才会转到另一个演化

阶段。

3.恒星的衰老

当恒星核心部分的氢大部分聚变为氦以后,核反应变弱,辐射压力下降,星核在引力作用下再次收缩。这时引力热能产生的热将使温度升得更高,于是发生了氦核聚合成碳核的聚变反应。类似的过程一波接一波地继续下去,出现了氧、硅,直到铁等更重要

的元素。恒星在这个阶段要经历多次膨胀与收缩,光度也发生周

期性的变化。

当各种热核反应都不再发生时,由热核反应维持的辐射压力

也消失了。星体在引力作用下进一步收缩,中心密度达到极大。

4.恒星的归宿

恒星最终归宿与恒星的质量大小有关,当恒星的质量小于1.4

倍太阳质量时,演变为白矮星;当恒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 1.4

倍~2倍时,演变为中子星;当恒星的质量更大时,演变为黑洞。

斯蒂芬·威廉·霍金发现黑洞不完全是“黑”的,而是有向

外辐射,黑洞的温度会随其辐射而升高,最终会爆炸而消失。这

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

三、永不停息的探索

为了摆脱大气层的影响,人们先后发射了许多人造卫星及宇宙飞行器,用于天文观测。从伽利略的折射式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再到哈勃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自1990年以来,为人来源源不断地提供震撼人心的星际图像。

2015年,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标志着天文学进入一个新时代。宇宙茫茫无际,人类的探索将用不停歇。

教师展示中国天眼并做简单介绍。

【课堂小结】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体现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我们更不会忘记,无数科学家和宇航员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体现出的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练习检测】

1.判断对错

(1)哈勃发现远处的星系正急速地远离我们而去。(√)

(2)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

(3)科学家还没有证据证明黑洞的存在。(×)

2.关于大爆炸宇宙模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起源于一个特殊的点,这个点大爆炸,是空间的开始

B.宇宙起源于一个特殊的点,在这个点爆炸之前时间已经存在

C.宇宙大爆炸后空间膨胀一定会一直持续下去,永不停止

D.宇宙起源的“奇点”温度无穷大,密度无穷大

E.宇宙膨胀到某个极大值后会收缩

答案:ADE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矮星表面的引力很强

B.时钟在引力场弱的地方比在引力场强的地方走得快些

C.在引力场越强的地方,物体长度越长

D.在引力场强的地方,光谱线向绿端偏移

E.引力场越强,时钟变慢的效应越明显

答案:ABE

4.黑洞是质量非常大的天体,由于质量很大,引起了其周围的时空弯曲,从地球上观察,我们看到漆黑一片,那么关于黑洞,你认为正确的是()

A.内部也是漆黑一片,没有任何光

B.内部的光由于引力的作用发生弯曲,不能从黑洞中射出

C.内部应该是很亮的

D.如果有一个小的星体经过黑洞,将会被吸引进去

E.人类还没有发现黑洞存在的证据

答案:BC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说明远处的星系正急速的远离我们

B.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说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新星”和“超新星”是刚刚产生的恒星

D.“超新星”和“新星”的产生说明恒星正在不断灭亡

E.“超新星”爆发后少数可能形成黑洞

答案:ADE

6.宇宙大爆炸理论被认为是________的开始。

答案:时间和空间

7.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象________(填序号)。

答案:C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声音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声音的秘密 【活动目标】 1、能够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声音是因为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不同的声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3、能够根据物体发声的原理设计制作乐器,具有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鼓、碰铃、串铃、三角铁等各种乐器和盘子、碗、小勺等任何可以发声的物品若干; 2、空瓶子、木糖醇瓶子、米、豆子、空盒子、皮筋等各种可以制作乐器的物品; 3、教学课件、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声音王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自由探索,交流讨论。 请幼儿在声音王国中寻找各种声音,并请个别幼儿向集体展示、交流自己在声音王国中的发现,引导幼儿熟悉各种声音及物体发声的具体方法。 3、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教师出示小锣,敲击产生声音,用手将小锣固定住就不会有声音了,从而明白,声音是因为物体间碰撞震动而产生的。 4、结合课件,了解生活中的声音。 教师搜集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幼儿倾听,懂得不同的声音可以传达不同的意思。 5、认识乐音和噪音,渗透轻声说话的习惯培养。 通过聆听两段不同的音乐,让幼儿来区分什么样的声音好听,什么样的声音不好听,教育幼儿要学会轻声说话。 6、自我尝试制作乐器,参加声音王国演奏会。 请幼儿结合所学物体发声的原理,尝试制作各种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演奏,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做好现场录制。7、播放录像,满足成就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处理) 将录制的影像以礼物的形式现场播放,让幼儿在自我欣赏中获得满足。 【活动延伸】 在科学发现区投放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更多关于声音的秘密。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5.1《探索月球的秘密》湘科版

5.1《探索月球的秘密》习题 第一课时 一、填空题 1、是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 2、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月面上有些地方要比周围地区略为暗些。这些较暗的区域被称为“”。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在17世纪初提出来的。 3、月球上没有,没有,至今也没发现有。 二、选择题 1、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A、6倍 B、1/6 C、1/10 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水 B、宇宙中没有空气 C、月球的引力减小 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A、一个月 B、27.3天 C、一天 4、(多选)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B、月球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多选)对月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卫星 B、只有地球引力的1/6 C、上有月海,就说明有液态水 D、几乎没有大气 E、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F、能发光 G在月球上会毫不费劲的把100千克的物体举起来

第二课时 一、判断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环行。() 2、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3、月球是离地球第二近的一颗星球。() 4、“月海”这个词是由伽利略提出的。() 5、俄罗斯是第一个登入月球的国家。() 6、“月海”是一片海。() 二、填空题 1、年月日是人类第一次飞向其他天体的历史性日子。美国“”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有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第一个踏上月球的是美国的。 2、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千米。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 3、月球的表面有平原和众多的,月面上覆盖着的是一层多孔的性质的土壤。 4、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达到℃;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 5、中国的探月计划——“”已于年正式启动,计划年之前将月球车送到月球表面降落。

探索宇宙_教案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宇宙的构成及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得和处理信息能力,强化学生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通过对教学准备工作做出汇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3)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2)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认识到宇宙是广阔无边的,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难点: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空间三位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资料,PPT课件和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引入)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其中地球中存在着生命,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你觉得地球上什么条件适宜生命的存在呢? 学生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1.地球表面的大气保护地球免受流星侵袭; 2.地球表面有大气调节,使地球上昼夜温差很小; 3.太阳离地球不远不近,可以给地球足够的能量,又不至太热;

4.地球质量较大,有足够的吸引力使生物留在地面;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稳定; …… 师:宇宙中有没有可能存在外星人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猜测:有的说有可能,也有的说至今都没有发现……) 教师趁机引入:那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吧,找找证据,看看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上为什么能存在生命的归纳总结,让同学们了解,一个星球上能不能存在生命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说生物要生存就必须有水,有空气,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等,然后提出问题:宇宙中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星球也能存在生物?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自己主动去收集关于宇宙的信息,主动学习关于宇宙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银河系 老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影像资料,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 (1)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2)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天文学上用“光年”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光年是指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 (3)形状:侧视: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像个大漩涡,四条悬臂从中心伸出。(展示银河系示意图——侧视和俯视) (4)太阳系的位置: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用银河系示意图中的光点说明) 2.宇宙 师:在宇宙中,还有没有像银河系之类的天体系统? 让同学们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宇宙(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心中的宇宙形象) 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 (1)银河系很大,但在整个宇宙中,银河系是微不足道的。 (2)目前人们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10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河外星系。 (3)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袤无垠的宇宙。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把银河系的大小、形状和宇宙的组成等一一呈现,让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学生整理出来的知识

《1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

《1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从未间断。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能力——通过书籍、音像资料,特别是通过网络资源途径来查阅资料,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书籍、音像资料,特别是通过网络资源这一途径,对有关月球的资料进行查询。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分析以及小组的交流、团队的协作,初步了解月球的情况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难点:通过网络资源途径研究月球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屏幕演示相关课件,师生在音乐伴奏下共唱歌曲《十五的月亮》。 谈话:从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不断地对月球进行观察,探索月球的秘密。于是就产生了“嫦娥奔月”这样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皓月当空,凝望着月球,你又想到了什么?你想了解月球的那些知识? 学生思考后提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研究学习 1.提出研究要点 (1)引导学生给提出的问题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月球的历史传说; 人类的探月历程; 月球的概况(屏幕演示)。 (2)合作分工 讲述:为了让我们能够在一节课时间里对月球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来研究这些问题。每组自主选择一个方面组成相关专家组。(保证每方面都有人研究。)A:历史学家族。学习、研究有关月球的历史神话传说。

B:月球探险家组。研究人类探月历程。 C:月球地质学家组。研究和学习月球的基本情况。 (3)提问:“各位小专家,你们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4)学生讨论后回答。 (5)讲述:的确,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通过网络手段上网查阅资料来研究月球知识。 (6)讲述:在上网查阅资料的同时,同学们要完成研究记录,这需要个位小专家共同来完成。 2、学生实践体验自主研究 (1)上网查阅资料。 (2)完成研究表。 三、交流成果 学生汇报信息研究情况,与他人共享成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将学生的介绍转播给全体同学。 四、拓展延伸 1、提问: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对月球有了比较全面地了解。那么现在,如果我们要去月球的话,你认为我们应该乘什么去?(学生讨论:乘宇宙飞船) 2、创设情景:让我们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登上月球。 3、提问:如果是你登上月球,你最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 4、提问:现在我们到达了月球,如果要想在月球上定居下来,我们需要解决那些困难? 5、讲述:看来在月球上定居困难重重。但是“1998年1月6日,美国发射‘月球勘测者’号探测器,开始对月球进行为期一年的探索活动。这时25年前美国宇航员最后一次登月以来首次探查月球。在这次探测活动中,月球勘测者号发现月球上存在总量大约60亿吨的冰态水”。 6、提问:这个发现,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同学们请到月亮网站的讨论区自由的发表你的见解。 7、学生讨论。

第三节 探索宇宙

第三节探索宇宙 1. (2012?黄石中考改编)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 2.(2013?济南一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选填“托勒密”或“哥白 尼”或“哈勃”)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此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3. (2012?淮安中考改编)古人通过观察和猜想,建立了不同的宇宙模型,其中古希腊天文 学家托勒密提出以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地心说”。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 【新闻再播】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3日10时07分,在航天员聂海胜的精准 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 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执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的乘组人选,正在进行严格训练和选拔程序。周建平说:“我们期望还有女航天员参加飞行,保持两男一女的搭配。” 中国自主研制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将继续在神舟十号飞船任务中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这些技术未来也将应用在空间站的建设当中。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型号总设计师胡胜云介绍说,尽管和地面上的空调、电热炉功能一样,但太空厨房、太空空调不仅要承受各种恶劣太空环境的考验,还要保证长期运行不出故障,否则不仅维修困难,还会威胁航天器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如今,中国自主研制的这些生活设施已经伴随天宫一号在太空运行了一年多时间,状态一直很好,这些都为未来更长时间的载人航天任务积累了经验。 【拓展创新】 (1)夜晚的星空,人们观察到许多闪烁的星星,它们大多数与太阳一样,都是哪一类天体? 。 (2)下表中是部分星系移动的数据: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声音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声音的秘密 活动目标: 1.能够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录制马路上来往车辆发出的噪音磁带,轻快的音乐录音磁带。 2.小鼓、碰铃、串铃、三角铁等乐器若干,小米、盘子、碗、小勺子、各种瓶子、空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自由操作材料,通过探究知道震动可以产生声音。 1.提供碰铃、串铃、三角铁等乐器,请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演奏,同时请幼儿用手或脸碰触乐器、感受乐器震动可以产生声音。 2.请幼儿敲击撒放小米粒的小鼓,观察小米在鼓面上的跳跃现象,用手触摸鼓面进一步感受震动可以产生声音。 二.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声音的不同。 1.请幼儿任选瓶子、盒子、盘子等不同材料,敲击、感知其声音。 2.教师选择一个透明玻璃杯、内装一定量的小米或沙子,敲击、让幼儿倾听,继续增加小米或沙子。请幼儿倾听声音的变化。 三.帮助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教师播放提前录好的马路上来往车辆发出的噪音和轻音乐,请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觉?知道刺耳的声音时噪音,好听的声音是乐音。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请幼儿相互交流一下,我们怎样做才能够避免产生噪音。 活动反思: 教室的区角里有很多的乐器,也能敲出很多好听的声音,平时孩子们就喜欢探索声音的秘密,想尽各种办法让它们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孩子们押比较感兴趣,这节课让幼儿更加注意的是怎样让你的乐器敲出来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而不是噪音,怎样做才能够避免噪音的产生,让孩子自己交流并说给大家听,孩子们回答的非常好,也很感兴趣。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四、探索宇宙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3、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4、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5、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6、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7、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8、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3、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4、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三、教学准备 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

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 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二)引导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2)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3)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说明古人对天地产生最初的思考,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4)古代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神住和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2、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古人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 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 (2)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代劳动人民对宇宙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探索太空的奥秘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宇宙太空的奥秘,扩展幼儿的知识。 2、诱发幼儿对太空的探究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提供给幼儿介绍太空的资料:图书、录像、电脑。 2、设计好的大幅“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3、各种大型积木,橡皮泥,彩纸,皱纸,各种废旧材料等。 4、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感知太空。 (1)教师扮演星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宇宙太空的星姐姐,我知道你们很想知道我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今天我就邀请你们到太空去做客,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怎么去呢?(坐飞船、航天飞机等) (2)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律动“坐飞船”,然后自由地围坐在一起。(3)查看关于介绍太空的资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来到太空资料厅,请你们自己去查看关于太空的介绍,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借助各种媒体感知太空的奥秘。 2、构思太空城。

(1)请幼儿讲述刚看到的或以前了解到的有关太空的知识,教师适当帮助补充小结。 (2)教师出示“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小朋友们,现在星姐姐住的太空里来了很多新朋友,有各种人造卫星、太空飞船、卫星空间城,等到不久的将来,我住的太空也将变成一座美丽的太空城。你们看,这就是我设计的“未来太空成”,这里也有学校、工厂、商店、娱乐场所、街道,到了那时,你们就可以天天和星姐姐住在一起了,你们高兴吗?” (3)幼儿大胆想象“未来太空成” “那星姐姐请你们帮帮忙,帮我再设计几座太空成好吗?”幼儿自由设想、构思,并相互讨论交流。 3、建造太空城。 (1)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造。(2)幼儿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名幼儿代表说说自己建造的太空成,共同欣赏美丽的太空成,并给它取名,挂牌,然后幼儿和星姐姐一起在太空城前留影。 4、听音乐坐飞船回到地球,和星姐姐再见,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绘画或搭建“未来太空城”。

科学湘科版6上第五单元《1 探索月球的秘密》习题1

《1 探索月球的秘密》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 2、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月面上有些地方要比周围地区略为暗些。这些较暗的区域被称为“”。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在17世纪初提出来的。 3、月球上没有,没有,至今也没发现有。 二、选择题 1、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A、6倍 B、1/6 C、1/10 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水 B、宇宙中没有空气 C、月球的引力减小 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A、一个月 B、27.3天 C、一天 4、(多选)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B、月球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多选)对月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卫星 B、只有地球引力的1/6 C、上有月海,就说明有液态水 D、几乎没有大气 E、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F、能发光 G在月球上会毫不费劲的把100千克的物体举起来 、判断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环行。() 2、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3、月球是离地球第二近的一颗星球。() 4、“月海”这个词是由伽利略提出的。() 5、俄罗斯是第一个登入月球的国家。() 6、“月海”是一片海。() 二、填空题 1、年月日是人类第一次飞向其他天体的历史性日子。美国“”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有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第一个踏上月球的是美国的。 2、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千米。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 3、月球的表面有平原和众多的,月面上覆盖着的是一层多孔的性质的土壤。 4、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达到℃;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 5、中国的探月计划——“”已于年正式启动,计划年之前将月球车送到月球表面降落。

小学科学六下3-8探索宇宙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 第八课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声音的秘密》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声音的秘密》 【活动目标】 1、能够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声音是因为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不同的声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3、能够根据物体发声的原理设计制作乐器,具有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鼓、碰铃、串铃、三角铁等各种乐器和盘子、碗、小勺等任何可以发声的物品若干; 2、空瓶子、木糖醇瓶子、米、豆子、空盒子、皮筋等各种可以制作乐器的物品; 3、教学课件、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声音王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自由探索,交流讨论。 请幼儿在声音王国中寻找各种声音,并请个别幼儿向集体展示、交流自己在声音王国中的发现,引导幼儿熟悉各种声音及物体发声的具体方法。 3、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教师出示小锣,敲击产生声音,用手将小锣固定住就不会有声音了,从而明白,声音是因为物体间碰撞震动而产生的。

4、结合课件,了解生活中的声音。 教师搜集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幼儿倾听,懂得不同的声音可以传达不同的意思。 5、认识乐音和噪音,渗透轻声说话的习惯培养。 通过聆听两段不同的音乐,让幼儿来区分什么样的声音好听,什么样的声音不好听,教育幼儿要学会轻声说话。 6、自我尝试制作乐器,参加声音王国演奏会。 请幼儿结合所学物体发声的原理,尝试制作各种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演奏,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做好现场录制。 7、播放录像,满足成就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处理) 将录制的影像以礼物的形式现场播放,让幼儿在自我欣赏中获得满足。 【活动延伸】 在科学发现区投放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更多关于声音的秘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4.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并将其整合成网络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课件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图片,浏览关于宇宙的图片。 二、引导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2)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3)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说明古人对天地产生最初的思考,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百度搜索有关这些神话故事的介绍。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设计

探索月球的秘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从资料中能获取关于月球表面的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探索月球秘密的有关历程。 2、知道关于月球表面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将“嫦蛾奔月”的故事制成课件、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 一、教学导入 1、播放“嫦蛾奔月”的故事。 2、讲述:乐器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它充满探索。 3、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里关于伽俐略观察月球的故事。 了解“月海”。 二、阅读“阿波罗”登月记 1、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

2、提问:月海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3、学生猜想。 4、呈现资料,验证猜想。 要求:资料呈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地读图,不仅仅是看,更要想,从图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又如: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 5、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完善对月球表面的认识,解答在阅读图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明白: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月球上没有空气。 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月面上覆盖一层多孔的火山灰性质的土壤。 6、通过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思考:让你选择登月地点,你将怎样选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关于环形山形成的猜想。 2、能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推断并自主解决关于月球表面情况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

严。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2.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 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井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详案《声音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详案《声音的秘密》 设计意图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信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设计了科学活动::声音的秘密,让幼儿在活动中观察、尝试、探索和发现,培养幼儿的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对声音感兴趣,有探究欲望。 2.知道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震动大小决定色声音大小。 3.大胆尝试,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及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声音的音效、各种乐器、几种常见的生活物品。 活动过程

入场:跟随音乐《大猫和小猫》入场,感受声音的大小关系。(一)导入 师:"今天除了我们的客人老师之外,还有几位小客人也来了,请小朋友听一听,猜猜看,它们是谁?" 播放四种小动物音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看小朋友猜的对不对。 (二)感知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1.师:"今天小动物们来,是想请小朋友们帮一个忙,什么忙 呢?(教案出自:教案网)昨天晚上小动物们听到了一些声音,想请小朋友帮忙听一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 播放大自然当中的各种音效;风声、雷声、鸟叫声、流水声等。师:"小动物们说谢谢小朋友,今天晚上他们可以睡一个安稳的觉了。" 2.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声音,小朋友想一想,除了刚 才听到的这些声音之外,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感受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声音。 3.尝试让自己的身体也能发出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可不可以发出声音来?"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请小朋友一起来试一试。 (三)探究声音 1.师:"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声音,那声音又是怎么产生的 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想法。 2.出示小鼓,请幼儿尝试让它发出声音。 教师出示小鼓:"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怎么样能让它发出声音?"请小朋友试一试。 3.知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震动大小决定声音的大小。 将小纸片放在小鼓上,敲打小鼓,观察纸片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震动能产生声音。物体振动越大声音越大,物体振动小,声音就小。

《探索宇宙》教案

4、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深化。 3、能够搜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教学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学准备:望远镜的发明和发展的图片资料、各种火箭发射器的图片资料、航天器的图片资料。 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本51页到54页的内容,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在人们的眼里,宇宙是神秘的,人们一直想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促使着人类不断的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宇宙的真实面貌。 2、你认为探索太空的困难主要有哪些呢?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4、板书课题:4、探索宇宙 二、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情况 1、一开始,因为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望远镜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几百年来用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宇宙深处。 2、出示课本第51页的几幅望远镜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人类历史上的望远镜,并且读一读旁边的文字。 3、学生介绍望远镜的发展历史,教师相机出示望远镜的图片。 第一幅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亲手制作的。 第二幅图是天文台的光学望远镜。 第三幅图是空间天文望远镜,这种空间天文望远镜能够看到更远更清楚的宇宙景象。这幅图上就是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第四幅图是射电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它揭示了光学望远镜无法揭示的令人迷惑的天文现象。 4、结合课文中的图片,教师补充介绍一些新型望远镜的特点及其独特的优势。 三、航天发射器的发展,实现了人们飞向太空的梦想 1、教师引导: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探索宇宙,而是想冲出地球,飞向宇宙探个究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类冲出地球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2、出示中国古代火箭的模型和1926年美国戈达德制造的第一枚现代火箭,引导学生了解人们为了飞出地球作出的巨大的努力。 3、这些火箭都不能实现人类冲出地球、飞向宇宙的梦想,大家知道要想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吗? 出示课本52页的下面一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航天器的发射原理。 4、教师小结:是的,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体,牢牢的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每秒时,他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出来的。 5、出示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示意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的工作原理。 6、教师小结:正是由于明白了这个原理,所以人类才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上面走的越来越快。 7、出示课本52页的神话2号火箭的图片和课本53页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一些航天器。 出示这些航天器的图片,教师相机介绍这些航天器的特点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他们,从而认识航天器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 8、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看一看“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先驱者10号”是1972年升空,1983年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2003年1月22日,人们接收到他的最后一次信号,从此他便杳无音讯的飞向宇宙的深处,距今为止它已经在太空飞行几十年了。 9、教师补充介绍我国“神舟6号”宇宙飞船的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探索月球秘密教案

《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一)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 1. 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掌握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考察 1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 2 掌握获得资料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3.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奥秘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1. 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 2 学会搜集整理归纳有关“月球”的知识,懂得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复习目的 3 活动的侧重点应该是探索月球的人文内涵。 三.活动难点 1. 培养科学的宇宙观,明白“天人合一”及“太阳、地球与月球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道理。 2. 收集材料有困难的,可以组织学生重点阅读课本附带的资料 四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补充或教学资料补充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有关信息 2. 教学资料夹教研活动记录 探索月球奥秘知识竞赛 第一轮必答题 比赛规则: ①两队同学代表分别先抽取五个问题,赛台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 ②答对一题得10分,答不完整或答错不扣分,再由场下同学回答。③ 答题时间30秒。 题目: ①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 0秒) ②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国、阿姆斯特朗) ③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源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④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 ⑤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 ⑥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38万多公里)⑦月海是海吗?(不是,是平原) ⑧最大的月海叫什么?(风暴洋)⑨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月球大) ⑩月球的半径是多少?(1738公里) 第二轮抢答题 比赛规则: ①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时,第一时间举手者有优先解答权。 ②第一发言人答不对或不完整的,小组其他人可适当补充,不得超时。 ③限时一分钟,答对一题加10分。④答错扣10分,题目作为观众题。题目: 1.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因为月球引力小) 2.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 3.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万里长城) 4.月球是行星吗?(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探索宇宙》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探索宇 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 (1)要求学生阅读资料,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 ①天文望远镜②光学望远镜 ③射电望远镜④太空望远镜 (2)讲述: 1610年1月10日,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更远的天体。 (3)介绍现代的望远镜:①天文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天文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②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③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他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 (介绍“光年”的含义:由于使用了望远镜,人们看到了远处的各种星体,发现星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用地球上的长度单位来计算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 14 探索宇宙》教案_8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宇宙应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梳理并且重点掌握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工具、艰辛与发展,了解我国空间技术的飞速进步,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一是并用发展的眼光关注世界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1、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2、介绍运载火箭。 3、介绍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 4、介绍探索太空的英雄。 5、认识航天事业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乐于合作和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探索宇宙的艰辛与发展,关注我国的空间技术最新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神九升空”视频,师:你了解神九吗? 2、师讲述:神九带着我国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对于宇宙,同学们有哪些问题? 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