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学第五章证据的分类

证据学第五章证据的分类
证据学第五章证据的分类

证据学第五章证据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

原始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实物证据有罪证据无罪证据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本证反证

二、填空题

1.证据的分类,是指在理论研究上将()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种类。

2.以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和()。

3.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是()或()。

4.对案件主要事实的直接证明性,是()突出的优点。

三、选择题

1.经过复制、辅音、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第一证据 D.第二证据

2.()是实物证据。

A.物证 B.书证

C.勘验笔录 D.音像证据

3.直接证据()。

A.可以是原始证据 B.就是原始证据

C.可以是传来证据 D.不能是传来证据

4.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D.本证和反证

四、问答题

1.运用传来证据的特殊规则是什么?

2.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运用规则是什么?

3.直接证据包括哪些内容?

4.间接证据的特点是什么?

5.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哪些?

6.区分本证和反证的意义是什么?

第六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一、名词解释

收集证据证据保全

二、填空题

1.在我国,收集证据是()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工作。

2.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3.收集证据的方法有:询问、()、()、()、()、搜查、实验、鉴定。

4.在刑事诉讼中,证据保全主要由()、()主动进行。

5.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和()可以依职权采取证据保全。

三、选择题

1.在行政诉讼中()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机关 D.人民法院

2.诉讼证据的保全是在()采取的,是一项保证证据完整和真实,不被破坏或灭失的保护性措施。

A.立案前 B.诉讼过程中

C.诉讼后 D.诉讼前

四、问答题

1.收集证据的意义是什么?

2.收集证据的原则有哪些内容?

3.收集证据的要求是什么?

4.证据保全的特征是什么?

5.对证据保全的要求是什么?

习题与解答参考答案

第五章证据的分类

二、填空题

1.刑事

2.原始证据传来证据

3.讯问询问

4.直接证据

三、选择题

1.B

2.ABCD

3.AC

1.D

四、问答题

1.

(1)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应采取传闻、转抄、复制次数少的材料;

(3)只有传来证据时,定案必须持慎重态度,对案件事实不能轻易作出结论。

2.

(1)在证据收集时,要坚持客观、全面的原则,克服先入为主,既要收集有罪证据,又要注意收集无罪证据;

(2)在证明标准上,只有有罪证据达到了确实充分的程度,才能排斥无罪证据的存在;

(3)在证明过程中,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势均力敌,这时只有按“疑罪从无”的原则,宣告无罪。

3.

(1)当事人的陈述;

(2)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3)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

(4)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音像证据。

4.

(1)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2)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3)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4)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5.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2)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询问、质证,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孤证不能定案;

(4)直接证据必须得到间接证据的印证,才能认定案件事实。

6.

(1)有利于调动当事人双方举证的积极性,增强诉讼的抗辩性;

(2)有利于审判人员迅速了解双方的事实主张,尽快查明安家案的真实情况;

(3)有利于审判人员审查证据。

第六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二、填空题

1.司法机关

2.客观原因

3.讯问辨认勘验检查

4.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5.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三、选择题

1.D

2.BD

四、问答题

1.

(1)为正确适用法律提供可靠的事实基础;

(2)规范执法程序,制约和保障执法机关履行职责,保护公民合法权益;(3)收集证据是审查、判断证据的基础。

2.

(1)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

(2)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

(3)司法人员收集证据和要求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相结合。

3.

(1)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

(2)收集证据必须主动、及时;

(3)收集证据必须客观、全面;

(4)收集证据必须深入、细致;

(5)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

(6)收集证据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7)收集证据要抓住本质,分清主次,并注意保密;

(8)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注重效率。

4.

(1)是在诉讼过程中或诉讼前采取的,是一项保证证据完整和真实,不被破坏或灭失的保护性措施;

(2)只有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才能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3)证据保全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4)可以依职权实施或者应申请采取。

5.

(1)要有健全的证据移交和证据报关手续,形成完整的证据保全程序;

(2)对于已经保全起来的证据注意妥善保存,不得随意损坏或使用,或调换、变卖;

(3)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4)证据的有关情况应在诉讼文书或案卷中写明,必要时应附上证据材料的照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