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差动保护原理推导..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推导..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推导..

目录

摘要 (1)

第一部分继电保护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继电保护的种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继电保护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系统保护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继电保护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继电保护的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母线保护的概述 .. (1)

2.1母线保护的重要性 (1)

2.2母线保护的要求及原理 (1)

2.3母线保护的相关技术原则 (3)

2.4母线保护反措要求 (4)

2.5装设母线保护的基本整定原则 (4)

2.5.1母线完全差点保护 (5)

2.5.2固定连接母线的差动保护 (6)

2.5.3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 (8)

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母线保护的概述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母线可能发生单相接地或者相间短路故障。运行经验表明,单相接地故障占母线故障的绝大多数,而相间短路则较少。发生引起母线故障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因空气污染损坏绝缘,从而导致母线绝缘子、断路器、隔离开关套管闪络,母线电压互感器及装设在断路器和母线之间的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倒闸操作时引起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支持绝缘子损坏,运行人员误操作,例如带负荷拉隔离开关与带地线合闸等,从而引起母线故障。母线故障远较线路故障机会少,但是由于母线故障后果特别严重,所以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有选择性地迅速切除母线故障,对重要母线来说,因后备保护切除故障时间长且选择性差,往往不能满足运行上的要求。按照差动原理构成的母线保护,能够保证有较好的选择和快速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母线保护的重要性

母线差动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设备,它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敏性和快速性对保证整个区域电网的安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对母线差动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不论在新建工程,还是扩建和技改工程中都必须保证母线差动保护不留隐患地投入运行。

随着电网微机保护技术的普及和微机型母差保护的不断完善,以中阻抗比率差动保护为代表的传统型母差保护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出来。尤其是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设备的信息需上传到监控系统中进行远方监控,使传统型的母差保护无法满足现代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需要。母线故障大部分是由于绝缘子对地放电引起,母线故障开始阶段很多表现为单相接地故障,而随着短路电弧的移动,故障往往发展为两相或三相接地短路。绝缘子污秽老化、电流互感器损坏或爆炸、运行人员误操作是造成母线故障主要原因。

拖长切除母线故障时间将给电力系统和设备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后果:由于需要由线路对侧和变压器后备保护来切除母线短路故障,扩大事故范围。故障使功率输送不平衡,将使故障母线两侧的发电机组失去同步,系统电压大幅波动,将大量甩负荷,而发电机组重新启动与电网并列花费很长时间,破坏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2母线保护的要求及原理

一、对母线保护的基本要求如下:

(1)保护装置在动作原理和接线上必须十分可靠,母线故障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区外故障及装置本身故障时保证不误动。

(2)保护装置应能快速且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母线。

(3)大接地电流系统的母线保护应采用三相式接线,以便反应相间和接地故障;小接地电流系统的母线保护,应采用两相式接线,只要求反应相间故障。

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

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差保护,可以克服元件固定连接式双母线差动保护的缺点。它不受元件连接方式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动作选择性,目前在10kV~220kV 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

二、基本工作原理

保护装置接线:差动继电器1~3CQf是整套保护的启动元件,接在母线差动电流回路中,由它来判断足母线故障还是保护范围外故障。若故障发生在保护区内,则l~3CQJ 动作,l~3LXU是I母线和U母线故障的选择元件,用来判断故障发生在哪组母线上。

保护装置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比较母联电流和差动回路电流的相位,作为选择故障母线的依据。当第l组母线故障时,母联故障电流(即母联断路中的电流)从母线Ⅱ流向母线I,执行元件lJa、lJb、lJc动作;当第n组母线上发生故障时,母联故障电流从母线I 流向母线Ⅱ,执行元件2h、2Jb、2Jc动作。在卜述两种情况下差回路电流相位是不变的,而母联电流相位改变了180?。因此,通过对这两个电流的相位进行比较,就可以选择出故障母线。按此原理构成的保护装置,在任一组母线故障时,只要母联断路罪中有故障电流流过,选择元件就能正确工作。为此,母联断路器正常运行时必须处于合闸状态,且每组母线上都应有电源元件,以保证任一组母线上发生故障时,都有足够大的故障电流流过母联断路器进行相位比较。若两组母线中的一组母线无电源元件,则在有电源的母线上故障时,母联便无故障电流流过,相比元件就不能动作。当单母线运行或母联断路器停用时需将“严隔离开关合上,此时就没有选择性了。如母线发生故障,则将两段母线上的元件全部跳掉。

三、三极隔离开关P的使用

双母线母联电流相比式母线差动保护,为保证选择元件在母线故障时能够正确动作,要求双母线运行时,母联断路器必须处于合闸状态,且每组母线均有电源。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如下运行方式:

(1)单母线运行。

(2)虽双母线运行,但其中一条母线没有电源。

(3)利用母联断路器向另一组母线充电。

(4)倒闸操作过程。,

(5)利用母联断路器代替连接元件断路器运行。

在以上运行方式下,都有可能在母联回路中没有电流或不适合作为选择元件正常工作的比较电流,其结果在母线故障时,使选择元件不能正常工作,造成母差保护不正确动作。所以,出现上述运行方式时,必须把选择元件退出工作,用三极隔离开关P短接选择元件1Ja、1Jb、1Jc,2Ja、2Jb、2Jc触点。这时,母差保护按完全电流差动保护方式工作,只要启动元件1 3CQJ动作,就把母触线全部连接元件切除。三极隔离开关闭合后,信号灯HD亮,以示标志。

四、复合电压闭锁

加装复合电压闭锁回路的目的,一是为了当母联断路器首先跳开后,无故障母线的复合电压闭锁装置将返回,使母差(失灵)保护跳无故障母线—[:的线路回路增加了一个断开点,进一步保证不误动。二是防止运行人员误碰母差(失灵)保护出口继电器时,发生母差(失灵)保护误动作。

五、信号回路

XJL——母联出口信号;)

ⅪI—一I段母线母差出口信号;

ⅪⅢ——丌段母线母差出口信号;

ⅪX--母差动作闭锁双回线保护信号。

六、装置连接片及运行规定

SMC--X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连接片(以双母线专用母联、专用旁路接线为例,各现场以实际情况及运行规程为准)的使用方法如下:

I段母线复合电压闭锁连接片,正常投入运行;

n段母线复合电压闭锁连接片,正常投入运行;

I、n段母线复合电压联络连接片,正常时不运行,当I、n段母线公用一段TV电压时投入运行,另一段母线复合电压闭锁连接片退出;

短接零相电流表连接片,正常投入运行,测量交流电流回路零相电流时断开;

母差保护跳各元件连接片,正常投入运行;

2.3母线保护的相关技术原则

一、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闭锁回路辅助触点的选择

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闭锁回路不能用重动继电器,应直接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母差CT切换用的隔离刀闸辅助接点对于母差失灵保护的正常运行和可靠动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电流互感器的选择要求

现今,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是一个铁芯元件。它是一个非线性元件。当一次电流很大时、当一次电流中含有较大直流分量时、当铁芯有很大剩磁时、当二次负载电阻很大时,它的工作点将进入磁化曲线的饱和部份为避免差动保护误动而设立的电流互感器饱和的判据又往往造成母线内短路时差动保护的延缓动作。

鉴于电流互感器饱和的问题,尤其对于高压母线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由于母线故障时短路电流大,而且外部短路时流过个电流互感器的差别也可能很大,即使各侧选用特性相同的电流互感器,其暂态饱和程度也可能很不一致。另外,在保护装置原理方面采取了由谐波制动原理构成的TA饱和检测元件、自适应加权式抗TA饱和的差动保护来抗CT饱和。

三、母线互联或分裂运行时汲出电流影响母差灵敏度问题

对于双母单分段或双分段的中阻抗没有大差元件的母差,均在母差上增设一个灵敏

电流继电器作为母线分列保护,在母线互联时投入,该元件动作后,第一时间将非互联段母分开关断开。对于没有装设母线分裂继电器的母差保护,要求在母线倒闸操作时,将非互联母线段上的母联开关断开,则可避免母差保护灵敏度问题。

2.4母线保护反措要求

一、双重化配置

为确保母线差动保护检修时母线不至失去保护、防止母线差动保护拒动而危及系统稳定和事故扩大,必要时在500千伏母线以及重要变电站、发电厂的220千伏母线应采用双重化保护配置,同时还应注意做到:每条母线采用两套完整、独立的母线差动保护,并安装在各自的柜内。进行母差保护校验工作时,应保证每条母线至少保留一套母差保护运行;用于母线差动保护的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切换回路、辅助变流器以及与其他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二、采用相位比较原理的母线差动保护在用于双母线时,必须增设两母线相继发生故障时能可靠切除后一组故障母线的保护回路。

三、对空母线充电时,固定连接式和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应退出运行。

四、母联、母联分段断路器宜配置独立的母联、母联分段断路器充电保护。该保护应具备可瞬时跳闸和延时跳闸的回路。

五、断路器失灵保护按一套配置。断路器失灵保护二次回路牵涉面广、依赖性高,投运后很难有机会利用整组试验的方法进行全面检验。因此,对断路器失灵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各个阶段都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保证断路器失灵保护不留隐患地投入运行。

六、做好电气量保护与非电气量保护出口继电器分开的反措,不得使用不能快速返回的电气量保护和非电量保护作为断路器失灵保护的起动量,并要求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相电流判别元件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均不应大于20毫秒。

七、用于双母线接线形式的变电站,其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接点应分别串接在各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中,不得共用。

2.5装设母线保护的基本整定原则

母线发生故障的几率较线路低,但故障的影响面很大。这是因为母线上通常连有较多的电气元件,母线故障将使这些元件停电,从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并可能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可见母线故障是最严重的电气故障之一,因此利用母线保护清除和缩小故障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必要的。

母线保护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来保护母线,二、装设母线保护专用装置。

一般来说母线故障可以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来切除。

图1.1 主电路图

B处的母线故障,可由1DL处的Ⅱ或Ⅲ段切除,2DL和3DL处的发电机、变压器的过流保护切除。

缺点:延时太长,当双母线或单母线时,无选择性。所以下列情况应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

母线保护应特别强调其可靠性,并尽量简化结构。对电力系统的单母线和双母线保护采用差动保护一般可以满足要求,所以得到广泛应用。

母线上连接元件较多,所以母差保护的基本原则为:

(1)幅值上看:,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即

母线故障时=0 动作

(2)相位上看: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流入、流出电流反相位

母线故障时流入电流同相位

母差保护分为:1 母线完全差动 2 固定连接的双母线差动保护 3 电流比相式差动保

护 4 母联相位差动保护

2.5.1母线完全差点保护

图1.2 差点保护原理图

1 作用原理

将母线的连接元件都包括在差动回路中,需在母线的所有连接元件上装设具有相同变比和特性的CT。

① 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

所以,

二次侧

② 母线故障时

二次侧

2 整定计算

两个条件:① 躲外部短路可能产生的

②CT(LH)二次回路断线时不误动

:母线连接元件中,最大负荷支路上最大负荷电流。

取较大者为定值。

——连接元件最少时

应用: 35KV及以上单母线或双母线经常只有一组母线运行的情况,母线故障时,所有联于母线上的设备都要跳闸。

2.5.2固定连接母线的差动保护

为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常采用双母线同时运行的方式。按一定要求将引出线和有电源的支路固定联于两条母线上——固定连接母线。任一母线故障时,只切除联于该母线上的元件,另一母线可以继续运行,从而缩小了停电范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此时需要母线差动保护具有选择故障母线的能力。

1 构成以及作用原理

图1.3 固定连接线母线差点保护原理

5DL母联(开关)断路器

图1.4 5DL母联断路器

三部分组成:① 1CT、2CT、6CT和1CJ——用于选择母线Ⅰ的故障

② 3CT、4CT、5CT和2CJ——用于选择母线Ⅱ的故障

③ 完全差动保护1~6CT和3CJ——整套保护的启动元件

原理:①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

由上图电流分布情况可知: 1CJ、2CJ、3CJ中均为不平衡电流,保护不动作

② 区内故障时,例,母线Ⅰ故障,见上图红色电流分布情况可见:1CJ、3CJ中流入全部短路电流,所以1CJ、3CJ启动,跳开1DL、2DL和5DL;2CJ中为不平衡电流,不动,所以母线Ⅱ仍可继续运行。当母线Ⅱ故障时,分析同上。2CJ、3CJ起动,跳开3DL、4DL、和5DL,母线Ⅰ继续运行。

2 固定连接破坏时,例线路1由母线Ⅰ切换到母线Ⅱ,因二次回路不能随之切换,所以外部短路时,1CJ、2CJ中有较大的差动电流而误动,但3CJ仍流过不平衡电流,不

会误动。区内短路时,1CJ、2CJ都可能动作,3CJ动作,所以两条母线都可能切除。

该保护优点:能快速而有选择性的切除母线故障;

缺点:当固定连接破坏时,不能选择故障母线,限制了系统运行调度的灵活性。

四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

为提三部分组成:① 1CT、2CT、6CT和1CJ——用于选择母线Ⅰ的故障

② 3CT、4CT、5CT和2CJ——用于选择母线Ⅱ的故障

③ 完全差动保护1~6CT和3CJ——整套保护的启动元件

原理:①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

由上图电流分布情况可知: 1CJ、2CJ、3CJ中均为不平衡电流,保护不动作

② 区内故障时,例,母线Ⅰ故障,见上图红色电流分布情况可见:1CJ、3CJ中流入全部短路电流,所以1CJ、3CJ启动,跳开1DL、2DL和5DL;2CJ中为不平衡电流,不动,所以母线Ⅱ仍可继续运行。当母线Ⅱ故障时,分析同上。2CJ、3CJ起动,跳开3DL、4DL、和5DL,母线Ⅰ继续运行。

2 固定连接破坏时,例线路1由母线Ⅰ切换到母线Ⅱ,因二次回路不能随之切换,所以外部短路时,1CJ、2CJ中有较大的差动电流而误动,但3CJ仍流过不平衡电流,不会误动。区内短路时,1CJ、2CJ都可能动作,3CJ动作,所以两条母线都可能切除。

该保护优点:能快速而有选择性的切除母线故障;

缺点:当固定连接破坏时,不能选择故障母线,限制了系统运行调度的灵活性。

2.5.3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

为提高母线保护运行的灵活性而提出

高母线保护运行的灵活性而提出

图1.5 电流比相母线保护原理

正常运行或者故障时:

母线故障时:

即:利用比相元件比较各元件的相位,便可判断区内、区外故障。

图1.6 单相方框图

从每个连接元件的CT引出三相电流,经电压形成回路分别送入各相的小母线,每相的

小母线分别送至本相的比较回路。延时回路的作用是从时间上躲开外部短路时出现的相位误

差,脉冲展宽回路的作用是使出口继电器可靠动作。

特点:① 只与电流相位有关,而与电流的幅值大小无关

② 不需考虑不平衡电流的影响,提高了灵敏度

③ 不要求采用同型号和同变比的CT,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五母联相位差动保护

固定连接母线的差动保护的改进。比较母联中电流与总差电流的相位作为故障母线的

选择元件。

图1.7 母联差点保护原理

① Ⅰ母线发生故障时,母联中电流方向从Ⅱ母线流向Ⅰ母线

② Ⅱ母线发生故障时,母联中电流方向从Ⅰ母线流向Ⅱ母线,两种情况下电流相位变化1800。

基准量:总差电流,相位不变,同时为故障启动元件。可见,不管母线上元件如何连接,

只要母联中有电流流过,则能选择出故障母线,无固定连接的要求。这是它的优点。

六断路器失灵保护

定义: P226

例:

图1.8 例图

d处发生故障时候,5DL拒动,装设于变电所B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加速断开2DL、3DL。可使故障范围不至于影响到变电所A和C。(1DL、4DL的远后备保护动作亦可达到同样的目的,但因为动作时间太长满足不了系统的要求)

原理:

图1.9 原理框图

原理方框图

当d处发生故障的时候,5DL保护动作,若5DL拒动,而且U<动作,则“与”门开放,经延时t跳开2DL、3DL。

延时元件t:鉴别断路还是失灵。> 通常取t=0.3~0.5s。

U< :辅助判别元件。

各保护出口(2DL、3DL、5DL):起动元件。

16年继电保护试题A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双侧电源线路上发生经过渡电阻接地,流过保护装置电流与流过过渡电阻电流的相位() A.同相 B. 反相 C.不确定 2、下列关于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 A.短路时电流和电压是突变的,而电力系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均做往复性摆动; B.振荡时系统任一点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角都随着功角的变化而变化; C.系统振荡时,将对以测量电流为原理的保护形成影响,如:电流速断保护、电流纵联差动保护等 3、发电机失磁后,发电机参数变化的不正确描述是() A. 励磁绕组电压降低 B.机端阻抗明显增加 C. 输出无功减少 4、微机保护中,常采用的数字滤波器类型是() A. FIR型 B. IIR型 C. DIR型 5、在变压器的复合电压启动过流保护中,复合电压由低电压和负序电压构成,其中低电压启动元件和负序电压启动元件的逻辑关系是() A.与逻辑 B. 或逻辑 C. 根据具体接线确定 6、微机保护定值保存在()中。 A.RAM B. ROM C.EEPROM 7、比较工作电压相位实现故障区段判断方法中,在正方向故障时,采用正序电压作为参考电压,其动作特性等价于() A.全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B.方向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C.偏移圆阻抗特性继电器 8、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是( )。 A.安全自动装置 B.异常运行保护 C.后备保护二、判断题(每空1.5分,共15分): 1、功率方向元件采用非故障的相间电压作为接入功率方向元件的电压参考相量,判别故障相电流的相位,可以完全消除功率方向元件的“电压死区”,因此获得广泛的应用。() 2、采用相电流差进行故障选相时,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与故障相无关的相电流差突变量最小。( ) 3、输电线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可以有效地躲过系统振荡,正确动作,但对于系统的非全相运行,会出现误动作。( ) 4、对检同期的自动重合闸,重合闸就必须装检同期元件。( ) 5、在双侧电源线路上短路点的零序电压始终是最低的,短路点的正序电压始终是最高的。( ) 6、变压器纵差保护定值按照躲过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进行整定(1)和按躲过变压器励磁涌流整定(2),按1整定时的灵敏度一定低于2时的灵敏度。( ) 7、变压器二次谐波制动是指在差动保护的制动电流中加入二次谐波的因素,从而提高变压器出现励磁涌流时的制动性能。( ) 8、发电机不完全差动保护只对定子绕组相间短路有保护作用,而对绕组匝间短路不起作用。( ) 9、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 ) 10、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校验是为了保证保护不误动的要求设置的。( ) 三、简答题:(44分) 1、(2分)给出一种发电机100%定子接地保护的典型构成方式。 2、(8分)简述母线故障的保护方式;单母线完全电流母线差动保护与高阻抗母线差动保护在实现上的最大差别,并说明高阻抗母线差动保护设置的原因。 3、(7分)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的因素有哪几个?在变压器

母线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母线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计算母差保护的主要工作量在于以下几个值的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1 比率差动元件的比率差动门坎按包括检修方式的各种运行方式下,母线发生各种类型短路的最小总短路电流(相电流)有足够灵敏度计算,灵敏度≥4,并尽可能躲过母线出线最大负荷电流。 比率差动门坎要整定得躲过母线出线最大负荷电流是为了防止CT断线时母线差动保护误动。 2低电压闭锁元件 以电流判据为主的差动元件,可以用电压闭锁元件来配合,提高保护整体的可靠性。复合电压闭锁包括母线线电压(相间电压),母线三倍零序电压,和母线负序电压。其动作表达式为: 以上三个判据中的任何一个被满足,则该段母线的电压闭锁元件动作。 U set按母线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5。且应在母线最低运行电压下不动作,而在故障切除后能可靠返回。一般取65%至70%U e。 U0set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4。且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零序分量。一般取6至10V。 U2set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4。且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负序分量。一般取4至8V。 1. 电流变化量起动值:按躲过正常负荷电流波动最大值整定,一般整定为0.2In,定值范围为0.1In~0.5In。 2. 零序起动电流:按躲过最大零序不平衡电流整定,定值范围为0.1In~0.5In。 3. 失灵保护零序定值:按躲过最大零序不平衡电流整定, 定值范围为0.1~20A。 4. 低功率因素角定值:整定值范围为45~ 90 ,整定步长为1度。 5. 低功率因素过流定值:表示线路有流,定值范围为0.1~20A 。 6. 负序过流定值:按躲过最大不平衡负序电流整定,定值范围为0.1~20A 。 7. 失灵跳本开关时间:失灵保护动作时,将以该时间定值跳开本开关。定值范围为0.01~20S,整定步长为0.01S。 8. 失灵动作时间:失灵保护动作时,将以该时间定值跳开相邻开关。定值范围为0.01~20S,整定步长为0.01S。

KV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原理

首先,光纤差动保护的原理和一般的纵联差动保护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保护装置通过计算三相电流的变化,判断三相电流的向量和是否为零来确定是否动作,当接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的电流继电器(包括零序电流)中有电流流过达到保护动作整定值是,保护就动作,跳开故障线路的开关。即使是微机保护装置,其原理也是这样的。 但是,光纤差动保护采用分相电流差动元件作为快速主保护,并采用PCM光纤或光缆作为通道,使其动作速度更快,因而是短线路的主保护!另外,光纤差动保护和其它差动保护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所采用的通道形式不同。纵联保护的通道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也就是常说的高频保护,利用电力输电线路作为通道传输高频信号; 2.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利用无线通道,需要天线无线传输; 3.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利用光纤光缆作为通道; 4.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利用导引线直接比较线路两端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以判别区内、区外故障。 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是输入CT(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流矢量差,当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保护范围在输入CT的两端之间的设备(可以是线路,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中文名 差动保护 外文名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目录 1.1概述 2.2原理 3.3技术参数 4.?环境条件 1.?工作电源 2.?控制电源 3.?交流电流回路 4.?交流电压回路 5.?开关量输入回路 1.?继电器输出回路 2.4功能 3.5主要措施 4.6缺点 概述编辑

电流差动保护是继电保护中的一种保护。正相序是A超前B,B超前C各是120度。反相序(即是逆相序)是 A 超前C,C超前B各是120度。有功方向变反只是电压和电流的之间的角加上180度,就是反相功率,而不是逆相序[1]。 差动保护是根据“电路中流入节点电流的总和等于零”原理制成的。 差动保护把被保护的电气设备看成是一个节点,那么正常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差动电流等于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不相等,差动电流大于零。当差动电流大于差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时,上位机报警保护出口动作,将被保护设备的各侧断路器跳开,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 原理编辑 差动保护

母线差动保护调试方法

母线差动保护调试方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母线差动保护调试方法 1、区内故障模拟,不加电压,将CT断线闭锁定值抬高。 选取Ⅰ母上任意单元(将相应隔离刀强制至Ⅰ母),任选一相加电流,升至差动保护动作电流值,模拟Ⅰ母区内故障,差动保护瞬时动作,跳开母联及Ⅰ母上所有连接单元。跳开Ⅰ母、母联保护信号灯亮,信号接点接通,事件自动弹出。在Ⅱ母线上相同试验,跳开母联及Ⅱ母上所有连接单元。 将任一CT一次值不为0的单元两把隔刀同时短接,模拟倒闸操作,此时模拟上述区内故障,差动保护动作切除两段母线上所有连接单元。(自动互联)。 投入母线互联压板,重复模拟倒闸过程中区内故障,差动保护动作切除两段母线上所有连接单元。(手动互联) 任选Ⅰ母一单元,Ⅱ母一单元,同名相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路电流,电流大于CT断线闭锁定值,母联无流,此时大差平衡,两小差均不平衡,保护装置强制互联,再选Ⅰ母(或Ⅱ母)任一单元加电流大于差流启动值,模拟区内故障,此时差动动作切除两段母线上所有连接单元。 任选Ⅰ母上变比相同的的两个单元,同名相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的两路电流,固定其中一路,升高另外一路电流至差动动作,根据公式计算比率制动系数,满足说明书条件。(大差比例高值,大差比例低值,小差比例高值,小差比例低值,当大差高值或小差高值任一动作,且同时大差和小差比例低值均动作,相应比例差动元件动作。) 2、复合电压闭锁。非互联状态,Ⅱ母无压,满足复压条件。Ⅰ母加入正常电压,单独于Ⅰ母任一支路加入电流大于差动启动电流定值,小于CT断线闭锁定值,

双母线电流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过程

第3期(总第147期) 2008年6月 山 西 电 力 SHANXI EL ECTRIC POWER No 13(Ser 1147) J un 12008 双母线电流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过程 王为华1,刘云峰2,郭小丽3 (11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2;21晋城供电分公司,山西晋城 048000; 31太原供电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介绍了不同时期母线保护采用的技术,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母线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母线微机保护技术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关键词:母线保护;基本原理;发展过程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320(2008)0320066203 收稿日期:2008201205,修回日期:2008204202 作者简介:王为华(19632),男,山西榆社人,2000年毕业于太 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工程师; 刘云峰(19782),男,山西晋城人,2000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 郭小丽(19692),女,山西太原人,1990年毕业于临汾电力技校输配电运行与检修专业。 1 双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和母联相位比 较式保护 20世纪70至80年代,双母线完全电流差动 和母联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因其原理及二次接线简单等特点,在电网上广泛应用。111 元件固定连接的母线完全差动保护11111 工作原理(见图1) 双母线同时运行时,将元件固定连接于2条母线上,这种母线称为固定连接母线。其差动保护称为固定连接方式的母线完全差动保护 。 图1 原理接线图 在正常运行及区外故障时,启动元件KA ,选择元件KA1,KA2均无电流通过。区内母线1故障时,启动元件KA ,选择元件KA1均有故障电流通过,选择元件KA2的电流为零,因此母联断 路器及连接在1母上元件的断路器均动作跳闸。同理区内母线2故障时,将母联断路器及连接在2母 上元件的断路器动作跳闸。11112 双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的评价 双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的优点是: a )接线比较简单,调试方便,运行人员易于掌握; b )当元件固定连接时,母差保护有很好的选择性; c )当母联断路器断开时,母线差动保护仍有选择能力;在2组母线先后发生短路时,母线差动保护仍能可靠的动作。 其缺点是:当元件固定连接方式破坏时,若任1组母线上发生短路故障时,就会将2组母线上的连接元件全部切除,因此它适应运行方式变化的能力较差。 112 母联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11211 工作原理 总差动电流回路由母线上连接元件(不包括母联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组成,母联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单独引出,接入相位比较回路(见图2)。 a 交流电流回路 · 66·

电力系统设计讲义6

第六节电气主接线设计 电气主接线体现了发电厂、变电站电气系统的主体结构,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发电厂、变电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因此,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是电力系统设计和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主要部分,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影响,全面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以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素。 一、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综合分析装机容量、机组台数、接入系统方式、主要负荷性质及线路回数,及燃料、水源、厂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交通运输等基础资料,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并尽可能地节约投资。 二、选择主接线的依据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应以下列各点作为设计依据: 1.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所设计的发电厂、变电所的类型、性质、规模,在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与电气接线图中所处的位置及所担负的任务,从而明确其对电气主接线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具体要求。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有大型主力电厂、中小型地区电厂及企业自备电厂三种类型。大型主力火电厂靠近煤矿或沿海、沿江地区,并接入330~500kV超高压电网;地区电厂靠近负荷中心的城镇,一般接入110~220kV电网,也有接入更高一级电压电网的;企业自备电厂则以对本企业供电供热为主,并与地区电网相连;中小型电厂常用发电机电压馈线向附近供电。 电力系统中变电所有系统枢纽变电所、地区重要变电所和一般变电所三种类型。一般系统枢纽变电所汇集多个大电源,进行系统功率交换和以高压供电,电压为330~500kV;地区重要变电所电压为220~330kV;一般变电所多为终端和分支变电所,电压为110kV,但也有220kV的。 2.发电厂、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 了解系统的逐年电力电量平衡,以及系统装机容量、备用容量、最大单机容量等状况。对于发电厂,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容量、负荷增长速度和电网结构等因素,明确初期装机容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

3.2 原理说明 3.2.1 母线差动保护 母线差动保护由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TA 极性要求支路TA 同名端在母线侧,母联TA 同名端在Ⅰ母侧。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母线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包括母联和分段开关)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母线大差比率差动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比率差动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1)起动元件 a )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当两段母线任一相电压工频变化量大于门坎(由浮动门坎和固定门坎构成)时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动作,其判据为: △u >△U T +0.05U N 其中:△u 为相电压工频变化量瞬时值;0.05U N 为固定门坎;△U T 是浮动门坎,随着变化量输出变化而逐步自动调整。 b )差流元件,当任一相差动电流大于差流起动值时差流元件动作,其判据为: Id > I cdzd 其中:Id 为大差动相电流;I cdzd 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 母线差动保护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或差流元件起动后展宽500ms 。 2)比率差动元件 a ) 常规比率差动元件 动作判据为: cdzd m j j I I >∑=1 (1) ∑∑==>m j j m j j I K I 1 1 (2) 其中:K 为比率制动系数;I j 为第j 个连接元件的电流;cdzd I 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 其动作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 ∑j I j I cdzd I 图3.2 比例差动元件动作特性曲线 为防止在母联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弱电源侧母线发生故障时大差比率差动元件的灵敏度不够,大差比例差动元件的比率制动系数有高低两个定值。母联开关处于合闸位置以及投单母或刀闸双跨时大差比率差动元件采用比率制动系数高值,而当母线分列运行时自动转用比率制动系数低值。 小差比例差动元件则固定取比率制动系数高值。 b ) 工频变化量比例差动元件 为提高保护抗过渡电阻能力,减少保护性能受故障前系统功角关系的影响,本保护除采用由差流构成的常规比率差动元件外,还采用工频变化量电流构成了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元件,与制动系数固定为0.2的常规比率差动元件配合构成快速差动保护。其动作判据为:

8.2-母线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8.2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 ——单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 ——高阻抗母线差动保护 ——具有比率制动特性的中阻抗母线差动保护

为了满足速动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母线保护都是按差动原理构成的。实现母线差动保护必须考虑在母线上一般连接着较多的电气元件(如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因此就不能像发电机的差动保护那样,只用简单的接线加以实现。但不管母线上元件有多少,实现差动保护的基本原则仍是适用的。

(1)在正常运行以及母线范围以外故障时,在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中,流入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 (2)当母线上发生故障时,所有与母线连接的元件都向故障点供给短路电流或流出残留的符合电流。 (3)从每个连接元件中电流的相位来看,在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至少有一个元件中的电流相位和其余元件中德电流相位是相反的。 根据原则(1)和原则(2)可构造电流差动保护,根据原则(3)可以构造电流比相式差动保护。

负荷1 电源 负荷2 1 I 2 I 3 I 3 21I I I +=负荷1 电源 负荷2 1 I 2 I 3 I 03 21=++I I I 若支路1、2、3上均安装相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则三个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之和应等于0(理想情况)。 =∑I

母线故障时的电流特征 若支路1、2、3上都安装有相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则母线故障时,三个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之和应等于短路电流(二次值)。 电源 1 I 2I 3 I 0321=+++k I I I I k I 依KCL : 即: k I I I I -=++321

8.2.1 单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 KD 1p I 2p I 3 p I pn I 1 s I 2 s I 3s I sn I KA I 0 11 TA 1 ===∑∑==n i pi n i si KA I n I I 正常工作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习题.讲义

本科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必须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答案:可靠性 2、一般重要的电力元件配备两套保护,一套称为主保护,一套称为___________。答案:后备保护 3、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的概念是指返回电流与___________的比值。 答案:动作电流 4、电流速断保护的优点是简单可靠、___________。 答案:动作迅速 5、通过所研究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称为___________。 答案:最大运行方式 ?<90°时,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内角满足______<α<______时,对线6、当0°

答案:小于 12、能使过电流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继电器的_____。 答案:动作电流 13、在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方向元件,是为了保证继电保护的_____。 答案:选择性 14、电气元件配置两套保护,一套保护不动作时另一套保护动作于跳闸,称为_______保护。 答案:近后备 15、电流继电器的_______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答案:返回 16、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保护称为_______。 答案: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17、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是按_______来选择的。 答案:阶梯原则 18、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是按系统经常运行方式下电流和电压元件的保护范围_______这一条件来整定的。 答案:相等 19、零序过电流保护与相间过电流保护相比,由于其动作电流小,所以灵敏度_______。 答案:高 20、全阻抗继电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 答案:动作无方向性 21、精确工作电流Iac是阻抗继电器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Iac越小,表明U0越小,即_______。 答案:继电器的灵敏性越高 22、距离Ⅱ段的整定阻抗应按分支系数Kb为最小的运行方式来确定,目的是为了保证_____。 答案:选择性 23、在双侧电源系统中,当两电压电势模值相同且系统阻抗角和线路阻抗角相等

母线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和保护范围

母线保护装置是正确迅速切除母线故障的重要设施,它的拒动和误动都将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危害.母线倒闸操作是电力系统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操作,因其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对运行人员的综合操作技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一次设备的客观实在性,运行人员对一次设备误操作所带来的危害都有一个直接的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但对母线差动保护在倒闸操作过程中进行的一些切换、投退操作则往往认识模糊. 1 母线差动保护范围是否是确定的,保护对象是否是不变的 通常讲的差动保护包含了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和线路差动保护.实现差动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即各侧或各元件的电流互感器,按差接法接线,正常运行以及保护范围以外故障时,差电流等于零,保护范围内故障时差电流等于故障电流,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按躲开外部故障时产生的最大不平衡电流计算整定. 但也应该十分清楚,母线差动保护与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又有很大的不同:即母线的主结线方式会随母线的倒闸操作而改变运行方式,如双母线改为单母线运行,双母线并列运行改为双母线分段并列运行,母线元件(如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可以从这一段母线倒换到另一段母线等等.换句话说,母线差动保护的范围会随母线倒闸操作的进行、母线运行方式的改变而变化(扩大或缩小),母线差动保护的对象也可以由于母线元件的倒换操作而改变(增加或减少).忽视了这一点,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对母线差动保护的一些

必要的切换投退操作肯定就认识模糊、甚至趋于盲目了. 2 母线倒闸操作时是否须将母线差动保护退出 “在进行倒闸操作时须将母线差动保护退出”是错误的,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认识,是因为一些运行人员曾看到过,甚至在母线倒闸操作时发生过母线差动保护误动,但其根本原因是对母线差动保护缺乏正确认识.母线倒闸操作如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即并、解列时的等电位操作,尽量减少操作隔离开关时的电位差,严禁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反充电,充分考虑母线差动保护非选择性开关的拉、合及低电压闭锁母线差动保护压板的切换等等,是不会引起母线差动保护误动的.因此,在倒母线的过程中,母线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如不遭到破坏,一般应投入运行.根据历年统计资料看,因误操作引起母线短路事故,几率还很高.尽管近几年为防止误操作在变电站、发电厂的一次、二次设备上安装了五防闭锁装置,但一些运行人员违规使用万能钥匙走错间隔、误合、误拉仍时有发生.这就使在母线倒闸操作时,保持母线差动保护投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投入母线差动保护倒母线,可以在万一发生误操作造成母线短路时,由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从而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防止设备严重损坏、系统失去稳定或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事实上,与其说母线倒闸操作容易引起母线差动保护误动,倒不如说,母线倒闸操作常常会使母线差动保护失去选择性而误切非故障母线. 3 母线倒闸操作后,是否要将母线差动保护的非选择性开关合入

35kV 母线差动保护的调试

35kV母线差动保护的调试 周剑平(镇海炼化检安公司) 摘要: 对BUS1000母线差动保护继电器的原理进行分析,介绍了镇海炼化公司第二热电站35kV母线差动保护的调试方法。通过合理的调试,减少由于35kV母线差动保护出现误动而引起故障。关键词:继电器差动保护调试 1概述 镇海炼化公司第二热电站35kV及110kV母线的差动保护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BUS1000保护装置,BUS1000保护装置是一种高速静态保护系统,动作时间可达到10毫秒,灵敏度高,防误动性能好,运行中如出现电流回路断线,经10秒延时即闭锁继电器出口,防止误动作。BUS1000保护装置对电流互感器的要求不高,允许各回路的电流互感器具有不同的变比,但变比差异不能超过10倍,互感器的最小饱和电压应大于100V。 2000年8月,发生炼油303线电缆炸裂事故,二电站的35kV母差保护出现误动,至使部分装置失电,影响到生产。因此,搞清BUS1000保护装置误动的原因及采取何种方法解决,如何通过合理的调试来验证保护装置的完好显得尤为重要。 2BUS1000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 图1和图2分别为BUS1000保护装置内部故障及外部故障的原理图。

图1内部故障时BUS1000原理图 图2外部故障时BUS1000原理图

被保护母线上各线路的电流互感器(即主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经BUS1000装置中的辅助电流互感器转换为统一的0~1A的电流,再经电流/电压转换板变成0~1V交流电压信号,经整流后成为直流电压信号。由图中可以看出,整流后的直流电压VF与各线路的电流之和成正比,V D 与各线路的电流之差成正比。BUS1000保护装置是一个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用VF作制 动量,反应制动电流I F ,V D 作动作量,反应差动电流I D ,V D 和V F 经加法器和电平比较器后获得 以下动作特性: I D -KI F ≥0.1 式中:I D -差动回路电流; I F -制动回路电流; K-比率制动系数。 电平比较器是一个固定门槛的比较器,当输入差流大于0.1安培时输出信号,继电器动作。比率制动系数K可在0.5~0.9之间调节,它决定了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和灵敏度。图3为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曲线(图中电流值为辅助电流互感器二次值)。 图3BUS1000的比率差动特性曲线图

继电保护原理6—母线保护全解

第六章母线保护

第一节概述 一、母线保护的概述 母线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母线上连接着电厂和变电所的发动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调相设备,母线的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 如果母线的短路故障不能迅速地被切除,将会引起事故扩大,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电力系统的瓦解事故。 二、母线的主接线形式 单母线;单母分段(专设分段、分段兼旁路、旁路兼分段);单母多分段;双母线(专设母联、母联兼旁路、旁路兼母联);双母单分段(专设母联、母联兼旁路);双母双分段(按两面屏配置);3/2接线(按两套单母线配置)。 1、单母线 图6-1-1 单母线 2、单母分段(专设母联) 图6-1-2 单母分段(专设母联)

3、单母分段(母联兼旁路) 图6-1-3 单母分段(母联兼旁路)4、单母分段(旁路兼母联) 图6-1-4 单母分段(旁路兼母联)5、单母三分段 图6-1-5 单母三分段 6、双母线(专设母联)

图6-1-6 双母线(专设母联) 7、双母线(母联兼旁路) 图6-1-7 双母线(母联兼旁路)8、双母线(旁路兼母联) 图6-1-8 双母线(旁路兼母联)9、双母线单分段(专设母联)

图6-1-3 双母单分段(专设母联)10、双母线单分段(母联兼旁路) 图6-1-10 双母单分段(母联兼旁路)11、双母双分段 图6-1-11 双母双分段 三、母线保护的硬件组成 1、标准配置 1.1 保护箱

图6-1-12 保护箱(一)插件布置图(后视图) 1.1.1交流变换插件(NJL-801/NJL-818):将系统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信号变换成保护装置所需的弱电信号,同时起隔离和抗干扰作用。该插件共有8 路电流通道、6 路电压通道。 1.1.2交流变换插件(NJL-817/NJL-819):将系统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信号变换成保护装置所需的弱电信号,同时起隔离和抗干扰作用。该插件共有15 路电流通道。 1.1.3 CPU 插件(NPU-804):在单块PCB 板上完成数据采集、I/O、保护及控制功能等。 1.1.4 采保插件(NCB-801):将由变换器来的弱电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后,由多路转换开关对信号进行选通,然后通过电压跟随器对信号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负载能力。该插件还有+5V、-15V、+15V 及累加和自检功能。此外通过运算放大器过零比较检测电路可实现基频测量。能够完成80 路模拟信号采集,模拟量的输出幅值范围为-10V~+10V。 1.1.5 开入插件(NKR-810):每个开入插件提供30 路开关量输入回路。开入电源为直流220V 或110V;其正电源连接到开入节点,负电源接到31-32 端子。 1.1.6 开入插件(NKR-812):每个开入插件提供64 路开关量输入回路。开入电源为直流24V。 1.1.7 信号插件(NXH-808):主要提供保护的信号接点,共三组信号接点,两瞬动一保持。 1.1.8 通讯插件(NTX-803):提供的通讯接口有:一个就地打印口(RS232),两个GPS对时口(RS485、RS232),及与保护管理机通讯的LON网接口,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讯的双通道接口(RS485,RS232,以太网口)。另外,必要时端子04、05可作为码对时通讯口。 1.1.9 稳压电源插件(NDY-801):直流逆变电源插件。直流220 V 或110 V 电压输入经抗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及说明书。

3.2 原理说明 3.2.1 母线差动保护 母线差动保护由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TA 极性要求支路TA 同名端在母线侧,母联TA 同名端在Ⅰ母侧。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母线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包括母联和分段开关)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母线大差比率差动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比率差动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1)起动元件 a )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当两段母线任一相电压工频变化量大于门坎(由浮动门坎和固定门坎构成)时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动作,其判据为: △u >△U T +0.05U N 其中:△u 为相电压工频变化量瞬时值;0.05U N 为固定门坎;△U T 是浮动门坎,随着变化量输出变化而逐步自动调整。 b )差流元件,当任一相差动电流大于差流起动值时差流元件动作,其判据为: Id > I cdzd 其中:Id 为大差动相电流;I cdzd 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 母线差动保护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或差流元件起动后展宽500ms 。 2)比率差动元件 a ) 常规比率差动元件 动作判据为: cdzd m j j I I >∑=1 (1) ∑∑==>m j j m j j I K I 1 1 (2)

其中:K 为比率制动系数;I j 为第j 个连接元件的电流;cdzd I 为差动电流起动定值。) 其动作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 ∑j I j I cdzd I 图3.2 比例差动元件动作特性曲线 为防止在母联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弱电源侧母线发生故障时大差比率差动元件的灵敏度不够,大差比例差动元件的比率制动系数有高低两个定值。母联开关处于合闸位置以及投单母或刀闸双跨时大差比率差动元件采用比率制动系数高值,而当母线分列运行时自动转用比率制动系数低值。 小差比例差动元件则固定取比率制动系数高值。 b ) 工频变化量比例差动元件 为提高保护抗过渡电阻能力,减少保护性能受故障前系统功角关系的影响,本保护除采用由差流构成的常规比率差动元件外,还采用工频变化量电流构成了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元件,与制动系数固定为0.2的常规比率差动元件配合构成快速差动保护。其动作判据为: cdzd T m j j DI DI I +?>?∑=1 (1) ∑∑==?'>?m j j m j j I K I 1 1 (2) 其中K '为工频变化量比例制动系数,母联开关处于合闸位置以及投单母或刀闸双跨时K '取0.75,而当母线分列运行时则自动转用比率制动系数低值,小差则固定取0.75;△I j 为第j 个连接元件的工频变化量电流;△DI T 为差动电流起动浮动门坎;DI cdzd 为差流起动的固定门坎,由I cdzd 得出。 3)故障母线选择元件

《《继电保护》练习册答案习题一一、填空_第(13)页》

二、判断题 1、对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母线保护采用三相式接线. 2、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对所有连接元件上装设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相等.( √) 3、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母线外部故障或内部故障时连接在该母线上各元件电流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的. 4、电流比相母线保护只与电流的相位有关,而与电流的幅值无关. 5、母线完全差动保护是在母线的所有连接元件上装设专用的电流互感器,而且这些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和特性完全相同. 三、简答题 1、在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中,母线的所有连接元件上,为什么都装设相同变比和特性的电流互感器?答: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也是按差动原理构成的,正常运行及母线外部短路时,流进母线的电流等于流出母线的电流,对一次电流而言,,即,此时保护应可靠地不动作;当母线发生短路时,流进母线的电流为短路电流,流出母线的电流为零,即(短路点的总电流),此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按电流互感器变比减小的短路电流,保护应可靠地动作.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当电流互感器的变比选得相同时,才有即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零,从而保证保护不误动作.若变比选得不同,则 保护就可能误动作.在母线完全差动保护中,选择特性相同的电流互感器,是为了减小母线外部短路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不平衡电流,从而降低整定值,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2、何谓母线不完全差动电流保护?它有何优缺点? 答:仅将对端有电源的连接元件,即发电机、变压器、分段断路器、母联断路器差入的保护,叫母线不完全差动电流保护. 其优点是:只需在供电元件上装电流互感器,且各自的变比可不相等.不需要在母线所有连接元件上装设电流互感器,这样既简化了接线又大大降低了费用.所以不完全差动保护广泛用于6~10kV配电母线上. 其缺点是:正常运行时差回路的不平衡电流较大,保护要按躲过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 这样,不完全差动保护的灵敏度较完全差动保护要低一些. 3、按照技术规程规定,哪些母线上应装设专用母线保护? 答:(1)110kV及以上的双母线和分段母线,为了保证有选择地切除任一故障母线; (2)110kV及以上单母线,重要发电厂或110kV以上重要变电所的35~66kV母线,按电力系统稳定和保证母线电压等要求,需要快速切除母线上故障时; (3)35~66kV电力网中主要变电所的35~66kV双母线或分段母线,当在母联或分段断路器上装设解列装置和其他自动装置后,仍不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要求时; (4)对于发电厂和主要变电所的1~10kV分段母线或并列运行的双母线,需快速而有选择地切除一段或一组母线上的故障,或线路断路器不允许切除线路电抗器前的短路时. 4、母线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答: (1)母线绝缘子或断路器套管的闪络; (2)装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及装在母线和断路器之间的电流互感器故障; (3)操作切换时引起空气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支持绝缘子损坏; (4)由于运行人员的误操作. 四.综合题 1.典型事故 事故简述:1999年3月23日7时36分,某变电站220KV甲乙线线路单相瞬时故障,重合成功、故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推导..

目录 摘要 (1) 第一部分继电保护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继电保护的种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继电保护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系统保护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继电保护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继电保护的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母线保护的概述 .. (1) 2.1母线保护的重要性 (1) 2.2母线保护的要求及原理 (1) 2.3母线保护的相关技术原则 (3) 2.4母线保护反措要求 (4) 2.5装设母线保护的基本整定原则 (4) 2.5.1母线完全差点保护 (5) 2.5.2固定连接母线的差动保护 (6) 2.5.3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 (8) 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kV母线差动保护的调试

35kV母线差动保护的调试 周剑平 (镇海炼化检安公司) 摘要:对BUS1000母线差动保护继电器的原理进行分析,介绍了镇海炼化公司第二热电站35kV母线差动保护的调试方法。通过合理的调试,减少由于35kV母线差动保护出现误动而引起故障。 关键词:继电器差动保护调试 1 概述 镇海炼化公司第二热电站35kV及110kV母线的差动保护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BUS1000保护装置,BUS1000保护装置是一种高速静态保护系统,动作时间可达到10毫秒,灵敏度高,防误动性能好,运行中如出现电流回路断线,经10秒延时即闭锁继电器出口,防止误动作。BUS1000保护装置对电流互感器的要求不高,允许各回路的电流互感器具有不同的变比,但变比差异不能超过10倍,互感器的最小饱和电压应大于100V。 2000年8月,发生炼油303线电缆炸裂事故,二电站的35kV母差保护出现误动,至使部分装置失电,影响到生产。因此,搞清BUS1000保护装置误动的原因及采取何种方法解决,如何通过合理的调试来验证保护装置的完好显得尤为重要。 2 BUS1000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

图1和图2分别为BUS1000保护装置内部故障及外部故障的原理图。 图1 内部故障时BUS1000原理图

图2 外部故障时BUS1000原理图 被保护母线上各线路的电流互感器(即主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经BUS1000装置中的辅助电流互感器转换为统一的0~1A的电流,再经电流/电压转换板变成0~1V交流电压信号,经整流后成为直流电压信号。由图中可以看出,整流后 的直流电压V F 与各线路的电流之和成正比,V D 与各线路的电流之差成正比。 BUS1000保护装置是一个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用V F 作制动量,反应制动电流I F , V D 作动作量,反应差动电流I D ,V D 和V F 经加法器和电平比较器后获得以下动作特 性: I D -KI F ≥0.1 式中:I D -差动回路电流; I F -制动回路电流; K-比率制动系数。 电平比较器是一个固定门槛的比较器,当输入差流大于0.1安培时输出信号,继电器动作。比率制动系数K可在0.5~0.9之间调节,它决定了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和灵敏度。图3为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曲线(图中电流值为辅助电流互感器二次值)。

母线差动保护测试

下面以RCS-915AB 微机母线保护的母差保护为例,介绍用“差动保护”菜单自动测试比率差动保护。 由于母线的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在潮流分布中,如果我们把母线看成一个节点的话,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进节点的电流应该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这就是母线保护的基本原理。所谓的差流,是流进母线的电流和流出母线的电流之差。当母线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流进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差流为0母线保护不会动作;当母线区内故障时,故障电流应该是全部流进母线而没有流出的电流(理想情况),这时流进母线的电流就不等于流出母线的电流,差流不为0,不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母线保护应该动作。国内的微机型保护就是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为基本依据构成的差动保护。 2-1 母线区外(区内)故障 投上保护屏上“投母差”压板,整定定值控制字中“投母差保护”置1。 RCS915A母差的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其保护原理可简单归纳为“大差启动,小差选择”。 RCS915母差装置对TA极性要求支路TA同名端在母线侧,母联TA同名端在I母侧。因此试验时如I母元件与母联TA顺极性加入电流,表明I母区内故障;反之,则表明I母区外故障。试验要求对TA极性有深刻认识,理清各种故障下I、II母元件和母联开关二次电流的流向关系对于调试的正确接线将很有帮助。 1、区外故障

试验方法:短接元件1的I 母刀闸位置和元件2的II 母刀闸位置接点,将元件2TA 与 母联TA 同极性串联,再与元件1TA 反极性串联,模拟母线区外故障。通入大于差动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加入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入的故障电压。试验结果:保护起动而不出口,在端子排上测得I 、II 母上所有间隔及母联开关出口跳闸回路不接通,无动作信号。电流接线如图: 图2.2.1 母线区外故障接线图 2、 区内故障 短接元件1的I 母刀闸位置和元件2的II 母刀闸位置接点; (1) I 母故障 试验方法:将元件1TA 、母联TA 和元件2TA 同极性串联,模拟I 母区内故障。通入大于差动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加入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入的故障电压,时间返回接点接于I 母出口回路。试验结果:保护动作跳I 母,分别投上各元件出口跳闸压板,在端子排上测得II 母上所有间隔出口跳闸回路不接通,I 母上所有间隔及母联开关出口跳闸回路接通,信号正确。记录下I 母差动动作时间。 RCS-915A 屏 微机测试仪 母联TA 1#元件TA 2#元件TA

微机母线差动保护调试方法介绍

微机母线差动保护的调试方法介绍摘要:母线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的一次设备,母线的作用是集中和分配电能。母线上接有高压线路、变压器、发电机、分段和母线联络断路器等设备。若母线发生故障,将使接于母线上的所有设备断路器动作;使其上的全部设备被迫停电,造成大面积停电,危及设备安全,甚至使电力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电力系统崩溃瓦解,母线差动保护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关键词:微机母线保护,工程应用,调试方法。 一、引言 现在的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大多采用引入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实现对母线运行方式的自适应。母线保护通过检测各条支路的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判断各支路连接到哪条母线,并将电流计入对于的差动元件的计算中,这样在进行倒闸操作时不需要改动二次回路。 母线差动保护应当能自动适应运行方式的变化,双母线运行时,各连接元件经常在两段母线之间切换。母差保护需要正确跟随母线运行方式的变化,才能保证母线保护的正确动作。 二、BP-2B微机母线差动保护装置综述 1、BP系列母差保护采用一次穿越电流作为制动电流,是分相瞬时值复式比率微机数字处理的电流差动保护。本厂使用的BP-2B微机母差保护采用完全电流差动方式。 2、BP-2B微机母差保护有保护元件、闭锁元件和管理元件三大部分组成。保护元件主要负责各间隔模拟量、开关量的采集,各保护功能的逻辑判别并出口至(TJ)跳闸继电器;闭锁元件主要完成各电压量的采集,各段母线的闭锁逻辑并出口至(BJ)闭锁继电器;管理元件的主要工作是实现人机交流、记录管理和后台通讯。各个系统相互独立、互相配合、工作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装置的操作界面颇具人性化,操作简单、显示内容清晰、主要由三层界面构成;主界面显示主接线图和装置状态信息。一级界面显示菜单列表及说明。二级界面显示菜单各选项的详细内容。 3、母线的大差动回路和小差动回路概念,母线上(除母联CT外)所有元件电流和组成大差动回路;各段母线上(包括母联CT)元件电流和组成小差动回路。要注意的是某个元件连接在那条母线上,是根据该元件的隔离开关位置来决定的。以单母分段接线为例定义母线上所有元件的CT极性一致,母联的极性同Ⅱ段母线上元件极性。可用公式表示为: Ⅰ段母线小差=Ⅰ段母线上各元件电流和-母联电流 Ⅱ段母线小差=Ⅱ段母线上各元件电流和+母联电流 三、装置的调试 1、调试资料准备 装置与外部回路连接的二次图纸、装置所保护的一次设备主接线和相关二次设备的图纸及参数。 2、调试所用仪器 继电保护测试仪、万用表、若干导线。 3、交流量调试 ①交流电流:把奇数单元强制合Ⅰ母,Ⅱ母自适应;偶数单元强制合Ⅱ母,Ⅰ母自适应,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在电流端子上加入三相正序电流,幅值为额定电流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