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含答案#(精选.)

《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含答案#(精选.)
《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含答案#(精选.)

《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v 2=2v 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 ,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

6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gr

B. 16

gr C.

1

3

gr D.13

gr 解析:由题意v 1=g ′r = 1

6

gr ,v 2=2v 1= 1

3

gr ,所以C 项正确.

答案:C

2.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通过特殊的半导体材料转化为电能,在能量的利用中,它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受到季节、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的限制.为了能尽量地解决这些问题,可设想把太阳能电池送到太空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地面上的固定接收站接收电能,太阳能电池应该置于( )

A .地球的同步卫星轨道

B .地球大气层上的任一处

C .地球与月亮的引力平衡点

D .地球与太阳的引力平衡点

解析:太阳能电池必须与地面固定接收站相对静止,即与地球的自转同步.

答案:A

3.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绕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200 km ,运行周期为127 min.若要求出月球的质量,除上述信息外,只需要再知道( )

A .引力常量和“嫦娥”一号的质量

B .引力常量和月球对“嫦娥”一号的吸引力

C .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 .引力常量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对“嫦娥”一号有G Mm

(R +h )2=m 4π2T 2(R +h ),月球的质量为M =4π2GT 2(R +h )3,在月球表面g =G M

R

2,故选项D 正确.

答案:D

4.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设月球密度与地球相同,则绕月心在月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探月探测器的运行周期约为( )

A .1 h

B .1.4 h

C .6.6 h

D .24 h

解析:因月球密度与地球的相同,根据ρ=m

4πR 3/3,可知m 地m 月=R 3

地R 3月

又Gm 地m 卫(6.6R 地)2

=m 卫4π2T 2卫×6.6R 地,Gm 月m 探R 2月=m 探4π2

T 2探R 月,已知T 卫=24 h ,联立解得T 探≈1.4 h.

答案:B 5.

图1

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 、B 、C ,某时刻恰好在同一过地心的直线上,如图1所示,当卫星B 经过一个周期时( )

A .各卫星角速度相等,因而三星仍在一直线上

B .A 超前于B ,

C 落后于B C .A 超前于B ,C 超前于B

D .A 、C 都落后于B

解析:由G Mm

r

2=mrω2,可知,ω=

GM

r 3

可见选项A 错误;由T =2π/ω,即T ∝r 3可知,选项B 正确,选项C 、D 错误.

答案:B

6.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力都指向地心

B .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 .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 解析:

图6

本题重点考查了地球上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由于地球上的物体随着地球的自转做圆周运动,则其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D正确,不同纬度处的物体的轨道平面是不相同的,如图6,m 处的物体的向心力指向O′点,选项A错误;由于第一宇宙速度是围绕地球运行时,轨道半径最小时的速度,即在地表处围绕地球运行的卫星的速度,则选项B错误;由图1可知,向心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是重力,因此加速度不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

答案:D

7.

图3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3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轨道Ⅲ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T1>T2>T3B.T1

C.a1>a2>a3D.a1

解析: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周期的平方与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故T1>T2>T3,A项正确,B项错误.不管沿哪一轨道运动到P 点,卫星所受月球的引力都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1=a2=a3,故CD项均错误.

答案:A

8未发射的卫星放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时的线速度为v1、加速度

为a1;发射升空后在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为v2、加速度为a2;实施变轨后,使其在同步卫星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为v3、加速度为a3。则v1、v2、v3和a1、a2、a3的大小关系是()

A.v2>v3>v l a2>a3>a l B.v3>v2>v1 a2>a3>a l

C.v2>v3=v1 a2=a1>a3 D.v2>v3>v l a3>a2>a1

答案 A

9.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环绕轨道后,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电视画面,翟志刚放开了手中的飞行手册,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失重的太空中飘浮起来.假设这时宇航员手中有一铅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宇航员可以毫不费力地拿着铅球

B.快速运动的铅球撞到宇航员,宇航员可以毫不费力将其抓住C.快速运动的铅球撞到宇航员,宇航员仍然能感受到很大的撞击力

D.投出铅球,宇航员可以观察到铅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飞船中的铅球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宇航员可以毫不费力地拿着铅球,A项正确;宇航员接住快速运动的铅球过程中,铅球的速度发生了较大改变,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对铅球有较大的力的作用,故B项错,C项正确;投出铅球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铅球相对于同状态下的宇航员做匀速直线运动,D项正确.

答案:ACD

10.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自西向东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地面343 km.绕行过程中,宇航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实现了我国宇宙航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返回过程中,9月28日17时30分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17时38分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与地心重合

B .载人飞船轨道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

C .载人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D .在返回舱降落伞打开后至着地前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飞船的万有引力提供,故“两心”(轨道圆心和地心)重合,A 项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 Mm (R +h )2=m v 2R +h 以及G Mm R 2=mg 计算可知:飞船线速度约为7.8 km/s ,C 项错;卫星离地面高度343 km 远小于同步卫星离地高度3.6×104 km ,B 项正确;在返回舱降落伞打开后至着地前,宇航员减速向下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故处于超重状态,D 项错.

答案:AB

11

图2

如图2所示,有A 、B 两颗行星绕同一恒星O 做圆周运动,运转方向相同,A 行星的周期为T 1,B 行星的周期为T 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第一次相遇(即相距最近),则( )

A .经过时间t =T 1+T 2两行星将第二次相遇

B .经过时间t =

T 1T 2

T 2-T 1

两行星将第二次相遇 C .经过时间t =T 1+T 2

2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D .经过时间t =T 1T 2

2(T 2-T 1)

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解析:根据天体运动知识可知T 2>T 1,第二次相遇经历时间为t ,

则有2πT 1t -2πT 2t =2π,解得:t =2π/? ????2πT 1-2πT 2=T 1T 2T 2-T 1

,所以选项B 正确;

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一次相距最远所用时间为t ′,两行星转过的角度

差为π即2πT 1t ′-2πT 2t ′=π解得:t ′=2π/? ????2πT 1-2πT 2=T 1T 2

2(T 2-T 1)

,所以

选项D 正确.

答案:BD

12.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 A :m B =1:2,轨道半径之比r A :r B =3: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线速度之比为v A :v

B =1: 3 B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A :a B =1:9

C .它们的向心力之比为F A :F B =1:18

D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T A :T B =3:1 答案:ABC

13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 ,速度为v ,引力常量为G ,则( )

A .恒星的质量为v 3T 2πG

B .行星的质量为4π2v 3

GT 2

C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v T

D .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2πv

T

解析: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因v =ωr =2πr

T ,所以r =v T 2π,C 正确;结合万有引力定

律公式GMm

r 2=m v 2r ,可解得恒星的质量M =v 3T 2πG ,A 正确;因不知行

星和恒星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所以行星的质量无法计算,B 错误;行星的加速度a =ω2

r =4π2T 2×v T 2π

=2πv

T ,D 正确.

答案:ACD

14.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的质量为m ,如果地球半径为R ,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亚洲一号”卫星( )

A .受到地球的引力为m 3

ω4R 2g B .受到地球引力为mg C .运行速度v =3

ωR 2g D .距地面高度为h = 3R 2g

ω2

-R

解析:通信卫星的特点是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角速度也相同,由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得

F =

G Mm (R +h )

2

=mω2

(R +h ), 解之得R +h = 3GM ω2,h = 3GM

ω2

-R ,又由公式

G Mm R 2=mg ,得GM =R 2

g ,所以v =ω(R +h )=3ωR 2g ,选项C 正确;h = 3R 2g

ω2-R ,故选项D 正确;又由F =mω2

(R +h )得F =mω2(R +h )=m 3

ω4R 2g ,所以选项A 正确,而选项B 错误.

答案:ACD

15为了探测X 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 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 1,总质量为m 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 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

登陆舱的质量为m 2,则( )

A .X 星球的质量为M =4π2r 31

GT 21

B .X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x =4π2r 1T 21

C .登陆舱在r 1与r 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1

v 2=

m 1r 2

m 2r 1 D .登陆舱在半径为r 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T 1

r 32r 31

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探测飞船做圆周运动时有G Mm 1r 21=m 1(2πT 1)2r 1,解得M =4π2r 31

GT 21,

选项A 正确;因为星球半径未知,所以选项B 错误;根据G Mm

r 2=

m v 2

r ,得v =

GM

r ,所以v 1v 2=

r 2

r 1

,选项C 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 31T 21=r 32

T 22

得选项D 正确.

答案:AD 三、计算题

16.(10分)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行,行星的质量M 与卫星的质量m 之比M /m =81,行星的半径R 行与卫星的半径R 卫之比R 行/R 卫=3.6,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 与行星的半径R 行之比r /R 行=60.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卫,则在行星表面有G Mm

r 2

=mg 卫, 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上述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错误,

求出正确结果.

答案:所得的结果是错误的.

上式中的g 卫并不是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正确解法是:卫星表面 G m

R 2卫=g 卫,

① 行星表面 G M

R 2行

=g 行,

由①②得:(R 行R 卫)2m M =g 卫

g 行,g 卫=0.16 g 行.

所以它们之间的正确关系应为g 卫=0.16 g 行.

17.(10分)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0.1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0.5倍,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之外最可能有水(有生命)的星球.在经历了4.8亿公里星际旅行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勇气”号成功在火星表面上着陆,据介绍,“勇气”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之前的速度大约是声速的1.6倍,为了保证“勇气”号安全着陆,科学家给它配备了隔热舱、降落伞、减速火箭和气囊等.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先后在不同的时刻,探测器上的降落伞打开,气囊开始充气、减速火箭点火.当探测器在着陆前3 s 时,探测器的速度减为零,此时,降落伞的绳子被切断,探测器自由落下,求探测器自由下落的高度.假设地球和火星均为球体,由于火星的气压只有地球的大气压强的1%,则探测器所受阻力可忽略不计.(取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 地,火星质量为M 火,地球半径为R 地,

火星半径为R 火,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火,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时有G M 地·m

R 2地=mg 地,

同理,物体在火星表面上时有 G M 火·m

R 2火

=mg 火,

由①÷②得:g 火g 地=M 火M 地? ????R 地R 火2

=110×22=0.4,

g 火=0.4×g 地=4 m/s 2,

由题意知,探测器在着陆前3 s 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设探测器自由下落的高度为h ,则h =12g 火t 2=1

2

×4×32 m =18 m.

答案:18 m

18.(10分)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ABC 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的构成形式有四种设想:第一种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动.第二种是三颗星位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以三边中线的交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第三种是三颗星位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并以斜边中心为圆心做圆周运动.第四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圆轨道上运行.

(1)试判断稳定的三星系统可能存在的构成形式为________.(填

写图形下面的序号)

(2)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星体的运动周期为T ,根据你所选择的形式求出星体A 与B 和B 与C 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解析:(1)可能存在的构成形式为AD.

(2)A :设星体间距离为R ,星体距圆心的距离为r . F 向心=2F 万·cos30°,F 万=Gm 2

R

2,

F 向心=m ? ??

??2πT 2

r ,

r =R 2/cos30°=R 3

,所以R = 33GmT 2

4π2.

图5

D :设星体间距离为R ,F 向心=F 万AB +F 万AC .

F 万AB =Gm 2R 2,F 万AC =Gm 2

(2R )2

,F 向心

=m ? ????2πT 2R , 所以R = 35GmT 2

16π2

.

答案:(1)AD (2) 33GmT 24π2 (3) 35GmT 2

16π2

19(12分)晴天晚上,人能看见卫星的条件是卫星被太阳照着且在人的视野之内,一个可看成漫反射体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与赤道共面,卫星自西向东运动,春分期间太阳垂直射向赤道,赤道上某处的人在日落后8小时时在西边的地平线附近恰能看到它,之后极快地变暗而看不到了,已知地球的半径R 地=6.4×106 m .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0 m/s 2.估算:(答案要求精确到两位有效数字)

(1)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2)卫星的速度大小.

答案:(1)根据题意作出如图9所示

图9

由题意得∠AOA ′=120°,∠BOA =60°由此得 卫星的轨道半径r =2R 地,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R 地=6.4×106 m , ② (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 r 2=m v 2r ,

③ 由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M

R 2地,

由③④得v =

gR 2地

r =gR 地

2

=10×6.4×106

2

m/s ≈5.6×103 m/s.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原电池化学电源》练习题

《原电池+化学电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2.下列对碱性锌锰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锌是正极,MnO2是负极B.电解质是KOH溶液 C.锌发生氧化反应,MnO2发生还原反应D.它的能量和储存时间比普通锌锰电池高3. 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 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4. 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的是() A.C(s)+H2O(g)=CO(g)+ H2(g) ;△H>0 B.Ba(OH)2·8H2O(s)+2NH4Cl(s)= BaCl2(aq)+ 2NH3·H2O(l)+ 8H2O(l) ;△H>0 (s)+2H2O(l)→Ca(OH)2(s)+C2H2(g) ;△H<0 D.CH4(g)+2O2→CO2(g)+2H2O(l) ;△H<0 5.下列各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的是() 6.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Mg作为负极,③④中Fe 作为负极 B.②中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 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 为Fe-2e-==Fe2+ D.④中Cu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 为2H++2e-==H2↑ 7. 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一—钠硫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 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如下:2Na+x S Na2S x,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钠作正极,硫作负极

勾股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在Rt △ABC 中,∠C=90°,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下列结论中恒成立的是 ( ) A 、2abc 2 D 、2ab ≤c 2 2、已知x 、y 为正数,且│x 2-4│+(y 2-3)2=0,如果以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5 B 、25 C 、7 D 、15 3、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12,另外两边之长为自然数,则满足要求的直角三角形共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8个 4、下列命题①如果a 、b 、c 为一组勾股数,那么4a 、4b 、4c 仍是勾股数;②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是3、4,那么斜边必是5;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是12、2 5、21,那么此三角形必是直角三角形;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 、b 、c ,(a>b=c ),那么a 2∶b 2∶c 2=2∶1∶1。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5、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338=10a+24b+26c ,则此△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一腰上的高为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40 B 、80 C 、40或360 D 、80或360 7、如图,在Rt △ABC 中,∠C=90°,D 为AC 上一点,且DA=DB=5,又△DAB 的面积为10,那么DC 的长是( ) A 、4 B 、3 C 、5 D 、 4.5 8、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A 、2㎝ B 、3㎝ C 、4㎝ D 、5㎝ 9.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纸箱爬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 10.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是________m 。 二.解答题 1.如图,某沿海开放城市A 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260km 的B 处有一台风中心,沿BC 方向以15km/h 的速度向D 移动,已知城市A 到BC 的距离AD=100km ,那么台风中心经过多长时间从B 点移到D 点?如果在距台风中心30km 的圆形区域内都将有受到台风的破坏的危险,正在D 点休闲的游人在接到台风警报后的几小时内撤离才可脱离危险? A B D C 第7题图 A C D B E 第8题图 A B C D 第1题图 A D B C B ′ A ′ C ′ D ′ 第9题图

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2:3:2,则∠D=()(A)36°(B)108°(C)72°(D)60° 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那么连结各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A)9 (B)6 (C)3 (D)9 2 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10,则其中一条边x的取值范围为().(A)4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汇编

四边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24分) 1.下面几组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一组对边相等;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一组对边平行;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和CEFG 都是平行四边形,下面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18180O ∠+∠= B .28180O ∠+∠= C .46180O ∠+∠= D .15180O ∠+∠= G F 87654321 C B A E D 2y y x x 2x 4y 卫 生间 厨房 客厅卧室 第3题图 第8题图 4.在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上,到正方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3和4,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平方单位)( ). A .12 B .6 C .5 D .7 6.矩形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O ,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cm ,则矩形较短边长为( ) A .4cm B .2cm C .3cm D .5cm 7.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等边三角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三条对称轴; ②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8.小李家住房的结构如图所示,小李打算把卧室和客厅铺上木地板,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至少要买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 新型化学电源 专题练习

专题练习新型化学电源 1.航天飞船的能量部分来自太阳能电池,另外内部还配有高效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反应为H2+CO-2e-===CO2↑+H2O,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碳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 B.电池放电时,电子经外电路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OH--2e-===O2↑+2H2O D.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2.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氢离子,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氢气 D.氢离子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3.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电极A上氢气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 4.瓦斯爆炸是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危害之一,一种瓦斯分析仪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传感器显示。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

如图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电极b是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5O2--8e-===CO+2H2O 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O2-通过时,电子转移4mol 5.近年来,科学家新研制的一种酸性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构造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乙醇的一极为负极 B.正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 C.负极反应式为C2H5OH-12e-+3H2O===2CO2+12H+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保持不变 6.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电池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用质子(H+)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工作时,电源内部的氢离子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可转移6mol电子 7.下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勾股定理测试题(含答案)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达标训练 一、基础·巩固 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2.如图18-2-4所示,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 的长为10 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__ cm (结果不取近似值). 图18-2-4 图18-2-5 图18-2-6 3.如图18-2-5,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且S 1=4,S 2=8,则AB 的长为_________. 4.如图18-2-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B 中点,F 为AD 上的一点,且AF= 4 1AD ,试判断△EFC 的形状. 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8-2-7,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 与∠BDC 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BD=5,DC=12 , BC=13,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图18-2-7 6.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k 2-1,2k ,k 2+1(k >1),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

二、综合·应用 7.已知a、b、c是Rt△ABC的三边长,△A1B1C1的三边长分别是2a、2b、2c,那么△A1B1C1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8.已知:如图18-2-8,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图18-2-8 9.如图18-2-9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3,1),B(2,4),△OAB是直角三角形吗?借助于网格,证明你的结论. 图18-2-9 10.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a2c2-b2c2=a4-b4,(A)∴c2(a2-b2)=(a2+b2)(a2-b2),(B)∴c2=a2+b2,(C)∴△ABC 是直角三角形. 问:①上述解题过程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_; ②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③本题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 _.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F (8题图) A O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细心选一选: 1、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28cm ,△ABC 的周长为22cm ,则AC 的长为 ( ) A .6cm B .12cm C .4cm D .8cm 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3、如图,在 ABCD 中,对角线A 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当点E ,F 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DEBF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 ) A .AE =CF B .DE =BF C .∠ADE =∠CBF D . ∠AED =∠CFB 4、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以上都不对 5、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 )。 (A )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 )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 )对角线互相垂直 6、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必定是( ) (A )菱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等腰梯形 7.如图,ABCD 、AEFC 都是矩形,而且点B 在EF 上,这两个矩形的面积分别是S 1 , S 2 , 则S 1 , S 2的关系是( ) A. S 1>S 2 B. S 1<S 2 C. S 1=S 2 D. 3S 1=2S 2 8、 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AD 上的点,且CE =DF ,AE 、BF 相交于点O ,下列 结论:(1)AE =BF ;(2)AE ⊥BF ;(3)AO =OE ;(4)AOB DEOF S S ?=四边形中正确的有( ) A O F E D C B 第3题图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ABCD中,∠A:∠B:∠C=2:3:2,则∠D=() (A)36° (B)108° (C)72° (D)60° 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那么连结各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A)9 (B)6 (C)3 (D)9 2 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10,则其中一条边x的取值范围为().(A)4

(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 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 10.已知AD∥BC,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是_______(?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11.在ABCD中,若∠A+∠C=120°,则∠A=_______,∠B=_________. 12.在ABCD中,AB=4cm,BC=6cm,则ABCD的周长为_______cm. 13.已知O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24cm,BD=38cm,AD=28cm,?则△AOD 的周 长是________. 1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44cm2,相邻两边上的高分别为8cm和9cm,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 15.平行四边形两邻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为_________. 16.如图1,P是四边形ABCD的DC边上的一个动点.当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时,△PBA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注:只需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1) (2) (3) 17.如图2,在ABCD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若AB=10cm,AD=14cm,则 BE=______,EC=________. 18.如图3,用9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按图拼成一个几何图案,从该图案中可找出____个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共46分) 19.(8分)如图,在ABCD中,DB=CD,∠C=70°,AE⊥BD于点E.试求∠DAE的度数.

《原电池化学电源》练习题.doc

《原电池 +化学电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 .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2.下列对碱性锌锰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锌是正极, MnO2 是负极 B .电解质是 KOH 溶液 C .锌发生氧化反应, MnO2 发生还原反应 D .它的能量和储存时间比普通锌锰电池高 3. 如图,在盛有稀 H 2SO 4 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 X 、Y ,外 电 路 中 电 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 X →外电路→ Y B .若两电极分别为 Fe 和碳棒,则 X 为碳棒, Y 为 Fe C . X 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 .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 X>Y 4. 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 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 化 学 反 应 的是( ) A .C(s)+H 2O(g)=CO(g)+ H 2(g) ; △ H > 0 B .Ba(OH) ·8H 2 O(s)+2NH 4 Cl(s)= BaCl (aq)+ 2NH ·H O(l)+ 8H O(l) ; △ H > 0 2 2 3 2 2 C.CaC (s)+2H O(l) → Ca(OH)(s)+C H (g) ; △H <0 2 2 2 2 2 D . CH 4 (g)+2O 2→ CO 2(g)+2H 2O(l) ; △ H < 0 5.下列各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的是( ) 6.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 ,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 A. ①②中 Mg 作为负极 , ③④中 Fe 作为负极 B. ②中 Mg 作为正极 , 电极反应式 为 2 - - 2 6H O+6e==6OH+3H ↑ C. ③中 Fe 作为负极 , 电极反应式 为 Fe-2e - ==Fe 2+ D. ④中 Cu 作为正极 , 电极反应式 为 + - 2 2H +2e ==H ↑ + 7. 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一—钠硫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 导 Na 第 - 1 - 页 共 6 页

(完整版)《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

《勾股定理》典型例题分析 一、知识要点: 1、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 a2 + b2= c2。公式的变形:a2 = c2- b2, b2= c2-a2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且满足a2 + b2= c2,那么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该定理在应用时,同学们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要点: ①已知的条件: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 ②满足的条件:最大边的平方=最小边的平方+中间边的平方. ③得到的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最大边的对角是直角. ④如果不满足条件,就说明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 满足a2 + b2= 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注意:①勾股数必须是正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正整数倍后,仍是勾股数。常见勾股数有: (3,4,5)(5,12,13) (6,8,10)(7,24,25)(8,15,17)(9,12,15) 4、最短距离问题:主要 5、运用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二、考点剖析 考点一: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 1、求阴影部分面积:(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2)阴影部分是长方形;(3)阴影部分是半圆.

2. 如图,以Rt △ABC 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外作三个半圆,试探索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3、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是S 1、S 2、S 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S 1- S 2= S 3 B. S 1+ S 2= S 3 C. S 2+S 3< S 1 D. S 2- S 3=S 1 4、四边形ABCD 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5、(难)在直线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4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 =_____________。 考点二: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 ,2cm ,则斜边长为 . S 3 S 2 S 1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如图(1),DE∥BC,DF∥AC,EF∥AB,圈中共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2.如果边长分别为4cm和5cm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3.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和8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cm. 4.平行四边形ABCD,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它就是菱形. 5.如图(2),长方形ABCD是篮球场地的简图,长是28m,宽是15m,则它的对角线长约为________m.(精确到1m) 6.等腰梯形的上底是10cm,下底是14cm,高是2cm,则等腰梯形的周长为______cm. (1) (2) (3) (4) 二、选择题 7.如图(3),□ABCD中,AE平分∠DAB,∠B = 100°,则∠DAE等于(). A.100°B.80°C.60°D.40° 8.某校计划修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设计方案有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等四种图案,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A.等腰三角形B.正三角形C.等腰梯形D.菱形 10.如图(4),图中的△BDC′是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得到的,图中(包括实线、虚线在内)共有全等三角形()对. A.1 B.2 C.3 D.4 三、解答题. 11.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若一个角的平分线把一条边分成长是2cm和3cm?的两条线段,求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12.如图,把一张长方形ABCD的纸片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点D、C 分别落在D′、C′的位置上,若∠EFG = 55?,求∠AEG和∠ECB的度数. 13.如图,一块正方形地板由全等的正方形瓷砖铺成,这地板的两条对角线上的瓷砖全是黑色,其余的瓷砖是白色的,如果有101块黑色瓷砖,那么瓷砖的总数是多少?

化学电源 专题练习题 带答案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 第四章第二节化学电源 一、单选题 1.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 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在铅蓄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 A. 充电时的阴极和放电时的负极 B. 充电时的阴极和放电时的正极 C. 充电时的阳极和放电时的负极 D. 充电时的阳极和放电时的正极 3.如图甲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环境友好物 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铜电极应与X相连接 B.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C. 当N电极消耗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g D. M电极反应式: 4.LED系列产品是被看好的一类节能新产品,如图是一种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 a 处通入氢气,发生了还原反应: B. b处通入氧气,为电池的正极 C. 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电池中的KOH溶液也可用稀硫酸溶液代替 D.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 5.新型的乙醇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它用碘酸类质子溶剂,在左右时供电,其效率比甲醇电池高出 32倍,且更安全已知电池总反应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极为电池的负极,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到a极 C. 电池工作时,1 mol 乙醇被氧化转移12 mol 电子 D.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优质的锂碘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延续患者的生命,它的正极材料是聚乙烯吡啶简写和的 复合物,电解质是固态薄膜状的碘化锂,电池的总反应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正极的反应为: B. 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一极 C. 聚乙烯吡啶的复合物与有机物性质相似,因此聚乙烯吡啶的复合物不会导电 D. 该电池所产生的电压低,使用寿命比较短 7.流动电池可以在电池外部调节电解质溶液,从而维持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浓度稳定,原理如图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第2页,共13页

新人教版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 1 - S 3S 2 S 1 C B A D C A 人教版八年级勾股定理测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1 C :6,8,11 D :5,12,23 2、在Rt △ABC 中,∠C =90°,a =12,b =16,则c 的长为( ) A :26 B :18 C :20 D :21 3. 将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 ( ) A.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B.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C. 仍然是直角三角形 D. 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4、△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AB =8,BC =15,CA =17,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C 为斜边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BC =90° C :△ABC 的面积是60 D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 =60° 5 ) A : :6、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 2(6)10 a c -+-=,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7、一艘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同时另一轮船以12海里∕小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3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 :36 海里 B :48 海里 C :60海里 D :84海里 8、若ABC ?中,13,15AB cm AC cm ==,高AD=12,则BC 的长为( ) A :14 B :4 C :14或4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 ,宽为60cm ,对角线为100cm ,则这个桌面 (填“合格”或“不合格”); 10、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123 ,,S S S ,且 1234,8,S S S === 则 ; 11、将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的上端到梯子的底端的 距离为6米,则梯子的底端到墙的底端的距离为 米。 12、如图, 90,4,3,12C ABD AC BC BD ? ∠=∠====,则AD= ; 13、若三角形的三边满足::5:12:13a b c =,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为 ; 14、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cm 、8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 15、写出一组全是偶数的勾股数是 ; 16、如图,已知一根长8m 的竹杆在离地3m 处断裂,竹杆顶部抵着地面,此时, 顶部距底部有 m ; 三、解答题 17、( 4分)如图,为修通铁路凿通隧道AC ,量出∠A=40°∠B =50°,AB =5公里,BC =4公里,若每天凿隧道0.3公里,问几天才能把隧道AB 凿通?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 A 、一组对角相等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D 、一对邻角的和为180° 2. 中, 的值可以是( ) A .1:2:3:4 B .1:2:2:1 C .2:2:1:1 D .2:1:2:1 3.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 ②矩形 ③菱形 ④正方形 ⑤等腰三角形 ⑥等边三角形,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 A 、①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②③ D 、①②⑤ 4.如图1,梯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A .3对 B .2对 C .1对 D . 4对 5.如图2,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对折,使点C 落在C′处,BC′交AD 于F ,下列不成立的是( )。 A .AF =C′F B .BF =DF C .∠BDA =∠ADC′ D .∠ABC′=∠ADC′ 6.如图3,在菱形ABCD 中,∠BAD =8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 ,E 为垂足,连接DF .则∠CDF 等于( )。 A.80° B .70° C .65° D .60° 图1 图2 图3 图4 7.如图4,□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8.如图5,DE 是△ABC 的中位线,若AD =4,AE =5,BC =12,则△ADE 的周长是( ) (A )7.5 (B )30 (C )15 (D )24 9.如图6,在菱形ABCD 中,6cm,8cm AC BD ==,则菱形AB 边上的高CE 的长是( )。 A . 245cm B .48 5 cm C . 5cm D .10cm 10.如图7,任意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分别是E 、F 、G 、H ,若对角线AC 、BD 的长都为20cm ,则四边形EFGH 的周长是( )。 A .80cm B .40cm C .20cm D . 图5 图6 图7 图8 11.如图8,四边形ABCD 中,cm DA cm BC cm AB 13,4,3===, cm CD 12=,且090=∠ABC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 .84 B .36 C .2 51 D .无法确定 12.如图9,一块矩形的土地被分成4小块,用来种植4种不同 的花卉,其中3块面积分别是2 20m ,2 30m ,2 36m ,则第四块 土地的面积是( )2 cm A .246m B . 2 50m C . 2 54m D . 2 60m 图9 图10 图11 C

最新初中数学四边形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四边形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7 B .7或8 C .8或9 D .7或8或9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设内角和为1080°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 ,则(n ﹣2)?180°=1080°,解得:n=8. 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7或8或9.故选D .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2.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E 在边AD 上,30BE AD BCE ⊥∠=?,.若2AE =,则边BC 的长为( ) A 5 B 6 C 7 D .22【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D ∥BC ,BC=AB=AD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3,在Rt △ABE 中,由勾股定理得:BE 2+22=3)2,解得:2,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D BC BC AB =,∥. ∵BE AD ⊥.∴BE BC ⊥. ∴30BCE ∠=?,∴2EC BE =, ∴223AB BC EC BE BE ==-=. 在Rt AB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3BE BE += , 解得2BE =,∴36BC BE ==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11,,33 AB EF ABP ABC EFP EFC ∠=∠∠=∠∥,已知60FCD ∠=?,则P ∠的度数为( ) A .60? B .80? C .90? D .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延长BC 、EF 交于点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180ABG BG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角的性质得 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最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延长BC 、EF 交于点G ∵//AB EF ∴180ABG BGE +=?∠∠ ∵60FCD ∠=? ∴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 ∵11,33 ABP ABC EFP EFC ∠=∠∠=∠ ∴360P PBC BCF PFC =?---∠∠∠∠ 2236012033 ABG EFC =?---?∠∠ ()223606012033 ABG BGE =?--?+-?∠∠ 223604012033 ABG BGE =?--?--?∠∠ ()22003 ABG BGE =?-+∠∠ 22001803 =?-?? 80=? 故答案为:B .

电化学期末考试题

1 应用电化学 第一部分电化学基础 1、什么是三电极体系?试画出三电极体系示意图,通过它如何测得所需参数? 三电极体系相对与传统的两电极体系而言,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参比电极用来定点位零点,电流流经工作电极和对电极。 研究对象工作电极 ,参比电极:确定工作电极电位 .辅助电极有时也称对电极:传导电流。三电极体系含两个回路,一个回路由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用来测试工作电极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另一个回路由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组成,起传输电子形成回路的作用。 电化学需要两个电极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么需要两个电极,但是针对您要研究的工作电极,需要参比电极精确地控制工作电极的电极电位,那么就需要额外的参比电极, 以三者成为三电极体系。 2、物质的传递形式有哪些?如果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惰性电解质,则电极过程中的液相传质步骤主要由哪些形式的传质作用所决定?试分析说明。 答:物质传递的形式有三种,即扩散、电迁移、对流。 3、试说明参比电极应具有的性能和用途。 4、为什么说电极过程是一特殊的异相氧化还原反应? 5、影响电极表面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电极的本性、氧化型物种和还原型物种的浓度(或分压)及温度。 6、名词解释: 电极极化 在可逆电池的情况下,整个电池处于电化学平衡状态,两个电极也分别处于平衡状态,电极电位是由能斯特方程决定的,是平衡的电极电位。此时,通过电极的电流为零,即电极反应的速率为零。若要使一个不为零的电流通过电极,电极电位必须偏离平衡电极电位的值,这个现象就称为电极的极化 [电极极化] electrode polarization;电子导体与围岩中溶液接触时,会形成电偶层,产生电位跳跃,这个电位跳跃便称为电子导体与溶液接触时的电极电位。当有外电场作用时,相对平衡的电极电位数值将发生变化。通常把在—定电流密度作用下的电极电位与相对平衡的电极电位的差值,称为电极极化。常见的有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等。由电极极化作用引起的电动势叫做超电压。 零电荷电势 又称零电荷电位,纸电极表面不带有剩余电荷是的电位,此时电极/溶液界面上不会出现由剩余电荷引起的离子双电层,一般认为,就是不存在紧密层和分散层. 恒电位法

勾股定理测试题(精选)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 ) A :4,5,6 B :1,1 C :6,8,11 D :5,12,23 2、在Rt △ABC 中,∠C =90°,a =12,b =16,则c 的长为( ) A :26 B :18 C :20 D :21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的坐标是(3,4),则OP 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7 4、在Rt △ABC 中,∠C =90°,∠B =45°,c =10,则a 的长为( ) A :5 B :10 C :25 D :5 5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 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底边上的高为( ) A 、6 B 、7 C 、8 D 、9 7、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ABE 的面积为( ) A 、3cm 2 B 、4cm 2 C 、6cm 2 D 、12cm 2 8、若△ABC 中,13,15AB cm AC cm ==,高AD=12,则BC 的长为( ) A 、14 B 、4 C 、14或4 D 、以上都不对 9、三角形各边长度的平方比如选项中所示,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是( ) (A )1:1:2 (B )1:3:4 (C )9:25:26 (D )25:144:169 10、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1S 、2S 、3S 、4S ,则

D C B A 二、填空题(30分)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2 2 2 c a 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2、小明的叔叔家承包了一个矩形养鱼池,已知它的面积为48m 2,对角线长为10 m ,为建栅栏将这个养鱼池围住,则需要这样的栅栏至少 m 。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的和为 。 5、如右图将矩形ABCD 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F 处,已知CE=3,AB=8,则BF=___________。 6、一只蚂蚁从长为4cm 、宽为3 cm ,高是5 cm 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纸箱爬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cm 。 7、将一根长为15㎝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高为12㎝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 ㎝,则h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8、有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洞口,想用一个圆形盖去盖住这个洞口,则圆形盖的半径至少为 米。 9、已知某学校A 与直线公路BD 相距3000米,且与该公路上一个车站D 相距5000米,现要在公路边建一个超市C ,使之与学校A 及车站D 的距离相等,那么该超市与车站D 的距离是 米。 10、等腰△ABC 中,AC=BC ,CD 是角平分线,且CD=8,AC-AD=3,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80分) 1、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AB , BC=6,AC=8, 求AB 、CD 的长 A B C D E F 图7 B

初中数学 第19章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第19章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 A 、1﹕2﹕3﹕4 B 、3﹕4﹕4﹕3 C 、3﹕3﹕4﹕4 D 、3﹕4﹕3﹕4 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4,那么连接各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 B 、4 C 、6 D 、8 3、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12,则下列各组数据中能分别作为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的是( ) A 、6和10 B 、8和14 C 、10和16 D 、10和40 4、菱形、矩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若菱形的周长是40,两邻边所夹的锐角为30°,则菱形的面积为( ) A 、20 B 、30 C 、40 D 、50 6、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对角线AC 平分∠BAD ,∠B=60°,CD=2㎝,则此梯形的面积为( ) A 、33㎝2 B 、60㎝2 C 、36㎝2 D 、12㎝2 图1 图2 图3 7、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分别作两腰的平行线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这个等腰三角形的( ) A 、周长 B 、周长的一半 C 、腰长 D 、腰长的两倍 8、如图2,在菱形ABCD 中,B E ⊥AD,B F ⊥CD,点E 、F 是垂足,AE=ED ,则∠EBF 等于( ) A 、75° B 、60° C 、50° D 、45° 9、如图3,在矩形ABCD 中,AD=30,AB=20,若点 E 、 F 三等 分对角线AC ,则△ABE 的面积为( ) A 、60 B 、100 C 、150 D 、200 10、如图4,正方形ABCD 中,∠DAF=25°,AF 交对角线BD 于点E ,那么∠BEC 等于( ) A 、45° B 、60° C 、70° D 、75° 图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1、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90°,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内角和是 ; 12、已知AD ∥BC ,要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是 (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13、依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14、菱形的周长为12㎝,较大的一个内角为120°,那么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 15、如图5,矩形ABCD 的长为8㎝,宽为6㎝,O 是对称中心,则途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是 ; 图5 图6 图7 16、已知等腰梯形的两底分别是10㎝和20㎝,腰长为89㎝,则此梯形的面积为 ; 17、如图6,在□ABCD 中,DB=DC ,∠C=70°,A E ⊥BD 于点E ,则∠DAE= ; 18、如图7,矩形ABCD 的周长为20㎝,两条对角线相较于点O ,过点O 作E F ⊥AC,分别 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CE ,则△CDE 的周长为 ; 19、如图8,在梯形ABCD 中,A B ∥CD ,中位线EF 与对角线AC 、BD 交于M 、N 两点, 若EF=18㎝,MN=8㎝,则AB 的长为 ; 三、解答题:(共43分) 20、如图,D 是AB 上一点,CF ∥AB ,DF 交AC 于点E , AE=EC ,求证: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6分) D C B A F E D C B A A F E D C B E D C B A 图8 N M F E D C B A D C A B O F E A B F E C D E B C A D F E O · A B C D E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