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棍教案

打花棍教案
打花棍教案

打花棍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年级三年级人数50 教师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采菱》教案

《采菱》教案 教材分析: 是一首江南水乡风格的民歌,通过描写水乡的景色和水乡孩子划船采菱的情景,表达了水乡孩子爱水乡的思想感情。这首歌曲节奏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学好本歌,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 2、能唱出歌曲中抒情和活泼的对比,表现水乡孩子对家乡热爱、自豪的情感。 3、初步掌握切分音的演唱方法,初步认识D.S.反复记号。 教学重难点: 一、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出抒情和活泼、跳跃的对比。 二、难点乐句的学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组江南水乡图片,初步感受江南水乡优美如画的风景,播放歌曲《采菱》做背景音乐。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江南水乡,那里的孩子们,每天生活的可开心了!他们不但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地方,而且还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撑起小船,泛舟水上采摘一种他们那里特有的‘水果’:它生长在池塘里,花开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的果实硬壳有角,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吗?”[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关于本课当中菱角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二、新授歌曲《采菱》 1.初次聆听歌曲《采菱》 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愉悦的;1=C 2/4 四二拍)提问学生:“为什么歌曲要用中速来表现快乐的情绪?”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是划船去采菱,歌曲用的是行船的速度) 2.再次聆听歌曲《采菱》,学生跟歌曲节奏用划船的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范唱歌曲。 4.用“la”音模唱旋律,请学生自己找出音乐记号(出示曲谱) (1)介绍圆滑线(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 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

春节教案

幼儿园大班课程 -------袁新乾 主题:春节 教学目标: 1 .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2 . 认识一些其他的节日和这些节日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春节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 活动过程: 时间(M)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技能多媒体使用 2 小朋友们大家好,老师这 里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图 片要给大家欣赏,大家要 好好看哦,看完了老师有 问题要问大家。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 儿们开始观看课件 上的图片,并且在下 面有小声议论。 导入技能 演示技能 播放ppt课件 1 1.看完了这些图片,小朋 友们告诉老师这些图片 是关于什么的呢? 2.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过年 啊? 同学们都答道说是: 1.有关春节(过年) 的 2.喜欢 提问技能 3 小朋友们都知道过年的 时候,我们能做什么呢? 举手回答。 老师点人回答问题。 学生被老师点起来 后回答问题:放鞭 炮,贴春联,有好吃 的,压岁钱…… 提问技能 2 老师总结学生回答问题 的观点,并且加以延伸,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春节 的特点。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 解讲解技能 1 我们知道这么多有关过 年的东西,可是谁能告诉 老师春节的来历? 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提问技能 2 讲故事,来说明春节的来 历(故事见备注)学生听故事 讲解技能 演示技能播放课件

2 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告 诉老师为什么要过春节 啊? 老师总结出最佳答案 回答老师的问题 提问技能 讲解技能 演示技能 播放课件 2 小朋友们知道了中国传 统节日春节,大家还知道 那些节日呢?举手回答 幼儿举手,被老师点 起来后回答问题提问技能 1 小朋友们,除了我们今天 学习的节日外还有好多 节日我们不知道,回去以 后向我们的爸爸妈妈学 习一些更多的节日哦 幼儿听讲结束技能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有大大的嘴巴,尖尖的牙齿,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抢农民家里好吃的东西,要是不给的话,年就要吃了人们,所以人类都很怕它。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里,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村中来了一个善良的老神仙。教人们把竹子放在家门口生火,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年”就吓跑了。又到除夕夜里,半夜的时候“年”闯进村子里,准备偷吃好吃的东西。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吓得浑身发抖,逃回了海里,再夜不敢进村了。后来人们每年人们都用这种方法驱赶“年”,保护自己的食物。这就是过年的来历。 课后反思 1.教学活动没有吸引力,不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应该加入并设计游戏互动环节。 2.讲故事的时候的ppt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这部分比较好。 3.在重难点方面不够突出,不能够让知识的到强化。

《采菱》教案及试讲稿

《采菱》教案及试讲稿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领略水乡音乐独具的风格和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掌握节奏“X X XX”,并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达到背唱的效果。 三、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X X XX”,用课本中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演唱北方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点(北方歌曲粗狂嘹亮)之后,引出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采菱》。 (二)教授新课 体验歌曲 (1)运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想象一下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划船采菱的画面) (2)教师范唱歌曲,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现了水乡的孩子热爱南湖、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再次体会歌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进行发声练习,提示不要大声撕喊,要合理发声。 (3)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旋律,并处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X X XX。(将X X XX和X X X进行对比,感受区别后画出正确时值,多次练习后掌握难点) (4)再次完整演唱旋律。 填词演唱 (1)老师弹琴,学生尝试填词演唱,并讲授正确的演唱顺序,引出反复记号“D.S.”。(表示从记号“D.S.”处重复至“Fine.”处结束) (2)跟随多媒体的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三)音乐活动

实用自卫防身术(图解)

实用自卫防身术(图解)

实用自卫防身术(图解) 网上江湖险恶为了保障各兄弟姐妹行走江湖安全,特别传授一套防身术本套技法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各位有空多练炼,最好找同性别的朋友一起学习砌磋,一个当好人一个当坏人习得两招也好吓唬吓唬坏蛋,关键时刻可以防身,也给自己壮壮胆。只要大家勤加练习,笑傲江湖指日可待呀! 人体要害部位是指人体遭受打击或挤压最容易造成昏迷、伤残、致死的部位。了解并学会攻击这些要害部位,再加上勇气和信心,就能给来犯歹徒以有力打击,这是最积极的自我防卫。所以加强要害部位的理解和攻击方法的使用。人体要害部位有眼(攻击方法可运用拳法猛击歹徒眼眶;以食指和中指的前端指尖刺入歹徒双眼)、太阳穴(攻击方法是运用掌外侧、拳、肘击打,如歹徒已倒地,用脚尖踢击)、咽喉(攻击方法是运用手指猛戳咽喉下部的凹陷处)、后脑(攻击方法是运用拳横击或劈砍,也可用肘击)、锁骨(攻击方法是运用掌外侧由上往下猛力砍劈)、心窝(攻击方法是运用拳或肘尖猛击)、腹部(攻击方法是运用拳打、膝顶、肘击、脚踢)、裆部(攻击方法是运用膝顶、脚踢或用手捏)、脊椎(攻击方法是运用脚踢、膝顶、肘击)、指关节(攻击方法是将其手指扳直后向后猛折)、腕关节(攻击方法是运用擒拿术中的卷腕、缠腕、切腕等技法)等。 拳、脚、肘、膝是人人都知道的惯常用于攻击对方的部位。中国武术有“头

锋”、“肩锋”、“臀锋”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指用头、用肩、用臀打人。头部前额用于迎面撞击,如果要领掌握得当,贯注全身之力,威力是很大的,女性完全可以用于自卫防身。 1.自卫搏击的基本姿势 侧身是女子自卫与遭遇其他不测时必须注意的。道理很简单,只有侧身,才可能尽量少的暴露易遭攻击的部位。这种侧身是两腿一前一后,屈膝、脚掌着地。两手握拳一前一后(图10-123)。 2.拳是人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手是最灵活的,在攻防格斗中,手的威力又最大,而手的攻击形式以拳为主。(1)直拳 又称冲拳,主要是直线用拳直接攻击对方面部和胸部(图10-124)。 (2)勾拳 又称抄拳,主要走弧线或直线,由下方用拳面击打对方腹部、下颌等(图10-125)。 (3)劈拳 由上往下,以拳外背棱或指棱攻击对方面部的拳法(图10-126)。 (4)鞭拳 由左右以拳背攻击对手头部的拳法(图10-127)。

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xiāo 间 jiàn 断 除非 光景 万不得已 必定 截然不同 燃放 拜年 寺院 轿车 元宵 张灯结彩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fèn 外 (2) 出示词语,观察特点。 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提示:后面的字是轻声。读得又轻又短。 【出示课件4】(3)词语解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的焕然一新。 张灯结彩:挂上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空竹:一种木制的传统健身玩具。 3、体会“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出示课件5】(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俗白,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京味儿十足。 【出示课件6】(2)出示词语,读一读。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提示:儿化音。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就可以了。 (3)出示句子,读一读。 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提示:闲在:清闲自在。这是北京方言。老舍在《茶馆》里写道:“秦二爷,您怎么这么闲在,想起下茶馆儿来?” 3、初读课文,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从词语切入,体会老舍先生作品的“京味 儿十足”。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幅幅浓郁的北京春节画面。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采菱》教案

《采菱》教案 教学内容: 1、认识D.S.反复记号 2、歌曲《采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菱角)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板书歌曲《采菱》 二、寓教于乐 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歌曲\原唱\采菱.mp3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原唱\采菱.mp3(1)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2)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歌曲\原唱\采菱.avi 3、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采菱》人音版

《采菱》教案 课时目标: 一,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民歌 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 二、能唱出歌曲中抒情和活泼的对比,表现水乡孩子对家乡热爱、自豪的 情感。 三、初步掌握切分音的演唱方法,初步认识D.S.反复记号。 教学重难点: 一、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出抒情和活泼、跳跃的对比。 二、难点乐句的学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组江南水乡图片,初步感受江南水乡优美如画的风景,播放歌曲《采菱》做背景音乐。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江南水乡,那里的孩子们,每 天生活的可开心了!他们不但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地方,而且还经常和小伙伴们 一起撑起小船,泛舟水上采摘一种他们那里特有的‘水果’:它生长在池塘里,花开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的果实硬壳有角,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关于本课当 中菱角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歌 曲做好铺垫。] 二、新授歌曲《采菱》 1.初次聆听歌曲《采菱》 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愉悦的;1=C 2/4 四二拍)提问学生:“为 什么歌曲要用中速来表现快乐的情绪?”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是划船去采菱,歌曲用的是行船的速度) 2.再次聆听歌曲《采菱》,学生跟歌曲节奏用划船的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范唱歌曲。 4.用“la”音模唱旋律,请学生自己找出音乐记号(出示曲谱)

(1)介绍圆滑线(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 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的叫什么呢?(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谱子里也有许多这样的“桥”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同学们要注意,有“桥”的地方我们演唱时音要连在一起。” (2)介绍反复记号。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 再唱一遍,一直唱到Fine结束。 5.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感一起来朗读歌词。(出示歌词) 6.填词学唱。 师:现在,我们就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吧!同学们要注意出现音乐记号的地方我们要唱准确哦!(跟伴奏演唱,发现问题) 教师:“同学们刚刚有两句的演唱啊有些不够标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阻碍了大家的演唱呢?”(板书间奏:不需要演唱。并介绍前奏和尾声)提问:“为什么去采菱的孩子们唱完‘山中的清泉香喷喷’以后突然不唱了呢?他们怎么知道泉水是香喷喷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喝了泉水!” 教师:“泉水和水菱是那样的香甜!我们可不可以在间奏的地方加上喝泉水,采菱角的动作?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动作,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两个乐句,并把动作加到歌曲中来试一试!” 教师:“尝到了香喷喷的泉水,摘到了甜又香的水菱。看!孩子们还发现了不远处有一大片香甜的水菱!让我们快快用力划起小船,一起到那边去看看!” 7.有感情的跟伴奏表演唱,体会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唱出江南水乡民歌的细腻委婉,抒情活泼的风格特点,以及水乡孩子们对家乡热爱自豪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创编动作,解决了重难点乐句。初步聆听歌曲,教师范唱和钢琴跟唱,以及伴奏跟唱等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歌曲《采菱》。既巩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

年夜饭教案

课题:年夜饭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2、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和拼贴的方式表达来,画面要体 现出春节吃年夜饭的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 3、以线和面、主次关系和用暖色调来体现画面的热闹气氛。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习俗,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黏贴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准备卡纸、素描纸、彩色笔、商场广告纸、 活动流程: 一、课前十分钟:点名、发积分卡、评讲孩子的作业、表扬有做作业的孩子 二、活动开始,引入主题。(15分钟) 1、视频、图片导入,引出课题(6分钟) (出示一张吃年饭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指的是我国农历什么时候吗?生:农历正月初一。 师:除夕之夜呢?生:农历12月30日。 师:那我们每年的除夕夜都要干嘛呀?生:穿新衣服、吃年饭。贴对联或“福”字、贴窗花、挂灯笼, 师:那你们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最有趣的场面有哪些呀?请一个小朋友说说,说的好的分组加分。 师:我们今天主要画的是吃年夜饭的场景,同学们要回想一下过年时我们吃年夜饭时,大人的表情,还有大人敬酒的神态动作,那你们有没有谁不小心把酒当饮料喝呀?还记不记得你们当时的表情?那我们现在来看看一些家庭他们吃年夜饭开心的照片。 2、观看图片,找一找过年吃年夜饭愉快的场景吧。(3分钟) 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说一说构图,桌子的定位。 3、作画步骤: (1)先确定桌子的摆放要在画面的哪个位置,是画半圆的桌子还是画一整个的桌子。 (2)桌子定好位置后,再画人物,过年时你们家里有多少人,就把他们画进去,最重要是要把他们的动作和表情画出来,比如一起敬酒时,手是不是要举起来杯

武术模块教学设计(张杰)

武术模块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武术批准人: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体育教研室 制定人:张杰制定时间:2011-3-7 二、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体育课学分: 必修课:学时: 选修课:授课对象: 三、设计思路 模块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及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与健康》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水平五要求学生“较为熟练地完成一两套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或对练”和“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因此,对武术模块的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及运用能力作为手段,将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与运动技能学习进行有机结合。 四、教材分析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体育与健康》要求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套路或对练,这对学生所选运动技能提出了量和质的要求。 因此,根据目标的整体性、项目内容的系统性和递进性这一指导思想及传承体育文化、普及体育知识和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三个层次,从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增强巩固兴趣形成专项特长出发,本着逐步发展的原则,对武术项目的模块教学设置三级学习水平,即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模块(一):武术理论知识、武术基础动作和形神拳;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模块(二):传统养生学、刀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模块(三):简化太极拳、武术散手、女子防身术。 简化太极拳是学习太极拳的基础。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强调动作、呼吸和意念的配合。因此,学生练习太极拳不仅具有缓解身心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同时也掌握了一项可以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健身手段。 武术散手俗称散打,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它对提高人体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有显著效果。因此,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武术散手基本动作的技能、技术,学会几招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技术,并在和同学的交手比试中不断体验战术的运用,无疑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防身自卫能力。 女子防身术是一项运用踢、打、摔、拿等武术技击方法,以制服对方,保护自己为目的的专门技术。高中女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女子防身术的巧招,以自己的智慧、胆量、秘技、巧招,对付偷袭,从而达到御敌防身的目的。 五、学情分析 本模块的学生由三类组成:第一类是对武术热爱,并有较好的武术基础和技能水平,从武术模块(一)、(二)学习下来的学生;第二类是对武术有一定兴趣,学过一点武术套路的学生;第三类则是没有武术基础,选此项目是因为有伴或随意选择的。因此,教学对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同时,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

小学音乐四年级歌曲采菱

教学内容: 1、认识D.S.反复记号 2、歌曲《采菱》 教材分析: 歌曲《采菱》 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歌曲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及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引子后第1-4小节)和第二乐句(第5-8小节)都是方整的4小节乐句,对称呼应;第三乐句(第9-14小节)分裂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节,显得更为活跃,生动;第四乐句(第15 -18小节)节奏拉宽,运用了“”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划船时有力的重复的动作节奏;最后乐句扩充为6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音区,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b13630273.html,]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菱角)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板书歌曲《采菱》 二、寓教于乐 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课件),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 (1)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2)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3、教师范唱歌谱。 (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 (1)听音乐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 师生一起随琴唱词 (2)随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过渡语:有进步,同学们在唱歌曲时,你发现歌曲里有你不认识的新朋友了吗? 生:有!D.S。 (3)认识反复记号D.S.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但有了反复记号D.S.,我们就要再唱一遍。 (4)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自己写一段旋律用上D.S。 (5)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师小结:同学们唱得不错,看来大家已经和D.S.反复记号交上朋友了,请你不要把这位新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采菱》小学第十一册教材科目音乐任课教师任课班级五年级授课日期年月课题采菱课时课时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的音乐表现。 歌曲的演唱处理。 所用教具黑板钢琴背头计算机板书设计歌篇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形式质疑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我们来复习《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二.新授:.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 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这是什么风格的歌曲?()什么情绪?()采菱是在做什么?.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 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划分乐句:()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

音。 .分小组识谱:()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学唱歌词:()配乐朗诵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 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 ()看到什么画面?()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歌曲处理:()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谁来唱唱第三乐句?()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为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歌曲处理(四五乐句):()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欣赏:()请大家听我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洪湖赤

女子防身术招数大全

女子防身术招数大全 双手采用坐姿时,被抓、被抱,甚至主动攻击,这些招法都可以使用,站姿时,只要高差不大,不致够不到歹徒面门,也可以使用。 5.用肘攻击 肘法属于近距离击打的技法。由于肘部的生理构造特点,击打力量较之其他手法(掌、拳等)要重、要狠,比较适合女性用于自卫。 (1)顶肘 肘部平抬,屈臂,肘尖向前,发力时蹬腿、送髋,同时另一手大臂向另一侧也产生一股伸张力。蹬腿、送髋、大臂猛伸张,三股力用好了,顶肘动作就完美了。顶肘是以肘尖攻击,女性自卫时用以顶击对方腋下,效果最好。顶肘发力距离短,又无旋转助力,练习时难度大些。(2)挑肘 前臂回收弯屈,肘尖由下向前上挑击。发力时蹬腿、旋转身体要领同直拳、勾拳。挑臂动作同勾拳、挑肘可用于击打对方胸腹部。 (3)横肘 横肘动作主要是两股力,一是蹬腿,二是旋转身体。大臂向前横移,实际上也是旋身之力的延长。横肘是以肘尖击打对方,适于攻击对方太阳穴、后脑、耳门、颈部以及胸肋等. (4)砸肘 手臂上抬,肘尖朝前上,砸击时身体迅速下沉,肘由上往下砸击。身体下沉与手臂砸击两股力合而为一。砸肘多用于对方抱腰、腿时砸击其后脑、腰部。 (5)反手顶肘 手臂略上抬,身体迅速下沉(但幅度没有砸肘大),同时两肘向后顶击,力达肘尖。顶肘主要用于攻击背后之敌肋、腹部。 (6)反手横肘 手臂平抬,蹬腿,身体旋转发力,同时手臂随旋转方向向后横向猛击,力达肘尖。反手横肘主要用于攻击背后之敌面部、太阳穴等 6.用膝法攻击 膝的力量极大,用力量极大的膝攻击男性毫无承受打击能力的要害部位裆部,可说是杀鸡用了牛刀。以膝攻击裆部还有另外两个好处,一是距离短,这就保证了攻击可以很快地在瞬间完成;二是角度小,攻击准备和攻击过程都可以很隐蔽。 用膝攻击距离一定要近,因为用膝与用腿不同,膝比大腿小腿之和肯定短了许多,不到位或勉强到位,对手稍微弯腰一弓身就化解了。 (1)提膝 又称顶膝,要领是膝腿上抬,动作要猛,并以双手拉住对方帮助发力。提膝是女性用以攻击的利器。提膝时可用手帮助发力。 (2)侧撞膝 侧撞膝分为左侧撞膝和右侧撞膝。左侧撞膝是左膝上抬,由左向右侧撞击。动作要领是,微倒身,扭髋内转,两手可抓住对方帮助发力。右侧撞膝动作与左侧撞膝相反。 7.女子防身的适宜腿法 腿法可分为屈伸性腿法和直摆性腿法。直摆性腿法(如摆腿、后扫腿等)难度较大,未经长期特殊练习,不会有任何威力。考虑高中女生各方面的条件,还是用屈伸性腿法自卫比较合适。选用腿法有: (1)蹬腿 蹬腿时,一腿支撑,一腿膝上抬,同时向前蹬出。蹬腿要领是脚尖要勾,力达脚跟。蹬腿时

北京的春节教案(公开课)

《北京的春节》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黎廷秀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三、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四、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2.阅读《客家人的春节》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出读了第六课,与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 足的北京春节,说说看,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2、再回忆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北京春节的呢? (时间先后顺序) 二、深入详写片断,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读 学生交流: (一)腊八:(课件出示句子)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都可以看出节前人们的忙碌,对春节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干过非常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师:多么有意思啊!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比方,把腊八这天人们的忙碌描写得如此风趣,。 板书:忙碌 “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一个“翡翠”写出了蒜瓣的形、色;一个“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除夕 1、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除夕给你什么感觉呢?板书:热闹 2、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真热闹”呢? ★人们的活动 “家家赶”“到处”“男女老少都”“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 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为了父母延寿。 师:从这些词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多么重视除夕夜的团圆啊,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在欢度除夕,当然热闹了。 ★从味、色、声的描写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华”“鞭炮声日夜不绝” 点击课件:相应变色

收获教案

落花生 预习提示 1.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根据课后题,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亲的话.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1.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2.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 投影片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互相检测 2.熟读课文 一、揭示课题: 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2)记一件事() (3)写一处景物() (4)描写几个人物()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 .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课堂检测: 1、完成《作业本》第 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分组讨论父亲说的话的含义,体会做人的道理 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 段? 2、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研读重点段: 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 究? 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 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 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 处?(藏而不露) (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匕首操教案

匕首操 课目:匕首操 目的:使同志掌握匕首操的动作要领,能独立完成匕首操完整十式。 地点:训练场 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分班练习,集体练习。 要求:1.作风严谨,令行禁止,军容严整, 2.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时间: 器材:(道具匕首) 教学进程 一、教学准备 (一)清点人数,调整队形,向在场的最高首长报告 (二)宣布教学提要 二、教学实施 (一)讲解示范 1.理论提示:匕首操是女子常用防身术,强身健体。 2.演示动作:(自下口令,演示动作) 3.要领:动作到位,马步要稳,弓步要挺,正反握刀具要准, 4.动作标准与要求 (一)组织练习 1.个人体会。教员注意观察学员出现的一些错误,对出现叫多的普遍性错误,统一讲解和纠正。对个别人的出现的错误可以单个施教。 2.分班练习。以班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员重点把握训练的时间和进度。 3.分解练习。为减小学员学习的难度和提高教学的效果,可以把连贯动作进行分解练习。此时教员要注意分解练习与连贯动作练习的比例分配。 4.“流水作业”,逐个检查。 匕首操基本动作及教学要点 正握刀具:拳眼向上刀尖从拳心处伸出。此种持法主要用于上刺、侧刺、反刺、斜刺等刺法。 反握刀具:拳眼向上刀尖从拳眼处伸出。此种持法主要用于下刺、直刺等 马步:双脚分开略宽于肩,采半蹲姿态,大腿与小腿略成90°脚尖向前微向外 弓步: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约为脚长的四至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大腿近于水平膝 盖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要求: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一脚。 格斗式 在立正的基础上,右手正握刀,刀锋藏于右小臂一线。听到“格斗准备”的口令时:①右腿抬起原地猛力向下振的同时,右手四十五度伸出,拳峰向上,左手成立掌,掌心位于右小臂上,两腿微弯!②右手往回拉位于右耳朵右侧,距耳十公分,拳心对耳,刀四十五度向前的同时,左手成拳向身体左下方格档,位于身体左侧,左脚向左侧踹,然后收回(不落地)

小学音乐采菱教学设计与反思

采菱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方法: 聆听、演唱、律动教学用具: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 ??一、聆听《采茶舞曲》 ??二、表演《采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 2.欣赏: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 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同样D.S.的反复记号也不必要求学生去记住掌握。 6.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 ??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 (2)选择打击乐器; ??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 7.小结:水乡一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传统节日》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流程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 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 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演示课件) 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四、传统节日的传说。 1、问题: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 2、学生讲自己知道的传说。 3、请同学们查阅了解更多的传说故事。 4、小结:把这些传说故事课下讲给别人听。 [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对传统节日产生热爱的情感,并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五、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 2、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展示。 [此环节体现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的精神。学生通过歌舞、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出自己

女子防身术校园活动策划书-精品文案范文

女子防身术校园活动策划书 “女子防身术”校园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增多。女生作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保护。而法律的保护网并不是每时每刻都罩在每个人的头上,也并不是每一个美丽的女孩儿都有条件有资本雇一名随身保镖,所以,在面临危险之际,自己保护自己才是最现实的选择。女孩子用于抗暴御侮的搏击术,就叫“女子防身术”。 二、活动名称:女子防身术 三、活动时间:2012年5 月初 四、活动地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金鸡岭校区搏击俱乐部 五、主办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团委学生会 六、口号:女子防身术,安全自己护 七、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策划准备 宣传准备: 1、拉横幅、举行签字活动: 横幅内容:女子防身术,安全自己护 时间:2012-5-2 地点:东园食堂门口 2、拍视频: 用途:放到商学院微博和其他年级博客或网站上进行宣传 负责人:全锦富,董靖歆 3、制作并发放宣传单 时间:2012-05-2 宣传单内容见附件一 4、制定奖惩制度: 参加者每人发放奖状一张,课程结束后从中选举10%的人作为“优秀学员”,并加以奖励与表彰,同时表彰“积极参与者”和“表现优异者” (积极参与者为到课率最高的同学;表现优异者由老师及同学共同选

举产生;优秀学员由老师和学生会执勤人员根据课堂记录产生)(校园书画动漫摄影手工艺展活动策划书) 奖状内容见附件二 5、与各年级委合作,加强宣传 (二)、活动过程 指导老师: 张丽、徐勇峰 学习内容:武术,跆拳道,散打相结合的女子防身术 课时安排:6课时(每次课长为75分钟) B班:周六下午 15:00-16:15 (三)、招生情况 对象:商学院全体女生 学费:每人15元 报名方式:①填写报名表,各班交至文体委员处,在统一上交团委学生会 ②填写报名表,可交至董靖歆处(宿舍号18#B304) 报名截止时间:2012-5-9 报名表的格式设计见附件三 八、执勤组 周五下午A班:郭鑫、全锦富、王媛 周六下午B班:董靖歆、朱宏、黄茵璇 (以后执勤人员在例会时说明名单) 九、活动可行性分析 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此次的活动势必将得到社会团体及商学院全体学生的关注。商学院及商学院团委学生会拥有大量优秀的同学,相信能够为此次活动添上亮丽的一笔。以及活动前期周密的准备,此次女子防身术活动,定能成功。 希望本文“女子防身术”校园活动策划书能帮到你。 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