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然角

幼儿园自然角
幼儿园自然角

幼儿园已将环境布置和自然角创设作为学期初的工作重点,王老师要求我们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审视和重建小小的自然角,让自然角的每一种动植物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让自然角真正属于孩子。

那么,我们班的自然角里到底会以怎样的新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呢?我是这样设想的,下面就说说我创设自然角的想法:

首先,我们班自然角里已经有四个紫色架子,我决定把种植的小盘植物都移放在架子上,四个架子刚好排成一排靠着墙。然后在空余的两边放上大小一样的泡沫箱,涂上漂亮的颜色,再让孩子们去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石头,用笔将石头装扮起来,再放到泡沫箱里去,让孩子们去感受不同质地石头造型。

另外,我们班选定的元素是透明玻璃瓶、杯、碗和泡沫箱(把小动物、干果等装在里面,同时在中间的地面上铺上大的蛋糕箱,再把玻璃杯、瓶等放上去,这样既安全、孩子观看的空间也大了好多,避免了孩子的拥挤现象,同时也显现了它的隐性作用,因为孩子知道了这里有玻璃杯、瓶等,所以平时在走廊追追跑跑的现象肯定是没有了。)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作为我们班的元素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是透明的,所以能给孩子一种非常直观的视觉效果,而从杯子里折射出来的小动物等更是给这杯子增添了几分灵气,而且也会给孩子们带来清爽、愉快的心情。其次,自然角应该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的一个窗口,我们要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触摸、认识、观察、探索,如:在自然角放置瓜果蔬菜,让幼儿了解外形特征等等,为进一步观察、操作,采用部分变换的方法,利用水果和蔬菜制作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水果蔬菜娃娃等,使材料增添了新鲜感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结合幼儿园的“游戏识字”课题,将干果和蔬菜、水果的名字们打印在相应的物品下,“物”文并茂,将知识的传授融入生活,融入自然。

快看!发芽类、水生类、干果类、种子类、水果类、蔬菜类等等我们将孩子们收集来的物品做了精心的归类,并放置了相应的说明牌,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知识。一本本孩子的观察记录册,更是记载了孩子参与自然角管理的点滴进步。

错落有致的自然角,不仅让整个走廊充满了春天的味道和气息,而且孩子们在与动植物的亲密接触中探究着、发现着、更体验着发现的乐趣,并从中学会了如何去学习,从而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之功效。

一.在幼儿园应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创设自然角环境,并充分加以利用呢?我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角应该创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以利于植物的成长。小动物可以根据习性放置在室内。二是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的、常见的、取材方便、易于成活的动植物,作为幼儿观察、探索的对象。三是教师的有效引导很关键,教师应随时引起幼儿的注意,关注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四是以幼儿管理为主。通过安排值日,轮流照料,鼓励幼儿亲自喂

养、亲自浇水,在教师的帮助下,管理好我们的自然角。

二.然区的场所设立在什么地方,种植或养殖些什么东西,我认为这也应该根据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设幼儿园自己的特色自然区。我们幼儿园,环境优美,地势广阔,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地方。例如在靠近四周的墙边可以建一个鸭棚、一个鸡棚、一个兔棚等等就是可以住小动物的小房子,这样大、中、小班的幼儿可以由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种植的地也很多,可以找几块地让幼儿自己种植各种植物,定期观察、记录。上星期我们大班组进行了一次花卉移栽活动,孩子们兴趣很大,而且家长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现在我们在餐后散步时天天观察,每天孩子们都有新的发现:某某种的花又开了一朵,某某种的小树苗长出新叶子了。所以我认为,回归自然的自然角跟更适合我们幼儿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

自然角是幼儿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

是幼儿最受欢迎的活动场所之一,如何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我觉得:

(一)人人参与管理。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管理与管理自然角的机会和权利,可采用小组轮流制,安排一周每天记录的幼儿,责

任到人,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还可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二)追踪观察记录。观察的方式是多样的,我们可进行跟踪观察记录,让每个小组商定自选某一植物进行实验,并做跟踪记录。如第一组是蚕宝宝的生长记录,第二组是水植菜子生长记录,第三组是土植菜子生长记录等。这样记录的过程就是完整的动植物生长过程。

(三)交流分享经验。自然角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学科学的兴趣,而且还是促进幼儿分享、交流经验的载体,如让各小组幼儿轮流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让全班幼儿都关注到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

(四)定期变换内容。自然角的内容应有计划、应随季节和主题定期变换,以保持幼儿对自然角的兴趣。

(注:幼儿教育越显重要,但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