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隧道施工方案

秦岭隧道施工方案
秦岭隧道施工方案

蓝田至商州高速公路LS-C1合同段秦岭隧道

施工方案

蓝商高速公路LS-C1标项目部

二OO六年四月三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述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施工机械配备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第六章:施工组织及劳动力安排

第七章: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八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 :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 蓝商高速公路施工图纸;

1.1.2 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的规范、标准及有关文件;

1.1.3 对施工现场的调查资料。

1.2 编制范围

1.2.1 本工程为陕西蓝商高速公路线最长的隧道,秦岭隧道左线长4692M,我方施工长度2595M;右线长度4779M,我方施工长度2590M。

1.3 编制原则

1.3.1 安全第一的原则

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按施工方案组织进行安全施工。

1.3.2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1.3.3 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对关键工序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择最佳方案。

1.3.4 确保工期的原则

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安排好工程进度,搞好工

序衔接,确保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1.3.5 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属特长隧道的特点,选派有隧道施工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选择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人、财、物、设备的合理配置。

1.3.6 合理布局的原则

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节约临时用地、搞好环保、认真实施文明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 工程简介

本工程属西部大通道陕西蓝田~商州高速公路的一个标段。

本标段全长2.7KM,其中隧道单线长5185M,路基110M,4*3m盖板涵一道;

隧道单面纵坡2.055%,最大埋深386M,隧道穿大断面裂带左线105M,右线120M,可能产生二级岩爆区,单线长度2880M,Ⅱ类围岩415m,Ⅲ类围岩1725m,Ⅳ类围岩3045m。行车道宽度0.5+3.75×2+0.5M,行车限高5.0M,检修道净宽0.75M,检修道净高2.5M,应急停车带6处,人行横道4处:2×2.85M,车行横洞3处:5×5.70M。

2.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工程量较大,隧道开挖土石方50多万m3且运距在2KM以上,浇注各类砼8万多m3,耗用各类钢材4000多吨。

单口掘进长度达2595m,工期较紧,计划30个月完成,投入的各类机械设备和人力也相当多,通风问题是隧道施工关键的一环,要着重解决隧道的通风,才能保证实现预期目标。

2.3 工程地质

2.3.1 本段地质复杂,有较大的脊斜和断裂带。

2.3.2 地层岩性

本工程岩层主要为强风化-微风化黑云斜长片麻岩。

2.3.3 地震

本段所处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对应地震基本裂度为Ⅶ度。

2.3.4 水文地质特征

本路段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0℃。元月平均气温-1.4℃,7月份平均气温27℃。最低-21.20℃,最高43.30℃。平均降水725.30mm。7~9月份较集中,占全年56%。本段施工用水较方便,隧道左侧有一小岩底沟,常年有水,可供施工使用。

2.4 施工条件

2.4.1 隧道进入需修3.6m左右的便道,现在已经和C2标共同修建了一条约3.5m宽的施工便道,局部位置还需改建才能满足大型材料,机械的进场.

2.4.2 施工用电需从外电网接入,需架设10KV左右的高压线路和安装1000KVA,500KVA,300KVA三台变压器才能满足整个隧道的用电需要,现在我部通过现有线路已临时安装了500KVA的变压器一台,只能满足前期的用电需要。

2.4.3 施工场地狭窄,布置困难,有4户民房紧挨洞口,急需搬迁。

2.5 工程特点

2.5.1 隧道段面大,有个长120M左右的断裂带,断裂裂隙发育,地质条件极差。

2.5.2 施工对策

隧道Ⅱ类围岩破碎带施工时要制定详细的地质预报探测工作,采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岩体,采取短台阶法施工,按照“管超前、快封闭、短开挖、强支护、紧衬砌、勤测量”的指导思想组织施工,确保隧

道不塌方,做到稳中求快。

洞口明挖地段尽量采用机械开挖,必须进行爆破施工的地方采用小型控制爆破,以便保护洞口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技术指标

3.1 进度计划

3.1.1 施工准备主要需要完成便道、供水、供电、临设等临时工程,组织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拟用50天。

3.2 主要技术指标

3.2.1 隧道开挖支护指标(单口)

Ⅱ类围岩:45M/月

Ⅲ类围岩:80M/月

Ⅳ类围岩:150M/月

3.3 隧道衬砌指标

12M整体钢模板台车 140M/月

3.4 主要项目进度计划

3.4.1 主要项目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2006.1.10~2006.4.1

洞口明挖:2006.4.1~2006.4.15

洞身开挖支护:2006.4.15~2008.6.15

洞身衬砌:2006.8.1~2008.8.15

洞内路面:2008.8.15~2008.9.15

竣工交验:2008.9.15~2008.9.30

3.4.2 施工进度计划(见秦岭隧道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四章施工机械配备

4.1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见附表)。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工艺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工艺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施工方法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超前地质预报 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 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

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 A.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E.注浆孔角度参数: 仰角、俯角、左偏角、右偏角均控制在最小3、最大26内。 ④开孔孔径及深度:注浆孔用100钻头开孔,孔内放置长3~6m的86钢管(或橡胶止浆塞管)做孔口管,掏孔清碴时用76钻头。注浆段长度为20m一环。 ⑤钻孔深度控制:台车大臂按设计布孔位置点对正,用简易垂球量角器测钻杆仰角,调整至设计角度,并在钻杆上安装导向指示器,控制钻孔偏角。 ⑥台车钻孔工作参数:凿岩台车钻孔作业的推进压力2.5~4.0MPa,回

隧洞涌水处理方案

达嘎拉隧道1#横洞涌水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达嘎拉隧道1#横洞全长1298m。位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逆断层,倾向SW,倾角为约65°,受构造影响岩体总体较破碎,地下水贫乏,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二、地质情况 根据TSP及红外探水超前地质预报结论:该段岩性为弱风化千枚岩夹板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裂隙水较发育,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较大规模的坍塌。 三、施工情况 达嘎拉隧道1#横洞掌子面开挖至H1DK1+041,累计开挖257m,掌子面围岩为Ⅴ级弱风化千枚岩夹板岩为主,岩体较破碎,地下水丰富,隧道涌水都以股状流出,且水量极大。 达嘎拉隧道1#横洞自2016年3月29日在隧道开挖施工时出现涌水以来,涌水量不断增加,对掌子面围岩的冲刷导致右拱顶严重坍塌至H1DK1+。 处理方案1 1、对于涌水采用“排堵结合,以排为主”的原则进行处理,采用上下台阶的方法进行支护。由于原设计H1DK1+045-H1DK0+835段为Ⅲ级围岩,衬砌类型为单车道Ⅱ型喷锚衬砌,变更为Ⅴ级,施工工法为改为台阶法。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垫渣反压,建立施工操作平台。 2、达嘎拉隧道1#横洞施工为上坡段,地下水可自然排放,但由

于涌水量较大,造成右侧排水沟排放能力不足而产生洞内漫流。施工期间安排专人负责清理水沟及挖机修筑仰拱至掌子面的排水沟,以保证排水畅通。 3、做好围岩监控测量工作,加密监测次数,并及时做好数据整理工作,以便对现场指导施工提供施工方案依据。 4、首先掌子面超前钻孔排水防止承压水突然袭击,采用短进尺支护,再初期支护下方预留多个排水孔,对掌子面及坍塌部位的封闭,对初支内部进行支撑,防止坍塌,然后对拱顶坍塌范围进行泵送混凝土回填。 处理涌水投入人员设备及材料: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方案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 目录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 1.施工方法 (1) 2.施工工艺 (1) 3.劳动力组织 (4) 4.机械设备配置 (5) 5.质量控制要点 (5) 6.安全措施 (5) 二、大量渗水隧道施工 (6) 1.施工方法 (6) 2.施工工艺 (6) 3.劳动力组织 (8) 4.施工工具配备见下表 (9) 5. 质量控制要点 (9) 6.安全质量措施 (9)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1.施工方法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超前地质预报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 范围的工程 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φ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 ~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 A .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 .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E.注浆孔角度参数:仰角、俯角、左偏角、右偏角均控制在最小3°、最大26°内。 ④开孔孔径及深度:注浆孔用φ100 钻头开孔,孔内放置长3~6m的φ86钢管(或橡胶止浆塞管)做孔口管,掏孔清碴时用φ76 钻头。注浆段长度为20m一环。 ⑤钻孔深度控制:台车大臂按设计布孔位置点对正,用简易垂球量角器测钻杆仰角,调整至设计角度,并在钻杆上安装导向指示器,控制钻孔偏角。 ⑥台车钻孔工作参数:凿岩台车钻孔作业的推进压力2.5 ~4.0MPa,回转压力5.0 ~ 6.0MPa,冲击压力19~20MPa。 (4)注浆作业 ①注浆材料:水泥:用425 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标准。 水玻璃:用出厂浓度42~45Bé,比重1.42 ~1.45 ,模数2.4 ~2.8 的水玻璃原 拌合水:水质应符合《铁路砼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②配合比控制:水灰比(W/C)为0.8 ;水玻璃稀释浓度为25~35Bé;双液体积比 (C/S)为1:0.5 ~0.7 。 ③凝胶与凝结时间控制:为满足浆液扩散半径的要求,采用凝结时间为:一般地段3 分钟,富水地段1~2 分钟。 施工控制分以下三种: A .水灰比固定,水玻璃浓度不变,变换双浆比例。当水玻璃溶液所占比例由小到大,凝胶时间则由长到短,初、终凝由慢到快。

隧洞涌水处理方案

隧洞涌水处理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达嘎拉隧道1#横洞涌水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达嘎拉隧道1#横洞全长1298m。位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逆断层,倾向SW,倾角为约65°,受构造影响岩体总体较破碎,地下水贫乏,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二、地质情况 根据TSP及红外探水超前地质预报结论:该段岩性为弱风化千枚岩夹板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裂隙水较发育,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较大规模的坍塌。 三、施工情况 达嘎拉隧道1#横洞掌子面开挖至H1DK1+041,累计开挖 257m,掌子面围岩为Ⅴ级弱风化千枚岩夹板岩为主,岩体较破碎,地下水丰富,隧道涌水都以股状流出,且水量极大。 达嘎拉隧道1#横洞自2016年3月29日在隧道开挖施工时出现涌水以来,涌水量不断增加,对掌子面围岩的冲刷导致右拱顶严重坍塌至H1DK1+。 处理方案1 1、对于涌水采用“排堵结合,以排为主”的原则进行处理,采用上下台阶的方法进行支护。由于原设计H1DK1+045-H1DK0+835段为Ⅲ级围岩,衬砌类型为单车道Ⅱ型喷锚衬砌,变更为Ⅴ级,施工工法为改为台阶法。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垫渣反压,建立施工操作平台。

2、达嘎拉隧道1#横洞施工为上坡段,地下水可自然排放,但由于涌水量较大,造成右侧排水沟排放能力不足而产生洞内漫流。施工期间安排专人负责清理水沟及挖机修筑仰拱至掌子面的排水沟,以保证排水畅通。 3、做好围岩监控测量工作,加密监测次数,并及时做好数据整理工作,以便对现场指导施工提供施工方案依据。 4、首先掌子面超前钻孔排水防止承压水突然袭击,采用短进尺支护,再初期支护下方预留多个排水孔,对掌子面及坍塌部位的封闭,对初支内部进行支撑,防止坍塌,然后对拱顶坍塌范围进行泵送混凝土回填。 处理涌水投入人员设备及材料: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全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9503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 全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 全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方斗山隧道隧址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也十分丰富,由地下水涌、突水现象导致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对隧道施工、运营的影响和危害也很突出。隧址区可溶性碳酸盐岩类分布较广,岩溶发育,除岩溶对隧道稳定性有影响外,其中丰富的岩溶水产生的突水、突泥等灾害的影响也很突出。 方斗山隧道底板高程542.63~1038.14m,隧道施工过程中,将逐步形成以隧道为中心的降落漏斗,随着隧道内地下水的不断排出,势必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水力坡度加大,流速加快,同

隧道施工期间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 0 1.1 编制依据......................................................................................................... 0 1.2 编制范围......................................................................................................... 0
2 工程概况.................................................................................................................... 0 2.1 隧道工程概况................................................................................................. 0 2.2 气象条件......................................................................................................... 1 2.3 地质情况......................................................................................................... 1 2.3.1 地形、地貌.......................................................................................... 1 2.3.2 地层岩性.............................................................................................. 1 2.3.3 水文地质特征...................................................................................... 1 2.4 水量计算......................................................................................................... 2 2.4.1 计算依据.............................................................................................. 2 2.4.2 最大抽排量计算.................................................................................. 2
3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2 3.1 主要施工方案................................................................................................. 2 3.2 1#斜井施工排水方案...................................................................................... 2 3.2.1 斜井施工期间排水.............................................................................. 2 3.2.2 正洞施工期间排水............................................................................... 3 3.3 2#斜井施工排水方案...................................................................................... 4 3.3.1 斜井施工期间排水.............................................................................. 4 3.3.2 正洞施工期间排水............................................................................... 4 3.4 特殊地段施工排水方案................................................................................. 5
4 主要资源配置............................................................................................................ 5 5 各项保证措施............................................................................................................ 6
5.1 组织管理保证................................................................................................. 6 5.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6
/9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措施及响应预案最新通用版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措施及响应预案 一、大量涌水施工措施 1.施工原理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核心工艺 (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超前地质预报 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φ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 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 A.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E.注浆孔角度参数: 仰角、俯角、左偏角、右偏角均控制在最小3°、最大26°内。 ④开孔孔径及深度:注浆孔用φ100钻头开孔,孔内放置长3~6m的φ86钢管(或橡胶止浆塞管)做孔口管,掏孔清碴时用φ76钻头。注浆段长度为20m一环。 ⑤钻孔深度控制:台车大臂按设计布孔位置点对正,用简易垂球量角器测钻杆仰角,调整至设计角度,并在钻杆上安装导向指示器,控制钻孔偏角。 ⑥台车钻孔工作参数:凿岩台车钻孔作业的推进压力2.5~4.0MPa,回转压力5.0~6.0MPa,冲击压力19~20MPa。 (4)注浆作业 ①注浆材料: 水泥:用4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标准。 水玻璃:用出厂浓度42~45Bé,比重1.42~1.45,模数2.4~2.8的水玻璃原液。 拌合水:水质应符合《铁路砼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②配合比控制:水灰比(W/C)为0.8;水玻璃稀释浓度为25~35B é;双液体积比(C/S)为1:0.5~0.7。 ③凝胶与凝结时间控制:为满足浆液扩散半径的要求,采用凝结时间为:一般地段3分钟,富水地段1~2分钟。 施工控制分以下三种: A.水灰比固定,水玻璃浓度不变,变换双浆比例。当水玻璃溶液所占比例由小到大,凝胶时间则由长到短,初、终凝由慢到快。

水井山隧道涌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 (2) 2 编制依据 (2) 3 工程概况 (2) 3.1设计概况 (2) 3.2工程地质及水文 (3) 3.2.1地质特征 (3) 3.2.2水文特征 (3) 4 施工组织方案 (4) 4.1总体原则 (4) 4.2工艺流程 (4) 4.3突泥涌水探测 (5) 4.4施工方法 (5) 5 应急救援预案 (5) 5.1可能发生的场所及部位 (5) 5.2应急资源 (6) 5.3应急组织机构 (6) 5.4工作程序 (8) 5.5后续处理 (9) 6 安全、环保措施 (9) 6.1安全措施 (9) 6.2环保措施 (10)

水井山隧道突泥涌水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说明 为保证水井山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针对水井山隧道可能存在突泥涌水的特点,为避免施工风险,预防隧道施工中突泥涌水事故发生,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与进度,特制定本方案。 2 编制依据 《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通知》(铁建设[2007]102号)《水井山隧道隧道设计施工图》 《水井山隧道隧道纵断面图》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J259-2003)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设计文件及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等。 3 工程概况 3.1设计概况 水井山隧道位于云南富源北~沾益间,双线隧道,左右线线间距为5.0m设计为14‰的单面上坡,全隧道除D2K1001+445~D2K1002+527.202段位于半径 R=11005m的右偏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为直线。隧道进口里程D2K1001+445,出口里程D2K1003+640,全长2195m。最大埋深约120m。 水井山隧道隧道为一地质较为复杂的隧道,全隧全部为Ⅳ、Ⅴ级围岩,其中Ⅳ级围岩长度1540m,Ⅴ级围岩长度655m,隧道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隧区处于云贵高原丘陵区,区内地形总体较为平缓,基岩多裸露,覆土薄,地面高程

最新大量涌水、渗水隧道施工

大量涌水、渗水隧道 施工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施工方法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超前地质预报 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φ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 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 A.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李家店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和原则 反坡排水是长大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合理的排水系统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反坡排水经验,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李家店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1.1编制依据 ⑴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河北段李家店隧道设计图; ⑵铁道部《铁路隧道施工标准》TB10204-2002; ⑶《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⑸《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有关规范、规程等。 ⑹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2 编制原则 ⑴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⑵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⑶对现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环境、确保安全、节约能源、节约投资的设计原则。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李家店隧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进口位于兴隆县李家店村,穿越燕山山脉,出口位于承德县金厂村。隧道起讫里程:DK141+366~DK147+389,全长6023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为 5.0m,隧道最大埋深为527.2m,隧道为单面坡,坡度为8.9‰,隧道出口为反坡施工。1#斜井作为紧急出口,全长468m,与线路交汇里程为DK143+150,与线路平面交角为45°,交汇处隧道正线轨面高程为585.872m,紧急出口内坡段最大坡度为12%,综合坡度为10.75%。 2.2地形、地貌 2.2.1沿线地貌特征 李家店隧道位于承德市兴隆县、承德县境内,隧道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属低中山区。地貌形态复杂,多呈“V”字型,地形起伏较大,地势中高向两端降低海拔高程在1120.52m~570.00m间,相对高差约550.52m。部分山坡为陡坡,地形陡峭。植被较发育,主要为松林、果树及密灌。隧道区内东南部、西北部交通较便利,G112国道从调查区西北部通过,各乡、自然村之间多有公路或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比较便利,中部为高山区。隧道出、入口经G112国道可通达。 2.2.2工程地质 2.2.2.1地层岩性 隧道范围穿越地层较复杂,进口基岩为正长岩,自然陡度20°~30°,出岩为震旦系高于庄组一段白云岩,有少量坡积粗角砾土覆盖,自然坡度10°~20°。

隧道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 新华隧道出口 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一局集团玉墨铁路YMZQ-9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适用范围 (3) 三、工程概况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4) 五、洞内反坡排水总体方案 (4) 六、反坡排水施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6)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新华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4〕92号); (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10)《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97); (11)关于印发《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的通知(建技【2010】13号)。 (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3)其他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二、适用范围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新华隧道出口反坡排水施工。 三、工程概况 玉墨铁路9标新华隧道,新华隧道起讫里程为DK173+295~

隧道涌水突泥处理方案

金奎地隧洞3号支洞涌水突泥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金奎地3#支洞从9+423.166进入主洞,支洞斜井段水平长392.129m,斜井起坡点至主洞中线长32.4 m,斜井高差122.82 m,斜井倾角17.3913°。施工计划安排主洞上游开挖777m,下游开挖777m。 从目前开挖揭示的围岩岩性分析与原设计相差较大,为泥岩,遇水极易软化,多次出现渗水或涌水塌方。 二、涌水突泥事故经过 2011年9月20日,金奎地隧洞3号支洞控制段下游开挖至9+581,开挖长度158米,上游开挖至9+268,开挖长度155米,围岩揭露情况为泥岩夹砂岩夹灰岩,地下渗水较小。9月20日0点10分,下游掌子面出渣完毕,掌子面顶拱右侧突然发生较大涌水突泥事故,突泥淹没至掌子面后120米,涌泥量约1600m3。由于时间发生在换班时,现场处臵及时,涌水突泥未造成人员伤亡。针对此次涌水突泥事故,四方现场勘查后,形成了初步处理方案:先对下游淤泥进行清理,在清理淤泥至掌子面4米左右时停止施工,由四方现场勘查后再次讨论方案。 截止9月29日15点,下游工作面涌泥经过一个星期的清理工作,涌泥离掌子面约4m。业主、设计院、监理、施工四方在9月29日对下游工作面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并初步确定了大致施工方案:⑴对掌子面先进行封闭注浆,并打设排水孔,⑵对顶拱采用15米至20米的Φ108超前大管棚进行施工。 9月29日23点50分,下游掌子面没有施工,3号支洞上游进行了放炮

施工作业,准备进行出渣施工,挖机驾驶人员在9月30日1点由支洞向下游行走过程中,突然发现下游有强大气流迎面涌来,发现异常后,挖机驾驶人员迅速向支洞方向逃离的同时通知安全员,安全员组织其他施工人员撤离,在洞内人员撤离10秒钟后,下游涌水突泥冲至分岔口段,并将停放在下游的两台挖机冲向上游,将两台电瓶车及开挖台架冲至分岔口段,涌泥迅速将分岔口段的4台抽水电机淹没,2分30秒后,分岔口段涌水上涨2米,将矿斗、电瓶车全部淹没。为保证安全,值班人员将洞内电源开闭,并撤离支洞。此次涌泥大于4000m3,洞内涌水量400-420m3/小时。 三、9+581处涌水突泥事故的施工方案 经过十四天的强排水作业,目前洞内积水基本降至隧洞底板高程,涌水突泥事故的后期处理难点主要集中在3号支洞对应下游段淤泥的顺利清理及安全跨过此涌泥段。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多次现场查看及会议讨论,我部初步采用以下施工方案对涌水突泥进行处理。 1、洞内淤泥的初步清理 ⑴先清除交岔口处淤泥,恢复该处水仓。 ⑵然后从交岔口处向上游和下游清除淤泥(下游先清除出10m,上游全部清除),恢复上游水仓。 ⑶向下游继续清除淤泥。清除淤泥时,同时疏通排水沟,使水流畅通,集中水流。 2、洞内临时支护的加固及观察 ⑴金奎地3号支洞及对应段主洞多为Ⅴ类围岩,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水轻泡后,临时支护极易发生变形,我部将组织人员同业主、设计、监理四方一同

隧道现场施工排水方法

精心整理泰宁至建宁(闽赣界)高速公路A8合同段 K78+080~K80+310 全长2.23公里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1 桩号 桩号、为40m 隧道洞口还设置两道横向涵洞及一道纵向涵洞,横向涵洞汇集两侧洞外挖方边沟水及高边坡急流槽水,再流向纵向涵洞排出,隧道外水已能通过涵洞排出,不会再影响隧道内施工(后附洞口排水系统图)。 1.2水文地质情况 本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洞口位置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洞身段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隧址区的构造裂隙密集带处,

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 1.3不良地质 隧址区主要的裂隙构造带见下表,其它未见有断裂构造、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壳整体相对稳定。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 根据我标段广建隧道施工图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图,根据《水文地质手册》中地下水动学法的水文试验公式计算,估算隧道单洞涌水量4013.17m3/d、进口段涌水

量约135.41m3/d,洞身内地下水主要贮存在构造破碎带、岩性接触带中,估算涌水量约2910.99m3/d,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2总体方案 2.1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 1套 对坡度较大隧道施工对排水电机扬程要求相对较高,所以采用集水坑反坡道排 水方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分段开挖反坡排水沟,在每一段的终点开挖集水坑,设 抽水机一台,把积水抽至最后一段反坡,最后一个抽水机将积 外的污水沉淀处理池。如下图: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工艺方案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施工方法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超前地质预报 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φ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 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 A.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新哨隧道突泥涌水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新建铁路云桂线(段)站前六标段新哨隧道防突泥涌水安全专项施工案 编制封波 审核姬传军 批准樊秋林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段六标 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2012年03月

中铁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段)六标段 新哨隧道防突泥涌水安全专项施工案 一、工程概况 新哨隧道全长11512米(DK607+430~DK618+942),位于南盘江至弥勒区间,设计为双线隧道,旅客列车最高行车时速200km/h,预留250km/h条件。在隧道左线线路右侧35米设置无轨运输单车道平行导坑二座,进口平导长度6200米,出口平导长度3200米。整个隧道在正洞与平导之间共设置横通道,间距为400~450米。隧道纵坡设计为人字坡,自进口开始,5470米处于15.5‰的上坡,1200米处于8.6‰的上坡,4842米处于3.4‰的下坡。隧道出口段处于R=10000米的右偏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段。正洞轨顶面以下210cm处为相应断面平行导坑坑底标高。新哨隧道线下结构按双块式整体道床施工。本隧道施工图按普通钻爆法掘进,无轨运输出碴,施工通风进出口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前按压入式通风,之后按巷道式通风。主要存在的不良地质有:岩溶、蚀变带、构造破碎带、高地应力高地温、红黏土、潜在不稳定斜坡。新哨隧道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修建的高标准干线铁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它集中国山区铁路艰、险、难之大成。不仅岩溶极端发育,断层节理也较多,突水、突泥、塌、岩爆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较高,工程施工风险极大。为有效防和化解施工期间的高风险,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我们特制订了本专项安全施工案。 二、超前探测 1.勘察与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案 1.1.工作容 通过勘察、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收集隧道沿线地质信息。对收集到的隧道地质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判读,了解隧道掌子面前的地质状况,形成地质预测预报结论。 结合地质预报结论,提出下段隧道施工案,及时反馈给施工队伍。 1.2.地质预报 分部落实专业地质工作技术人员、设备,保证满足隧道施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要求。 所有专业地质工作人员在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前,必须认真研究设计文

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 防排水工程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受控文件编号: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2) 第二节、工程概况 (3) 第三节、工程地质 (3) 第四节、施工条件 (6) 第五节、材料进场计划 (7) 第六节、工期安排及质量目标 (7) 第七节、施工工艺及方法 (7) 一、防水施工 (7) 二、防水混凝土 (8) 三、施工排水 (8) 四、系统排水盲管的布设 (9) 五、排水盲管安设 (10) 六、防水板铺设 (11) 七、施工接缝处理 (12) 第九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 第十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4) 第十一节、环境保护 (14) 第十二节、文明施工 (16) 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裂隙水较发育及有水文环境严格要求的地段,防排水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二次衬砌除全过程防水外,必须严格防水施工艺管理,才能实现。全过程防水是指开挖前预注浆防水,开挖后的支护施工防水,衬砌阶段的防水设施施工防水。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等。 6、《胜利南路南延(含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 7. 当地地形、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外界因素,结合当地的经济、交通现状、资源、水电等情况; 第二节、工程概况 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山岭隧道形式,机械通风,电光照明;隧道内轮廓为曲线拱部型式,拱部为三心圆拱,其内轮廓宽13.73m,高9.74m,限高5m。左线隧道出口明洞长17m,右线出口明洞长30m,洞门形式均为端墙式。初期支护在拱部和加强地段采用钢格栅、钢筋网、砂浆锚杆和中空锚杆支护,采用湿喷砼。拱部防水采用无钉挂设,爬焊机双缝焊接,并采用充气法进行检查。施工排水顺坡段自然排水,反坡段设集水坑接力排出洞外。第一标段为隧道北段加隧道北侧243m道路(K4+490~K6+143)工程,全长1653m,估算投资额为26000万元;洞口段围岩级别为V级围岩,隧道内轮廓宽13.73m,高9.74m。 隧道出口防排水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6月1日,完工日期为2013年6月15日。

新哨隧道突泥涌水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六标段 新哨隧道防突泥涌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封波 审核姬传军 批准樊秋林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 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2012年03月 中铁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段

新哨隧道防突泥涌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哨隧道全长11512米(DK607+430~DK618+942),位于南盘江至弥勒区间,设计为双线隧道,旅客列车最高行车时速200km/h,预留250km/h 条件。在隧道左线线路右侧35米设置无轨运输单车道平行导坑二座,进口平导长度6200米,出口平导长度3200米。整个隧道在正洞与平导之间共设置横通道,间距为400~450米。隧道纵坡设计为人字坡,自进口开始,5470米处于15.5‰的上坡,1200米处于8.6‰的上坡,4842米处于3.4‰的下坡。隧道出口段处于R=10000米的右偏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段。正洞内轨顶面以下210cm处为相应断面平行导坑坑底标高。新哨隧道线下结构按双块式整体道床施工。本隧道施工图按普通钻爆法掘进,无轨运输出碴,施工通风进出口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前按压入式通风,之后按巷道式通风。主要存在的不良地质有:岩溶、蚀变带、构造破碎带、高地应力高地温、红黏土、潜在不稳定斜坡。新哨隧道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修建的高标准干线铁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它集中国山区铁路艰、险、难之大成。不仅岩溶极端发育,断层节理也较多,突水、突泥、塌方、岩爆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较高,工程施工风险极大。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施工期间的高风险,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我们特制订了本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二、超前探测 1.勘察与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方案 1.1.工作内容 通过勘察、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收集隧道沿线地质信息。对收集到的隧道地质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判读,了解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形成地质预测预报结论。 结合地质预报结论,提出下段隧道施工方案,及时反馈给施工队伍。 1.2.地质预报 分部落实专业地质工作技术人员、设备,保证满足隧道施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要求。 所有专业地质工作人员在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前,必须认真研究设计文件,详细掌握设计方已探明的地质资料,结合新哨隧道具体情况制订隧道施工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计划,合理组织使用各种地质预报方法,确保地质预报能够顺利地进行并尽可能达到目的。 地质工作组应制定全面的地质工作管理制度,保障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